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谏营昌陵疏 西汉 · 刘向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六
臣闻《易》曰:「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故贤圣之君,博观终始,穷极事情,而是非分明。
王者必通三统,明天命所授者博,非独一姓也。
孔子论《诗》,至于「殷士肤敏,裸将于京」,喟然叹曰:「大哉天命!
善不可不传于子孙,是以富贵无常;
不如是,则王公其何以戒慎,民萌何以劝勉」?
盖伤微子之事周,而痛殷之亡也。
虽有之圣,不能化丹朱之子;
虽有之德,不能训末孙之
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也。
高皇帝既灭秦,将都雒阳,感寤刘敬之言,自以德不及周,而贤于秦,遂徙都关中,依周之德,因秦之阻。
世之长短,以德为效,故常战栗,不敢讳亡。
孔子所谓「富贵无常」,盖谓此也。
孝文皇帝霸陵,北临厕,意凄怆悲怀,顾谓群臣曰:「嗟乎!
北山石为椁,用纻絮斫陈漆其间,岂可动哉」!
张释之进曰:「使其中有可欲,虽锢南山犹有隙;
使其中无可欲,虽无石椁,又何戚焉」?
夫死者无终极,而国家有废兴,故释之之言,为无穷计也。
孝文寤焉,遂薄葬,不起山坟
《易》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臧之中野,不封不树。
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
棺椁之作,自黄帝始。
黄帝葬于桥山,尧葬济阴,丘垄皆小,葬具甚微。
舜葬苍梧二妃不从。
禹葬会稽,不改其列。
殷汤无葬处。
文、武、周公葬于毕,秦穆公葬于雍橐泉宫祈年馆下樗里子葬于武库,皆无丘垄之处。
此圣帝明王贤君智士远览独虑无穷之计也。
其贤臣孝子,亦承命顺意而薄葬之,此诚奉安君父,忠孝之至也。
周公武王弟也,葬兄甚微。
孔子葬母于防,称古墓而不坟,曰:「,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不识也」。
为四尺坟,遇雨而崩。
弟子修之,以告孔子孔子流涕曰:「吾闻之,古者不修墓」。
盖非之也。
延陵季子适齐而反,其子死,葬于嬴、博之间,穿不及泉,敛以时服,封坟掩坎,其高可隐,而号曰:「骨肉归复于土,命也,魂气则无不之也」。
夫嬴、博去吴千有馀里,季子不归葬。
孔子往观曰:「延陵季子于礼合矣」。
仲尼孝子,而延陵慈父,舜禹忠臣,周公弟弟,其葬君亲骨肉,皆微薄矣;
非苟为俭,诚便于礼也。
桓司马为石椁,仲尼曰:「不如速朽」。
秦相吕不韦集知略之士而造《春秋》,亦言薄葬之义,皆明于事情者也。
逮至吴王阖闾,违礼厚葬,十有馀年,越人发之。
秦惠文、武、昭、严襄五王,皆大作丘陇,多其瘗臧,咸尽发掘暴露,甚足悲也。
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其高五十馀丈,周回五里有馀;
石椁为游馆,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
珍宝之臧,机械之变,棺椁之丽,宫馆之盛,不可胜原。
又多杀宫人,生埋工匠,计以万数。
天下苦其役而反之,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
项籍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
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臧椁。
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岂不哀哉!
是故德弥厚者葬弥薄,知愈深者葬愈微。
无德寡知,其葬愈厚,丘陇弥高,宫庙甚丽,发掘必速。
由是观之,明暗之效,葬之吉凶,昭然可见矣。
周德既衰而奢侈,宣王贤而中兴,更为俭宫室,小寝庙。
诗人美之,《斯干》之诗是也,上章道宫室之如制,下章言子孙之众多也。
及鲁严公刻饰宗庙,多筑台囿,后嗣再绝,《春秋》刺焉。
周宣如彼而昌,鲁、秦如此而绝,是则奢俭之得失也。
陛下即位,躬亲节俭,始营初陵,其制约小,天下莫不称贤明。
及徙昌陵,增埤为高,积土为山,民坟墓,积以万数,营起邑居,期日迫卒,功费大万百馀。
死者恨于下,生者愁于上,怨气感动阴阳,因之以饥馑,物故流离以十万数,臣甚湣焉。
以死者为有知,人之墓,其害多矣;
若其无知,又安用大?
谋之贤知则不说,以示众庶则苦之;
若苟以说愚夫淫侈之人,又何为哉!
陛下慈仁笃美甚厚,聪明疏达盖世,宜弘汉家之德,崇刘氏之美,光昭五帝、三王,而顾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比方丘陇,说愚夫之目,隆一时之观,违贤知之心,亡万世之安,臣窃为陛下羞之。
唯陛下上览明圣黄帝、文、武、周公仲尼之制,下观贤知穆公延陵、樗里、张释之之意。
孝文皇帝去坟薄葬,以俭安神,可以为则;
秦昭、始皇增山厚臧,以侈生害,足以为戒。
初陵之模,宜从公卿大臣之议,以息众庶(《汉书·楚元王交附传》)
奏记萧望之 西汉 · 郑朋
 出处:全汉文 卷四十八
将军体周召之德,秉公绰之质,有卞庄之威。
至乎耳顺之年,履折冲之位,号至将军,诚士之高致也。
窟穴黎庶莫不欢喜,咸曰将军其人也。
将军规模云若管晏而休,遂行日仄至周召乃留乎?
若管晏而休,则下走将归延陵之皋,修农圃之畴,畜鸡种黍,俟见二子,没齿而已矣。
将军昭然度行,积思塞邪枉之险蹊,宣中庸之常政,兴周召之遗业,亲日仄之兼听,则下走其庶几愿竭区区,底厉锋锷,奉万分之一(《汉书·萧望之传》)
上哀帝书 西汉 · 敬武长公主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七
愿还宣葬延陵(《汉书·薛宣传》:免归故郡,公主留京。后卒,主上书奏可。)
上封事理王氏 西汉 · 杨宣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六
孝成皇帝深惟宗庙之重,称述陛下至德以承天序,圣策深远,恩德至厚。
惟念先帝之意,岂不欲以陛下自代,奉承东宫哉!
