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监司知通崇宁观烧香诏崇宁三年六月五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五六、《宋会要辑稿》礼五之二三(第一册第四七六页)
监司所在州,如崇宁观在城内者,每月旦日许同本州官属恭诣烧香;
巡按所至州城,非时亦恭诣本观烧香点检。
不系监司所在州军,知、通官属同诣烧香。
晋鼙舞歌五首 其三 景皇 魏晋 · 无名氏
景皇帝
聪明命世生。
盛德参天地。
帝王道大。
创基既已难。
继世亦未易。
外则夏侯玄
内张则张与
三凶称逆。
乱帝纪。
顺天行诛。
穷其奸宄。
遏将御其渐。
潜谋不得起。
罪人咸伏辜。
威风振万里。
平衡综万机。
万机无不理。
召陵桓不君。
内外何纷纷。
众小便成群。
蒙昧恣心。
治乱不分。
睿圣独断。
济琥常以文。
顺天惟废立。
扫霓披浮云。
云霓既已辟。
清和未几间。
羽檄首尾至。
变起东南蕃。
俭钦为长蛇。
外则凭吴蛮。
万国纷骚扰。
戚戚天下惧不安。
神武御六军。
我皇秉钺征。
俭钦起寿春
前锋据项城。
出其不意。
并纵奇兵。
奇兵诚难御。
庙胜实难支。
两军不期遇。
敌退计无施。
虎骑惟武进
大战沙阳陂。
钦乃亡魂走。
奔虏若云披。
天恩赦有罪。
东土放鲸鲵(同上)
庐州忠节录 南宋 · 合肥野叟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六二、《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三五
公姓杨,名椿字德元大梁人,沉勇有谋略。
擢自左班行门,蒙恩擢修武郎,特添差庐州驻泊兵马都监
辛巳冬十月,虏主亲拥众酋犯庐州,在城官吏望风争遁。
时建康都统制王权庐州,先领本军弃城而走。
公同本州兵马都监骞福在城往来巡逻安抚。
龚涛请公并骞福议事,涛云:「江州都统戚方将带军马于九月下旬光州,已过大江
池州都统李显忠部领军马亦弃安丰军,往峡山路渡大江适来本州」。
探称番兵不知其数,已在本州北门外,离城二十里,地名白马庙下寨。
慌急,意欲遁去,因言:「涛今将带本州人马往无为军等处措置事务」。
椿州事。
椿白涛曰:「椿今独员在城守禦,并无人从,欲乞拨安抚司效用一队,椿守禦,候番兵到来,与之血战,以报国恩」。
言:「不须如此。
公后生,脚手轻快,且自看势头」。
公见此言,再白涛曰:「椿元是殿前左班行门,累对御试武艺,中选,蒙恩特充前件差遣
今边事不宁,委椿州,且番兵未有一卒到城,望风尽走。
椿州事,虏主若竭国而来,椿当竭节尽忠,不敢弃城远遁」。
闻公言大怒,曰:「公自理会」。
弃城遁走。
公独员州,拣选强壮及根刷招募诸军逃走兵效用。
公部领往来巡护州城
十四日,有番兵全装军马,不知其数,于庐州城外往来围城。
公度势力不加,遂领兵卒乘势突阵以出,过中泒河驻劄。
遂急募本地兵,沿焦湖团结水寨乡兵总首陈彦等二百人守中泒河口。
有效用秦宝报:「今月十七日番兵已坏巢县,龚安抚随行军马千馀人,尽皆溃散」。
遂亲往巢县招集溃兵。
二十九日,有安抚司溃散效用军兵四百馀人,数中有马军效用一百一十二骑。
公即时劝谕招募,尽起发往中泒河口驻劄。
陈彦具言:「前月十五日,虏主大军到庐州,在州之东北离城五里屯御寨,旋筑土墙城一座,新筑井一眼,供御水。
至十月十七日,虏主入庐州观看,诣诸寺庙烧香,驾回市中,下马唤在城内外被虏守屋百姓数十人,亲自抚恤,曰:「今不令军损坏尔等,若我军坏一个南民,我却杀一个军」。
