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注释
黄鹤楼步韵 明 · 陆礼
 出处:黄鹤楼集补
孤舟夜向江头泊,月明何处寻黄鹤。
万里云霄一奋飞,六翮翩然入寥廓①。
江水粼粼石凿凿②,鹤去人来影联络。
凤山先生济世才③,也曾放鹤登仙阁④。
棨戟光摇黄鹄峰⑤,文章色映骊龙宫⑥。
三湘月浸冰壶莹⑦,五岭云开节制通⑧。
封豕长蛇逞余毒⑨,虎头豸角生雄风⑩。
出车于牧亲吊伐⑾,垂髫戴白迎儿翁⑿。
弊书前后罗群彦⒀,整顿乾坤思过半⒁。
桓桓元老时鹰扬⒂,烈烈貔貅若飞翰⒃。
雷轰电掣南征日⒄,召公、休父两惊见⒅。
先谋夺人剑倚天⒆,长鲸授首狐革面⒇。
纤云不动微波晏21,泼眼湖光明素练22。
黄鹤之歌且休按23,请依周《雅》歌《江汉》24。
【校注】 (1)六翮:健羽。《韩诗外传》六:“夫鸿鹄一举千里,所恃者六翮尔。” (2)凿凿:明晰可见。《诗·唐风·扬之水》:“扬之水,白石凿凿。” (3)凤山先生:指秦金。 (4)也曾句:谓秦也曾驾鹤登临鹤楼,喻巡抚湖广。 (5)棨戟:古代大员出行的仪仗。以木为戟,涂以红黑色油漆,或以缯帛为戟套。《古今注·舆服》:“棨戟,殳之遗象也。《诗》所谓‘伯也执殳,为王前驱’,殳,前驱之器也,以木为之。后世滋伪,无复典刑,以赤油韬之,亦谓之油戟,亦谓之棨戟,王公以下通用之,以前驱。” (6)文章:指车服旌旗等出行仪仗。《左传》隐公五年:“昭文章,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杜预注:“车服旌旗也。”酾龙宫:谓江中龙宫。骊龙,黑色之龙。以上二句谓秦金巡抚湖广时仪从之盛。 (7)三湘:指湖南。冰壶莹:喻为政清明。《宋史·李侗传》:“邓迪谓其人如冰壶秋月,莹澈无瑕。” (8)五岭:泛指两广之地。节制:指挥管辖之意。湖广行省包括湖南道,南与两广接壤,以上两句赞秦金巡抚湖广声威所及。 (9)封豕长蛇:喻元凶首恶。《左传》定公四年:“申包胥如秦乞师, 曰:‘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虐始于楚。’”封,大。此处喻民变首领。 (10)虎头句:指秦金。虎头,喻公侯之相。《后汉书·班超传》谓燕颔虎头,“此万户侯之相也。”豸角,獬豸之角。古以为神羊,其角能别曲直,故御史亦称豸史。生雄风,陆云《南征赋》:“猛将起而虎啸,商飙肃其来应。” (11)出车句:出车于牧,谓奉命征讨。《诗·小雅·出车》:“我出我车,于彼牧矣。”牧,郊野,指战场。吊伐,吊民伐罪,即安抚百姓,讨伐有罪。此句指秦金用兵平定民变。 (12)垂髫戴白:垂髫,垂发,指儿童;戴白,白发,指老人。《后汉书·邓禹传》:“禹所止,辄停车住节,以劳来之。父老童稚,垂发戴白,满其车下,莫不感悦。”李贤注:“垂发,童幼也。戴白,父老也。”儿翁:为民父母之意。 (13)弊书:即币书,征讨时缴获的币帛文书。弊,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弊,假借为币。”罗群彦:谓秦金麾下俊彦甚多。 (14)整顿句:秦金历官河南山东湖广,屡次用兵,故有是语。 (15)桓桓:《诗·鲁颂·泮水》:“桓桓于征,狄彼东南。”毛传:“桓桓,威武貌。”鹰扬:谓勇武如雄鹰飞翔,古指将帅。《诗·大雅·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毛传:“鹰扬,如鹰之飞扬也。” (16)烈烈:《诗·小雅·黍苗》:“烈烈征师,召伯成之。”郑玄笺:“烈烈,威武貌。”貔貅:猛兽名,喻勇猛之师。飞翰:飞鸟,喻行军迅速。陆机《拟西北有高楼》:“思驾归鸿羽,比翼双飞翰。” (17)南征:指秦金正德九年巡抚湖广。 (18)召公名奭姬姓周文王时食邑于召,故称召公或召伯休父:即程伯休父周代诸侯。程伯为封爵,休父乃字。《诗·大雅·常武》:“王谓尹氏,命程伯休父。”召公休父为周室大臣,有德政于民,故以喻秦金。 (19)先谋夺人:谓运筹帷喔于敌之先,故能克敌制胜。剑倚天:倚天长剑。 (20)长鲸:喻首恶。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戮封豕而斩长鲸,雄图不测。”授首:斩首。狐革面:狐,喻小人。革面,改过。《易·革》:“君子豹变,小人革面。”此句当指秦金平定湖广之事。 (21)晏:平静。 (22)泼眼句:谓湖光水色,涌入眼帘。 (23)按:按歌,倚调合节而歌。 (24)请依句:《诗·大雅》有《江汉》篇,颂周宣王命召公平淮南之夷。此句赞秦金用兵湖广,平定民变。 作者与秦金是同乡,当亦为其僚属,故诗中对秦金极尽歌功颂德之能事。《明史》载,秦金参政河南山东,曾破赵燧等众,并于乱后安抚百姓。特别是正德九年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先后招降贺璋、罗大洪部,讨平桂阳,“斩首二千余级”,受到朝廷嘉奖。作者对秦金的宦绩,大加赞颂,甚至誉为召公休父再生。诗中写了秦金湖广用兵及其胜利,当作于正德九年以后,秦金被召入京之前。
黄鹤楼识兴 明 · 沈暕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上
岳飞食邑武昌郡①,崔颢题诗黄鹤楼②。
郡北鹄山常屹屹③,前江水近悠悠。
凌空万古山头树,过眼千年水上洲④。
愧我莫偿山水债,不因衰暮只因愁。
【校注】 (1)食邑:卿大夫的封地。收其赋税而食,故名食邑。《汉书·高帝纪》:其有功者,上致之王,次为列侯,下乃食邑。”宋时食邑,不过是一种名义。据《宋史·岳飞传》,岳飞曾兼权荆湖东路安抚都总管湖北路、潭州制置使绍兴四年(1134),因功封武昌县开国子五年进封武昌郡开国侯。死后,建庙于鄂,号忠烈谥武穆嘉定中追封鄂王。另据《湖广武昌府志》,岳王庙江夏县有二,一在县东五里旌忠坊,宋乾道六年(1170)建,明正德十年(1515)布政使周季凤即旧将台驿址重建;一在宾阳门青草坡,明万历中巡抚李桢建。 (2)颢:原作“灏”,径改。 (3)鹄山:即黄鹄山又名黄鹤山。屹屹:高耸貌。 (4)过眼千年:犹阅历千载,亦含千载转瞬即过之意。水上洲:指鹦鹉洲。 千古名胜,因怕惹愁情,未敢登临。衰暮之年,始上黄鹤楼,往事千年,果上心头。诗中表达了作者千古兴亡盛衰之感。
凌处士连州 唐 · 李涛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连山群书至,策马出长安
落日对酒别,晚关冲雪寒。
霜飞湖草绿,春近岭梅残。
知己云霄在,那言欲挂冠。
按:见北京图书馆藏《永乐大典》卷一三四五○「二寘」「处士」条。唐有两李涛,其一长沙人,与温庭筠同时,《全唐诗》卷七百九十五收诗句六句。
一字信臣,避地湖南,事马殷后唐天成中进士,历仕,至宰辅,入周,封莒国公,后归宋,《全唐诗》卷七百三十七收诗一首,又卷八百七十《谐谑二》收诗一自,卷八百七十一《谐谑三》收歇后语两句。此李涛颇疑系温庭筠同时之李涛
陈日严墓志大中祥符八年八月 北宋 · □应昌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
懿哉,善父母曰孝,善兄□□□。
惟孝与友,人伦□□□□□讳日严,字孝先,孝友之人□□□□皇宋故汝州□□□□□□□□□福州福清县修仁乡修仁里。
君之母,荥阳郑氏。
夫人□□□□□□□□□霞之女也。
始夫嘉耦蔟三星之会,和鸣分百里之□□□□□□□□□□丝字物倡□宦涂。
生二男二女,长曰君也,次曰日新。
令□□□□□□□□□□之韵,黄琮苍璧,俱六瑞之珍。
经明行修,居谨养□□□□□□□□□□史许君讳守彬。
次适太子洗马樊公讳沼。
次男嗣宗,对雪剩芳于风雅,□□□□□蒸尝。
鲁山府君先夫人即世,君与日新哀毁从制,偏侍北堂,色养写怀,□□弗果。
始则承家以袭庆,终则持生以自强。
衡州衡阳永昌坊,积资财巨于人,治物产腴于众。
噫,于亲倍甘旨之欢,得非孝乎!