太皇太后春秋七十,数更忧伤,敕令亲属引领以避丁、傅。
行道之人为之陨涕,况于陛下,时登高远望,独不惭于延陵(《汉书·元皇后传》)
黄香墓碑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百六
延陵慈父,葬于嬴博。
孟光贞妇,窆夫于(《苏州志》:「宋乾道初梅里苏忠翊直卜葬,得古冢,乃黄香墓,碑刻隶书。」案:黄香江夏安陆人,而葬于梅里,故碑文为此语。)
显志赋(又自论) 东汉 · 冯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
冯子以为大人之德,不碌碌如玉,落落如石。风兴云蒸,一龙一蛇,与道翱翔,与时变化,夫岂守一节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进退无主,屈伸无常。故曰:「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与物趣舍。」常务道德之实,而不求当世之名,阔略杪小之礼,荡佚人间之事。正身直行,恬然肆志。顾尝好俶傥之策,时莫能听用其谋,喟然长叹,自伤不遭。久栖迟于小官,不得舒其所怀。抑心折节,意凄情悲。夫伐冰之家,不利鸡豚之息;委积之臣,不操市井之利。况历位食禄二十余年,而财产益狭,居处益贫。惟夫君子之仕,行其道也。虑时务者不能兴其德,为身求者不能成其功。去而归家,复羁旅于州郡,身愈据职,家弥穷困,卒离饥寒之灾,有丧元子之祸。先将军葬渭陵,哀帝之崩也,营之以园。于是以新丰之东,鸿门之上,寿安之中,地势高敞,四通广大,南望郦山,北属泾、渭,东瞰河华、龙门之阳,三晋之路,西顾酆、鄗周、秦之丘,宫观之,通视千里,览见旧都,遂定茔焉。退而幽居。盖忠臣过故墟而歔欷,孝子入旧室而哀叹。每念祖考著盛德于前,垂鸿烈于后,遭时之祸,坟墓芜秽,春秋烝尝,昭穆无列。年衰岁暮,悼无成功,将西田牧肥饶之野,殖生产,修孝道,营宗庙,广祭祀。然后阖门讲习道德,观览乎孔、老之论,庶几乎、乔之福。上陇阪,陟高冈,游精宇宙,流目八纮。历观九州山川之体,追览上古得失之风,悯道陵迟,伤德分崩。夫睹其终必原其始,故存其人而咏其道。疆里九野,经营五山,眇然有思陵云之意。乃作赋自厉,命其篇曰《显志》。显志者,言光明风化之情,昭章玄妙之思也。其辞曰:
开岁发春兮,百卉含英。
甲子之朝兮,汨吾西征。
发轫新丰兮,裴回镐京
飞廉而太息兮,登平阳而怀伤。
悲时俗之险厄兮,哀好恶之无常。
弃衡石而意量兮,随风波而飞扬。
纷纶流于权利兮,亲雷同而妒异;
独耿介而慕古兮,岂时人之所喜?
沮先圣之成论兮,邈名贤之高风;
忽道德之珍丽兮,务富贵之乐耽。
遵大路而裴回兮,履孔德之窈冥;
固众夫之所眩兮,孰能观于无形?
行劲直以离尤兮,羌前人之所有;
内自省而不惭兮,遂定志而弗改。
欣吾党之唐、虞兮,悯吾生之愁勤;
聊发愤而扬情兮,将以荡夫忧心。
往者不可攀援兮,来者不可与期;
病没世之不称兮,愿横逝而无由。
陟雍畤而消摇兮,超略阳而不反。
念生人之不再兮,悲六亲之日远。
陟九嵏而临㟞薛兮,听泾、渭之波声。
鸿门而歔欷兮,哀吾孤之早零。
何天命之不纯兮,信吾罪之所生;
伤诚善之无辜兮,赍此恨而入冥。
嗟我思之不远兮,岂败事之可悔?
虽九死而不瞑兮,恐余殃之有再。
泪泛澜而雨集兮,气滂浡而云披;
心怫郁而纡结兮,意沈抑而内悲。
瞰太行之嵯峨兮,观壶口之峥嵘;
悼丘墓之芜秽兮,恨昭穆之不荣。
岁忽忽而日迈兮,寿冉冉其不与;
耻功业之无成兮,赴原野而穷处。
伊尹之干汤兮,七十说而乃信;
皋陶钓于雷泽兮,赖虞舜而后亲。
无二士之遭遇兮,抱忠贞而莫达;
率妻子而耕耘兮,委厥美而不伐。
韩卢抑而不纵兮,骐骥绊而不试;
独慷慨而远览兮,非庸庸之所识。
卫赐之阜货兮,高颜回之所慕;
重祖考之洪烈兮,故收功于此路。
循四时之代谢兮,分五土之刑德;
相林麓之所产兮,尝水泉之所殖。
修神农之本业兮,采轩辕之奇策;
追周度之遗教兮,轶范蠡之绝迹。
陇山以隃望兮,眇然览于八荒;
风波飘其并兴兮,情惆怅而增伤。
览河、华之泱漭兮,望秦、晋之故国。
冯亭之不遂兮,愠知之遭惑。
流山岳而周览兮,徇碣石与洞庭
浮江、河而入海兮,溯淮、济而上征
瞻燕、齐之旧居兮,历宋、楚之名都;
哀群后之不祀兮,痛列国这为墟。
中夏而升降兮,路纡轸而多艰;
讲圣哲之通论兮,心愊忆而纷纭。
惟天路之同轨兮,或帝王之异政;
焕其荡荡兮,禹承平而革命。
并日夜而幽思兮,终悇憛而洞疑;
高阳邈其超远兮,世孰可以论兹?
夏启于甘泽兮,伤帝典之始倾;
之载德兮,咏《南风》之高声。
思唐、虞之晏晏兮,揖以为朋;
昔裔纷其条畅兮,至汤、武而勃兴。
昔三后之纯粹兮,每季世而穷祸;
夏桀于南巢兮,哭殷纣于牧野。
伊尹于亳郊兮,享吕望于酆州;
功与日月齐光兮,名与三王争流。
杨朱号乎衢路兮,墨子泣乎白丝
渐染之易性兮,怨造作之弗思。
美《关雎》之识微兮,悯王道之将崩;
拔周、唐之盛德兮,捃桓、文之谲功。
忿战国之遘祸兮,憎权臣之擅强;
黜楚子于南郢兮,执赵武于溴梁。
善忠信之救时兮,恶诈谋之妄作;
聘申叔于陈蔡兮,禽荀息于虞、虢。
诛犁锄之介圣兮,讨臧仓之愬知;
𡢀子反于彭城兮,爵管仲于夷仪。
疾兵革之浸滋兮,苦攻伐之萌生;
孙武于五湖兮,斩白起于长平。
恶丛巧之乱世兮,毒纵横之败俗
流苏秦于洹水兮,幽张仪于鬼谷。
德化之陵迟兮,烈列罚之峭峻;
商鞅之法术兮,烧韩非说论
始皇之跋扈兮,投李斯于四裔;
灭先王之法则兮,祸浸淫而弘大。
援前圣以制中兮,矫二主之骄奢;
馌女齐于绛台兮,飨椒举章华
摛道德之光耀兮,匡衰世之眇风;
宋襄于泓谷兮,表季札延陵
摭仁智之英华兮,激乱国之末流;
郑侨于溱、洧兮,访晏婴于营丘。
日曀曀其将暮兮,独于邑而烦惑;
夫何九州之博大兮,迷不知路之南北。
驷素虬而驰骋兮,乘翠云上佯;
伯夷而折中兮,得务光而愈明。
子高于中野兮,遇伯成而定虑;
钦真人之德美兮,淹踌躇而弗去。
意斟愖而不澹兮,俟回风而容与;
善卷之所存兮,遇许由于负
轫吾车于箕阳兮,秣吾马于颍浒;
闻至言而晓领兮,还吾反乎故宇。
览天地之幽奥兮,统万物之维纲;
究阴阳之变化兮,昭五德之精光。
跃青龙于沧海兮,豢白虎于金山
凿岩石而为室兮,托高阳以养仙。
神雀翔于鸿崖兮,玄武潜于婴冥;
伏朱楼而四望兮,采三秀之华英(《文选·登楼赋》注,谢朓《鼓吹曲》注)
纂前修之夸节兮,曜往昔之光勋;
披绮季之丽服兮,扬屈原之灵芬。
高吾冠之,岌岌兮,长吾佩之洋洋;
饮六醴之清液兮,食五芝之茂英。
揵六枳而为篱兮(《文选·天台赋》注、《闲居赋》注),筑若而为室;
播兰芷于中庭兮,列杜衡于外术。
攒射干杂蘼芜兮,构木新夷
光扈扈而断耀兮,纷郁郁而畅美;
华芳晔其发越兮,时恍惚而莫贵;
莫惜身之坎轲兮,怜众美之憔悴。
游精神于长兮,抗玄妙之常操;
处清静以养志兮,实吾心之所乐。
山峨峨而造天兮,林冥冥而畅茂;
鸾回翔索其群兮,鹿哀鸣而求其友。
诵古今以散思兮,览圣贤以自镇;
孔丘之知命兮,大老聃之贵玄;
德与道其孰宝兮?