每人赐银十两慰劳,令各从便归业。
虏主抚恤罢,回御寨。
至二十日,虏主提簇御军前去和州,今庐州只有二万番兵,系是女真正兵。
一名头领,授淮南路招抚使康定山。
又一名同知纥石烈。
今见庐州四城门出榜召募本州逃移老小,限一月归业。
其诸山水寨聚结逃避之民,闻此榜日夜入庐州,与贼买卖,如同一家。
兼以沿淮数处逃移民社乡兵强壮,动以万计,随身各有长枪、纸甲、军须器械,将带老小、牛马约数十万,见在中泒河以南舒城县庐江县等处屯驻。
各无粮,见行作乱,道途不通,恃强为胜,劫夺牛马,杀而食之。
番帅康招抚闻知,多出榜文,令百姓强壮者数赍榜往舒城县等处召募沿淮逃移民兵归业。
闻说乡兵缘无粮食,皆欲顺番。
公见陈彦等所说,急以所募民兵八百馀人,先差效用岳孝忠部领三百馀人赴上泒河口守把,又差宋再兴部领三百人赴中泒河口守把,并不放人过往。
公虑合肥以南无为军舒州处州县居民无人保护,及沿江一带数百里关津渡处最多,无人拒守,恐乡兵泄漏,与贼指路,遂急紧把断两道河口要处。
公又见诸山水寨团聚民社乡兵日逐入庐州,与贼买卖,恐泄漏公一行人马虚实,公急部领敢死民兵二百一十七人渡中泒河,庐州城南二十里店埋伏。
潜领民兵孙等二十人,各将带火种,并随身器械,于当夜四更庐州庐江东门角踰城入,取麻麦空地,径赴州仓,发火焚烧仓廒粮米。
就仓所杀死番贼二十六人,从旧路复出。
再于初五日夜,领民兵二百一十七人赴庐州门外五里冈等候。
月落二更以后,从庐江门西壁踰城入州。
其贼自城门内每五十步摆布正军作铺,把截街巷。
公等随铺掩杀之,其贼不相救援,共杀一十七铺。
在城屯住番贼惊乱,当夜杀出庐城,死者不知其数。
及夺战马五十四匹,四鼓归中泒河驻劄。
缘此,隔绝诸处山水寨人民,自后不敢入庐州与贼买卖。
当月二十日,忽有乞丐张贫子自庐州出城,来至中泒河口。
询问庐州番家事体,贫子乃言:「番家正军内有一千馀人患病,死损甚多。
缘为今月初四日初五日夜杨权州入城杀尽摆布番兵,焚烧仓廒,番家军马全无粮草,日夜惊忧,防护甚紧。
其番帅康招抚与纥石烈闻知中泒河以南一带有山水寨,及有团结乡民老小聚粮食甚多,同知纥石烈定于来日领正军出庐州门往中泒河南尽劫虏诸寨团结老小粮食」。
公闻此说,即率民兵踏路险阻要处,预先摆布。
差岳孝忠等六十一人在中泒河以北芦村内埋伏,又差马军赵再立领兵七十三骑,于庐江门外二十里店草垛后埋伏。
公亲领步人强壮者七十一名,近庐江门外十里店向南大路皂角寨两冈下伏藏。
乃遣效用胡亮、伏宣二人于庐江门外三里冈绰望。
胡亮未久闻贼至皂角寨下,公分部领埋伏两下掩杀,其赵再立马军随至应敌,番兵头领纥石烈中箭退走,其馀番兵皆溃。
公乘势追杀至庐州城下,贼乃入城,闭门不出,时斩首四十四级,夺战马二匹,骡子二头,生擒女真二人连器械等。
公即往中泒河口驻劄。
又于十二月初二日,再领兵会合焦湖西口水寨合肥县张用,于当夜二更以后同约入庐州,各部领人分路劫城中番贼。
贼皆惊乱。
公领民兵杀至兴安寺后县桥路南,迎番贼大队,头领招抚使康定山骑高白马,头戴皂毡笠,身披皂毡,拥出众军之前。
公见,纵马向前,刺康招抚坠马而死。
同知纥石烈急领馀众奔县桥路遁走,公乘胜率兵袭之,贼众败走。
公追至白马庙以北,贼伤死者相属。
生擒女真九人,并复夺庐州
公复募庐州县镇乡村聚落诸寨逃移居民老小,不过旬日内,尽皆归业。
公权州,保全生灵不至肝脑涂地,阴德及人多矣。
未几,蒙朝旨知舒州张渊庐州安抚使
张渊以公复夺庐州获捷事件申奏于朝,时诸路都统将帅愧己无功,阴赂有司抑遏不行。
吁!
