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正文
横田道中 明 · 蔡文范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西风萧飒见田庐,处处青山绿水居。
赛社客来成市暨,斜阳鸟去识村墟。
银丝鲤鲙池边斫,秋亩蹲鸱雨后锄。
漫说临邛真沃土,倦游人早似相如
西县途中二十韵 唐 · 薛能
五言排律 押麻韵
引用典故:井络 临邛渴 杞国忧 移文诮
野客误桑麻,从军带镆铘。
岂论之白帝,未合过黄花。
落日投江县,征尘漱齿牙。
蜀音连井络,秦分隔褒斜。
硖路商逢使,山邮雀啅蛇。
忆归临角黍,良遇得新瓜。
食久庭阴转,行多屐齿洼。
气清岩下瀑,烟漫雨馀畬。
黄鸟当蚕候,稀蒿杂麦查
汗凉风似雪,浆度蜜如沙。
野色生肥乡仪捣散茶。
梯航经杜宇,烽候彻苴咩。
逗石流何险,通关运固赊。
葛侯真竭泽,刘主合亡家。
陷彼贪功吠,贻为黩武誇。
阵图谁许可,庙貌我揄揶。
闲事休徵汉,斯行且咏巴。
音繁来有铎,軏尽去无车。
溢目看风景,清怀啸月华。
焰樵烹紫笋,腰簟憩乌纱。
杞国忧寻悟,临邛自加。
移文莫有诮,必不滞天涯。
桃花 唐 · 薛能
五言排律 押冬韵
引用典故:动文君
香色(一作秀气)自天种(一作钟),千年岂易逢。
开齐全未落,繁极欲相重。
泠湿朝如淡,晴乾午更浓。
风光新社燕,时节旧春农
篱落欹临,亭台盛间
乱缘堪羡蚁,深入不如蜂。
有影宜暄煦,无言自冶容。
洞连非俗世,溪静(一作尽)接仙踪。
子熟河应变,根盘土已封。
西王潜爱惜,东朔盗过从。
醉席眠英好,题诗恋景慵。
芳菲聊一望,何必在临邛
苏符行状 南宋 · 苏山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四二
先公姓苏氏字仲虎讳符,世家眉山
曾王父讳洵,王父讳轼,父讳迈,母石氏,故中书舍人昌言之孙。
先公幼力学,负大志,逮事东坡公凡十五年,特器之。
尝侍行岭表,畀以微言。
党事再起,摈元祐公卿之世不用。
益闭户读书,守家学自珍。
自叔祖黄门公殁,始以遗恩授假将仕郎,调随州司刑曹事,丞蔡州确山县,为秦凤路经略安抚司干办公事
建炎初,以审察召。
上以为能世其家,特改宣教郎,擢国子丞
司农丞,迁仓部、职方外郎,知蜀州
绍兴初,再召,宣抚使张公浚以便宜留之。
夔州路提点刑狱,未赴。
又召,既对,赐进士出身,除司勋、司封外郎,兼资善堂赞读
秘书少监,兼修《哲宗实录》,赐五品服。
太常少卿起居郎,拜中书舍人,进兼翊善,赐三品服。
充国计议使,除给事中,复充贺正旦使,拜礼部侍郎,进尚书,已而兼侍读
以议礼不合,免所居官。
久之,得提举江州太平观,除知遂宁府
言者谓不即行道,夺两官。
后二年,复所夺官,除敷文阁待制,移知鼎州
请祠,得提举台州崇道观
饶州,不赴,除敷文阁直学士
越明年,除知邛州
命下,未拜而薨,实二十六年七月丁未,享年七十。
积官至左朝议郎致仕,迁左朝奉大夫
讣闻,特赠左中奉大夫
封眉山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
先夫人王氏,故枢使鬷之曾孙适子立之女。
方先公在秦亭,家留颍昌,遇靖康兵祸,先夫人与七子俱没虏中。
山独后死,得忍死以奉薨葬。
一女工部侍郎刘公观之次子右承事郎安牧。
以三十一年十二月己酉葬于眉山县修文乡顺化里。
先君问学,深于六经,盖其说独得于传注之先。
奏事殿中,非经不言,上深知之。
故自郎官七迁至常伯,皆兼赞读翊善之职。
经幄论议,倾听称善,进用皆出上意。
及去国,上意盖未衰,时宰惎扼。
其迹半天下,与郡与职相属也,先公益恬退。
及上慨然思先公之言,卒用其所议礼,而先公顾已下世,天下悲之。
平居以经学自娱,为门人子弟日讲说,衎衎不倦。
经指教者,皆为名士。
好施与,不治生产。
族葬婚,必待以具资,甚者待以承。
奏补必先宗族。
凡五遇郊恩,然后乞官山。
间从方士得养生之秘,自守武陵,有所遇,即导引不食谷,且得浮丘故址,因自号白鹤翁
晚归蜀,父老皆欢呼前道。
西山以居,幅巾杖屦,日与田父野僧游。
玩《易》爻象,达生死之变,属纩之际,言如平生。
及薨,远近涕泣相吊,承学者痛微言不复闻,皆哭之恸。
制诰表章十卷,文集二十卷。
呜呼,山忍言之!
