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游湘寺 明 · 舒应龙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粤西诗载卷十八、古今图书集成
空王台殿绝嚣氛,玉盏灯明正夜分。
山径猿啼初上月,石床僧定恰归云。
现前幻影空中色,象外真诠静里闻。
漏尽莲花心似水,惟馀香雾日氤氲。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桂林府
怀刘客生都宪 明末清初 · 薛始亨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曾诏金商对皂囊,弹琴有客感螳螂。
独持汉约难封吕,不蹑齐平听假王。
旧国鸟啼瑶水月,严关鸡唱刺桐霜。
侧身西望长安,为寄愁心到夜郎(时刘谪戍桂林。)
王迈人太守擢宪粤西 明末清初 · 薛始亨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旄节前麾海气森,霜威初动岭云阴。
雄文再睹驱鱼笔,雅操终存酌水心。
古洞石床窥鸟迹,西江官舫听猿吟。
清风相送沉香浦,秋月遥生八桂林
送别简斋 其五 清 · 袁树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三十
桂林此去访前缘(兄弱冠游西粤,五十年矣。今由桂林放舟南下。),城郭依然景物迁。
虫化定知同小劫,鹤归何必待千年。
挂帆不畏征途远,投辖深知地主贤(谓汪芝圃太守。)
是我昔时生长处,梦魂相逐绕蛮烟。
曹颖生丙寅 清 · 何绍基
 押有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二十八
丙寅正月朔四日,草堂开筵试春酒。
五客一主不拘束,曹子后来居客右。
始知君年正七十,手把一尊为雅寿。
宛园旷园续有集,贱子叨陪焉敢后。
逾旬便值华诞辰,未免苍凉搔白首。
忆昔使节视蜀学,君巡西川岁维丑。
渝州士气如干城,观察高才抗陵阜。
我方怀抱在全蜀,君亦筹量系夔口。
军兴转瞬十馀载,时事仔肩几人手。
逮君建节桂林城,我已投绂湘山薮。
谁期握手一大笑,招隐前盟不吾负。
不材既免作梁栋,小筑聊堪问
鄂中近事复摇荡,湘上春波正清浏。
梁养源道德篇论序 宋 · 王庭圭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一○、《卢溪文集》卷三六
司马子长欲观天地山川奇伟秀绝、幽深穷怪之域,览其气状,发为文章事业,有以惊世而绝俗者,必曰上沅湘,观九疑
是知沅湘、九疑之间,果有奇伟秀绝、幽深穷怪造化之所。
磅礴其气,蒸为云霓,散为祥光五色。
其产为楩楠巨材、丹砂玉石,古今幽人释子、神仙得道之士,往往相望而出。
余以罪谪居沅陵,闻有梁君者,字养源荆楚高人,常登进士第,仕至慈利,不乐从事于役,年尚强也,致其政以归。
于书无所不观,又读黄帝、老子、释氏之书,而超然自得于言意之表,其心泊然无可系也。
尝著《老子道德篇论》,微言奥义,探出老氏之心胸,涣如冰解冻释,垢尽鉴明。
凡夫庸童,皆可由是以入圣人之道,而探其宗指。
盖其道本于清净,恬淡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
方今主上兴圣统、立太平之基正用此道理天下,而不以兵强。
然则,《篇论》之作,非有不合于时也。
盖天地之平,道德之正,妙体本然,不烦绳削而自合耳。
