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国风·王风(今洛阳一带) (陆曰:王国者,周室东都王城畿内之地,在豫州,今之洛阳是也。幽王灭,平王东迁,政遂微弱,诗不能复雅。下列称风,以“王”当国,犹《春秋》称王人。)黍离 春秋 · 诗经
四言诗
《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离离,彼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一章)

离离,彼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
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二章)

离离,彼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
知我者,谓我心忧。
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三章)

按:黍离三章,章十句。
榆关纪痛诗(十首。十月二十四,黄海舟中作。) 其一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十二
甲子秋七月,浙督卢永祥兵败,被逐于齐燮元,乃遣使乞援于奉天。张雨亭耻于辛酉之败,思修怨于我者三年矣,于是苏、浙之战方熄,而直、奉之祸又作。八月举兵十二万,长驱犯山海关彭寿莘与战,互有胜负。上将军吴公,受朝命督师为总司令,直鲁豫副使王承斌为副司令。十九日,公自洛阳三师之一旅至京师,设讨逆军总司令部于四照堂。全国诸侯咸愿会师榆关听驱使,公编制调请,旬日而定。编正军四军,一军总司令彭寿莘,以王维城、董政国副之,二军总司令王怀庆,以米振标副之,三军总司令冯玉祥,无副,四军总司令曹锳,以殷本浩、曹士杰副之。乃定行军方略,一军分三路进,一路司令彭寿莘,二路司令王维城,三路司令董政国,而以冯玉荣、葛树屏、时全胜属之;二军分二路进,前敌总指挥刘富有、副指挥龚汉治属之;三军分二路进,一路司令李鸣钟、二路司令张之江属之;四军分二路进,二路司令永祥属之。乃编援军十路,张福来为援军总司令,一路司令曹锳,二路司令胡景翼,三路司令张席珍,四路司令清臣,五路司令靳云鹗,六路司令治堂,七路司令张治功,八路司令李治云,九路司令潘鸿钧,十路司令庆林,而以曹士锳、林起鹏、田维勤、马灿林、吴长植、张金标等副之。海军总司令杜锡圭,副司令温树德。当是时,各督入,倾国云从,天下将士,无不以得受吴将军驱策为荣。命使面请,率军效命者争先恐后,坐为之满,文电日积盈尺。是役也,统计正军九路,援军十路,司令四十,而后防筹备各司令不与焉;马步炮辎工兵额共为二十馀万,而飞机、海军不与焉。某将驻某地,某军取某势,则皆各受吴公之命。冯玉祥驻热河,为左翼,公知其不可恃,命胡景翼驻喜峰、平泉以监之。于时诸路诸司令,期会而发,信宿而集,飞挽则依山陆梁,徵赴则排虚缩地,万轨一涂,昏晓无间,甲帐山积,战马云逝,东西南北数千里,肩摩毂击,途为之塞者累日兼旬,田夫耒以观兵,绅商壶浆而犒士,出师之盛,近今无有焉。九月初十夕上将军督师北京,纛车在前,幕府车次之,余以秘书兼机要参议,与闻戎机,随纛车次乘。十二日,军次秦皇岛,时诸路军云集长城,战稍却。先是,冯玉荣失守九门口,敌军得入关,公电令斩冯玉荣以徇,自往督师。既至,军威大震,公亲指挥,衣不解带,大战十日,数夺要塞。惟时饷无的款,军需告匮,公内忧之。初,财政总长王克敏数谋承认佛郎案,以得大贿,公在数电曹公,力持不可,痛斥其奸,事遂寝,克敏于是衔公而思中伤以败公功。