地点
诗文库
极谏用外戚封事 西汉 · 刘向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六
臣闻人君莫不欲安,然而常危;
莫不欲存,然而常亡,失御臣之术也。
夫大臣操权柄,持国政,未有不为害者也。
昔晋有六卿,齐有田、崔,卫有孙、宁,鲁有季、孟,常掌国事,世执朝柄
终后田氏取齐;
六卿分晋
崔子弑其君光;
孙林父宁殖出其君衎,弑其君剽;
季氏八佾舞于庭,三家者以《雍》彻,并专国政,卒逐昭公
大夫尹氏管朝事,浊乱王室,子朝、子猛更立,连年乃定。
故经曰「王室乱」,又曰「尹氏杀王子克」,甚之也。
《春秋》举成败,录祸福,如此类甚众,皆阴盛而阳微,下失臣道之所致也。
故《书》曰:「臣之有作威作福,害于而家,凶于而国」。
孔子曰:「禄去公室,政逮大夫」。
危亡之兆。
秦昭王穰侯泾阳、叶阳君,专国擅势,上假太后之威,三人者权重于昭王,家富于秦国,国甚危殆,赖寤范睢之言,而秦复存。
二世委任赵高,专权自恣,壅蔽大臣,终有阎乐望夷之祸,秦遂以亡。
近事不远,即汉所代也。
汉兴,诸吕无道,擅相尊王。
吕产吕禄席太后之宠,据将相之位,兼南北军之众,拥赵王之尊,骄盈无厌,欲危刘氏。
赖忠正大臣绛侯朱虚侯等竭诚尽节以诛灭之,然后刘氏复安。
今王氏一姓乘朱轮华毂者二十三人,青紫貂蝉充盈幄内,鱼鳞左右。
大将军秉事用权,五侯骄奢僭盛,并作威福,击断自恣,行污而寄治,身私而托公,依东宫之尊,假甥舅之亲,以为威重。
尚书卿州郡守皆出其门,管执枢机,朋党比周。
称誉者登进,忤恨者诛伤;
游谈者助之说,执政者为之言。
排摈宗室,孤弱公族,其有智能者,尤非毁而不进。
远绝宗室之任,不令得给事朝省,恐其与己分权;
数称燕王、盖主以疑上心,避讳吕、霍而弗肯称。
内有之萌,外假周公之论,兄弟据重,宗族磐互
历上古至秦汉,外戚僭贵,未有如王氏者也。
虽周皇甫、秦穰侯武安、吕、霍、上官之属,皆不及也。
物盛必有非常之变先见,为其人微象。
孝昭帝时冠石立于泰山,仆柳起于上林,而孝宣帝即位
今王氏先祖坟墓在济南者,其梓柱生枝叶,扶疏上出屋,根插地中,虽立石起柳,无以过此之明也。
事势不两大,王氏与刘氏亦且不并立,如下有泰山之安,则上有累卵之危。
陛下为人子孙,守持宗庙,而令国祚移于外亲,降为皂隶,纵不为身,奈宗庙何!
妇人内夫家,外父母家,此亦非皇太后之福也。
孝宣皇帝不与舅平昌乐昌侯权,所以安全之也。
夫明者起福于无形,销患于未然。
宜发明诏,吐德音,援近宗室,亲而纳信,黜远外戚,毋授以政,皆罢令就第,以则效先帝之所行,厚安外戚,全其宗族,诚东宫之意,外家之福也。
王氏永存,保其爵禄;
刘氏长安,不失社稷,所以褒睦外内之姓,子子孙孙无疆之计也。
如不行此策,田氏复见于今,六卿必起于汉,为后嗣忧,昭昭甚明,不可不深图,不可不蚤虑
《易》曰:「君不密,则失臣;
臣不密,则失身;
几事不密,则害成」。
唯陛下深留圣思,审固几密,览往事之戒,以折中取信,居万安之实,用保宗庙,久承皇太后,天下幸甚(《汉书·楚元王交附传》:时上无继嗣,政由王氏。向遂上封事极谏,书奏,天子召见向,以为中垒校尉。)
解嘲 西汉 · 扬雄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三、文选卷四十五
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起家至二千石
时雄方草创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
人有嘲雄以玄之尚白,雄解之,号曰解嘲
其辞曰:客杨子曰:「吾闻上世之士,人纲人纪,不生则已,生必上尊人君,下荣父母,析人之圭,儋人之爵,怀人之符,分人之禄,纡青拖紫,朱丹其毂。
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处不讳之朝,与群贤同行,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曾不能画一奇,出一策,上说人主,下谈公卿。
目如耀星,舌如电光,一从一横,论者莫当,顾默而作太玄五千文,枝叶扶疏独说数十馀万言,深者入黄泉,高者出苍天,大者含元气,细者入无閒。
然而位不过侍郎,擢才给事黄门
意者玄得无尚白乎?
何为官之拓落也」?
杨子而应之曰:「客徒朱丹吾毂,不知一跌将赤吾之族也。
往昔周网解结,群鹿争逸,离为十二,合为六七,四分五剖,并为战国
士无常君,国无定臣,得士者富,失士者贫,矫翼厉翮,恣意所存,故士或自盛以橐,或凿坏以遁
是故邹衍颉颃而取世资
孟轲虽连蹇,犹为万乘师。
今大汉左东海,右渠搜,前番禺,后椒涂
东南一尉,西北一候。
徽以纠墨,制以锧鈇,散以礼乐,风以诗书,旷以岁月,结以倚庐。
天下之士,雷动云合,鱼鳞杂袭,咸营于八区
家家自以为,人人自以为皋陶
戴纵垂缨,而谈者皆拟于阿衡
五尺童子,羞比晏婴夷吾
当涂者升青云,失路者委沟渠
旦握权则为卿相,夕失势则为匹夫。
譬若江湖之崖,渤澥之岛,乘雁集不为之多,双凫飞不为之少。
昔三仁去而殷墟二老归而周炽,子胥而吴亡,存而越霸,五羖入而秦喜,乐毅出而燕惧,范雎以折摺而危穰侯蔡泽以噤吟而笑唐举
故当其有事也,非子房樊霍则不能安,当其无事也,章句之徒相与坐而守之,亦无所患。
故世乱则圣哲驰骛而不足;
世治则庸夫高枕而有馀。
夫上世之士,或解缚,或释褐而傅;
或倚夷门而笑,或横江潭而渔;
七十说而不遇;
立谈而封侯;
或枉千乘于陋巷,或拥彗而先驱。
是以士颇得信其舌而奋其笔,窒隙蹈瑕而无所诎也。
当今县令不请士,郡守不迎师,群卿不揖客将相俛眉
言奇者见疑,行殊者得辟。
是以欲谈者卷舌而同声,欲步者拟足而投迹。
向使上世之士,处乎今世,策非甲科,行非孝廉非方正,独可抗疏,时道是非,高得待诏,下触闻罢,又安得青紫?
闻之,炎炎者灭,隆隆者绝;
观雷观火,为盈为实;
天收其声,地藏其热。
高明之家,鬼瞰其室。
攫拿者亡,默默者存;
位极者高危自守者身全。
是故知玄知默,守道之极;
爰清爰静,游神之庭;
惟寂惟漠,守德之宅。
世异事变,人道不殊彼我易时,未知何如。
今子乃以鸱枭而笑凤皇,执蝘蜓而嘲龟龙,不亦病乎!
子之笑我玄之尚白,吾亦笑子病甚,不遇俞跗扁鹊也,悲夫」!
客曰:「然则靡玄无所成名乎
范蔡以下,何必玄哉」?
杨子曰:「范雎,魏之亡命也,折胁摺髂,免于徽索翕肩蹈背,扶服入橐,激卬万乘之主,介泾阳,抵穰侯而代之,当也。
蔡泽山东之匹夫也,顩颐折頞,涕唾流沫,西揖强秦之,扼其咽而亢其气,捬其背而夺其位,时也。
天下已定,金革已平,都于洛阳,娄敬委辂脱挽,掉三寸之舌,建不拔之策,中国徙之长安,适也。
五帝垂典,三王传礼,百世不易,叔孙通起于枹鼓之间,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仪,得也。
吕刑靡敝,秦法酷烈,圣汉权制,而萧何造律,宜也。
故有造萧何之律于唐虞之世,则悂矣。
有作叔孙通仪于夏殷之时,则惑矣;
有建娄敬之策于周之世,则乖矣;
有谈范蔡之说于之间,则狂矣。
萧规曹随留侯画策,陈平出奇,功若泰山,响若坻隤,虽其人之胆智哉,亦会其时之可为也。
故为可为于可为之时,则从;
为不可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
若夫蔺生收功于章台四皓采荣于南山,公孙创业于金马,骠骑发迹祁连司马长卿窃赀于卓氏,东方朔割炙于细君。
仆诚不能与此数子并,故默然独守吾太玄」。
谏伐匈奴 新朝 · 严尤
 出处:全汉文 卷六十一
臣闻匈奴为害,所从来久矣,未闻上世有必征之者也。
后世三家周、秦、汉征之,然皆未有得上策者也。
周得中策,汉得下策,秦无策焉。
周宣王时,猃狁内侵,至于泾阳,命将征之,尽境而还。
其视戎狄之侵,譬犹蚊虻之螫,驱之而已。
故天下称明,是为中策
汉武帝选将练兵,约赍轻粮,深入远戍,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馀年,中国罢耗匈奴亦创艾,而天下称武,是为下策。
秦始皇不忍小耻而轻民力,筑长城之固,延袤万里,转输之行,起于负海,疆境既完,中国内竭,以丧社稷,是为无策
今天下遭阳九之厄,比年饥馑,西北边尤甚。
发三十万众,具三百日粮,东援海代,南取江淮,然后乃备。
计其道里,一年尚未集合,兵先至者聚居暴露,师老械弊,势不可用,此一难也。
边既空虚,不能奉军粮,内调郡国,不相及属,此二难也。
计一人三百日食,用十八斛,非牛力不能胜;
牛又当自赍食,加二十斛(《汉纪》作「二十四斛」),重矣。
胡地沙卤,多乏水草,以往事揆之,军出未满百日,牛必物故且尽,馀粮尚多,人不能负,此三难也。
胡地秋冬甚寒,春夏甚风,多赍釜薪炭,重不可胜,食饮水,以历四时,师有疾疫之忧,是故前世伐胡,不过百日,非不欲久,势力不能,此四难也。
辎重自随,则轻锐者少,不得疾行,虏徐(《汉纪》作径)遁逃,势不能及,幸而逢虏,又累辎重,如遇险阻,衔尾相随,虏要遮前后,危殆不测,此五难也。
大用民力,功不可必立,臣伏忧之。
今既发兵,宜纵先至者,令臣尤等深入霆击,且以创艾胡虏(《汉书·匈奴传》下)
上疏自讼 东汉 · 皇甫规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一
四年之秋,戎丑蠢戾,爰自西州,侵及泾阳,旧都惧骇,朝廷西顾。
明诏不以臣愚驽,急使军就道。
幸蒙威灵,遂振国命,羌戎诸种,大小稽首,辄移书营郡,以访诛纳,所省之费,一亿以上。
以为忠臣之义,不敢告劳
故耻以片言,自及微效。
然比方先事,庶免罪悔。
前践州界,先奏郡守孙隽,次及属国都尉李翕督军御史张禀;
旋师南征,又上凉州刺史郭闳、汉阳太守赵熹,陈其过恶,执据大辟。
凡此五臣,支党半国,其馀墨绶,下至小吏,所连及者,复有百馀。
吏托报将之怨,子思复父之耻,载贽驰车,怀粮步走,交构豪门,竞流谤讟,云臣私报诸羌,谢其钱贷。
若臣以私财,则家无担石;
如物出于官,则文簿易考。
就臣愚惑,信如言者,前世尚遗匈奴以宫姬,镇乌孙公主
今臣但费千万,以怀叛羌。
则良臣之才略,兵家之所贵,将有何罪,负义违理乎?
