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正文
封第二子顼为始兴王永定三年十月 陈朝 · 陈茜
 出处:全陈文卷二
日者皇基肇建,封树枝戚,朕亲地攸在,特启大邦。
弟顼嗣承门祀,虽土宇开建,荐飨莫由,重以遭家不造,闵凶夙遘,储贰遐隔,轊车未返,猥以眇身,膺兹景命,式循龟鼎,冰谷载怀;
今既入奉大宗,事绝藩祼,始兴国,蒸尝无主,瞻言霜露,感寻恸绝。
其徙封嗣王顼为安成王,封第二子伯茂为始兴王,以奉昭烈王祀,赐天下为父后者爵一级,庶申罔极之情,永保山河之祚(《陈书·始兴王伯茂传》)
过大哥宅探得歌字韵 盛唐 · 李隆基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鲁卫情先重,亲贤爱转多。
冕旒丰暇日,乘景暂经过。
戚里申高宴,平台奏雅歌
复寻为善乐,方验保山河。
给复巴蓬等州诏 唐 · 代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七
朕以黎元者君之肢体。
伤之则惨怛。
赋税者国之衣食。
均之则赡济。
然特图其本。
先假贫人之获。
安所谓富国。
所以厎慎财用。
蠲省征徭。
期致理于太宁。
庶自迩而及远。
如闻巴南诸州。
自顷年以来。
西有蕃夷之寇。
南有羌戎之聚。
岁会戎事。
城出革车。
子弟困于征徭。
父兄疲于馈饷。
赋益烦重。
人转流亡。
荒田既多。
频岁仍俭。
户口凋耗。
居民萧然。
去桑梓之重迁。
保山林以自活。
念性命于俄顷。
或逡巡于敚攘。
传不云乎。
穷斯滥矣。
顾其闾井。
夫岂不怀。
哀哉矜人。
盖非获巳。
朕之不德。
自咎良深。
其巴蓬渠集璧充通开等州。
宜放二年租庸。
及诸色徵科。
亦宜蠲免。
仍委本道观察使刺史县令
切加招抚
高黎贡山 唐 · 无名氏
 押屑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高黎贡山永昌西,下临怒江,左右平川,谓之穹赕汤浪,加萌所居也。朝济怒江登山,暮方到山顶。冬中山上积雪苦寒,夏秋又苦穹赕汤浪毒暑酷热。河赕贾客,在寻传羁旅未还者,为之谣曰:
冬日欲归来,高黎贡山雪。
秋夏欲归来,无那穹赕热。
春时欲归来,囊中络赂绝(原注:络赂,财之名也。《蛮书》二、《永昌府文征》一)
苏文建邠州节度使 晚唐 · 崔远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十九
门下。
梁汉古封。
河池名郡。
关山之险阻。
当巴蜀之要冲。
苟非勋贤。
不可轻授。
我今有命。
允为当人。
某官截海雄姿。
追风逸步。
得左马右人之术。
洞玉钤金匮之书。
加以幼慕功名。
早怀壮槩。
揽辔澄清之志。
临风多慷慨之词。
顷在禁宫。
屡竭忠节。
四奉指挥之任。
久彰翊卫之荣。
洎委节旄
俾之镇抚
当巨逆枭夷之后。
是邠郊凋瘵之秋。
而尔复茂政能。
益坚抚字。
未周星律
已播讴谣。
方深倚注之恩。
用安黎庶。
旋属干戈之患。
每轸焦劳。
既互有奏陈。
虑多嫌隙。
冀宁生聚。
爰职改更。
复以未戮奸凶。
方思勋旧。
殄寇既资于上略。
总戎宜锡其名邦。
俾居十乘之荣。
以长万夫之气。
尔其便提骁果。
亟赴征行。
破其城社之妖。
刷我宗祧之耻。
然后仗兹龙节。
莅彼雄藩。
高居将相之尊。
保山河之誓。
人臣之节。
丈夫之荣。
何以加焉。
尔其自勉。
谕蜀敕 后唐 · 后唐庄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四
朕以蜀部封疆。
本是我唐境土。
爰从兵革。
远阻江山。
当伪梁篡弑之时。
致宗庙震惊之难。
遂滋割据。
益遂便安。
虽行建号之谋。
乃是从权之道。
况复蜀主先父。
素是本朝旧臣。
常怀忠孝之心。
每俟兴隆之运。
惟期恢复。
却效倾输。
朕以初殄寇雠。
重兴社稷。
抚谕之恩既广。
忧勤之意常深。
须务绥和。
贵谐混一。
遂令元子
兼命宰臣
远安徯后之心。
既协来王之愿。
遐想王师行李。
已及彼地城池。
远降诏书。
明行示谕。
料其素志。
必协夙心。
当符鱼水之欢。
保山河之誓。
文武官寮等。
或本朝旧族。
或当代英贤。
或抱节于军戎。
或著名于乡曲。
久从暌隔。
常轸情怀。
宜知乃眷之恩。
各励输诚之节。
今已降敕命。
诫约诸道兵帅。
西川果决归降。
到城不得惊扰。
但思效顺。
勿致怀疑。