名与身其孰亲?
陂山谷而闲处兮,守寂寞而存神夫庄周之钓鱼兮,辞卿相之显位;
于陵子灌园兮,似至人之仿佛。
盖除约而得道兮,羌穷悟而入术;
离尘垢之窈冥兮,配乔、松之妙节。
惟吾志之所庶兮,固与俗之不同;
既俶傥而高引兮,愿观其从容(《后汉·冯衍传》,又略见《艺文类聚》二十六)
田邑 其一 东汉 · 冯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
盖闻晋文出奔,而子犯宣其忠,赵武逢难,而程婴明其贤,二子之义当矣。
今三王背叛,赤眉危国,天下蚁动,社稷颠陨,是忠臣立功之日,志士驰马之秋也。
伯玉擢选剖符,专宰大郡。
夫上堂之地,有四塞之固,东带三关,西为国蔽,奈何举之以资强敌,开天下之匈,假仇雠之刃?
岂不哀哉!
闻之,委质为臣,无有二心;
挈瓶之智,守不假器。
是以晏婴临盟,拟以曲戟,不易其辞;
谢息守郕,胁以晋、鲁,不丧其
由是言之,内无钩颈之祸,外无桃莱之利,而被畔人之声,蒙降城之耻,窃为左右羞之。
且邾庶其窃畔君,以要大利,曰贱而必书;
牟夷以土地求食,而名不灭。
是以大丈夫动则思礼,行则思义,未有背此而身名能全者也。
伯玉深计,莫若与鲍尚书同情戮力,显忠贞之节,立超世之功,如以尊亲系这故,能捐位投命,归之尚书,大义既全,敌人纾怨,上不损剖符之责,下足救老幼之命,申眉高谈,无愧天下。
若乃贪上党之权,惜全邦之实,衍恐伯玉必怀周赵之忧,上堂复有前年之祸。
晏平仲延陵之诲,终免栾高之难,孙林父穆子之戒,故陷终身之恶。
以为伯玉闻此至言,必若刺心,自非婴城而坚守,则策马而不顾也。
圣人转祸而为福,智士因败以成败,愿自强于时,无与俗同(《后汉·衍传》)
上书求进女掖庭 东汉 · 马严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七
臣叔父援,孤恩不报,而妻子特获恩全,戴仰陛下,为天为父。
人情既得不死,便欲求福。
窃闻太子诸王妃匹未备,援有三女,大者十五,次者十四,小者十三,仪状发肤,上中以上。
皆孝顺小心,婉静有礼。
下相工,简其可否。
如有万一,援不朽于黄泉矣。
又援姑姊妹并为成帝婕妤,葬于延陵
臣严幸得蒙恩更生,冀因缘先姑,当充后宫(《后汉·明德马皇后纪》)
适吴诗 东汉 · 梁鸿
六言诗
《后汉书》曰:鸿易姓运期。名耀字侯光。与妻子居齐鲁之间。有顷又去适吴。将行作《诗》曰云云。
逝旧邦兮遐征,将遥集兮东南。
心惙怛兮伤悴,忘菲菲兮升降。
乘策兮纵迈,疾吾俗兮作谗。
竞举枉兮措直,咸先佞兮唌唌
固靡惭兮独建,冀异州兮尚贤。
聊逍遥兮遨嬉,缵仲尼兮周流。
傥云睹兮我悦,遂舍车兮即浮。
季札延陵,求鲁连海隅
虽不察兮光貌,幸神灵兮与休。
季春兮华阜,含英兮方秀。
哀茂时兮逾迈,悯芳香兮日臭。
悼吾心兮不获,长委结兮焉究。
嚣嚣兮余讪,嗟恇恇兮谁留(○《后汉书》梁鸿传。《诗纪》三。又《类聚》三引秀一韵。吴棫韵补二引隅、休二韵。)
少华山佑顺侯碑颂 唐 · 房邺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十九
上嗣位九年。
以宗室弄兵。
皇居失守。
大驾东狩。
至于华岳
明年。
华连帅太傅许公罢藩邸兵。
复诸子位。
正皇储。
母后
朝廷乂安。
中外咸若。
又明年。
宫阙复就。
乘舆反正。
封少华佑顺侯
崇祀也。
始者内兵扩起。
右辅骚然。
惊跸难追。
宗社不复。
扶持关辅
徒为扃鐍。
抗表奉迎。
莫回天眷。
公即驰单骑诣行在所
肉袒徒跣。
雪泣上言曰。
庙主不行。
陵寝不告。
苍黄顺动。
莫知攸往。
况西无正名之伐
东异省方之行。
南征无复国之期。
北济乏召君之虑。
华当阙右。
不远王畿
未亏巡狩之名。
免负出君之耻。
可以为百辟会朝之地。
诸侯输贡之府。
地虽不广。
足以助供亿。
兵则非众。
足以备捍禦。
时也谠论确然。
宸心不返。
宣问往复。
至于再三。
嘉谟不听。
忠言不纳。
大事将去。
偫心汹然。
关内诸侯。
惟公独任。
非神启圣。
不能释明主之疑。
非神佑忠。
不能壮纯臣之节。
既而上察公之志。
不可夺也。
谅公之言。
不可复也。
由是天回日转。
龙起云从
乃眷是邦。
因驻清跸。
上复交泰之道。
下无疑间之忧。
内难既夷。
外兵以息。
皇嗣之不正者。
滨于五纪。
今则因公以正之。
坤仪之不定者
殆乎百稔。
今则因公以定之。
君臣以协。
父子以亲。
夫妇以伦。
有国之大本也。
公一举而得之。
岂笔舌所能论哉。
咸以公仗顺讨逆。
神实佑之。
佑顺之封。
非神莫尸。
玺书爰来。
牲币以告。
是命下客。
书石志之。
邺耳目奇功。
缣缃具美。
授简执笔。
略无愧辞。
姑录许公贞顺之诚。
少华保佑之实。
报神。
以劝事君。
至于极天镇地之崇。
固国经邦之力。
降神生贤之运。
仙峰灵掌之奇。
岳有旧封。
国有常祀。
今之纪述。
故不复云。
颂曰。
惟华之始。
因山以纪。
莲峰东秀。
终南西峙。
少华居中。
不封不纪。
岁在景辰。
暴兵中起。
天子震惊。
蒙尘旅次。
岂无近藩。
诸侯莫至。
惟我许公。
闻风奋臂。
一骑迎銮。
六龙回辔。
行朝有亭。
行庙有位。
宗戚以归。
兵戎以弭。
爰立母后
始正皇嗣
乃君乃臣。
乃父乃子。
家国大伦。
礼无违事。
祉既启侯。
封亦明祀。
金天之毗。
佑顺之美。
乃刻贞珉。
永證惇史。
第二状 中唐 · 令狐楚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四十二