自永初以来,将出不少,覆军有五,动资巨亿
旋车完封,写之权门,而名成功立,厚加爵封。
今臣还督本土,纠举诸郡,绝交离亲,戮辱旧故,众谤阴害,固其宜也。
臣虽污秽,廉洁无闻,今见覆没,耻痛实深。
传称「鹿死不择音」,谨冒昧略上(《后汉·皇甫规传》)
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 北周 · 庾信
 出处:全后周文卷十四
公讳弘,字广略原州长城县人也。
本姓田氏
虞宾在位,基于揖让之风;
凤凰于飞,绍于亲贤之国。
论其继世之功,则狄城有庙;
序其移家之治,则长陵有碑。
况复高庙上书,小车而对汉王(《艺文类聚》作「祖」)
聊城祭鸟长岳(《艺文类聚》作「兵」)而驱燕将。
公以胎教之月,岁德在寅;
载诞之辰,星精出昴。
是以月中生树,童子知言,水上浮瓜,青衿不戏。
既而受书黄石,意在王者之图;
挥剑白猿,心存霸国之用。
魏永安中,任子都督,翻原州城,受陇西节度
于时洛邑乱离,当涂危逼。
礼乐征伐,不出于天子;
举贤诛暴,实在于强臣。
太祖文皇帝始创霸功,初勤王室,秣马蒐乘,誓众太原
公仗剑辕门,粗谋当世。
随何远至,实释汉帝之忧;
许攸夜来即定曹王之业。
永熙中,奉迎魏武帝入关,封鹑阴县开国子,邑五百户。
太祖以自著铁甲赐公,云:「天下若定,还将此甲示寡人」。
白水良剑,罢朝而赠陈宠
青骊善马,回军而赐李忠
并经舆服,足为连类。
大统三年转帅都督,进爵为公。
十四年使持节都督原州诸军事原州刺史
仙人重返,更入桂阳之城;
龙种复归,还寻白沙之路。
公此衣锦,乡里荣之。
侍从太祖,战河桥,复弘农,解华山围,平沙苑阵,必有元勋,常蒙别赏。
太祖同州,文武并集,号令云:「人人如纥干弘尽心,天下岂不早定」。
即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魏元年骠骑大将军开府
祈连犹远,即受冠军之侯;
沙漠未开,先置长平之府。
梁信刺史萧韶宁州刺史谯淹等,犹处永安,称兵渔阳
公受命中军,迅流下濑,遂得朝发白帝,暮宿江陵,猿啸不惊,鸡鸣即定。
西平反羌,本有渔阳之勇;
凤州叛氐,又习仇池之气。
公摧锋直上,白刃交前,万死一决,凶徒多溃。
身被一百余箭,伤肉破骨者九疮。
马被十槊。
布布申上,朝廷壮焉。
葛屦纠纠,魏有去旧之歌,零露瀼瀼,周受惟新之命。
进爵封雁门郡公食邑通前二千七百户。
保定元年使持节都督岷州诸军事岷州刺史
陇头流水,延望秦关;
种上峨眉,犹通蜀道。
公不发私书,不燃官烛,兽则相负渡江,虫则相衔出境。
四年大将军,余官如故。
卫青受诏,未入玉门之关;
窥宪当官,犹在燕山之下。
公之此授,差无惭德。
浑王叛换,梗我西疆,宕羌首窜,藩篱携贰。
公受脤于社,偏师远袭,扬旌龙涸,系马甘
二十五王,靡旗乱辙;
七十六栅,鹑奔雉窜
既蒙用命之赏,乃奉旋师之乐。
天和二年,被使南征,带甲百万,轴舻千里,江源水起,海若乘流,舡官之城,登巢悬爨,兵习流,长驱战舰,风灰箭火,倏忽凌城。
公以白羽麾军,朱丝度水,七十余日,始得解衣。
朝廷以晋克夏阳,先通灭虢之政;
秦开武遂,始问吞韩之谋。
是以驰传追公,以为仁寿城主。
齐将段孝先、斛律明月,出军定陇,以为宜阳之援。
公背各水而面熊山,阵中军而疏行首,乘机一战,宜阳衔璧。
增封五百户,进柱国大将军
司勋之册也。
建德元年大司空二年少保
姬朝三列,少保为前,炎正五官之城冬官为北。
频烦宠命,是谓能贤。
三年使持节都督襄、、昌、丰、唐、蔡六州诸军事襄州刺史
江汉之间,不惊鸡犬,樊襄之下,更多冠盖。
既而三湘辽远,时鵩入五溪卑湿,或见鸢飞。
旧疾增加,薨于州镇。
天子画凌烟之阁,言念旧臣;
平乐之宫,实思贤傅。
有诏赠某官,礼也。
即以四年四月二十五日归葬于原州高平之镇山。
属国玄甲,轻车介士,一依霍骠骑之礼,卫将军之葬,呜呼盛哉!
公入仕四十五年,身经一百六战。
通中陷刃,疾甚曹参
刮骨傅药,事多关羽
而风神果勇,仪表沉雄,事亲无隐无犯。
学不专经,略观书籍;
兵无师古,自得纵横。
青乌甲乙之占,白马星辰之变,九宫推步,三门起伏,天弧射法,太乙营图,并皆成诵在心,若指诸掌。
青犊之兵,甚有秘计;
烧乌巢之米,本无遗策
西零贼退,屈指可知;
南郡兵回,插标而待。
常愿执金鼓而问吴王,横雕戈而返齐地,有志不就,忠贞死焉。
世子恭等,孝惟纯深,居丧过礼。
对其苫寝,则梓树寒生;
闻其悲泣,则巢禽夜下。
呜呼哀哉!
