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答金国书宣和四年九月十八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二八、《三朝北盟会编》卷九、《宋大诏令集》卷二二八
使航荐至,聘礼增华。
载惟修睦之勤,益稔缔交之厚。
且承亲临军旅,远抚封陲,用申吊伐之仁,以讫威怀之略。
逖闻风义,深慰忱诚。
自审举军至西京,即遣童贯等领重兵相应,河北、河东两路屡败契丹,俘馘甚众,军声蚤震,谅已具知。
所有汉地及夹攻等事,并如昔遣赵良嗣所议,与累次国书并马政所赍事录,大信既定,义无更改。
其馀具如别录。
大军屯驻并边已久,冀敦守信约,来应师期,共成取乱之图,永洽善邻之契。
候当秋凛,顺保天和。
今差大中大夫徽猷阁待制赵良嗣等充国信使副,有少礼物,具诸别幅。
专奉书陈达,不宣。
谨白。
事目/一、昨遣赵良嗣计议及累次国书所载,并令马政赍执事录所议汉地等事,系五代唐以后所陷营、平、幽、涿、蓟、檀、顺、蔚、朔、应、云、新、妫、儒、武、寰等州旧汉地汉民。
幽州系今契丹所称燕京,其馀州县有契丹废并及改正名号去处,候收复讫,彼此画定封疆。
一、自闻举兵到西京,即遣太师童贯等领兵相应大军。
今年四月以后,屯驻河北路极边,累与接战,大获胜捷。
依元约合夹攻,以未见金国进兵夹攻,未曾深入。
缘契丹日近犯边,若因追袭,乘势尽收燕地,不须夹攻外,若未收复,即合依元约夹攻。
所谓夹攻者,系本朝自涿、易等处进兵至燕京,金国自古北口等处进兵至燕京
西京管下汉地候收复燕京毕日,彼此夹攻。
其汉地外地土合属金国占据。
一、契丹旧主见在天德军迤北夹山一带藏泊,见带领所借夏国兵马及勾取朔州等处正军、乡军护卫,欲禦敌金国。
燕京见般送银绢赴旧主处赏设夏国来人兵。
其旧主若不剿除,于金国终为后患。
一、夏国素务矫诈,昨闻尝遣使诣金国贺功,其实力助契丹,至公行文字诋毁金国甚切,及勾集众兵借与契丹
闻累与金国接战,已占据契丹金、肃州、河清军、天德军、云、内州。
若不讨伐,常作堤虞,必为金国深患。
其诋毁文字可付与使人。
近据河东路缴到金国军前都元帅府牒,内一节称燕京路候秋凉,以兵收去三国,其閒将欲如何。
又牒称二国往来事虑有下手先后。
据此虽意是夹攻,缘文字语言未是,彼此合守夹攻元约施行。
李翼行状 南宋 · 续觱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六四
有宋仗节死难之臣武德郎、赠武义大夫李公,讳翼字辅之
宣和二年河东路宣抚司统制韩实辟至郡,充随军在阵将,屯马邑
时朝廷方有事于燕山朔州虽已抚定,而土著数千人结连谋叛,安抚使李嗣本檄委公弹压,至则阴夺其谋,诛其首恶十馀辈,馀党帖服。
是时金人新破云中,数遣使窥边虚实。
萧庆者,每来必臂鹰出郊。
公谓统制来承、韩实曰:「,虏之大猾,诡名飞放,实欲窥我险易,察其辞意,将造衅端,莫若先图之。
此去云中二百五十里,若以精兵数万,出其不意,一昼夜可至,捣其脊膂,则祸根可除」。
将官仲安亦言金人无信,不若先讨之。
韪其谋,备陈于大帅张孝纯孝纯大怒,且谓两国方讲和好,辄敢妄议,欲启边衅。
在先云中差一副将驻军宁化军,公又陈便宜不合,遂改差代州西都巡检使
后金人叛盟,承曰:「李、折二公何先见之明如此」!
