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孛星见求直言诏元延元年七月 西汉 · 汉成帝
 出处:全汉文 卷八
乃者日蚀星陨,谪见于天,大异重仍。
在位默然,罕有忠言。
今孛星见于东井,朕甚惧焉。
公卿大夫、博士议郎,其各悉心,惟思变意,明以经对,无有所讳。
与内郡国举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各一人,北边二十二郡举勇猛知兵法者各一人(《汉书·成纪》)
定陶王欣为皇太嘴动绥和元年二月 西汉 · 汉成帝
 出处:全汉文 卷八
朕承太祖鸿业,奉宗庙二十五年,德不能绥理宇内,百姓怨望者众,不蒙天佑,至今未有继嗣,天下无所系心。
观于往古近事之戒,祸乱之萌,皆繇斯焉。
定陶王欣,于朕为子,慈仁孝顺,可以承天序,继祭祀。
其立皇太子,封中山王谏大夫冯参宜乡侯,益中山国三万户,以慰其意。
赐诸侯王、列侯金,天下当为父后者爵,三老、孝弟力田帛,各有差(《汉书·成纪》)
封孔吉诏绥和元年二月 西汉 · 汉成帝
 出处:全汉文 卷八
盖闻王者必存二王之后,所以通三统也。
成汤受命,列为三代,而祭祀废绝。
考求其后,莫正孔吉。
封吉为殷绍嘉侯(《汉书·成纪》)
上铜马式表 东汉 · 马援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七
夫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
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
安宁则以别尊卑之序,有变则以济远近之难。
昔有骐骥,一日千里,伯乐见之,昭然不惑。
近世有西河子舆,亦明相法。
子舆西河仪长孺长孺茂陵丁君都,君都传成纪杨子阿,臣援尝师事子阿,受相马骨法。
考之于行事,辄有验效。
臣愚以为传闻不如亲见,视景不如察形。
今欲形之于生马,则骨法难备具,又不可传之于后。
孝武皇帝时,善相马者东门京,铸作铜马法献之,有诏立马于鲁班门外,则更名鲁班门曰金马门
臣谨依仪氏羁中,帛氏口齿,谢氏唇鬐,丁氏身中,备此数家骨相以为法。
马高三尺五寸,围四尺四寸(《后汉·马援传》)
劾奏王章 汉 · 阙名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七
野王前以王舅出补吏,而私荐之,欲令在朝阿附诸侯;
又知张美人体御至尊,而妄称引羌胡杀子荡肠,非所宜言(《汉书·元后传》:上使尚书劾奏,遂下章吏。案《成纪》,事在阳朔元年。)
昌陵议 汉 · 阙名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七
昌陵因卑为高,积土为山,度便房犹在平地上,客土之中不保幽冥之灵,浅外不固,卒徒工庸以钜万数,至然脂火夜作,取土东山,且与谷同贾。
作治数年,天下遍被其劳,国家罢敝,府臧空虚,下至众庶,熬熬苦之。
故陵因天性,据真土处势高敞,旁近祖考,前又已有十年功绪,宜还复故陵,勿徙民(《汉书·陈汤传》。案《成纪》,事在永始初。)
三公官议 汉 · 阙名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七
古今异制,汉自天子之号,下至佐史,皆不同于古,而独改三公,职事难分明,无益于治乱(《汉书·朱博传》:成帝时何武建言宜建三公官,于是以何武大司空封列侯,增奉如丞相。议者多以为云云。案《成纪》,在绥和元年。)
王莽天水童谣 汉 · 无名氏
续《汉书》曰:王莽末。天水童谣曰云云。时隗嚣初起兵于天水。后意稍广。欲为天子。遂破灭。少病蹇。吴门。冀郭门名也。缇群。山名也。
吴门
望缇群。
见一蹇人言欲上天。
令天可上。
地上安得民(《后汉书》注作人。○续《汉书》五行志。《后汉书》隗嚣传注。《文选》补遗三十五作天水童谣。《诗纪》八。)
史述赞三首 其二 成纪第十 东汉 · 班固
四言诗 押阳韵 出处:文选卷五十
孝成皇皇,临朝有光。
威仪之盛,如圭如璋。
阃闱恣赵,朝政在王。
炎炎燎火,光允不阳。
