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赠万讱归清江定侯帅阃 元末明初 · 刘崧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北沙亭上题诗处,五六年前共阿翁。
乱后相逢浑不识,可怜玉树倚秋风。
赠万讱归清江定侯帅阃 元末明初 · 刘崧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寂寞林居似耦耕,感君相顾足高情。
茆堂昨夜听寒雨,竹火松烟坐到明。
赠万讱归清江定侯帅阃 元末明初 · 刘崧
七言绝句 押豪韵
新筑土垣浑不高,旋编户隔蓬蒿。
雨中惯着寻山屐,自过村南问浊醪。
赠万讱归清江定侯帅阃 元末明初 · 刘崧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子归帅阃慎驱驰,莫怪山人送别迟。
记取池亭脩竹下,别馀长是看君诗。
俞武襄大猷 清 · 严遂成
 出处:明史杂咏卷三
戚家军,俞家军,军声恫贼呵风云。
(谭元清、黎那燕、蓝松三等。)(黄朝猛等。)安南范子仪等。)张琏吴平李亚元、曾一本等。)间起,海氛甚恶无时已。
其来如雨去如风,灭于西者生于东。
东西大小数百战,公也水陆多奇功。
枋国何人抑不叙,幕府攘之自为计。
血肉淋漓换得来,弃置空虚无用地。
偶一失律群叫呶,三予三夺如儿戏
君门万里臣何言,新鬼故鬼声烦冤。
甲裳一卸剑舞罢,滴露研朱读易轩。
袁顗等诏 南朝宋 · 刘子业
 出处:全宋文卷七
宗社多故,衅因冢司,景命未沦,神祚再乂。
自非忠谋密契,凯伊克殄。
侍中祭酒领前军将军新除吏部尚书顗游击将军著作郎尚书左丞徐爰,诚心内款,参闻嘉策。
匡赞之效,实监朕怀,宜甄茅社,以奖义概。
可封新隆县子可封吴平县食邑各五百户(宋书袁顗传。)
重过义山堂忆萧晋兄弟与清江刘仲修同饮园空室中今十年矣感念存殁为之黯然 元末明初 · 刘崧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溪泉依旧石泉通,故旧飘零土室空。
却忆清江刘处士,曾同绝顶坐松风。
周文襄忱 清 · 严遂成
 出处:明史杂咏卷二
江南财赋地,逋课八百万。
奉命往釐之,何以起涂炭。
吴平籍官田,租倍他郡半。
累减少苏息,平米法称善。
(拨运。)(纲运。)运立簿,辖(辖收。)(总收。)收握算。
置仓名济农,赈贷取赢羡。
水次得兑交,转漕去前患。
折草以帖赍,纳布式毋乱。
损耗供帐科,缺额盐灶赡。
时复屏驺从,父老咨询遍。
忽焉匹马骑,往来历圩岸。
安知都堂尊,衣服固敝烂。
淤壅浚三江,沙柴垦二县丹徒丹阳。)
馀波逮邻封,乞籴役舟泛(江北饥,公贷米十万石。)
岁积不可校,修葺广营建。
馈遗匪乾没,渔蠹或欺谩。
公物归之公,张弛为济干
朝士丛谤议,奸民迭构煽。
二十一年前(公在任二十一年。),十家九逃窜。
苦心著成劳,凶荒饱餐饭。
乃不以为功,抚膺发长叹。
郎署昔浮沉,挨宿成祖令二十八人进学文渊阁,应二十八宿,公选庶吉士,年少,乞预许之,谓之挨宿。)资靖献。
张说珠记事,杨愔曲障面。
竹木陶侃,阴阳册刘晏
以此经世才,况当土木变。
不得立于朝,度支绌攻战。
嗛嗛意未已,保全深眷。
厥后吴大饥,何人迹克践。
处处祭生祠,哭声震淮甸
夜宿雄县东馆会文学李秀士自云尝从游圭斋欧阳文公临川曾子固清江胡居敬先辈之门其风流酝藉有足观者于是予去乡七年矣为之慨然明日书此识别 元末明初 · 刘崧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瓦桥东馆晚停骖,喜遇幽人慰盍簪。
间说从游往年事,满庭霜月梦江南