于弟无财产之异,得非友乎!
既孝且友,全之于身,与夫虚誉之徒,不可同日而语。
夫生也若浮,脩知必求诸道;
死且不朽,名实存乎其人。
《洪范》五福,我得一也。
《虞书》五典,我得二矣。
无何遘疾弗瘳,饵药无应。
伯瑜之杖,喜惧空多;
莱子之衣,晨昏遽爽。
身先风树,命逐隙驹。
大中祥符八年乙卯岁二月二十一日,奄辞孝养,享年五十有三。
吉兆□求,佳城乃卜,以当年八月七日,葬于县清化乡玉刚里,礼也。
君之齐体,故章州潘府君讳轸之女也。
美厚柔德,贞令妇仪,移天堪憾于终天,临穴更伤于同穴。
一男二女,君之嗣续也。
令弟日新,情追让果,义切分形。
应昌早历门庭,因承旨命,无惭率尔,乃著铭云:
孝亲友弟,为人大端。
既孝且友,为世可观。
辞耄期温凊之养,弃稚孺鞠育之欢。
何光沉兮响绝,使芝焚兮惠叹。
呜呼!
白杨多悲风,萧萧丘垄寒。
按:光绪《湖南通志》卷二七○,光绪十一年刻本。
北宋 · 章侁
 押真韵
官中逐月催租税,不徵谷帛只徵银(烹丁歌)
按:《舆地纪胜》卷六一《荆湖南路·桂阳军
日本杂事诗 其一百九十九 清末 · 黄遵宪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纪事只闻《筹海志》,征文空诵送僧诗。
未曾遍读《吾妻镜》,惭付和歌唱《竹枝》。
注:《山海经》已述倭国事,而历代史志,于舆地风土,十不一真。专书惟有《筹海图编》,然所述萨摩事,亦影响耳(《明史·艺文志》有李言恭日本考》五 卷、侯继高日本风土记》四卷,书皆不行于世。余从友人处假有《风土记》抄本,不著撰人,未审是侯本否?书极陋,不足观)。唐人以下,送日本僧诗至多,曾 不及风俗。日本旧已有史,因海禁严,中土不得著于录。惟朱竹坨收《吾妻镜》一部,故不能详。士大夫足迹不至其地,至者又不读其书,谬悠无足怪也。宋濂集有 《日东曲》十首,《昭代丛书》有沙起云《日本杂咏》十六首。宋诗自言问之海东僧,僧不能答,亦可知矣。起云诗仅言长崎民风,文又甚陋,至尤西堂《外国竹枝 词》,日本止二首。然述丰太阁事,已谬不可言。日本与我仅隔衣带水,彼述我事,积屋充栋,而我所记载彼,第以供一噱,余甚惜之。今从大使后,择其大要,草 《日本志》成四十卷,复举杂事,以国势、天文、地理、政治、文学、风俗、服饰、技艺、物产为次,衍为小注,串之以诗。余虽不文,然考于书,征于士大夫,误 则又改,故非向壁揣摩之谈也。第不通方言,终虑多谬,愿后来者订正之耳。此诗征引日本书籍,不能不仍用其年号。《日本史》中土少传本,惟近世李氏申耆《纪 元篇》、林乐知《四裔年表》,虽偶有误,尚可考其世也。余别作《中东年表》附《日本志》。诗中所有年号世系,今不复详注。光绪龙飞纪元五年春三月遵宪自识。
此诗,光绪己卯上之译署,译署以同文馆聚珍板行之。继而香港循环报馆、日本凤文书坊又复印行。继而中华印务局、日本东、西京书肆复争行翻刻,且有附以 伊吕波及甲乙丙等字,衍为注释,以分句读者。乙酉之秋,余归自美国,家大人方榷税梧州,同僚索取者多,又重刻焉。丁酉八月,余权臬长沙,见有悬标卖诗者, 询之,又一刻本。今此本为第九次刊印矣。此乃定稿,有续刻者,当依此为据,其他皆拉杂摧烧之可也。戊戌四月公度又识。
后庭花 现当代 · 王季思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湘中昨报失长沙南市新来海碧霞。
亡国何关我辈事,明朝请听后庭花
注:海碧霞,京剧女艺人,以演唱《玉堂春》擅名。长沙沦陷不久,温州官商以重金礼聘,于南市戏园演出。
