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淳化砚歌为磊齐作 清末 · 苏大山
 出处:此诗收于苏大山《红兰馆诗钞》之《婆娑洋集》。
块肉孤舟逐海南,波涛千丈鏖大担。
神龙露爪攫砚去,冯夷罢舞天吴潜。
其光爚爚冲斗上,穷阴深墨忽开朗。
争张铁网入珊瑚,竞逐明珠求象罔。
流落人间又一时,碧连天水可胜悲。
凭谁解识尚方物,八百年来片石遗。
匆匆任把江山送,飘零终是千金重。
风尘赏识自有真,为筑高斋名宝宋。
板桥公子自翩翩,图书万卷亲丹铅。
囊锦携归置左右,苍然古色生云烟。
潇潇夜雨入君座,令我一视为君贺。
聊搜志乘采遗闻,撮拾来作高谈佐。
漳台瓦尽猎香姜,尽说琳腴玉德良。
真赝何须苦分别,安排笔阵巩金汤。
君不见冬青摇落宋陵阙,凄凉天上六更绝。
会圣宫中遗制亡,何况汴梁旧时月。
独留块石镇东宁,声价文山玉带生。
支得纲常存正气,漫随枋得老桥亭。
流亡在眼哀末叶,淘尽寒流惊一霎。
真本温陵出马蹄,一样伤心淳化杨永智编校)
谏修德省灾疏 后晋 · 李详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五十二
臣闻天地之道。
以易简示人。
鬼神之情。
以祸福为务。
王者祥瑞至而不喜。
灾异见而辄惊。
罔不寅畏上元
思答谴告。
臣闻北京地震。
日数稍多。
臣曾览国书。
伏见高宗时晋州地震。
上谓偫臣曰。
朕政教不明。
使晋州屡有震动耶。
侍中张行成对曰。
天阳也。
地阴也。
阳君象。
阴臣象。
君宜动转。
臣宜安静。
晋州地震。
弥旬不休。
将恐女谒使事。
臣下阴谋。
晋州陛下本封。
今地震焉。
尤彰其应。
伏愿深思远虑。
以杜未萌。
开元中秦州地震。
寻差官宣慰。
又降使致祭山川。
所损之家。
委随事制宜奏闻。
伏惟陛下中兴唐祚。
起自晋阳
地数震于帝乡
理合思于天诫。
臣伏思陛下统临万国。
于今六年。
猛将如云。
锐师如雨。
出无不捷。
叛无不擒。
岁稔时丰。
人安物阜。
实虑天意恐陛下忘创业艰难之时。
有成功矜满之意。
欲陛下有始有卒于兢兢业业也。
今伏望圣慈特委亲信。
兼选勋贤。
且往北京慰安。
密令巡察
问疾苦于黎庶。
俾议蠲除。
备祭祀于山川。
各加虔祷。
然后乞陛下鉴前朝得丧之本。
采历代圣哲之规。
近君子而远小人。
任贤无贰。
杜迩言而求谠议。
择善而从。
崇不讳之风。
罢不急之务。
景公修德。
荧惑退舍以为祥。
太戊小心。
桑谷生朝而不害。
自然妖不胜德。
所谓宏之在人。
寰瀛永定于无疆。
遐迩长归于有道。
秦州天水县太祖山湫封灵源侯牒 北宋 · 章惇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九七
元丰四年二月六日秦州帖封送到中书门下牒。
中书门下牒:太常礼院奏,准中书批送下左谏议大夫、充天章阁待制、充秦凤路经略安抚使罗拯奏,勘会本路州府自已来,愆少雨泽,寻差官遍诣秦州管界祠□多方祈祷,终无显应,夏麦无望,民情不安。
臣访闻本州天水县界有太祖山湫水,自来邻近州县每遇亢旱,于本处迎取湫水,多有感应,遂斋戒差衙职往彼迎到湫水,于四月二日到州设位致祭,早晚与僚属祈祷,只于当日晚降雨,至四日已后,相继大雨,至七日方止,约深二尺。
已上节次据本路州府状申,并是当月四日已后相继雨泽沾足,夏麦亦救及分数,□种并已立苗,向去有望,民心安帖。
臣寻下天水县询问父老,多称其太祖山在秦、凤、成三州界首,其山比众山最高,峰峦秀出,其山半大石岩下有湫泉一所,水流涓涓不绝,及有风穴,透彻山顶,时有雾气。
每遇天旱,远近之人多来迎取其水,前后屡有感应,一方之人尤所尊仰。
臣再三体访,委是诣实。
伏望特□详酌指挥,封一爵号,所贵一方之人,永久尊奉。
候敕旨,状前批送院者。
当院看详太祖山湫泉庙,虽《图经》不载,又缘祈祷有应,合封爵号,伏乞朝廷详酌指挥
候敕旨,秦州太祖山湫泉庙牒,奉敕旨者。
