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正文
留别燕友 明末清初 · 龚鼎孳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定山堂诗集卷十八
门外骊驹即各天,春波吹度木兰船
病逢远别难辞酒,衣恋重阴未改绵。
蝶梦易迷三月草,乌啼可记五侯烟。
暮云横笛愁如许,莫道龙标不似前。
送越辰六孝廉吴兴 明末清初 · 龚鼎孳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出处:定山堂诗集卷三十一
青云词赋擅龙标,羡汝名题万里桥
折柳偏迎回碛雁,看花先换隔年貂。
文心胜得江山助,官阁贫馀四旧饶。
归到冰清同对酒,水晶宫月正春潮。
沅江驿楼 清 · 汤右曾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怀清堂集卷六
飞梁千尺偃长鲸,斜日烟霏紫翠横。
曾忆乱山沅水驿徐珌沅州驿词云秋欲暮路入乱山深处),惯经迁客舞州城
倚帘江映琉璃色,傍舍秋寒蟋蟀声。
正是愁心孤迥处,龙标明月晚还生龙标城距州五十里)
曹峨嵋先生南归 其七 清 · 汤右曾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怀清堂集卷九
买宅无劳更买邻,江山风月等閒亲。
青溪九曲题诗处,谁省龙标此后身。
冒雨出金华郭行水树中至普静寺暮由双溪泛舟乃返 清 · 赵执信
 押遇韵 出处:鼓枻集
山云满郊郭,野水交溪路。
襟舄生远心,徒御无安步。
南风有约来,飞雨亦争注。
浓绿洗分明,离离半江树。
新篁引径幽,古寺闻钟赴。
鱼鸟静人声,茗香延日暮。
仍耽画舸泛,复听清歌度。
灯火落高城,波光互吞吐。
兹游喧寂兼,夙志烟霞误。
缥缈牧羊人,何因展心素。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十 清 · 纪昀
七言绝句 押歌韵
越曲吴歈出塞多,红牙旧拍未全讹。
诗情难似龙标,好赋流人水调歌。
雨过黔阳县 清 · 赵文哲
五言律诗 押咸韵
不信天真漏,山城雨气衔。
滩雷摇绝壁,瀑雪洒高帆。
地杂黔风陋,溪藏楚邑岩。
龙标犹叹远,去去泪盈衫。
王金芙蓉楼踏雪图(道光沅州学使祁寯藻。) 清 · 祁寯藻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补遗
水槛花轩缮钓舟,龙标山色满城头。
一从送客平明去,万里长江日夜流。
怀古且看王宰画,登高空费仲宣愁。
腰间记取金鱼带,曾醉天津旧酒楼。
辰阳试院示诸生癸未甲申 清 · 祁寯藻
 押宥韵 出处:䜱䜪亭集卷七
郡县以水名(沅、泸、辰、溆四县,乾州厅附焉。),地为群山囿。
我从武陵来,登陟六昏昼。
天上望辰阳,山峻水益溜。
里居杂蛮左,田陇弥岩窦。
其风直而劲,其士朴而秀。
沅溆何彬彬,华实日以茂。
辰泸文稍杀,乾则邻于陋。
民劳心思善,气盛戒在斗。
似闻雀鼠争,鞭朴烦令守。
吾志在愧厉,省身先内疚。
此郡工最良,楩楠助彫镂。
当其运斤时,巧欲夺天授。
神秏竟何成,国奢当思救。
美哉锦尚絅,辱矣璞求售。
持此告吾徒,毋忘士德旧。
鹤山书院甲申乙酉 清 · 祁寯藻
 押寘韵 出处:䜱䜪亭集卷八
书院称四大,惟楚有其二。
岳麓及石鼓,讲学醇儒莅。
其馀鼎峙三,名与潭湘次。
城南妙高峰,张公盛讲肄。
道州元公里,濂溪今未坠。
斯皆名胜区,英俊接冠屣。
渠阳夜郎,僻远疏文事。
鹤山旧讲堂,济济生徒萃。
缅思文靖公,直道甘弃置。
绛帐开蛮天,负笈四方至。
岧峣侍郎(以程子山得名。),当门落空翠。
秋江芙蓉老,冬岭松杉稚。
一破千古荒,重订九经义文靖著《九经义》百卷。)
当时泽畔吟,偶作观亭记。
邦人颂遗爱,程魏谁其嗣。
兹功岂不伟,化俗良非易。
弦歌闻武城,敢曰牛刀试。
尔来青青衿,溪峒出幽邃。
尚惜土音讹,更鲜佳书肆。
子云求方言,侯芭问奇字
勉旃慎勿嬉,前贤心所跂。
游山吟八首 其六 清末 · 魏源
 出处:古微堂诗集
五岳山大圣,岩立天中央。
馀山尽狂狷,天骨仙开张。
武夷雁宕天之狷,黄海桂林天之狂。
王屋台庐颇得岳气势,正如具体之中行。
其馀平远雷同半乡愿,胡广中庸之孔光,何况蚕丛攒沓黔夜郎
始知山贵特立而耿介,正犹豪杰师文王
倚天拔地自雄放,岂必面目同员方。
亦有娟娟绝俗仙娥态,亦有萧然逸士尘外装。
平原数仞能有千仞势,亦敌磅礴而莽苍。
半生游山山未了,飞泳乾坤一鱼鸟。
有人大笑鸿蒙表,厥初造物胸中谁起稿。
鬓云松令梦兰夫人画扇 清 · 顾太清