颂德赋东宫生日献)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七十八、全宋文卷一五、《徐公文集》卷一、《历代赋汇》卷四六、《全唐文》卷八七八
惟先王之建国,体皇极而垂制。
仰则观于辰象,俯则察于地义。
前星为帝座之辅,苍震乃少阳之位。
非明德与茂亲,不足膺兹主器。
故万邦以贞,而本枝百世。
是必天锡嘉祉,神输百祥,山河资其正气,日月分其融光,膺期运以载诞,配乾坤而永昌者也。
惟我储后,昭明俊德,黄裳元吉,沉潜刚克。
钩深致远,曾莫揖其津涯;
问安视膳,每或形于颜色。
在昔冲让,高追太伯
乃剖麟符,保釐东宅。
受道师傅,稽疑典册。
化自诚心,风行邦国。
乃拥干旌,南徐之城,左抚句吴,前对敬亭。
京师河润,盛德日新。
其畏如夏,其惠如春。
谢傅围棋,静一方之沴气;
条侯高卧,息万里之惊尘。
令问孔昭,元功莫二。
人情不可以久郁,皇统不可以终避,乃畏天命,允兹储贰
鸣玉轪以徐来,与春郊而总至。
龙楼雾廓,鸡戟风生。
珍符叠委,和气交迎。
百度以之而式序,多垒以之而载清。
史书有年,衢传颂声。
岂人事之协赞,信宗祊之降灵。
于是玄圃凝阴,瑶山密雪。
宣猷之缇幕半下,濛汜之曾冰乍结。
爰书庆诞之日,始过嘉平之节。
丽正晨启,重明夙设。
调护之客、娱侍之臣,峨冠炜烨,佩玉璘玢,咸稽首而再拜,献多福于万春。
有宫坊之下吏,乃捧觞而进称,曰:自古圣贤,率由辅导
伊徇名与课实,故成败之异效。
粤若成王史佚周、召,左右前后,惟仁与孝,靡过不举,无善不告。
兹君臣之一体,故风声之克劭。
降及后代,亦慎厥初,实聘四老,复延二疏,咸由古道,以佑皇储。
若乃征和戾园,有思台、博望之盛;
贞观承乾,有玄龄魏徵之重。
或有其礼而无人,或有其人而不用。
何择祸之忘轻,信非贤而罔共。
英英副君,鉴古知今。
百揆在乎手,万务经其心。
朝廷之所寄者重,苍生之所望者深。
既赏兴王之谏,亦访百官之箴。
故曰生民在勤,好问则裕。
不躬不亲,人将孰信?
一游一豫,乐有常庆。
节八音以导其和平,调五味以适其喜怒。
情义兼于家国,故知无不为;
爱敬极于君亲,故惟道是谕。
俭以足用,而施舍不可不行;
仁以接物,而刑罚不可不具。
冗官宜省,而才不可遗;
疆事渐宁,而备不可去。
居安思危,睹灾而惧。
上分一人之忧,以成天下之务。
俾中外之禔福,与宗祧而永固。
伊下臣之不佞,蒙国士之殊遇。
实含和而吐颂,岂登高之能赋?
愿降鉴于刍荛,庶效诚于尘露。
茅山紫阳观碑铭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八十四、全宋文卷二九、《徐公文集》卷一二、《全唐文》卷八八四
臣闻太初之气,其生也无始;
众妙之门,其本也无名。
积而成形,散而为器。
乾坤运之而两仪位,王侯受之而天下贞。
是故断鳌鍊石之功,绝地通天之业,衣裳轩冕之后,干戈揖让之君,虽复遭罹异涂,步骤一致,莫不契协于神明之域,饮和于道德之原。
广无为之为,执无象之象,万物恃生而不有,百姓日用而不知。
其迹也,则格天光表,化人而成俗;
其本也,则收视返听,全真而养身。
至其玉检登封,萝图启后,游神象外,脱屣区中。
铸金鼎而乘白云,登寒门而立玄极。
閟宫清庙,式严观德之场;
玉洞金坛,别启下都之所。
由是灵符总集,真箓歧分。
三元八会之文,潜通髣髴;
七映九华之室,密拟形容。
足以徼福应于含生,致孝思于时事。
圣人既作,云构相望。
茅山紫阳观者,今上敬为烈祖高皇帝、元敬皇后之所重修也。
尔乃星纪储精,下为峻极,河图著录,悬示祯期。
自道气融明,真科流衍,治化宏开于赤县,符图广秘于名山。
而华阳洞天,实群仙之都会;
金陵地肺,又三茅之福乡。
左凭柳汧,烟霞韬映;
右带阳谷,川原隐辚。
伏龙靡迤,镇以雷平之岭;
郁冈回合,浸以护军之潭。
郭真人叩舷之池,不迁留岸;
许长史鍊丹之井,自冽寒泉。
白露紫烟,照映其上;
飙轮鹤驭,往来其间。
高真七人,四处兹地。
其后,贞白先生玄德应世,肇开朱阳之馆;
以玉书演秘,爰立昭真之台。
堂靖疏基,玄州之踪可拟;
生徒广业,白龟之迹斯存。
金纫凤罗,代相传授
龙车虎驾,世有飞升。
玄靖先王以冲气含和,体庚桑之岁计;
玄宗皇帝以尊师重道,屈轩后之顺风。
由是天眷遐临,皇心密契,惟新旧馆,再易华题。
丹鼎洞经,洁修无倦;
芝泥龙简,投奉相望。
户邑之民,岂止奉明之县;
樵苏之禁,宁惟柳下之坟。
故得云物告祥,芝英表瑞。
周王之「瑶水」,徒咏空歌;
异汉帝之「倚」,唯陈甲帐。
自兹厥后,代有修崇。
上士名人,时时解蜕;
云軿羽盖,往往降灵。
皆著于金石,播于谣颂。
嗟乎!