乃为铭曰:
天齐水合,日观山连。
兵强东楚,地远西燕
五卿咸正,三王并贤。
灵龙理起。
燧象还燃。
自天之德,乃祖乃父。
维岳降神及甫。
北门梁栋,西州云雨。
勇慑燕城,名题汉柱。
公始青衿,风神世载
猛兽不惊,家禽能对。
剑学千门,书观六代。
有竭忠贞,无遐敬爱。
乃数军实,乃握兵符。
浇沙成垒,聚石成图。
风云顺逆,营阵孤虚。
灵雨钲鸣,爟火飞孤。
淮阴受册,车骑登坛。
公为上将,有此同官。
下江烧楚,上地吞韩。
推功玉案,定策珠盘。
天有三阶,公承其命。
国有六卿,公从其政。
台曜偕辉,槐庭重映。
匡赞七德,谟猷八柄。
腹满精神,心开明镜。
伏波受脤,楼船推毂,东道未从,南征不复。
饮丹有井,浇泉无菊。
功存柳林,身在樠木。
移茵反葬,提柩山行。
刍灵陇水,哀挽长城。
山如北邙,树似东平
松门石起,碑字金生。
眇眇山河,茕茕胤子。
泣血徒步,夺菠千里。
孝水先枯。
悲云即起。
世数存没,哀荣终始(《文苑英华》九百五,又略见《艺文类聚》四十六)
妙门由起序 武周 · 史崇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二十三
夫至道难究。虚皇不测。
虽无为无形。而有情有信。
无为无形也。忘功用而起视听。
有情有信也。孕生灵而运寒燠。
乾坤得之以开辟。日月得之以贞明。
天子得之以致理。国祚得之以太平。
为一切之祖首。万物之父母也。
若乃虚空自然。变见生为。
凝灵结气。化成圣人。
即元始天尊之谓也。故经云。
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是谓恍愡。又云。
恍惚中有物。恍愡中有象。
杳冥中有精。其精甚真。
其中有信。又云。
元始者。道之应化。
一之凝精。因气感生。
转变自然。此既不由胎诞。
因经姓系。夫有天地。
方有人焉。有人焉。
方有氏族。天尊生于混沌之始。
何宗祖之有乎。其后改号示变。
应迹垂灵。托胎洪氏之胞。
降形李母之腋。盖有由矣。
然五身既分。三代斯别。
随机应物。拯溺安危。
汲引偫迷。财成庶族。
慈悲覆焘。难以胜言。
所谓真身者。至道之体也。
应身者。元始天尊太上道君也。
法身者。真精布气。
化生万物也。化生者。
堀然独化天宝君等也。报身者。
由积勤累德。广建福田。
乐静信等也。然元始天尊太上道君高上老子
应号虽异。本源不殊。
更托师资。以度偫品。
或命尹喜天竺。以化胡人。
或与鬼谷之昆崙。以行圣教。
兹济之道。无远不通。
盖方圆动静。黑白燥湿。
自然理性。不可易也。
吹管操弦。修文学武。
因缘习用。不可废也。
夫自然者。性之质也。
因缘者。性之用也。
因缘以修之。自然以成之。
由此而言。高仙上圣。
合道归真。固增广善缘。
精进无退。度人济己。
通幽洞冥。变粗为精。
鍊凡成圣。而惑者遂云。
神仙当有仙骨。骨法应者。
不学而得。何其谬哉。
然法界高深。天宫悠旷。
五亿五万。布其方域。
三千大千。分其国土。
则有元都妙境。玉京延至圣之游。
仙居。宝台致神君之化。
真庭杳眇。阳和七曜之天。
妙躅深沈。太微九灵之观。
斯乃存诸浩劫。著自遐龄。
厥迹纷纶。卒难详载。
夫津梁所建。开度攸先。
国土不安。阴阳致沴。
凶衰系起。疫毒流行。
遂能保祐帝王。安镇黎庶。
此之功德。何以加焉。
道士立名。凡有七等。
一者天真。二者神仙。
三者幽逸。四者山居。
五者出家。六者在家。
七者祭酒。其天真神仙幽逸山居出家等。
去尘离俗。守道全真。
踪寄寰中。不拘世务。
其在家祭酒等。愿辞声利。
希入妙门。但在人间。
救疗为事。今剑南江表。
此道行焉。所以称之为道士者
以其务营常道故也。至于法衣。
非无差降。黄裳绛褐。
式崇正一之仪。凤气飞云。
用表洞元之服。载诸经教。
此不缕陈。原夫真经。
实惟深奥。或凝空结气。
自然成章。或浮黎协晨。
圣人演妙。或天书下降。
玉字方传。或代出圣师。
撰述灵旨。其后递相传授
使得流通。或宝座敷扬。
十方听受。所以护持帝王
使国土安宁。拔度沦亡。
使魂神迁陟。利人济己。
契道冥真。法力幽通。
难以为喻。崇信者因而享福。
毁谤者于是挻灾。若影之随形。
响之应声也。是以轩辕夏后。
崇信也。致升仙之道。
成太平之功。梁武齐宣。
毁谤也。招祸败之辱。
受覆亡之报。我国家承宗李树
袭训骞林。恒缔想于真灵。
每稽芳于道德。无为无事。
载扬垂拱之风。乃圣乃神。
逾阐不言之教。既而彤闱少事。
紫掖多閒。披凤笈之仙章。
启龙缄之秘诀。文多隐讳。
字殊俗体。欲使普天率土。
广识灵音。故敕金紫光禄大夫鸿胪卿员外置同正员上柱国河内郡开国公太清观主臣史崇大使
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仆上柱国卢子真副使宣议郎右领军卫长史臣史杲为判官
银青光禄大夫检校中书令太子右庶子昭文馆学士上柱国平安县开国子崔湜金紫光禄大夫礼部尚书昭文馆学士上柱国晋国公薛稷
银青光禄大夫右散骑常侍昭文馆学士检校左羽林将军上柱国高平县国公徐彦伯银青光禄大夫右散骑常侍昭文馆学士检校右羽林将军上柱国寿昌县开国侯贾膺福
银青光禄大夫黄门侍郎昭文馆学士上柱国赞皇县开国男臣竺乂。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右谕德昭文馆学士兼宋王侍读上柱国邱悦
正议大夫工部侍郎昭文馆学士柱国卢藏用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昭文馆学士柱国韦利器
正议大夫太府少卿昭文馆学士上柱国吴兴县开国男沈佺期通议大夫主爵郎中检校右羽林将军昭文馆学士上柱国臣李猷。
正议大夫太子洗马昭文馆学士上柱国张齐贤大中大夫昭文馆学士轻车都尉臣郑喜。
朝散大夫检校秘书丞昭文馆学士胡皓金紫光禄大夫崇文馆学士上柱国鲁国公祝钦明
银青光禄大夫黄门侍郎兼。修国史崇文馆学士东海郡开国公徐坚
朝散大夫中书侍郎崇文馆学士王琚银青光禄大夫崇文馆学士上柱国平凉县开国子员半千
银青光禄大夫崇文馆学士上柱国胡雄银青光禄大夫国子司业崇文馆学士皇太子侍读上柱国褚无量
通议大夫行秘书少监崇文馆学士知馆事上柱国居巢县开国子刘子元朝议大夫中书舍人崇文馆学士上轻车都尉贾曾
朝散大夫中书舍人内供奉崇文馆学士柱国苏晋。大德京太清观大德张万福大德刘静俨大德田君楷大德阮孝波京元都观主尹敬崇大德京东明观主寇义待大德京太清观法师孙文俊大德时居贞大德单大易大德高贞一大德张范大德田克勤大德仙厦大德宗圣观主侯元爽大德东都大福唐观法师侯抱虚上座张至虚刘元良大德绛州玉京观主席抱舟等。
集见在道经。稽其本末。
撰其音义。然以运数绵旷。
年代迁易。时有夷险。
经有隐见。或劫初即下。
劫末还升。或无道之君。
投以煨烬。或好尚之士。
秘之岩穴。因而残缺。
紊其部伍。据目而论。
百不一存。今且据京中藏内见在经二千馀卷。
以为音训。具如目录。
馀经仪传论疏记等。文可易解者。
此不详备。其所散逸。
伫别搜求。续冀修缮。
用补遗缺。而经且久远。
字出灵圣。梵音罕测。
云篆难窥。或为无识加增。
或为传写妄误。或持浮伪之说。
窃揉真文。或采菁华之言。
将文释典。不可齐其所见。
斥以灵篇。今之著述。
或所未晤。中间阙疑。
用俟能者。名曰一切道经音义。
并撰妙门由起六篇。具列如左。
及今所音经目与旧经目录。都为一百十三卷。
崇等学昧琅书。情昏宝诀。
伏承天涣。敢罄謏闻。
披锦蕴而多惭。对丝言而自失。
大唐开元十三年陇右监牧颂德碑726年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周礼。
校人掌王马之政。
天子十二闲。
马六种。
闲为一厩。
马二百一十六。
应乾之策也。
六厩成校。
五良一驽。
是之谓小备。
校有左右。
闲成十二。
合月之道也。
驽马三良马之数。
凡三千四百五十六。
是之谓大备。
秦并一海内。
六万骑之国马尽归之帝家。
则周制陋矣。
汉孝武当文景俭约之积。
雄卫霍张皇之势。
勒兵塞上。
厩马有四十万匹。
及东汉魏晋。
国马陵夷。
不可复逮武帝时矣。
后魏以胡马入洛。
蹴蹋千里。
军阵之容虽壮。
和銮之仪亦阙。
大唐接周隋乱离之后。
承天下征战之弊。
鸠括残烬。
仅得牝牡三千。
赤岸泽徙之陇右。
始命太仆张万岁葺其政焉。
而奕代载德。
纂修其绪。
肇自贞观。
成于麟德四十年閒。
马至七十万六千匹。
置八使以董之。
设四十八监以掌之。
陇西金城平凉天水四郡之地。
幅员千里。
犹为隘狭。
更析八监。
布于河曲丰旷之野。
乃能容之。
于斯之时。
天下以一缣易一马。
秦汉之盛。
未始闻也。
张氏中废。
马官乱职。
或夷狄外攻。
或师圉内寇。