 押词韵第十一部
乍长天,清昼永。
风荡帘钩,午梦人初醒。
纤手慢将云鬓整。
美目流波,花底新妆靓。

对芳菲,心自省。
静人娴,人与花相称。
空谷一枝谁解赠。
谱入离骚。
添个幽兰影。
中丞丈人见示阳明先生遗像敬赋书后甲辰 清 · 何绍基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十
我行龙标龙溪,龙场更在龙溪西。
阳明洞天㝱早到,日星万古开荒迷。
我行黄平月潭寺,千仞悬厓读碑记。
螭蟠猱攫鹏鹄翔(碑记中语。),想见看云此游憩。
中丞丈人政学兼,遗像示我虔拜瞻。
英风道气见温肃,鹤骨瘦立苍髯。
当时一疏貂珰悚,万里投荒狎蛮种。
山窝玩易通神明,石椁观天豁尘壅。
吾性洞澈夜气真,讲学日与诸生亲。
奇哉胆落安贵荣,责以减驿促出军。
罗施宣慰慑且感,獠摧枯何不敢。
擒王胜算非足惊,任道馀力随所揽。
先生经义先穷研,性天顿悟空蹄筌。
后儒思学有偏废,超厓走棘多危颠。
丈人有道莅兹久,考礼修文涤顽垢。
庋藏遗像扶风山,风教扶持意何厚。
学术孰始开黔陬,许君弟子尹荆州
图书业成授乡里,千载坠绪悬悠悠。
先生施教遥与继,礼乐须明典章制(用《何陋轩记》语意。)
黔士无徒仰止劳,欲悟良知先六艺。
满江红·别金井飞卿,即用见赠原韵 清末至民国 · 潘飞声
 押词韵第十七部
海上云萍,叹遇合、偏无多日。
空姚冶、江东词赋,才名争识。
马策风尘三载倦,龙标乐府双鬟索。
照海天、椽笔吐长虹,吾难敌。

青楼赋,黄衫客。
王融扇,桓伊
洒欧洲半壁,数行狂墨。
君自五陵夸任侠,我怀一刺艰谋食。
约重逢、蓬岛醉樱云,听瑶瑟。
附:满江红·赠兰史先生,调满江红 日本金井雄飞卿 落拓潘郎,听夜雨、残镫萧瑟。记当日、珠江游冶,风流无敌。豆蔻春寒添半臂,酴醾雪霁吹长笛。奈年年、漂泊滞欧洲,青衫客。 家世盛,单于识。词赋健,鸡林索。恨风云未会,天涯旅食。窄袖胡姬能劝酒,魁头弟子知磨墨。问海山、消息更何如,东归日。
梅子黄时雨·本意 清末至现当代 · 金兆蕃
 押词韵第三部
雏燕低飞,道帘外草痕,添许新翠。
正昼静人閒,板扉双闭。
风软不知云有罅,乍开旋聚檐声起。
危阑倚。
白纻耐寒,疑逗秋意。

长此。
潇潇不已。
念东皋旧侣,忙转龙尾。
问断潦妨车,羊求来未。
拚遣毛空催入暝,漏斜阳赚愁心碎。
人憔悴。
便应与天同醉。
后岗草堂月下作一九七零年 当代 · 余菊庵
五言绝句 押庚韵
贪凉坐深夜,共话别来情。
庭月静人影,竹摇微有声。
雁荡山1163年9月 南宋 · 薛季宣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七五、《浪语集》卷三、《历代赋汇》卷二二、乾隆《广雁荡山志》卷一六 创作地点: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
走家东瓯,有祠祭田在雁荡山下,行年三十,而未之到。
隆兴初赴调,因取途焉。
爱其岩谷秀异,无虞无录,莫之能名,念其山水奇甲天下,而未有文赋,欲赋之未可也。
归得建炎间郡丞谢君升俊山图石本,字多漫灭。
已而得乐清洪丞蒇所镵新图并赋。
正月望,始得皇祐校书郎章君望之山记,又假旧图于叶氏以补图缺,于是图籍大备。
顾皆叙次疏阔,洪赋工矣,而犹有未尽,故为集略成赋。
得而覆瓮,诚何望于左思
掷地有声,信多惭于孙绰
聊依准实,寄意山泉云尔。
溟渤转乎东南,雁荡嵬其高峙。
抱曾峦之四合,耸群峰之崛起。
仙凡道绝,类隔一尘。
摩空下望,俨若屯云。
聊登临以寄傲,循石磴之萦纡。
移顾步于观瞻,瞥风气之悬殊。
幽谷之中,别有天地。
玉笋排空而剡翠,琼馆凭虚而绮丽。
微埃不入其方寸,赤土不留其度内。
峰夏云之竞秀,均倚剑于空同。
峥万仞之嵯峨,罗巧妙之巃嵷。
章望之雁荡山记》:「举山无崖,凡山有名号者盖纯石,土山不与焉」。
沈存中《笔谈》:「雁荡诸峰,皆峭峻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谷中。
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干霄」。
粤若遂初,天爱其道。
灵山秘秀,孰知其宝,传西域之仙书,肇栖神于罗汉。
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
眷人寰之缅邈,极希夷之汗漫。
偏为幽独,盖始得于唐僧之咏;
看之不足,此樵翁为之浩叹者也。
(缺其名)寻佳山水,得雁山而称叹。
负薪老人遇而笑曰:「我一生看山,意不自足,师果何所见而叹邪」?