军事既兴,王不任筹饷,尝争论于曹公前。公索之急,王曰:「实无钱。无已,则承认金案,旦夕可得数百万。」公怒曰:「君乃欲乘国家危急,胁劫卖国耶?我宁饿死沙场已耳。」朝士咸劝杀克敏辈以清侧,为曹公所解。至是军饷需日必十万,而兵站、运轮、制造、弹械、衣甲、医药、谍报、赏恤、舟车、供给一切杂支,实且两倍其数犹不与也。秋尽霜高,边海苦寒,士卒有无衣之叹,有司兴仰屋之嗟。公知不可以持久,利在速胜,乃思出奇兵。于是躬冒炮火,相度形势,朝浮洲岛,夕返大营,涉海踰岭,日必数十百里。归则披阅文书,抉择可否,目无停视,耳无辍听,五官并用,穷极夙夜,弗以为劳。遂密定以海军载兵暗截葫芦岛,出锦西直达沈阳之计。事待发矣,时奉军转战经月,久困榆关,精锐死伤略尽,士无斗志,佥怨用兵之非计,至躯贫民以充士卒。辽东豪杰,群焉思逞,以效顺于吴公,而我以奇兵出间道临之,直捣黄龙,此其时也。奉军既侦公日游弋海面,知必有奇谋,顾关下诸军攻之急,不可懈,弗得顾后防,于是大惧。张雨亭知冯玉祥性好作乱而贪财,方思报怨于吴将军,乃急使至承德祥,使倒戈,约券千万为寿,而先辇二百万。祥果利其多金,许之,遣使约承斌、孙岳,共谋去曹结张,而据北方政权。惧景翼监军也,说之曰:「公遇子厚乎?」曰:「厚。」曰:「以子之功,宜分茅矣,乃猎食顺德,饷械往往不给,曾不得尺寸之土,且今兹之战,君意何欲?」曰:「立功得土耳。」祥笑曰:「岂不闻吴公面曹公之言乎?三省巡阅非子衡莫属,三省各督,则懋宣子耕赞勋可。战而胜,事内定,败,俱死而已。」于是景翼怒。祥曰:「鸟尽弓藏,奉灭,曹、将不可复制。我将以和平应民意,倡停战以存奉,成,奉必我,而政自我出,不成,则我得美名,亦足自给。一举两得,君其从我游乎?」因述奉军急求意。胡素贪而贫,大悦,是夕先辇老头票十万至胡营,祸遂作。二十一日,冯、胡以其军叛,倍道疾趋,夜半至德胜门孙岳开门纳之北京陷。祥以炮围总统府,囚曹公于延庆楼,承斌入逼曹公下令停战,褫吴将军职,解其兵柄。吴公方统大军苦战山海关,闻变,命援军总司令张福来当榆关,自率卫队一百人,疾趋天津,电调长江、鲁、豫诸军入。各军未及发,而鲁督士琦段祺瑞通,先叛,陈兵济南,断津浦路,命胡翊儒据德州兵工厂,毁铁道,遏南军不得北上,惟潘鸿钧旅先得至,与冯玉祥战于杨村、张庄间,败绩。时山海关主客军犹十馀万,受张福指挥,居四日,不战而遁,军中莫知所措,则大渍,先津军败,张宗昌遂以骑兵下滦州矣。公以首尾皆败,援路绝,知事不可为,率残部五千,退唐沽,乘海军南渡,至烟台,将假道入士琦不许,乃入长江,由汉口洛阳焉。祥既据北京自称国民军革命,自建摄政内阁,然意尤在得皇室财宝,命张壁、鹿钟麟勒兵入宫,露刃逐清帝、后妃下殿,而籍其宫室财货。于是元明以来,三朝御府珍储,十代帝后珠玉宝器,以至三代鼎彝图书,九洲百国方物,天府嫏嬛、宇宙韫閟希世之物,无虑几千万万亿,至是尽以出,戈断行人于道路,六日夜不绝,盖不知其纪极。夫浃旬之间,两举大逆,虽赵高之害蒙恬董卓之劫洛阳宫,华歆之逼汉献帝,不能专恶于前矣。变初发,京津士民,无不发指,及公至,犹冀一战而反正也。败耗既传,咸伤吴公以忠正见欺,而国事将益不可问,无不相向扼腕,有痛哭者,有愤而痫癫者,外人会饮,言冯事则怒掷酒器于地至粉碎。综海内外士论,咸吴公功败垂成,与岳忠武班师同为千古恨事,同声惊痛惋惜,不能已已。余侍从帷幄,历有年所,久安从军之乐,数被战胜之荣,今乃于千载不偶之事,天崩地坼,目击而躬逢之。伤正义之不伸,慨天心之助长,恸尊亲之忧辱,哀网纪之沦亡,痛定纪痛,示不忘焉。
六合军需动,安危仗令公
长驱二十万,鼓角下辽东
不以兵车力,何由衽席功。
执鞭吾所愿,长揖事英雄(古今万国,无不以武力而能底定者。以杀止杀,先哲盖已言之。不然者,区区霸业之不以兵车,何足多管仲之力?而谓暴民大憝,可空言而和平哉?)