玉笥山杨主簿公望清江 元末明初 · 刘崧
五言排律 押萧韵
主簿才名盛,之官万里遥。
登临当别地,感慨欲行朝。
稍离金华界,还瞻玉笥标。
天光浮巀嶪,云气上岧峣。
紫盖麒麟府,青莲翡翠翘。
覆箱看雪积,法乐听风飘。
近侍丹台耸,尊居绛节朝。
彤霞秋闪闪,太白夜迢迢。
汉帝传金箓,秦娥奏玉箫。
子真元自隐,公远更谁招。
夕雾栖寒谷,春风动泬寥。
烟云千壑转,宇宙一岑超。
此去期应及,来游趣自饶。
避人骑瘦马,留客解金貂
山术宜秋煮,炉丹足夜烧。
题诗黄叶嶂,携手白云
静倚迎晨旭,长歌激暮飙。
终言眷官府,未可狎渔樵。
野迥齐桃叶,沙晴暗柳条。
赋题惊草率,饯迈愧萍薸。
疏雨沾行李,飞云逐去桡。
清江百里外,东望极旻霄。
寄赠万德躬时在清江 元末明初 · 刘崧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十一
文章名世自有神,诗家之秀今何人。
豫章特达迈先辈,一出已绝江西尘。
乾坤悠悠入清旷,叹息斯人欲谁向。
清秋鹰隼破陡绝,白日骅骝动悲壮。
时携宝玦青珊瑚,看花调笑当垆姝。
结交老苍五六辈,议论已逼东西都
功名不来心独苦,却望美人思遥浦。
月中吹笛上丹丘,烟际飞帆拂天姥。
浩然吊古登高台,谁能酌子黄金罍。
石桥听雨青枫合,海门望日丹霞开。
县中许令高閒者,闻子悲歌在林野。
自蹑双履行相迎,手攀碧萝却鞍马。
秋风九月吹吴关,复忽鼓棹从东还。
匡庐云锦九千仞,片片飞落新诗间。
独携稚子怜远别,草堂临流故幽绝。
少年吐气成紫霓,揽发何堪半如雪。
却从帅幕坐谈兵,直以精采空鲵鲸。
楼船东下海波净,剑光夜出清江城。
由来壮志在裋褐,空谷亭亭老栝。
亦知扬子奈长贫,岂识相如故多达。
长安冠盖日纷纷,有诏徵贤安得闻。
白沙翠竹自江岛,隔水卧看西山云。
我自来西山,城中迹如扫。
谁家杨柳鸣黄鹂,忽见秋霜落园
双溪之水东北流,上有绣谷青绸缪。
长松遥挂海底月,眼明照见樽中愁。
愁心复几何,舒卷风中雾。
落日断云飞,令人思玄度
人生富贵须何时,莫谩穷愁伤汨之。
君行可逐白鸥侣,一棹酒船游会稽
降封豫章王元琳诏 南梁 · 萧衍
 出处:全梁文卷二
褒隆往代,义炳彝则。
朕当此乐推,思引前典。
豫章元琳,故巴陵王昭秀胄子,同齐氏宗国,高武嫡胤,宜祚井邑,以传世祀,降新淦县,五百户(《南齐书·豫章王嶷传》)
西施使君行部临江予独留吉安守岁献春过行署告别遂取使君原赠韵率和二首 其一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西河集卷一百八十七
放溜出山峡,乘春下江畿。
晴云荡洄波,江草日以萋。
伊予念行役,三䙫未能归。
所藉觏明牧,蓬稗相与依。
岁徂滞枉渚,怅若信誓违。
献发将东还,言别襜彤帏。
生年寡知音,调苦和益稀。
过此一挥手,涕泗沾裳衣。
西施使君行部临江予独留吉安守岁献春过行署告别遂取使君原赠韵率和二首 其二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押寒韵 出处:西河集卷一百八十七
曰予阻遐薄,冰雪尝苦寒。
岂不惕摇落,感此知己难。
捐糜解食缺,裂帛酬衣单。
相去三百里,恍与同乐欢。
阳飙发长涂,昕日明前滩。
逝将谢此去,归泊遥天端。
君为山上,方春积荣观。
予视路傍草,出地犹殚残。
前期逐流梗,会合随波澜。
愿因林间栖,寄此双羽翰。
重过清江访施湖西宿石溪寺 其一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押齐韵 出处:西河集卷一百九十
去岁去湖西,清江草色齐。
今来寻碧嶂,江雨又凄凄。
何事留江郡,逡巡上石溪。