惟先公出处大节,自为一代史臣所论著,而铭章之托,则将求之天下宜书先公者云。
山泣血书。
侄婿蜀郡范仲芑书讳。
按:《四川历代碑刻》第一八四页。又见《三苏祠志》第二六页(三苏祠油印本)。
(傅校作路)仲武 宋 · 王庭圭
 押词韵第四部
渊明不喜折腰趋,宁作腰(原缺,据李本、傅校补)何易于
劝农使者鄙丈夫,少年新进安识渠。
下马怒颊虬奋须,指挥星火飞文符。
詈辞愧语每不无,诸公止欲求荐书。
椎斲肌骨寻膏(原作高,据李本、傅校改)腴,公为一笑怜其愚。
熙朝成法字(李本、傅校作亦)已孚,坚如金石莫可无(四库本作渝)
鞭且勿施安用蒲,三年竟亦无逃逋。
吏民遮道相欢呼,生立丛祠傍佛区。
想当逸气吞江湖,与人恢疏无怨吁。
临邛小子傲乡闾,方乘朱轮呵道衢。
公归西山结茅庐,丹崖绝壁巉空虚。
谁能负弩当道隅,终日与尔为前驱。
石油湾(在陕西延安府延长县 清 · 章永祚
延长产石油,出自岩窦里。
激水旋浓沤,清膏腻无比。
校书灯可燃,医疡疥能已。
有司苦馈献,悉索罄瓶罍。
我来三年余,方知产自此。
绿影映澄潭,凝脂缀高垒。
稍待春气融,持钱贸乡里。
伟哉造化功,无由测终始。
火井酒泉,安用诧奇诡。
按:皖雅初集卷二十三
发雷阳有司供张日侈赋此志愧 明 · 王弘诲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翩翩车骑拥云从,负弩临邛踰恭。
语燕啼莺春宛转,红亭绿柳气蒙茸。
千家涑水看司马,三顾南阳想卧龙。
矫首当年惭父老,行藏何处定孤踪。
存心堂记 南宋 · 姚希得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二三、《景定建康志》卷二一、《宋代蜀文辑存》卷八三
令,古子男国,宅生百里。
位虽未公卿,心苟在焉,譬之水流斯为川,恶知其不泽物邪?
上元建邺赤县,近市不嚣。
治所西偏,旧有堂,扁曰「存爱」,盖取纯公程子「存心爱物」之语。
岁久屋老,凛焉将压。
景定三年临邛杨君应善涖事,未期月,栉纷爬垢,撤故以新,易名「存心」,其义一也。
广庭辟其前,方沼疏其后,生香乐意,可玩可适。
斋心燕兴,与神明对。
景前修之法言,俨函丈其如立。
昔纯公主是簿且摄是邑,均田塞堤,脯龙折竿,载诸传记,皆仁者之为。
异时尝于宰坐处,书「视民如伤」四字,其言爱物济人,谓一命之士皆当以此存心。
博哉仁言乎!
杨君晞贤,志可尚已。
堂成,属记于予。
予曰:虚灵之府,万善皆具,寂然不动之时,与天地万物为一。
苟能广而充之,其仁不可胜用。
仁,人心也。
心主是则仁,不主是则欲。
去仁存欲,富贵所充诎也,嗜好所哜啜也,夜气不梏亡者几何?
圣贤论存与不存,惟于多欲寡欲上秤亭分数。
盖欲寡则虚,虚则明,明则油然而生者皆仁矣。
今夫百里之官,夫岂念不及民?