垂拱之后。
二十馀年。
潜耗大半。
所存盖寡。
开元神武皇帝登大宝。
受灵符。
水瑞感而河龙出。
星精应而天驷下。
二年
帝乃心腑善畜之将。
卜福祐宜生之长。
俾领内外闲厩使焉。
开府霍国公其人也。
公名毛仲
姓王氏
开元佐命之元勋。
东国亡王之后裔。
四伯辅禹。
与治水之谟。
四七兴汉。
在经星之列。
清明虚受。
察含冰鉴
筹谋先觉。
虑出蓍龟。
竭无私之忠。
而善归天造。
输不懈之力。
而元同日用。
故得腾跃风云。
攀附日月。
策功第一。
承恩莫二。
庭罗魏绛之钟鼓。
第赏堂邑之山林。
文马蕃锡于晋侯
御衣亟分于韩信
庶姜如玉。
则降荣彤管。
众子垂髫。
则抱拜朱茀。
圣人之见也。
必犹尔为之四顾而满志。
圣人之不见也。
乃恤然若无与乐其天下。
仲尼所谓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
夫其处身。
则立无跂。
正也。
视无还。
端也。
听无耸。
诚也。
言无远。
慎也。
国有忧。
未尝不戚。
国有庆。
未尝不怡。
其御下。
则明利害之乡。
阜财求之务。
使之趋善而避恶。
怀德而畏威。
身不离于阙庭。
令远行于坰牧。
亦有不学而暗合于古。
未更而悬辨其事。
然其从政
必问于遗训。
而资于故实者也。
若夫春祭马祖
夏祭先牧
秋祭马社。
冬祭马步
敬其本也。
日中而出。
日中而入。
禁原燎牧。
除蓐衅厩。
时其事也。
洁泉美荐。
庌凉栈湿。
翘足而陆。
交颈相靡。
宣其性也。
攻驹教駣。
讲驭臧仆
刻之剔之。
羁之策之。
就其才也。
不反其性。
故亲人乐艺。
节乐如舞之心自生。
不穷其才。
故闉扼鸷曼。
窃辔诡衔之态不作。
尔乃举其神异。
则有騊駼騕袅。
乘黄兹白。
来仪外厩。
呈伎内枥。
朝刷阆风。
夕洗天泉。
圣皇一驭。
长寿万年。
别其种类。
则有妍蹄繁鬣。
小领远志。
曰龙曰騋。
曰戎曰骥。
差其毛物。
则有苍白骊黄。
骍紫驈皇。
骓駓驒骆。
骃騢骝雒。
駂駮驓駩。
騧骐騽騝。
豪骭●8B6B足。
狼尾鱼目。
宗庙齐豪。
戎事齐力
田猎齐足。
罔不毕有。
元年牧马二十四万匹。
十三年乃四十三万匹。
初有牛三万五千头。
是年亦五万头。
初有羊十一万二千口。
是年乃亦二十八万六千口。
皇帝东巡狩。
岱岳
辇辂既陈。
羽卫咸备。
大驾百里。
烟尘一色。
其外又有闲人万夫。
散马千队。
骨必殊貌。
毛不离偫。
行如动地。
止若屯云。
百蛮震耸。
四方抃跃。
威怀纷纭。
壮观挥霍。
回衡饮至。
朝廷宴乐。
上顾谓太仆少卿秦州都督监牧都副使张景顺曰。
吾马几何其蕃育。
卿之力也。
对曰。
帝之福也。
仲之令也。
臣何力之有。
因具上其状。
帝用嘉焉。
霍公口无伐辞。
貌无德色。
朝髦庠齿。
歆以多之。
于是明威将军右卫郎将南使梁守忠忠武将军左羽林中郎将西使冯嘉泰右千牛长史北使张知古左骁卫中郎将盐州刺史盐州监牧使张景陇州别驾修武县东宫监牧韦衡都使判官果毅齐琛总监韦绩及五使长户三万一千人佥曰。
开府庇我十三年矣。
畜有娩息
人无乏匮。
克厌帝心。
莫匪嘉绩。
且如停西南两使六顿人夫稿谷。
计八十万工围石。
以息人约费。
其政一也。
纳长户隐田税三万五千石。
以俭私肥公。
其政二也。
太仆长支乳酪马钱九千三百贯。
以窒隙止散。
其政三也。
供军筋膏胶十万七千斤。
以收绢缮工。
其政四也。
莳茼苜蓿一千九百顷。
以茭蓄御冬。
其政五也。
使监官料旧给库物。
新奏置本收分其利。
不丧正钱二万五千贯。
以实府宜官。
其政六也。
贾死畜贮绢八万匹。
严道僰僮千口。
以出滞足人。
其政七也。
五使长户数盈三万。
垦田给食。
粮不外资。
以劝农却挽。
其政八也。
敢问监收之事。
孰能加于此乎。
然则称伐计功。
前典所贵。
上以美圣主择才之得人。
下以赞忠臣受任之尽节。
末以道官属承风之成事。
竟以示后代昭前之令闻。
是四烈者。
不可废也。
既而大君有命。
旧史书功。
吟咏瑰奇。
篆刻金石。
秦汧渺渺。
尚想非子之风。
鲁野区区。
犹传史克之颂。
试从此而观彼。
夫何足以言哉。
颂曰。
皇天考牧兮圣之君。
四十三万兮马为偫。
堑汧渭兮垣陇坂
飞黄皂兮昆蹄苑。
山崆峒兮水呜咽。
泉喷玉兮草汗血。
聚如花兮散如雪。
性既驯兮才亦绝。
维国家之大事。
驾时龙兮祭天地。
和銮发兮文物备。
维皇帝之七德。
总戎马兮威万国。
彩髦翻兮金介冑。
有霍公之掌政。
择张氏之旧
天皇驾兮仗黄麾。
太仆骖兮展辂仪。
舞月驷兮蹀云螭。
神倜傥兮态权奇。
骐骥溢野兮牛羊日多。
子孙荣位兮恩宠如何。
颂皇灵兮篆石鼓。
万斯年兮偫玉府。
郭子仪诸道兵马都统 盛唐 · 肃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三
朕闻昆夷作患。
周王授钺于方叔
大宛不庭。
汉主委兵于广利
则知昏迷之党。
舞干不足以怀柔。
圣哲之谋。
伐叛必资于用武。
事将禁暴。
盖非获巳。
司徒中书令朔方鄜坊邠宁等节度使代国公子仪
庆钟五百。
运符鱼水。
挺文武之宏才。
蕴韬钤之远略。
苍生之重望。
有命代之元勋。
负鼎和羹。
巳申于启沃。
登坛制胜。
实伫于谋猷。
万里长城
倚赖攸属。
今残祆未殄。
戎事犹殷。
爰资一举之功。
以靖四方之难。
宜令子仪都统诸道兵马使
管崇嗣副使
取邠庆朔方路过往。
收大同横野清夷。
便收范阳河北
仍遣射生衙前六军英武长兴宁国左右威远骁骑左厢一万人。
马军三千。
步军七千人。
开府李光进都知兵马使
特进乌崇福充都虞。
右厢一万人。
马军三千人。
步军七千人。
开府仪同三司李鼎都知兵马使
特进王兟充都虞。
渭北官健一万人。
马军三千人。
步军八千人。
开府辛京杲充使。
朔方留后蕃汉官健八千人。
马军八百人。
步军七千二百人。
以兼御史中丞任敷浑释之同充使。
蕃汉部落一万人。
马军五千人。
步军五千人。
以兼御史中丞慕容兆与新投降首领奴赖同统押充使。
鄜坊等州官健一万人。
马军一千人。
步军九千人。
以摄御史中丞杜冕充使。
宁州官健一万人。
马军一千人。
步军九千人。
以摄御史中丞桑如圭充使。
泾原防禦官健二千人。
马军五百人。
步军一千五百人。
大将军阎英奇充使。
蒐乘练卒。
籍马赋车。
合四海以齐心。
率九夷而同力。
金鼓作气。
铁骑争雄。
欱野喷山。
殷天动地。
以服顺之师旅。
讨从逆之凶徒。
人事天时。
指期可定。
今将略高阙。
出云中。
驱蚊蚋于幽燕。
扫欃枪于巩雒
削平天下。
混一车书
然后献凯清庙。
策勋盟府。
剋宁区夏。
岂不盛欤。
兵马既众。
恐路次难为供应。
仍备六十程粮驮遣发。
马畜草料。
所在量事支供。
不得妄有烦扰百姓。
仍委子仪即差人先于诸道计会。
分般次进发。
仍与回纥兵马犄角相应。
逐便讨除。
关军务
应须处置。
并委子仪续具状闻奏。
洗兵马(原注:收京后作。)759年 唐 · 杜甫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引用典故:歌紫芝 白环 忆鲈鱼 一苇 攀龙附凤 功大心常小 河清颂 破竹 葡萄宫 青袍白马 洗兵 萧丞相 银瓮 张子房
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一作夜,一作夕)报清昼同。
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一作儿)命在破竹中。
祗残邺城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郭子仪领朔方军,屡破贼,拔卫州,进围邺城
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回纥骁骑三千助讨安庆绪喂肉葡萄宫
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山在平凉县西)
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
成王广平王俶功大心转小,郭相中书令郭子仪谋深(一作猷)古来少。
司徒李光弼检校司徒清鉴悬明镜,尚书王思礼兵部尚书气与秋天杳。
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
东走无复忆鲈鱼,南飞觉有安巢(一作枝)鸟。
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一作驾)正耐烟花绕。
鹤禁通霄凤辇备,鸡鸣问寝龙楼(一作蛇)晓。