重过清江访施湖西宿石溪寺 其二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押庚韵 出处:西河集卷一百九十
祗为经年别,难忘千载情。
不因归国缓,岂是爱江清。
朝雨随人至,春云满寺生。
重过清江访施湖西宿石溪寺 其三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押灰韵 出处:西河集卷一百九十
雨过春城暗,云深古寺开。
毛甡留榻处,卢肇读书台
山色门边起,江声城外来。
乞专责江西漕臣吴革应副钱粮奏状1132年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九、《梁溪集》卷七六
勘会臣先准尚书省劄子节文,绍兴二年八月十五日奉圣旨,令韩球于已降籴本䌷绢内先次兑支绢八千匹,䌷二千匹,应副冬衣使用,仍仰给于建康府寄桩上供䌷绢内依数取拨补还,应副籴买。
及令韩球江西上供米内拨三万硕,及于本路合起经制钱内拨五万贯,应副支使
臣于去年十月初一日已后,累牒韩球遵依支拨,及委吉州通判高公惕计置起发上件䌷绢,差本司准备差遣李𤩰等前去江西路催促施行。
去后至今三个月馀,韩球并不依数支拨,亦无回报。
今方据吉州通判高公惕申,承韩球牒称别无䌷绢,已申朝廷乞下湖南收簇本色,及以见钱相兼支给,或乞下建康府于寄桩䌷绢内正行支拨。
并据准备差遣李𤩰等申,韩球百端推托,未肯支拨钱米,却承临江军牒,准韩球牒,称本路所入经制钱不多,已申尚书省乞蠲免去讫,备录申臣,乞照会施行。
臣今照对先提领军马之任,经过吉州韩球占吝不应副钱粮,留滞师行。
臣曾具韩球弛慢奏劾,蒙朝廷委江西安抚大使司体究,以故韩球挟此私忿,故违前项已得圣旨,阻滞不肯先次兑支䌷绢,及支拨钱米。
窃缘臣本路数遭兵火,公私匮乏,今来潭州屯兵数万,支用浩瀚,委实供赡不继,指准江西支拨上件钱帛斛㪷到来支遣。
去冬诸军已是无衣绢可以支俵,今来又逼合支春衣月分,似此,韩球挟私不为遵奉圣旨兑支应副,深恐军士因缘衣粮欠阙,别致生事。
伏望圣慈详酌,特降睿旨施行,仍乞严立日限,专责漕臣吴革应副,庶几不致迟误。
乞将本路灾伤州县合起折帛钱依条限催纳奏状1136年4月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一四、《梁溪集》卷八六 创作地点:江西省南昌市
右,臣今月初四日到本任交割职事,初六日都转运司公文:「准尚书省劄子节文,勘会本路合发折帛钱,元责限三月桩足,系指拟应副大军,欲督责两漕臣拘催,日下并要起发尽绝。
奉圣旨依,仍展十日」。
检准绍兴敕诸税租日限,江南东、西路夏料五月十五日起催,八月十五日纳毕。
又敕:诸人户输纳有期限,而官司辄促其常限者,徒一年;
因至逃亡,加一等。
洪州去年十二月九日尚书省劄子:「勘会江西合纳夏税及和买物帛,每岁例系量度分数折纳价钱。
其绍兴六年分人户折纳之数,未曾立定折纳之数,理合预行措置,以便人户输纳。
十二月八日奉圣旨,除准衣并丝更不折钱外,其馀䌷绢绵并以十分为率,绢二分,䌷四分,绵三分。
赵子淔预先依此分明开坐,行下所部州县,候来年合入输纳物帛条限,即依今来立定名色分数折纳见钱。
仍仰从第四等已下人户折纳,如不足即通第三等人户纳钱。
其合纳本色物帛,亦仰依限催理送纳,起发前去郢州」。
今年二月初三日本州承转运司公文:准诸路军事都督行府劄子节文,今岁合起折帛钱,限三月已前收桩数足,计置发往郢州下卸。
今来又承前件三月二十九日指挥,合至四月初十日限足。
窃缘被受指挥四月初八日,其折帛钱虽已行下催促,并未纳到,必致有违朝限。
臣契勘本路人户合纳今年夏税和买物帛,朝廷元降指挥立定分数,从第四等已下折纳价钱,依条限催理,系是优恤下户,以便输纳。
今来催纳限至四月十日了毕,正是蚕麦未熟、新陈不交之时,下户何由了纳?