哭孚威上将军(五律四十首) 其十三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集外诗
江流纷暮雪,消息断中原。
久客诗皆老,从军气欲吞。
千家闻聚哭,一路未招魂。
吟尽陈陶恨,风笳落照昏(自广水间关入,艰险万端。圻于冰雪中追及郑州。时军容复整,统兵三十馀万。)
闲中好 唐 · 张希复
 押支韵
武宗癸亥三年,予与张君希复善继同官秘书郑君符梦复连职仙局。会假日,游大兴善寺。因问《两京新记》及《游目记》,多所遗略。及约一旬寻两街寺,以街东兴善为首,二记所不具,则别录之。游及慈恩,初知官将并寺,僧众草草。乃泛问一二上人及记塔下画迹,游于此遂绝。后三年,予职于京洛,及刺安成至大中七年归。在外六甲子,所留书籍,揃坏居半。于故简中睹与二亡友游寺,沥血泪交。当时造适乐事,邈不可追。复方刊整,才足续穿蠹,然十亡五六矣。
闲中好,幽磬度声迟。
卷上论题肇,画尽僧姓支。
中原纪痛诗 其八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集外诗
江流纷暮雪,消息断中原。
久客诗皆老,从军气欲吞。
千家闻聚哭,一路未招魂。
吟尽陈陶恨,风笳落日昏。
按:河南一省,除河北数州外,盖久困于匪,民团起而自卫,曰红枪会,皆有枪炮及刀枪之属。其理事亦甚有法度敬官,凡钱粮赋税,应输者输之,如官有贪婪不法,则逐之,军士有奸掠,则杀之,与之斗,一呼而数千立集,其勇倍于官军,官军弗能胜,故驻军将领咸惧焉,有匪警则与之战,豫之官军弗及也。其会有首领,能公正,部下有罪,立格杀之,风纪肃然,无敢犯。近年河南民犹能存活,盖自保也,年来各县争设,愈聚愈众,人数既盛,颇思左右时势,自露头角。其术似义和团,逆料其竟必有大患,殊非豫民之福也。其匪患自白狼、老洋人以至今樊钟秀,困于匪者已十余年,复经我军之败、胡憨之战、岳维峻之抗命,兵燹连年,民不堪命,田赋已徵至十八岁度。豫民望吴公久矣,今秋吴公既至,欢跃乃有生气。然吴公入,志在整军恢复江汉,乃靳云鹗阻兵信阳,玩日旷时,拥兵不发,吴公部下诸将之军,犹十余万人,合云鹗兵共二十余万,稽留中原,至今四月。天寒,衣食取诸于民,加之不肖官吏因以为奸,竭泽而渔,流亡迁徙,十邑九墟矣。又以军事戒严,道途梗塞,土产麦豆,山积田野间,财货不通,伤农尤甚。铜元充斥,物价踊贵,民终日劳力,不能赡其家。于是壮丁尽入部伍,或胁而为匪盗,郑州距大营三五里,即有大劫勒赎之事,逮之,皆兵也,无敢告发,忍受而已。盖豫东、西、豫南三道,非兵即匪。嗟夫!以一省区而经历匪患,至今尤炽,复以叛将犯上阻民,致我二十万大军仰食于民,积累日月,民何以堪。
贺寿 其一 明末清初 · 于成龙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于清端政书卷八
才猷当代仰宗工,经济文章自不同。
名著玉堂称绣虎,功齐铜柱集飞鸿。
一身化育钧陶际,万姓生成指顾中。
从此豫州多气象,惟凭湘泽望高嵩。
