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注释
昭君怨 现当代 · 石声汉
一夜东风未了。吹碎荼蘼多少。
苔砌总残英。乱缤纷。

欲扫花翻起舞。玉质可怜黄土。
花落叶还香。莫思量。
注:应为1921年初夏所作。父亲此时14岁,正在长沙明德中学读书。由于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到明德中学后又受到国文老师刘永济诵帚)、吴芳吉的影响和指点,他作的词已表现出相当的功力。家境贫寒,在大家庭中又受气,故此词虽写景,实则通过对落花的同情,表达了自己的伤感;最后又以“花落叶还香”来安慰自己。
眼儿媚 现当代 · 石声汉
 押词韵第二部
乍看竹影掠东窗。
冷月上空廊。
寂寥小院,短墙苔砌,都浸银光。

蛩声断续添征雁,还听柝声长。
可怜心事,不成回忆,惟认荒凉。
注:此词应是1927年被迫离开武昌长沙闲居家中所作。此时,父亲重病缠身,又因失学感到前途渺茫,心中充满凄凉、孤寂之感。这首词通过描绘自己在凄清的月夜,不能成寐时所见、所闻、所思,发出了“不成回忆”的感慨。
唐多令 寄印禅 现当代 · 石声汉
 押词韵第一部
浪迹与萍踪。
天涯几度逢。
乍相逢刹那又经风。
风绪更能扬柳絮,凭漂散,各西东。

豪气迈元龙
阮囊取次空。
典征袍、共试新红。
落拓不须辞一醉,携手笑,酒颜同。
注:标题“印禅”指吴印禅,华南植物分类学家,广州中山大学教授吴与父亲是武昌高师生物系的同窗好友知己。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学校校务委员会决定开除包括父亲在内的三十几名学生。由于父亲的化学老师宋文政认为这样处置不合理,提前将消息悄悄告诉了父亲,并让他从速离校。父亲即离校回长沙。据二叔石声淮回忆,这次父亲得了很重的病,几乎夺去他的生命。此词似为这时作。它既表达了父亲对好友的怀念,更表现了他笑对挫折的豪迈气概。
水调歌头三首 其三 现当代 · 石声汉
 押词韵第二部
日暮电灯黑,独坐静思量。
不才如我之物(另一抄本为“辈”。),何苦亦装腔。
欺人自欺而已,于我于人何(另一抄本为“无”。)补,愧汗湿如浆。
附和事容易,难在泯天良。

人才事,百世计,许(另一抄本为“恁”。)荒唐。
廿年卅年以后,粉骨岂能偿。
人生糊口而外,尚有其它可贵,长叹起旁皇。
聑耳服辕久,风起忆穷荒。
注:这三首词作于1938年春,是父亲从西农愤而辞职回到长沙后写的。父亲当年学成归国,谢绝了南京几所著名大学的聘请,毅然来到艰苦的大西北是为了实现“科学救国”的理想,以自己在国外学到的科学知识改造干旱的大西北。但国民党官场的黑暗腐朽,令他深深失望。这三首词对那些假借抗日之名行敛财之实;名为开发大西北办教育,实则谋私利的误国误民之举揭露得酣畅淋漓;充分表达了自己对这些伪君子的鄙夷,更体现了自己凭良知做人,绝不与误国误民者为伍的凛然正气。“附和事容易,难在泯天良。人才事,百世计,许荒唐。廿年卅年以后,粉骨岂能偿。人生糊口而外,尚有其它可贵,长叹起旁皇”。这是一个以“科教兴国”为己任的爱国知识分子在黑暗中的呐喊。
浣溪沙 现当代 · 石声汉
 押麻韵
又见荼蘼送岁华。
依然乞食走天涯。
晓莺残月梦交加。

七尺消磨馀驽骨,卅年惭愧作人渣。
近来闲坐渐思家。
注:作于1939年夏秋之交。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父亲从广东到杭州南京;出国留学归来后,又从陕西长沙,到广西八步、再到昆明。飘泊不定的生活,理想抱负的不能实现使他感慨万千。
浯溪元次山旧隐 北宋 · 陈统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次山曾此隐,溪壑水清漪。
废宅群山合,高名千古垂。
修篁森钓渚,乐石耸丰碑。
唯有乔林色,苍苍似昔时。
按:以上清王煦嘉庆《湖南通志》卷二○九
朴庵 明 · 杨旦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上