右。臣伏以五始混成。
岁为元吉。四时分理。
春实发生。伏以陛下嗣帝鸿名。
受天成命。百神降福。
愿等于山河。万国归仁
思陈其玉帛。臣限从戎役。
阙奉朝行。又及新年。
皆承覆露。每瞻初日。
如奉圣明。前件鞍马等。
稍似驯良。并非淫巧。
冀充庭实。用达边情。
干冒陈献。伏增战越。
幽州纪圣功碑铭845年 唐 · 李德裕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十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幽州卢龙军帅检校尚书右仆射张公仲武。往年修献捷之礼。今岁有铭勋之请。二者君子韪之。岂不以诸侯有四夷之功。献其戎捷。春秋旧典也。宗周纳肃慎之贡。铭于楛矢。天子令德也。斯可以为元侯表。可以为后世法。圣上嘉其动而中礼。乃命宰臣采其元功。传于惇史。臣德裕乃敢飏言曰。夫兵者。所以除暴害也。爱人则恶其为害。禁暴则恶其为乱。虽睿智不杀。化之以神。至德允怀。招之以礼。然书有猾夏之戒。传有修刑之训。虞舜四罪。乃成大功。文王一怒。以至无侮。非德教之助欤。仁圣文武章天成功神德明道大孝皇帝熙我文典。焕乎光明。极象外之微。臻于至道。鼓天下之动。致于中和。虑必钩深。退而藏密。故能神机独照。伐未兆之谋。威光远震。制不羁之虏。当其时也。烽燧迭警。羽书狎至。人心大摇。偫师沮气。皇帝以轩后之威神。汉高之大略。光武之雄断。魏祖之机权。合而用之。以定王业。此议臣所以不敢望于清光也。倬哉。天地应而品物生。君臣应而功业成。故龙跃而云从。鹤鸣而子和。方叔伐猃狁。蛮荆来威。安远击车师西域振服。宜有良将。殿于朔边。张公礼阅战器。书成传癖张仲孝友。子孺塞泉。流落不偶。光景未耀。明主雅闻奇志。持印而拜将军。遥推赤心。筑坛而命元帅。拔自雄武。授之蓟门。果能精诚奋发。策虑偪臆。千里献筹。一心忧国。则知龙颜善将。任人杰而不疑。日角好谋。叹敌国而强意。回鹘者。本北狄之裔也。或曰獯狁。或曰山戎。五帝所不能臣。三王所不能制。前史载之详矣。暨薛延陁之败也。酋帅吐迷度率众款塞。太宗灵武纳降。立回鹘部落。置瀚海都督。因我封殖。遂雄北方。代宗之戡内难也。叶护以射雕之士。亲护戎旌。亦由羌髳率师以翼周。北貊枭骑以助汉。既殄大憝。乃畴厥庸。特拜叶护司空。岁赐缯二万疋。厥后饰宗女以配之。立宫室以居之。其在京师也。瑶祠云构。甲第棋布。栋宇轮焕。衣冠缟素。交利者风偃。挟邪者景附。其翎侯贵种。则被我文绘。带我金犀。悦和音。厌珍膳。蝎蠹上国。百有馀年。既而桀骜无亲。天命不佑。僭侈极欲。神道恶盈。本国荐饥。畜产耗半。黠戛斯蹙因利乘便。遂焚龙庭。区落萧条。阴燐青荧。今之乌介可汗。亡逃失国。窃号沙漠。非我册命。自为假王。其来也。羡漫阴山。睥睨高阙。元塞之下。氛雾蔽天。质贵主以前驱。依大国而求援。或丐我米糒。救其饥人。或邀我甲兵。复其故地。外虽柔服。内有桀心。因行人致辞。徵呼韩故事。愿居光禄塞。急保受降城。其下有二部。曰赤心宰相那颉啜特勒。赤心者。天性忿鸷。戎马尤盛。初与名王嗢没斯首谋内附。俄而负力怙气。潜图厉阶。为嗢没斯所绐。诱以俱谒可汗。戮于帐下。其众大溃。东逼渔阳。上乃赐公玺书。授以方略。公以室韦悍亟之兵。近我边鄙。俾其侦逻。且禦内侵。寻以徵役不供。为虏所败。由是介马数万。连亘幽陵。伏精甲于松樠。布穹庐于碛卤。散若飞鸟。止如长云。火燎于原。不可向迩。公激义气以虹贯。发精诚而石开。奇计兵权。密授髦俊。乃命介弟仲至与裨将游奉寰王如清左敌万李君庆张自荣高守素李志操。率锐兵三万。建旆而前。介冑雪照。戈矛林植。命以义殉。壮由师直。声隆隆而未泄。欲逐逐而不食。戢以听命。严而有威。公曰。险道倾仄。且驰且射。兵所以无敌也。致之平原。勒以方陈。我师可以逞志也。于是据于莽平。环以武刚。首尾蛇伸。左右翼张。轻骑既合。奇锋横骛。摧枯株。搏畜兔。摄詟者弗取。陆梁者皆仆。虏王侯贵人。计以千数。然后尽众服听。悉数系累。谷静山空。靡有孑遗。橐驼駃騠。风泽而散。旃墙罽幕。布野毕收。马牛几至于谷量。虏血殆同于川决。径路宝刀。祭天金人。奇货珍器。不可殚论。乃命从事李周瞳驰传上奏。又命牙门将周从玘继献戎俘。皇帝受而劳之。偫臣毕贺。昔长平七征。骠骑六举。窦宪合氐羌之众。陈汤揽城郭之兵。或生灵减耗。士马物故。或邀功救罪。矫命专征。然犹告类上帝。荐功清庙。顾视二汉。不其恧欤。以公威动蛮貊。功在漏刻。因命为东面招抚回鹘使。先是奚契丹皆有虏使。监护其国。责以岁遗。且为汉谍。自回鹘啸聚。靡不鸱张。公命裨将石公绪等谕意两部。戮回鹘八百人。虽介子讨罪于龟兹班超行诛于鄯部。未足俦也。回鹘又遣宣门将军等四十七人诡辞结欢。潜伺边隙。公密赂其下。尽得阴谋。且欲驰入五原。尽驱杂虏。公逗留其使。缓彼师期。竟得人病马瘏。缩衄而退。挫锐解纷。繄公善计。今鸟介自绝皇泽。莫敢近边。并丁令以图安。依康居而求活。尽徙馀种。屈意黑车。寄托远遁。流离饥冻。黑车亦倚其威重。迫胁诸戎。造谋藉兵。解仇交质。自谓约赍深入。汉将取而未期。渡幕轻留。王师往而不利。公以壮猷远驭。长计羁縻。不媮避嫌之便。终尽致敌之术。将时动而得隽。岂岁数而胜微。矧乎明主仗将帅为爪牙。视戎狄为鼠彘。方猎猛敌。不玩细娱。非周宣无以成召虎之勋。非汉宣无以听营平之计。勖哉上将。光我中兴。公前后受降三万人。特勒二人。可汗姊一人。都督宰相四人。其他侯王骑将。不可备载。王褒以日逐归德。称为人瑞。班固以稽落荡寇。大振天声。孰若天子神武。百蛮振慑。乘其蹙困。临以兵锋。刈单于之旗。纳休屠之附。非万里之伐。无三年之勤。巍乎成功。辉焯后代。宜刻金石。以扬鸿休。铭曰。