中原纪痛诗 其十一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集外诗
铁骑蟠秦塞,春风过渭桥。
咸阳三月里,洗甲雨潇潇。
爨骨仇能复,屠城恨未销。
入关刘季约,飞挽上云霄。
按:河南民之恨国民军也,因愤冯玉祥督豫之暴戾、胡景翼督豫之搜括。去岁令田生春屠禹州全城,禹州最富,胡杀其县官商会会长及诸富商大绅。时胡驻许州,即屠城以小车输禹民金银纸币,尽载许昌,银洋既尽,乃载铜元,如是昼夜不息者九日,无虑千万。岳维峻督豫,横征暴敛,不复能堪,又两次与红枪会战,杀数千人。蒋世杰信阳一月,杀豫民无数。此就军事而言。此外遇事欺压、无事敲诈外,县军队之绑票勒赎,诬匪栽脏,强借勒罚,奸淫杀人,动逮全家,或围全寨,绅富勒捐,则随意指派,动以数十万,稍不如意则桎梏至之,诬指通匪,抄没财产,杀其一家,洗其一村。盖自陕军到豫,官兵即匪,洗村之声,数见不鲜,数年来河南民久无天日,无所谓法律,无所谓政治,其怨毒深矣,诚化外之民穷而无告者也。故豫省红枪会之设,即在胡、岳督豫之时,外以自保防匪为名,实则切齿陕军,欲得而甘心焉。逆知陕军重欲入,民兵不与两立,必起而与之敌,结怨于民,有幸理乎?
中原纪痛诗 其十四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集外诗
哀我两河士,壶浆义薄云。
可怜好百姓,争说大将军
垂泪言秦政,闻声似宋君。
三年思杜母,悲喜亦何云。
按:河南自吴公去后,三年以来,备受陕军之蹂躏,百姓皆焚香祝天,愿吴公早日入。今秋,再入中原,人民如见慈母,虽以军饷筹款,无不乐输,曰:「但忍痛须臾,愿吴公得早复江汉耳。」惟近以靳云鹗阻兵信阳,致大军坐困半载,重累我民,是岂公所愿哉?
金匮 其九 战国齐国 · 齐太公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今海内陆沈于殷久矣,何乃急于元元哉(《后汉袁绍传》注,《文选。陈琳袁绍豫州》注)
九疑庚申 清 · 何绍基
 押先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二十四
一峰一峰高羾天,峰峰相望不啻千。
舜源一峰独崇正,俨似帝座中天悬。
南服作镇故北乡,匪巍巍德曷配旃。
九峰盖视山泽例,数究于九包者全。
岂若三十六与七十二,纷纷附会多纠缠。
深岩秘壑况无数,灵气孕结万窍穿。
水精六角洞洞有,宝光上烛牛斗躔。
岂惟恶虫蔽兽所,不至化尽箐雾空蛮烟。
三分石瀑自天下,又在舜源峰后万丈颠。
瀑飞冬夏不息竭,分注楚粤为大川
由兹融泄五岭外,匪仅大江以南奠伏坚。
嵩高既据豫州壤,其四岳者必在边。
古来南岳之议久未决,西京褊陋至以灊阜权。
中原浩浩抵南海,其间岭岫势蔓延。
欲定一尊主宰是,兹实峻极不颇偏。
祝融石廪藩翰耳,火维神柄焉能专。
重华宫中受玉琯,天贶已在南巡先。
陟方省方古今语,礼视恒岱玉帛虔。
上古圣人秉奇寿,百龄而外亦暮年。
若使衡山柴望,何又南越千里不欲息厥肩。
我来虞帝庙下宿,星月炯炯不得眠。