公虽有以寡击众之劳,为江淮保障,超越乎张巡、许远,而不蒙褒赏,惜哉!
连州山水六百四十字戊子 清 · 翁方纲
 押词韵第十五部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五
南北千石岩,东西两云谷
百里相联绵,三峡互起伏。
初不知是峡,水转山渐束。
洭湟迤迤来,一线如缘督。
中径阳山县,篁箐夹猺族。
石尖皆插空,十百相攒矗。
密到无可容,忽焉浪倒蹴。
展作壁一面,细碎文锦蹙。
云与水织成,变彩难定目。
亦复无定向,凹凸屡回复。
不知谁镌凿,有洞在其腹。
洞口皆横云,洞额乃古木。
松杉与茶子,枫桕槲。
千岁之黄猿,叫啸臂牵属。
接叶掷飞石,洞中响碌碌。
一声长数尺,惊出白蝙蝠。
又闻叩水声,坎坎如捣
是石所吞吐,牝牡自相触。
萦回应答中,滴沥出葩缛。
何年白笋芽,乳穴稚犹蓄。
倒披丛葳蕤,片片杂绮縠。
又非云非水,万花各成簇。
剖破青莲蓬,却吐兰菊。
平铺苍鳞甲,试剥
其肤所分脉,表里閒单复。
空青又虚白,尽入黝丹绿。
午日下照之,岂复识岩麓。
三素更九霞,千光聚一瞩。
荒幻万象来,悉数难更仆。
蜕骨撑蛟虬,皴皮挂蛇蝮。
直垂牛尾掉,横出鹰觜啄。
戢戢鱼骈乙,闪闪龟缩六。
古佛披袈裟,老渔晒罜䍡。
编悬簨与簴,偃仰航复舳。
最奇一卧仙,坦腹如睡熟。
攀援上其背,镌字细堪录。
盖记开峡事,嘉靖岁江牧。
此峡疏凿屡,嘉泰有前躅。
记劖绝壁上,忆昨剔晴旭。
瀑流太喧豗,苔蚀不可读。
瀑之所发源,诸峡一洄洑。
或结为钟乳,分缀于岩澳。
为厂为堂密,𤫩珑巧装筑。
然后以水帘,分垂各成幅。
渐上渐瑽琤,一一笙琴筑。
直到龙涎峡,一泻珠万斛。
是皆自九陂,二十里奔逐。
无峰无飞泉,又妙能断续。
虽只两壁对,知复几千曲。
及乎巾山脚,已跨州城陆。
此处一回望,万绿在我掬。
峰峰飞舞来,岂止水争瀑。
始知韩公记,燕喜非虚卜。
浑然天成处,著此三閒屋。
其泉曰天泽,绕下石桥足。
源上巾山顶,濂溪泽犹沐(「廉泉之源」四字]周子题。)
双礀禽邕邕,双柏风谡谡。
八窗自开阖,空翠满春服。
俄顷云四合,松篁叶埙柷。
四山草木气,来助新霢霂。
哇咬枅臼作,谁触谁斤斸。
钟美而涤恶,谁日培灵淑。
我坐北山寺,寺钟饭又粥。
饭罢但弄泉,跳盆看珠玉。
陈瓘台州羁管诏政和元年九月辛巳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七九、《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一
陈瓘自撰《尊尧集》,语言无绪,并系诋诬,合行毁弃。
送与张商英,意要行用。
特勒停,送台州羁管,令本州当职官常切觉察,不得放出州城,月具存在申尚书省
赈济东南诸路水灾户诏政和八年七月二十九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一、《宋会要辑稿补编》第八一六页
东南诸路山水暴涨,至坏州城,人被漂溺,不能奠居。
可差廉访使者六员分行诸路检举常平灾伤,随宜赈救讫奏,仍许借诸司斛斗赈给,或劝诱上户借贷。
仍多作船筏济渡,及权以官物搭盖屋宇,广安泊;
其被溺之人,并官给棺殓。
监司郡吏各协力赈恤,无令失所。
有不尽心,及一行官吏因而搔动乞取,并以违御笔论。
按:《宋会要辑稿》食货五九之一一(第六册第五八四四页)。又见同书食货六八之一一八(第七册第六三一二页)。
