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题目
日山(《嘉定赤城志》作显孝南山寺 北宋 · 葛闳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六时香火集宗雷,日上云收紫翠开。
应笑守麾公暇少,二(《嘉定赤城志》作三)年官满一曾来。
武功大夫淮西副总管庐州驻劄仍釐务御前强勇右军统制王友直为戍守嘉定特与带行閤门宣赞舍人职任依旧制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八、《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六九
日虏深入,蜀腹背受敌,殆哉岌乎矣。
尔总戎赴援,且战且守。
使嘉定孤垒屹然全壁,谁之力也!
阃臣以闻,华以阁职,俾将偏师
尔尚奋励,以大功名自勉。
可。
梨花命妓行酒歌词为赋此赖良《大雅集》作《嘉定严希德请赏梨花命妓行酒》。) 元 · 郑洪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潇洒东阑一树春,雪肤冰骨月(一作玉)精神。
朝云著处迷诗梦,暮雨来时想玉人。
华屋洗妆歌小小,银瓶推枕唤真真。
紫微阁(一作花)下繁华处,芍药荼蘼总后尘(唐赵颜得软障,画一美人。工人曰:余神画也。亦有名曰真真,呼名百日,即应而下,与合。久之,生一子。友人使剑与,欲斩之,真真即携子上画也。)
嘉定清漳志序嘉定六年七月 南宋 · 黄桂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三、万历《漳州府志》卷首
方舆图志古也。
漳州自唐始得为郡。
宋兴,天下一统,郡国悉以图书来上,累朝熙洽,礼乐事备。
中兴以来,生齿日繁,漳之事物,益非昔比。
图书所载尚矣,顾今增之,不已多乎?
曰,是不然。
孔子述职方,以除《九丘》。
言聚也,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孔子去之何也?
《周官》大司徒掌天下土地之图,周知九州广轮之数,凡山林川泽原隰名物皆辨焉,亦足矣。
又有职方氏之图,若人民也,财用也,九谷六畜也,利害悉记;
曰山镇,曰薮泽,曰川,曰浸,曰区产,曰民生男女之数,细大不遗。
职方氏之图详于广轮之数,而《九丘》之书,其视职方之图益又相远。
然则职方述矣,《九丘》自亡用也,孔子非除之也。
嗟夫!
天下者,郡国之积也。
郡国所志,志一郡也;
天下所志,志诸郡也。
天下志诸郡以为志,则诸郡所志者宜详不宜略也。
祥符四年,尚书职方准敕遍牒诸道州府军监,各令修图书如法,架阁修掌,其意远矣。
岂非以今既异于昔,则略宁过乎详。
淳熙丁酉颜定肃公师鲁作《漳州建州厅记》,尚叹惜四百年间,漫无所考,抑漳之图经昔犹略乎哉。
今距淳熙初元四十年矣,户数人物视古繁阜,城池学校、驿馆舆渠、道涂阡陌,变迁废置总总也。
前后出守是邦者类皆名公卿,或因旧而更新之,或昔未有而创为之,或前未毕而续成之,或已废绝而振起之,其关风教、补治道不少也,前政皆未及耳。
失今不记,恐后之视今,犹今视昔也。
嘉定六年夏黄堂寺丞赵公以其事委秋官方杰,本之唐宋之经,参之淳熙之志,旁摭公牍,远采碑刻,或文籍所载,或故老称传,及耳目所睹,记皆摭其实,诠次之。
三阅月书成,属为之序,不得辞也。
中元日郡从事三山黄桂敬序。
按:光绪《漳州府志》卷首,光绪三年刻本。
寄谢三井山祷雨二首(宋黄?《嘉定赤城志》卷三一作谢雨诗) 其一 北宋 · 陈襄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曾祷神龙井,云林杳莽间。
蘩朝荐庙,风雨夜离山。
百里田畴熟,一年囹圄閒。
因循失报谢,石险路难攀。
寄谢三井山祷雨二首(宋黄?《嘉定赤城志》卷三一作谢雨诗) 其二 北宋 · 陈襄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何年修庙貌,栋宇已摧残。
牲币三时少,风泉四月寒。
野僧穥,古木有栾。
深欲重修葺,蹉跎又解官。
师参政文忠公真希元德秀嘉定江东运使。) 南宋 · 冯去非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八九、《景定建康志》卷三一