五更起瞰众峰影,万灵剑佩济济锵锵然。
列朝方岳祀典何敢议,不见高文巨识唐臣元结图记炳在编。
苏忠勇公元符三年八月 宋 · 江楶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光绪《抚州府志》卷一七
公讳字宜父,沈毅有器局,喜功名,擢进士第
皇祐中英州,会侬寇犯顺。
方时承平,民不识战斗,卒然警急,决不可支。
真阳地偪迫而当兵冲,公婴城拒守,逆挫其锐。
既而康、封等州相继陷贼,千里之内俱为战场。
公以孤军牵制其后,使不反顾,不敢越逸,卒能独全一州。
贼平,恩授阁职。
公儒生,素不履行阵,一旦立功戎马间,故益以忠义自奋。
熙宁中,守邕管交趾叛,攻其城,公以力战阵没。
朝廷悯之,赠奉国军节度使谥曰「忠勇」。
历官素有能称,中间尝以罪摈,已而稍复用。
嘉祐中,以太常博士崇仁
其为政刚而不猛,民亦畏而爱之。
闻诸故老,公为人丰硕而髯,面色黝黑,语音琅然,真伟丈夫也。
每有规创,未尝辄拘小节,其牢不可夺。
及其成也,必为长世之利。
今县之浮梁,盖其遗迹。
始,公之至,革五律寺为禅林,广教居其一焉。
院盖有西竺荣禅师道场,其在崇仁最为杰出。
天祐中废居律中,经百五十八年而公实始易之,公去辄从旧,已而复兴。
其初世曰宗尚,次今宗义。
禅师之来,得公诗于壁间,徘徊咨嗟,想见其人。
因创其祠像以崇香火之奉,且曰:「公虽有请于是寺,余之报也,岂独私公之德而已哉」!
公忠义出于天资,肉视虎狼,与之奋死以决一□□命,卒于杀身成名。
而遗风赫然,著于天下,后世言之,如严霜烈日,思觌公之貌而莫挹夫英姿伟气者,岂特一人而已哉!
则是像之立,庶乎肃声容而望履舄,咸有激于心云尔。
因书其事刊之石。
元符庚辰仲秋日记。
西江月 其七 宋 · 张伯端
 押词韵第十一部
雄里内含雌质,负阴抱却阳精。
两般和合药方成。
点化魄纤魂胜。

信道金丹一粒,蛇吞立变龙形。
鸡餐亦乃化鸾鹏。
飞入真阳清境。
金丹四百字序 宋 · 张伯端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金丹四百字》(正统道藏本)
七返九还金液大丹者,七乃火数,九乃金数。
以火炼金,返本还源,谓之金丹也。
以身心分上下两弦,以神气别冬夏二至,以形神契《坎》、《离》二卦。
以东魂之木,西魄之金,南神之火,北精之水,中意之土,是为攒簇五行。
以含眼光,凝耳韵,调鼻息,缄舌气,是为和合四象
以眼不视而魂在肝,耳不闻而精在肾,舌不声而神在心,鼻不香而魄在肺,四肢不动而意在脾,故名曰五气朝元。
以精化为气,以气化为神,以神化为虚,故名曰三花聚顶。
以魂在肝而不从眼漏,魄在肺而不从鼻漏,神在心而不从口漏,精在肾而不从耳漏,意在脾而不从四肢孔窍漏,故曰无漏。
精、神、魂、魄、意相与混融,化为一气,不可见闻,亦无名状,故曰虚无。
炼精者炼元精,非淫佚所感之精;
炼气者炼元气,非口鼻呼吸之气;
炼神者炼元神,非心意念虑之神。