黄鹤楼眺望 明 · 彭飞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黄鹤楼集卷上
雄枕高城楚大观,波光浮日上雕阑。
白云断处汉阳出①,仙子去时黄鹤闲。
前辈风流江汉远②,后生仰止斗山难③。
冯虚一笑下楼去④,九月洞庭湖水寒。
【校注】 (1)断处:尽处。 (2)江汉远:谓如江汉之流远。 (3)后生:后辈。《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仰止:仰望,敬仰。《诗·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斗山:北斗和泰山楼钥《送张定叟尚书襄阳》:“南轩传圣学,后进斗山仰。” (4)冯虚:犹凌空。苏轼《前赤壁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本诗当为作者游江夏后将归湖南所作,表达了作者仰慕先贤之意。
雪后集饮寄园,次长沙师用壁间明人韵二首 其二 晚清 · 缪祐孙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菜畦半没露红斑,秀柏双擎不改颜。
清宴正宜新雪后,趋陪难得使星闲。
定知文字千秋在,看取风流六代还。
借慰前朝旧诗侣,书生气谊信相关。
注:上二首诗,录自江苏学政衙署墨华榭碑廊缪祐孙诗碑。诗题中长沙师,即一百十八任学使王先谦湖南长沙人
杨志仁宪副谪长沙通判 明 · 程敏政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文懿家声却有光,喜从郊野见孤凰。
许身价抵千金重,爱国心随万里长。
九辩赋存堪侑席,贰车官好胜监仓
当今圣主恩如海,刻日鸣珂入建章。
注:予荷恩昭雪入朝志仁宪副有诗寄慰久未能和也今志仁长沙之行矣情可已乎握手之馀得此为别
定宇来书欲代偿诗债谢以长句 现当代 · 刘家传
七言律诗 押豪韵
老病相侵梦亦遥,起看明月首徒搔。
江山画本因时异,人物风流有浪淘。
怀旧馀年情更切,赏花无伴兴难豪。
君能代我偿诗债,幸遇平生第一遭。
注:翁定宇乃长沙郑家溉前辈第四子。
挽白心老人 现当代 · 黄假我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艺林寥落尽,仰止独斯人。
健笔陵包邓,清词拟汉秦。
秋山吟素月,时雨濯嚣尘。
料得乘桴意,瀛洲别有春。
注:老人曾有“一月照茅屋,一人吟秋山”诗句,为王湘绮先生所激赏。老人为杨度之弟,却专事文艺,人从之学者甚多。逝世前三月曾为(予)书“偶有江海意,独见竹心”一联。
请申明国是疏绍兴五年三月 宋 · 张浚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二四、《历代名臣奏议》卷八八、《张魏公行状》上、康熙《绵竹县志》卷三、《宋代蜀文辑存》卷四三
臣伏见近报罢诸路检察财用官,并福建江西路收买翎毛,亦皆住罢。
臣仰惟陛下仁民爱物,事每谨微,虽帝王之用心,不过是也。
然臣区区之意,窃以为天下之势有缓急,天下之事有轻重。
急其所缓,重其所轻,则颠沛于末流,而害之加于百姓,有不可胜言矣。
臣尝谓天下大计,譬如人之一身。
安平无事之时,恬淡虚静,调养元真,足以保天和,享寿考。
不幸而养治失素,痼疾已成,邪气侵淩,日甚一日,苟非瞑眩之药毒而治之,臣恐元气既失,必无遽生之理。
今天下之势,众所共知,倘不思拯溺救焚之策,以保吾民,岂不终至危殆耶?