况本路所管诸州去年亢旱尤甚,洪、吉、筠、袁、江、抚州兴国临江军皆是灾伤至重去处,所有第四等已下人户多是贫困、官中见行抄劄给米赈济之人,何缘更有积蓄,非时预行输纳?
复州县逐急措置,先从上户有力之家预催折纳见钱,即将来合输本色之数,却当于第四等已下人户催科,显见重困,必至流移,所害非细。
臣窃读近降亲笔诏书,令劝诱积米之家出粜以济流殍之苦,加惠元元,诚意恻怛。
今来所降指挥如此,何以取信于民?
伏望圣慈特降睿旨,将本路灾伤州县合起折帛钱依条限催纳;
其不系灾伤去处,自依今来立限指挥,庶几下户得被实惠,不致逃亡。
臣已行下灾伤州县,更切听候朝廷指挥外,见不妨本职待罪。
措置招军画一奏状1136年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一四、《梁溪集》卷八七
枢密院劄子:「诸路军事都督行府关枢密院,关内降付下新江南西路安抚制置大使李某劄子奏:『臣契勘朝廷昨降江南西路安抚制置大使画一指挥,差兵二万人。
绍兴三年分有兵一万八千人,后来节次拨隶都督府韩世忠岳飞等军。
四年分有兵一万五百人,五年二月指挥除存留丘赟一军外,自馀军马并拨付岳飞
今来本司所管丘赟军马不满二千人,马一百馀疋,近又拨随岳飞前去使唤。
虽蒙朝廷却差申世景军马于本路驻劄,才千馀人、马数十疋。
窃见江西路分控扼上游,与淮南相接,道里不远,昨来金人贼马渡江,首犯洪、抚等州,李成马进等亦破江州,侵犯洪、筠。
盖缘兵力单弱,不能捍禦。
朝廷灼见利害,因建大使,付以重兵,使任一路之责。
累年脧削,存留仅及十分之一,又皆疲弱之兵,缓急不可倚仗,万一强敌侵陵江上,不知何以使之镇抚要害之地?
况今虔、吉盗贼累年出没作过,为患数路,讨荡未平,非有可用军马,卒难殄灭。
臣未敢乞依元降画一指挥差拨数足,若蒙朝廷先次差拨一半,使及万人,庶使稍军制,可以倚仗。
伏望圣慈特降睿旨,选差近上统制官将带所部军马赴本路驻劄,听臣节制,与申世景军马通计人数。
其馀乞许臣踏逐申朝廷抽差。
庶几训练习服,军声稍振,可以镇压一路,折冲禦侮,少副陛下委任之意』。
右关送诸路军事都督行府
右,勘会大兵见今屯驻江淮应援措置防捍,欲将本路见阙禁军令帅司措置招填阙额,除本路将兵自合全将专听帅司差拨外,据本路不系将兵见管人存留一半本处使唤,馀一半令大使司选差逐州军兵官一员,别作一项训练,遇春秋从帅司勾抽,本司按阅。
若遇缓急,合要人兵使唤,即行勾抽,与已差申世景官兵相兼使唤。
如赴帅司按阅,及缓急差拨,其军兵依例分擘家粮外,每日添支食钱五十文,候将来防秋日即相度调发军马前去。
本路已上所差禁军系本路人额,其钱粮自合本路应副;
合用军器帅司一面措置造作支用。
如有合行事件,条具申取朝廷指挥
今关送枢密院指挥」。
右劄送本司,依都督行府关到事理施行。
本司契勘昨置安抚制置大使,降到画一指挥,差兵二万人,系在本路系将不系将兵之外;
今来所乞二万人,一半人数蒙朝廷降到都督行府指挥,候将来防秋日调发前去,却令措置招填本路系禁军阙额。
今依应开具阙额人数,措置招填事件下项:
一、系将兵一十指挥,计五千一百人,已有三千九百三十三人,见阙一千一百六十七人:
虔州指挥见管三千三百六人,见阙一千四十四人;