诸侯得祀其境内山川之神。
非使之徼福以利于己也,盖神功德及民,则思所以报之。
眷言灵祠,奠彼邦域,此因旱熯,嘉泽应祈,有司请焉,宜有昭答,疏爵锡号,显扬神休。
宜特封灵源侯
牒至准敕,故牒。
元丰三年十二月日牒。
太中大夫参知政事章□,大夫参知政事蔡□,光禄大夫门下侍郎平章事王□。
元丰六年八月日立石。
按:国家图书馆藏拓片·各地一一七九。
禅静寺刹前铭敬史君碑 南北朝 · 阙名
 出处:全后魏文卷五十八
公名□,字显俊平阳泰平人,盖虞舜之苗裔,田敬仲之后也。
舜有康哉之唱,敬有和鸣之应,德徽书史,道合无名。
自兹以降,世阜哲人,龟组继袭,英声不朽。
公资黄中之雅气,禀川岳之粹灵,苞一德于怀抱,渊万顷于匈衿,操节端华,风神雅峻,博学多通,无所成名,振徽音于绮岁,播九德于冠年。
岂伊一日千里,实曰王佐之才。
解褐奉朝请
于时女后称制,权移外戚,党树私门,谋危王室。
公乘义发愤,肆忠奉国,结周公河西之略,咨义真折角之耻,挂冠辞阙,杖剑归乡,虎步方州,翘心日角。
孝庄统历,摄履还朝。
帝嘉乃功,用优勋赏,封泰平县开国子,除晋州别驾
永安云季,元凶伏罪,残丑遗烬,更相鸠率,始资贾诩之计,终成李郭之举,责罪宣平,交兵象阙,长戟百万,胡骑千群。
大丞相勃海王德隆齐晋作牧唐都,志存匡合,克剪封鲸以公器宇渊亮,民望所归,特申情抱,委以经谋。
公深识时雄,罔计强弱,豹变从时,应机而起,毗文赞武,专按剑之功,帷筹野战,参断鳌之力。
长蛇既剿,龟鼎惟新,策勋有典,式酬功效。
进封永安侯食邑千户,拜车骑将军度支尚书,俄迁都官尚书
公位居省闼,职在枢机,竭忠奉上,庶情求瘼,奖进英贤,纠废奸慝,宿滞必申,颓纲由整。
今上德配玄黄,融齐日月,鉴殷徙御,未遑外略。
秦陇放命,此凭陵,驱率戎虏,扰我生民,汾晋边遐,偏被其毒,惟捍所寄,事符贤桀。
乃以公为汾州刺史,寻转晋州刺史,车骑侯如故。
公秉麾出阃,佩锦归乡,明赏罚以劝元戎,敷仁泽以字黎庶,乘机迭出,智勇兼奋。
□聿未周,奸渠遁迹,百城旆檡,四民暑堵,敢饭之谣不息,安居之咏更新;
李牧御边,细侯治,不能尚也。
又燕司失驭,编荒作逆,连黑山之众,峙黄巾之势,纵横海表,陆梁幽冀,震感皇衷,命公是讨。
公运六奇于帷幄,忘七尺于戎行,探淮阴平赵之略,协段颎破羌之谋,广张旗帜,厉怒三军,纷纭驰突,遂夷凶丑。
凯旆而归,增隆宠秩,拜仪同三司
韩地边险,绣连蛮楚,夏风攸改,剽伪成俗,密人不恭,鸱张溪壑,黠虏因资,玩威疆场,历政为鲠,莫能芟遏,百姓雕伤,流离略尽。
天子悼兆民之荼炭,惟边┙之须才,终朝忘食,夜分不寝,以公略不世,德效累彰,除残拯溺,非莫可加,拜骠骑大将军颍州刺中史、大都督颍州诸军事仪同三司、开国如故。
公深惟臣辱,职不求易,憘遇槃根,薄言来践,轻赋敛以阜民财,劳吐握以招贤俊,严治烽候,宿旅轻肥,榷火或举,豹骑争先,鬼出电入,枭囚万计,赏不逾功,罚必当罪,人物辐辏,襁负云归,玉烛登年,弦歌不息。
亦既芟夷世难,功济民生;
复惟舟梁苦海,运兹迷溺。
敬崇三宝,翘翥九劫,望维卫以虚心,念毗耶而延伫。
此地实为高敞,眺实遐隆,远山岳,迩带池阎,惟旬和宅,谅神基之净土。
平阳太守颍川太守使持节秦州刺史洪雅,摄情物外,宅志道场,爰建精庐,郁兹形胜。
水火亟交,年岁攸积,龙宫梵室,雕落朽故。
公乃勉率僚佐,肃心营造,远访名工,穷尽巧丽,建七层之宝刹,写双树之光仪。
金琼叠照,朱紫联华,长郎四密,广夏清疏,名僧远萃,大法津流。
凭此至诚,仰愿皇帝陛下祚隆天地,齐光九劫,化渐三途,率偕四果,□曰誓勖,顺终如始。
有灭有生,无亏八万之因;
无生无灭,济此娑婆之苦。
湛露易晞,贞刚惟久,式裁金石,永昭不朽。
作颂曰:
惟圣之后,达者克昌,代绾圭组,世有兰芳。
挺兹明德,隆赞霸王,齐管、范,闲步萧、张。
弱龄聪璿,岐年秀发,藉荫圣童,徇齐初月。
疾恶如风,趣善如蹶,百行斯兼,三省无阙。
作牧西蕃,君临南甸,荒服来庭,鲸鲵由剪。