而常苦于簿书期会之不给,由是状邑曰滩,目邑曰债,敝精神,竭智力,济斯斯已矣,偿斯斯已矣。
终更而去之,无虑皆褒城驿
厥或告之曰:「民胞物与也」,徒有蹙然而已。
呜虖!
圣门仕学,每于宰乎观。
千室之邑,民社之寄,蒲之三善,武城之学爱,随试辄效。
壹是心法,县虽剧,顾所存之何若。
纯公圣贤者流,岂欺我哉!
后之登斯堂者,所贵乎体公名言,充我实践,其毋曰力不足也。
通议大夫、试刑部尚书沿江制置使、知建康府、江东安抚使行宫留守权淮西总领姚希得撰。
朝议大夫集英殿修撰江南东路计度转运副使陆景思书丹并题盖。
通直郎、特差知建康府上元县主管劝农营田公事兼弓手寨兵军正、赐绯鱼袋杨应善立石。
九月廿六日济南廿八日偕吴方伯黄笠衫观察童际庭大令游佛峪龙洞陈弼夫署臬沈友竹观察皆先诺因有事不至即事成九言诗一章丁巳 清 · 何绍基
 押冬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十九
都门驱车十日至历下,衣上湿泥乾土犹重重。
同人招游龙洞佛峪,霜气如雪正把千山封。
佛峪之佛化身千万亿,朝阳照出宝髻金光容。
翩然别佛直走洞前寺,传说上古洞底栖真龙。
厥性变化乃静且耆睡,怕听山中暮鼓兼晨钟。
一旦飞天蜕化邈形迹,洞势曲折尚肖潜蟠踪。
精灵伏此万古不忍去,年年祷雨泽普东山农。
洞门入出凸凹几千步,嗟我老懒忘却邛州筇。
但见石壁古寒立凛冽,又听悬泉幽响鸣潺淙。
高天厚地尽作冻梨色,樵夫牧子都抱冰雪胸。
忆昔弟兄骑马风雨走,狂吟浪醉蹴蹋仙桥
三十五年前事如过鸟,今日老衲喜我足音跫。
霍山居士苦说灊岳秀,我曾访石牛洞缘难逢。
笠翁问我太华何景象,我曾笑蹑万朵青芙蓉。
历山宰官携樽肯醉客,夕阳坠岭输我酡颜浓。
尘脚一放何暇问归路,城东二客瑟缩不能从。
朝请大夫陈公墓志铭 北宋 · 范纯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五八、《范忠宣公集》卷一四
公讳安仁字公寿,其先安阳人
曾祖讳远,遭五代之乱,隐居不仕,以德行著名乡里,衣冠子弟多归之。
祖讳芳,继以儒学名世,以其子某为三司某部副使,累赠光禄少卿
考讳赓,即三司公之母弟也,以三司公任为某官,以公伯仲通籍,累赠刑部尚书,始徙居河阳,今为河阳人
公少孤,好学,以舅氏刘公平荫,补太庙斋郎,初调孟州温县河阳司理参军
举监西京商税务,用荐者迁大理寺丞,改太子中舍殿中丞国子博士,历尚书虞部比部驾部员外郎郎中
会易官制,为朝请大夫
由知绛州太平县,历通判泾州扬州河南府,知绛州权管勾西京留司御史台,罢官归乡里,某年某月某日终于某里之第,享年六十有七。
公为人刚直不挠,明于吏治。
河阳,尝曰:「狱吏有以容奸为宽厚者,有以深文为嫉恶者,吾皆弗为也,唯情之所在耳」。
故所决狱,人皆以为平。
西京监征时,巨商赂吏而匿千金,以避征者。
公购得之,人皆𢥠服。
自是百货无隐,公悉宽其所征之半,商人皆乐输,课亦增羡,曰此外严内宽之术,傍郡取以为法。
尹欲试公才,使摄长水
邑有群盗,吏不加禁,公诘吏,吏曰:「所盗皆他邑,而未尝扰吾邑,故容之」。
公曰:「是则吾邑为盗之渊薮也」!
皆擒,置于法。
复使权他邑,邑亦治。
尹曰:「君才如泉,愈汲愈新,他日真能吏也」!
