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湘山事状序 南宋 · 留元长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八○
湘山事状》,邑士蒋擢之所汇次也。
祖佛之因地,梵宇之轮奂,朝廷之制敕,士大夫之赋咏,毕萃其閒。
僧祖潮袖以谒予,请序其首。
予曰:「诸佛境界,不离一性之地。
圆明佛境立现,遍满十方,无彼无此。
今认湘山是佛道场,刻舟求剑,岂不着相?
长老复刻事状,未免梦中说梦。
居士作卷首,又是头上安头」。
语未毕,老仰天大笑而去。
嘉熙丁酉朝散郎、知全州军州事留元长
按:嘉庆广西通志》卷二○五,嘉庆六年刊本。
初注清湘冯深居去非 宋 · 严粲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深居定何处,无便寄声频。
旧别芝山月,相思楚水春。
白云生梦远,华发折腰新。
料得今书到,看题笑故人。
清湘 其一 宋 · 严粲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归棹将秋色,三湘是胜游。
湾回仍小屿,滩过尽平流。
临水闻僧磬,隈岩隐钓舟。
江头每佳处,沽酒小夷犹。
清湘 其二 宋 · 严粲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花树移方活,丁宁莫损残。
待逢春气暖,开与后人看。
酒任随车载,诗从就柱刊。
料应吟赏处,说著种时难。
清湘 其三 宋 · 严粲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栽树未花开,其如行色催。
遥怜今岁雪,谁看一庭
馀俸刊诗卷,归程卖酒杯。
轻舟下滩稳,鸥鹭莫惊(二字原缺,据名贤集补)猜。
系舟 宋 · 严粲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古岸人家少,苍茫此系舟。
闺中今夜月,江上晚风秋。
一水萦寒梦,双鸿乱远愁。
湘源知不恶,吾意肯淹留。
清湘 宋 · 严粲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客里今年月,相逢九处圆。
行穷湘水际,愁到楚(原缺,据名贤集补)云边。
屋内烟明路,椽閒瓦见天。
州城何处是,人指隔山烟。
邓景周平反录 宋末元初 · 欧阳守道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三、《巽斋文集》卷二二
吾里邓君景周梧州签书军事判官,而直藤州黎氏之冤狱,出三人于死,经略司为劾守于朝,得旨镌罢,令于邕州边面自劾。
守武夫也,利黎之财,以招诱攻劫之盗诬之,先籍其家,将杀之以灭口,至是报虐以灭,可谓称矣。
之权司理容州李浚者独以先毙佚邦刑,然亦天杀之也。
李浚对君之言曰:「迫于郡命,无可奈何」。
呜呼!
冤民至此,尚有天日哉?
君以前后申牍示余,并附见令清湘时平反孝子黄百六报父雠事,二事皆卓然可书,而清湘之平反易,藤州之平反难,藤州则与贪酷之守为敌也。
孙介夫桂州判官经制溪峒司欲杀无辜十二人,介夫鞫其狱,持不可,奏闻于朝,皆得不死。
东坡先生特书其事曰:「介夫仁人也,不然安得以一言活十二人于必死乎」?
介夫赣名贤,自有文集刊于郡,然其姓名以此事在坡集中,传世俱不朽。
今之文章大家必有喜传君事者,余草具以告焉。
虽然,君方壮年,仕行其志,世间冤枉待君而直者尚多,他日自有青史书之,如汉张释之唐徐有功传,何但介夫名见苏集比也,君益勉之。
庐陵欧阳某书。
浯溪题名宝庆三年四月 南宋 · 赵必愿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六九、《金石萃编》卷一三六、同治《祁阳县志》卷五、光绪《湖南通志》卷二七七
赵必愿假守清湘,道出浯溪,拜二公之祠,敬观先君吏部遗刻。
整整一纪,岁月易流,不胜感慨。
竹洲洪□成同行。
宝庆丁亥四月三日
重葺兴安县学记咸淳三年 南宋 · 李应春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四○、康熙《桂林府志·学校志》、《粤西文载》卷二五、嘉庆《广西通志》卷一三三
营缮有缓急,似缓而实急者,其学校欤。
古者庠序盈门,未尝簦笈于外。
自田不井,家不塾,始不免去里巷,违父兄,而教养之权不得不出于上。
然郡国虽有学,而邑多阙。
我国朝以文化天下,庆历中始诏县立学如州制,自是十室之邑,无不具校官
郁郁乎文,非前代比矣。
长吏者,孰不念祗德意、勤教事?