攀龙附凤(一作世)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加封蜀郡灵武元从功臣肃宗独厚郭湜李辅国辈)
汝等岂知蒙(一作象)帝力,时来不得誇身强。
关中既留萧丞相(谓杜鸿渐肃宗平凉鸿渐悉录军资储廥上之。上喜曰:灵武,吾之关中,卿乃萧何也)幕下复用张子房(时张镐房琯为相,故下专言之)
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
徵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
青袍白马更何有,后汉今周喜再昌。
寸地尺天皆入贡,奇祥异瑞争来送。
不知何国白环,复道诸山得银瓮
隐士(谓李泌,时求归衡山休歌紫芝曲,词人解(一作角)河清(一作清河(时杨炎辈争献灵武受命、凤翔出师颂之类)
田家望望惜雨乾,布谷处处催春种。
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
贺破贼表 唐 · 于邵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二十四
臣某言。臣闻春生秋杀。
天之令也。抚顺讨逆。
国之教也。故王者上法震耀。
下修典型。虽当垂拱之朝。
亦整干戈之用。伏见今月十日神策行营节度使尚可孤蓝田贼堡。
生擒贼伪署御史大夫敬忠。斩获共二千馀人者。
初从摩垒。旋即合围。
因乘破竹之威。不漏枯池之网。
臣某中贺。伏惟皇帝陛下声教以文畅
祸乱以武戮。奄有华夏。
光临统历。日者蕞尔朱泚
怙乱泾原。腥秽宫阙。
僭贼神器。阴连叛将。
窃缓舆尸。实由逆贼仇敬忠等奸凶相资。
狡恶为事。因山据崄。
欲抗雷霆之诛。积粟挽刍。
冀延晷刻之命。殊不知天威不远。
睿算何逃。未终瘈狗之狂。
已触骇𬳮之势。馀凶夺魄。
义众增威。扫氛祲于顺风。
京师于不日。臣谬兼统帅
滥总禁戎。矢石不亲。
虚当坐制之地。凶渠尚在。
终决前驱之心。无任庆快之至。
马璘实封制 唐 · 代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六
敕。大将在外。
勤劳有功。或未进秩。
必当加赋。更书侯社。
益茂朝章。四镇北庭行军兼泾原等州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工部尚书御史大夫上柱国扶风郡王马璘
以牧人御众之才。膺方叔召虎之任。
理事诘禁。以屏西郊。
抚和其人。一乃心力。
智谋浚发。忠义侃然。
武能用典。师在制命。
纪逖伐叛。服柔示怀。
惩密人之不恭。执戎子以数罪。
务于礼德。以济威刑。
关右宁谧。赖其镇定。
社稷之卫。予嘉乃勋。
厚其田租。式宠戎阃。
可加实封二百户。馀如故。
田希鉴献状 唐 · 李晟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三
田希鉴悖逆成性。怙乱作奸。
顷因凶徒。遂搆邪计。
昨者蕃众效义。左右官军。
冯河祇供。将期收复。
泾原恶党。丑正害贤。
陷翻军城。残贼忠义。
明班奔窜。才得全生。
河清忠勤。终见肆毒。
职繇希鉴扇动。逆类猖狂。
负国家之深恩。受朱泚之节制。
包藏狡逆。莫甚于斯。
臣昨者巡边。将欲安抚。
希鉴潜勒步骑。或在要冲。
名为迎臣。实欲拒捍。
臣先令精锐。以夺其势。
次遣宣谕。以慰其心。
虽云鸱张。未暇设施。
迹其前后。实不可容。
男𦹛等罪恶既同。谨并按军令讫。
臣幸当重寄。累受宠荣。
除恶之义。思去本根。
报国之诚。敢诛无礼。
况俯临边境。须用忠良。
若容此人。无以惩革。
故四镇北庭行营节度使扶风郡王司徒马公神道碑铭 唐 · 常衮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十九
皇帝使常侍以故征西扶风郡王臣功行之录。诏门下侍郎平章事曰。
古诸侯大夫。计功称伐。
书于太常。勒之彝器。
德勋高故其文懿。事业实故其言远。
有国之大经也。纳忠于王室。
岂褒纪之礼阙欤。宜文其颂声。
以昭示承休于丰碑焉。臣谨按司勋之戎籍。
史官之年表。而叙之云。
圣人稽黄虞之道。以武功文德
统御天下。赫赫明明。
罔不率俾。唯犬戎自擅。
寇于我西土。而犹怀以威德。
久而浸骄。时乃大稽命将。
考之令典。惟三年夏六月
庶邦百辟。洎侯王列将。
咸会于明廷。乃大诰于尔在位。
有能兴我西师。佥曰哉。
是用诏以鹰扬之命。于夏有鸾旂雕戈之赐。
公拜手稽首。不敢辞难。
遂帅师朝那。弭节泾流。
恢耀武威。以临于戎狄。
既至。乃以戎服立于军门之外。
奉扬天子之威命。而训于将军列校六正五吏三军之大夫曰。
惟昔盛明。必有忧难。
其在殷高宗也。有鬼方之征。
其在周文祖也。有昆夷之患。
秦以安定北地戎狄内侮。汉以金城陇西氐羌入寇。
故遣率以守卫中国。修战而高尚武力。
国家道德盛于殷周。甲兵雄于秦汉。
亦有边患。尚劳睿谋。
则疆臣之罪也。将何以塞责誓将。
上奉神武之算。下凭戎士之力。
鼓行而前。殄歼偫慝。
词情抗厉。风云动色。
于是举军法以誓之。令而一。
众畏而服。虽嚄唶老将。
闻而悚然。乃周览其山川。
以备其战守。有若犀兕其威。
貙豻其勇。屹立而不动者。
持重之将统焉。禦于水硖之冲。
蒙轮超乘。缦胡突鬓。
眈盼而横奋者。雄毅之将董焉。
捍于瓦亭之阴。轻轩飞翰。
阗阗桓桓。隶于射声校尉
以出谷。百夫之特
万人之敌。属于车师后部。
以殿铜城。火渠门之旗。
舒于大回川。雷密须之鼓。
殷于都庐山。周之以木樵校联。
布之以蔺石渠答。部勒既定。
天地肃然。遂使魁健气索。
猛鸷魂骇。却略引去。
不敢近塞。故八年之间。
再寇而已。此皆亲禀睿略。
协用武经。前后献功。
悉如宸旨。方将大复流沙。
远收故地。夺我良将。
罔卒西事。以大历十一年月日。
薨于戎府。春秋五十六。
天子废朝而叹曰。安得雄边威敌之臣如扶风乎。
遣中命以迎丧。顾近侍而流涕。
其至第也。百官会吊。
其遣奠也。五校启行。
赗以车马。含有贝玉。
所以褒大勋也。初公自二庭统甲士三千
凤翔行在。遂陈灭胡之策。
先皇帝奇之曰。吾无忧于东方也。
遂战青渠。阵沣水。
收二陕。复三川。
卫南以百骑破五千。河阳以一旅摧十万。
史朝义悉师自将。大战邙山
国家以天下劲兵。夹攻未动。
公独率所部。不阵而驰。
偃旗先登。阚如虓虎。
斗酣披靡。横贯而出。
回戈奋击。虏阵始破。
交突数合。轰然大溃。
副元帅太尉光弼壮之曰。吾用兵三十年。
未见以少击众。雄捷之若此。
每有征伐大计。悉咨访焉。
斯亦偫帅之杰。既而移军右辅
疾援河西。固已离之心。
存将弃之地。及闻仆固怀恩之变。
即日旋师。万类千偫。
延蔓山谷。轻行转斗。
虏杀而归。届于岐都。
寇已四合。公乃持满外向。
坌入悬门。未及解甲。
背城出战。戎师北走。
数骑前追。眦血横洒。
朱殷金甲。楇戟而坠。
应弦而倒者。数千万人。
可谓三军之绝也。至于理郑国
抚颍封。化郇邠。
上郡。勤于藩职。
惠于长人。劳徕流庸。
赡恤孤老。缣综绵纩。
工于织纴。入而有制。
故大东之刺不作。禾麻菽麦。
业于播艺。用之有节。
故自北之化可怀。此又列郡之率化也。
公字某。扶风人也。
自秦汉至于国朝。公卿大将军通侯二千石
踵武王室。休有烈光。
曾祖昭。朝散大夫新丰县
祖正会。右威卫将军扶风郡
光禄卿。父晟。
左司禦率府兵曹参军赠太子少保
忠孝在门。文武继代。
宦婚之盛。士族有耀。
惟公勋冑华茂。雄姿高爽。
少有四方之志。以才气自任。
摆落凡格。不婴细微。
故弋猎畋渔。啸咤川泽。
年二十。读伏波传。
至大丈夫当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而还。慨然而叹曰。
岂使吾祖勋业。坠于地乎。
由是忾愤边戎。徘徊孤剑。
遂西至绝域。以奇功累授裨将
金吾将军殿中监太保御史中丞。迁御史大夫
北庭军使邠州刺史。加工部尚书节制泾原
以郑颍二州隶之。寻拜右仆射省事
阶至仪同进封异姓
副军以降。略而不书。
以英明之识。遇圣明之运。
故得竭其智谋。极其任遇。
抗大节以激危难。摅洪仁以庇伤残。
公之理军也。以穰苴兵法孙子十三篇。
先以正合。终以奇胜。
閒廓深邃。应变无端。
与之安。与之危。
故可合不可离。同其败。
同其成。故乐死不乐生。
至于木罂济河。登山拔帜
解鞍而卧。鞭马而驰。
兼之有馀。亦不差异。
尝以家财二百万赡三军。与其散已食于行伍。
陈赐金于廊庑。何相去之远哉。
公之事君也。奉之以实。
纳之以忠。造膝前筹。
词理明顺。检身无过。
恭谨畏慎。禄赐所加。
则受小辞大。任使所及。
则履险让夷。以忠材而亲重。
绛侯之遇也。以质而倚爱。
有吴汉之信也。所谓国之神将。
朝之荩臣。终庆于家。