太平,绛之剧邑,前令多以罪去,审官选公以往。
公至,讼者如市。
公以理区处,未几庭中寂然。
有丛祠号「圣姑」者,恶少为朋以祭,至数百人,或争豪校气,至相杀伤。
公患之,语吏将毁其祠,吏曰:「此奸猾所怙,慢者或替为贼所咒,敢毁之」?
公曰:「令岂畏贼者耶」?
即毁之,境中为清。
公在泾州时,河州羌酋木征为华人程白告变,言其欲内侵为叛。
朝廷命监司选公按治。
公遣值就讯,木征自陈曰:「主上使守河州,而程白阻遏诰命,俸不时给,我聚兵将取白耳」。
公鞫得情,且曰:「木征世为外藩,以供职贡。
戍边者兴事造言,激使惊扰,以希功赏耳」。
朝廷为斩程白,以诰命畀木征,果渡洮水而去。
邛州有匿名投书,言戍卒欲连他郡兵为变。
主兵者震慑,白公,公曰:「此奸人所为」。
命焚书于庭,卒亦无变。
公恂恂似不能言,遇事立决,人不可夺。
好读书,经史皆手自校雠,以诲其子弟,故门中多令器云。
娶钱氏,复娶其女弟,封某县君
又娶曹氏,封某县君,先卒。
男四人:长曰保之;
次曰某,早夭;
次曰偃之;
次曰仰之,皆太庙斋郎
女三人:长适邠州观察推官吕大临,次适(缺三字。)次适(原缺)阴县刘唐聪。
孙男二人,孙女三人,并幼。
保之将以某年某月某日,葬君某乡某里之原,请铭于予。
予尝与公为僚,义不得辞,铭曰:
循循陈公,庆门之英。
仕偶圣时,位以才升。
伯仲(缺二字。)轩冕尊荣。
寿终于乡,葬归先茔。
燕翼唯良,以绍家声。
公其无憾,万世斯宁
无题 清 · 袁树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碧桃花下访临邛含笑开门有病容。
带一分愁情更好,不多时别兴尤浓。
枕衾先自留虚席,衣扣迟郎解内重。
亲举纤纤偎颊看,分明不是梦中逢。
谢试中宏词 北宋 · 石𢘅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七、四库本《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三六
战当孰胜,羞提大敌之戈矛;
寸有所长,不负平生之笔墨。
色与宠变,汗随魂飞。
切评古今之伟观,盖是乾坤之英物。
琼杯玉斝,辉煌希世之荣观;
阵马风樯,洒落惊人之粹语。
峭心胸之山岳,铿咳唾之珠玑。
张胆扬眉,写成和气;
书笺点翰,收入太平
傥不为󲦤绅望《封禅书》,是必作《圣主得贤臣颂》。
烜赫淮夷之雅,鍧轰郊庙之歌。
此李唐开博士之途,虽韩愈中书之黜。
独当一面,岂不诚大丈夫;
连中八科,真可谓奇男子
故绍圣右文之际,使粉袍搦管而来。
风荡而鸣,虎角而翼。
填胸学海,震百川吞浪之声;
破竹辞锋,森万丈倚天之剑。
多多益善,凛凛大奇。
尽搜天下之英才,不到孤生之名姓。
某者羁酸牢落,勃窣媻跚。
窥豹一班,战蜗两角。
顽颜钝颊,有穷乡冰雪之容;
浊胃枯肠,无春草池塘之梦。
绿芜安在,黄卷相怜。
漫弯杨叶之弧,低跃桃花之浪。
谓薰酣文史者不可夺其志,而沉迷丹墨者异乎吾所闻。
三复斯言,名教之中自有乐;
一行作吏,州县之职徒劳人。
归栖得助之江山,再托可亲之灯火。
浩叹伤弓之鸟,动辄惊弦;
其如食堇之虫,未能忘苦。
比趋文阵,强厕俊游。
梧鼠五技而穷,铅刀一割而钝。
临邛之辞客欲飘飘然,奈左江参军但平平尔。
望不及此,得之若惊。
此盖伏遇某官有猷有为,可愕可骇。
气撼八极,此必神仙中人
心雄万夫,自是风尘表物。
特挈互乡之童子,收为吏部之门生。
某敢不增益所不能,敬修其可愿!