四时代谢,天道盈虚。
虽九气长存,历劫以资其融结;
而三阶有象,随时因表其晦明。
则斯观也,将世运以污隆,与皇图而升降。
赤明未启,犹多阒户之悲;
白水方兴,始渐高门之庆。
高皇帝犹龙孕德,指树垂阴,应枢电之殊祥,有天中之奇表。
甘盘就学,和光于百六之初;
庖正分官,利见于九三之际。
宾门纳揆,有大造于当时;
彤矢玈弓,允至公于四海。
由是法尧受命,祀夏中兴,补西北之不周,应东南之王气。
御明堂而揖群后,辑瑞玉而觐诸侯。
既治定而功成,更忧深而思远。
乘奔驭朽,不以黄屋为尊;
旰食宵衣,唯以苍生是念。
知无为之无败,体上德之不德,凝神姑射,端拱穆清。
政举其中,事至而应,爱民重法,敦本训农。
偃革消兵,守好战必危之诫;
卑宫菲食,惧以人从欲之讥。
故得百宝效灵,三辰荐祉,远无不届,迩无不安。
少康光武之功,独高帝箓;
贞观开元之业,更启孙谋。
今上承绩德之基,法自然之道。
变化无方之谓圣,神武不杀之谓仁。
学洞精微,守谦光而冲用;
明昭隐伏,体大度以包荒。
动则庇民,不矜功而尚智;
静惟修政,恒务啬而劝分。
闻善若惊,每赏秋毫之细;
容光必照,宁遗行苇之微。
化洽风随,时和俗厚。
常以天下者烈祖之天下,宪章者升元之宪章,垂裕无穷,永怀罔极。
衣冠原庙,未足尽思;
声乐娱神,良非至敬。
缅慕在天之驾,因严访道之宫。
寻属长乐上仙,濯龙兴感,载咏《生民》之颂,思弘十乱之功。
乃眷灵岩,诞敷明诏,发虞衡之吏,集般尔之工。
执艺骏奔,饬材麇至。
果园之奈,供其砻斲;
北邙之土,给其圩墁。
乃新秘殿,秘殿孔硕。
黯其霮䨴,屹其穹窿。
璇题互照以晶荧,珠网交疏而窈窱。
震殷雷于滴沥,拖宛虹于楯轩,忽阴阖而阳开,乍霞驳而云蔚。
俨若虚皇之御,穆然太上之容。
驭气以回隮,𦕈陵云而遐观。
乃立高门,高门有闶,拟金阙之觚棱,洞朱扉而焕照。
龙章凤篆,以之题署;
霓旌绛节,兹焉出入。
乃建两序,纷逦迤而重深;
乃起层楼,邈苕亭而显敞。
北弥郭阡之路,南亘姜巴之衢。
赫光影以烛坤,丽丹青而藻野。
速如神运,恍若化宫。
每至日薄星回,岁之云暮,桐华萍合,聿载阳,赤城旋轸之初,白鹤会朝之际,都人士女,举袂成帷。
袭灵风而共洽天和,仰云构而方知帝力
岂止百年犹畏,独识轩辕之台;
三寿作朋,永閟姜嫄之庙。
大哉至矣,无得称焉!
夫妙本太无,名垂不朽。
挺穷神知化之盛,然后显通幽洞灵之微;
立尊道贵德之教,然后致还淳反朴之理。
渐于人为富寿,被于乐为声诗,告于太史为典册,著于丰碑为铭篆。
耿光丕显,其在兹乎!
爰命下臣,敬书令德。
其词曰:
邈矣至道,悠哉妙门!
黾黾无物,绵绵若存。
是生清浊,爰辟乾坤。
乃生之民,乃作之君。
盛惟皇,功高曰帝。
访道峒山,求珠赤水
下或知有,时称至理
三正循环,鸿图资始。
于惟基命,赫矣皇唐!
运启再造,天垂百祥。
玄德升闻,既寿永昌
时乘白云,至于帝乡
穆穆嗣君,雄雄下武。
礼极配天,教明尊祖。
明发尽思,僾然若睹。
敬伫仙游,式严灵宇。
灵宇何在?
句金之陵。
丹霞夕映,白雾朝凝。
重屋四注,崇台九层。
云生窈窱,日丽觚棱。
三秀交阴,五便分径。
丹沙流液,玄洲立靖。
柳谷絙烟,雷池写镜。
彷佛九华,依稀七映。
至诚则感,有应斯来。
含真上客,萧闲逸才。
飙轮倏忽,晨盖徘徊。
浮黎认土,方丈凝台。
昔在圣人,建言敷教。
救物以慈,奉先以孝。
敬佩真契,恭闻大道。
显妙用于言象,鼓淳风于亿兆。
荐纯嘏于无穷,仰皇猷之克绍。
按:篇末《全唐文》有「岁己未十二月一日建。朝议郎、守尚书祠部郎中知制诰武骑尉赐紫金鱼袋徐铉撰并书」,凡三十五字,诸本无。
江南主书建隆元年正月戊申 五代至宋初 · 宋太祖
 出处:全宋文卷一、《宋大诏令集》卷二二五、《景定建康志》卷二
朕奋发侧微,经纶草昧,削平多垒,辅翊前朝。
惟坚金石之心,用保山河之誓。
历事二主,于兹十年。
世宗上仙,少帝嗣位,仰承顾命,敢怠初心?