冬日杂咏,集 清末民国初 · 宁调元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社稷苍生计必安,一谈一笑俗相看。
祢衡直恐江夏,信有人间行路难。
遣使宣慰蕲黄等州敕 晚唐 · 僖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八十八
君后恻隐之心。必先于济物。
朝廷发生之泽。本务于吊人。
纳隍虽轸于四维。灭燎尚延于数月。
朕每念愁毒。良增震嗟。
王仙芝尚君长等。迹自椎埋。
结成啸聚。呼泽而豺狼相应。
掠地而鸡犬无遗。是以所寇州城
便为荆棘。黔首尽逃于山谷。
遗骸欲遍于邱墟。皆由时平不务于讲兵。
岁久遂至于忘战。以至望风丧败。
迎刃歼夷。县道皆空。
人灵胥怨。叹凶徒之未服。
念赤子之无辜。盖朕诚信未能感昭。
慰晓莫能通达。须渐资于完复。
俾稍慰于流离。爰命腹心。
往询疾苦。今故遣国子司业李夷遇。
将我惠渥。恤彼荒残。
拯涂炭之沈沦。解疮痍之呻痛。
应汝随申安蕲黄等州。凡经王仙芝尚君长所攻劫处。
悉加抚育。遍问存亡。
其有巳归复人户。仰所在州县各酌量遭罹重轻。
减放租税。其今年并至来年春季内所有差役。
并宜放免。其田苗如经军马践踏。
兼人户有战阵死亡者。全与放免。
其有衣冠士族。经乱兵横罹杀戮者。
仰于属省钱内量给衣衾槥椟。速与葬送。
并为设祭。慰其营魂。
众暴骨遗骸。委在城郭郊野。
无亲故收认者。宜作大冢以瘗之。
将校常主牙旗。新曾加战。
折股断臂。解胫陷胸。
进不念身。誓思报国。
亡殁者当与褒赠。见在者终身不停衣粮。
仍令本州县官吏□遇难不挠。临危向公。
枉陷兵锋。合嘉名节。
仰所在录名奏闻。当与追赠。
其有道路邮馆之所。传递警急之时。
或驿吏惊奔。贼徒焚爇。
宣慰使量所在物力。重为经营。
冀备追风。免妨乘驲。
其衣冠将吏。军人百姓。
遭焚劫甚者。委州县审细检勘。
以义仓斛斗赈救。且令粗济饥危。
所在府库囷仓。亦有不经劫盗。
或恐奸吏乾没隐欺。切仰勘验虚实。
分析申奏。其有留州留使钱物。
皆是十月巳前秋赋之初。须仗循良。
渐自收敛。节其横费。
酌彼军须。讲于耕战之馀。
用济公私之急。其须添器械。
更峻城隍。犹防乌合之徒。
重有鲸冲之势。推我隐忧之意。
俾观急病之能。况十室之中。
必有忠信。数郡之内。
渐复人烟。所宜互佩韦弦
重张琴瑟。全由良吏。
善抚疲人。应有缓急之閒。
便宜所切。州县之利病。
奏请之未行。仰宣慰使与所在刺史县令
细详事由。逐件闻奏。
兼期知我万机之重。俟黎元而共安。
九重之深。愿风俗而常泰。
委是将命。以布朕心。
石奉议墓志铭绍圣二年十月 北宋 · 韦骧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八○、《钱塘韦先生文集》卷一六
元祐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左奉议郎致仕石公以疾终于越州新昌县之私第,享年七十有七,将以绍圣二年十月二十三日葬于伍山乡石溪之原。
其孤景恭以哀恳属于尚书郎韦骧曰:「先人从仕之日浅,而弃官归休甚早,其潜德隐行,非至戚且旧莫能详知。
今欲得志铭以纳诸圹,不敢他叩,敢以敬请」。
于公为门下婿,义不可以茍辞,谨受而书之。
书之必信,其敢以亲嫌自疑,且为虚文以欺后世哉?