公卿大夫有取其书以献焉,必见重于世,养源可以出而仕矣。
左奉直大夫秘阁向公行状 宋 · 王庭圭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一三、《卢溪文集》卷四七、《古今事文类聚》外集卷八、《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后集卷七○、《翰苑新书》前集卷四八、《秘笈新书》卷八、《经义考》卷二一五、道光《永州府志》卷九
公讳子㦛,字宣卿,世为开封人
自四世祖文公相章圣皇帝,其后蕃衍,浸以盛大,世有闻人。
曾祖传正,故任国子博士、赠开府仪同三司太尉
祖绶,故任西京左藏库副使
父宗琦,故任大中大夫致仕,赠少师
妣夏侯氏,赠魏国夫人
所生母王氏,赠恭人
公自幼慷慨有大志,见诸老先生辄抵掌论世事,剧谈雄辩,常欲折其坐人,而诸老先生亦莫能与之争也。
盖其刚毅之气出于天性,以故与世多不谐,虽屡抑退而终不自悔也。
初入国子学,遇三舍法兴,累试入等,已校定当升补。
政和六年,再从伯永嘉郡王宗良遇郊祀恩,任公为登仕郎
七年,为华州司兵曹事。
宣和初,朝廷新复幽燕,其地经契丹之乱,馈饷不继,自涿至雄、霸,以县令丞部农夫挽中州粟实不毛之地,挽不如期者以误军期论。
先是,涿县累政以运夫亡逸失期,委印绂而去。
大漕陈公亨伯、吕公颐浩皆知公之材,以为涿县
既至,究知前弊,调役不均,乃以户口高下均定所役之数,众服其平允,使部伍相为保,无一人逸者。
以馈运不乏,循从事郎。
又以新迁到任,循儒林郎
少师以公在极边为忧,令丐罢。
涿以武臣为州,类出童贯门,恃势不法,公每以职事面争不少屈,颇恚恨。
逮公解去,沮格边赏,不为批书,公委之而去。
部使者适至,函令书印,驰介送公。
宣和六年宣教郎,为中山录事
七年,金人犯东京,朝廷以种师道宣抚京畿河北河东路,辟公为干办
靖康元年,渊圣皇帝覃恩转通直郎
六月丁少师忧。
少师晚年不乐处京师,市第于宛丘,未及徙居而少师捐馆。
是岁虏再犯京师明年大乱,公乃归陈。
建炎二年,虏侵陈、蔡,公之兄忠毅公先有德于蔡,蔡人借留于朝,而朝廷已别除人,就起复知陈州
至是虏人围陈,忠毅公誓以死守,先遣公走京师求援于留守宗泽
公见无出师意,急归,而城已破,忠毅公骂贼不屈,与诸弟三人皆死之,公亦丧其外姑与一男一女。
乃徒步间关,收歛兄弟遗骸而葬之,访寻骨肉之存者,携挟南渡,流寓江淮间,寻复除通判均州梗不能赴。
建炎三年江淮两浙制置使吕公素知其材,适真州经残破,官吏皆逃亡,召公语之曰:「此州非公莫能办」。
即以便宜委公摄真州事。
范琼溃将郭吉屯驻为奸利,屡欲叛去。
公方之任,舣舟城下,人无知者,公遣人呼皂吏问州治所,吏对以吉暴横必为乱,乞且寄治舟中为缓急计。
公叱之,驰马径造州宅,官吏稍集。
然百事废弛,财用乏绝,卒伍纵逸不复归营,公揭榜招之,得数百辈。
有司以无供给为忧,公谓真州平时富商大贾所聚,酒货最为繁夥,意务场瓦砾之下必有宿藏,令人斸之,人或窃笑,果得酒百馀斛,一郡以为神。
公乃张席为屋,高其直以沽,郡人累月不知酒味,来饮者如市,路傍始有醉人。
公又遣吏市曲米于他郡,益酝酿,课利益增羡,而发运、转运犹谓公弗戢私酝,公乃先治沿江二漕兵梢列肆私沽者,二漕虽愧恨而不敢复言。
公所至多忤监司者,皆此类也。
视事才几月而财用沛然,收贮官钱以千计,至七十万,不以一毫取于诸邑
向之郭吉者初畏公之威而不敢逞,至是见府藏充盈,辄萌异意,郡人咸知之,窜入他邑。
忽一日,吉与其二属擐甲胄张弓露刃直趋庭,公危坐厅事,敕候兵持剑立屏后,戒之曰:「闻呼即出」。
吉既至,公厉声逆谓之曰:「尔欲杀我,匹夫力耳,何用众为?