属并寇之幸灾,结外裔而入鄙。
寻奉专征之命,方图却敌之功。
岂谓师次郊圻,变生仓卒,人心所属,天命有归,竞倒干戈,逼趋京阙。
千夫之长,不息于欢呼;
三事之臣,共伸于推戴。
勉从禅让,若坠冰渊。
非不能致命捐躯,盖无益于周之宗社。
国主雄材奕叶,武略守邦,抚吴、楚之全封,绍杨、徐之旧业,备观兴替,深识变通,共保欢盟,永安疲瘵。
远惟英晤,当鉴诚怀。
钱俶李煜书诏 五代至宋初 · 宋太祖
 出处:全宋文卷七、《宋大诏令集》卷二二六、《景定建康志》卷二
钱俶:省所奏不拆重封进呈江南李煜送到书事,具悉。
卿位冠师坛,心倾王室。
铭钟镂鼎,迥高表率之勋;
翼子贻孙,不坠忠贞之节。
上将纵横之略,秉大朝征伐之权。
得外境之来缄,具封函而上进,可明倾竭,深副倚毗。
足观久大之谋,永保山河之寄。
其为嘉赏,不舍寐兴,故兹奖谕,想宜知悉。
五凤楼 唐末宋初 · 梁周翰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皇朝文鉴》卷一、《历代赋汇》卷七四、《玉海》卷一五八、《古今图书集成》考工典卷四八、《汴京遗迹志》卷一九
京师之权舆也,遐哉邈乎!
验《河图》之象,按舆地之书,宅《禹贡》豫州之域,距天文辰马之墟,因四履建侯之地,为六代兴王之居。
城浚而都,泒河而渠,结坤之络,振乾之枢。
星甍栉堵,我民之卢;
海漕山廥,我田之租。
势雄跨胡,气王吞吴。
茫茫万国,鱼贯而趋。
惟圣皇之受命,应期运而握符
光潜跃于龙德,践元亨于帝衢。
道德何师?
尊卢、赫胥;
揖让何比?
陶唐、有虞。
英略神武,威惮八区。
封豕必诛,长鲸尽刳。
虎皮包刃,鹄板搜儒。
坠典皆索,阙政咸铺。
成天下之大务,若雷奋而风驱。
乃顾京室,时行圣谟,陋宸极之非制,稽紫垣之旧图。
且曰不壮不丽,岂传万世?
禹之卑宫,盖勿暇之计;
尧之茅茨,非经久之制。
矧象魏之县法,伊亿兆之所视。
况我力如天,我赀如地,不渔尔民,不牟尔利,一毫之费,差足为易。
乃诏共工,度景之中,因旧谋新,庀徒僝功。
台卑者崇,屋卑者丰,栋易而隆,椽斲而砻。
去地百丈,在天半空。
五凤翘翼,若鹏运风;
双龙蟠首,若鳌载宫。
丹楯霞绕,神光何融;
朱楹虹植,晴文始烘。
绣楣焜耀,雕栱玲珑;
椒壁涂赭,绮窗晕红。
双阙偶立,突然如峰。
平见千里,深映九重。
奔星坠而交触,灵景互而相逢。
门呀洞缺,若天之裂。
纵举百武,横驾六辙。
金铺烁人,光景明灭。
舞阳之力莫得而排,叔梁之力胡可以挟!
其下则冠盖葳蕤,剑佩陆离,车如流水,待漏而驰。
驾肩排踵,兼蛮浑夷。
万众纷错,鱼龙尊卑,咸去来之由此,竞奔凑于玉墀。
亶皇风之无外,岂朝盈之有时。
三事庶尹,乃拜表萧墙,谒帝未央,以落大壮,登歌永昌
曰:「元圣明兮帝道昌,威四海兮君万方。
峙高阙兮冠百常,赫宋德兮垂无疆。
瞻天颜兮献寿觞,愿君王兮长乐康」。
帝曰:「俞哉!
尔觞且置。
当听朕言,庶晓朕意。
顷于戎马之暇,详窥历代之纪,乃知乎夏德之衰,󰖲室自庇;
商政之坏,倾宫大侈。
楚王章华,一身何寄;
秦皇阿房,二世而弃。
汉武柏梁,孽火随炽;
陈后三阁,义师寻至。
岂非乎祸生于渐,欲起于恣?
亦如崇饮不已,必至昏醉;
嗜色不已,必至乏瘁;
迁怒不已,必绝人纪;
穷兵不已,必暴人胔;
甘谀不已,必杜忠义;
溺谗不已,必斥贤智。
亡国之君,未尝不尔。
朕皆知之,得以趋避。
淫于土木,雅不如是。
美其成功,良以为愧。
不举君觞,恐骄朕志。
其大者天地,所重者神器。
尾虎足冰,终日惴惴。
当共重之,勿使颠坠。
谨谢公卿,无忘纳诲」。
群臣乃退,咸呼万岁。
新修东海广德王庙碑文开宝六年六月十二日 北宋 · 贾黄中
 出处:全宋文卷一○○、《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二八七、雍正《山东通志》卷三五之一九上、乾隆《莱州府志》卷一四
惟尧之圣,就如日,望如云,而下民罹洪水之患。
惟禹之德,声为律,身为度,而尽力有浚川之劳。
垂利无穷,流惠斯大。
然而究其本末,论乎委输,茍疏凿不使于朝宗,渟蓄非由于善下,则尧欲济难,虚罄知人之明;
禹无成功,徒施焦思之苦。
若夫成二圣之丕绩,冠乎古今,解万方之倒悬,免其垫溺,满而不溢,大无不包,其惟东海广德王乎!
