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议答吐谷浑慕瑰 北魏 · 长孙嵩
 出处:全后魏文卷二十一
前者有司所处以为秦王荒外之君,本非政教所及,来则受之,去则不禁。
皇威远被,西秦王慕义畏威,称臣纳贡,求受爵号。
议者以为古者要荒之君,虽人土众广,而爵不拟华夏。
陛下加宠王官,乃越常分,容饰车旗,班同上国。
至于缯絮多少,旧典所无,皆当临时以制丰寡。
汉魏以来,抚接荒遐,颇有故事。
吕后单于御车二乘、马二驷,单于答马千匹。
其后匈奴和亲,敌国遗缯絮不过数百;
呼韩邪称臣,身自入朝,始乃至万匹。
今西秦王若以土无桑蚕,便当上请,不得言「财不周赏」。
昔周室衰微,齐侯小白,一匡天下,有赐胙之命,无益土之赏;
晋侯重耳楚城濮,唯受南阳之田,为朝宿之邑。
西秦所致,唯定而已。
塞外之人,因时乘便,侵入秦、凉,未有经略拓境之勋,爵登上国,统秦、凉、河、沙四州之地,而云「土不增廓」。
比圣朝于弱周,而自同于五霸,无厌之情,其可极乎?
西秦王忠款于朝廷,原其本情,必不至此,或左右不敏,因致斯累。
西秦流人贼时所抄,悉在蒲坂,今既称藩,四海咸泰,天下一家,可敕秦州送诣京师,随后遣还。
所请乞佛三人,昔为宾国之使,来在王庭,国破家迁,即为臣妾,可勿听许(《魏书·吐谷浑传》。慕𪻺表言,土不增廓,财不周赏,并请敕遣乞佛等。太尉长孙嵩议郎博士二百七十九人议答。)
请更授章策表元嘉六年 南朝宋 · 吐谷浑慕瑰
 出处:全宋文卷六十一
大宋应运,四海宅心,臣亡兄阿豺,慕义天朝,款情素著。
去年七月五日谒者董湛至,宣传明诏,显授荣爵,而臣私门不幸,亡兄见背。
臣以懦弱,负荷后任。
然天恩所报,本在臣门。
若更反覆,惧停信命。
辄拜受宠任,奉遵上旨,伏愿详处,更授章策(《宋书·吐谷浑传》。)
魏太武帝 南朝宋 · 吐谷浑慕瑰
 出处:全宋文卷六十一
臣诚庸弱,敢竭情款,俘禽僭逆,献捷王府。
爵秩虽崇,而土不增廓。
车旗既饰,而财不周赏。
愿垂鉴察,亮其单款。
臣顷接寇逆疆境之人,为贼所抄,流转东下。
皇化混一,求还乡土,乞佛曰连窟略寒张华等三人,家弱在此,分乖可悯。
愿并敕遣使,恩洽遐荒,存亡感载(《魏书·吐谷浑传》,慕瑰讨擒赫连定,送之京师,策拜西秦王,慕瑰表。)
吐谷浑阿豺诏景平元年二月 南朝宋 · 刘义符
 出处:全宋文卷二
吐谷浑阿豺,介在遐表,慕义可嘉,宜有宠任。
今酬其来款,可笃塞表诸军事安西将军沙州刺史浇河公(《宋书·吐谷浑传》)
上表求入越巂元嘉二十七年 南朝宋 · 慕延
 出处:全宋文卷六十一
若不自固者,欲率部曲入龙涸越巂(《宋书·吐谷浑传》)
吐谷浑慕瑰(七年) 南朝宋 · 刘义隆
 出处:全宋文卷二
吐谷浑慕瑰兄弟慕义,至诚可嘉,宜授策爵,以甄忠款,可督塞表诸军事征西将军沙州刺史陇西公(《宋书·吐谷浑传》。)
报公卿议答吐谷浑慕𪻺制延和初 北魏 · 拓跋焘
 出处:全后魏文卷一
公卿之议,未为失体。
西秦王所收金城枹罕陇西之地,彼自取之,朕即与之,便是裂士,何须复廓。
西秦款至,绵绢随使疏数增益之,非一匹而已(《魏书·吐谷浑传》)
诏高车使者慕容坦 北魏 · 拓跋焘
 出处:全后魏文卷一
卿远据沙外,频申诚款,览揖忠志,特所钦嘉。
蠕蠕、𫩫哒与吐谷浑所以交通者,皆路由高昌国,掎角相接。
高昌内附,遣使迎引,蠕蠕既与吐谷浑往来路绝,奸势亦沮,于卿彼蕃,便有所益。
行途经由,宜相供俟,不得妄令群小,敢有陵犯,拥塞王人,罪在不赦(《魏书·高车国传》。诏使者慕容坦赐弥俄突杂采六十匹,世祖诏。又见《通典》一百九十七。)
与宋主书 北魏 · 拓跋焘
 出处:全后魏文卷一
彼前使间谍,詃略奸人,窃闻朱修之、申谟,近复得胡崇之,败军之将,国有常刑,乃皆用为方州,虞我之隙,以自慰庆。
得我普钟蔡一竖子,何所损益,无异得我举国之民,厚加奉养。
禽我卑将卫拔,非其身,各便锁腰苦役以辱之。
观此所行,足知彼之大趣,辨校以来,非一朝一夕也。
关中盖吴反逆,煽动陇右氐、羌,彼复使人就而诱劝之,丈夫遗以弓矢,妇人遗以环钏,是曹正欲谲诳取赂,岂有远相顺从
为大丈夫之法,何不自来取之,而以货詃引诱我边民,慕往者复除七年,是赏奸人也。
我今来至此土,所得多少,孰与彼前后得我民户邪?