此颈吾自断之」。
呼候兵出授剑,吉气沮错愕,急抱持剑者曰:「初无是心,特耀兵以娱公耳」。
公曰:「一州人皆知尔欲杀太守,今独有持吾檄以耀兵为解,招回散亡百姓。
不然,恐尔头颅亦不能保矣」。
吉逊谢,即用公言,乞檄以去。
事定,朝论伟之。
会驾幸镇江,公以邻郡守臣当赴行在所奏事,吕公因荐公,赐对劳问甚久,将欲大用,未果,宠以直秘阁还郡,且令郭吉隶杜充,命公带淮南东路兵马都监、管内安抚。
冬十一月,虏复南来,建康失守,公退保沙南,以虏檄缴奏,召令赴行在所奏事。
未到,有旨谓公与其馀守臣弃城事体不同,降一官,与知州差遣建炎四年三月也。
即以公知江阴军,专一主管水军防托事。
公从驾还,过明州,金人初退,郡方阙守,即改知州
明年,兼管内安抚使
公自遭宛丘家祸,忠毅公有子沈为给事胡公安国婿,从寓湖南,不知存亡,丐守道州
从之,兼湖东兵马都监、节制管内军马。
公从兄子諲方帅潭,待次间欲往依焉,闻曹友、孔彦舟相继以长沙叛,李成群盗跨江西数郡为乱。
绍兴元年春丞相朱公以都督恭行天讨,檄公权督府参议官
时洪久阙帅,丞相以公兼摄之。
张俊招讨使吕丞相节制,戍鄱阳,至是辄擅徙豫章
豫章新遭金人蹂践,仓庾府库一空,而军号数十万,支用不赀,漕司皆被事委去,悉以属公。
公会僚属议所以应办,皆欲下诸邑科敛于民,公曰:「大军压境,张喙待食,诸邑能指期集耶」?
因访得负郭大姓平时兼并,积而不散者,呼而谕之曰:「汝家所蓄,贼至能保乎?
今官军至,贼不能犯,公私皆赖焉。
汝能辍不可守之财,以贷于官,期两月执券取偿,一毫不汝欺也」。
大姓欣然从之。
又有巨商为金人所害,其妻失所,昔时驵侩受其货者咸讳匿之,公究得其实,悉以归媪,媪拜谢,愿分助县官
旬日间不扰其民而军须顿足。
既至,公告之曰:「吾州井邑丘墟,戍兵朝入则居民夕避,无市肆则卒伍亦无聊,城东有浮屠屋数处,兼废屋数百区,可以驻师。
公能戢士伍,我当招集市区与相交易,军民两便」。
大怒,剡牍于朝,以公沮军不能入城,亦不用公言而径自入城矣。
朝廷察知俊之言不然,而公敢抗之,两置勿问。
未几军士所处不便,卒如公言徙于城东。
丞相奏公即真,适朝廷已除授,不报,以赏转奉议郎
冬十月,公之道州
湖东自经李成、孔彦舟焚劫,独界于二广偶得免,一时号为全盛
两转运、刑狱、盐香使皆聚此州,道实小州,不能堪。
公始革去仓廪受纳积弊,罢曲引、醋息、牛税等钱,以宽民力,尽收禁军之遣令在诸司当直者。
提刑周随亨江华县治,别募兵四百,所支给一取足于江华
公以状乞移按他郡,罢募兵,拨还侵用诸司镪谷,提刑颇怨憾。
提盐薛公度先欲于本州置司,公力陈其不便,争止之。
公罢博易场监官,以冗费扰民,而公度坚俾复之,不从,故部使者皆切齿恶其与己敌。
既而兵至安仁,劫帅入其营,纵兵四掠,势逼道州
众咸欲远避,公曰:「守臣出境,则境内先自乱,不如申朝廷宣抚司,移治锦田寨」。
百姓从之,皆获免,兵至,卒无所得。
贼虽以偏裨之礼奉帅于道州,而实不逊也。
会朝廷有旨令行在所,久之乃解去,帅亦得自便。
提刑提举挟前憾,共劾公逼逐监司,又诬奏公激李成军变,降一官,落职放罢。
是时胡公安国自湖东赴西掖讲筵之召,目睹其事,以书抵时宰讼公之冤,反覆甚明,终不能用。
公知道之不可行也,胡公亦自琐闱出,乃相从隐居衡岳山中读书,授《左氏春秋》学。
贫甚,始丐奉祠主管台州崇道观
四年,叙转右承议郎
五年,以祀明堂恩复直秘阁
右相张公浚以都督平湖寇,荐公守衡州
是岁大旱,米斛万五千钱,公分遣使臣赍金籴于邻州之丰稔者,计本直与道路之费,量其价列粜于通衢,每升为钱六十,饥民骤得贱米,所活不可胜计。
提刑司奸吏董瑜湖南大蠹,人莫能讦,公捕鞫得其赃,流之岭南,湘人欣快。