若乃验五行之用,习坎推先;
纪四溟之序,东方称首。
太昊是都于析木,大帝实馆于扶桑,限蛮夷以分疆,兴云雨而成岁。
其广也,尽天之覆,助玄化以无私;
其深也,载地如舟,使含生而共济。
统元气以资始,擅洪名而不居,涤荡日月之精,推斥阴阳之候,物惟错以称富,润作咸而兴利。
龙门导其九曲,吸为安流;
鳌峰耸其八柱,锁为巨镇。
祸淫如响,驱山岂足以加威;
福善必诚,航苇皆起于利涉。
是故毳冕之制,异其章以著明;
累水之洁,法其左以定位。
信夫太极兼之以生,万物资之以成,九州因之以平,百谷赖之以倾。
至若不以污浊分别,见其仁也;
不以寒暑增损,全乎义也;
卑以为体,合乎礼也;
深而无际,包乎智也;
潮必以时,著乎信也。
如是,则象止可以目睹,神莫得而智知。
三王之际,已严祀典;
万世而下,率修旧章。
德若非馨,罔有昭答,祭或如在,必闻感通。
惟品汇之盛衰,系时风之隆替,允属昌运,遐令猷。
应天广运圣文神武明道至德仁孝皇帝,覆载群生,照临下土,飞龙正在天之位,丹凤来仪之资,负斧扆以朝诸侯,登紫坛而款太乙。
执玉帛者万国防风后至之诛;
舞干羽于两阶,有苗悛不恭之罪。
九流式叙,七德用成,化洽雍熙,美溢图史。
然后较步骤之优劣,论礼秩之等夷,声教所通,人神具举。
东莱之地,海祠在焉,岁月滋深,规模非壮,岂称集灵之所,徒招偪下之讥。
盖累朝以来,中夏多故,垣墉虽建,诚异于可圩;
牲牢虽设,或乖于掩豆。
噫!
太平之难遇既如彼,亵黩之弊又如此。
惟大圣以有作,眷皇明而烛幽,经久之图,自我为始。
于是大匠颁式,百工献能,暗叶占星,岂烦兼并!
不资民力,盖示于丰财;
无夺农时,诚彰于悦使。
长廊千柱以环布,虚殿中央而崛起,窗牖回合其寒暑,金碧含吐其精荧。
衮冕尊南面之仪,羽卫图永远之制。
节内外以严关键,宽步武而辟轩庭,固久极物表之瑰奇,尽人间之壮丽。
黄金为阙,止是虚谈;
紫贝开宫,何常目睹?
于是祝史举册而致命,彻侯当祭而为献。
肃肃庙貌,雍雍礼容,牢醴载陈而有加,光灵拜赐以来格。
斯盖答贶于穹昊,属意于黎元,使俗被和平,物消疵疠,于以隆治道于无穷。
若夫信徐韨之言,将游方丈,惑文成之妄,欲访安期,意在虚无,事皆怪诞,校其得失,何止天壤哉!
九译来庭,不睹扬波之兆;
三时多利,屡臻大有之年。
膺宝历以永昌,率群神而授职。
般诗考义,遐播无疆之休;
望秩陈仪,长垂不刊之典。
昔汾、洮二水,《左传》尚纪其始封;
泾、渭两川,马史犹书其命祀,况兹广德王之盛烈,焉可阙如?
爰诏下臣,俾文其事。
虽逢时备位,固绝乘桴之嗟;
而为学甚,愈增持翰之愧。
乃勉为铭曰:
在昔洪水,下民其咨。
惟天使尧,当数之奇。
惟尧命禹,救时之危。
赖二圣之有德,导万流之东驰。
纳而无所,功将安施。
以圣翊圣,无为而为。
幽鉴不昧,聪明可知。
既载既奠,以京以坻。
运有否泰,时有盛衰。
崇其秩望,俟乎雍熙。
我后之明,照临寰瀛。
我后之德,覆载蛮貊。
乃丰礼秩,乃盈严祀。
乃荐牲币,乃洁樽彝。
宫室羽卫,王者之规。
衮冕剑佩,南面之仪。
眷彼平野,蔓草如束。
既图既刬,树以嘉木。
眷彼旧址,坏垣相属。
既经既营,峙以华屋。
元贶斯答,皇明斯烛。
神之来兮,君受万福。
庙貌惟赫,享献惟肃。
神之来兮,臣百禄。
疵疠消于八绂。
和气浃于群生。
披文勒石,超三代之英。
开宝六年岁次癸酉六月癸未朔十二日甲午建。
北宋 · 吴淑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七、《事类赋》卷二五
美兹椈,岁寒之姿。
南山石之咏,后凋见江夏之辞。
仲宝幼彰其佳器,陕西潜兆于徵祺。
则有山人之饭,仙家之食。
李询树之以守墓,王褒泣之而变色。
亦有出新甫,生冀州,饮汉官之酒,泛邶国之舟。
虞延外黄之对,穆满大北之游。
又闻媪插则死,麝食而香,脂传京辅之价,材为汉殿之梁。
若其府中集乌,殿后立鹊。
延陵表信而挂剑永昌骋诈而为幕。
复有擢华岳,秀白于,樊衡植之而称孝,善才斫之而几诛。
又若王宴有变桐之徵,李充有倳刃之志。
既杶干以同贡,亦魍像之所畏。
验其陵树,尝为宣帝之祥;
泛彼中河,亦著共姜之誓。
王旦张齐贤告祭诸陵诏景德四年二月乙酉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九、《太常因革礼》卷四五、《宋大诏令集》卷一四三
朕以永怀列圣,躬诣寝园,俯徇群情,暂临鼎邑。
既尽哀于霜露,亦布泽于阳春。
而施轸都畿,式瞻陵阙。
仰威神而在望,志切奉辞;
稽简册之旧章,礼烦斯渎。
内惟罔极,曷表至城?