故此神、气、精者,与天地同其根,与万物同其体,得之则生,失之则死,以阳火炼之则化成阳气,以阴符养之则化成阴精,故曰见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见。
身者心之宅,心者身之主。
心之猖狂,如龙身之狞恶,如虎身中有一点真阳之气,心中有一点真阴之精,故曰二物。
心属《乾》,身属《坤》,故曰乾坤鼎器。
阳气属《离》,阴精属《坎》,故曰乌兔药物。
抱一守中,炼元养素,故曰采先天混元之气。
朝《屯》暮《蒙》,昼午夜子,故曰行周天之火候。
木液旺在卯,金精旺在酉,故当沐浴。
《震》男饮西酒,《兑》女攀北花,《巽》风吹起六阳,《坤》土藏蓄之数,故当抽添。
夫采药之初也,动乾坤之橐籥,取离坎之刀圭。
初时如云满千山,次则如月涵万水,自然如龟蛇之交合,马牛之步骤。
殊不知龙争魂,虎争魄,乌战精,兔战神,恍惚之中,见真铅杳冥之内有真汞,以黄婆媒合,守在中宫
铅见火则飞,汞见火则走,遂以无为油和之,复以无名璞镇之。
铅归《坤》宫,汞归《乾》位,真土混合,含光默默。
火数盛则燥,水铢多则滥。
火之燥、水之滥,不可以不调匀,故有斤两法度。
修炼至此,泥丸风生,绛宫月明,丹田火炽,谷海波澄。
夹脊如车轮,四肢如山石,毛窍如浴之方起,骨脉如睡之正酣,精神如夫妇欢合,魂魄如子母留恋,此乃真境界也,非譬喻也。
以法度炼之,则聚而不散;
以斤两炼之,则结而愈坚。
魂藏魄灭,精结神凝,一意冲和,肌肤爽透,随日随时,渐凝渐聚,无质生质,结成圣胎。
夫一年十有二月也,一月三十日也,一日百刻也,一月总计三千刻,十月总计三万刻,行住坐卧,绵绵若存。
胎气既凝,婴儿显相,玄珠成象,太乙含真,故此二万刻之中,可以夺天上三万年之数。
何也?
一刻之工夫,自有一年之节候,所以二万刻可以夺三万年之数也。
故一年十二月,总有三万六千之数,虽愚昧小人行之,立跻圣地,奈何百姓日用而不知也。
元精丧也,元气竭也,元神离也,是以三万刻,刻刻要调和,如有一刻差违,则药材消耗,火候亏缺,故曰毫发差殊不作丹也。
是宜刻刻用事,用之不劳,真气凝结,元神广大,内则一年炼三万刻之丹,外则一身夺三万年之数,大则一日结一万三千五百息之胎,小则十二时行八万四千里之气,故曰夺天地一点之阳,采日月二轮之气,行真水于铅炉,运真火于汞鼎。
以铅见汞,名曰华池
以汞入铅,名曰神水
不可执于无为,不可形于有作,不可泥于存想,不可著于持守,不可枯坐灰心,不可盲修瞎炼。
惟恐不识药材出处,又恐不知火候法度。
要须知夫身中一窍,名曰玄牝,此窍者非心非肾,非口鼻也,非脾胃也,非谷道也,非膀胱也,非丹田也,非泥丸也。
能知此之一窍,则冬至在此矣,药物在此矣,火候亦在此矣,沐浴亦在此矣。
结胎在此矣,脱体亦在此矣。
夫此一窍,亦无边傍,更无内咎,乃神气之根。
虎无之谷,在身中而求之,不可求于他也。
此之一窍,不可以私急为度,是必心传口授,茍或不耳,皆妄为矣。
今作此《金丹四百字》,包含造化之根基,贯穿阴阳之骨髓,使炼丹之士寻流而知源,舍妄以从真,不至乎忘本逐末也。
夫金丹于无中生有,养就婴儿,岂可泥象执文,而溺于旁蹊曲径?