政行保鄣,化《豸厌》丝□,大启千乘,职联三铉。
发扬拯压,开职道蒙,飞甍架雨,宝刹分虹。
月光照曜,日映玲珑,业兹世福,永树来功。
维大魏兴和二年龙集庚申(下缺。碑拓本)
尚书礼部元会奏天下祥瑞表 北宋 · 林希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一一、《皇朝文鉴》卷六九、《文昌杂录》卷三、《四续古文奇赏》卷八、《古今图书集成》庶徵典卷一五、《渊鉴类函》卷四九
臣圭等言:尚书礼部得元丰五年天下所上祥瑞。
宣徽南院使、判北京臣拱辰,承议郎提举河北常平等事臣宜之,通议大夫、知秦州臣公孺,龙图阁待制、知青州臣绾,正议大夫、知安州臣甫,朝议大夫、知兴元府臣景华,朝奉大夫、知荣州臣震,西上閤门使、知雄州舜卿礼宾使、知安肃军臣孝绰,文思使、知宪州臣诜,朝散郎、知鼎州臣伋,知歙州臣尧封,朝奉郎、知蜀州少连承议郎、知安德军臣从谅,知利州臣山等言:所部有芝生于州宅、寺观、殿阁,柱有七茎者一,苗长尺馀者六;
牛生二犊者二;
嘉禾合穗者三,五本合为一者一;
一茎三穗者四,四穗者、五穗者、百馀穗者各一;
白乌、白鹊生于巢者各一。
臣闻圣人出而四海清,帝命昭而万灵集。
必致诸福之物,以表太平之符。
伏惟皇帝陛下体尧之仁,躬舜之孝。
力行勤俭而本以化物,诚意恻怛而出于爱民。
是以指麾之间,功业成就;
覆载之内,阴阳协和。
蒙被群生,浃肌肤而沦骨髓;
涵濡异类,沾动植而洽飞翔。
仰而观者景星庆云,俯而视者醴泉甘露。
扶疏炜烨,发为朱草三秀之英;
游泳服驯,则有白麟一角之异。
嘉葩连理之木,异亩同颖之禾。
巢鹊可俯而窥,池龙可豢而扰。
谓宜作为声诗而奏于郊庙,深诏太史而著之简编,以永无疆之休,以昭特起之迹。
考诸已往,固可谓绝世之殊祥;
抑而弗宣,犹以为盛德之馀事。
自时所纪,殆不绝书。
今者驾鸾辂以充明庭,撞黄钟而御太极。
典礼大备,官仪一新。
殊方骏奔,重译辐凑。
自昔辫发卉裳,羁縻之所未至,踰沙轶漠,言语之所未通,咸奉玉帛而介九宾,袭衣冠而献万寿。
烜赫威德,冠古超今,巍巍煌煌,传示亡极。
铺张王会之众美,裒对皇家之盛容。
臣等恭率有司,伏寻故事。
稽参图谍,宜先象齿之珍;
敷道句胪,敢上龙墀之奏。
欢呼抃蹈,倍万常情。
题蜀宫壁(万祜修道黔南无人之境,累世常在,每三二十年,一出成都卖药,言人灾祸,无不神验。蜀王建迎入宫,尽礼事之,后坚辞归山。初万祜辞归,于所居壁间题此。后至乙亥年师东取、凤诸州,报捷之际,宫内延火,乃知乙亥是青猪,为焚爇之期也。后三年岁在戊寅,寅为鸷兽,干与纳音俱为土。土,黄色,故云鸷兽两头黄,是年殂,云天下哭,不差毫发。) 前蜀 · 黄万祜
七言绝句 押屋韵
莫交牵动青猪足,动即炎炎不可扑。
鸷兽不欲两头黄,黄即其年天下哭。
宋故山南东道节度推官前知怀州武陟县何君夫人墓志铭元祐四年九月 北宋 · 何中行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八、《历代墓志大观》一二九○页
夫人姓柴氏,世籍磁州邯郸人也。
秦州长道县宝之女,年十九而归于我先君节推,先君比夫人先十九年而逝。
夫人事舅姑以孝而勤,友良人以义而顺,接内外宗族以礼而和。
凡六女,皆有归。
男一人,即中行也。
夫人极终爱其长女适张钜者,伊人虽卧疾且久,家人莫之敢告。
既死,外孙张谐者自外来,亟告之曰母病笃。
夫人本康强无事,方踞堂而坐,闻其言,愕然,徐大恸曰:「吾女必不可,吾亦从此逝矣」。
遂伏枕,后其女十九日而终,享年七十五,实元丰七年六月二十四日也,权厝于后堂。
至元祐四年九月十七日,迁其柩祔于先考之墓。
中行既哀戚而叙其事,而又泣血而为之铭曰:
有宋何中行之母,年十九而行妇道。
事舅姑居常竭其力,奉祭祀罔不尽其孝。
有女焉,由是知柔顺之理;
有子焉,由是识义方之教。
何荼毒之遽来,叹药石之无效。
哀哉劬劳之罔极,罄乎天地而难报!