辄驰窘步,望毫釐尺寸之功名;
誓览遗编,老三万六千之日月。
日赋 唐 · 李为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三
仲春上日。率公卿大夫朝日于东郊。
祇祀毕。太史进曰。
夫日统七纪。周旋天地。
国家灾祥之至也。惟唐文明
日德不愆。今陛下又亲设弟礼。
天下焕烂。上曰。
朕不足以配日。然国经在乎上。
尔即司之。于日有见。
可使朕闻之乎。太史曰。
臣闻天高无程。日为大明。
天为至阳。日为阳精。
则日于天为子象也。在人为主。
在天为日。其高明一也。
日之初。将出兮东方。
霍爌烘煌。地外泄光。
阴云含明。闪闪荧荧。
火炬纵横。渐高如悬。
或若挽上于天。而傍倚诸山。
海水血色。龙鱼腾翻。
上浮焦烟。创业之象也。
日之中。聚燄成珠。
攒剑成轮。青天而白。
白云而赤。赩赩奕奕。
曾不得定目。太虚为之晃惑。
万物依乎地。无不自识。
太平之象也。春之日。
葱茏通昽。霍烁晴空。
赫为大笑。满天地喜。
江风晴起。锦文出水。
采错斓斑。花树之间。
新蕊粉融。万灯无烟。
一拂雕梁。娇霞溢乎殿堂。
缋壁连光。温燄生旁。
仁恩之象也。夏之日。
烘彤坌勃。六合焚炙。
风不能为气。天地变色。
不胜其猛。乍摇紫影。
所照之穴。化为火井
草木如烧。而未乾焦。
泉池如炊。若将涌沸。
炎威逼人。疑欲附地。
或透入室壁。潜蒸簟席。
威怒之象也。其于小。
则草芥游虫。户网隙尘。
各示其容。其为大。
则东而引。千万里不见其近出。
西而引。千万里不见其远及。
将暮也。烁乎而低。
澹乎而颓。忽乎变容。
赤盖下空。埃尘濛笼。
浑浑黄黄。渐无精光。
黯黮殷颜。不留山巅。
即坠乎穷泉。丹霞染云。
燄燄半天。暝阴夕霭。
荟蔚霮䨴。馀光无采。
暂明乎千里之外。乌鹊尚鸣。
新月巳生。长夜自清。
今昔顿成。良可悲乎。
夫日之不永也甚矣。人之言卯。
比及看。巳可食。
人之言午。比及看。
巳欲昃。是故圣人寸阴而惜。
愿陛下朝视之。思创业之难。
暮视之。感沦革之易。
春夏视之。调喜怒之节。
中视之。将偃乎太平之地。
又何求焉。臣又闻之。
圣人为君。日祥屡臻。
五色𣈫𣈫。天地同文。
昏弱之代。吞蚀不暇。
列宿不没。昼而为夜。
可不务乎。故天有日不能自灵。
日有光不能自明。待圣人而明之也。
一剪梅 明 · 屠隆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六十种曲 昙花记 第十五出
小生扮顾雕龙小旦扮陈木难小生上:少年吐语气成虹。名字雕龙。
才自雕龙。月明有女约房栊。
地是临邛。人是临邛
有赠 其一 唐 · 崔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引用典故:临邛卖赋郎
莫道妆成断客肠,粉胸绵手白莲香。
烟分顶上三层绿,剑截眸中一寸光。
舞胜柳枝腰更软,歌嫌珠贯曲犹长。
虽然不似王孙女,解爱临邛卖赋郎
郭漕使元正送物劄子 宋末元初 · 俞德邻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八○、《佩韦斋文集》卷一六
顷修报牍,因贺得舆。
橐艾养痾,徒怅娟娟之隔;
循墙避命,竟疏忞忞之传。
近祗拜于误恩,将敬陈于谢悃。
星龙改次,筒凤布和。
冰壑露壶,益炯文儒之誉;
绳桥火井,载腾壮士之欢。
拟于颂椒剪䌽之辰,并贽出綍予环之庆。
讵图谦牧,俯记履端
惠以金玉之音,饰其固陋;
宠以盘笼之馈,慰此寂寥。
颜厚先施,礼几倒置。
某拜嘉肃衽,佩惠书绅。
柏酒藜床,自笑远方之滞;
火城珂伞,愿催元日之朝。
谨饬柔笺,尚祈原鉴。
李师望定边军节度使 唐 · 郑畋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六十七
门下。全蜀之南。
封部遐广。屏限蛮貊。
巂为要冲。间者守将不严。
寇兵来陷。萧条故地。
寂寞有年。与其黩武开疆。
孰若屯师固圉。况精甲可用。
腴田可耕。苟得其人。