孔孟之国,家书户诗。
先进风行,后进景随。
远逮于汉,班班诸儒。
岂无他邦,犹多鲁邾。
西山公,邻夫子墙
有闻斯道,悔其辞章,著书满家,黜霸崇王
非不逢辰,既登四辅
利用存身,卷怀众甫。
辔丝所经,衢壅涂塞。
爱人之政,后人之则。
依韵和杨公济(原缺,据活字本补)嘉定王待制成都 北宋 · 强至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把诏心先剑外飞,一身与国系安危。
玉关落日辞金印,锦水春风转绣旗。
历见本朝归秉轴,多由全蜀出分麾。
少陵漫为知音喜,行到花溪已恐迟。
赋得龙门恭送张德常同知嘉定 元 · 成廷圭
 押元韵
来龙起西北,万古壮此门。
日月互开阖,风云恒吐吞。
龙来海欲立,龙去天为昏。
至今两绝壁,上有波涛痕。
张公东海客,邀我坐石根。
仰瞻泰宇净,俯瞰灵湫浑。
神物固莫测,目击道乃存。
岁旱当用汝,霖雨清乾坤。
嘉定道 元 · 郑元祐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芙蓉洲上集仙宫,环佩声闻缥缈中。
阁吹香天乐下,稻田疏脉海潮通。
呼龙起舞迎初日,跨鹤归来御晚风。
大药已成金鼎堕,丹光犹得兆年丰。
采香径,送吴县张令升嘉定州 元 · 郑元祐
 押微韵
泰伯常采药,深蹊入芳菲。
攀桂作帷帐,纫兰制裳衣。
坐令文身俗,悉从端委归。
支胤后世君,礼让日渐违。
迷阳行棘足,蘼芜露沾衣。
三秀不改度,斋房耀灵辉。
撷之荐瑶席,神享民是依。
嘉定真州志序 宋 · 丁宗魏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二四
真州志》者,宗魏等禀府命即旧志而增修者也。
旧为卷七,今演为三十有二,列图八于其首,盖略备矣。
顾自顷再厄于兵,简策散失,记录不详。
今所增者姑以纪耳目之所及,其不及者不可得而遍考也。
窃惟图志之作,所以辨邦国都鄙、人民财用之数,而郡有内外,则保鄣茧丝,先后缓急之序,要不可以概求。
真为郡表里江淮,自建炎南渡,蔽遮行阙,号为护风寒之地
凡城备禦之目,宜加详焉,故于纪载虽纤不遗。
至财计岁入,盖不足以当江南之十一,始志其税额之新旧,以见国家所以绥厚淮民,宽赋固本之意。
虽然,方君相规恢中兴,舆图寖复,今之所谓护风寒之地,即他日畿辅之奥区也。
则宜详而略,宜略而详,当又有一新观听者,企予望之。
按:道光《重修仪徵县志》卷四八,光绪十六年刻本。
密室壬申冬(王本壬申前有嘉定二字))1212年 南宋 · 王炎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创作地点: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
密室可附火,小窗聊借明。
风寒皆不到,温饱更何营。
省事事自少,养心心亦清。
床头犹有易,座右不须铭。
嘉定县学记 南宋 · 沈璞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七七、《吴都文粹》续集卷六、《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一九、民国《江苏通志稿·金石》一五
士生斯世,抱负豪杰绝特之资,固有不待文王而兴者。
至于中人之性,荡潏易流,虽曰秉彝好德,亦必因物有迁。
苟无诗书以为砭剂,无礼义以为绳墨,则顽愚鄙野,老死奥渫,没没与草木俱腐,自古及今,何可胜数?
使遇真儒硕德以为师友,则渐摩诱掖,开导激昂,诵说乎六经百氏之书,究明乎三纲五常之道,涵茹今古,嚅哜道真,学足以充其资,才足以伸乎世。
一旦舒翘扬英,展采错事,建大勋业,立大名节,泽流四海,事光千载,不亦伟欤!
今焉身为幸民,地邻京国,耳接钟鼓笙镛之音,目见黼黻文章之盛。
名师益友讲道授业者,代不乏人。
然则尔士非学而奚务?
国家列圣相承,右文尊儒,度越前古。
车书万里,声教四达。
至于要荒蜑蛮之域,悉置学官以专教养。
猗欤盛哉!
吴会今股肱郡,嘉定为邑,实昆山之东境,地连江海,炊烟孤迥。
往年蒲苇间故多盗,田里为之绎骚。
土豪大家或怙资凭彊,轻死冒法,窭弱益困,岂教之未至欤?