但偏于吏事者,往往因是岐缓急,顾乃未了公事,奚暇治礼义?
有能葺凋敝于兵馀,而知学校为先务,非才识过人,畴克尔?
岭右统府,实为桂林,属邑凡十,兴安为壮,衣冠鼎盛,夙号士乡。
先是,学宫转徙无定所,嘉泰间,相攸协吉,遂为复迁。
开庆己未,戎马自云南入,邑当兵冲。
寿斯文,学幸不燬。
然岁久蛊坏,士弗宁厥居。
景定五年秋蒲侯应龙来为宰,下车谒庙,周览太息,遂因旧而增葺之。
学之东瞰驿路,实滨湘江,风涛岸崩,过者病焉。
侯又因其故址,筑土以实其渊。
岸固而路夷,学恃以无恐。
殿堂门庑,魁然其崇。
士民瞻仰,欣然庆幸。
咸相率诣公堂,奉卮酒为侯谢。
曰:「未也。
有以庇我士矣,亦有谷我士乎」?
于是又籍废寺田以入学,为亩六百。
豪右朝朘夕削,存者亦荒茀弗治。
会邑行自觉发,以侵疆归者凡五十馀亩,免租召佃,复三倍焉。
侯意未恢,又节缩羡赢,质上腴田附益之,且合邑人唐若何所献,又为亩百三十,视昔不翅倍蓰。
衿佩如云,始无饭不足之叹。
侯且曰:「饱食日居,是特养口体者」。
乃合一邑章缝课试之事,闻于府,一斋赵公喜而辍缗钱为赏功,一时士气,鸢飞鱼跃
又念未达者不免进取,一邑文风,冠冕南服。
甲子一科,新旧上兰宫者凡二十有七,矧方兴未艾也。
贡士庄田亩仅百三十,租入几何,方端居深念,适大姓唐氏以逃产来献,劣三百亩,通前所有,为劝驾费,绰有馀格。
呜呼,侯待士之厚如此,是盖无所不用其情矣!
宫室以庇之,廪称以饫之,讲课以淑之,而又丰其行橐,使不至失口失色于人以自馁。
其刚大之气,钜细不遗,虽父兄为子弟谋,不能毫末加于此。
蒙侯之赐者,宜何如其报哉?
始,侯出峡,寓巴陵,余来守是邦,昉识之。
未几,侯南访湘源,契阔五年。
士大夫自岭外来者,莫不称颂德政。
丙寅秋,侯以书来请记学之成,余谢不敢当,意若弗释。
明年二月,函笺申戒焉。
使者往复三千里,视前滋益勤。
阅所寄蒋侯来叟旧述,实开禧丙辰季春望,甲子一周,若有冥数存乎其间者。
是不获终辞,援笔叙梗概,复侯命。
若侯所以经理是邑,具有次第本末,已经南山朱公品题,不敢复下注脚。
侯至是将考绩教思,感人益深。
明诏宾兴,隽英角奋,歌《鹿鸣》而遗之。
双凫径朝天去,龙飞新榜,兴安得人必多。
玉皇香案前亲听胪传,当窃自喜曰:「吾兴学之验如是云」。
敢预为侯贺,且以书遗邑人,其毋谖侯德。
是为记。
按:道光新安县志》卷五,民国石印本。
全州守续题名碑淳祐四年正月 宋 · 邓均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六一、《粤西文载》卷四二、康熙《桂林府志·公署》
题名,古也。
余一日步州治西偏,得片石,方不盈二尺,伏于墙隅,蒙以埃𡏖,过者弗睨。
细视之,乃前牧守程公数人焉。
噫,题名之应书法,有美有刺。
美也,百世犹有芬香;
反是,人得指目,恶亦不泯,苟云乎哉。
按程而下数公,治郡多风绩,其次亦遵侯度,不厉于民,而顾使人慢视且蹴焉,甚非所以崇敬而示有尊也。
乃为《续题名记》,断自程始。
而今后莅于州者,瞻于斯,惕于斯,其无负于斯,岂徒纪到罢而已哉。
是不可不书。
淳祐四年正月既望记。
全州皆山亭 宋 · 邓均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六一、《粤西文载》卷三一、嘉庆《广西通志》卷二三四
皆山阁者,诚斋先生名而记之者。
阁以久不治废,仅址存焉。
南昌徐叔伦来领清湘县事,暇日登故址,抚断刻,咨嗟不忍去。
已而与山定交,揖致之,不觉膝之前席也。
是殆有默相契晤者。
余闻而叩之曰:「令贵乎」?