追咎孝纯不用其策,饮恨发病而死。
宣和七年冬十二月金人大入,围崞县,遂破代州
安抚使李嗣本降,金人遣嗣本招降诸县嗣本部将臧份即城下说谕。
公厉声叱骂嗣本,抽矢射臧份中马,即仆,份等遽退。
公谓所善将军折可与曰:「与公同守此城,当尽忠节以报国家」。
朔州孙翊将官仲安引本部兵屯阳武寨,阴以文字相往来。
公建议,以谓石岭关太原之襟喉,天险崇峻,若守关旬馀,则太原可以聚粮,徐俟四方之援。
贼屯兵坚城下,势当狼顾,必不敢长驱而南。
二公深然其计,复以蜡书招公。
公亦以前议告折可与,欲分兵趋石岭。
崞县居民俱号泣马首,遮道请留,时可与弟可存、路志行、知县李耸、县丞唐臣监押张洪辅、县尉子英监酒阎诚、义胜军统领崔忠同被重围。
独忠本燕人归国,朝廷待以不疑,俾将燕军。
公俄闻张孝纯以归朝官耿守忠石岭关,仰天叹曰:「是人乌足托耶,国家大事去矣」!
援兵不至,谓县官曰:「崔忠一汉儿,贪利苟生,岂有忠节,可与共守?
万一内变,岂惟上误国家,吾属亦受祸矣,不若先事诛之」。
众默然,惟折可与然其说。
既而知县李耸云:「崔忠颇忠义,试与熟计守石岭关利害」。
公曰:「若告崔忠,讵肯从我」?
既而忠果不从,且与折可与争掌门钥。
可与曰:「公归朝官,恐民生疑」。
忠曰:「我乃官长」。
争辩移刻不决,公忿然夺钥毁折之,曰:「既与诸公盟,为国家守城,何必争此?
破围而后启关」。
纷拿始
明日,崔忠集邑僚议事,张洪辅曰:「闻义胜军欲为内应,如何」?
忠曰:「岂敢容手下人反」?
忠目帐下拔所佩刀刺辅,杀之。
公遽取部曲所执挝击退叛兵,亟寻忠,已避去,遂登城守禦
已而忠果引贼人入城,焚楼橹,劫居民。
公血战自暮至旦,力穷被执。
方城未陷前一日,公遽以四事嘱其子宗周曰:「我不能苟活从伪,闻代州史安抚突围战没,将官辛渐骂贼自刎。
我死,汝谋归乡里,诉于朝廷,使吾死节不泯,则后世谓吾为有宋之忠臣,而吾谓汝为孝子矣。
他日朝廷恤典推恩,可令汝伯父遗孤受之。
汝继母携重赀嫁吾,未几月,吾以国事,岂能顾恋,汝当侍奉如亲母。
设不幸陷虏,勿相弃背。
吾死,汝能返骨营葬先垄,使得奉先人于九泉,死复何恨」?
公之被执也,粘罕、兀室好语谕公,欲更授北官,公诟骂不屈。
兀室复遣说公曰:「我欲取天下,彼一小县,敢抗大军,我亦喜忠义,未欲杀汝等,但一言相顺,特与免死,仍旧职任,汝等便可拜也」。
公谓折可与曰:「不可食前言,与公死生共处」。
遂复骂二酋,曰:「我南朝臣子,以奸贼内应致城破被擒,杀则任杀,岂肯拜汝番狗耶」?
译者意欲相全,又以甘言诱公。
公裂眦戟手指呼黏罕、兀室曰:「不幸被番狗抢辱,我岂苟生者」?
可与亦曰:「我八叶世守之家,宁肯负国,败坏家声?
无知畜类,不若亟杀我」!
群胡愤悱,持梃纷击,公伤额,可与损一目,咸弗顾,拊膺嫚骂愈甚。
二酋叹其守节,复谆谕曰:「汝等本皆合死,念汝等忠义,姑欲全贷,尚敢肆恶言骂辱尊贵大人」!