彼今若欲保全社稷、存刘氏血食者,当割江以北输之,摄守南度,如此,释江南使彼居之。
不然,可善敕方镇、刺史守宰,严供张之具,来秋当往取扬州,大势已至,终不相纵。
顷者往索真珠珰,略不相与,今所馘截髑髅,可当几许珠珰也。
彼往日北通芮芮,西结赫连、蒙逊、吐谷浑,东连冯弘高丽,凡此数国,我皆灭之。
以此而观,彼岂能独立。
芮芮吴提已死,其子菟害真袭其凶迹,以今年二月复死。
我今北征,先除有足之寇。
彼若不从命,来秋当复往取。
以彼无足,故不先致讨。
诸方已定,不复相释。
我往之日,彼作何方计,为堑城自守,为筑垣以自障也。
彼土小雨,水便迫掖,彼能水中射我也。
我显然往取扬州,不若彼翳行窃步也。
彼来侦谍,我已禽之放还,其人目所尽见,委曲善问之。
彼前使裴方明仇池,既得,疾其勇功,不能容。
有臣如此,尚杀之,乌得与我校邪?
彼非敌也。
彼常愿欲共我一过交战,我亦不痴,复不是苻坚
何时与彼交战,昼则遣骑围绕,夜则离彼百里宿去,彼人民好,降我者驱来,不好者尽刺杀之。
近有谷米,我都啖尽,彼军复欲食啖何物,能过十日邪?
彼吴人正有斫营伎,我亦知彼情,离彼百里止宿,虽彼军三里安逻,使首尾相次,彼募人以来,裁五十里,天自明去,此募人头何得不输我也。
彼谓我攻城日,当掘堑围守,欲出来斫营,我亦不近城围彼,止筑堤引水,灌城取之。
扬州城南北门有两江水,此二水引用,自可如人意也。
知彼公时旧臣,都已杀尽,彼臣若在,年几虽老,犹有智策,今已杀尽,岂不天资我也?
取彼亦须我兵刃。
此有能祝婆罗门,使鬼缚彼送来也(《宋书·索虏传》。焘虽不克悬瓠,而掳掠甚多,南师屡无功,为焘所轻侮。与太祖书。)
诏答河南王拾寅建元元年 南齐 · 萧道成
 出处:全齐文卷一
皇帝敬问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西秦河沙三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领护羌校尉西秦河二州刺史、新除骠骑大将军河南王:宝命革授,爰集朕躬,猥当大业,祗惕兼怀。
闻之增感。
王世武至,得元徽五年五月二十一日表,夏中湿热,想比平安。
又卿款诚遥著,保宁遐疆。
今诏升徽号,以酬忠款,遣王世武衔命拜授。
又仍使王世武等往芮芮,想即资遣,使得时达。
又奏所上马等物悉至,今往别牒锦绛紫碧缘黄青等纹各十匹(《南齐书·河南氐羌传》。按:河南吐谷浑。)
献文帝 北魏 · 吐谷浑拾寅
 出处:全后魏文卷五十八
奉诏听臣还旧土,故遣良利守洮阳,若不追前恩,求洮阳贡其土物(《魏书吐谷浑传》)
吐谷浑俘获诏太和十五年正月 北魏 · 拓跋宏
 出处:全后魏文卷四
朕在哀疚之中,未存征讨,而去枹罕表取其洮阳、泥和二戍。
时以此既边将之常,即便听许。
偏师致讨,二戍望风请降,执讯二千馀人,又得妇女九百口。
子妇可悉还之(《魏书·吐谷浑传》、《北史》九十六。)
诏责吐谷浑伏连寿景明初 北魏 · 元恪
 出处:全后魏文卷八