曰:「甫脱民伍,未有梯也」。
又叩曰:「亦效俗子乎」?
曰:「是固恶夫俗者」。
余曰:「嘻,宜山之爱子也贵且俗,虽同堂席,弗亲也已。
诚斋之所甚忌,令知之乎」?
然后知以贵气吞人,以俗气溷清,问山山不应。
嘻,特山乎哉?
今山之与令也,令之与山也,殆知以心乎。
屹然,寿也;
万籁息,静也;
朝昏晦明,变也;
出云雨,用也。
清泉白石,无假乎歃盟,而交道兹尽。
以敬诚斋而有知,亦将精往神交,不亭倾,不阁圮。
易以亭,存古也,系乎阁。
陆太博墓志铭 南宋 · 黄震
 出处:全宋文卷八○五八、《黄氏日钞》卷九七
国家设科发策,正以伸天下敢言之气,一有拘忌,有司反先喑无声。
嘻,可叹已!
然于斯时也,有能独谔谔其间,岂不诚奇士哉!
绍兴间秦桧之当国,有司无敢问时事,高彦先独昌言之。
宝祐间丁子万当国,有司又不敢问天下事,陆先生又独昌言之。
皆所谓奇士也。
丞相当国久,高彦先被奇祸;
丁丞相不旋踵败,陆先生竟获免。
士固有幸不幸欤?
高彦先虽被祸,后数十年朱文公出,为请赠典于朝,庙食归然,至今凛凛有生气。
陆先生虽免祸,当时独大参陈公韡目击其事而荐奖之,公殁今将二十年,未有继之发明者,果孰为幸不幸欤?
然君子为世道虑,宁愿其为陆先生,矶激方露,已平流漫无迹;
不愿其为高彦先,孤标杰出于繁霜夜零之馀也。
余故于陆先生之事重有感。
先生早入大学,每试必第一,声名卓立流辈,天下争诵其文,如快睹翔鸾奇瑞。
余尤所酷嗜之,谓先生之文旷世不一见,所谓读其策知其必能措置天下大事者,而恨未得望下风。
岁在辛未,余守抚州,正先生寓里,喜而亟造其庐,则先生久已困目眚。
然闻其议论之宏伟,骇其记诵之如流,尚犹峥嵘当世者莫及也,信奇士矣。
抚州适岁祲,赈救之方多所见教。
已而余叨除常平使者,又除提点刑狱,凡民情风俗之要,见教尤悉,非畴昔究心当世之务者不及此也,益信其奇士矣。
未几,先生俄不疾而化,余哭之哀。
及予东归,其孤追及余江东道上,乞余铭,余不忍辞也。
行次黄竹丛旅舍,即次其事而铭之。
先生讳鹏升,其先山阴人
曾祖宪迁芜湖,祖宗周迁旴江,父守谦宣教郎,始迁临川
先生遂为临川人
淳祐七年进士第,调全州州学教授
静江府兴安县,再调福建转运司干办公事
国子录,迁太学博士
以疾丐外,添差通判潭州
寻丐祠,凡四任,主管仙都观以终。
其在全州,创立小学,增辟湖湘书院,讲切义理无虚日,有《讲贯集》,至今行湖湘间。
其在兴安,剔蠹弊,推豪强,宽租赋,凡吏胥久例、白纳钱悉除之。
是行也,虽勉为胡公颖数月留,而田里至今有遗爱。
其在福建,诸郡累年之讼拟决一空。
其在朝,六馆交贺得明师。
奉祠而归,尚能训其里以孝弟忠信,户外之屦常满。
先生虽以疾不及尽用于世,其随寓而行每如此,使其获尽用,当何如哉!
先生性资坦夷而质直,行己有法度,与朋友交尽信,邻里有急难力贫,给助不遗力。
自十二三入乡校,诸老先生已惊异其文。
少长力学,经、史、诸子以及天文、地理、度数、律历之学,靡不精究。
平生著述甚富,戊午校三山,鬨场者掠之无存,今存于家者惟《大学》、《中庸》、《春秋》讲义。
先生生于开禧丁卯五月壬申,卒于咸淳癸酉正月癸未,年六十七。
积阶至朝奉郎
娶冯氏,封安人
生男三人:长钦祖,将奏补遗泽;
次扬祖,先卒;
次荣祖。
男孙二人:芑孙、菜孙。
是年十二月庚申,葬先生临川新丰乡白杨寺之原。
呜呼!
天生一代奇士,而乃止于此耶?