奏拒蜀 曹魏 · 卫臻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六
宜遣奇兵入散关,绝其粮道(《魏志·卫臻传》,诸葛亮《寇天水奏》)
水旱上便宜五事疏 西晋 · 傅玄
 出处:全晋文卷四十六
臣闻圣帝明王受命,天时未必无灾,是以尧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惟能济之以人事耳。
故洪水滔天而免沈溺,野无生草而不困匮。
伏惟陛下圣德钦明,时小水旱,人未大饥,下祗畏之诏,求极意之言,同罪己,侔周文之夕惕。
臣伏欢喜,上便宜五事:
其一曰:耕夫务多种而耕暵不熟,徒丧功力而无收。
又旧兵持官牛者,官得六分,士得四分;
自持私牛者,与官中分;
施行来久,众心安之。
今一朝减持官牛者,官得八分,士得二分;
持私牛及无牛者,官得七分,士得三分;
人失其所,必不欢乐。
臣愚以为宜佃兵持官牛者与四分,持私牛与官中分,则天下兵作欢然悦乐,爱惜成谷,无有损弃之忧。
其二曰:以二千石虽奉务农之诏,犹不勤心以尽地利。
昔汉氏以垦田不实,征杀二千石以十数。
臣愚以为宜申汉氏旧典,以警戒天下郡县,皆以死刑督之。
其三曰:以魏初未留意于水事,先帝统百揆,分河堤为四部,并本凡五谒者,以水功至大,与农事并兴,非一人所周故也。
谒者一人之力,行天下诸水,无时得遍。
伏见河堤谒者车谊不如水势,转为他职,更选知水者代之。
可分为五部,使各精其方宜。
其四曰:古以步百为亩,今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所觉过倍。
近魏初课田,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故白田收至十作斛,水田收数十斛。
自顷以来,日增田顷亩之课,而田兵益甚,功不能修理,至亩数斛已还,或不足以偿种。
非与曩时异天地,横遇灾害也,其病正在于务多顷亩而功不修耳。
窃见河堤谒者石恢甚精练水事及田事,知其利害,乞中书召恢,委曲问其得失,必有所补益。
其五曰:臣以为胡夷兽心,不与华同,鲜卑最甚。
邓艾苟欲取一时之利,不虑后患,使鲜卑数万散居人间,此必为害之势也。
秦州刺史胡烈素有恩信于西方,今往,诸胡虽已无恶,必且消弭,然兽心难保,不必其可久安也。
若后有动衅,计能制之。
惟恐胡虏适困于讨击,便能东入安定,西赴武威,外名为降,可动复动。
此二郡非烈所制,则恶胡东西有窟穴浮游之地,故复为患,无以禁之也。
宜更置一郡于高平川,因安定西州都尉募乐徙民,重其复除以充之,以通北道,渐以实边
详议此二郡及新置郡,皆使并属秦州,令得专御边之宜(《晋书·傅玄传》)
秦州军事 西晋 · 杜预
 出处:全晋文卷四十二
臣尝闻边人说,虏专以骑为寇,穿堑不如作马齐臽。
马齐臽法,坑方三尺,错平穿之,虏骑非下马平治,则终不得入。
又其外蹊要路,亦可随作坞,施枪臽中讫,薄覆其上。
如此则虏当筑地而行,不敢辄往来也(《御览》三百三十七)
称藩姚兴议 西晋 · 张华
 出处:全晋文
若使侵掠吴边,必成领怨。
此既能往,彼亦能来,兵连祸结,非国之福也。
孙权重黎庶之命,屈己以臣魏;
惠施惜爱子之头,舍志以尊齐。
况陛下慈德在秦,方寸崩乱,宜暂降大号,以申至孝之情。
权变之道,典谟所许。
韩范智能回物,辨足倾人,昔与姚兴俱为太子中舍人,可遗将命,降号脩和。
所谓屈于一人之下,伸于万人之上也(《晋书·载纪·慕容超传》,又《十六国春秋》六十四。)
诏徙陵勿烦扰居人十月丁未 晋 · 晋武帝
 出处:全晋文卷二
昔舜葬苍梧,农不易亩;
禹葬成纪,市不改肆。
上惟祖考清简之旨,所徙陵十里内居人,动为烦扰,一切停之(《晋书·武帝纪》)
诏责汝南王亮泰始六年六月 晋 · 晋武帝
 出处:全晋文卷三
高平困急,计城中及旗旂足以相拔,就不能径至,尚当深进。
今奔突有投。
而坐视覆败,故加旂大戮。
今若罪不在旂,当有所在(《晋书·汝南王亮传》。秦州刺史胡烈为羌虏所害,将军刘旂、骑督敬琰赴救,不进。旂当斩,军师曹囧上言,节度之咎,由而出,乞丐旂死。诏云云。)
上疏追理邓艾 曹魏末晋初 · 段灼
 出处:全晋文 卷六十六
征西将军邓艾,心怀至忠而反逆之名,平定巴蜀而受夷灭之诛,臣窃悼之。
惜哉,言之反也!