太和之初,赤气宵兴。
开成之末,彤云暮凝。
异鸟南来,胡灭之徵。
北夷飙扫,厥国土崩。
逼迫迁徙,震我边鄙。
长蛇去穴,奔鲸失水。
上都蓟门,兵连千里。
曾不畏天,犹为骄子。
丐我边谷,邀我王师。
假我一城,建彼幡旗。
归计强汉,郅支嫚词。
狼顾朔野,伏莽见羸。
雁门之北,羌戎杂处。
濈濈偫羊,茫茫大卤。
纵其枭骑,惊我牧圉
暴若豺狼,疾如风雨。
皇赫斯怒,羽檄徵兵。
谋而泉默,断乃雷声。
沉机变化,动若神明。
沙漠之外,虏无隐情。
渔阳突骑,燕歌壮气。
赳赳元戎,耽耽虎视。
金鼓誓众,干旄蔽地。
爰命介弟,属之大事。
翩翩飞将,董我三军。
禀兄之制,代帅之勤。
威略火烈,胡马星分。
戈回白日,剑薄浮云。
天街之北,旄头已落。
绝辔之野,蚩尤未缚。
俾我元侯,恢宏远略。
取彼单于,系之徽索
阴山寝烽,亭徼櫜弓
万里昆夷,九译而通。
蛮夷既同,天子之功。
儒臣篆美,刊石垂鸿。
仁圣文武章天成功大孝皇帝改名制846年3月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王者照临万宇。名岂尚于难知。
敬顺五行。理宜避于胜伏。
徵诸前史。义实炳然。
昔炎汉之兴。洛旁去水。
所都名号。犹乃避之。
况我国家运昌土德。岂可以王气胜于君名。
所以宪宗继明之初。实已舍水。
必有冥数。叶于祯祥。
汉宣帝柔服北夷。宏宣祖业
功德之盛。侔于周宣
御历十年。乃从美称。
朕远惟大汉之事。近禀圣祖之谋。
爰择嘉名。式遵令典。
敬承天意。永保鸿休。
改名为炎。仍令所司择日。
分命宰臣告天地宗庙。其旧名中外奏章不得更有回避。
布告遐迩。咸使闻知。
尊号玉册文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
维会昌五年岁次乙丑正月己酉朔一日己酉
光禄大夫太尉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德裕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臣悰朝议大夫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臣让夷朝议大夫中书侍郎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臣铉及文武百官大中大夫太常卿臣孙等六千二百二人言。
臣闻在昔周宣
猃狁内侵。
四牡薄伐。
以定王国。
则诗人大其功。
暨于汉宣
北夷乖乱。
呼韩慕义。
郅支远遁。
则策著其美。
惟此二代。
称为中兴。
间者开成之末
星孛如云。
螟飞蔽天。
先帝戚之。
黎人惧焉。
乃授至圣。
遗大投艰。
迄兹成功。
厥有冥数。
伏惟仁圣文武至神大孝皇帝表应龙翼。
粹含乾刚。
神全而正气凝。
宇定而天光发。
智烛千里。
动必察微。
心镜万机。
物来斯应。
于是五材用。
四维张。
建中和之极。
缀前圣之纲。
重枢机。
修法制。
刑御家之理。
无出壶之言。
销谗邪。
远佞倖。
绝背公之党。
退好径之人。
内严体貌
增堂陛之峻。
外绝缔交。
辅车之势。
古所谓受命于天。
惟舜独正也。
又曰。
一心定而万物服。
惟陛下得之。
曩者北狄矜功。
耗蠹中国。
种类磐牙。
根柢封殖。
异术肺腑。
缟衣如荼。
挟邪作蛊。
浸淫宇内。
倒悬不解。
百有馀年。
既而龙祠堙灭。
携国塞。
质帝女。
蹙海疆。
有狼顾平城之心。
鲸吞咸洛之志。
爰命枭将。
搴旗刈旃。
兵鏖穹庐。
火烈荆榛。
飏罽幕。
碎轒䡝。
六骡遁逃。
贵主生还。
刬灭妖迹。
剿除丑类。
故名王结发。
冠带入臣。
坚昆稽首。
鞮译来献。
而又奸臣放命。
二纪陆梁。
太行之固。
下窥洛邑
通故绛之道。
旁晲近关。
树其遗孽。
以窃兵柄。
议者佥曰。
精兵十万。
积谷十年。
泉鱼不察。
宜悬。
陛下雄断霆声。
偫疑冰释。
扬清风而扫云。
致迅雷而破山。
冯异则拔天井而震上党
仗吴汉则发突骑而窥邯郸
壶关失险。
山东夺魄。
属有戍边叛将。
窃发参墟。
人心摇荡。
异议放肆。
陛下临朝而言曰。
二寇获罪于天。
予所不舍。
未三旬而定晋阳
才期年而灭潞子
不以金购。
豨将多降。
不劳师克。
粤首驰报。
非至德感物。
孰能臻于此乎。
由是台宰百辟。
藩屏将帅
上言曰。
成伐东夷而肃慎来贺。
景剪七国而王室乃安。
莫不始于武功。
终致刑措。
将以禋上帝。
荐祖宗。
宜受鸿名。
以答元贶。
陛下犹谦逊而五让之。
勤请弗已。
乃屈已以俞之
云汉为章。
所以昭法度也。
神明其德。
所以成教化也。
巍乎有功。
帝尧之则也。
勤于大道。
元祖之训也。
臣等不胜大愿。
谨奉玉册玉宝。
上尊号曰仁圣文武章天成功神德明道大孝皇帝
伏惟陛下不有其名。
以保其成。
不德其功。
以戒其盈。
享殷宗之福。
周道之平。
熙我王度
永振金声。
德裕等诚欢诚跃顿首顿首。
谨言。
贺废毁诸寺德音表845年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臣某等伏奉今日制。
拆寺兰若共四万六千六百馀所。
还俗僧尼并奴婢为两税户共约四十一万馀人。
得良田约数千顷。
其僧尼令隶主客户大秦穆护袄二十馀人并令还俗者。
臣闻仲尼祖述
宪章文武。
大宏圣道。
以黜异端。
末季以来。
斯道久废。