卜是吉日,祔吾先考。
泉扉一闭兮,其困其安。
千秋兮,愈隆愈茂。
按:《千唐志斋藏志》下册第一二九○页。又见国家图书馆藏拓片·章专一二四八。
将归国述职,承侨校教师李根香等赋诗送行,步韵答谢二首 其一 清末至现当代 · 吴研因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风姨海若證经行,去影依然天水清。
儿女累人姑遣散,雪霜点鬓更分明。
装箱犹是苏卿节,入蜀非缘张翰羹。
祇觉无才益衰老,遄归难以答升平。
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 北周 · 庾信
四言诗 出处:全后周文卷十二
麦积崖者,乃陇底之名山,河西灵岳。高峰寻云,深谷无量。方之鹫岭,迹遁三禅,譬彼鹤鸣,虚飞六甲。鸟道乍穷,羊肠或断。云如鹏翼,忽已垂天;树若柱华,翻能拂日。是以飞锡遥来,度杯远至,疏山凿洞,郁为净土。拜灯王于石室,乃假驭风;礼花首于山龛,方资控鹤。大都督李允信者,藉以宿植,深悟法门,乃于壁之南崖,梯云凿道,奉为亡父造七佛龛。似刻浮檀,如攻水玉,从容满月,照曜青莲,影现须弥,香闻忍利。如斯尘野,还开说法之堂,犹彼香山,更对安居之佛。昔者如来追福,有报恩之经;菩萨去家,有思亲之供。敢缘斯义,乃作铭曰:
镇地郁盘,基乾峻极。
石关十上,铜梁九息。
百仞崖横,千寻松直。
阴兔假道,阳乌回翼。
载輂疏山,穿龛架岭。
纠纷星汉,回旋光景。
壁累经文,龛重佛影。
雕轮月殿,刻镜花堂。
横镌石壁,暗凿山梁。
雷乘法鼓,树积天香。
嗽泉珉谷,吹尘石床。
集灵真馆,藏仙册府
芝洞秋房,檀林春乳。
冰谷银沙,山楼石柱。
异岭共云,同峰别雨。
冀城余俗,河西旧风。
水声幽咽,山势崆峒。
法云常住,慧日无穷。
方域芥尽,不变天宫(《文苑英华》七百八十五)
周太傅郑国公夫人郑氏墓志铭 北周 · 庾信
 出处:全后周文卷十八
夫人讳某,荥阳开封县远里人也。
七子赋诗,足光宾客
三卿从政,实静诸侯。
骖乘则晋后停舆,来朝则汉君识履。
华胄蝉联,无虚史籍。
祖那,秦州别驾
茂伯抚军将军凉州刺史、伯阳县
夫人令淑早闻,独茂,既容既德,言告言归,悌实温清,恭惟箴盥。
太傅弼谐周室,股肱攸寄;
夫人辅佐君子,勤劳是司。
琴瑟既友,条枚无伐,故得用之邦国,成之孝敬。
某年月日,封郑国夫人
褕狄既加,纮綖是务,夫有安世之贵,躬服浣濯;
子有文伯之尊,无忘机杼。
表里惟安,闺闱且正。
医门有疾,药对无征。
天和三年三月二十日薨,葬于长安之石安原
世子某,兄弟并勖慈训,咸遵母仪,霜露深悲,寒泉增恸。
铭曰:
居德圃田,当官教府。
置骑牵来,开黉学聚。
福履家室,贤才踵武。
棠棣之华,螽斯之羽。
人伦之七德,风化二南。
采采芣苡,萋萋葛覃。
节行声玉,副笄珈篸。
柳园秉杼,桑津浴蚕。
春秋超忽,零落无时。
家亡淑女,国丧贤姬。
香坟永送,舞鹤长辞。
山深月暗,风急松悲。
千年开闭,将验灵龟(《文苑英华》九百六十三)
本管县镇越䜣凤翔奏 后周 · 石公霸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五十六
元管三县五镇。
秦州阻隔。
定戎关两镇
汧源皆称直属本府。
及官吏批书历子。
考较课最。
贼盗寇攘。
户民减损。
又责州司
职分何以检校
汧阳李玉上府主簿林𦹛下乡。
州司曾指挥
本县亦无申报。
每有提举
皆称本府追呼。
无以指纵。
何能致理。
其间户口。
多有逃亡。
预虞大比之时。
恐速小臣之罪。
伏睹近敕。
凡有诉讼。
尚委逐处区分。
不得蓦越。
岂可本属县镇。
每事直诣凤翔。
望降新规。
以涤旧弊。
张太守济南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西河集卷一百八十
衔命东行海岳秋,使君著绩在秦州(曾为秦州破贼有功)
诏书特赐杨承令,竹马新迎郭细侯
衣覆黄金腰底绶,花含白雪郡东楼
此乡原有前贤迹,早晚应传买犊讴。
周故大将军赵公墓志铭 北周 · 庾信
 出处:全后周文卷十七
公讳广,字乾归,邵惠公之元孙,豳孝公之长子。
若木拂日,长蛇委天,龙图幕河之光,神鼎连云之气,六辩构字,五运征祥。
是以维岳降神,自天生德,凝脂点漆,日角珠庭
为子则名高五都,为臣则光照千里。
华盖中天之峰,未阶其峻;
虞渊浴日之水,不尽其源。
岁在雕车,年方竹马。
月内桂树,切问能酬;
石上木生,悬思即悟。
年十一,孝公薨。
茕茕在疚,孺慕过礼,泉惊孝水,竹动寒林,三行克宣,八翼斯举。