刚急,矜功伐善,而不能协同朋类,轻犯雅俗,失君子之心,故莫肯理之。
臣敢昧死言所以不反之状。
本屯田掌犊人,宣皇帝拔之于农吏之中,显之于宰府之职,处内外之官,据文武之任;
所在辄有名绩,固足以明宣皇帝之知人矣。
会值洮西之役,姜维有断陇右之志,官兵失利,刺史王经困于围城之中。
当尔之时,一州危惧,陇右懔懔,几非国家之有也。
先帝以为深忧重虑,思惟可以安边杀敌,莫贤于,故授之以兵马,解狄道之围。
围解,留屯上邽
承官军大败之后,士卒破胆,将吏无气,仓库空虚,器械殚尽,修治备守,欲积谷强兵,以待有事。
是岁凶旱少雨,为区种之法,身被乌衣,手执耒耜,以率先将士,上下相感,莫不尽力。
持节守边,所统万数而身不离仆虏之劳,亲执士民之役,非执节忠勤,孰能若此?
故落门、段谷之战,能以少击多,摧破强贼,斩首万计。
先帝知其可任,遂委以庙胜成图,指授长策。
受命忘身,龙骧麟振,前无坚敌。
蜀地阻险,山高谷深,而步乘不满二万,束马悬车,自投死地,勇气凌云,将士乘势,故能使刘禅震怖,君臣面缚,叉手屈膝,军不逾时,而巴蜀荡定:此固足以彰先帝之善任矣。
功名已成,亦当书之竹帛,傅祚万世。
七十老公复反,欲何所求哉?
初降远郡未附,诚恃养育之恩,心不自疑,矫命承制,权安社稷;
虽违常科,有合古义,原心定罪,事可详论。
镇西将军钟会,有吞天下之心,忌威名,知必不同,因其疑似,构成其事。
被诏书,即遣强兵,束身就缚,不敢顾望;
诚自知奉见先帝,必无当死之理也。
受诛之后,参佐官属、部曲将吏,愚戆相聚,自共追,破坏槛车,解其囚执。
在困地,是以狼狈失据。
夫反非小事,若怀恶心,即当谋及豪杰,然后乃能兴动大众。
不闻有腹心一人,临死口无恶言,独受腹背之诛,岂不哀哉?