不遇大圣。
孰能拯之。
臣某等中谢
伏以三王之前。
皆垂拱而理。
不可得而言也。
厥后周美汉称文景。
至化深厚。
大道和平。
人自禀于孝慈。
俗必臻于仁寿。
岂尝有外夷之教。
中夏之风。
东汉楚王英
始盛桑门之馔。
沦于左道。
桓帝更增犀盖之饰。
归于乱政。
魏之三祖。
西晋太康
虽君非大圣。
臣非上哲。
然犹祖尚老庄。
斯教未行。
东晋因吴人之佻薄。
孙权之弊政。
始建塔庙。
乃译梵书。
宋齐梁陈。
其教浸盛。
好大不经之说。
陋乃诗书。
因报拔济之谈。
隆于仁孝。
运祚浮促。
篡夺相寻。
二百年间。
五变朝市。
君无殷宗之福。
臣靡卫武之年。
感验寂寥。
斯可明矣。
高祖神尧皇帝方欲刬除斯弊。
扫刷中区
时属宰臣萧瑀
本梁氏之子孙。
寻覆车之轨辙。
废格明诏。
以迄于今。
遂使土木兴妖。
山林增构。
一岩之秀。
必极雕镌。
一川之腴。
已布高刹。
鬼功不可。
人力宁堪。
耗蠹生灵。
侵减正税。
国家大蠹。
千有馀年。
伏惟仁圣文武章天成功神德明道大孝皇帝陛下明绍于天。
粹合于道。
黜霸图而功盛。
入圣学而德优。
常欲天下之动。
咸贞于一。
以一言之蔽。
思必无邪。
先定宸心。
独发英断。
破逃亡之薮。
皆列齐人。
收高壤之田。
尽归王税。
正偫生之大惑。
返六合之浇风。
出前圣之模。
为后王之法。
巍巍功德。
焕炳图书。
臣窃位枢衡。
莫能裨益。
愧无将明之效。
徒怀鼓舞之心。
千古未逢。
百生何幸。
不任忭贺踊跃之至。
宰相再议添徽号状844年12月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六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奉批答。
巳蒙允许。今欲颁下制命。
昭布万方。伏以轩屈崆峒。
尧游姑射。未有不心期于至道。
而能功济于生灵。暨汉之文景。
尊奉。理致刑措。
时称大康开元中
元宗经始清宫。追尊元祖。
阐绎道要。遂臻治平
六合晏然。四十馀年。
今者陛下蹈轩后之灵踪。修开元之故事。
进道不遗于尺璧。澄心已得于元珠。
圣寿必过于殷宗。景化方跻于汉代
臣等所上徽号。义虽尽美。
意有未周。今谨上尊号为仁圣文武章天成功神德明道大孝皇帝
所冀冠皇王之高号。尽臣子之至诚。
伏希圣慈。容鉴丹恳。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河南卢尹贺上尊号表845年1月 唐 · 李商隐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七十二 创作地点: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
臣某言。臣得本道进奏院状。
宰臣某等奉上尊号。以光洪休。
耀列圣之睿图。表三宫之义训。
凡在生物。孰不欢心。
臣某中贺。臣闻善言天者。
必推功于广覆。善言日者。
必咏德于大明。然后物仰元穹。
人知景曜。皇王拟象。
今古同规。伏惟仁圣文武章天成功神德明道大孝皇帝陛下体天垂荫。
法日流辉。宏上德以缵戎。
启下武而膺运。顷从临御。
旋致治平。雨块风条。
时推顺适。苗螟叶蟘。
坐致销亡。是以银瓮石碑。
非烟浪井。神而告瑞。
史不绝书。且獯鬻为灾。
周秦乏策。金行火运。
不绝于侵陵。瀚海阴山
几渝于约誓。而敢乘衰运。
来犯昌朝。陛下乃赫以天威。
授之宏略。一伐而单于仅免。
三鼓而贵主来还。灭大邦之仇雠。
摅累圣之忿愤。及晋阳逐帅。
代马新羁。陛下又浚发宸襟。
委诸庙画。浃辰而前军就路。
踰月而元恶膏砧。静丰沛之遗疆
举陶唐之故俗。蕞尔潞子
复生孽童。脱缞冀恩。
上柩拒诏。据九折之险。
有五州之人。薮泽逋逃。
粪土租税。陛下又远扬神断。
深诏徂征。合镇魏之强藩。
之锐将。夷其巢窟。
去彼根株。清明皇之旧宫。
复金桥之故地。曾非旷岁。
集此丕功。固巳至化潜融。
事光于玉版。元机独运。
理溢于瑶编。况又志切希夷。
道存冲漠。慕遗踪于姑射。
载动尧心。思顺请于崆峒。
欲劳轩拜。远扬圣祖。
载伫神孙。俾异法皆祛。
多门就掩。麟殿正元元之座。
凤书招之徒。将以休有万龄。
临兹兆众。使咸践寿昌之域。
俱游富庶之乡。巍乎焕乎。
盛矣美矣。故得人祇协欲。
华夏均怀。愿加尊显之称。
以报财成之美。宰臣等果能陈大义。
允建鸿名。伊尹暨汤。
咸有一德。咎繇谟禹。
克缵九功。述尽善于王猷。
标具美于帝箓。南山称寿。
北辰降光。永终无极之年。
长奉上清之号。臣幸丁昌运。
方守洛京。空深恋阙之诚。
不在称觞之列。举头见日。
虽悲千里之遥。侧管窥天。
且庆百年之幸。无任徘徊望阙蹈舞踊跃之至。
太尉卫公会昌一品制集序 唐 · 郑亚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三十
纶綍之兴。
载籍之始。
先王发号施令。
明罚敕法。
盖本于此也。
唐虞之盛。
二典存焉。
夏殷之隆。
厥有训诰。
自允征甘誓。
乃有誓命之书。
皆三代之文。
一王之法也。
虞夏之际。
代祀绵远。
其代王掌制之名氏。
莫得而知。
至于成汤太甲
则有仲虺伊尹为之训诰。
高宗傅说
则有说命之篇。
周公召公成王
则有洛诰酒诰周官顾命。
秦始皇帝并一区宇。
丞相李斯实掌其言。
汉兴
秦焚书之后。
侍从之臣。
皆不习文史。
之辈。
又乏儒墨之用。
每封功臣
建子弟。
其辞多天子为之。
纵委于执翰者。
亦非彰灼知名之士。