公曰:「我辈若手有寸刃,当杀尔,岂特骂耶」!
贼知终不可屈,乃驱徇崞县
入城,遇崔忠于通衢,公大骂忠,忠掩面疾走。
公被害之际,犹嘱守者,冀少缓,倘得南面望拜,死无所恨。
守者不从,但转头南向,呼官家者数声,曰:「臣力弱不能剪灭此贼,以报国恩」。
至死声始绝。
馀官吏俱被害,独折可存、路志行得免,其家没入于虏。
后诏述公忠烈,付史馆(《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五。)
原校:「『来』一作『朱」』。
东园 南宋 · 郑域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六三
屏嚣趋寂,游之方也,寂信美矣。
然足力弗逮,一再往则弛焉,即非心弗常地使然也。
晋陶靖节三径,日涉而不倦,携幼入室,采菊见山,盖家之也。
我朝邵康节买园于洛之天津,因居焉,饮食坐卧在花竹间,赋咏有「日日步家园」之句,亦一陶也。
贵溪县南十五里,氏最居甲族也。
舜俞公希稷志不喜仕,老尚儒服,子弟环贵,缟绮以立,视之蔑如也。
相居其后地数十亩,辟之东向,堂其上,扁以「秀野」,隆然而高山也;
稍前百步,治而亭之,扁以「览云」,泓然而泚泉也。
𠠘土而台,棻翠芬芳,低昂倚伏,各有妍态,维扬、洛种花也。
交木骈架,缭以柯,金沙玉醾,蔷薇丽奢,丛错盘纡。
游其下者仰不见天,石家锦步障也。
路转如螺,围以醉妃,行者迷其所之,坐者不知所出,蜀锦城也。
夹径翠香,黄绿分明,种同而品异,江陵橘也。
薰风自南,芳意未歇,葵榴之竞艳,莲荇之吹香,兰畹之凝馨,帷之迭秀,夏之花也。
一叶飘然,玉露洒凉,丹桂之筛金,芙蓉之叠锦,菊坡之傲霜,圩之摇风,秋之花也。
行权,万柯赤立,松竹梅三友,兴来物交,虽无红紫之惊目,而有清白之契心,冬亦未始无花也。
公无时不幅巾散步其间,四序寒暑有推移,而公乐则无盈亏也。
陶、邵两家得幽隐之趣,公实似之。
然陶、邵盖尝禄食,而公之志则不屑乎此也。
余游兹园,步屧几遍,亭名轩榜,入门曰「壶天」,在桃李间曰「靓妆」,居竹林间曰「琅玕」,据其东而高曰「舒口」,实甲于众亭也。
又有桃坞、梅庄、檐葡萄林、奈月台、剪雪□、春䌽、云窝、偃盖轩,不可殚录也。
且增拓其东隅,地势广洞,是为南园。
营缮椽楹,后将有加于前,虽录之犹未录也。
余爱其所谓「读书林」者,为屋三间,左图右史,介于松关□□。
公已不愿仕,而犹未忘乎此,是足以记也。
按:道光贵溪县志》卷三一,道光四年刻本。
谢赐日历表 南宋 · 赵汝谈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六七、南塘先生四六
一司宗籍,三拜历书。
齿命之有加,惭岁成之无补中谢。)
恭惟皇帝陛下诚参亭育,妙测希微。
日就月将,德业充乎光大;
云行雨施,声教被乎幽遐。
犹躬万机,以励庶绩。
而臣职非课吏,官不劭农。
徒托备于戚藩,亦与班于
本支弥茂,足占世运之方兴;
秩禄过丰,敢叹臣年之将老!