梁州表送卿报宕昌书,梁弥邕与卿并为边附,语其国则邻藩,谕其位则同列,而称书为表,名报为旨,有司以国有常刑,殷勤请讨。
朕虑险远多虞,轻相构惑,故先宣此意,善自三思(《魏书·吐谷浑传》)
檄梁文 北齐 · 慕容绍宗
 出处:全北齐文卷五、全后魏文卷五十四
夫乾坤交泰,明圣兴作,有冥运行之力,俱尽变化之途。
抱识含灵,融然并至;
呈形赋命,混而同往。
所以玄功潜运,至德旁通,百姓日用而不知,万国受赐而无迹。
岂徒凿其耳目,易其心虑,悟以风云,一其文轨,使夫日月之照不私,雨露之施均洽,运诸仁寿之域,纳于福禄之林。
自晋政多僻,金行沦荡,中原作战斗之场,生民为鸟兽之饵,则我皇魏握玄帝之图,纳水灵之祉,驾云车而自北,策龙御以图南,致符上帝,援溺下土,怪物殛死,淫水不作,运神器于顾眄,定宝命于踟蹰,恢之以武功,振之以文德,宇内反可封之俗,员首识之心。
沙海荒忽之外,瀚漠羁縻之表,方志所不传,《荒经》所不缀,莫不绳谷钓山,依风托水,共仰中国之圣,同欣大道之行。
唯夫三吴百越,独阻声教,匪民之咎,责有由焉。
自伪晋之后,刘萧作慝,擅僭一隅,号令自己。
惟我祖宗驭宗,爱民重战,未极谋臣之画,不穷节将之兵,聊遣行人,降以尺一,圆台已筑,黄屋辄去,赐其几杖,置之度外。
萧衍轻险有素,士操蔑闻,睥睨君亲,自少而长,好乱乐祸,恶直丑正,巧用其短,以少为多。
詃惑愚浅,大言以惊俗;
驱扇邪僻,口兵以作威。
曲体胁肩,摇唇鼓舌,候当朝之顾指,邀在位之余论。
遂污辱冠带,偷窃落维。
及宝卷昏狂,下不堪命,增无北面有犯之节,遽灭人伦在三之礼,凭妖假怪,鬼语神言,称兵指阙,倾朝鸩主,陵虐孤寡,聋愚士民。
天不悔祸,奸丑得志,内瓷雕靡,外逞残贼。
驱羸国之兵,迫糊口之众,南出五岭,北防九江,屯戍不解,役无宁岁。
死亡矢刃之下,矢折雾露之中,哭泣者无已,伤痍者不绝。
托身人上,忽下如草。
遂使顽嚚子弟,肆行淫虐;
狡猾群小,纵极贪婪。
剥割苍生,肌肉略尽;
刳剔黔首,骨髓俱罄。
猛虎未方其害,饿狼讵侔其祸,惵枼周余,救死无地。
至于矫情饰诈,事非一绪。
毒螫满怀,妄敦戒业;
躁竞盈胸,谬治清静。
至乃大兴寺塔,广缮台堂,昭阳到景,垂珠衔璧,峥嵘刻削千门万户
鞭挞疲民,尽其筋骨,延壤运石,悲歌掩途,死而可祈,甘同仙化。
智浅谋疏,曾不自揆。
遏桐柏之流,翻为己害;
子亡齐之胤,忽为戎首。
书契迄兹,罕闻其事。
至于废捐冢嫡,崇树愚子,朋党路开,彼我侧目。
疾视扼腕,十室而九,尧足有待,良亦多人。
二纪于兹,王家多故,始则车驰之警,终有惊坠之哀,神祇痛愤,宇县崩震。
于是故相国齐献武高王,感天壤之惨默,激云雷以慨然,伏高义而率民,奋大节以成务。
爰有匡国定霸之图,非直讨贼雪耻之举。
于是睿略纷纭,灵武冠世,荡涤逋孽,尊主康邦。
皇上秉历受图,天临日镜,道随玄运,德与神行。
既而元首怀舞戚之风,上宰薄兵车之会,遂解絷南冠,喻以好睦,舟车遵溯,川陆光华,亭徼相望,欣然自泰,反肉还童,不待羊陆。
虽嘉谋长算,爰自我始,罢战息民,两获其泰。
王者之信,明如四时,岂或为人群父,二三其德,书而不法,可不惜哉!