大周建国,宗子维城,设壝封人分司典命。
开国天水郡食邑二千户
元年,授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其年四月,授都督秦州刺史
孝公久牧汧陇,遗爱在人,今兹见抚,我君之子。
岂独司隶之台,鲍宣累叶;
丞相之府,韦贤重代
二年大将军,方卫青之张幕,册重元勋;
韩信之登坛,荣高独拜
武成元年,迁都督兴梁等十九州诸军事梁州刺史
嶓冢导漾,乃济汉之东流;
蔡蒙旅平,实华阳之西极。
其年九月改封蔡国公食邑万户。
地接韩城,关临楚鄣。
户封八县,恩深寇恂之功;
邑启万家,事极曹参之赏。
保定元年,授少司寇
犴户苔生,囹关龠动。
载酒属车,幸无冤气,观囚军府,或听鸣琴。
二年,转守蒲城都督潼关等六防诸军事
其年闰月,迁都督秦、渭等十二州诸军事秦州刺史
公亟牧冀城,频藩陇坻,豪桀敛手,贪残解印。
加以上谷精兵,渔阳噪鼓,北临高柳,南望长榆。
匈奴下马之山,贵相藏酒之谷,莫不远慕威声,遥承风化。
二年,奉诏向甘州皇后
文书手,仲子之归;
纪裂繻来,卿为君逆。
自非名高绝国,威被和邻,岂得称族而行尊君之命。
四年,授柱国大将军
昭阳以功高见用,项梁以名将当官。
以今方之,彼有惭德。
天和三年,授都督陕,虞等八州甘防诸军事陕州刺史
屈产、垂棘,既有灭虢之兵;
王官、羁马,非无绝秦之路。
公以正正鼓旗,闲闲车轨,服叛威边,算无遗策。
但以中外久劳,积斯灾疾,山川则并走群望,宾客则诸侯在门。
是以请谒承明,言归汤沐,方询夏郊之礼,或辩《桑林》之崇祟。
更除秦州刺史,仍袭父爵豳国公
分流之岭未登,晚塞之城空望。
太夫人以公羸瘠,悲泣相守,胸气交冲,奄捐馆舍。
公顿伏苫寝,水浆不入,虽王人劝夺,疮巨愈增,母死于子,子死于亲,慈孝之道,一朝总集。
大渐之辰,春秋二十有九。
四关罢市,三军行哭。
言寻听讼,犹见寒棠;
还顾空营,唯余衰柳。
谥赠某官,礼也。
六年六月归葬于秦州之某原。
玄甲启路,追轸骠骑之功;
龙旂赠行,深悼东平之远。
公亮直惟忠,温恭惟孝,居之仁义,饰以礼乐,风神机警,聪睿精明,有仞于宫墙,无形于喜愠。
《金版》《玉策》之记,枕籍忘疲;
兰叶芝花之图,膏映必举。
碣石秋云,昭阳落月,思风含臆,言泉流吻。
翩翩书记,则阮瑀陈琳
荏荏风流,则王濛、谢脁。
语其百发,弓绝于猿吟;
论其百中,敛深于雁阵。
枚乘之望梁苑,不惮弃官,乐毅之求燕路,无辞千里。
至如应变将略,雷电立成;
帷帐谋猷,孙吴暗合,有品藻人伦之志,有清平天下之心。
鹏路忽摧,龙津遂壅。
呜呼哀哉!
太宰早茂三荆,长辞万始,抚养遗孤,连枝同气。
马援之戒兄子,义存谨饬;
王沈之事世叔,情深爱敬。
同德比义,此之谓乎。
乃为铭曰:
御乾从纪,乘离作圣。
白环让德,玄圭受命。
平一地纽,增辉天镜。
蒡荫数数国,前临七政。
地属先登,时逢下武。
玉璜拨乱,金縢光辅。
邘、晋承家,邢、胙土。
波分建木,派流玄沪。
景命寅序,徽猷渊塞。
忠有令图,孝为全德。
山节莅政,桓𡋣守国。
瀚海将临,燕山行勒。
平乐高宴,金华说经。
论儒璧水,观礼明庭。
相风待赋,承露须铭。
乘舟向月,策马随星。
德举克明,能贤允淑。
上将授脤,元戎推毂。
赵失东渔,胡亡南牧。
箭下辽城,泥封函谷。
衮衣频露,丹襜亟卷。
约法情推,繁辞理遣。
盗乌悬察,疑蛇立辨。
人共官园,家同野茧。
籋云推景,转风落仞。
星裂中台,山倾左镇。
夏楹舍爵,殷阶启殡。
𰬪幕躐行,明旌庭引。
秦川直望,陇水分飞。
山河满目,容卫灵归。
陵图石马,车画衮衣。
小山摇落,长林变衰。
凄怆原隰,荒凉宅兆。
树密人稀,山多路小。
十里松城,千年华表
夜台方寂,穷泉无晓(《文苑英华》九百四十八)
新郑路中1122年 宋 · 吕本中
 创作地点: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
柳絮飞时与君别,南楼把酒看新月。
月似当年离别时,柳絮随君何处飞。
落花寂寂长安路,陌上十人九人去。
准拟归鸿寄得书,回头已失秦州树。
丈夫薄情多可念,尔独何心守贫贱。
劝君以金屈卮,赠君以长短歌。
城南城北春草多,明月如此奈愁何。
庐山道中(六首) 其三 清末至现当代 · 王易
 押词韵第三部
断涧石磷峋,如虎复如兕。
何年推此中,万古永不起。
人言鸿濛初,是处即海底。
今看绕足云,昔叹极天水
夺彼蛟鼍居,饷我溪山美。
舍利感应记 隋 · 王劭
 出处:全隋文卷二十一
皇帝昔在潜龙,有婆罗门沙门来诣宅上,出舍利一裹曰:「檀越好心,故留与供养」。