恭遣大臣,特陈明祀。
宜差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旦安陵永昌陵、永熙陵、元德皇太后陵祭告,吏部尚书张齐贤孝明孝惠、懿德、淑德、明德、庄怀皇后诸陵,皆用香币酒脯祭告。
西京永昌禅院逐年剃度行者诏景德四年七月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宋会要辑稿》道释一之一九(第八册第七八七八页)
西京永昌禅院今后逐年许剃度行者五人,仍勘会的实系帐月日编排;
并逐年依上名下次剃度,不得蓦越。
候度到行者并旧管僧人共五十人为额,更不在此。
若今后额内有阙,逐年遇承天节,即时剃度行者充填,不得过五人,兼依例逐年具帐通计人数以闻,不得将本院差出及游礼诸处僧人,便为阙额。
汧阳县龙泉山普济禅院碑铭(并序 大中祥符三年 北宋 · 阎仲卿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七、《金石萃编》卷一二九、汧阳述古编、道光重修《汧阳县志》卷一○、金石苑
伟哉,大雄氏之设教也!
始自周昭,降乎西土,绛传汉度,乃遍中华。
群生得悟于三乘,万化爰归于一印
超腾圣果,变金地而有因;
指救迷涂,周沙界于无际。
于是人寰之内,梵刹倾依;
尘网之间,法轮常转。
上以助皇王之异政,下以鼓洪海之长澜。
历代承宗,空门相望,并蓍龟而取鉴,酌善恶以歧分。
□无古以无今,知有名而有统。
栖禅聚学,庄严须辑于祇园;
行道司时,翕习勤瞻于佛相。
普天之下,真风揔持;
率土之滨,清净求本。
探龙宫而何极,穷花藏以尤深,齐日月以争辉,共乾坤而可久。
纵陵谷迁易,难摇于四洲;
风雨晦明,常登于五位。
阐扬解脱之理,寻除烦恼之根,亿万斯年,人天作会。
圆通了义,瑞应弥彰。
噫!
上士勤行之者,其孰能与于此乎!
汧阳县龙泉山普济禅院,起自唐武德中创建。
迩后因时而毁,鞠为茂草,形胜基搆,宛尔在焉。
直至开平四年,丰德山僧鉴幽届此参游,企慕灵迹,曰:「栖足之地,贤圣择之,化俗之方,资缘可已」。
负畚插,就岩谷之平□;
是板是筑,架台殿以浮光。
修竹丛林,乍迎春景,缁流梵唱,岂异仙居
同光二年,完葺未周,有天盖山宏表禅师惠然而来,移住于此,于广顺元年奄化,付门人进明,仅四十馀载。
显德中废置,建隆内存留。
开宝元年赐紫僧进词又继明以居之,经营度财,弗遑宁息,重叠兴替,益增感□。
太平兴国三年,方降敕改为普济禅院
今之院主僧定庄,克其裔,恳志虔恪,续世五代,联绵永昌,踰时百年,光景如昨。
观其峻宇高下,飞泉浅深,据汧陇之东陲,面宝鸡之南极。
古木转虬龙之状,霞张绮绣之辉。
金磬初闻,似传声于碧落;
朱楼半出,疑接影于清凉。
非凡喜喻于王城,安众靡殊于鹫岭
晨昏动止,俱生十智之心;
岁月香灯,对守八关之禁。
前走长安之道,高连吴岳之云。
其□异也,可以攀七叶岩;
其虚广也,可以召千罗汉。
凋楹刻桷,妙用神机,曲槛回廊,丹青绝笔。
比往之制度,十倍其功;
当今之规模,独处其上。
若夫太华之陟屺,樊川花岩天台之国清,中条之万固,皆幽奇贯绝,车盖罕到之处,而或列于兹境者,亦未许同日而论耳。
曾何必琼瑶玛瑙,凝□于阶除;
琉璃旃檀,累成于龛室。
然后以言其真净福利也,惟达识而能议之,于以见主斯院者,夙夜而不怠其事焉。
其定庄早厌烦笼,坚持法□,绍分流之派,滋连叶之荣,□披粪扫之衣,式报真如之愿。
察其举措,谅足多焉。
至于蔬圃新畦,松萝旧坞,彩绘塑像,金碧盈堂。
道俗咸钦,檀施馀积,率从心匠,匪曰天成。
是使戒聚之徒,寻访以如织,吉祥之誉,欢惬而动人。
仲卿景德四载冬,罢守于郑,来牧陇右。
汧阳路次之北,赏其山之郁秀,或对曰:「龙泉山院」。
明年秋,奉上旨给假西都迁祔,乃纡步以登于是焉,其塽垲雅致,则精微万态,目不能舍,任铺舒而罔及也。
忽有定昭、定晖率群僧进言,谓院之得额,而实无碑,情激再三,不敢固请。
仲卿以其脱洒拔尘,事状可录,式因公馀,含毫尽澄。
理而摭实,复为铭曰:
惟此南洲,尊崇佛事。
传由西土,森罗汉寺
现白毫相,布黄金地
代历几千,法称不二(其一)
天地覆载,圣教攸先。
日月临照,梵刹相连。
禅宗有觉,沙界无边。
清净之化,声色之缘(其二)
高悬慧日,下烛重昏。
尘劳解网,方便开门。
修持之道,布施之源。
体若夫子,记诸善言(其三)
庄严多般,种种供养。
珍宝穷奢,重重瞻仰。
其神自通,其文弥广。
鉴戒足徵,报应宁爽(其四)
汧阳指东,龙泉居北。
院宇隆盛,岚烟登陟。
园林蔽空,云霞隐色。
基搆□旋,嘉名永得(其五)
峨眉西顾,彩凤东邻。
门临四达,势接三秦。
风清销暑,地暖涵
显兹胜槩,贻之后人(其六)
殿阁孤摽,工巧增饰。
中座󷳝󷳝,飞檐翼翼。
树老飘红,潭腥涌黑。
安乐道场,何往弗克(其七)
端齐鹤树,俨若莲宫。
诸漏已尽,空王大宗
美哉灵迹,厥扬真风。
一垂贞范,将播无穷(其八)
武威安文㻮刻字。
大中祥符三年岁次庚戌十一月丙子朔九日甲申建。
蔡州开元寺佛塔记 北宋 · 穆修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三、《穆参军集》卷下
西佛氏法唱中夏,为寺宇于中夏
先王之遗民,乐闻其法尊雄,一旦从而和之,弃世守常义弗顾,而为其徒者,靡然倾天下。
西人之业,胡其如是之盛耶?