侯景一介役夫,出自凡贱,声名沦敝,无或可纪。
直以趋驰便习,见爱尔朱,小人叨窃,遂忝名位。
及中兴之际,义旗四指,元恶不赦,实在群胡。
人成拔,籍其股肱,主人有丹颈之期,所天蹈族来之衅。
虽不能蔽捍左右,以命酬恩,犹当惨颜后至,义形于色。
而趣利改图,速如覆手,投身麾下,甘为仆隶。
献武王弃其瑕秽,录其小诚,得厕五命之末,预在一队之后。
参迹驱驰,庶其来效,长鞭利刹,术以制之。
既关陇逋诛,每事经略,以河南空虚之地,非兵战之冲,薄存掎角,聊示旗鼓,岂资实效,寄以游声。
军机催勒,盖唯景任,总兵统旅,别有司存。
而愚褊有积,骄愎遂甚犯违军纪,仍自猜贰,祸心潜构,翻为乱阶。
负恩弃德,罔恤天讨,不义不昵,厚而必颠。
委慈母如脱屣,弃少弟如遗土,群子陆陆,妻侄成行,慕姜儿之爽言,蔑伯春之宛转。
跳梁猖蹶,夫欲谁欺?
比之枭獍,异类同丑;
欲拟蛇鼠,顾匪其伦。
及远托关右,委命寇逆,宝炬定群臣之分,黑獭结兄弟之亲,授以名器之尊,救其重围之死,凭人系援,假人鼻息
俄而忘恩背惠,亲寻干戈,衅暴恶盈,侧首无托。
金陵逋逃之薮,江南流御之地,甘辞卑体,进熟图身。
诡言浮说,抑可知矣,叛竖救命,岂将择音。
朝大夫,幸灾忘义,主耄于上,臣蔽于下。
逐雀去草,曾不是图;
窃宝叛邑,比好。
人而无礼,其能国乎?
夫安危有大势,成败有恒兆,不假离朱之目,不藉子野之听,聊陈刺心之说,且吐伐谋之言。
今帝道休明,皇酞允塞,四民乐业,百灵效祉。
上相云亡,而伊陟继事,秉文经武,虎视龙骧。
驱日下之俊雄,收一世之英锐,击刺犹雷电,合战如风雨,控弦跃马,固敌是求。
蠕蠕昔遭离乱,辐分瓦裂,匹马孤征,告困于我。
国家深敦邻附,悯其入怀,尽忧人之礼,极继绝之义,保卫出于故地,资给唯其多少,存其已亡之业,成其莫大之基。
深仁厚德,镂其骨髓,引领思报,义如手足。
吐谷浑深执忠孝,胶漆不渝,万里仰德,奏款属路,并申以婚好,行李如归。
蠕蠕境斜界黄河,望通豳夏,飞雪千里,曾冰洞积。
北风转劲,实筋角之时;
冱寒方猛,正毡裘之利。
吐谷浑疾彼凶逆,疆兵岁举,倾河及鄯,尘通陇峡。
龙池之种,藉常胜之气,二方候隙,企其移踵。
加以独孤如愿拥众秦中,治兵劫胁。
黑獭北备西拟,内营腹心,救首救尾,疲于奔命。
岂暇称兵东指,出师函谷
且秋风扬尘,国有恒防,关河形胜之际,山川襟带之所,猛将精兵,基跱岳立。
又宝炬河阴之北,黑獭邙山之走,众无一旅,仅以身归。
就其不顾根本,轻怀进趣,斯则一劳永逸,天赞我也。
言之旦旦,日月经天,举世所知,义非徒语。
持此量之,理有可见,则侯景游辞,莫非虚诞。
绳枢席牖之子,阡陌鄙俚之夫,遭风尘之会,逢驰骛之日,遂位在三吏,邑启千社,揣身量分,久当卡足。
而乃周章去就,离跂不已,夫岂徒尔,事可榷扬。
度其众叛亲离,守死不暇,乃闻将弃悬瓠,远赴彭城
老贼奸谋,复将作矣。
固扬声赴助,计在图袭,吞渊明之众,招厌虐之民,举长淮以为断,仍鸱张岁月,南面假名,死而后已。
此盖蚌鹬之祸,我承其弊。
且伪主昏悖,不惟善邻,贼忍之心,老而弥笃。
纳逋叛之诡谲,蔑信义以猖狂,天丧其神,人重其怨,将践瓜圃之踪,且追儿侯之辙。
今征发犬羊,侵轶徐部,筑垒拥川,觊觎小利,此而可忍,孰不可怀?