中书直院刘左史震孙云萍录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一六、《文山全集》卷一○、文山题跋
忠肃公朔人,以直节名一代
中书左史负沉厚刚峭之气,以「朔」名斋,盖于高曾规矩焉。
某始闻其风,今见其人,辄书氏名,昭与洁也。
李卿琵琶引(并引)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人李卿以弦𪔛遗器鸣于京师尝为李溉之学士赏识赐以清平乐章今年予逢卿吴下凡贵豪觞予者座无卿不乐夜与客宴散吕保檄卿且出溉之诗求续遗音兴酣遂呼侍姬江南春奉砚为赋琵琶引
李卿李卿乐中仙,玉京侍宴三十年。
自言弦声绝人世,乐谱亲向钧天传。
今年东游到吴下,三尺檀龙为予把。
胸中自有天际意,眼中独恨知音寡。
一声如裂帛,再拨清冰拆。
蛮娃作歌语突兀,李卿之音更明白。
玉连锁,郁轮袍,吕家池榭弹清宵。
花前快倒长生瓢,坐看青天移斗杓。
铁篴道人酒未醺,烦君展铁拨,再轧鹍鸡筋。
我闻仁庙十年春,驾前乐师张老淳。
赐筝岳柱金龙龈,仪凤少卿三品恩。
张后复有,国工须致身。
酒酣奉砚呼南春,为卿作歌惊鬼神。
毅夫同知(简字下一本有帖字) 元末明初 · 王逢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出处:梧溪集卷一
三月春云拂殿低,千官喜气溢金闺。
策陈谠议龙颜悦,表谢殊恩虎拜齐。
南国几年沾化雨,朔州今日现文奎。
故人身在江湖上,不拟看花信马蹄。
故内御史尼格氏图公挽词 元末明初 · 王逢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梧溪集卷三
公尼格氏名图烈图敬夫燕山人国初大父长信州永丰县因家焉父布哩叶图萨从文皇帝邸官靖江路总管素无子至是媵产公有异年甫冠及第上亲览策曰必世臣佳子弟也何以知吾家事若是其详耶授集贤脩撰中丞马公伯庸妻以妹累迁南台御史按治湖广江浙咸有声威顺王素不法渔夺山泽之利尤甚民苦之出数百里告渔夺状公一无所贷还之民论奏王罪乃降爵土王忧悸不知所为会赦免福建廉访司御史至堂幄地衣盛设金绣公命撤去及视事莫不震慑曰慎毋犯状元御史比还内御史某挟私劾某官公以失纠察去职寻三台辨明除湖广省副理问不赴迁生母潘氏县君葬北上拜内御史以疽卒寿三十七公短小凝重眉目秀朗官居巷处言行一致爱豫章山水留寓颇久岁一至丰为女兄寿女兄誓不嫁悉以已租赡之异母弟早孤长以荫让族弟特格尔依公学登乙酉进士第朔州同知子某
笃公产南州,胞有紫白异。
襁襁未胜觿,生母痛先逝。
操危虑也深,十九面廷试。
词旨极恳切,奏读惊侍卫
文皇至亲览,天眷迈恩例。
琼林宴状元银屏会佳婿。
花交归香署,草偃迂丝辔。
要职寻屡迁,中朝适无事。
南台按三省,文物纪纲地。
御史执法,独见公不愧。
先时威顺王,畋渔尽民利。
昔纵鱼鸟乐,复夺士马气。
闽部俯交广,蠙犀荫荔。
从容撤堂幄,蜑海肃秋霁。
誉重谤由兴,才大众所忌。
翻然遂孝思,迁葬返北冀。
女兄老闺阁,誓不通采币。
岁展骨肉欢,均财及诸季。
最幼陟龙□,家学益名世。
顾予驽钝姿,激越千里志。
还乡理书剑,承拜内骢使。
将依东道光,竟洒西州泪
脩文得颜回前席贾谊
山房悬萝月(公尝为予书萝月山房扁),神采形梦寐。
盛迹在董狐,兹焉述交义。
送宇文岗还朔州 明 · 陈登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明诗纪事 乙签·卷六、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十二
都门秋欲尽,雨雪已霏霏。
顾我同为客,怜君未授衣
计程还朔漠,归思绕庭闱。
别去重回首,长空一雁飞。
朔州千户萧世英 明 · 陈琏
 押支韵