嘉定十一年邑始创,令尹高侯衍孙基之。
其明年春三月营学宫,乃度地于邑之南,面势轩豁,规模显赫,士民翕然。
越二载,当十四年仲冬落成。
殿堂门庑高壮华好,庙貌、祭器、斋舍、庖湢罔不具备。
于是父兄诏其子弟,负笈抱经,相驩以趋。
乃立弟子员,有庾廪以充其食,有课试以较其艺,彬彬乎邹鲁之风矣。
学成迨今十有一载,而未有记,邑士以为请。
浅陋不学,不知为文。
然惜前人经始之勤久而未彰,不敢固辞。
吴会之地,非延州来季子之故国邪?
礼乐之遗风犹在。
兹邑析于昆山昆山衣冠之富为吴最。
其间佐钧衡、秉节麾者项背相望。
是邑同一封畛,同一风气尔,士其毋自弃暴,务修洁博习以求合于儒。
有司勿鄙夷其民,务尊吾道,使沉浸涵泳,期用于世。
异时来学之士将有蹑魁躔、跻显仕以光耀其里闬者,岂若郑乡校徒议其执政而已哉?
呜呼!
高侯奉天子命以作新于兹邑,固职也。
然毕力殚虑,事不可以泯没。
相其役者二士:曰陈一鸣、何梦龙,皆力问学,厉操行,方以身为邑士倡。
凡程工度材,实尸其劳,故并书之,使刻于石。
绍定二年中秋日宣教郎、知平江府嘉定县主管劝农公事、兼盐场兵马监押弓手寨兵军正沈璞谨记并书,从事郎、平江府嘉定县巡捉私茶盐矾兼催纲史寀题额,建学直学潘明中立石。
嘉定县重修庙学碑(并铭) 宋 · 王遂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五二、《吴都文粹》续集卷六、《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一九、民国《江苏通志稿·金石》一八
乾道戊子,先君吉州筮仕昆山,奉大父敷文以行。
敷文南定湖湘,北守淮楚,强敌夺气。
退居金坛,买书数千卷,聚子弟以学。
有诗寄子:「廉勤不可纤毫累,归来使我家中钱」。
可谓仕教之忠矣。
后县裂为二,以练溪之东为嘉定县
踰七十六年,弟选被命典邑,曰:「祖父旧游,何可不力载银米糗粮自随」?
朝坐琴堂,不夕不休,讼于公者手自裁决,负于私者宽期以偿,月输岁送,毫发不私,吏无所措手,行道颂之。
惟是县之学自令高衍孙始,而养士之费才百石。
郑提举霖继之,增百石有差,士始来学,有与荐名者。
其后废坏,而选至首以县桥厥路不直,乃命改作,榜曰登龙,得池元坚开讲,周梦虎主之,其来讲授者皆给之食。
凡有志者会食而宿于学,四经之集来与而课试,高下不辍,增其小学三十人,迎师以教之,县给之帖。
粮不继,请尊胜废田于提举,得亩仅及二百者,亦称足。
徐知府鹿卿以田四十七亩继之,时讲堂更创鼎新,寓公周君次皋首助其费,丘君斌、龙君廷瑞、薛君埴、王君子昭、孙君继周、吴君炎,共相其成,如其家事。
自殿及门,廊屋三十三间,其外则以朱文公旧刊「金坛县学」者刻于门,讲堂则以袁蒙斋所书「明伦堂」扁示其斋,取建宁学宫所以命诸斋者名之,规约咸具,修葺未备者一切略治,计三万四千馀缗,米一十五石,未尝有取于吏胥牙侩,而从学者欣然。
是岁,有与荐者,以游学而与名旁郡者,以上书赐第者,其试入太学者一人,有以辞赋与魁选,咸曰登龙之效也。
会选第受代,与诸公言者曰:「诸公之进德也如是,此非选谨守祖父之力也,亦诸公共成之耳」。
继治者汤公仕龙,吾乡里敏肃诸孙,有不待勉而趋也无疑矣,其可无以告?
谓遂曰:「兄退居丘园,于世事无所及,独于邑之大务胡可无言」?