讳秀之字春卿,世为新昌人
曾祖讳延俸,祖讳渥,皆不仕。
讳待旦,以子贵累赠金紫光禄大夫
母孔氏封文安郡太夫人
公生而奇警,丱角不好弄,自执卷即有立志。
初,金紫公抱道不仕,而教养子姓尤加诚意。
去所居十馀里曰石溪,山水佳胜,因创馆以延来学,公于其间最为勤励。
每归省膝下,占题构思,肩舆以行,及门,傥未成篇,即倘徉廊庑,俟成然后升堂室。
弱冠就乡举,与同母兄三人连两榜双中进士第
公实景祐五年乙科也。
信州贵溪主簿
越二考,丁父忧去官。
公特立自信,悉心公家,未尝干进于当路。
贵溪外邑,主簿无事不至州。
妇翁胡卿以书抵信守,欲俾之入谒,为取知之渐。
及守以檄委公按视官柳,道便可谒府。
公如命检察事竟,去州城且迩,即叱驭以还,止以状闻。
乃喟然叹曰:「古之知人,何待识面,我安能缘隙邪至以求人之知乎」!
每繇民务出田野间,不避寒暑,不惮艰险。
一夕持火夜行山蹊,猛兽作于其旁,从者惊溃,公亦失气。
未几,外艰讣至,哀毁倍深,扶病戴星以奔,几不终制。
服除,养疾于家,无仕宦意。
嘉祐末,遂告老于朝,时年四十六矣。
即授光禄寺丞致仕。
后五年,遇神宗登极恩,改大理寺丞赐绯衣银鱼。
又十五年,官制行,换授宣德郎
上即位,覃霈转奉议郎,赐金紫,勋加飞骑尉
居无何,朝廷以左右别寄禄官,公由擢第为左奉议
公德性严重,智识深远,以少时志操,傥假以岁月,扩而充之,何所不逮,其见于事业,岂易量哉?
不幸壮齿抱疾,遽就閒退,浸逾四纪,漠无所施,以至捐馆,其命矣乎!
其命矣乎!
娶胡氏,封德清县君,先公五月而逝,合公一日而葬。
一男景恭,淳谨克家。
三女,长适左承议郎、知洪州建德县陈惕,封同安县君,先卒。
次适封长寿县君
次适左朝请郎、知袁州陈龙辅封仁寿县君
孙男三人,曰端慎、曰端恂、曰端㥠。
孙女四人皆尚幼。
铭曰:
圭璧之资,渊源之学。
筮仕方初,疾忧继作。
孰否不泰,孰屈不伸?
嗟公所罹,而至终身。
降才既殊,与龄且久。
独柅其施,岂命之偶?
云山苍苍,公弥芳。
安此茔域,子孙以昌。
嘉鱼李西华兄弟书追忆雨苍 明末清初 · 王夫之
五言律诗 押佳韵
湖水阻青鞋,南游吊大崖世卿先生自白沙归游南岳。)
探书苍水绝,藏史血函埋。
遗怨留鸿字雨苍旧作孤雁行见寄。),孤吟闭鹿柴。
郎君勤慰藉,难遣老夫怀。
范资政移镇杭州一百韵 宋 · 金君卿
 押词韵第七部
圣门高弟游渊源,当时所得惟十贤。
科张言行政与学,兼此四者谁能然。
公含天资得具美,出文入武材谟全。
轩昂盛时进以道,行高德钜齐回骞。
发为文章动惊俗,邈与游夏争差肩。
手凿大窍破混沌,分得清浊归坤乾。
斯文去圣日已远,泯塞不绝犹涓涓。
公恢吾儒独振起,力引巨海吞百川。
周旋六经后诸子,陟彼泰山望八埏。
提携千篇去奏御,列宿环拱分经躔。
章韶夏濩忽冥昧,琥璜圭璧惭雕镌。
词雄语险气复锐,猛将正怒挥戈鋋。
群邪众枉困淩暴,辟易万里穷无边。
飞名禁林号独步,多士仰则犹衡权。
惟时朝廷政不一,众口噤喑同寒蝉。
公郁奇材未得吐,盘虹积玉胸中填。
囊书万言究大政,径欲锻石持补天。
自从谏言抉心胆,慷慨大论君之前。
采诗上诵关雎化,稽古下陈无逸篇。
材高于时众所忌,谗机巧网相包缠。
如公之言遽见斥,嗟嗟吾道何其邅。
上思贾生久不见,一日开悟俄诏还。
归来复践谏诤列,正似猛矢加劲弦。
遂登天阁承顾问,凡日三接亲邃延。
乃眷京畿作大尹,有美闻望如庭坚
公言臣节矧可夺,宁方而折何能圆。
咄哉小人正用事,亦以茅茹相引牵。
大凡威福自人主,其下臣子敢得专。
设若园林养材木,腐枝朽蘖须剥刓。
方今之患犹大肿,未得良药何能痊。
大书斥言不忌讳,贯理若以珠贝穿。
天子为之彻旒纩,乐以从谏如转旋。
退思谓言即施设,返逆众耳遭诃詽。
黄鹄孤飞下太液,势力不胜枭与鸢。
遭罹网罗不得奋,摆翮垂翅江之壖。
身虽江湖岂云乐,与国忧戚常悁悁。
谓时久安虑必远,往往达旦目不眩。