岂佛氏之法,为能本生人恶欲之情而导之耶?
不然,何以能鼓动群俗之心如趋号令之齐一也?
夫生民之情大矣,圣人知其不可充也,为之著礼明义以节养之,使不流不窘。
安其分、尽其常以生死焉,而不及他道者,三代之民也。
今佛氏之法,后三代而作,极其说于圣人之外,因斯民所恶欲而喻以死生祸福之事,谓人享有于其身者,皆由死生往复而取之。
方于植物者,根夫善,善以之而生于今;
种夫恶,恶以之而出于后。
其为贵、为富、为寿、为康宁,皆根夫善者也,而统谓之福;
为贱、为贫、为疾、为夭,皆种夫恶者也,而统谓之祸。
福祸之报不移也。
世闻其说甚惧,谓死且复生,则孰不欲其富贵康寿而恶其贱贫疾夭?
虽君子小人,一其情也。
然何如即可以违所恶而获所欲?
曰:非去而为佛之徒,读佛之书,则不可。
人所以悦其法而归其门者,为能得己欲恶之心乎,佛亦安能强使人附之哉!
如死生祸福之说,使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亦尝言之,则人亦必从此六圣人而求之。
如其圣人所不及,惟佛氏明言之,则人焉得不从佛氏而求之也?
予谓世有佛氏以来,人不待闻礼义而后入于善者,亦多矣,佛氏其亦善导于人者矣。
呜呼!
礼义则不竞,宜吾民之皆奉于佛也,宜其佛之独盛于时也。
佛日益盛,徒日益繁,则当有异行之士奋臂而出,力树塔庙,以广弼其法之兴。
就其实而言之,则隆塔庙,诚佛事之末;
茍以时观之,能恢赫显灼,使人见之,起恭生信,则无如塔庙助佛之大。
故虽穷远僻阻、川涂所在,必有佛之塔庙以瞻向于俗也,矧中州近壤之冲会乎!
然而佛塔与庙抑有其说。
中藏像事而旁栖徒众者,实为庙,惟佛塔之设,当必亲得佛所遗爪发齿骨一种,或积精力所成如珠玑类者,释氏皆所谓舍利是也,然后函以金石,竁地而藏焉,因起浮图于上以表识之,是曰佛塔耳。
诸所立者靡不然。
蔡州开元佛寺,其踊甓成七级浮屠者,是谓葬佛项骨舍利焉。
其始自雍熙四年,故相太子太师吕公为郡日,其佛骨自京师降。
吕公寻而去郡,以属僧志者,俾后兴塔于寺以葬奉之。
后志方肇心,会卒,曰僧荣者复上承之。
自是迄大中祥符初荣始再议所举,得乔、张二豪吏归入资用,仅获就事,于时浮屠才基一级而已。
荣终度力难以竟,即又罢去,于是州耆释叟众惜其迹已植而止,相与谋其可以终事于塔者,复得寺僧海微而请之。
微起应请,实堪其任,今塔之所以获立,自海微力。
塔既立,未致备饰而微殁,时天禧二年也,付其事于门人永昌纂之。
永昌成师,罔有暂懈,悉心募力,未几而阙饰云具。
其范铁涂银、颖然而擢立其端者,是曰相轮;
其栋石甍瓦、翼然而周蔽其址者,是曰散水。
计二事役费,于浮屠亦三之一焉,皆永之为也。
永其可谓善继师之勤矣。
较三四释之功,是则肇于而基于荣,克成于微而大备于永,虽经始营为,殊先后钜细,其因作之迹,则皆有力于塔者,其所谓异行之士欤!
塔始于大中祥符初,讫于天圣之六年,出入二十年之际,厥有成绩,其糜用财力积剧亦至矣。
永师列其本末来请,得以著成于记。
陈日严墓志大中祥符八年八月 北宋 · □应昌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
懿哉,善父母曰孝,善兄□□□。
惟孝与友,人伦□□□□□讳日严,字孝先,孝友之人□□□□皇宋故汝州□□□□□□□□□福州福清县修仁乡修仁里。
君之母,荥阳郑氏。
夫人□□□□□□□□□霞之女也。
始夫嘉耦蔟三星之会,和鸣分百里之□□□□□□□□□□丝字物倡□宦涂。
生二男二女,长曰君也,次曰日新。
令□□□□□□□□□□之韵,黄琮苍璧,俱六瑞之珍。
经明行修,居谨养□□□□□□□□□□史许君讳守彬。
次适太子洗马樊公讳沼。
次男嗣宗,对雪剩芳于风雅,□□□□□蒸尝。
鲁山府君先夫人即世,君与日新哀毁从制,偏侍北堂,色养写怀,□□弗果。
始则承家以袭庆,终则持生以自强。
衡州衡阳永昌坊,积资财巨于人,治物产腴于众。
噫,于亲倍甘旨之欢,得非孝乎!