以故诸司皆不悦,谋欲去之。
公亦自知不得行其志,丐罢,而报未下,诸司帅臣共劾公数事,皆出于诬也。
六年正月,复拜宫祠,士民相与群聚击鼓于提刑司,愿举留,鼓为之裂。
提刑惶惧,夜半登舟出巡以避之。
逮公戒涂日,阖城遮拥哭泣,声闻数里,非若近世风俗为文具备礼而已。
始知古之良吏所谓攀辕卧辙者不然,亦近世所未有也。
公既行,得报落职罢宫观,用诸司诬奏也。
是年转右朝奉郎八年右朝散郎
公衔冤自讼,久不获伸。
至于始被旨差官体究元按发五事,并无一实,御史亦上章极论公刚直明敏,不畏强禦,奉法守正,不容于监司,内外朋比而攻之,奉圣旨与改正。
寻复直秘阁提点荆湖北路刑狱。
衡人思之,绘公像建祠于东城青草寺。
侍郎胡公寅为记,镌石于傍,并刻御史章于碑阴,至今焉。
皆公出后所立,非有使之者。
十年,赴湖北,先声入境,时奸吏望风解印绶者数十人。
湖北营田旧以抑配百姓,人不聊生,有破产不能偿者,日号诉于马前。
公为询究其便利可行者,使遵守之,罢一切抑配者,远近鼓舞。
岳飞以两镇节度使相兼营田大使,无敢忤其意者,至是亦喜以为当然。
公按部所至,立大榜于前,云「久负抑屈,州县不理者立其下」,于是积年无告之冤,咸得伸雪。
总领曾慥薛弼素不悦于公,以职事诬奏,而方为左司,表里附会,公遂放罢,乃具奏陈,而都司再行批拟,又特落职。
复归衡岳之下,与侍郎胡公寅、谏院韩公璜为方外之游,不复有仕进意。
十一年,以贫甚请祠禄
自是十九年间四领宫祠
十二年,转右奉朝大夫
十四年,刘昉帅潭,秦桧方用事,欲罗织士夫之之不附者以进身。
偶富人诉公弟子率由事,遂曲致其词,并及于公,坐此贬三官,迁居衡阳之伊山,乃晋桓伊书堂故基。
结茅以处,手抄诸书,尤喜观《鲁论》,取诸家之书编为《集义》,以己见系于后,今行于世。
胡公明仲尝过山,名其所居曰「有裕堂」,仍为之记。
十七年叙复右朝奉大夫十九年右朝散大夫二十三年右朝请大夫
秦氏久专国柄,放逐善类,无复还期。
死,公方辩湖北之罢、潭州之劾,久抑不伸,朝廷知其冤,悉从改正。
二十八年冬,复起知道州,父老儿童走迎境上,咸喜曰:「我旧使君也」。
到任半年,复旧职,改知广州主管广南东路经略安抚司公事、马步都总管
未抵治所,而御史复弹公,乞落所复职罢免,公归旧隐,始筑第于衡阳之湖东三十里徙居焉。
三十一年再请祠,三十二年右奉直大夫,除江南东路转运副使
时淮上方用兵,隆兴元年以馈饷功,复职名,继兼江淮都督府随军转运副使
夏四月都督张魏公出师破灵璧虹县,下符离,势如破竹。
大将失律,不能深入,魏公驻维扬。
公乞还司,因得病丐解职,言者以为避事,二年春奉祠
病再作,戒子侄函上纳禄之请,无与小人藉口。
乾道元年守本官致仕。
八月朔丁丑,命道士建醮,公精爽不乱,醮罢,熟寐如平常,遂不起,实初二日也,享年六十有九。
公娶毕氏,儒林郎瑗之女,先公三十五年卒,累赠恭人
男二人:浣,见任右奉议郎,前知潭州安化县,以公病乞侍养。
泶,方五岁。
女三人:长适右奉议郎、新广南西路转运司主管文字范揆辰,次适右奉议郎荆湖南路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黄谈,幼适将仕郎新定柳州司理参军侯宦。
孙男五人,士克、士允、士、士光、士元,皆未仕。
孙女四人,长适左迪功郎、新临江军司户参军宋刚仲,馀尚幼。
宛丘之祸,宗绪飘零,公招集兄弟之子与同席饮食,教抚如己出而无择焉。
公买田业分给之,推其子已授官与其犹子沄,请于朝,特旨从之。
立其兄儒林公之后而官其子濯。
忠毅洎武功有子曰法、曰沈,皆不乐从宦,乃各官其一孙,曰士永、士行。
其笃于宗族,出于诚心,世所稀有也。
捐馆之日,一子五孙皆白丁,人谓公其必有大于后乎!