俄而烽警半夜至,黠羌豕哾窥西偏。
庙堂奇兵不施设,主帅肉食骄且孱。
王师之行屡挫衄,边邑骚动何喧阗。
朝廷方议择儒将,诤臣列奏飞封笺。
起公于西代天讨,推毂以送操中权。
奉师尊行天子命,德望远振威先零。
指挥风行纪律定,士卒增气百十年。
先期长戈断尔臂,随以巨杵舂其咽。
群凶胆落禁不发,若卵压以泰华巅。
谕之天意使安然,踧踖闻命敢不虔。
西人父子相得喜,咸愈大疠就粥饘。
帝曰于予荐太庙,拾得巨鼎容牲牷。
遂以公归赞大政,思纳治道于平平。
公言一物未云获,惴惴若已推诸渊。
观今正得仲舒策,夫欲善治须改弦。
公孙之才卒克用,救弊一变期期年。
国侨首议立谤政,习俗未久非所便。
祁寒暑雨辅天令,嗟尔小人犹怨焉。
甚哉仁义岂迂阔,言未及吐谗人㘋。
边氓方复思召虎,谓以王命来旬宣。
公扬天休布惠泽,一切苛政咸使蠲。
期民陶然释重负,时雨骤作苏枯蔫。
被甲边士众千旅,又煦凫藻相依沿。
狡兔窜缩飞鸟伏,良弓收势藏诸鞬。
时将劳还亟大用,上书愿得东南迁。
帝曰老臣重休息,方且畀汝南阳田。
南阳之民悦以化,焱若暖气来穷燕。
隆冬寒严雪积苦,赤子乳负蒙裘毡。
上方南顾孰予济,赖公往镇苏民编。
江东百城控越绝,齐俗轻剽穷奢妍。
三民劳力事故教,揖揖蚁蚋团腥膻。
望公之来日以治,坐使薄恶随而悛。
虽然一方仰其赐,安得为惠周幅员。
吾民崆峒岂有识,瞻望德业何拳拳。
凄然末学门下客,忆昨舍耕趋士联。
饭蔬饮水亦云乐,勉望箕业犹杯棬。
于时鄱阳被公化,乐以教育为民先
公嗟吾儒实已落,勉勉欲以经义传。
强扶驽骀决远到,足力不骋烦笞鞭。
渐摩师教日巳久,有类污壤遭坯埏。
良工遇物以规矩,方圆大小随陶甄。
锻磨拂拭仅成器,未省所用何如旃。
逢时清明辄自喜,才卵而翼思翩翾。
幸歌嘉鱼乐贤者,数罟不弃鳙与鲢。
区区一入太常选,谁顾尺蠖犹连蜷。
退思生成有本末,未能岂敢忘蹄筌。
公时提师出万里,一伏门下无由缘。
皇皇寸禄及亲养,乃以名字归冬铨。
度量未免习为吏,束缚日以官事煎。
方愚动与时事戾,进退坎埳谁与怜。
男儿三十志未就,却顾文字羞丹铅。
营营孤飞失所托,耻与燕雀争连翩。
愿奋羽翰脱榛棘,日逐凤鸟翔飞烟。
跋公之门已俯附,孑孑旆旞当风褰。
十年始得拜车下,若出秽薮游飞仙。
公之声名世轲愈,民望其赐犹蹇连。
况当景盛天子圣,将议明堂张九筵。
肯如大过栋已桡,方购梁木扶其颠。
定须笼材器所用,鸠敛天下无弃捐。
经营架搆非一干,愿得身备栭与椽。
公归辅成此基构,手斡元化随天旋。
致君无为坐以治,四气成顺岂有愆。
自然民物日陶遂,返我薄俗如羲颛。
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其十八 明末清初 · 王夫之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已闻嘉鱼诗作佛,还见仁和今为僧。
公今堕地吼狮子,我亦延客吊青蝇
使君有蜀孤有魏,离娄无耳旷无睛。
夜半失枕明失火,眠食两废莫相矜。
龙天章归省玉融 元末明初 · 刘三吾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十二
柏台使者开薇省,幕下诸宾聚壁奎。
红药诗情滩水上,白云亲舍玉融西。
旧家门巷乌衣在,故国江山杜宇啼。
若过州城旧厅事,为馀重觅昔年题。
嘉鱼县赤壁 清 · 贝青乔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半行庵诗存稿卷三
当涂此龙战,一炬阵云昏。
故垒今何在,寒涛古共奔。
误因苏子赋,争若谢公墩
听到南飞鹊,无依断客魂。
江湛 南朝宋 · 王微
 出处:全宋文卷十九
弟心病乱度,非但蹇躄而已,此处朝野所共知。
驺骑扣荜门,闾里咸以为祥怪,君多识前世之载藉,天值何其易,倾弟受海内骇笑,不过如燕石秃鹙邪?