岂复玩寇。是用割分州里。
崇建翰垣。思其长才。
付以重事。简求中外。
格于旬时。果得良臣。
实契朕志。朝议大夫前凤翔少尹上柱国赐紫金鱼袋李师望
早以才干。彰于吏途。
纵横不羁。沉毅有断。
顷岁王师伐叛。命尔供军。
糗粮相继于路歧。兵士皆忻于饫饱。
裘甫之役。尔守天台
克以偏师。大挫狂孽。
厥后继领符竹。咸推器能。
二尹岐山。既从休罢。
鸷羽岂閒于韝上。神铓终跃于腰间。
朕以荒服未宁。坤维多虑。
式当经制。尤渴英奇。
知其可行。召与之语。
嘉谋响答。雄论风生。
奏刀而髋髀皆虚。聚米而山河尽睹。
筑坛骤拜。余无悔焉。
于戏。初造之邦。
讵有坚敌。种落杂处。
兵粮未殷。全资智谋。
克在威爱。尔其投醪共味。
立法推诚。理军犹家。
养士如子。辟污莱以务稼穑。
筹险阻以制关防。弓矢戈矛。
当严锻砺。风云氛祲。
无忽视瞻。熟孙武之韬钤。
孔明之事业。使苴哶城下。
常惊鼓鼙之威。大度河南
永保金汤之固。勉思报国。
勿负知臣。擢握兵符。
衔荣宪印。统诸军之鈇钺。
六部之赋舆。上应星辰
贵为侯伯。将旌殊渥。
匪限彝章。敬之戒之。
无忝休命。可巂州剌史兼御史大夫定边军节度使眉蜀邛雅黎等州观察处置统押近界诸蛮并统领诸道行营兵马制置等使。
田将军边事 唐 · 孙樵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五
临邛南驰。
越二百里。
严道郡。
实与沈黎越巂俱为边城。
逼于偫蛮。
田在宾将军严道三年。
能条悉南蛮事。
言曰。
巴蜀西逼于戎。
南逼于蛮。
宜其有以制之者。
广德建中之间
西戎两饮马于岷江
其众如蚁。
前锋魁健。
皆擐五属之甲。
持倍寻之戟。
徐呼按步。
且战且进。
兵遇斗。
如植横堵
罗戈如林。
发矢如䖟。
皆折刃吞镞。
不能毙一戎。
而况陷其阵乎。
然其戎兵践吾地日深。
而疫死者日众。
即自度不能留。
亦辄引去。
故蜀人为之语曰。
西戎尚可。
南蛮残我。
南康公凿青溪道以和偫蛮。
俾由蜀而贡。
又择偫蛮子弟聚于锦城
使习书算。
业就辄去。
复以他继。
如此垂五十年。
不绝其来。
则其学于者。
不啻千百。
故其国人皆能习知巴蜀土风山川要害。
文皇帝三年
南蛮果大入成都
门其三门
四日而旋。
其所剽掠。
成都以南。
越巂以北。
八百里之间。
民畜为空。
加以败卒贫民
持兵偫聚。
因缘劫杀。
官不能禁。
由是西蜀十六州。
至今为病。
自是以来。
偫蛮常有屠蜀之心。
居则息畜聚
动则练兵讲武。
而又俾其习于蜀者。
连帅之间隙。
察兵赋之虚实。
或闻之细民。
苦于重征。
且将启之。
以幸非常。
吾不知偫蛮此举。
大剑以南。
为国家所有乎。
且每岁发卒以戍南者。
成都顽民。
饫豕。
十九如
虽知钲鼓之数。
不习山川之险。
吾尝伺其来。
朔风正严。
缓步坦途。
日次一舍。
固已呀然汗矣。
而况历重阻。
即严程。
束甲而趋。
挟戟而斗耶。
加以为将者刻薄以自入。
馈运者纵吏而鼠窃。
县官当给帛。
则以楛而易良。
当赈粟。
则以沙而参粒。
如此则边卒将怨望之不暇。
又安能殊死而力战乎。
此巴蜀所以为忧也。
曰。
诚如将军言。
苟为国家计者。
孰若诏严道沈黎越巂三城太守
俾度其要害。
按其壁垒。
得自募卒以守之。
且兵籍于郡。
则易为役。
卒出于边。
则习其险。
而又各于其部缮治美地。
分卒为屯。
春夏则耕蚕以资衣食。
秋冬则严壁以俟寇虏。
连帅即能督之。
岁遣廉白吏视其卒之有无。
劾其守之不法者以闻。
如此则县官无馈运之费。
奸吏无因缘之盗。
兵足食给。
卒无胥怨。
将军何如。
田将军曰。
如此何患。
言卒遂书。
刘歆 西汉 · 扬雄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二
雄叩头,赐命谨至,又告以田仪事,事穷竟,白案显出,甚厚,甚厚。
田仪与雄同乡里,幼稚为邻,长艾相更,视觊动精采,似不为非者,故举至日雄之任也。
不意淫迹暴于官朝,令举者怀赧而低眉,任者含声而宛舌。
知人之德,尧犹病诸,雄何惭焉?