平生好论人物,无所忌讳,闻者颇骇,而后卒如其
尝与胡文定公当世士,文定颇称秦桧靖康时事,公曰:「与同时被执军前,鲜有生也,独数年之后尽室航海以归,非大奸能若是乎」?
文定既殁,奸邪日著,文定之子明仲与公追复前说,曰:「昔侍先君子能预察奸邪如公言者,才一二人耳」。
深服公远识。
公初以直道不容,于是晚年公议方出,圣恩尽与改正。
将漕江右,从张魏公转饷征虏,几时趋功名之会,不幸魏公遭谗,而公亦以病去,岂非命欤!
其孤以乾道元年十月甲寅葬公于衡阳县义乡高塘之原,自洪州西山恭人毕氏之柩而合葬焉。
某从公游仅四十年,所得皆事实,故录以为行状,以候世之君子鸿文大笔叙而铭之。
僧道光 宋 · 李廉访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蒙泉崇福僧道光,只有诗肠无酒肠。
野鹤性情猿伴侣,啸吟风月独昂藏(《舆地纪胜》卷一○七《广南西路·昭州》 《舆地纪胜》:僧道光喜作诗,尝吟《云》诗。廉访使李某喜之,赠诗云云。)
乌山 明 · 柳成龙
五言绝句 出处:冶隐先生续集卷之下
高峰出云际,桂林秋深碧。
下有高人居,清风吹不歇。
毁家纾难以赎叔父降敌之罪奏咸淳九年四月 南宋 · 吕师夔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四九、《宋史》卷四六《度宗纪》
贾似道李庭芝书,报臣叔父文焕以襄城降。
臣闻之陨越无地,不能顷刻自安,请以经略安抚、转运、静江府印委次官护之,席藁俟命,容臣归省偏亲,誓当趋事赴功,毁家纾难,以赎门户之愆,以报君父之造。
其三 宋 · 赖仙翁
 押梗韵
宝山流连井,久立方知省(以上《舆地纪胜》卷一一七《广南西路·高州》)
唐故仓部郎中康公墓志铭 唐 · 孙樵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五
唐尚书仓部郎中姓康氏。以咸通十三年月日。薨于郑州官舍。其年月日。前左拾遗陈昼寓书孙樵曰。与子俱受恩康公门。今兆还有期。其孤徵志于子。子其无让。哭之恸。已而挥涕叙平生。公讳某。字某会稽人。曾祖讳某。赠某官。祖讳某。赠某官。父讳某。赠某官。公幼嗜书。及冠。能属辞。尤攻四六文章。援毫立成。清媚新峭。学者无能如。自宣城长安。三举进士登上第。是岁会昌元年也。其年冬博学宏词。授秘书省正字明年临桂元公以观风支使来辟。换试秘书郎五年调。再授秘书省校书郎大中二年复调授京兆府参军其年冬进士试官。峭独不顾。虽权势莫能挠。其与选者。不逾年继踵升第。故中书侍郎高公璩尚书仓部郎中杨嵓太常博士杜敏求春官贰卿崔公殷梦尚书屯田郎中崔亚前左拾遗陈昼及十辈。皆出其等列也。明年大理评事监察御史户部巡官明年盐铁巡官。天付介直。不能谄言。故丞相河东公休使盐铁转运。公或请计事。将入门。裴公谓谒者曰。必君也。裴公始以直知。终以直废。明年去盐铁。诏授大理司直。或有所谳。宰相莫能回其笔。明年授试大理司议郎侍御史度支巡官明年改授检校户部员外郎侍御史转运推官明年判官。今华州刺史李公讷盐铁转运使。将莅事。且召偫吏曰。二十年以前推官判官。谁为廉乎。