沙门既去,求之不知所在。
其后皇帝与沙门昙迁各置舍利于掌而数之,或少或多,并不能定。
昙迁曰:「曾闻婆罗门说法,身过于数量,非世间所测。
于是始作七宝箱以置之。
神尼智仙言曰:佛法将灭,一切神明,今已西去,儿当为普天慈父,重兴佛法,一切神明还来。
其后周氏果灭佛法。
隋室受命,乃兴复之。
皇帝每以神尼为言,云我兴由佛,故于天下舍利塔内,各作神尼之像焉」。
皇帝皇后京师法戒尼寺造连基浮图,以报旧愿,其下安置舍利。
开皇十五年季秋之夜,有神光自基而上,右绕露槃,赫若冶炉之焰。
其一旬内,四度如之。
皇帝以仁寿元年六月十三日,御仁寿宫之仁寿殿,本降生之日也。
岁岁于此日,深心永念,修营福善,追报父母之恩。
故延诸大德沙门,与论至道。
将于海内诸州,选高爽清净三十处,各起舍利塔
皇帝于是亲以七宝箱奉三十舍利,自内而出,置于御坐之案,与诸沙门烧香礼拜。
愿弟子常以正法护持三宝,救度一切众生。
乃取金瓶琉璃瓶各三十,以琉璃瓶盛金瓶,置舍利于其内,薰陆香为泥,涂其盖而印之。
三十州同刻十月十五日正午入于铜函石函,一时起塔,诸沙门等各以精舍奉舍利而行。
初入州境,先令家家洒埽,覆诸秽恶,道俗士女,倾城远迎。
总管刺史、诸官人,夹路步引。
四部大众,容仪齐肃,共以宝盖幡幢,华台像辇,佛帐佛舆,香山香钵,种种音乐,尽来供养。
各执香华,或烧或散,围绕赞呗,梵音和雅,依阿含经舍利入拘尸那城法,远近翕然,云蒸雾会。
虽盲躄老病,莫不匍匐而至焉。
沙门对四部大众,作是唱言。
至尊以菩萨大慈,无边无际,哀悯众生,切于骨髓。
是故分布舍利,共天下同作善因。
又引经文种方便,诃责之、教导之,深至恳恻,涕零如雨。
大众一心合掌,右膝著地。
沙门乃宣读忏悔文曰:「菩萨戒佛弟子皇帝某敬白,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诸法,一切贤圣:僧弟子蒙三宝福祐,为苍生君父,思与一切民庶,共建菩提。
今欲分布舍利,诸州起塔,欲使普修善业,同登妙果,为弟子及皇后皇太子广,诸王子孙等,内外官人,一切法界,幽显生灵,三涂八难,忏悔行道。
奉请十方常住诸佛,十二部经甚深法藏,诸尊菩萨,一切贤圣,愿起慈悲,受弟子等请,降赴道场,证明弟子,为一切众生,发露忏悔」。
于是如法礼拜,悉受三归。
沙门又称,菩萨戒佛弟子皇帝某,普为一切众生,发露无始以来,所作十种恶业,自作教他,见作随喜。
是罪因缘,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间,短寿多病。
卑贱贫穷,邪见谄曲,烦恼妄想,未能自寤。
今蒙如来慈光照及,于彼众罪,方始觉知,深心惭愧,怖畏无已,于三宝前,发露忏悔,承佛慧日,愿悉消除,自从今身,乃至成佛,愿不更作此等诸罪。
大众既闻是言,甚悲甚喜,甚愧甚惧,铭其心,刻其骨,投财贿衣物,及截发以施者,不可胜计。
日日共设大斋,礼忏受戒。
请从今已往,修善断恶,生生世世,常得作大隋臣子,无问长幼华夷,咸发此誓,虽屠猎残贼之人,亦躬念善。
舍利将入函,大众围绕填阍,沙门高捧宝瓶,巡示四部。
人人拭目谛视,共睹光明,哀恋号泣,声响如雷,天地为之变动。
凡是安置处,悉皆如之。
真身已应,灵塔常存,天下瞻仰,归依福田,益而无穷矣。
皇帝以起塔之旦,在大兴宫之大兴殿庭,西面执圭而立,延请佛像,及沙门三百六十七人,幡盖香华,赞呗音乐,自大兴善寺来居殿堂。
皇帝烧香礼拜,降御东廊,亲率文武百僚,素食齐戒。
是时内宫东宫,逮于京邑,茫茫万宇,舟车所通,一切眷属人民,莫不奉行圣法。
众僧初入,敕使左右,密夹数之,自显阳门及升阶。
凡数三遍,常剩一人。
皇帝见一异僧,曷槃覆膊,以语左右曰:「莫惊动他,置之尔去」已重数之,曷槃覆膊者果不复现。
舍利之将行也,皇帝曰:「今佛法重兴,必有感应」。
其后处处表奏,皆如所言。
雍州仙游寺起塔,天时阴雪,舍利将下,日便朗照,始入函,云复合。
岐州于凤泉寺起塔,将造函,寺东北二十里,忽见文石四段,光润如玉,小大平整。
因取之,以作重函。
于是大函南壁,异色分炳,为双树之形,高三尺三寸,茎如雪白,叶如玛瑙。
北壁东壁,有鸟兽龙象之状。
四壁皆有华形,左旋右转。
其后基石渐变,尽如水精。
沙门道璨,图此双树之象,置于许州,叶尽变为青色。
明年岐州大宝昌寺写得陕州瑞相图,置于佛堂以供养,当户大像,三吐赤光,流出户外。
于是户外十佛像,及观世音菩萨,亦频放光。
半旬之内,天华再落。
泾州大兴国寺起塔,将造函,三家各献旧磨好石,非界内所有,因而用之,恰然相称。