乃即其事而铭之,铭曰:
明德自始兮制起虞庠,逮我圣朝兮化行县乡。
伊吴有邑兮在海之旁,始置文字兮士风乃昌。
帝命立学兮谋不暇详,令弟制锦兮于先有光。
翼翼济济兮明伦设堂,有奕斯桥兮渡水之阳。
俎豆莘莘兮颂咏琅琅,朝讲四经兮夕以为常。
登名天府辟雍翱翔,诸公合力兮讲习日长。
令虽去此兮士胡忍忘,俾我后人兮愈大以章,益修厥典兮永有馨香。
嘉定知州 元末明初 · 陈基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吴都文粹续集卷四十九
契家公子白狐裘,两度出为江海州
诛求不废农桑业,抚字曾分社稷忧。
公勤职守古能吏,清白传家汉列侯。
老我叨居玉堂署,送君欲泛练川舟。
请分建嘉定县嘉定十年 南宋 · 赵彦橚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一四、《吴郡志》卷三八、康熙《昆山县志·艺文志》、道光《昆新两县志》卷三五、光绪《嘉定县志》卷一
照对平江府管下五县,其境土广袤无如昆山,而顽犷难治亦无如昆山
详考其故,盖昆山为邑一十四乡五十二都,东西相距几二百馀里,县治以迁就马鞍山风水,僻在西北,故西七乡与官司相接,稍稍循理。
昆山县治东至练祁七十里,自练祁至江湾又七十里,通计一百四十里,其间止有商量湾、杨林两寨,又皆不足倚仗。
故东七乡之民,凭恃去县隔绝,敢与官司为敌,不奉命令,不受追呼,殴击承差,毁弃文引。
甚而巡尉会合,亦敢结集千百,挟持器仗,以相抗拒。
自此习成顽俗,莫可谁何。
其害有三:争竞斗殴,烧劫杀伤,罪涉刑名,事干人命,合行追会,不伏赴官,至有经年而不可决者,此狱讼淹延之害;
滨江旁海,地势僻绝,无忌惮之民相率而为寇,公肆剽掠,退即窝藏,殆成渊薮,此劫盗出没之害;
豪民慢令,役次难差,间有二十馀年无保正之都,两税官物,积年不纳,只秋苗一色言之,岁常欠四万馀石,其他类是,此赋役捍格之害。
有此三害,昆山遂为难治之邑,其来非一日矣。
盖县方百里,而兹邑广袤倍焉。
以一令临之,制驭必有所不能及,养成顽恶,亦地势使然。
昨于嘉定七年尚书省行下备白劄子,陈乞欲于练祁市添置一县。
本府已尝委长洲县娄主簿吴县丘县两到练祁,相视利害。
据各官所申,亦以为合置一县,但恐有起盖廨宇等费,且先添置一尉
然东七乡之顽,根深蒂固,决非邑尉之卑所能耸动。
察其理势,莫若置县之为利便。
今斟酌事宜,欲割昆山西乡之安亭,并东乡之春申、临江、平乐、醋塘,凡五乡二十八都,别为一县,就练祁要会之地,置立县治,以嘉定为名。
所有东乡惠安新安、湖川及西乡朱塘、积善、全吴、𠖹川、武元、水安,凡九乡二十四都,仍属之昆山县所有。
其他张官置吏事件,并欲照绍兴府新昌县处州庆元县创置一般体例参酌,续次申请施行。
如蒙朝廷明照事理,特从今来所乞,庶使近畿之邑,无不率化之民,寇盗可弭,赋役可均,于公于私,皆有利益。
实郡县幸甚!
送张吴县之官嘉定分题赋得天平山 元 · 聂镛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御选元诗卷二十一
兹山镇吴会,秀色削金碧。
拔地起万仞,去天不盈尺。
剑矛辉日洁,芙蓉承露滴。
龙门启石扇,天池湛玉液。
曾横松下琴,屡驻云间舄。
于今望山处,苍苍暮烟隔。
送张吴县之官嘉定分题得琴台 元 · 张体
 押灰韵 出处:御选元诗卷二十二
灵岩郁嵯峨,上有古琴台
天光泻石面,月色流翠苔。
冥冥烟鹤唳,渺渺风哀。
彷佛清商奏,仙人骑凤来。
云旌卷绝壁,祖帐行琼杯。
愿言宓子贱,去邑更徘徊。
送吴县之官嘉定分题赋得夫椒山 元 · 顾常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夫椒洞庭野,积翠窅防间。
水倒青莲影,云梳玉女鬟。
回峰驱越骑,挂月照吴关。
今古皆陈迹,伤离惨别颜。
按: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