忠而受诛,信而见疑,头县马市,诸子并斩;
故见之者垂涕,闻之者叹息,此贾谊所以慷慨于汉文;
天下之事可为痛哭者良有以也。
陛下龙兴,阐弘大度,释诸嫌忌受诛之家不拘叙用,听立后、祭祀不绝。
昔秦民怜白起之无罪,吴人伤子胥之冤酷,皆为之立祠。
今天下民人,为悼心痛恨,亦犹是也。
臣以为身首分离,捐弃故土,谓可听门生故吏收尸丧,归葬旧墓,还其田宅;
以平蜀之功,绍封其孙。
使阖棺定谥,死无所馀恨,赦冤魂于黄泉,收信义于后世;
葬一人而天下慕其行,埋一魂而天下归其义。
所为者寡而悦者众,则天下徇名之士,思立功之臣,必投汤火,乐为陛下死矣(《魏志·邓艾传》。泰康三年,议郎段灼上疏理。又见《晋书·段灼传》,又《群书治要》二十九引《晋书》。)
咏史诗 西晋 · 左思
 押质韵
梁习持魏郎,兵不敢出。
李牧为赵将,疆场得清谧(○《书钞》百十九。)
笔阵图 东晋 · 卫铄
 出处:全晋文
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匪乎银钩。
丞相斯见周穆王书,七日兴叹,患其无骨
蔡尚书入鸿都观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群。
故知达其源者少,暗于其理者多。
近代以来,殊不师古,而缘情弃道,才记姓名,或学不该赡,闻见又寡,致使成功不就,虚费精神,自非通灵感物,不可与谈斯道。
今删李斯笔妙,更加润色,总七条,并作其形容,列事如左,贻诸子孙,永为模范,庶将来君子,时复览焉。
笔要取崇山绝仞中兔毛,八九月收之。
其笔头长一寸,管长五寸,锋齐腰强者。
其砚,取煎涸新石,润涩相兼,浮津耀墨者。
其墨,取庐山之松烟,代郡之鹿胶,十年已上,强如石者为之。
纸取东阳鱼卵,虚柔滑净者。
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执之,下笔点墨画芟波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
若初学书,先须大书,不得从小。
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
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
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一一从其消息而用之。
“一”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
“丶”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丿”陆断犀象。
“㇃”百钧弩发。
“丨”万岁枯藤
“㇏”崩浪雷奔。
“刀”劲弩筋节。
右七条笔阵出入斩斫图。
执笔有七种,有心急而执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者,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
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
又有六种用笔,结构圆备如篆法,飘扬洒落如章草,凶险可畏如八分,窈窕出入如飞白,耿介特立如鹤头,郁拔纵横如古隶。
然心存委曲,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超妙矣。
书道毕矣。
永和四年上虞制记唐张彦远《法书要录》一,《御览》七百四十八,案,朱长文墨池编以此为王羲之书论。长文又云,旧传右军所作,后见张彦远要略,以为卫夫人之辞。)
请留庾怿秦州 东晋 · 庾亮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六
御众简而有惠,州户虽小,赖其宽政。
佐等同恶,大数不多。
名号大,不可以小故轻议进退。
其文武之心转已安定,贼帅艾秀遣使归诚,上洛附贼降者五百馀口,冀一安隐,无复怵惕(《晋书·庾悻传》。悻进监秦州氐羌诸军事,遣牙门霍佐迎将士妻子,佐驱三百馀口亡入石季龙。亮表上,贬为建威将军朝议欲召还,亮上疏。)
袁子正 其十 西晋 · 袁准
 出处:全晋文 卷五十四
并后匹嫡,礼之大忌,然此为情爱所偏,无故而立之者耳。
纲夫妻之绝,非犯宜出之罪,来还则复初,焉得而废之?
在吴异域,则事势绝,可以娶妻,后妻不害,焉得而遣之?
案:并后配嫡,事不两立,前嫡承统,后嫡不传重,可也。二母不服,则无疑于两三年矣。/时俗之论曰:「庶子为公,可以尊其母为夫人。《春秋》之义,母以子贵。」案:隐公二年,夫人子氏薨,五年,考仲子之宫。上称夫人,下不应复言仲了,明其与妾为妻也。人来归成风之襚,不称夫人,明其私尊,不通于邻国也。《左氏传》曰:「并后配嫡,乱之本也。」《公羊》亦云:「母以子贵。」说曰:《谷梁》云:「秦人来归成风之襚」,奏不云夫人也。就外不云夫人而见正焉,夫身为国君而母为妾庶,子孙所不忍,臣下所不安,故私称于国中,不加境外,此人子之情,国人之私,而亡于礼法之正也。假有庶子数人,并为三公,欲各尊其母,将何以止之?非圣人者无法,此大乱之道也。(《通典》七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