武帝使司马相如视草。
率皆文章之流。
相如非将相器也。
厥后寖以微长。
下于魏晋
亦代有其人。
高祖革隋。
文物大备。
贞观中
颜公师岑公文本兴焉。
在天后时。
则李公峤崔公融出焉。
燕许角立于元宗之朝。
常杨继美于代宗之代。
宪宗皇帝英武启运。
雄图赫张。
中兴之业。
高映前古。
其时则先太师忠公翱翔内署
有密勿赞佐之绩。
平吴定蜀。
时唯其功。
及登枢衡。
作霖雨
尊王室。
卑诸侯。
图蔡料齐。
外定内理。
显王言于典诰。
彰帝范于图籍。
纪在徽册。
播于无穷。
特进太子少保分司东都卫公。
长庆中惠皇翰林学士
训诰之业。
彰于前闻。
昭肃皇帝统握乾符
寤寐良弼。
诏自淮海。
复升台庭。
尽付元机。
允厌神度。
每彤墀奏罢。
别承天眷。
帝亦讲伊尹傅说之旨。
定元首股肱之契。
以太平之制度。
上古之文教。
咸属于公焉。
会先太后懿号未立。
帝明发有永怀之痛。
公述沙麓神井之瑞。
赞绕枢怀日之庆。
懋遵圣绪。
光慰孝思。
于是承命有宣懿祔庙之制。
武宗郊昊天。
拜清庙。
文物胥备。
朝廷有礼。
华夷述职。
河朔修贡。
乃显神庥。
荐徽号。
奉扬一德。
以示万方。
于是撰仁圣文武至神大孝之册。
封域无虞。
天子翛然有求元之思。
乃范贞金。
模圣表。
隆准日角。
烛于宫庭。
中外臣僚。
咸欲以颂山河而褒日月也。
公于是有圣容之赞。
天街之北。
獯鬻攸居。
因饥凭陵。
怙众强禦。
严之以刁斗而勃尔无惧。
申之以文告而腆然不率。
天子震怒。
旋命征之。
公独运沈机。
上资宸断。
万里胜负。
决于帷中。
雷霆既震。
犬羊遂溃。
疣赘披抉。
腥膻解离。
遁其名王。
复我贵主。
公于是有讨北狄之诏。
天宝末蓟门为首乱之地。
疮痏榛棘。
袭世未平。
至于渔阳帅师仲武
扫除妖孽。
臧获仇雠。
奉扬威神。
乃底康靖。
仍愿勒石于卢龙之塞。
以叙圣功。
飞章上闻。
帝用允若。
公祇膺明命。
舒展格言。
呼啸神祇。
吐纳嵩华。
当昼而文星现。
不寐而白凤来。
成诸侯不朽之勋。
尊元后无私之化。
公于是有幽州纪功之碑。
潞帅刘从谏死。
其子因关河之崄。
恃甲兵之众。
请爵争地。
屡闻王庭。
中外疑迷
互挠天听。
帝将耀神武。
公累献忠谋。
且言曰。
重耳在丧。
不闻利父
雄渠受戮。
祇以拒君。
明皇旧宫。
天井内地。
跨连河北
胁倚山东
岂可行有匪人。
坐为污俗。
若是可忍。
孰不可容。
沃心无疑。
蹑足乃定。
又曰。
上党天下之脊。
河朔之喉。
漳水雄兵。
常山劲卒。
是为唇齿。
实惧因依。
不若乘其未萌。
制其将动。
帝俞其奏。
乃妙选使臣以劳谕之。
严立刑赏以劝戒之。
魏侯镇侯。
戮力从命。
壶关之右臂。
收泜水之上游。
获兹渠魁。
在此成算。
又辕门叛将。
潢水馀凶。
上相之旌旗。
晋阳之管钥。
帝怒斯赫。
人心愈疑。
咸以师老于郊。
枭巢尚固。
议罢兵者蚊聚
请宥过者雷同。
公又扬笏而言曰。
彼地则义师。
帅分宗室。
是元祖勤商之邑。
后稷造周之邦。
瓜瓞具存。
堂构斯在。
苟亏策画。
不袭仇雠。
则是奖弥牟逐主之风。
冒顿射亲之俗。
诗称筑室于道。
书谓疑谋勿成。
由是洞启宸衷。
大破偫议。
运筹制胜。
举无遗策。
防微虑远。
必契神机。
授钺之臣。
伏膺承命。
谢安围棋尚劫。
曹参之饮酒方酣。
果有军书。
继闻戎捷。
砥磨周钺
水淬郑刀。
万里来袁尚之头颅。
二冢葬蚩尤之肩髀。
欢声虽震于朝市。
喜气不见于形容。
何其纂立功勋。
镇定风俗。
若是之重也。
公于是有伐上党之制。
平晋阳之敕。
宗英可汗。
献琛输赆。
越自绝域。
通于本朝。
文毕伯仕之允。
呼韩谷蠡之师。
或执玉而朝灵囿。
或解辫而拜甘泉。
并垂于策书。
光被明命。
公于是有谕回鹘之命五。
坚昆之书四。
文章等于训传。
机事出于神明。
固将偃仰邳石之符。
傲睨鬼钳之录。
闻之者可以祛聋瞆。
得之者可以弼邦国。
牙管既拔。
芝泥将熟。
尝于前席。
亲授笔札。
公亦分阴可就。
落简如飞。
时有急宣。
关于密画。
内庭外制
皆不与闻。
或势切疾雷。
机难终日。
宣室未召。
武帐莫闻。
公则手疏封章。
达于旒扆。
当乙夜观书之际。
未尝不称美再三。
此又岂可与传洞箫而讽于后庭。
闻子虚而嗟不同世者。
论功校德耶。
岁在乙丑
偫公常伯以天子之道。
贯于神祇。
一年而风雨攸序。
灾沴不作。
二年歼丑虏。
兴北伐之诗。
四年诛狡童。
咏东征之歌。
而又移摩尼之风。
坏浮图之俗。
偃兵反朴。
四海胥定。
思欲增鸿名。
光下武。
公乃观东序之图。
按西昆之谍。
铺舒名实。
藻缛文采。
类于上帝。
为唐神宗。
公于是纂章天成功神德明道之册文。
号位既毕
华夷会同。
方将命礼官
召儒者。
访匡衡后土之议。
采公玉明堂之图。
考肆觐之礼于梁生。
封禅之书于犬子。
尽皇王之盛事。
极臣子之殊功。
轩鼎将成。
禹书就掩。
然犹进先尝之药。
献高手之医。
藏周旦请代之书。
汉宣易名之美。
作为大诰。
祈于昊天。
始终一朝。
绍续九德。
其攻伐也既如彼。
其制作也又如此。
故合武宗一朝。
册命典诰。
奏议碑赞。
军机羽檄。
凡两帙二十卷。
辄署曰会昌一品制集纪年。
追圣德也。
书位。
旌官业也。
岁在丁卯
亚自左掖出为桂林
九月
公书至自洛。
以典诰制命。
示于幽鄙。
且使为序。
以集成书。
寻元珠不究于倪域。
听希声莫穷于高下。
承命震恐。
几移朝夕。
援笔而复止者三四。
江陆修荡。
辞让不及。
因斋洁以序焉。
夫全功难恃。
大名难兼。
日赫于昼而乏清媚。