楼开南北乾坤正,目散江湖感慨赊。
二水风涛空赤壁①,三湘烟雨长沙②。
白云丹灶仙人窟③,青殿朱弦帝子家④。
全楚地灵天下望⑤,山川何必问龟蛇⑥。
【校注】 (1)二水:指长江汉水赤壁:山名。有三,均在今湖北省境内:一在赤壁市,为三国古战场周瑜破曹操之所;一在武汉市江夏区,又名“赤矶”“赤圻”;一在黄冈市,又名“赤鼻矶”,苏轼作赋之所。 (2)三湘:或以湘江之潇湘、蒸湘、沅湘三支流为三湘,或以潇湘、资湘、沅湘为三湘,或以湘潭湘乡湘阴三湘,均在今湖南省境内。此泛指今洞庭湖南北,湘江流域一带。长沙西汉贾谊,上疏陈政事,言时弊,为大臣所忌,出为长沙王太傅,渡湘水,作赋以屈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索隐述赞云:“屈平行正,以事怀王。瑾瑜比洁,日月争光。忠而见放,谗者益章。赋《骚》见志,怀沙自伤。百年之后,空悲吊湘。” (3)丹灶:道士炼丹之灶。江淹《别赋》:“守丹灶而不顾,炼金鼎而方坚。” (4)青殿:犹青宫,太子所居。孔稚圭《让詹事表》:“太子霞骞青殿, 日光春宫。”此指明代楚王宫殿。朱弦:朱色丝弦,喻乐器质地贵重。《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帝子:皇帝子女的通称。明代建国,封太祖庶六子楚昭王桢于武昌。自洪武三年(1370)至嘉靖三十年(1551),祯、孟烷、季堄、季淑、均钝、显等相继封就藩于楚。故云。 (5)地灵:谓其地灵秀。王勃《滕王阁序》:“人杰地灵,徐孺陈蕃之榻。”望:景仰。 (6)龟蛇:指龟、蛇二山。以上两句谓全楚皆灵秀之地,何必仅问龟蛇二山。 全诗感慨古今,归美楚地之人杰地灵。
风雩亭 南宋 · 张栻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二一
岳麓书院之南有层丘焉,于登览为旷。建安刘公命作亭其上,以为青衿游息之地,广汉张某名以风雩,又系以词:
麓山之面隩,有弦诵之一宫。
郁青林兮对起,背绝壁之穹隆。
独樵牧之往来,委榛莽其蒙茸。
试芟夷而却视,翕众景之来宗。
擢连娟之修竹,森偃蹇之乔松。
山靡靡以旁围,谷窈窈而潜通。
翩两翼兮前张,拥千麾兮后(原缺,据缪刻本、康熙本、四库本补)从。
湘江之浮渌,矗远岫兮横空。
何地灵之久閟,昉经始乎今公。
恍栋宇之宏开,列阑楯之周重
抚胜概以独出,信兹山之有逢。
予揆名而诹义,爰远取于舞雩之风。
昔洙泗之诸子,侍函丈以从容。
因圣师之有问,各跽陈其所衷。
独点也之操志,与二三子兮不同。
方舍瑟而铿然,谅其乐之素充。
味所陈之纡馀,夫何有于事功。
盖不忘而不助,示何始而何终。
于鸢飞而鱼跃,实天理之中庸。
觉唐虞之遗烈,俨洋洋乎目中。
惟夫子之所与,岂虚言之是崇。
嗟学子兮念此,溯千载以希踪。
希踪兮奈何,盍务勉乎敬恭。
审操舍兮斯须,凛戒惧兮冥濛。
防物变之外诱,遏气习之内讧。
浸私意之脱落,自本心之昭融。
斯昔人之妙旨,可实得于予躬。
循点也之所造,极颜氏之深工。
登斯亭而有感,期用力于无穷。
按:《南轩集》卷一。又见《古文集成》卷七二,《南宋文范》卷三,《宋元学案补遗》卷五○,嘉庆《湖南通志》卷一七八,嘉庆《衡阳县志》卷三八,道光《湖南通志》卷三二。
中丞秦公和西涯阁老 明 · 聂贤
 出处:黄鹤楼集卷上
天地孤舟此漂泊①,江百尺摽黄鹤②。
感旧重临兴亦豪③,心神洒洒翔寥廓④。
何年鬼丁挟斧凿⑤,超然栋宇飞尘落。
繁星出并画檐垂,灵晖晚向朱甍阁⑥。
开窗恰对祝融峰⑦,隐隐似见苍龙宫⑧。
洞庭君山含远眺,洪波碧树秋云通。
倚槛凌霄俯人世,衣裳淅淅生凉风。
我欲乘风驾黄鹤,逍遥远揖淮南翁⑨。
暇日追游后群彦,山川踪迹应强半。
揽辔直惭汝下滂⑩,思莼久慕江东翰⑾。
文章幸接大中丞⑿,笔翻风雨龙蛇见⒀。
群吏谁当庾府才⒁,苍生再睹羊公面⒂。
崔李诗名伯仲间⒃,萧曹画法仍精练⒄。
读罢长沙寄远辞⒅,飘飘黄鹤回江汉