臣非不知夫捐器甲而不修,舍弓矢而不造,羽毛不伤,舟车不葺,漕运不督,激赏不施,可以裕民力,足财用,崇虚誉,靖国人。
然而叛虏之祸,近在腹心,一旦缓急,谁任其责?
将弃吾赤子而避之乎,亦将驱士卒而与之争乎?
若欲驱士卒而与之争,即如前所陈,阙一不可。
此数者,固非天降地出,出于民力而已,安有事借民力而无毫发之扰者哉?
夫合天下百姓之力,除天下百姓之害,而措之安平之域,虽汤、武复生,无以易此也。
顾取之均平,无或苛虐,使锱铢寸粒,还以为民,斯善矣。
商周之君,当桀纣之时,退而修德,以待天定。
方是时,桀、纣未尝凭陵天下也,故能脩德以怀徕天下,历时之久,得行其志。
陛下上有父兄之雠,下有生氏之责,虏之谋我,岁必一至,四海嗷嗷,未见休息。
以事揆之,如黄帝之有蚩尤,汉高之有项籍光武之于赤眉、王莽,争雄角力,曾不少暇,转晷之间,存亡所系。
自非一大痛治,扫除其恶,推行仁德,与民更始,四海内外,何以获安?
且检察之官,谨择其人可也,以财用为不当检察,非也。
羽毛之实,谓申请措置之不善可也;
并两路而悉罢之,非也。
不然,即天下之事无一可为,姑束手端拱听之而已。
彼操仁义绳墨之说者,正如人之有疾,势在膏肓,庸医畏缩,方且戒以勿吐勿下,姑进参苓而安养之,终至于必死,主人犹以为爱己也。
乃若良医进剖腹洗肠之术,傍观骇愕,指以为狂,迨疾良已,尚不免夫轻试之谤。
自古掠美附众者得誉常多,而骨鲠当权者负谤常重。
天下之事难如人意,大率如此。
往者澶渊之役,寇准决策亲征,功存社稷,事平之后,奸臣谓其轻弃万乘,假此挤陷。
近事之鉴,使人伤愤。
臣起废放之中,蒙陛下一心委用,愿竭死力以报恩德。
虽此两事臣不预行,然传闻纷纷,思之诚为可畏。
万一异时事有大于此者,出众人之不意,始徐起而议之,则败事多矣。
伏望陛下申明内外,更赐详议。
国是既定,事乃可为。
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
无责之人,言每轻发,况乎怀私意、务摇动者乎?
且靖康以来,借仁义爱民之言以进说者,不知其几人矣?
其后都城之祸,渡江之后,生民涂炭,莫之纪极,官私事力,十去八九,爱民之意,其实安在?
当时,大臣流离窜弃,虽死无益,而献言陈说者今尚保其妻孥,以安于田里也。
臣之区区不自量度,辄任国事,早夜以忧,必欲尽力而为之。
然而事之成败,犹恐未保,倘于此含糊首鼠,误陛下决矣。
伏望圣慈察臣之心,苟所见邪僻不可信用,臣自此入觐天光,即乞骸骨归里养亲矣。
冒犯天威,无任震恐。
按:《绵竹县志》题作《视师潭州在道上疏》。又,年月原无,据上引补。
德舆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五
昨又赴居君宜家饮,为诸子虐酒,大醉不能语。
今日头犹岑岑未醒。
净人颇能道吾友过顾之详,感愧感愧!
