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题目
眉山王公玉台集序绍熙三年十月 南宋 · 洪迈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一七、《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五七
五星宣精垂□,□人瞻仰。
然唯太白最大,东启明,西饯日,无论冬夏,常粲然丽天。
其居方在西,灵光所孚,芒润焕光,溢为文章之瑞,岷蜀实当之。
司马长卿倡其华腴,名薄穹壤,王子渊扬子云继之,黼黻河汉之辞,英焰弥万丈不止也。
浸浔晋、唐,来者如骛。
极而至乎东坡公,前无古人,于是众作讫熄。
一时高第,张、秦、黄、晁四君子之徒,升堂亲灸,各随浅深,窥见一斑,植立门户。
天下士不志于文则已,心乎斯道,舍而之它,譬之醢鸡,守瓮为天,迨其发蒙,盖将无所置愧。
则生乎厥后,闻而知之,遥遥相承,烨如并世,若玉台王公者可端拜矣。
公讳赏,字望之,实占籍于眉,而从兄弟通义君、同安君为坡夫人,渊原渐濡,故有端绪。
壮年游誉,已卓卓辈流间,擢登俊造鼎甲,留落过中身。
晚跻禁涂,董翰苑,平生涵负涣焉彰施,遂为眉山嫡派。
而落笔成章,得于容易,且不肯自閟重稿无留藏。
少子称著意访索,辛勤四十年,仅逮什五。
凡为诗四百有六,序十,记十二,表劄五十,书若启七十六,内制三百四十三,讲义、故事二十,杂著五十一,词祝疏诔八十二,志铭、行状四十一,并之亡虑千八十九篇。
武都遣信,百舍重茧,持以相示,蕲叙其首,将锓之木,以敷诒后人。
迈自省事来,梦想老坡仙,愿为之役,得见近似者斯可矣。
揽之驩然,并日敬读。
惟公之文,大要以中正为主,每及名义风节事,辄熟复申言之,不为世俗讳忌辍
若其所论,如尧不去四凶、禹行其所无事,谓召公不说周公为圣人微权,陈平、魏相有大功,萧望之昧于天,民达可行与夫正己而物正之谊,折中陈寿之评诸葛,品杜子美为姚、宋间人,笑韩子相国翰林之说,楩楠不可与并,平凉彻备则虏不疑,皆昔贤旨意所未到,谓之坡门正宗可不可也?
玉台者,青神乡名,公葬于是,故以标其集。
称传家善文,富史学,尝上《九朝东都事略》,得直秘阁,今守阶州云。
绍熙三年十月五日焕章阁学士宣奉大夫提举隆兴府玉隆万寿宫魏郡鄱阳洪迈序。
通义按刑汉嘉至中岩师伯浑临别于此因成二诗 其一 宋 · 晁公溯
五言律诗 押咸韵
惭愧居士屩,远来尊者岩。
深知烦露宿,径为落风帆。
潭净鱼堪唤,花残鹿罢衔。
堂中有耆老,禅病说呢喃。
通义按刑汉嘉至中岩师伯浑临别于此因成二诗 其二 宋 · 晁公溯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相送自崖返,忍看骑马回。
故情真独厚,叠鼓未须催。
此去无三舍,相留尽一杯。
风林如惜别,摵摵暮声哀。
眉山史颐老秀才遣人寄诗用其韵答之 宋 · 晁公溯
衰年临沧江,华发羞照映。
人怜貌枯槁,水与心清净。
所居少席煖,况望有屋润。
但期牧鸡豚,那得追驵骏。
为贫未归田,投老聊为郡。
每行芙蓉湖,鱼跃见于牣。
自欣逢外平,兵木适无刃。
愿从贤者乐,俯同农夫庆。
常令燔或炙,安敢骄且吝。
使君何武,弟子乃乐正
陈论翻犀革,宴语对麈柄。
却思凌云下,亦致宾客盛。
暇时可数来,念此百里近。
师永锡少出通义其归携伯浑诗来因用其韵伯浑顷尝相送至下岩 宋 · 晁公溯
 押灰韵
益州古建国,远自蚕丛来。
吾敢怪鳖灵,人有化牛哀。
惟爱老翁井,苏仙手所开。
乘轺难少留,门前厩吏催。