【校注】 (1)天地句:指作者远游湖广。 (2)摽:高耸貌。 (3)感旧句:作者曾任武昌知府,此次乃旧地重游。 (4)洒洒:奔放。 (5)鬼丁:即五丁。神话传说中的五个力士。《水经注·沔水》:“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道。” (6)灵晖:神奇的光辉。《文选·王俭褚渊碑文〉》:“禀山岳之灵晖。” (7)祝融峰南岳衡山最高之峰。 (8)苍龙宫:指洞庭湖。神话传说中有洞庭龙宫。 (9)淮南翁:即汉代淮南王刘安刘安汉高祖之孙,好神仙之术,故有白日升天的传说。葛洪《神仙传》云:“临去时,余药器置在中庭,鸡犬舐啄之,尽得升天。” (10)揽辔句:揽辔喻出仕。汝下滂,指东汉范滂汝南征羌(今河南郾城东南)人。《后汉书·范滂传》:“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为清诏使,案察之。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11)江东翰:指晋代张翰吴人,古属江东。 (12)接:承。大中丞:指秦金。 (13)笔翻句:杜甫《寄李白》云:“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14)群吏句:指东晋庾亮幕僚南楼吟咏事,以喻秦金黄鹤楼宴集唱和。《世说新语·容止》:“庾太尉武昌,秋夜气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楼,理咏,音调始遒,闻函道中屐声甚厉,定是庾公。俄而率左右十许人步来,诸贤欲起避之,公徐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 因便据胡床与诸人咏谑,竟坐,甚得任乐。” (15)苍生句:羊公,指晋代羊祜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守襄阳,有惠政。死后襄阳民众罢市巷哭,为之立碑,世称堕泪碑。此处借喻秦金。 (16)崔李句:崔李崔颢李白,皆有咏黄鹤楼诗。此喻李东阳、秦唱和之作。 (17)萧曹句:萧曹指汉代萧何曹参萧何相国,汉律多为其制定。曹参继为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令。《史记·曹相国世家》:“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无失。’”此以萧曹喻秦执法严明。 (18)长沙:指李东阳东阳湖广茶陵人明代长沙府。寄远辞:指李东阳诗。 这首诗是作者与秦等宴集黄鹤楼唱和之作。作者曾任武昌知府,多次登临黄鹤楼,及拜御史,复有湖广之行。旧地重游,感慨良多。登楼远眺,淅淅生风,似欲驾鹤归去,流露出作者对官场的失望和归隐之思。
南宋 · 张栻
 押纸韵
郴山足奇变,其水复清美(送吴仲权还郴)
按: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五七《荆湖南路·郴州
义帝新碑 北宋 · 张俞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三
戡乱之谓武,除暴之谓仁,知人之谓智,复雠之谓孝。
备四者以成大功,则千三百年惟义帝有焉。
昔秦□□尤暴,殄诸侯,诳楚诱怀王,□为秦鬼,遂并其国,孥戮其民。
故楚人怨秦,痛入骨髓,故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及凶亥炽虐,四海沸腾,群雄号呼,六国踊跃。
天乃覆秦□楚,力拯群生。
于是陈胜得以假号,项梁□□□□,故义起而制之。
天地震云雷,兴龙蛇,起虎腾豹,复六国,荡三秦,遂使杀亥望夷,诛婴轵道。
昔日秦□□楚,今日楚能灭秦,天地否而泰,日月晦而明,亦若顺乎天而应乎人也。
及项氏暴强,怨不己用,天下之□□□死生,乃尊义帝,徙郴,遂殁不返。
哀哉!
夫天命在己,则刘项为臣仆;
天命既去,则黥徒为寇雠。
神龙□□,□□入槛,渔童猎妇,尽为孟贲,悲夫!