今早不须吃粥,便告通此同一钵𤓎饭,仍携新斲七□来,一洗病耳,如何□□坚拜手,德舆贤友足□。
东坡诸书一借。
按:徐邦达《古书画过眼要录》页三○二,湖南美术出版社一九八七年版。
夏弘 元末明初 · 陶安
 押词韵第四部
入粟拜爵之令始于秦而盛于汉唐权宜应变以佐国用间有异才出乎其中若张释之卜式黄霸皆以资登郎选晁错有言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无穷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㈠其意有由然矣至正甲申中原饥馑天子恤民阻饥赈以府廪全积循汉唐旧以爵募由是夏弘叔任巡检于草市叔虽长富室自处欿然其父质夫延师家塾以教之遂涉经传属文哦诗精琴操良于翰札焉草市天临路㈢志称其地有舜遗风人多纯朴王黄州㈡碑谓潇湘为洙泗荆湖为邹鲁巡警兹土保安居民清肃阖境乃其所能今将溯江流浮洞庭南抵于湘潭衡岳五岭以摅其文气以耀其武备有日矣其乡儒师林达之钱彦良造予门持缣轴求文为赠遂述其事系诗于左云
洞庭之南云阳墟,祝融灵峰照天衢。
青衫万里游炎都,戎韬小试罗兵殳。
草市聚落鳞瓦铺,骇此警逻来文儒。
当涂名家千里驹椿阴如云庭屡趋。
毫端春葩五采敷,光掩金壁珊瑚珠。
宅邻横望高郁纡,三十六朵青芙蕖
幡然应诏发廪储,穰穰白粲连樯输。
羸民含哺旋昭苏,敕书褒宠金章朱。
碧湘秋澄冰玉壶,宦途南逐鸿飞迂。
花村月夜惊吠无,笳鼓声起奸攘逋。
仰瞻玉帐金虎符,绣斧飞霜悲兔狐。
尘闲官舍窗日晡,岳云绀翠烟模糊。
长沙酒香呼木奴,醉眠琴榻红氍毹。
载云旗兮飙控车,声桂醑招三闾
咸池音杳龙尾徂,湘妃鼓瑟怀苍梧
客乡哦诗不可辜,写入潇湘八景图。
注:㈠引晁错《论贵粟疏》。 ㈡王黄州王禹偁。 ㈢草市弘今天临路,按弘字衍。天临路,治所今长沙
题所书懒残和尚歌后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八
元符三年七月涪翁戎州溯流上青衣
廿四日,宿廖致平牛口庄,养正置酒弄芳阁。
荷衣未尽,莲实可登,投壶奕棋,烧烛夜归。
此字可令张法亭刻之。
按:《珊瑚网·书录》卷五。又见《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一一,《吴越所见书画录》卷三,徐邦达《古书画过眼要录》第一册第二七七页(湖南美术出版社一九八七年版)。
寄题鹤楼 明 · 陈雍
 出处:黄鹤楼集补
萍梗长年叹漂泊,忽诧姿容同海鹤①。
胸中丘壑未足论,眼底山川自恢廓②。
江汉合流非禹凿,黄鹄东来势联络③。
仙人骑鹤去不返,千载令人仰楼阁。
此是湖南第一峰,东海那有蓬莱宫④!
危梯直上复直上⑤,人语似与丹霄通。
当年我独快登此⑥,肘腋不觉生清风⑦。
铁笛亭边醉欲倒⑧,接䍦倒着如山翁⑨。
别来每忆同时彦,存殁荣枯强相半⑩。
多情知有楼头月,夜夜流光照词翰⑾。
我今重来近廿载⑿,望望斯楼不可见。
楼兮楼兮几度新,无乃相忘旧人面。
欲赋微词纪今昔⒀,目睇江云手披练⒁。
双江一点朝宗心⒂,日夜东驰附江汉
【校注】 (1)姿容:当指黄鹤楼的山川形胜。 (2)胸中二句:黄庭坚《题子瞻枯木》:“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丘壑,指绘画的构思。此二句意谓画家的构思布局远不及眼前的山川气势阔大。 (3)黄鹄:指黄鹤山。山自东南蜿蜒而来,故云东来。 (4)此是二句:首句指黄鹤山,次句喻黄鹤楼。诗中以湖南泛指两湖一带。 (5)危梯:高梯。 (6)快:愉快。 (7)肘腋句:卢仝《谢孟谏议新茶》:“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8)铁笛亭:即黄鹤楼东的吕仙亭。 (9) 接䍦句:接䍦,帽名。一作“接篱”。《世说新语·任诞》:“山季伦)为荆州,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曰:‘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日暮倒载归,酩酊无所知。复能乘骏马,倒着白接篱。’”山公,即山简,此乃作者自喻。 (10)荣枯:喻得失盛衰。曹植《赠丁翼》:“积善有余庆,荣枯立可须。” (11)流光:月光。