愧子远相送,同把岩下杯。
至今梦见之,石壁青崔巍。
岂伊四座客,能屈一世才。
去者不可招,至者不可推。
师伯浑通义来且出诗一轴为之喜甚奉简短作 宋 · 晁公溯
通义固多贤,我昔守此邦。
不肯入城府,私独敬老庞。
今谁念我去,帐空列麾幢。
感子能远来,香醪发春缸。
共登烟雨楼,相对云雾窗。
赠贻诗五字,何啻璧一双。
词源极峻洁,石齿漱琮琮。
惊怪得尔清,中有玻璃江。
宇文叔介逆妇归过通义为置酒远景楼饯之 宋 · 晁公溯
 押词韵第一部
夜雨洗绿野,平池磨青铜。
共登百尺楼,遂享万里风
远自木末来,大音中笙镛。
盛夏安得此,正是飞廉慵。
为我解炎蒸,举觞谢天公。
君行亦快哉,轻舟疾归鸿。
闺中当更喜,新凉入房栊。
可赓白头吟,写之以丝桐。
答谢眉山(一)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八九、《嵩山集》卷三三
即日岁晏多阴,伏惟尊候万福。
未间千万厚自持,前最察举。
答谢眉山(二)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八九、《嵩山集》卷三三
剑西人物,不与他州并。
公儒家者流,所传远矣,尤当秀出。
恨未见尔,良深延伫。
答谢眉山(三)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八九、《嵩山集》卷三三
眉山剧邑,老朽所冀县有贤君,得以蒙成,幸矣。
公不屑就之,必能不孤此意,愿言勉旃。
答谢眉山(四)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八九、《嵩山集》卷三三
远辱书札,称咏过其实。
世俗浮言,闻之多矣,幸相与为笃实之论。
自力作报,望亮其略。
眉山王尉劄子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九五、《嵩山集》卷四三
辱书,喜闻眠食平胜。
比承以亲疫遽归,今遂良瘉,殆是纯孝所感,更少留无伤也。
为此付干人,恐欲亟得报。
眉山苏氏思敬亭记 南宋 · 度正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七○、《性善堂稿》卷一一
眉山苏梓存规谓正曰:「梓之先君子去文忠、文定之世为未远,生平自力于学,当世贤士大夫闻其风者率以礼币罗致,使子若弟从受业,而士之从吾先君子游者往往多有闻于世,独先君子不偶,赍志以没。
今既葬矣,重惟先君子以「敬」名其燕居之室,而其平生之所自得者实在于此。
梓兄弟不肖不学,惧无以祗承遗训,今将作墓道之榜,扁以「思敬」,盖将朝夕瞻仰,凡以致人子终身之思慕也。
子盍为我记之」?
正谢不敢,而存规足数及门,叙其兄樟之意,请之不置。
正惟存规兄弟拳拳之诚有不得而终辞者,则揖之坐而问焉。
夫人受天地之中以生,其所以为性者既无有不善,则其发于身、接于事物者宜亦无有不至,而无所事乎存养持循之力也。
然一气之流行于天地间者,有清浊之不齐,而人生乎其间者遂有昏明之异。
茍不知所以复其固有之性而澄其易溺之情,则物交物而喜怒哀乐之发胶胶扰扰,将荡然莫知其所止矣。
是故君子之学以敬为本,敬者所以一其心,定之于内以禦乎其外者也。
天高地下,万物散殊,君子敬而无失,则内外宾主本末精粗有不可得而乱。
夫经礼三百,威仪三千,其要在于「毋不敬」,则敬之为用至是有不可胜用者矣。
子之先君所以周旋环堵之宫,所以存诸心、履诸身,以及于后世子孙者,不在于是乎?
虽然,子之所以致其思者,岂徒思之云尔哉?