是以圣人慎名器之假人,戒威权之在下,畏强臣之立侧,惧奸宄之□□□。
能据势以临之,执权以运之,求贤以治之,任智以谋之,修文以劝之,明刑以威之,犹惧夫守而弗□□□□乱,况义帝起于扰攘,豪杰始争,大运去来,逐鹿未定,势不独立,权必授人,哀哀楚,竟殒荒服。
□□□□□义,数项为词,虽非至诚,亦足感动天下矣。
夫其遣诸侯以诛暴,可谓武矣;
出秦民于汤火之间,可谓□矣;
沛公先入关以平秦,可谓智矣;
灭秦以复先王之雠,可谓孝矣。
位虽不终,功亦伟烈,虽少康诛羿,句践沼吴,秦襄迁纪,子胥鞭楚,论德比义,我无愧焉。
嘉祐四年冬十一月适越至郴,观庙升冢,徘徊想像,□不□□。
因感秦楚之事,君臣彊弱之变,洒涕勒碑,明其祸败。
楚人来读,能无悲乎?
铭曰:
天地否闭,圣贤吁嘻。
龙骧虎变,必逢其时。
匪贤不谋,匪时不为。
□□□□,庖钓为师。
哀哀怀王,制命强臣。
项称西楚刘王三秦。
豺狼纵野,□□□□。
既死御,亦殒郴。
故曰□□,大运去来,实天匪人。
君乎权乎,□□□□。
得之为神,失之为鳞。
亥愿黔首,献非虞宾
予登郴冢,悲放弑而沾巾。
通直郎、守国子博士通判军州兼管内劝农、同提点银场公事、骑都尉、赐绯鱼袋彭举正朝奉郎、守国子博士、前知军州兼管内劝农、提点银场公事、骑都尉、赐绯鱼袋、借紫张兑
按:《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九九。又见国家图书馆拓片·各地一一六○,光绪《湖南通志》卷二八四,《宋代蜀文辑存》卷七五。
义学田碑记淳祐十二年 宋 · 雷应春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七三
给田以廪士,今郡县学皆然也。
县去民最近,庠序之教易于推行。
而令失其政久矣,文书敲朴,救过不暇,奚暇设教也?
古者自二十五之闾为塾,择民之有道有德者为左右师,凡闾中之子弟皆得就学。
虽未闻何所廪给,意者,田各井授,人有常产,趋向纯而志虑一,故能周旋于仁义礼逊之中。
所谓人有士君子之行,宁不由此其选欤?
自乡治废,田制坏,富连阡陌而贫无立锥,富者既安于豢养而不知学,贫者又累于饥馁而弗克学,敬敏任恤不复书也,孝友睦姻不复尚也,德行道艺不复考也,党正族师闾胥之教训,无复影响。
至弃子弟于不教,诿曰:「吾力不及也」。
呜呼!
秉彝好德之民,而使之暴弃如此,为父母其忍乎哉?
临武居桂洞之阳,其民朴古,号称易治。
南昌胡君纯下车之初,首崇教事,庠音序声,绎绎不绝,文质彬彬,一时为盛。
而生于穷山深谷之间者,懵不知向方,欹邪之民,如缁术尸祝,王法之所禁、吾儒之所辟者乃参错保社,滥席僭师,不模不范,沦溺其民。
胡君哀矜恻悯,不忍以薄待之,务欲磨揉迁革,使归于善。
乃进五乡之长而告之,立规约,明教导,为塾若干,择士之有行艺者为训谕,使会教其子弟。
塾各拨田有差,又有乡学纠正田若干亩,所以维持之者可谓远也已矣。
君之为此,其庶几古者乡校之遗意欤?
尝观国朝庆历间,制诏州县立学而未尝及于乡也,今胡君能广朝廷教育之意而肇创之,且给田为永久计,使斯人优游于父母昆弟之间,纯固其诗书礼义之习。
当今之世,盖未有如胡君此举者,其不谓之贤矣哉!
噫,良心善性,人所固有,特无以作之尔。
今之为令者皆如胡君之用心,则乡学之创遍满天下,比屋可封之气象复见今日,故喜为之书。
时淳祐十二年秋吉日记。
按:同治《临武县志》卷四一,同治六年刻本。又见光绪《湖南通志》卷七○。
敬简堂1167年10月 南宋 · 张栻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四一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历阳张侯安国长沙,既踰时,狱市清净,庭无留民,以其閒暇辟堂,为燕息之所,而名以「敬简」。
他日与客落之,顾谓某曰:「仆之名堂,盖自比于昔人起居之有戒也,子其为我敷畅厥义」。
谢不敏,一再不获命,因诵所闻而言曰:「圣贤论为政,不曰才力。
盖事物之来,其端无穷,而人之才力虽极其大,终有限量。
以有限量应无穷,恐未免反为之役,而有所不给也。
君子于此抑有要矣,其惟敬乎!