兵凶战危,出不得已,谬奉朝规,肃兹九伐。
扛鼎拔树之众,超乘投石之旅,练甲争途,波聚雾合。
虎班龙文之逸,兰池蒲梢之驵,嘘天陆野,蹑影追风,振旅南辕,长驱讨蹙。
非直三吴鼠面,一麾鱼骇,乘此而往,青盖将归。
且衍虐网蚩蚩,兵权在外,持险躁之风俗,兼轻薄之子孙。
萧纶凶狡之魁,岂无商臣之很;
萧誉失志之愤,当召专诸之客。
外崩中溃,今也其时。
幕府师行以礼,兵动以义,吊民伐罪,理有存焉。
其有知机审变,翻然鹊起,立功立事,去危就安,赏典未忘,事必加等。
若军威所至,敢有拒违,尺儿以上,咸从枭戮。
今三礼四义之将,豹虎熊罴之士,深衔逋伪,信纳叛亡,违卜愎谏,实兴伐役。
莫不含怒作色,如赴私仇;
茹肝涉血,义不旋踵。
攻战之日,事若有神,莽积麻乱,匪旦伊夕。
以彼曲师危卒,望我军锋,何异蛣蜣被甲,蝍蛆举尾。
正恐旗鼓一接,藋俱摧,先事喻怀,备知翰墨。
王侯无种,祸福由人,斯盖丈夫肉食之秋,壮士封侯之会。
冬冰可折,时不再来,凡百君子,勉求多福。
檄之所到,咸共申省,知我国行师之意(《魏书·萧衍传》。一六年,寇逼徐州,与侯景为声援,仍堰泗水以灌彭城。齐文襄慕容绍宗高岳潘相乐等率众讨之。绍宗境内云云。案,《文苑英华》六百四十五以此为杜弼作。)
传檄吐谷浑 南北朝 · 阙名
 出处:全后周文卷二十一
夫二气既分,三才定位,树之以君,本为黔首。
岂使悖义违道,肆于民上?
昔魏氏不纲,群方幅裂,豺狼横噬,龟玉已毁,喁喁黔黎,咸坠涂炭,我先皇神武应期,一匡天下,东戡戡南剪,无思不服。
天鉴有周,世笃英圣,遂廓洪基,奄荒万宇,固则神皋西岳,险则百二犹在。
卿士师师,群后率职。
故知三灵之所眷集,四隩之所来苏也。
彼国世在西垂,作藩于魏。
值中原政乱,遂阻皇风,首鼠两端,伺我边隙。
先皇含垢茂疾,仍存聘享,欲睦之以邻好,申之以婚姻,彼国苞茂祸心,屡违盟约,外结仇雠,片面台近患。
是故往年致突厥之师也。
自尔迄今,蜂虿弥毒,入我姑臧,俘我河县,芟夷我菽麦,虔刘我苍生。
我皇武以止戈,文以怀远,德覃四海,化溢八荒。
以彼恶稔祸盈,故命龚行九伐。
武臣猛将,天,皆六郡良家,三秦精锐,挥戈擐甲,同萃龙沙
柱国博陵公祥,贵戚重望,乃文乃武,受脤庙堂,元戎启路;
太傅、燕国公于谨,英猷不世,应变无穷,杖旄指麾,为其谋主。
柱国化政公贵,早播威声,奇正兼设,直取龙涸,济自南河
突厥与国睦亲,同耻反道,驱引弓之民,总穹庐之众,解鞍成山,云蒸雾合。
往岁王师西伐,成都不守;
桴鼓南临,江陵底定,凿空万里,辟地千都,荒服畏威,膜拜厥角,成败之机,较然可见。
若能转祸为福,深识事宜,君臣相率,舆梓稽颡,则爵等显除,永蕃西服,如其徘徊危邦,觊延时漏,覆宇湮祀,良助寒心。
幸思嘉谋,以图去就(《周书·贺兰祥传》。武成初吐谷浑凉州。诏贺兰祥宇文贵总兵讨之。祥乃遣其军司传檄吐谷浑。)
开府高邑裴鸿 南北朝 · 阙名
 出处:全后周文卷二十一
(上阙)君讳鸿河东闻喜人也。
河南脱履,志轻天下之图,赵城(上阙)本州别驾,逸足致远,□止于展骥。
父方兴,义阳太守,良守有闻,政逾于去虎(上阙)
为莫功深丹染,幼则断织贻范,志存佾豆,长则垂帷游艺,遍该图史(上阙)
贺跋胜褰帷南服,颇称爱士,闻风悦焉,有同倾盖,乃奏除龙(上阙)襄陵巨鲸璜海,缇裙青领,窃号假名。
凡厥衣冠,并羁鲸盗(上阙)
即墨蹈燕,实有田单之武;
河西归汉,讵无窦融之绩。
畴庸疏爵,载发五言(上阙),安西将军银青光禄大夫
太祖相府初开,务殷任重,登庸而纳百揆,负(上阙)斯在。