秦州于静念寺起塔,先是寺僧梦群仙降集,以赤绳量地,铁橛钉记之,及定塔基,正当其所。
再有瑞云来覆舍利
是时十月雪下,而近寺草木,悉皆开华。
舍利将入函,神光远照,空内又有赞叹之声。
华州于思觉寺起塔,天时阴雪,舍利将下,日便朗照。
有五色光气,去地数丈,状若相轮,正覆塔上,数十里外遥望之,则正赤上属天。
舍利下讫,云雾复起,瑞雪飞散,如天华著人衣,久之而不湿。
同州大兴国寺起塔,舍利宿于近驿。
天夜雨,明旦舆行,云日迎之开朗,入自南门,而城北雨如故。
既至寺,又阴雨。
临入函,日乃出。
众色光相,绕日如轮光。
是寺僧慧真,梦见圣入,顶有圆光,明照天地,来自西方,入门而立。
及舍利舆至,无故止于其所,因定塔基焉。
十二月八日夜,有五色圆光,从基而上,遍照城内,明如昼日,五十里咸见之。
明年四月,白光起于塔西,流照塔东,良久乃灭。
蒲州西岩寺起塔,九月二十六日,舍利在治下仁寿寺其夜堂内光明如昼。
二十八日定基,明日地大震,山大吼,岩上有钟鼓之声。
十月七日,舍利将之栖岩,地又动。
八日舆登山,从者千数。
大风从下而上,因风力,俄倾至于佛堂。
其夜浮图上有光长数尺,乍隐乍显,至于十馀瓶内,亦有光五道散出,还敛入瓶。
又有二光,并大如钵,出于西壁,合为一道,流入塔基,食顷乃灭。
俄而复出,流入于堂。
山顶亦有大光,照二百里,远望者皆言烧山。
九日夜,又有二光绕浮图,其一流照西谷,其一流照南谷
十二日,堂内又有光,状如香炉,流至浮图露盘,移时乃灭。
其夜露盘上又有光,或散或聚,皆似莲华,移更乃灭。
十三日夜,浮图上又有光,如三佛像,并高尺,停住者久之。
十四日夜,有光三道,从堂而出,其一直上天,其一流于东北,其一状如楼阙,赫照州城
自朔至望,寺及城内,常闻异香,桃李多华,人采之以供养。
舍利入函之夜,又有光再从塔出,圆如大镜,诸光多紫赤,而见者色状不必同,或云如大电,或云如燎火,其都无所见者十二三。
有妇人抱新死小儿来乞救护,至夜便苏。
遇光照以愈疾者非一。
诸州皆有感应,而西岩寺最多,盖由太祖武元皇帝之所建也。
并州于旧无量寿寺起塔。
舍利初在道场,大众礼拜,重患者便得除。
起塔之日,云雾昼昏,至于已后,日乃朗照,五色云来之舍利
舍利将入函,放光,或一尺,或五寸,有无量天神,各持香华,幢幡宝盖,遍覆州城
定州恒岳寺起塔。
有一异翁来礼拜,施布一疋,负土数笼,人问其姓字而不答,忽然失之。
此地旧无水,开皇三年初营寺,其西八里白龙渊,忽东流而过。
作役罢,水便绝。
及将起新塔,水复大流。
相州大慈寺起塔。
天时阴雪。
舍利将下,日便朗照,始入函,云复合。
建塔之明年八月,光天尼寺僧写得陕州瑞相图,置于佛堂,神光屡发如电。
又有五色云盖,正临堂上,一日四见焉。
又有白云,状如林木,雰雨金华
其花之状,形如大蝶,色似青琉璃,翱翔而下,乃腾虚而去。
明年正月,寺内又雨天华。
郑州于定觉寺起塔。
舍利将至,寺东有光,如大流屋,入至佛堂前而没,舆到此处,无故自止。
既而定塔基于西岸,其东岸舍利塔,有三光西流,入于基所。
寺僧设二千人齐供,然而万馀人食之不尽。
一瓮饭出八十盆,馀食供寺众二百人,数日乃尽。
舍利将入函,四面悬幡,无风而一时内向。
嵩州于闲居寺起塔,人众从舍利者万馀。
有兔逆坂走来,历舆下而去。
天时阴云,舍利将下,日便朗照。
始入函,云复合。
亳州于开寂寺起塔,界内无石,舍利至,便于三处各得一成磨方石,一似函而无底,乃合而用之,不须改凿。
掘塔基至槃石,有二浪并夹之。
天时阴雪,舍利将下,日便朗照。
始入函,云复合。
汝州兴世寺起塔,天时阴雪,舍利将下,日便朗照,始入函,云复合。
泰州岱岳寺起塔,舍利至州,其夜岳庙内有鼓声。
天将晓,三重门皆自辟,或见三十骑从庙而出,盖岳神也。
舍利自州之寺,未至数里,云盖出于山顶,五色而三重,白气如虹,来覆舍利,散成大雾,沾湿人衣。
其状如垂珠,其味如甘露。
自旦至午,雾气乃敛而归山,分为三段,乍来乍往,如军行然,盖亦岳神之来迎也。
于是瓶内有声,放光高丈馀,食顷乃灭。
人审视之,见琉璃内金瓶盖自开,瓶口有寸光如箸,炯然西指,虽急转终不回。
如此经八日
将八函,光遂散出,还入金瓶,云雾复起。
有童子能诵法华经来礼舍利,遂烧身于野,以供养焉。
明年二月六日泰山神鼓竟夜鸣,北听则声南,南听则声北,东西亦如之。
青州于胜福寺起塔,掘基深五尺,遇磐石,自然成大函,因而用之。
舍利将入,瓶内有光,乍上乍下。
牟州于巨神山寺起塔,舍利初至,二大紫芝欻现于道。
天时阴雪,舍利将下,日便朗照,始入函,云复合。