可以助吾治者。偫吏皆以公塞问。李公曰。吾得之矣。公由是不去职。咸通元年检校礼部郎中侍御史。充转运判官。李公始以廉平知。终以章奏加厚。常称于班行间曰。康公宜掌帝制。或与宰相言。必慰荐之。明年诏授海州刺史。廉而不刻。明而不抉。案牍符檄。公一以口授之。偫胥辈徒搦管捉纸。字字书出。蓄缩汗慄。何暇为奸犯耶。以故老吏猾胥。畏之如神明。秩罢。退居淮阴咸通八年诏拜大理少卿明年尚书仓部郎中。充西川宣谕制置盐铁法使兼西川军使赐紫金鱼袋。公驰驿至西川。不浃旬而盐无二价。蜀氓至今赖之。会西川节度使刘公以疾薨。戍兵日至。军储不给。糗无常价。而度支有定估。遂乘传诣阙。且请与度支计事。无何。诏以窦滂代公。公遂守仓部郎中。会窦滂逗遛不以时之任。朝廷欲以警之。其年十一月遂贬公为澧州刺史明年郑州长史。朝廷或有繁难之任。议莫不以公为言。宰相且将用之。呜呼。天歼正人。诚疲民之不幸。非公之不幸也。公娶长乐冯氏。故给事中累赠太尉讳审第三女也。公十二男八女。长曰齐。乡贡进士。次曰颜。乡贡进士。次曰言。明经及第。次曰某云某。长女适盐州防禦判官试大理评事高迟。七女未笄。夫人自京师携其孤奔。丧于管城其年九月三日。以公之丧权窆于孟州河阴县某乡里。铭曰。
会稽之英,斗牛之灵。
并钟德门,公实挺生。
月中搴,日下驰名。
芸阁清秩,牢盆美声。
出牧东海贰卿寺。
鹓行望郎,锦川星使。
骐骥蹀足,蛟龙得水。
富贵可期,烟霄渐迩。
谪非其罪,天道宁论。
不复双阙,遂归九原。
圃田发纼,河阴封树。
勒石载铭,庶几终古。
仙槎客邸。次老杜秋兴 其一 清 · 权万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江左先生文集卷之一
九月清霜凋桂林,仙槎馆外森森。
江流近海秋犹涨,峡岫连天昼易阴。
万里蓬壶输远目,百年书釰负初心。
卧来一笑无人解,暗数南郊午夜砧。
仲联桂林寄诗报以四绝句(是题原为四首,据钱仲联先生忆得三首) 其一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集外诗
千家流徙瘴江行,想像西征万里情。
独有诗人饶异数,桂林山水始鲜明。
仲联桂林寄诗报以四绝句(是题原为四首,据钱仲联先生忆得三首) 其二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集外诗
万首纵横万卷诗,江东迁客动哀思。
欲同忧乐共天下,忍见晶盘堆荔枝
仲联桂林寄诗报以四绝句(是题原为四首,据钱仲联先生忆得三首) 其三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集外诗
野王辛苦贼中来,岭表投荒百事哀。
日落沧溟风雨至,独来俯仰宋王台。
广南西路钤辖皇城使忠州刺史宋定果州团练使旧官充广南西路安抚都监兼知宜州 北宋 · 沈遘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二三、《西溪文集》卷六、《粤西文载》卷二
敕某:峤外夷獠,数叛不宾,诚德不足以怀也?
将威不能以服也?