乃□为大丞相功曹参军事,加持节、帅都督中军将军、右金紫光(上阙)实有□干之才,非亡爪牙之任,勋□之巨,实简帝心,乃赐姓宇文氏柱国、燕公拥旄(上阙)大都督、领武阳长史,时凤翔□与蜀□王□等阻兵邛僰,窃据方(上阙)奇谋星旋月□之兵上谷渔阳之□□逾百战,攻出九天,殪彼搀抢,并□(上阙)贤□□之任□□□□乃除大将军、辅成公司马,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增邑(上阙)朝政谋□□□启沃□□公作□神甸君又□本职带雍(上阙)之誉独□□时吐谷浑蚁聚边朔(上阙),之□上□嘉猷□□□出迁□□□正进爵为伯,其司录赞治(上阙)参帷屋□□高祖武皇帝始自登庸,并连其任,二年寻转御正,阴岑(上阙)民部□□□□□□聿宣。
事该土地之图,绩兼都鄙之数。
在乎匡拂(上阙)大都督、□州刺史、九曲□屯□襄州总管卫国公以贵介之重推(上阙)周□之重,□□赵□之径。
比踪往烈,时论荣之。
寻迁总管府长史,又拜郢州(上阙)名□□□宣无废六条之□。
时以江淮未一,疆场多虞,命彼舟师,远临荆汉(上阙),常思效命,鸣剑抵掌,志在宣力,淩波执锐,首启戎行。
既而师律否臧,雄图弗(上阙)春秋五十九,以天和三年八月八日薨乎建业客馆。
陈人敬其诚节,反(上阙)竭诚□上,遗爱在民,高风余论,方传不朽(阙一行,上阙),望重,衮职学优,才品斯著,□□乃修,其贤必象,其芳不休。
邦守德懋,骥足名(上阙)过,世路群飞,秉节识义,金城乃归,策勋胙邑,奄有邦畿,经纶运始,驱驰(上阙)班三事,职副六卿常伯□任,邦教立名,陪蕃首席,刺举专城,骈绶累印,载(上阙)使奉贤,轻□军阵,驷马旌旃,黄场积壤,玄甲开泉,将军有墓(碑拓本)(阙一行)
元谐开皇元年八月 南北朝末隋初 · 杨坚
 出处:全隋文卷一
褒善畴庸,有闻前载,识用明达,神情警悟,文规武略,誉流朝野。
申威拓土,功成疆埸,深谋大节,实简朕心。
加礼延代,宜隆赏典。
柱国,别封一子县公(《隋书·元谐传》,吐谷浑名王十七人、公侯十三人,各率所部来降,上大悦,下诏。)
左卫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姚恭公墓志铭 隋 · 虞世基
四言诗 出处:全隋文卷十四
姓姚,讳辩字思辩武威人也。导清源于妫汭,肇崇构于轩丘。世斯五世祖泓,为晋所灭,子孙播越,居于武威。曾祖赞,抚军□军将军武威太守,并以硕量伟才,佐时匡国。父宝,散骑常侍。山川降神象纬,幼而风韵开爽,志节通亮,弓殚百步之奇,剑敌万人之□□气驰名,遂以材官入选。周保定四年,起家宗侍下士天和二年,□□亏胜群帅见囚,公频进奇谋,竟弗能用。乃以舟师先济,朝廷□□统营校。公抚养士卒,劝课农桑,莫不家实食廪,人知礼节。赏。保定五年,从周武帝平定晋州,摧殄高壁。十二月,进屠并州。既□公独为后距,转战不衰,皇舆获安,公之力也。频蒙优赏,以累六年从定相州。以前、后功授大都督,封安养县开国子,邑四检校武候兵事。又命公随上柱国拓拔崇于武陟合战,又于野马相济实繁有徒。公建旆遄征,摄弓言迈,推锋接战,克著奇功。大象户,开皇元年,授上开府仪同三司,进爵为公,增邑为一千户,□□所届,即事戎车。公诚勇奋发,义同阃外,屡出奇兵,频摧丑虏。天府凡厥赏赐,散之士卒。二年匈奴复入凉州,诏以公为行军□□前后冲击,昼夜攻围。校尉之井既枯,将军之泉又竭。空有思之□以亡为存,策勋命赏,理在不次。五年,授右武卫骠骑将军霍去病蔑如也。六年,授云州道水军总管。戈船掩渚,巨舰浮川,河涘肃□,匪曰崇墉棋跱,耸堞相望,边柝弗惊,控弦远逝。其年,授使持节,河化若神明。十年检校叠州总管河州刺史,行叠州刺史事。公才略□□□弘政教,安民和众,于是乎在。十二年,转授左武侯将军。寻为凉州边烽寝候。毳幕旃裘,望风敛迹。十六年使持节灵州总管诸军事。□□俗易风移,政成期月。十八年,授原州道行军总管十九年,授环州道总管。公屡总戎律,特精边事,每秋风起塞,胡骑扬尘,折冲之任,非公□□。大业二年,授左武候大将军进爵蔡阳郡开国公食邑一千五百户。