吉州指挥见管八百九十七人,见阙一百二十三人。
上将兵承今来指挥,令帅司措置招填阙额,自合全将专听帅司差拨使唤。
欲乞令逐州并本将限一季据阙额招填,如招填不足,即从本司措置量增例物招填讫,发付本将填阙。
一、不系将兵共二十一指挥,计七千五百四十一人,已有三千三百三十五人,见阙四千二百六人:
洪州指挥,见管六百一十七人,见阙二千三十三人;
江州三指挥,见管四百六十四人,见阙五百三十三人;
抚州指挥,见管七百四十一人,见阙一百七十九人;
筠州指挥,见管二百五人,见阙一百五人;
袁州指挥,见管三百一人,见阙九人;
临江指挥,见管三百五人,见阙三百六十二人;
建昌军指挥,见管二百六十八人,见阙三百九十九人;
兴国军指挥,见管一百八十四人,见阙五百六人;
南安军指挥,见管二百五十人,见阙六十人。
己上不系将兵承今来朝廷指挥,令帅司措置招填阙额,存留一半本处使唤,馀一半令本司别作一项训练勾抽使唤。
欲乞令逐州限一季据阙额招填,如招填不足,即从本司措置量增例物招填讫,发赴本军填阙。
一、契勘本路自招填禁军,每名例物钱三贯文,绢一疋。
今来物价高贵,窃虑无人肯就招填。
今欲将诸州阙额人数每名增钱一贯文作四贯文,绢一疋。
今纽计招填系将不系将共阙五千三百七十三人,合用钱绢下项:
绢五千三百七十三疋。
契勘转运司见有本路上供绢一万七千馀疋,于洪州军资库桩管,欲乞于数内截拨五千三百七十三疋桩充前项招军例物支用。
钱二万一千四百九十二贯文。
契勘本路诸州各有总制司钱与应副月桩大军钱粮窠名,不妨碍,欲乞通融一路,从本司取拨充前项招军例物支用。
一、契勘本路合招填阙额禁军五千三百七十三人,今约合用钱粮下项:
每一月合用:
粮米六千八百七十七石六升;
料钱一千五百六十八贯文;
衣赐:
春衣:
绢一万七百四十六疋;
䌷八百四十疋;
布三千一百一疋二丈;
随衣钱七千二百一十一贯六百四十一文。
冬衣:
绢一万一千四百六十疋三丈;
䌷二千六百八十疋二丈;
布八百四十一疋;
绵六万五千一百九十一两;
随衣钱五千九百九十五贯一百九十三文。
一岁通计合用:
粮米八万二千五百二十四石七斗二升;
料钱一万八千八百一十六贯文;
绢二万二千二百六疋三丈;
布三千五百二十七疋二丈;
布三千九百四十二疋二丈;
绵六万五千一百九十一两;
随衣钱一万三千二百六贯八百三十四文。
已上合用钱粮等数目浩瀚,缘诸州所入财赋有限,并系转运司括责扣拨,令认定月桩应副岳飞等大军支遣,除外别无赢馀窠名钱物。
今承朝廷指挥招填阙额禁军,并系本路人额,其钱粮自合本路应副。
若非特降指挥,本路漕司通融应副,即逐州既无可指拟赡养,必不能遵奉招填额足。
欲乞候招到人数目,令转运司据招填到人数应副。
一、契勘本路帅司以前自造到器甲,昨系本司统制官祁超等军马关借披带使用,其逐项官兵节次抽摘赴都督府岳飞军前,尽数将带前去,见今阙乏。
今承朝廷指挥,合用军器帅司一面措置造作使用,如有合行事件,具条申取朝廷指挥
本司见开坐名件行下诸州,令依应造作外,所有合用钱物,欲乞朝廷特降新法度牒二百道应副支用,候将来支绝日,再行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