永于福祚。钟石享于祖考。
带砺传于子孙。宜哉。
嗣子旰等。重族之盛。
隶业承家。哀哀执丧。
痛结天壤。万家葬地。
能诫昔贤。十里邱封。
亦非遗志。获承君命。
钦率朝经。请谥嘉名
谓之合礼。铭曰。
峨峨雍城。积高气灵。
气主金行。良将乃生。
琅琅司徒。雄略纵横。
眈眈其视。震震厥声。
四方静难。二纪操兵。
初奋厥武。车师戎府。
铁马蛇矛。大黄白羽。
天山瀚海。喷薄风雨。
骁骑三千。披荆谒主。
从我抚军。击胡灭虏。
回戈凉野。解敌岐下。
烈烈英风。横飞西土。
遂佩珩璜。分雄棨戟。
宠临方镇。乃蔚乃赫。
洪棱遐振。虏气外折。
惠化滂流。人心内结。
昆夷先零。白旆至泾。
受算宸扆。朱旗抚征。
密阴前塞。义渠故城。
邱峦陵谷。远近相属。
澶漫倾合。纡馀回复。
野战高秋。金羁驰逐。
左挥右射。虎捷神速。
番渠愕视。百姓推伏。
国于扶风。祚尔嘉庸。
位长庶僚。雁行三公
王用蕃锡。我有鼓钟。
叔父昆弟。燕私邕邕。
功成身殁。宠厚厥终。
周汉二宣。皆有劳臣。
北征西讨。出车辚辚。
今我司徒。实同厥勋。
勋在王室。光昭后昆。
朔方河东河西陇右节度使御史大夫兵部尚书太子太师清源公王府君神道碑铭 中唐 · 元载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六十九
元宗再受命。宅帝位三十有五载。兵加幽都。讨平匈奴大将军戢戈税弓。来朝献功。天子劳旋告成。回虑西戎。乃制诏丞相御史。咨尔朔方河东节度支度采访使安北单于大都护御史大夫清源王忠嗣。统我六师。万方皆全。磔裂单于封狼居山。归马漠南。列郡祁连。抚兹北荒。厥功茂焉。犬戎睚眦。作虐西裔。攘据石堡。渔猎青海。皇天震怒。以时致罪。公拜稽首。敢留王诛。猖狂先零。国怨家雠。建牙榆溪。树羽河源。东缀飞狐。西蹶阳关。本天下劲兵。制缘边万里。徂长毂。动雷驷。旌旄辔捶。干云蔽地。款流沙而瞰乌弋。岋昆崙而瞵濛汜。方且缮完补缺。劝穑戒车。图全遗近功。尽敌非一战。陈章立论。别白甚明。以孤特之姿。失贵臣之意。安禄山保奸伺变。忌公宿名。李林甫居逼示专。嫌公不附。寝营平之奏。沮乐毅之谋。内隙外谗。阴中交讪。卒从吏议。竟罹大狱。虽钊温肆爪牙之毒。而哥舒有折槛之争。辨牙门之至冤。逢匡石之排妒。黜守沔上。没于汉东。涸我横海鳞。年终四十五。羯胡得力并云朔。荏祸幽燕。纵鸣骑于两都。投大艰于区宇。悲夫。父龙颜之英主。感风云之早契。散祸于微。图坚在脆。乾坤改施。忠邪易地。谪放隳落。离披困畏。人之云亡。邦国殄瘁。狩皇舆于巴蜀。劫宫庙于蛇虺。如倒持而授柄。岂天意与人事。今上抚军。用公旧校。士留残愤。将有馀雄。谓诸葛之犹生。走仲达而知惧。及肃清东土。正位北辰。伤闻鼓鞞。载感风烈。追赠兵部尚书太子太师。边吏增气。三军激节。盖念功悼枉。国之经也。义明运诎。神所劳也。公本太原祁人。六代祖仕后魏青州刺史北齐为白道镇将五代祖随周武帝入关。署冯翊掾。因徙家于郑。今为华阴人也。皇考讳海宾。九原太守。安抚朔方诸蕃部落兼丰安军使开元二年七月。以骑士屯萧关。盛秋临坰牧。秃发举卅万众东踰狄道郭知运节制陇右。委稼啖寇。婴城不动。遂得践围西使。驱掠马牛。爟火照平凉。羽书惊朔塞。公召将校计事。皆曰众寡不敌。利病相悬。济河外之兵。徵凉州之援。公以为羌虏入盗。吞噬腹心。埽国马而西归。不崇朝而事去。方为四夷耻。终遗大汉羞。职守封疆。身为障蔽。辞难就易。进熟偷安。而无后咎馀责者。微诸公谁不乐此。乃拔勇简材。轻赍益马。有气敢往。不满千人。雷动飙移。自辰徂亥。垂六百里。突掩贼营。纵吾奇兵。乘彼不意。披猖受戮。横溃宵驰。终夜追奔。迟明会食。剿归师于壕口。歼困兽于达毗。蹂轥之所残。戈矛之所毙。积尸将崆峒侔厚。漂血与洮河争流。气盛忘衔橛之虞。战酣无存变之意。苍黄颠仆。落于戎手。亦足以暴威武于天下。憺洪棱于蛮貊。五十年间。犬羊迁迹。不敢觇边以取当。咸皆失地而远客。勋映古烈。名垂壮籍。初元宗省书废朝。问故流悼。伟其心而大其节。哀其没而念其忠。褒赠开府仪同三司安北大都护。俾给事中倪若水乘驲吊祭。命许国公苏颋为之文以致意焉。轻车介士。麾儿属将。饰柩护丧。封坟宠葬。公之遘闵。年初九岁。诏复朝散大夫尚辇奉御。特令中贵扶入内殿。意苦而羸形绝地。辞哀而迸血沾衣。左右动容。上亦歔欷。因抚而谓曰。此去病之孤。吾当壮而将之。万户侯不足得也。衣之以朱绂。锡名曰忠嗣。部曲主家。后宫收视。每随诸王问安否。独与肃宗同卧起。至尊以子育。储后以兄事。公亦惟专惟直。不倾不堕。未尝迕目。孰云有过。每岁天子练戎整旅。冬狩秋田。翼辔奉车。越莽淩阡。格麟长杨。掩兔黄山。蹴履轻狡。流离往还。斫累益奋。搏捷无前。出而有获。多不自贤。上既知公有日磾之纯固。加李广之材气。义形于主。确然秉志。少而侍中。虑不省事。乃试守代州别驾大同军戎副。干法大豪。闭门自敛。卖功老将。俯伏听令。凉秋八月乾草腓。方佯白登外。驰突长城下。单戈指虏。轻骑犯胡。有向必摧。能当辄破。往往射雕者。居公掌握中。匈奴惮边。不敢抵当。肃宗为上泣曰。王忠嗣负材敢战。必恐亡之。即日徵还。守未央卫尉。入侍之岁。时方就冠。元献皇太后降家人之慈。盛择配之礼。命之主馈。恩情甚厚。公以雠耻未雪。激愤愈深。每对案忘餐。或独居掩涕。元宗虽欲大其伸而全其屈。终亦观其志而感其衷。俾以中郎将官从徐公萧嵩出塞。但使通知四夷事。饱习军阵容。不得先启行。无令当一队。且有后命。虞其夭阏。枕戈假寐。如诏三年。及徐公将入觐京师。改辕张掖。公曰。无以归报。愿一甘心。乃候月乘风。卷旗鞭马。精兵七百弩。深入郁标川。遇赞普牙官。践更角武。戈鋋山立。介马云屯。雾雨忽开。旌旗相接。将校失色。犹欲引驰。公谓一足未移。追射且尽。无敢妄动。观我破之。乃超乘贯羌。当前皆废。吐蕃大将。临高整旅。公陷胸走腹。曲折回旋。取白马于众中。舍大黄而益振。肩倚膝踦。蹈藉蹙圯。轶机骇。偫挤乱坠。提刀四顾。如土委地。纲决网漏。逋诛久矣。既伐且吊。当而勿喜。芟夷之又蕴崇焉。系累之亦焚燎焉。执讯获丑。何啻数千。牵羊絷驹。殆将万计。拥戎州以入塞。积京观而徐回。幕府上功。贰师奏状。上益叹息。诏令凯旋。天子御勤政楼。亲阅军实。太常稽宪度。奖授执金吾。上亦多元戎。因为右丞相。仍令图写。置于座隅。自兹厥后。恒当重任。赵承先之败于怒皆也。只轮不返。公度桑乾河。虏其全部。复失亡之车重。杜希望之辑盐泉也。戎侵宇下。三帅受擒。公独溃坚围。护经时之板筑。信安王之临辽碣也。用武于卢龙塞。朝鲜盛刊垒之功。韦光乘之征骆驼峡也。会援于李陵台。河朔受全军之惠。初佐戎关陇。分镇河湟。一之岁。拔新城。走莽布。夷烽垒。烧积聚。二之岁。开九曲。夺三桥。梁洪河。溯西海。摐雷鼓。勇士厉。指蹴振耀。傍偟塞裔。开元之末。拥旄汾代。天宝之始。兼统朔方。獯鬻内离。九姓横叛。大单于控弦度漠。声言来附。拔悉蜜引弓乘后。尅日会师。中使遽闻。帝思沷荡。受降尽狄。屈指犹迟。亟决急装。天书百下。公以为出疆之任。得守便宜。冒顿北方之强。未当屈折。叛胡畏服大种。不轻用兵。势阔言甘。可虞他变。盛师临木刺。致饩出兰山。含垢并容。两存视隙。全威持重。闭壁坚营。无名王大人到辕门受事。绝单车匹马报候吏前期。防密虑周。诈穷情见。果穹庐桀黠。将侵镐及方。右地郅支。已解仇交质。几欲图成大祸。宁唯向化未醇。于是设间以散其从。肆谍以离其约。二虏不合。遁逃远舍。天子使绣衣御史问后将军不念中国之费。乘机之速。其上畏懦优游之故。且陈支解戎丑之谋。苟事得其中。如将军素料。又匈奴何时可灭。公条对不羁之虏。易以计破。难以兵碎。彼有乖离之渐。我知贪利之戒。威加幽荒。武畅阴海。土崩归德。不二三岁。因白逗遛未决之状。备列平戎一十八策。玺书还报。从公所画。突厥前有畏汉之偪。后有事雠之恐。缩衄迁徙。散亡贫破。遭罹瘃堕之患。傍缘谕告之辞。朝不及夕。以徯王师。受言而去者什二三。委辫而降者五千帐。明年秋。引军度碛。定计乘虚。至多罗斯。坏巢焚聚。涉汨昆水。下将降旗。皆倒戟自残。舆尸请命。斩白眉可汗之首。传置稿街。系督禄娑匍可敦。献于阙下。阿波达干持爱妾宵遁。乘六骡突围。啸聚东蕃。迫胁小种。立乌苏为君长。自尊任为贤王。保萨河仞山。据丁零古塞。谓中国有碛卤之限。官军无可到之期。按甲休徒。击鲜高会。思归故地。卒复大名。间岁方暮。严冬仲月。公出白道誓众。自单于北伐。俾仆固怀恩阿布斯为乡导。觇视井泉。命王思礼李光弼为游军。收罗服听。顾万里若俄顷。过山川如枕席。岂百舍之敢休。不再旬而履狄。夜驱胡马。暗合戎围。自丑至。头驱面缚。乘无物故。士蓄馀怒。羁虏全国。永清朔土。告类上帝。荐功皇祖。三代之盛。猃狁孔炽。方叔吉甫。驱之而已。勤霍倦卫。蒙亦终毙。倾秦筑怨。縻汉偿费。虽张愿列三城。卫公擒颉利。才遏乘冰之势。但雪泾阳之耻。则自命将以来。肃将天刑。诛而不伐。素定庙胜。阵而不战。龙荒绝贵种。