未知君何以自解于良史邪?
今虽王道鸿鬯,或有激朗于天表,必欲潜渊探宝,倾海求珠,自可卜肆巫祠之间,马栈牛口之下,赏剧孟于博徒,拔卜式于刍牧。
亦有西戎孤臣,东都贱士,上穷范驰之御,下尽诡遇之能,兼鳞杂袭者,必不乏于世矣。
且庐于承明,署乎金马,皆明察之官,又贤于管库之末。
何为劫勒通家疾病人,尘秽难甚之选,将以靖国,不亦益嚣乎。
书》云:「任官惟贤才」,而君擢士先疹废,芃芃棫朴,似不如此。
且弟旷违兄姊,迄将十载,姊时归来,终不任舆曳入阁;
兄守金城,永不堪扶抱就路,若不惫疾,非性僻而何。
比君曰表里无假,长目飞耳也。
常谓生遭太公,将即华士之戮,幸遇管叔,必蒙僻儒之养。
光武冯衍才浮其实,故弃而不齿。
诸葛孔明云:「来敏乱郡,过于孔文举」。
况无古人之才概,敢干周汉之常刑。
彼二三英贤,足为晓治与否?
恐君逢此时,或亦不免高阁,乃复假名不知己者,岂欲自比卫赐邪?
君欲高敩山公,而以仲容见处,徒以捶提礼乐,本不参选,鄙夫瞻彼,固不任下走,未知新沓何如州陵耳。
而作不师古,坐乱官政,诬饰蚯蚓,冀招神龙,如复托以真素者,又不宜居华留名,有害风俗。
君亦不至期人如此。
若交以为人赐,举未以己劳,则商贩之事,又连所不忍闻也。
岂谓不肖易擢,贪者可诱。
凡此数者,君必居一焉。
虽假天口于齐骈,藉鬼说于周季,公孙碎毛发之文,庄生纵漭瀁之极,终不能举其契,为之辞矣。
子将明魂,必灵哈于蒿里,汝颖馀彦,将拂衣而不朝。
浮华一开,风俗或从此而爽。
鬼谷以揣情为最难,何君忖度之轻谬?
今有此书,非敢叨拟中散,诚不能顾影负心,纯盗虚声,所以绵络累纸,本不营尚书虎爪板也。
成童便往来居舍,晨省复经周旋,加有诸甥,亦何得顿绝庆吊。
然生平之意,自于此都尽。
君平公:「生我名者杀我身」。
天爵且犹灭名,安用吏部郎哉!
其举可陋,其事不经,非独缙绅者不道,仆妾皆将笑之。
忽忽不乐,自知寿不得长,且使千载知弟不诈谖耳(《宋书·王微传》,吏部尚书江湛吏部郎,微与书,又略见《艺文类聚》四十八。)
与从弟僧绰书 南朝宋 · 王微
 出处:全宋文卷十九
五虽无人鉴,要是早知弟,每共宴语,前言何尝不以止足为贵。
且持盈畏满,自是家门旧风,何为一旦落寞至此,当局苦迷,将不然邪!