宜州在西之冲,为一都会,镇禦备豫,尤难其才。
惟尔材武忠勇,有古将帅之烈,周旋南鄙,勤劳不怠。
是宜举其已试之效,优以团结之秩。
抚辑一道,专守千里,有民有兵,其任重矣。
尔其宣我德泽,扬我威制。
尚使蠢尔之蛮,面内来化,时乃之功。
其往祗服。
可。
冲冲 元 · 彭炳
日月行天高,日月行天深。
高深亿万古,敛之一寸心。
冲冲坐盘石,璧树落秋子。
欲涉九疑山,风吹白云起。
玉壶满清露,可以沐九州。
缥缈桂林西,《霓裳》歌未休。
铸钱司绍兴二十九年七月 南宋 · 洪遵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五七、《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一五三(第四册第三三五○页)
泉货之行于世,如谷帛水火之适于用,自古所不可阙,故必张官置吏以董之。
在周之九府,汉之钟官令丞,唐之铸钱使是也。
国朝或以漕臣兼领,或分道置使,或釐为二司。
自中兴以来,置都大提点,事权太重,官属太多,动为州县之害。
但当随时之宜,为救弊之计。
间者亟行废罢,事出仓卒,初未尝下有司讨论。
既罢之后,又无一定之论。
初委转运使,又委提点刑狱,又委郡守贰,号令纷纷不一,鼓铸益少,乃命版曹提领
虽以侍从临之,然官守不专,势难逾度。
而属官有干办公事,又有措置官,间一差出,州县承迎,甚于使命,则使权视前日又重矣。
提点一人,官属十馀人,而总以侍从,置在京官属四员,下至胥吏之类,额虽减而月给数倍,则官属视前日又不少矣。
异时提点坑冶以一职名官,犹惧不济,而况版曹钱谷之司,远在数千里外,符檄往来,安能办治?
属官之出,不过毛举细事以塞责耳。
何溥请乞复铸钱司,遵等切以为复置便。
今参照祖宗旧制及今日利害,画一下项。
一、景祐元年,置江淮、荆浙、福建、广南等路都大提点银铜铅锡坑冶铸钱公事一员。
元丰二年分置两司,在饶州提点淮南福建江南东路坑冶铸钱事,在虔州提点荆湖广南西路坑冶铸钱事。
政和七年提点铸钱官两员,轮年于饶、虔州任。
绍兴六年赵伯瑜乞依嘉祐著令衔内添都大二字,与提刑序官,事权太重。
今欲参酌祖宗旧制,以江淮荆浙福建广南路提点坑冶铸钱公事系衔,与转运判官序官,依旧于饶、赣二州置司,轮年守任,专以措置坑冶、督责鼓铸为职。
如州县于坑冶弛慢不职,许从本司按劾。
其逐岁荐举所部官,并依未罢司以前员数施行。
一、主管文字、干办公事旧各一员,检踏官九员,秤铜官催纲官各二员。
官属既多,往往非理干扰州县。
今欲于饶州置管文字一员,赣州干办公事官一员,请给人从序位,并依转运使主管文事、干办公事例。
韶州建州各置检踏官一员,并依准备差遣例。
别置秤铜官催纲官各一员,专差武臣。
如系暂阙,不许辄差文臣权摄。
属官请给,于逐州支破兵给,不得过数。
逐州知通县佐,依旧以提点主管入衔,属官只许于本司本路差出及赴本司禀议,不得辄往别路。
一、提点司手分、贴司、军典,旧额二十二名,今欲以手分十名、贴司二名、军典一名为额,属官下手分军司旧系十六名,今欲逐官下各破手分一名,请受依旧铸钱司则例。
一、提点司浅纲船专一装载铜铁铅锡,本司多是差借,外人才至装纲,却于州县差船,实为骚扰。
今后浅纲船不得差借,如有违戾,令监司觉察按劾。
一、诸监兵匠并依见在人数,不得抑勒州郡虚桩阙额钱粮及科取率分工钱。
一、监兵间有技艺工匠,常是占留私役或借事官员。
指挥到日,委自提点司量行拣选。
如系诸色工匠,不许存留,别行招刺。
今后辄差监兵借事,并以违制论。
一、钱监官有两员去处,如一员缺,不许差见任及寄居官权。
如并阙,许差本司属官或见任官一人,时暂兼权。
一、昨拘收到铸钱司什物,见桩管激赏库
寇莱公 其二 南宋 · 折彦质
五言绝句 押尤韵
死谪怜忠悯,生还喜子由
荒祠连旧宅,几见海云秋(以上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一八《广南西路·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