夫人之一身,父母之遗体也。
于父母之遗体茍焉而莫知爱,委焉而莫知重,则不敬莫大乎是。
世之君子曷尝自以为无哉,父母之几杖则知所以藏之,父母之犬马则知所以养之,至于父母之遗体独不知所以贵重之,戕贼其良心,毁伤其善性,盖有懵然而不自知者。
岂爱父母之遗体不若几杖犬马哉?
弗思而已矣。
今子既知所以思矣,子之先君平日之所以用其敬者何如也?
子思子之先君所以敬身者而敬其身焉可也。
由是而推之,子之先君敬道义焉,子思道义而服行之,以用其敬焉可也;
子之先君敬师友焉,子思师友而尊事之,以用其敬焉可也;
子之先君敬古圣人之格言焉,子思古圣人之格言,探求之充广之,以用其敬焉可也。
由是而推之,至于一草一木,如南国之人爱召伯之甘棠焉,亦无所不用其敬。
夫如是,则穷不失义而有以安其穷,达不离道而有以致其用,思敬之义庶乎其得矣。
子以为如何?
存规跃然曰:「是吾心也」。
遂书以与之,使归刻焉。
敬堂讳恭孙,字伯俭,事具后溪先生所述《墓志》。
嘉定六年八月旦日,奉议郎通判嘉定军府、兼管内劝农事、赐绯鱼袋山阳度正记。
病中忽有眉山士人史君见过欣然接之口占绝句1183年9月 南宋 · 陆游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蜀语初闻喜复惊,依然如有故乡情。
绛罗饼餤玻璃酒,何日蟆颐伴我行(自注:眉州以罗裹饼餤至二十四子,号通义餤。玻璃春,郡酒名也,亦为西州之冠。)
《鸣泉思》,思君子也。君子抱道且殆,而时弗与,民咸思之。鸣泉故基堙圮殆尽,眉山苏轼搔首踟蹰,作《鸣泉思》以思之(补编)1100年 北宋 · 苏轼
 押词韵第七部 创作地点:广东省韶关市
鸣泉鸣泉,经云而潺湲。
拔为毛骨者修竹,蒸为云气者霏烟
山夔莫能隐其怪,野翟讵敢藏其奸。
茅庐肃肃,昔有人焉。
其高如山,其清如泉。
其心金与玉,其道砥与弦。
执德没世,落月入地,英名皎然,阳曦丽天。
旧隐寂寂,新篁娟娟。
思彼君子,我心如悬。
谷鸟在上,岩花炫前。
鸣泉鸣泉,能使我菀结而华颠。
洞仙歌 余七岁时。见眉山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1082年 北宋 · 苏轼
 押词韵第七部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攲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
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满庭芳 余年十七。始与刘仲达往来于眉山。今年四十九。相逢于泗上。淮水浅冻。久留郡中。晦日同游南山。话旧感叹。因作满庭芳云1084年12月30日 北宋 · 苏轼
 创作地点: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
三十三年,漂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
故人惊怪,憔悴老青衫。
我自疏狂异趣,君何事、奔走尘凡。
流年尽,穷途坐守,船尾冻相衔。
巉巉。
淮浦外,层楼翠壁。
古寺空岩步,携手林间,笑挽攕攕。
莫上孤峰尽处,萦望眼、云海相搀。
家何在,因君问我,归梦绕松杉。
仲天贶、王元直眉山来见余钱塘,留半岁,既行,作绝句五首送之 其一 1090年 北宋 · 苏轼
六言诗 押词韵第七部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仲君岂弟多学,王子清修寡言。
病后空惊鹤瘦,时来或作鹏骞。
仲天贶、王元直眉山来见余钱塘,留半岁,既行,作绝句五首送之 其二 1090年 北宋 · 苏轼
六言诗 押灰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海角烦君远访,江源与我同来。
剩作数诗相送,莫教万里空回。
仲天贶、王元直眉山来见余钱塘,留半岁,既行,作绝句五首送之 其三 1090年 北宋 · 苏轼
六言诗 押庚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三人一旦同行(二子与秦少章同寓高斋,复同舟北行。)留下高斋月明。
遥想扁舟京口,尚馀孤枕潮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