然金丹之生于无也,又不可为顽空。
常知此空,乃是真空;
无中不无,乃真虚无。
今因马自然去,讲此数语,汝其味之。
某已被旨移蔡贼起旁郡未果进发今日上城部分民兵阅视战舰口号五首 其二 宋 · 韩驹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病守虽闲鬓未苍,尚能谈笑坐胡床
指挥一扫妖氛尽,便自关山汝阳
孙王墓 宋 · 杨友夔
 押尤韵
阖闾城南荒之丘,昔谁葬者孙豫州
久无过客为下马,时有牧童来放牛。
居然珍宝出光怪,识者夜见踪其由。
玉环金碗到城市,土花不蚀馀千秋。
州家廉问亟封守,贼曹掩骼穷奸偷。
已知其中有可欲,亦恐未免无穷忧。
当时义师奋四海,少日已无袁与刘。
英雄异世凛如在,暴露无乃为神羞。
人生浮脆无可料,蝼蚁乌鸢从所求。
高陵劝尔一杯酒,自古南山能锢不宋范成大《吴郡志》卷三九 《吴郡志》:吴孙王墓在盘门外三里。政和间,村民发墓砖,皆作篆隶,为“万岁永藏”之文,得金玉瑰异之器甚多。有东西银杯,初若灿花,良久化为腐土。又得金搔头十数枚,金握臂二,皆如新,并瓦薰炉一枚,与近世陆墓所烧略相似,而箱底有灰炭如故。父老相传云长沙王墓,按长沙王孙策,又恐是其母若妻墓。郡守闻之,遽命掩塞。所得古物,尽归朱勔家。洪刍《香谱》亦略载此事。郡人杨友夔为诗序其事为详,但直指以为坚墓,故有“高陵”之句。)
南城咏古十六首 其八 长春宫(全真丘神仙处机之居。太祖常召至西域之雪山诵道,屡劝上以不杀。) 元 · 乃贤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羸骖蹋秋日(一作水),迢递谒琳宫。
松子花砖落,溪流板阁通。
楼台非下土,环佩忆高风。
草昧艰难日,神仙第一功。
首夏吴将军小园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十一
半亩园林屋似舟,一匡于此合诸侯。
中原四月青杏,细雨清樽侍豫州
独归叹丁卯早春。)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押阳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集外诗
黄河春色来,游子惊异乡。
久困虢间,令我鬓发苍。
愁病攻其短,谋略惭所匡。
中原生芳草,战马杂牛羊。
忽哀江南春,军中忆草堂。
长揖辞豫州,东归道阻长。
豁然见江水,开颜复徬徨。
间关趋里巷,入门心皇皇。
故妻化异物,爱子各一方。
仆夫展庭扉,老婢拂行装。
邻人怪我瘦,感叹行李傍。
旧犬奔出迎,欢喜啮衣裳。
夜伴主人卧,驱之复入床。
似怜主人独,复讶归参商。
主人勿复去,共兹守空房。
物性固犹是,顾之增悽惶。
江梅今合抱,繁枝间幽篁。
湿红与楼齐,深庭寒雨荒。
茶灶久不火,遗挂犹在墙。
清宵坐棐几,绣幕溢暗香。
徘徊明镜前,夙昔耀新妆。
于物亦何爱,一一摧肝肠。
久虚同牢食,厨下熟黄粱
入夕春寒盛,呼童斟玉觞。
为君设匕箸,庶犹共酒浆。
园蔬嚼寒绿,江鱼荐新尝。
恍若平生时,此恨殊茫茫。
我生重贫贱,所悲失糟糠。
常惧富贵至,富贵悲莫当。
忆昔出门时,携手登河梁。
同出不同归,思君入膏肓。
谁其伴君子,慰此门户伤。
生还意转苦,不如死战场。
曲隐家醉还。明日。唫成数绝录似。幸传示茂松。以资一噱 其一 明 · 徐居正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十四○第十二
曲翁家在醉乡边,天地无私日月延。
我亦归来春满面,从今不堕汝阳涎。
藏春坞三首 其二 宋 · 孙觌
 押灰韵
汝阳红槿帽,欲挽春风回。
不用宝刀截(明钞本、四库本作裁),试看羯鼓催。
玉树日日新,金莲步步开。
仍须觅春草,随人处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