大漠无王庭。恢武节而振天声。未有如公之比。公始以马邑镇军。守在代北。外襟带以自隘。弃奔冲而蹙国。河东乃城大同于云中。徙清塞横野。张吾左翼。朔方则并受降振武。筑静边云内。直彼獯虏。巨防周设。崇墉万堵。开阳闭阴。拓迹爰土。藏山掩陆。磅礡固护。西自五凉。东暨渔阳南并阴山。北临大荒。联烽接守。乘高掎要。塞风扬沙。绝漠起鸟。悉数于瞬息。传致于晷刻。元黄不得杂其象。秋毫无以逃其状。矧袭侵与牧马。敢凌遽而南向。冰河风壮。车甲鳞萃。谁何疆理。千长百帅。秦将隶于降虏。汉卒羁于戎骑。公乃衡悬华裔。势分众寡。由中制外。长御远驾。恢我朔边有如彼。图难于易又如此。当秉钧之颛国也。巧文伤诋。网密事丛。借公为资。动摇国本。讽操危法。言酷意诬。虽丞相置辞。犹惊狱吏。而贯高长者。竟出吾王。成公谪居。人无不恨。方逆胡之兆乱也。意并河东。伪筑雄武。常山临代。飞狐扼塞。制夷夏之吭。抚崤函之背。徵邻请助。邀公赴会。将欲诡遇买欢。冀得兵留镇废。公先期应诏。未觏而退。奏论本末之难。指切未然之戒。危辞泄漏。凶党交害。摘抉排折。俾公终败。公之始仕也。自家移孝。孤童被识。策虑奋发。义勇偪亿。其受任也。厉三军之气。同万夫之力。致诛则百蛮竦。振武则暴强服。支离约已。尽悴事国。呜呼哀哉。惟公明迈激朗。信廉仁勇。机敏神速。内和外重。处盛权不得以非理挠。临大节不可以危亡动。道将世迕。器与时屯。折冲厌难之臣。旋踵及身。不淄不磷之坚。挫于刀笔之前。此慷慨义烈之士。所以掩泣而流涟。矧我依仁。受赐托姻。逮予守官。秉策司勤。运阨功在。诚存理冤。明没河渭。苍迈古原。左掌太华。邪睨鸿门。刊铭路隅。庶慰精魂。其词曰。
古人有言。
兵者凶器。
战实危事。
三代为将。
道家所忌。
得非好胜乐杀。
欺降嗜利。
绝域刭
杜邮悲起。
每原始而要终。
吾固知其所以。
温温清源
幼寤圣君。
勇必顾礼。
质而能文。
摧刚为柔。
塞兑解纷。
破虏忘□平戎让勋。
肃致天讨。
义诛不顺。
密谋神断。
四回六奋。
火烈风埽。
霆驰电震。
舍服解网。
知成示信。
胥脍归尧。
三苗格舜。
有守矜功。
谓之不克。
井堙木刊。
孰云非贼。
惟后将军
古训是式。
先计后战。
贵和贱力。
哀胜不敢。
持全制极。
遭罹□故。
颇僻反侧。
苍鹰厉吻。
雏鹜争食。
颠倒静迈
汨陈白黑。
威暴都赖。
功隳即墨
歌沧浪
饮恨南国。
希仁圣之遐畅兮。
亦管诛而蔡殛。
谓贤哲之悔亡兮。
颜与冉又不得。
桓尊周而灭项。
犹存功而掩慝。
思人以爱树。
十世而宥直。
如为虏而报雠。
使伏谗而失职。
顾汧城以流恸。
而太息。
贾生徒惊于糺纆。
北叟焉知其倚伏。
凋玉缺。
直罔贞蹶。
竟埋干将
终碎明月。
宿草陈根。
芜没苍坟。
垂清风于颂石。
与终古而存存。
段秀实太尉 中唐 · 李适
 出处:全唐文卷五十一
见危致命之谓忠。临义有勇之谓烈。
惟尔克励臣节。不惮杀身。
惟朕式嘉乃勋。懋昭大典。
曰台不德。罔克若天。
遘兹殷忧。变起都邑。
惟尔卿士。嗷然靡依。
逼畏所加。淄渑共混。
开府仪同三司检校礼部尚书司农卿上柱国张掖郡王段秀实。操行岳立。
忠厚精至。义形于色。
勇必有仁。顷者常镇泾原
克著威惠。叛卒知训。
咨尔以诚。贼泚藏奸。
欺尔以诈。守人臣之大节。
洞元恶之深情。端委国门。
挺身白刃。誓碎凶渠之首。
以敌君父之雠。视死如归。
履虎致咥。噫。
天未悔祸。事乖垂成。
雄风壮图。振骇群盗。
王蠋守死以全节。周顗正色而抗词。
惟我信臣。无愧前哲。
声闻寰宇。义冠古今。
足以激励人伦。光昭史册。
不有殊等之赏。孰表非常之功。
爰议畴庸。特超限。
著之甲令。树此风声。
可赠太尉谥曰忠烈
宣行史官。仍赐实封五百户。
庄宅各一区。长子与三品正员官。
诸子并与五品正员官。仍废朝三日。
京城之后。以礼葬祭。
旌表门闾。朕承天子人。
临驭亿兆。一夫不获。
则曰时予之辜。况诚信不达。
屡致寇戎。使抱义之臣。
陷于凶逆。有临危致命。
殁而愈彰。有因事成功。
权以合道。苟利社稷。
存亡一致。酬报之典。
岂限常员。并委所司。
访其事迹。续具条奏。
当加褒异。锡其井赋。
图形云阁。书功鼎彝。
以彰我有服节死谊之臣。传于不朽。
遗弟滔书 中唐 · 朱泚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二十六
文王囚于羑里。
终王八百之基。
殷汤系于夏台
后有解网之颂。
吾顷典郡四镇。
蕃夷战慑。
唐主不察。
信谄谀之说。
吾罹奸臣之祸。
便夺兵权。
虽位列上公
诏书继至。
情怀恍忽。
百虑攒心。
何期天道盈虚。
五运更代。
物极则返。
忧极欢来。
历数在躬。
以登宝位。
泾原四镇。
士马争驱。
陇右凤翔。
献书继至。
三秦之地。
指日剋平。
吴蜀之閒。
已令宣示。
河北一路。
用卿殄除。
布新令以示之。
推利害以诱之。
悬爵赏而招之。
张皇威而逼之。
驱铁骑以临之。
横行洛阳
与卿大会于定鼎。
段府君神道碑铭 唐 · 张增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五
唐大历已未岁春正月段府君之子四镇北庭泾原郑颍等州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御史大夫张掖郡王秀实
追琢贞石。光昭先考。
展孝思。旌休烈也。
夫流浚者其源长。德充者其后大。
更八姓而丕膺五福。府君其人焉。
君讳行琛。字行琛
宗周柱史垂其裔。前汉都尉昌其业。
大尉之威怀戎落。骠骑之光启冀方。
四燕两魏。高位硕德。
扶疏于史牒者。向二百人。
以至高门平原忠武王孝先。弼亮北齐
奄荒东夏。恢武经而抗衡西帝。
揆文教而师尹南宫。曾祖德浚。
初罹否运。播迁陇坻
度地肯堂。郁为望姓。
在周辟奉朝请。入隋值文林馆。
靖恭厥位。获没先朝。
大父操。握机未发。
早龄即世。考达。
从调夏官。艺极龙豹。
致果为毅。职统熊罴。
皆保家之良主。府君生知六行之美。
学究三经之奥。既齿乡赋。
高标甲科。简修独耀于锦衣。
从事仍屈于黄绶。学有著位。
我实当之。郡有子弟。
我实诲之。自陇及岐。
鼎新儒行。虽东里子产
西蜀文翁。诚存物应。
盖未之比。厥有成绩。
闻于家邦。厌名位而知止。
贲丘园而用晦。我国家虽右断匈奴之臂。
时修大刑于绝漠之表。旁求百夫之特
永清万里之外。府君顾谓子张掖王曰。
尔居能服勤。性成惟孝。
出可承命。游且有方。
虎穴不探。龟组何获。
尔之元昆介弟。可以供指使。
我之先人遗业。可以终馀齿。
忠不择事。安寔败名。
因割慈以激昂。俾宣力以勤远。
君子谓府君知有爱子之道矣。王投笔占募。
驰驿徂征。坐筹必胜之略。
动获前禽之利。洎王宦登通贵。
佐律副军。银章已绾。
玉关未入。府君温其在邑。
乐且有仪。九流百氏。
经目辄诵。四忧十义。
因心必达。然犹深居自琛。
与物为春。希言中伦。
知几其神。内葆光以恬真。
外行简以倚仁。子获奉亲之禄。
欲养而不待。身寄有涯之生。
迁化而无。天宝九载
之季序。遘疾于汧阳御史里之第。
乙酉。奄归无物。
其年于斯七十五稔。夫人乐平狄氏。
吴山县哲第六之女。心婉志柔。
静专动直。承筐而繁衍其实。
主奠而敬恭无忒。下寿初登。
先时永逝。门子祥颍仲子秀成季子同颍等。
柴立长号。稽谋宅兆。
明年春孟辛亥。迁皇祖及诸父之无后者。
偕葬于陇山东麓柏谷掌。次列五坟。
同施一域。送终之礼备矣。
属岁旅天朔。尘惊蓟门
徵会沙场之右。殄歼铁额之丑。
王飞邮及国。擗地崩心。
夷凶难遂于情理。哭墓复随于军正。
清海裔。又牧回中。
一莅疲人。荐彰丕绩。
广德二年秋九月乙未。诏追赠府君秘书省著作郎
夫人太原县太君。恩深殁后之宠。
庆表生前之训。上又以王翊亮三节。
绥御七戎。致位崇独坐之班。
成军雪多垒之耻。大历十年夏五月
诏加赠府君婺州刺史。夫人太原郡太夫人
十一年冬。旧使尚书左仆射扶风郡王马璘遘疾弥留。
表王请贞师律。诏仍迁御史大夫
既操二重之权。克施五利之策。
平凉安定。曲荷其亭育。
先零罕幵。遥服其威信
四封无耸。三务有成。
十三年五月。命朝丹禁。
面彊戎索。帝曰。
翁孙也。俾写真麟阁。
稿拔而遣焉。及季夏壬寅
又赠府君扬州大都督。夫人忻国太夫人
荣亲扬名。二美兼著。
传曰。子之能仕。
父教之忠。诗曰。
维其有之。是以似之。
见于府君矣。虽封植无改。
而铭颂未刻。过听谬采于刍荛。
修词愧陈于质要。铭曰。
于穆端士。神所劳矣。
贞惠资身。义方训子。
育德无倦。徇名知止。
宜其后昆。式是繁祉。
繁祉伊何。后昆则然。
西服戎胡。东定幽燕。
殊绩克著。湛恩上延。
赠光三锡。庆洽重泉。
熊轼增宠。牛冈启繇。
北控泾源。西凭陇岫。
列茔如始。纪石增旧。
淑德清婉。终矢永茂。