铭曰:
谓天无意兮,赋才何优?
谓天有意兮,曷命不侔?
英灵虽返于山川兮,精忠尚凛凛于斗牛。
会复钟为人杰兮,开世道之休。
赵奉议志铭 南宋 · 黄震
 出处:全宋文卷八○五八、《黄氏日钞》卷九七
天祐我宋,皇族盛大满天下,其家于信之铅山者自少傅讳士礽始。
少傅太宗皇帝五世孙。
其先四世皆封汉王少傅始以德齿俱尊,首知西外宗正
生子八人,皆擢进士第
有讳不迹者尤知名,仕至华文阁待制,累赠银青光禄大夫
光禄朝请大夫讳善部,知临江军,赠奉直大夫
奉直之子是为奉议讳汝瀁字文浩,性坦夷无城府,笃学能诗文,髭髯秀美,与人交笑语出肺肝,而居官谨密,所至有能名。
初尉定海制置使颜公颐仲开河渠六十里以避江涛之险,民不扰而利无穷。
定海旧多寇,公设方略捣其穴,捕获甚众,且请止戮其为首者,制置使大喜,上其功。
公以改合入官,为奉新县,摄其邑事,赈荒多所全活,民谓公生佛。
丞无厅事已三十年,公捐俸一新之。
秩满,知南城县
郡家督赋急,公委曲与百姓约,一以信应之,民用以安。
盗发南丰,郡以属公,公尽释其胁从,人尤德之。
通判镇江府,在总领所治下,旧苦煎熬,公至处之裕然。
通判建昌军,摄军事,值水后盗起,公镇抚不遗力,忌者反以为言。
公遂杜门不复出仕,自号假庵,读书养性终其身,其习熟于世德者为何如?
使公得尽其用,其增光前文人当何如哉!
然时行时止,存其在我,若益长蔚乎?
本支之相扶,讵易量也耶?
公少学于华容王子明
子明既死,公出仕若满解而归,必酹其墓,世多其厚德。
居乡多义举,轻财乐施。
平生处事一断于理,无迟疑二三,以至疾革,尚手挥白扇,精神洒然,家事无大小区处悉定,书之册而卒。
时咸淳九年五月七日也,得年六十有七。
娶周氏,从姑之女也。
继张氏,忠定公孙。
继朱氏,晦庵先生孙。
俱赠孺人
男三人:长崇荄,修职郎瑞金县
次崇𣞗,漕贡进士,以后其弟汝𥡪;
次崇朴。
女四人:崇昭,其甥张庭兰;
崇贵,三请乡贡进士上官万里;
崇庆,未行。
馀尚幼。
孙男三人:必燐、必、寅僧。
必为堂侄全州通判崇柱之后。
是年某月某日,葬公西乡招善都之长生坂,公所预卜也。
铭曰:
才之优,足以行。
德之优,退而藏。
存者长,家其昌。
支之茂,本之强。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十五 宋末元初 · 释祖钦
群阴剥尽,一阳复来。
万顷清湘,寒冰发焰。
千年古柏,枯干花开(冬夜小参)
按:以上辑自《住湘西道林禅寺语录》
此斋说 南宋 · 姚勉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三八、《雪坡舍人集》卷四○
文中子曰:「彼道之方也」。
前辈谓其语不然。
夫有彼则有此,以彼为道方,则此非道之方矣。
此非道之方,道乃在彼,是道与我为二,然则道远人乎?
故论道者未有言彼道,必曰此道;
论心者未有言彼心,必曰此心。
此之义大矣哉!
取诸此不求诸彼,孟子所谓「我固有之也,非由外铄我也」。
清湘贺君一冯以此名斋,求其说于予。
予曷其告,盍亦于此心求此道乎!
清湘窦仁孟晋窗记宝祐五年 南宋 · 姚勉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四一、《雪坡舍人集》卷三六
清湘窦仁孟笃志嗜学,熙斋邓贰卿名其读书之窗曰,取《易》「明出地上晋」之义也。
丁巳秋,仁孟访余于山中,请为言其义。
夫仁孟读书于是窗之间,蚤而作,睹朝日之出,试尝有得乎?