君从雁门来,鞍马光陆离。
我喜觌颜色,不异璚树枝。
叙意把芳札,写心命朱丝。
契阔方及展,暌违复在兹。
别后慎自爱,远大以为期。
郑上舍缙省亲之朔州 明 · 王恭
 押庚韵
解薛受圭组,分符抚黎氓。
何意五马荣,翻垂曼胡缨。
持法在权贵,皇仁无此情。
狂歌夷门道,感激谁为平。
驱车出宛洛,悠悠念徂征。
恒山郁空翠,晋水空流声。
部曲不见让,嫖姚岂知名。
下去且勿叹,宁亲向边营。
何必儿女别,临岐泪纵横。
朔州轩韵 明 · 成伣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虚白堂诗集卷之十二
羸骖驱不进,林麓已斜曛。
怯渡千溪水,愁穿万岭云。
苇芦迷狄垒,牛马散辕门。
声教覃遐域,人人总学文。
送宗侄式之朔州 明 · 程敏政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马首春风鬓未华,一官初擢带生花。
离筵对酒频看剑,边郡屯兵特建牙。
久喜皇威清雁碛,远闻农事遍龙沙
寄言莫笑江南客,曾是江南旧将家。
注:式之之行或疑其家江南出守西北边郡恐不相宜者正不知吾宗自忠壮公而下至文清襄毅诸公多以文武之略建大功名相望于谱安知式之不遂亢宗于是州益阐前人之光乎士固不可以南北论也因赋此相赠岂独解嘲亦以发其志壮其行使知若予之庸猥见屏于时者盖不足学也
朔州行送王汝璧太守述职西还 明 · 程敏政
朔州城头塞云结,朔州城下沙如雪。
赫连古戍白草枯,一路角声吹不歇。
居民半是防秋兵,十里五里屯军营。
偏师夜坐烽火息,飞挽小儿歌太平。
王郎家世本灵武,明目张髯气如虎。
羽林骄将不敢欺,碛里人耕好田土。
穷州十年多苦辛,奉檄东来觐紫宸
长官知名圣君喜,边吏有才能几人。
遥遥朔州城,劝子一卮酒,马蹄明朝向山后。
女墙孤月重相思,定倚危楼望南斗。
朔州咏怀 明 · 权橃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冲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千里关河失路人,新年沙塞更伤春。
相看雪岭相思意,忆弟怀兄泪满巾。
燕京三首 其三 明 · 郑善夫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少谷集卷八
山后干戈震朔州,君王按剑到边头。
二月凯歌班士马,天闲遗却万骅骝。
朔州 明 · 郑善夫
 出处:少谷集卷三
朔州城头凝黑云,朔州城下边人魂。
健儿悍骄好杀戮,少壮战死今无存。
悲风南下吹觱篥,马逸饮血太白窟。
不见铙歌入塞门,但见人骨白崒嵂。
近来衣冠苦出,岂说千朝养精卒。
班生介子不应募,愿弄悲笳令归去(时逆瑾罚廷臣入边储)
朔州东轩 明 · 闵齐仁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立岩集卷之三
塞路艰关过列城,衰年犹自仗忠诚。
拟将马草随千里,肯把鸿毛惜一生。
红药半开当客馆,青山无数绕归程。
林庭寂寂斜阳外,霜鬓依然记旧行。
次大朔州客馆韵 明 · 闵齐仁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立岩集卷之一
残堞周遭小洞开,归骖远与暮鸦催。
庭前落尽梨花树,却恨寻芳不早来。
朔州道 明 · 翁万达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柳枝侵夏意仍怯,山麓出泉寒不流。
我已十年穿虎窟,地今四月尚狐裘。
思乡路远频挥泪,报主身轻何所忧。
不惜千金求死士,雕戈直向古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