李晟凤翔陇西节度泾原副元帅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二
周之元老。
以分陕为重。
汉之丞相
以忧边见称。
故方岳克宁。
疆场不耸。
安人保大。
致理之端。
今所以重烦上台。
作镇西土。
奉天定难功臣司徒中书令充神策军节度鄜坊丹延等州观察处置等使仍充京畿渭北(一作南)鄜州华州(一作商州华州又作商华等州)兵马副元帅上柱国合川郡王李晟
励精刚之操。
体博大之德。
适时变通。
而大节不夺。
虚受广纳
而独断自明。
奉法以身。
推功以下。
众无犯命。
人用乐从。
怀德畏威。
令行禁止。
誓偫帅于危疑之际。
驻孤军于板荡之中。
气凌风云。
诚动天地。
一鼓而凶徒折北。
再驾而都邑廓清。
师皆如归。
人不知战。
再安社稷。
功格皇天。
而明识秉彝。
清风激俗。
雅尚恬旷。
撝谦有光。
朕以汧陇近郊。
扶风右地。
川阜连亘。
抵于回中。
限界诸夷。
藩屏王室。
所属诚重。
允付元臣。
兼二将之甲兵。
崇十连之元帅
宣威耀武。
罢警息兵。
俾予仰成。
时乃丕烈。
可兼凤翔尹充凤翔陇右节度度支营田观察处置等使
仍充凤翔陇右泾原节度管内诸军及四镇北庭行营兵马副元帅
改封西平郡王
功臣本官兼官勋并如故。
李怀光后原宥河中将吏并招谕淮西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三
自昔哲王。
以道化下。
不竭物以充欲。
不劳人以树威
亿兆之心。
如戴父母。
兵革不试。
四方来同。
苟或昧于德绥
务以力胜。
士旅疲耗。
烝黎困穷。
幸以成功。
岂云有补。
李怀光久从戎旅。
颇著勤劳。
拔于等伦。
授以旄钺
誓师河朔
奔难奉天
有夷凶嫉恶之诚。
有弭患释围之绩。
俾介元帅
仍升上台。
秉心匪彝。
自厎不类。
怙众贪乱。
附奸胁君。
朕用再迁。
几危宗庙。
洎股肱宣力。
贼泚就诛。
率土之人。
咸怀奋击。
朕独排偫议。
未忍加兵。
命复官封。
志期全贷。
而乃昏迷不返。
悖慢逾彰。
残害使臣
侵败畿甸。
密迩京邑
人愁无聊。
谕之不悛。
乃用致讨。
上帝悔祸。
元臣协谋。
克集茂勋。
以夷大难。
渠魁授首。
馀众革心。
制胜以谋。
兵无血刃
虽事非获已。
义在救人。
而本其所由。
情深罪已。
盖以信诚未著。
抚驭或乖。
至使功臣
陷于诛戮。
谓之克敌。
宁不愧心。
然以怀光一家。
法当歼戮。
念其昔居将相
尝寄腹心。
罪虽挂于刑书
功已藏于王府。
以干纪之迹。
固合灭身
以赴难之勋。
所宜有后。
非常之泽。
俾洽幽明。
虽屈彝章。
庶旌往效。
大夫君子。
无我有尤。
宜以怀光一男为嗣。
赐庄宅各一所。
听住京城
仍还怀光首级及尸。
任便收葬。
其妻及诸子孙在室女等。
并递送澧州
李皋逐便安置。
使得存立。
其出嫁女及诸亲戚。
并宜释放。
应先陷河中将士等。
皆婴迫胁。
无路申明。
多是朔方旧人。
素蕴忠义。
幽州泾原将士。
顷被朱泚胁从。
收京之时。
奔窜在彼。
究其本末。
情有足矜。
况能协力同谋。
举城归顺。
录其成效。
咸与惟新。
宜一切洗雪。
勿为瑕累。
先有官爵实封者。
并许仍旧。
其中首谋效顺。
事绩著明者。
副元帅条件闻奏。
别加甄奖。
河中及同州绛州百姓。
并经陷贼。
又久屯军。
骨肉流离。
生业废弃。
兴言轸念。
良用恻然。
宜各给复一年。
京兆府奉先美原等县。
缘与同州接近。
随便供运。
杼轴既繁。
流亡颇众。
京兆尹即量事优恤。
条件闻奏。
仍加招辑。
使各安存。
河中保义军保宁军节度使并管内诸军行营兵马副元帅河中保宁等军节度度支营田观察处置等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原尹北都留守北平郡王燧
惟岳降生。
郁为时杰。
奉上励匪躬之节。
训师怀尽敌之谋。
略地无遗。
攻城必拔。
发扬以威强寇。
感激而服叛徒。
嘉谋屡闻。
能事毕备。
朔方河中同绛陕虢汴等州及管内诸军副元帅河中绛州节度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兼河中尹咸宁郡王瑊
鉴识精明。
宇量宏博。
秉义率众。
推诚待人。
坚制不夺之心。
亟陈必胜之略。
辑睦士旅。
安慰流庸。
盛德克彰。
崇功允集。
惟乃二帅。
一其诚心。
奉行天诛。
同奖王室。
有崇让之美。
有禁暴之能。
元恶既除。
全城厎定。
是加宠命。
以答崇勋。
可兼侍中
仍与一子五品正员官并阶。
馀并如故。
检校司空
仍与一子五品正员官并阶。
馀并如故。
华州潼关镇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右仆射华州刺史上柱国武康郡骆元光邠宁庆等州刺史御史大夫上柱国许昌郡韩游瑰鄜坊丹延等州节度观察使检校兵部尚书御史大夫上柱国东平郡王唐朝臣等。
并节著艰危。
功成讨伐。
镇于冲要。
隐若长城。
取彼凶残。
进无坚阵。
比义同德
廓清方隅。
宜增食于真封。
且延荣于荫子。
可各赐实封二百户。
仍与一子六品正员官并五品阶。
馀并如故。
应诸道诸军同讨怀光将士等。
一自征役。
淹历岁时。
被服干戈。
略无宁息。
赖兹勤效。
是有成功。
宜并赐三十万端匹。
以充宴赏。
度支即般次送赴。
并各放归本道。
仍令所司叙录
即超资与改转。
其中大将及功效殊尤者。
委所司速具名衔闻奏。
先与处分。
其先在河中将士。
亦宜依例赐钱宴赏。
如本是奉天定难功臣
准条合给赏者。
度支即排比支付。
呜呼。
自国家多难。
二纪于兹。
朕嗣位七年。
连兵五载。
追惟往事。
悔恨于怀。
今二孽既诛。
诸方甫定。
哀彼淮右。
独为匪人。
其帅不龚。
其众何罪。
朕晨夕惕虑。
念之甚详。
罢征讨则阻命止于数州。
穷战争则流祸及于天下。
利病之势。
较然相悬。
俾人罹殃。
宁我忍耻。
今勋贤列镇。
疆理有经。
纵未偃戈。
足以保境。
况天地之大。
无所不容。
岂令是邦。
犹隔朝化。
因兹大庆。
使洽鸿恩。
诸道应与淮西接连。
宜且各守封境。
非被侵轶。
不须进讨。
仍委所在长吏
明加招谕
宣布朕怀。
李希烈若能归降。
待以不死。
其馀将士官吏百姓等。
一切并与洗涤。
与之更新。
先有官封。
亦皆仍旧。
如能去逆效顺。
因事建功。
理当甄升
以示褒劝
其所以优赏科条。
并准前敕处分。
朕思与海内。
去危图安。
有过自新。
虽大必宥。
朗然明信。
彰示兆人。
期尔庶邦。
自求多福。
无有遐迩。
咸使闻知。
赐将士名奉天定难功臣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三
国家受天明命。平一宇内。
武德于天宝。百四十载。
海内无事。崇德广化
泽浸生人。时洽和平。
俗登富教。鳏寡孤茕。
咸得其所。鸟兽鱼鳖。
亦罔不宁。凡今有生。
实赖亭育。羯虏伺间。
盗起幽燕。率土之人。
莫保性命。肃宗以神武戡大难。
先朝以仁德兴运。区域再造。
亿兆再康。室家离析而复安。
子孙煦妪而相长。劳来安集
垂三十年。则我列圣之于天下。
惠泽深矣。朕以寡昧。
祗膺宝历。常恐不克负荷。
罔敢怠荒。道有未明。
事多乖谬。偫情壅而不达。
大信郁而不彰。两河之间。
偫盗连祸。朕务除大患。
靡惮暂劳。是以兴有征之师。
问千纪之罪。昨以泾原士徒。
将赴汝郊。失于抚绥。
致使溃叛。朱泚乘衅。
因构异图。肆其狼心。
诱我蟊贼。谓君可叛。
谓天可欺。纵恣凌悖。
无所愧畏。朕失守宫阙。
出次郊畿。九庙震惊。
万姓奔骇。内省思咎。
外顾怀惭。罪实在予。
不敢自蔽。意者宗社降祐。
大儆于朕躬。夙夜殷忧。
庶乎有补。实赖股肱心膂。
励从戎之节。方岳将校
集勤王之师。赴难如归。
见危思奋。坚贞励操。
何日忘之。平巨猾者。
必仗偫雄。赏茂绩者。
不限彝典。保勋庸于带砺。
传爵邑于子孙。崇功美名。
与国终始。其诸军使应到奉天县将士等。
宜并赐名奉天定难功臣食实封者。
子孙相继。代代无绝。
身有过犯。递减罪二等。
子孙有过犯。递减罪一等。
当户应有差科徭役。一切蠲免。
功臣己后虽衰老疾患。不任军旅者。
当分粮赐等。并与全给。
身死之后。回给家口。
十年勿绝。如有能枭擒朱泚者。
即以朱泚在身官爵授之。仍加实封二千户
朱泚所有田宅财物。悉并充赐。
其枭擒贼大将已下。并节级特加优宠。
仍各与实封。应枭擒人所有田宅财物。
亦使赐之。其馀立功应合授官给赏。
并准今年七月敕处分。其今日已前身死王事者。
追赠官爵。亦称奉天定难功臣
子孙为功臣之家。应合袭封减罪蠲免差役等。
一切同例。宣告中外。
令知朕怀。建中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