叩头叩头。
又敕以《殊言》十五卷,君何由知之?
谨归诚底里,不敢违信。
雄少不师章句,亦于五经之训所不解。
尝闻先代輶轩之使,奏籍之书,皆藏于周秦之室。
及其破也,遗弃无见之者,独蜀人有严君平临邛林闾翁孺者,深好训诂,犹见輶轩之使所奏言。
翁孺与雄外家牵连之亲,又君平过误,有以私遇少而与雄也。
君平财有千言耳,翁孺梗概之法略有。
翁孺往数岁死,妇蜀郡掌氏子,无子而去。
而雄始能草文,先作《县邸铭》、《玉佴颂》《阶闼铭》,及《成都城四隅铭》。
人有杨庄者,为郎,诵之于成帝
成帝好之,以为似相如
雄遂以此得外见(《文选·甘泉赋》注无「外」字。)
此数者,皆都水君常见也,故不复奏。
雄为郎之岁,自奏少不得学,而心好沈博绝丽之文,愿不受三岁之奉,且休脱直事之繇,得肆心广意,以自克就,有诏可不夺奉。
尚书赐笔墨钱六万,得观书于石室,如是后一岁,作绣补灵节龙骨之铭,诗三章。
成帝好之,遂得尽意,故天下上计孝廉及内郡卫卒会者,雄常把三寸弱翰,赉油素四尺,以问其异语,归即以铅摘次之于椠,二十七岁于今矣,而语言或交错相反,方覆论,思详悉集之燕其疑。
张伯松不好雄赋颂之文,然亦有以奇之,常为雄道,言其父及其先君喜典训,属雄以此篇目,颇示其成者。
伯松曰:「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
又言恐雄为《太玄经》,由鼠坻之与牛场也,如其用,则实五稼,饱邦民,否则为牴粪,弃之于道矣。
而雄般之,伯松与雄独何德慧,而君与雄独何谮隙,而当匿乎哉。
其不劳戎马高车,令人君坐帏幕之中,知绝遐异俗之语,典流于昆嗣,言列于汉籍。
诚雄心所绝极,至精之所想遘也。
扶圣朝远照之明,使君𡨃此,如君之意,诚雄散之之会,死之日,则今之荣也。
不敢有贰,不敢有爱,少而不以行立于乡里,长而不以功显于县,著训于帝籍,但言词博览翰墨为事。
诚欲崇而就之,不可以遗,不可以怠。
即君必欲胁之以威,陵之以武,欲令入之于此,此又未定,未可以见。
今君又终之,则缢死以从命也。
而可且宽假延期,必不敢有爱。
雄之所为,得使君辅贡于明朝,则雄无恨,何敢有匿?
执事图之,长监于规绣之就,死以为小,雄敢行之,谨因还使,雄叩头叩头(《方言》、《古文苑》、《艺文类聚》八十五。)
正月十六日游湖上 元 · 钱惟善
七言律诗 押冬韵
东风杖屦偶相从,试傍新堤觅旧踪。
花竹园池通一径,金银楼阁倚千峰。
林烟日午青先暝,湖水天寒绿未浓。
卖酒垆头人似玉,抱琴时复醉临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