方宿云翳天,万宇冥冥,举世昏瞀,目者未视,足者未履也。
毕逋戒晨,启明在东,赫然金钲,跃出渤澥,浴咸池,晞扶桑,碾青霄而上,四表一明,残星韬而宿雾歛矣。
自朝至中,愈高愈晰,翔飞蠕动,跂行喙鸣,樯浮辔走,莫不各得所欲,此明出地上之也。
而明明德者实似之。
日愈进则愈明,德愈充则愈光。
明德在躬,天予全体,如日之无亏欠也。
有生之蒙,本体虽具,而知识未充,如日之初出而未甚明也。
学聚问辨,格物穷理,以极于高明光大之域,则是日愈进而愈明矣。
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学至于中而止,日亦至于中而止,过中昃矣。
自朝至中,明出地上之也。
自昃至暮,明入地中之明夷也。
昃虽未入地,骎骎向乎入矣,有夷其明之义矣。
是故日中宜照天下。
学者之学至于不偏之中,无过不及,然后可明明德于天下。
大学》、《中庸》一道也,日有光自明也,物无不照,新民也。
《晋》之象曰:「君子以自昭明德」。
自昭所以使人昭欤,未有昏昏使人昭昭也。
然则自昭明德,用力自何而始?
河南程子释是象曰:「去蔽致知」。
呜乎,此愈进愈明之本乎!
仁孟当有味乎程子之言。
清湘董介轩梦程先生 宋末元初 · 许月卿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偏得人间谤与名,盖棺方定伯夷清。
五经笥满风云壮,百尺楼高星斗横。
明月照庭香不断,狂飙吹雪意如生。
河汾回首成今古,礼乐犹将致太平。
宋故宣义舒公圹志淳祐九年二月 南宋 · 舒椅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五二
先君姓舒氏,讳丙字明卿,旧讳峄。
上世生长西淮,五季避地徙江南,今为隆兴府靖安县人
祖茂,赠承事郎
邦佐号双峰先生,有文集行于世。
淳熙辛丑,擢进士第,阶通直郎赐绯鱼袋
父选,力学隐居。
有子三人:伯父巘,两登名于天府
先君其仲也。
先君天资敏悟,幼入小学,日记千馀言成诵。
长上辨论经理,先君能从旁指正出某书某卷,验之无爽。
咸曰:「是将亢而家」。
既长,发藻蔚甚,厌雕虫业,笃志诗学。
旴江诸名公间,磨濯淬砺,至忘寝食,月书季考,如取诸寄。
较艺棘闱,每艰其逢。
尝诵「农夫是穮是蓘,虽有饿馑,必有丰年」之语以自慰,推所以淑其身者淑其子。
筑室三间,聚书数千卷,就正弘斋李先生
尤用工于义理之学,讲画醲郁,诵音弦声,洋洋如也。
虽不才,藉父训自力。
宝庆乙酉,列名乡荐
嘉熙庚子,复以书学冠贡士
同经朋友,有以义方多先君者,而先君家走教饬,必曰:「我辈读书,要先立其本心。
所谓本心,当服膺圣贤明训为修身准绳。
有司程式中否,系乎所遭,何足欣戚吾本心哉」。
淳祐丁未滥叨末第,集注衡州耒阳主簿阙。
归拜庭下甫半月,先君捐馆,天乎痛哉。
先君平素少疾,丁未仲夏,忽得风痹,药工投剂,遄或有瘳。
至,自日边侍,饮膳如平常。
一日,与客饮酒,至夜漏无惰容,诘朝夙兴,遽坐而逝;
淳祐七年十一月初七丙辰日也。
呜呼痛哉!
先君生于淳熙己酉念七癸丑日,享年止五十有九。
远近闻讣,识与不识,万口一辞曰:「善人死矣」。
不孝罪大,不自殒灭,蒙赖先君灯窗勤苦之教,未及信一日禄养之志,援笔叙述,血泪如泉。
立墓于县城长安乡江都登高山,先君夙尝拟为寿藏之地。
今诹诸巫而宜,卜之龟而契,敢不肃承先志,忍死负土,以淳祐九年二月丁酉日寅奉塴事。
先君娶胡氏,全州史君侄孙女。
男一人,也。
女一人,适进士胡秀瑞。
女孙一人,尚孩幼。
若先君立身行己之懿,则有朝奉郎国帑杨公有直所著行实在。
如未死,尚当乞铭于当世立言之君子。
泣血百拜谨书。
侄婿宣教郎知潭州浏阳县主管劝农营田公事兼弓手寨兵军正涂幼醇拜手填讳并题额。
按:江西靖安县博物馆藏志石。
全州 宋 · 陈昉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湘中惟此郡,地接五溪蛮。
楚水波长碧,尧时尚斑。
昔曾行乐处,今在梦魂间。
桥是先公建,休言我涕潸(影印《诗渊》册三页一九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