于弟无财产之异,得非友乎!
既孝且友,全之于身,与夫虚誉之徒,不可同日而语。
夫生也若浮,脩知必求诸道;
死且不朽,名实存乎其人。
《洪范》五福,我得一也。
《虞书》五典,我得二矣。
无何遘疾弗瘳,饵药无应。
伯瑜之杖,喜惧空多;
莱子之衣,晨昏遽爽。
身先风树,命逐隙驹。
大中祥符八年乙卯岁二月二十一日,奄辞孝养,享年五十有三。
吉兆□求,佳城乃卜,以当年八月七日,葬于县清化乡玉刚里,礼也。
君之齐体,故章州潘府君讳轸之女也。
美厚柔德,贞令妇仪,移天堪憾于终天,临穴更伤于同穴。
一男二女,君之嗣续也。
令弟日新,情追让果,义切分形。
应昌早历门庭,因承旨命,无惭率尔,乃著铭云:
孝亲友弟,为人大端。
既孝且友,为世可观。
辞耄期温凊之养,弃稚孺鞠育之欢。
何光沉兮响绝,使芝焚兮惠叹。
呜呼!
白杨多悲风,萧萧丘垄寒。
按:光绪《湖南通志》卷二七○,光绪十一年刻本。
熙陵开启忌辰青词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七、《文庄集》卷二七
恭以太宗削平中夏,济世之功至大,宾天之驾难留。
敢当撤乐之辰,虔即因山之域,载严象设,祗启坛场。
伏惟三境鉴观,百灵拱卫。
恭仗希微之教,仰资汗漫之游。
申锡算祥,永昌嗣业。
无任恳祷之至,谨词。
大宋新修净惠罗汉院天圣八年四月 北宋 · 张观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二、民国《巩县志》卷一八○
夫缘起曰形,曷逭有名之域;
像设为教,终开无上之筌。
事虽禀于盛衰,道固存于静妙。
不有堕圮,何以建维新之功;
不有壮丽,何以格厖鸿之庆,则青龙山罗汉龛之谓乎!
居山之阴,其制甚陋。
年祀寖远,莫穷营范之初;
邑里至庆,素为瞻奉之所。
穆如宴坐,甲于胜游。
层岩俯临,乔木交映。
封峦旧壤,占巩洛之奥区;
神□□凝,接陵台之福地。
虽仅存于环室,而久乏于□严,萧然庭除,鞠为茂草。
罗汉之号,始于西方,具载释经,此不繁述。
盖诸佛圣人,设其名品,以为證果之阶耳。
察其顿渐,则三乘之理有殊;
语其开诱,则一雨之润无别。
福我黎庶,率为令人,岂有尊其教而卑其居,尚其德而慢其礼者哉!
先是,上御药罗崇勋,尝驰使车,躬视陵邑,睹兹遗美,因而上言。
两宫以睿圣之慈,敦至仁之治,爰使□葺,用垂不朽。
乃命高品张怀恩相厥址,专厥事,谨其费,虑其劳;
永定副使张永和督其役焉。
于是营可构之材,鸿纤适用;
来至信之众,远迩如归。
不日成之,其道甚大。
诏自京师迎佛像居殿之中,迁罗汉像翼坐其次,俨然如元恺之相待虞舜也。
东曰厨,西曰堂,重楼交影,叠采并焕,又若毗耶之盖奉如来也。
赐其院曰净惠,旨远乎哉!
悟其本,君子得栖神冥累之方;
睹其严,小人知迁善远罪之地。
弼我皇化不其伟欤!
爰命小臣,志其盛事,谨为铭曰:
龛像之设,惟福之基。
堂构之盛,惟民所宜。
经之营之,如翚斯飞。
睹相生善,悟理知归。
上尊其德,下尽其力。
水閒钟梵,山润金碧。
冲寂其性,仁义其迹。
寿国伊何,时万时亿。
时天圣八年岁次庚午四月癸未朔二十一日癸卯建。
永定副使礼宾副使张永和上御药罗崇勋劄子,奉圣旨青龙山汉泉侧近新修罗汉堂一位,令充永昌院下院。
所有罗汉堂合用钟磬、铙钹、道具、香炉、香合、供养花果等充常住。
又至天圣五年九月二日,奉敕宜赐净惠罗汉院为额,及宣赐永安县,许令本院□□指射□□□□耕种山荒地□□可四至内开种莳,充常住。
又奉圣旨,河南府永安县支拨到钱□□贯文,买得□□刘嗣竭产地士庄□□土木相连,共计□□□□可四至内并属罗汉院
当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准上御药怀德劄子,奉圣旨传宣,每年皇帝乾元节,皇太后长宁节,进奉祝圣寿功德疏等两节,与度行者各一名,及四圣节赐紫衣敕牒一道,及赐本院少阙动用家事铛锅釜灶火炉等,计八事件。
并每季赐乳香四十四两半,充逐日供烧具。
已度过小师及紫衣人数:师弟赐紫永如,小师惠帘、惠泉、惠杲、嵩岳、嵩直。
臣王思道镌字。
三陵永昌院主演法大师、赐紫沙门永和永定青龙山净惠罗汉院主广化大师赐紫永安内侍省内侍殿头,专管勾西京永安县青龙河漕兼造臣张怀恩,上御药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御史大夫骑都尉永安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罗崇勋永定副使礼宾副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右散骑常侍御史大夫上骑都尉清河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张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