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词翰:自注云:“曾与邓户部倡和有诗。” (12)近廿载:此诗作于正德九年后,则作者初登黄鹤楼当在弘治十年(1496)前后。 (13)微词:委婉之辞。 (14)手披练:以手拨弄江水。 (15)双江:李白《寄当涂赵少府炎》:“晚登高楼望,木落双江清。” 此诗亦步韵东阳、秦金唱和之作,当作于正德九年之后。二十年前作者曾登临黄鹤楼,有本集中七律二首可证。前二首云“东西别”,此首又云“东驰”,则作者两度所赴之地当在江夏以西。此番“重来”,未能重游江夏旧地,心驰神往,怀想之情,如江水不绝。
黄鹤楼 明 · 林俊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上
碧烟芳树汉阳城,晴日江豚拜浪生②。
鹢转画帆过影③,鹤归仙管笛飞声④。
古今独让崔郎句⑤,廊庙同悬范老情⑥。
醉击珊瑚抚长剑⑦,倚天孤啸一峰横。
按:【校注】 (1)本诗《见素文集》不载。其集卷七另有《黄鹤楼赠别诗序》,《黄鹤楼集》未收,兹录之:“黄鹤楼名天下,山延袤数百里,趣鄂城,距大江,名曰黄鹤山。山尽处,石窿然崛起,石之上楼也,杰栋峥嵘,层甍飞舞,伟然湖南一奇观,岳阳滕王不及也。予尝评斯楼,有君子道焉。屹立天南,下瞰八极,俯岷峨,倚星汉,而不知其高;纳洞庭吞云梦,而不知其大。洪涛弗惊,疾风无靡;寒期暑候,与时偕行;阴惨阳舒,忧乐同态;喧而能寂,特立而不隘,斯其大凡也。登斯楼者,其亦将无取乎?有是江山有是楼,无是人其不孤乎?登斯楼者,其将能无负乎?进士金沙冯君时济,朴直沈晦好问学善,记古今事,颓然儒者。奉使岐藩,道经武昌宪副沈先生,思古暨诸君子,饮饯之黄鹤楼,绘图赋诗为别。序其胜,与其所以登者如此。君固取斯楼哉?楼不孤哉?君固能无负哉?异时翘楚士夫,洸赫闾井,振耀古今,如斯楼擅名湖南,等而上之,其必君也。若曰:凭高眺远,把酒临风,旅烟霞,亲鱼鸟,乐斯乐矣,殆非诸君子之意,亦非所以赠君子也。” (2)江豚:鲸类,我国长江中有之。《文选·郭璞〈江赋〉》:“鱼则江豚海狶”。李善注:“《南越志》曰:‘江豚似猪。’”许浑金陵怀古》:“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3)鹢:船。古画鹢首于船头,故称船为鹢或鹢首。 (4)鹤归句:指黄鹤楼仙人驾鹤吹笛的传说。 (5)崔郎句:指唐代诗人崔颢黄鹤楼》诗。 (6)廊庙:古代帝王和大臣用以议论政事的地方,后因称朝廷为廊庙。范老:指范仲淹。其《岳阳楼记》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7)醉击句:《世说新语·汰侈》:“石崇王恺争富,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枝柯扶疏,世罕其比。以示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边让章华台赋》:“惘焉若酲,抚剑而叹。虑理国之须才,悟稼穑之艰难。” 本诗当为作者任湖广按察使时所作。首四句写景,五、六句言事,末二句抒情,表达了作者对朝政日非的忧愤心情。
戏书送澹山入院 其一 南宋 · 钱伯言
六言诗 押东韵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六三
云本无心出岫,水岂有意趋东。
势或使之然者,何妨巾拂谈空。
按:光绪《湖南通志》卷二七三。(以上王晓波校点)
催雪 长沙除夜大雪集赵明府镜水 明 · 杨德远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风撼潇湘,云连岳麓,客路又当除夕
大雪横空,暗侵檐额。
镜水堂前高会,任寒勒、梅梢禁春色。
玳筵银烛,羽觞飞度,光浮琥珀。

楚国
归未得。
幸托迹平原,暂停游屐。
听枥马、林鸦扬镳翻翮。
四十明朝将近,更目断、乡关音书隔。
且延伫、六出飞花,吹上袖衣红湿。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长沙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