盖心宰事物,而敬者心之道所以生也。
生则万理森然,而万事之纲总摄于此。
凡至乎吾前者,吾则因其然而酬酢之。
故动虽微,而吾固经纬乎古之先;
事虽大,而吾处之若起居饮食之常。
虽杂然并陈,而釐分缕析,条理不紊。
无他,其纲既立,如鉴之形物,各止其分而不与之俱往也。
此所谓居敬行简者欤!
若不知举其纲而徒简之务,将见失生于所怠,而患起于所忽,乃所以为纷然多事矣。
故先觉君子谓饰私智以为奇,非敬也;
简细故以自崇,非敬也。
非敬则是心不存,而万事乖析矣,可不畏欤!
虽然,若何而能敬?
克其所以害敬者,则敬立矣。
害敬者莫甚于人欲。
自容貌颜色辞气之间而察之,天理人欲丝毫之分耳。
遏止其欲而顺保其理,则敬在其中,引而达之,扩而充之,则将有常而日新,日新而无穷矣。
侯英迈不群,固已为当世之望,诚能夙夜警励,以进乎此,则康济之业可大,而岂特藩翰之最哉」!
侯曰:「然则请书以为记,以无忘子之言」。
按:《南轩集》卷一二。又见《于湖居士文集》附录,光绪《湖南通志》卷三二,民国简阳县志》诗文存五。
其十二 北宋 · 陶弼
 押虞韵
曾观工部集,中载赤沙湖(过赤沙湖(原注:杜子美岳麓山道林二寺》诗,殿脚插入赤沙湖。))
按:同上书卷五五《荆湖南路·衡州
其十三 北宋 · 陶弼
画舫行春处,潇湘二水涯永州
按:同上书卷五六《荆湖南路·永州
其十四 北宋 · 陶弼
 押尤韵
定王此地元卑湿,义帝江山最上游道州
按:同上书卷五八《荆湖南路·道州
其十五 北宋 · 陶弼
 押删韵
六月三湘风日閒,偶随樵客到禅关云岩寺
按:同上书卷五九《荆湖南路·宝庆府
浪淘沙 湘罗夜泊 明 · 李攀龙
 押歌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风雨夜来多。
暗度湘罗。
冷烟凝露蘸清波。
閒浦残灯半明灭,满地渔蓑。

三载几回过。
壮志消磨。
芦花深处楚人歌。
大半骚经句中意,音韵阿那。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长沙府
朴庵 明 · 张禄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上
城头突兀仙人阁①,客子登临四望赊。
山断汉流回鄂渚②,天低湘树暗长沙③。
临风听笛三秋思④,捲幔看云万里家⑤。
消索宦情何处是⑥?江乡豺虎酒杯蛇⑦。
【校注】 (1)仙人阁:指黄鹤楼。 (2)汉流:汉江。 (3)天低句:孟浩然《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长沙,暗寓西汉贾谊贾谊遭谗毁,出为长沙王太傅。 (4)三秋思:言思慕之切。《诗·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5)幔:帐幕。万里家:家乡遥远之意。 (6)消索:散尽。《论衡·死伪》:“夫死者精魂消索,不复闻人之言。” 宦情:仕宦之情。 (7)江乡豺虎:喻宦途险恶,豺虎当道。酒杯蛇:《风俗通·怪神记》 载,杜宣饮酒,见杯中似有蛇,酒后胸腹作痛,多方医治不愈。后知为壁上所悬赤弩照于杯中,形如蛇,病即愈。《晋书·乐广传》亦有类似记载。此乃以杯弓蛇影喻世事虚幻。 诸作中当以此诗为不平之鸣。疑为作者以御史游宦湖广时所作。诗中抒发了客子乡愁和宦途失意之情。末句为愤激之辞,似有所指。
浪淘沙 渔村夕照 明 · 钟世贤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日暮大江寒。
流水潺潺。
渔翁家住蓼花湾。
到老不知城市路,无事相关。

日落半衔山。
倦鸟知还。
半轮斜影画图间。
收拾纶竿沽一醉,真个清閒。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长沙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