讵容都不先闻,或可不知耳。
衣冠胄胤,如吾者甚多,才能固不足道,唯不倾侧溢诈,士颇以此容之。
至于规矩细行,难可详料,疹疾日滋,纵恣益甚,人道所贵,废不复修。
幸值圣明兼容,置之教外,且旧恩所及,每蒙宽假。
吾亦自揆疾疹重侵,难复支振,民生安乐之事,心死久矣。
所以视日偷存,尽于大布米厉,半夕安寝,便以自度,血气盈虚,不复稍道。
长以大散为和羹,弟为不见之邪?
疾废居然,且事一己,上不足败俗伤化,下不至毁辱家门,泊尔尸居,无方待化,凡此二三,皆是事实。
吾与弟书,不得家中相欺也。
州陵此举,为无所因,反覆思之,了不能解。
岂见吾近者诸笺邪,良可怪笑。
吾少学作文,又晚节如小进,使君公欲民不偷,每加存饰,酬对尊贵,不厌敬恭。
且文词不怨思抑扬,则流澹无昧。
文好古,贵能连类可悲,一往视之,如似多意。
当见居非求志,清论所排,便是通辞诉屈邪。
尔者真可谓真素寡矣。
其数旦见客小防自来盈门,亦不烦独举吉也。
此辈乃云语势所至,非其要也。
弟无怀居今地,万物初不以相非,然鲁器齐虚,实宜书绅。
今三署六府之人,谁表里此内,傥疑弟豫有力,于素论何如哉?
则吾长扼不死,终误盛壮也。
江不过强吹拂吾,云是岩穴人。
岩穴人情所高,吾得当此,则鸡鹜变作凤皇,何为干饰廉隅,秩秩见于面目,所惜者大耳。
诸舍阖门皆蒙时私,此既未易陈道,故常因含声不言。
至兄弟尤为叨窃,临海频烦二郡,谦亦越进清阶,吾高枕家巷,遂至中书郎,此足以阖棺矣。
又前年优旨,自弟所宣,虽夏后抚辜人,周宣及鳏寡,不足过也。
语皆循检校迹,不为虚饰也。
作人不阿谀,无缘头发见白,稍学谄诈
且吾何以为,足不能行,自不得出户,头不耐风,故不可扶曳。
家本贫馁,至于恶衣蔬食,设使盗蹠居此,亦不能两展其足,妄意珍藏也。
正令选官设作此举,于吾亦无剑戟之伤,所以勤勤畏人之多言也。
管子晋贤,乃关人主之轻重,此何容易哉?
州陵亦自言视明听聪,而返区区饰吾,何辩致而下英俊。
夫奇士必龙居深藏,与蛙虾为伍,于勋其犹难之,林宗辈不足识也。
似不肯眷眷奉笺记,雕琢献文章,居家近市廛,亲戚满城府,吾犹自知袁阳源辈当平此不。
节诈之与直独,两不关吾心,又何所耿介?
弟自宜以解塞群贤矣,兼悉怒此言,自尔家任兄故能也。
日日望弟来,属病终不起。
何意向与江书,粗布胸心,无人可写,比面乃具与弟。
书便觉成,本以当半日相见,吾既恶劳,不得多语,枢机幸非所长,相见亦不胜读此书也。
亲属欲见,自可示,无急付手(《宋书·王微传》,既为始兴王府吏睿数相存慰,征奉笺书,辄饰以辞采。为文古甚颇抑扬,袁淑见之,谓为诉屈。因此又与从弟僧绰书。又略见《艺文类聚》四十八。)
王履约遗江鲚海蛤 明 · 黄省曾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五百一
东风动沙苑,海蛤带春潮。
驿路先发,江城雪半消。
天寒屋小,日暮尺书遥。
传语嘉鱼使,因君涤旧瓢。
子中修撰石盆题壁二首 其二 北宋 · 郭祥正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青山重复路逶迤,虽近州城俗客稀。
只有史君频得句,时时吟袖带云归。
百丈潭(资圣庵前深谷。其水来自云峰,凑潭垂瀑而下,高数百尺。潭面南北广六丈,东西三丈,黯黑如墨。昔有龙居,以云峰人家日繁,多浣濯不洁,潭在其下流,龙遂避而徙于嘉鱼池) 南宋末 · 陈岩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目观溶溶眩水精,耳根虩虩受雷声。
一杯更吸潭间味,并要胸中领此清。
龙游涧(资圣庵南,县流而下入嘉鱼池。说者谓尝有神龙游戏其中) 南宋末 · 陈岩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龙蟠水底安于命,龙奋云间便自神。
或跃或潜须早决,何须来往涧南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