月皎于夜而无温煦
之为候也。
则雪霜飘暴。
冻入肌发。
之为用也。
则金流石烁。
火走肤脉。
如阳春高秋者希焉。
南则瘴风毒虺之为厉也。
北则獯戎黠虏之为患也。
洛阳咸秦者几焉。
雕鹫不傅之以驰骋。
骅骝不授之以鶱翥
如应龙者鲜焉。
仲尼圣贤之宗也。
位止于司寇
老聃道德之祖也。
官不过柱史
如姬旦者几焉。
是以保衡傅说
佐佑殷宗。
召公毕公
寅亮周室。
咸著大训。
克为元龟。
书契以来。
未之多有。
李斯以刻石纪号之文胜
而不在休明之运。
又何足数哉。
周勃霍光
虽有勋伐。
而不知儒术。
枚皋严忌
善为文笔。
而不至岩廊。
自是以降。
其类实繁。
惟公蕴开物致君之才。
元弼上公之位。
建靖难平戎之业。
经天纬地之文。
萃于厥躬。
庆是全德。
盖四序之阳春。
九州之咸洛。
品汇之应龙。
人伦之姬旦
后之学者。
其景行之云尔。
九天生神保命斋词 唐 · 武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七十八
大唐会昌五年岁次乙丑十月乙亥朔十四日戊子。仁圣文武章天成功神德明道大孝皇帝臣某谨稽首再拜。
虔诚上启至真无极大道元始天尊太上大道玉晨君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元元天皇大帝太上老君玉清大有天宝君上清元妙灵宝太清太极神宝君三宝尊神三宝丈人元都紫微九天太帝君东华南极西灵北真四天君三十六天帝三十二天君十方灵宝至极天尊五老上帝三景君道德众圣三元君太帝天帝天师君元洞至极明皇道君三十六部尊经元中大法师三光众圣八景灵君三十六地岳渎正神河海川泽名洞灵山诸化福地得道神仙三界应感一切真灵。臣闻万化之初。
总之者妙道。群灵之表。
冠之者至真。剖判元黄。
裁成品汇。幽明既辨。
主宰有伦。九皇司牧以无为。
八帝统临而有度。洎乎清源斯壅。
元泽不流。舜禹违揖让之风。
汤武起干戈之役。礼乐隳于大朴。
俎豆矜其小成。玉帛徒美于争驰。
世道亦悲于交丧。斯所谓时君忘本。
至理莫追。悠悠含生。
步然何怙。是知凝旒负扆。
非道无以宁。至理垂裳。
非德无以立。我国家元元锡祐。
仙李标华。承德明兴圣之基。
高祖太宗之业。庭除六合。
檐庑九围。扇之以薰和。
沐之以渥泽。致之以声教。
正之以诗书。惠露洽于幽阴。
百神咸秩。仁照周于萌檗。
大乐同和。越二百年。
一臻于道。顾惟凉德。
祗嗣洪图。思宏清净之规。
以布寰瀛之福。冥心丹。
属想元经。披太上九天之文。
得元洞生神之旨。将膺宝箓。
首备斋坛。锦币华缯。
金龙白璧。普万天而展礼。
极三境而告虔。所期肸蚃咸通。
昭彰会祉。鹣林鲽水。
咸归仁寿之乡。海外域中。
一变华胥之俗。岂使燕昭上。
独宁三素之云。汉武殿前。
尝降九灵之驾。盖保绥于亿兆。
非企慕于骞腾。列圣众真。
鉴兹冲恳。谨遣道士东岳先生修九天宝斋三日四夜
稽首以闻。谨词。
周伯星颂1006年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三、《文庄集》卷二四 创作地点: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
景德三年夏四月周伯星见,书瑞应也。
臣闻日月星辰,天之经也,国之纪也。
日以象君,月以象臣,星以象民。
炎炎君德,不倾不侧。
仁义文武昭于上,礼乐刑政临于下。
得至阳之体,于是乎有日瑞。
昭昭臣道,不僭不忒。
忠信方正积于内,吁谟献替发于外。
得至阴之体,于是乎有月瑞。
君之灵如日之升,臣之英如月之征。
照临下土,六合文明。
赏罚不滥,兵革不试。
粢盛不害,灾沴不作。
生民熙熙,家给户足。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蒙帝之力,生育蕃息。
于是乎上发于天,厥有星瑞。
《书》云:「庶民惟星」。
又云:「天聪明自我民聪明」。
盖星瑞之谓也。
国家受天成命,五十年间,法令宽大,元元仁厚。
自克殄并土,戎衣不再,年谷荐登,俊乂旅进。
我崇文广武圣明仁孝皇帝陛下虔巩神器,稽用故实。
光昭百度,缉熙礼乐。
刑赏以御中外,慈俭以率左右。
群臣有羔羊之洁,公族怀麟趾之信。
郡国州县,各扬其职。
景德中匈奴谨守要约,不敢犯边。
塞无宿兵,人用休息。
齐民之家,不忧岁时。
食饫鸡豚,衣厚缯纩。
耕有馀器,廪有滞谷。
扶老携幼,涂歌里咏。
大哉此时,上无失德,下无遗政。
君君臣臣,万国交庆。
虽日瑞于昼,月瑞于夜,曾不足表吾皇之明,朝廷之盛。
于是乎有周伯之象,告生民之瑞。
见于首夏,国家火德之应也;
躔于角亢,人君寿考之象也。
天意若曰:令陛下寿考万年,平章百姓。
隆火德之光明,昭上帝之休命。
愿陛下钦之念之,虽休勿休。
不数年间,图书宝玉,雪霜风雨,山川草木,尽为嘉瑞,史不绝书。
故曰阳感天,不终日。
盖天之于陛下,犹父子之事也。
臣叨列缙绅,仰观灵祉,知在今日,斯文有光。
谨再拜上《周伯星颂》曰:
帝宋三圣,功成治定,昭融景命,承天庆兮。
周伯焞焞,经宵耀云,何德之纯,感星辰兮。
吾君恭让,德音敷畅,盖天垂象,介景贶兮。
我国文明,儒风炳灵,惟德降祯,发鸿英兮。
东南委照,苍龙隐曜,徘徊天表,光帝道兮。
考彼典章,知我天子,享嘉瑞兮。
上可纪官,下可建元,法象星躔,假于天兮。
昭我炎宋,永御星统,微臣作颂,歌日用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