大启皇丘钦明,御箓睿圣纂图,特天眷,恩遇隆重,密勿禁候,知无不为。威等同进位大将军、左武候大将军如故。三年,以母忧去官。其年有自天几千毁灭,黾勉王事,杖而后起。四年,以官方草创,授金紫光禄大夫光禄大夫如故。车驾北巡,诸蕃朝朔,以旧典纠察,整肃军容。乃令公旌门洞张,内外肃然,事严细柳。吐谷浑大保五期尼乐周等率众归附,銮跸西幸,底定浑国。乃以公为郁卑道将军。旗鼓所振,莫不摧殄,俘右光禄大夫左屯卫大将军如故。乃献凯庙廷,礼崇备物,六军之长。车驾南巡江都,以公京师留守,职居爪牙,任惟心膂,出处崇重,朝野荣之。大业七年三月遘疾,十九日薨于京兆郡,春秋六十有六。惟公体量宏达,兴义,造次弗违,虚己推贤,始终同致,加以雄图恢廓,奇略弘远,气有馀勇,莫之与抗。善于御抚,得士卒之心,长于政术,致廉平之美。自入统禁旅,出□□所,夙夜匪懈,简在帝心。至于敬友穆亲,轻财贵义,家禀诚孝,奉以周旋,训不与善,遽此归全。知与不知,莫不流涕。粤以其年十月癸丑朔二十一日葬,有诏:故左屯卫大将军右光禄大夫姚思辩,性理和谨,秉心恭慎,历任式表哀荣,可赠左光禄大夫。又蒙赐物八百段,一千石,谥曰恭公
祀长澜若水,远馥薰风。
时贤继及,世德斯隆。
勤王成务,启霸垂功。
炳灵不已,□□冥照。
落雁穷能,通猿尽妙。
蹶张选勇,期门待诏
职分七萃,官联五营
□□陪卫,出拥高旌。
汜水兵略,常山陈势。
卓牵明谋,沈深节制。
功有必取,算无遗计。
累膺恩宠,显赫身名。
执恭履顺,守满持盈。
方陪纪岳,遽掩佳城。
游魂不归,逝川春秋递代,徽猷永远(《金薤琳琅》八,又赵魏重摹拓本)
命行人镇抚外藩诏619年闰2月 隋末唐初 · 李渊
 出处:全唐文卷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画野分疆。山川限其内外。
遐荒绝域。刑政殊于函夏。
是以昔王御世。怀柔远人
义在羁縻。无取臣属。
渠搜即叙。表夏后之成功。
越裳重译。美周邦之长算。
有隋季世。黩武耀兵。
万乘疲于河源。三年伐于辽外。
搆怨连祸。力屈货殚。
朕祗膺宝图。抚临四极。
悦近来远。追革前弊。
要荒藩服。宜与和亲。
吐谷浑修职贡。高句丽远送诚款。
契丹靺鞨。咸求内附。
因而镇抚。允合机宜。
分命行人。就申好睦。
静乱息民。于是乎在。
布告天下。明知朕意。
隋故(阙八字)桂州总管武康郡开国公令狐使君碑铭 隋末唐初 · 令狐德棻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七
盖闻济巨川者。□□舟楫之用□□□□□□梁□□□是以(阙九字)所以(阙十字)百姓叶和万邦□□□象南□□□东观勒功□树称□□楹□茂实于当年播□声□□俗□□□□之□□□□之□□□□公讳熙。字长熙燉煌□□人也。□大夫□□之后□□□□□□食邑(阙八字)居摄将迁□□远祖迈。为建威将军。与翟义连谋。为莽所害。子孙避(阙三十字)武威太守并(阙十九字)来叶祖虬。魏龙骧将军瓜二州刺史燉煌太守鹑阴县开(阙三十四字)二州刺史(阙十四字)破□之庸绩。膺设坛之显荣。遗□被于萌黎。功烈书于王府。公早承(阙三十二字)皆当代名流□□□□□以(阙十字)明三礼。工骑射。解音律。嘉声□誉。独步当时。周武成之初。始入国(阙十四字)刺史上士(阙八字)上士寻迁夏官都上士(阙十七字)埋案□□□阶处断若流。神无滞用。寻以内忧去任。哀毁过礼。□□□□□□大孝安亲。不绝嗣。吾今(阙十六字)公乃□□□□□□昏□□□□□少有节□□□□哀号骨立。□□不起虽□□至性。无以过之。周武帝将有河阴之师。诏公墨缞从事。□还□职方下大夫。袭爵彭阳公。邑二千一百户。建德五年六月。□□留知夏官府事□还□留守功增邑六百户。加授仪同大将军宣政元年。迁司勋。□大□俄转吏部。