隋州智门寺起塔,十月六日掘基得神龟,七日甘露降于石桥旁之杨树,有黑蜂无算来绕之。
八日旦大雾,舍利将之寺,天便开朗,历光化县
忽见门内木连理,过杨树之下,甘露五道,悬流沾洒舆上,既而沈阴。
舍利将下,日便朗照,始入函,云复合。
神龟色状特异,有文在其腹,曰王兴
州使参军献之,日日开匣,欲视其头,而缩藏不可见。
敕使著作郎王劭审检,龟便长引颈足,恣人反转,连日如之。
乃见有文在其头,曰上大王八十七千万年。
皇帝亲抚视之,入于怀袖,自然驯狎。
放诸宫沼及草内,还来直至御前,每放辄如之。
襄州大兴国寺起塔,天时阴晦,舍利将下,日便朗照,始入函,云复合。
扬州西寺起塔,州久旱,舍利入境,其夜雨大洽。
蒋州于西霞寺起塔,邻人先梦佛从西北来,宝盖幡花映满寺,众悉执花香出迎。
舍利至,如所梦焉。
吴州于大禹寺起塔,舍利凡五度江,风波不起。
既至寺,放青黄赤白之光。
紫芝,高二尺馀,四茎共三盖。
天时阴晦,舍利将下,日便朗照,始入函,云复合。
苏州虎丘山寺起塔,其地是司徒王珣琴台
掘得砖函银合子,有一舍利浮之钵水,右转四周。
舍利初发州,天降雨,未至寺,日便出。
乃有杂色云临舆而行,徘徊不散,至于塔所。
空里有音乐之声。
既而天又阴晦,舍利将下,云暂开,舍利入函,云复合。
先是寺内凿石井,井吼二日
盖舍利将来之应也。
衡州衡岳寺起塔,沙门奉舍利自江陵水行二千馀里,四遇逆风,愿定便定,四乞顺风,皆如所欲。
初掘基融峰,上有白云阔二丈馀,甚整直,来临基所,右旋三匝乃散。
既而阴晦,舍利将下,日便朗照,始入函,云复合。
桂州于缘化寺起塔,舍利未至城十馀里,有鸟千数,夹舆行飞,入城乃散。
舍利将入塔,五色云来覆之。
番州于洪杨乡崇杨里之灵鹫山寺起塔,掘得宋末所置石函三。
其二各有铜函,感二小银像,其一有银瓶子,盛金瓶,疑(本)有舍利,今乃空矣。
既而坑内有神仙云气之像。
昔宋主刘义隆之时天竺圣僧求那拔摩将诣扬都,路过灵鹫寺,谓诸僧曰:此间寻有异瑞,兼直王者登临,徵应建立,终逢菩萨圣主,方大修弘。
其年冬,果有群燕,共衔绣像,委之堂内。
及齐主萧道成初为始兴太守,游于此寺而起白塔
陈天嘉三年,寺内立碑,其文也如此。
圣主修弘,验于今日。
交州于禅众寺起塔。
益州于法聚寺起塔,天时阴晦,舍利将下,日便朗照,始入函,云复合。
廓州于法讲寺起塔,舍利初发京下,宿于临皋,沙门梦失舍利。
是夜廓州有光高数丈,从东方来入寺,右绕佛塔,照及城楼,内外洞朗,遥望者疑烧积薪,光渐西流,食顷乃没。
及定塔基,正当光没之所。
又有香气,氛氲异常。
瓜州崇教寺起塔。
虢州表言,州虽不奉舍利,亦请众僧行道。
有一异鸟,来集梁上,意似听经,不惊不动,一夜一日乃下,止于读经之床。
人人赞叹摩𭢃,又擎之以行道。
法师于佛前为之受戒,良久乃去。
隋州典签王威,送流人九十,道逢舍利,尽释其囚,千里期集,无一违者。
隋州人于涢水作鱼狱三百,既见舍利,亦悉决放之。
馀州若此类盖多矣。
皇帝当此十月之内,每因食,于齿下得舍利。
皇后亦然。
以银碗水浮其一,出示百官,须臾忽见有两,右旋相著。
贵人晋王昭豫章王暕蒙赐蚬,敕令审视之,各于蚬内得舍利一。
未过二旬,宫内凡得十九,多放光明。
自是远近道俗,所有舍利,率奉献焉。
皇帝曰:何必皆是真。
沙门相与椎试之,果有十三玉粟
其真舍利,铁穴甲而无损(《广弘明集》十七)
望江南 其五 隋 · 杨广
 押麻韵
湖上花,天水浸灵芽。
浅蕊水边匀玉粉,浓苞天外剪明霞。
只在列仙家。

开烂熳,插鬓若相遮。
水殿春寒幽冷艳,玉轩晴照暖添华。
清赏思何赊。
武阳山遗咏 隋 · 无名氏
《水经注》曰:峨山县东北有武阳龙尾山。并仙者羽化之处。上有仙人及龙马迹。于其处得遗咏。其咏曰:
武阳
观乐薮。
峨岭千蕤洋湖口
命飞螭。
驾白驹。
天水
心踟蹰。
千载后。
不知如(○水经洣水注。《诗纪外集》三。)
享庙乐辞十八首 其十 始基乐恢祚舞高祖秦州刺史室。) 隋 · 无名氏
四言诗 押微韵
祖德丕显,明哲知几(隋书作机。乐府同。)
豹变东国,鹊起西归。
礼申官次,命改朝衣。
思孝享,多福无违(同上)
永遇乐东坡 清末至现当代 · 汪东
 押词韵第三部
离别经秋,此心长怨,迢递天水
暗数狂悰,有时梦见,门掩金张里
谁知窗下,寒梅破萼,有分共伊一醉。
兰釭畔、分明照影,转怜恍然如寐。

签鸣漏促,悤悤难尽,当日万千情意。
斑湿筠笺,香销钿合,惟贮盈盈泪。
霜风飞剪,征车催去,替把绣茸亲被。
自今后,悲欢几度,更烦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