公筮仕之始。即在选曹。其时吏部临淄公唐□雅量高材。望□德重。钦公识度。每□与同席。公以长幼□隔。辞不敢当。□谓公曰。吾子(阙七字)至此坐。先后之閒。何足形迹。□此□三□□践其位。当时谈者。咸所嘉尚。公之弱岁。本以鉴悟见称。及处铨衡。大收时誉。有□□□柴燎太坛。诏公行纳言事。开皇元年。拜司徒左长史。加上仪同大将军进封河南郡开国公。于时景命惟新。教府初立。从容处物。雅允具瞻。吐谷浑窃据西陲。敢窥王略。朝廷出车薄伐。以公为元帅府长史。公受命忘身。先登斩级。所乘之马。□箭而毙。□此力战遂□破□蜀王以□幼之年远镇巴蜀。弼谐之寄。佥议攸归。乃以公为益府长史。属□行未反。竟不述职。二年。叙破浑之功。加上开府仪同三司。俄授使持节沧州诸军事沧州刺史。州□□海□□旧称(阙八字)流亡狱以贿成。官由货进。公下车之始。词讼盈庭。锐情案察。奸无所隐。未及期月。化□讼息。□造州门者□□□□脱有诤讼。俗以□□公莅□之初。户惟四万。绥抚(阙十字)乃□十万(阙二字)洛阳公朝行所。阖州士庶。谓公更有升□远于将送。悲不自胜。及公还也。老幼相携。出境迎(阙十九字)八年河北道行台度支尚书百姓追思。立碑颂德。改行台为并州总管府。即授并府司马。十一年。转雍州别驾。寻改为长史。公励精剖断。威惠兼施。□□□其□□□□十二□□鸿胪卿以本官兼吏部尚书(阙十二字)许以□□及车驾□以公□侍从。又判礼部度支兵部刑部工部尚书秘书监事。高祖鉴观四方求人之(阙二十五字)寺卿(阙十六字)狱轻重无冤。凡在官僚。莫不钦仰。銮驾旋轸。行次汴州。郭下有蔡汴二渠。商侣所□游子□□□所(阙十五字)存□□□以□□□□朝贤□公□在乃授使持节汴州诸军事汴州刺史。于是下车布政。□帷□部括游惰。抑工商。断向街门。禁巷市者。船客停于郭外。行侣□□□留孤材□□□□□居□令归本令行禁止。莫敢有(阙十五字)朝宗以公听政为天下之最。赐帛三百匹。仍敕诸州考使。咸取则焉。十六年。除使持节总管交尹□黄□越爱德明利贺静象东□十七州诸军事桂州刺史(阙十五字)于律令□斟酌管内人皆□土人□授刺史有阙拟讫奏闻。二佐以下。即令述职。赐绢五百匹。□□□□□□汴州军□五百人以充□□公以□□□□上表闻(阙十五字)以文德分□□□□言喻□□獠感恩咸来参谒。先虽有州县之名□□□居之所公□□望□拔才□□以职(阙七字)生□之□累代不□□所(阙十三字)立□□□营□□□开建庠序。□致文儒。劝喻□姓。令其就业。期岁之后。顿革□□自□□□□未之有也。□□位□□以疾固辞。□旨不许。□□以药(阙七字)砭石□□□□二年八月十五日□于位。春秋六十有三。即以其年十二月□□于京城之□以大唐贞观十一年十一月五日归葬于□州华原县之(阙十六字)幽(阙十八字)之风临下布仁明之德。及于入居省阁。出抚藩维。惠爱洽于茕□□择隆于管库。去思结恋。来暮兴谣。望重朝(阙三十七字)敦士素之交忘□□之贵□成□立光国荣家者矣。夫人同郡氾氏。甘州刺史庆之女(阙二十四字)之(阙十五字)女也。初拜□原郡君。□迁河南□夫人。□以淑德仁明。幽閒婉顺。(阙五十四字)学士监修国史护军彭阳县国公德棻陪侍膝下。夙趍教义。(阙十一字)不□□□□□承□□□以(阙十一字)言(阙二十字)欲报厚恩。昊天罔极。陟平原(阙七字)式叙家风。虽才(阙十字)斯(阙八十八字)□风猷无竞。贤达继踪。□□鼎盛龙骧体道履信居忠襄公感会懋德(阙五十四字)弱冠歌缨。忠能入仕。断割驰名。既□□要实综铨衡。银铅不杂。(阙五十二字)仁□既洽礼让攸兴。功成秩满。朝命斯膺。莅职陜东。摄官京县。政成(阙五十三字)苏。
□□三湘
褰帷五岭
杂种繁炽。
□隅荒梗。
我君训俗。
以宽济猛(阙五十三字)
长□□□□镌勒庶垂不朽。
盛范鸿名。
不愆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