僧作诗曰:「天下名山曾过目,无如此地偏幽独。
路傍逢一白头翁,自道此生看不足」。
我国家太平兴国之二祀,天下车书始同。
有禅师全了,庵庐初结于芙蓉。
初,全了辞师出游,师曰:「汝缘在浙东,当得名山居之。
山上有鸟,山下有花」。
全了芙蓉,问其山曰雁荡,曰:「此诺矩罗之居也」。
筑庵曰「芙蓉」以处,今为能仁寺
行亮、文吉踵于前,甄昂作尉从而后。
灵岩碧霄,巑岏而并露;
南阁白岩,孱颜之尽剖。
起初凡七十又三年,而后陇断之不遗,盖成终于皇祐之己丑
《记》:「太平兴国二年丁丑僧全了始居山之浅者曰芙蓉,今承天寺是也。
至己卯,僧行亮神服居山之深者,今灵岩寺安禅谷是也。
天圣九年辛未,僧文吉得山之尽东而居者曰碧霄庵,今灵峰院是也。
于是有民居矣。
皇祐元年己丑县尉甄昂乃发荡阴山水,南阁地是也。
丁丑皇祐之己丑,七十三年。
白岩,寺名,在北閤。
称始开于祥符之伐木者,故适当其会;
谓迁就于贯休之诗者,见不臻乎首。
僧贯休《诺矩罗赞》:「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濛濛」。
是知水凿之为睫论,其又何知造化成功之不有。
《笔谈》:「雁荡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
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木取材,方有人见之。
南有芙蓉峰,下有芙蓉驿,前瞰大海,然未知雁荡、龙湫所在。
后因伐木见山顶大池,相传以为雁荡,下有二潭水,以为龙湫
又有经行峡、宴坐峰,皆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
谢灵运永嘉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独不言此山,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
予观此山,当是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惟巨石岿然挺立耳。
如大小龙湫水帘、初月谷之类,皆是水凿之穴。
自下望之,则高岩峭壁,从上观之,适与地平,以至诸峰之顶,亦低于山顶之地面。
世间沟壑中水凿之处,皆有植土龛岩,亦此类耳。
既非挺出地上,则为深谷林莽所蔽,故古人未见,灵运所不至,理不足怪也」。
沈括谢康乐时未有雁荡之名,是也。
康乐《游名山志》,神子溪南山与七里山分流,去斤竹涧数里。
故其集有《从斤竹涧越岭溪行》诗。
今斤竹涧、谢公岭具在,不得言谢所未至,特未睹其邃尔。
乃其东望秀岭,道属天台,山川襟带于四明,风云呼噏于会稽,无非仙人三乘之窟宅,谁能见其一日而数相往来!
其西则盖、云门,白岩、白鹤。
魔军退舍而真宅斯建,至神入而诚明可作。
洞天高远以谁讯,福地潜通而叵度。
阴有楠溪,其阳际海。
斡地轴之磐踞,望天涯之斯在。
崖有千里之石,壑有万年之
金雀幺而不大,金猿线而多茸。
乐官群处而和声,山羊历险而纯素
若夫王孙麖麂、鹰鹯鸟鹊,众兽常禽之类,他山既多有之,兹故不详其名数。
《记》:「有禽黄色而差小者,谓之金雀;
禽有群鸣而声相抑扬者,谓之山乐官。
有兽如鹿大,健而能历险,谓之山羊;
白者如雪,猿有毛如狨,谓之金线。
此鸟兽之异者也」。
山之状也,崇倚天青,峻连霄碧。
凌霞杰出于疏云,叠嶂牵联于紫极。
工如大巧,特若小高。
三巨相形而岞崿,独秀孤立而㟼嶆。
瑞星明而治世皆见,霹雳轰而聩者不闻。
常云舒而莫卷,白雨霁而犹雰。
牛女从桥而星河可度,雷、张望气而龙泉可得。
璧月悬空而夜夜长满,朝阳薄暮而光明烜赫。
贯香珠之落落,起祥云之圛圛。
玉峰高并于两峦,利孔开通于双穴。
积翠合于拾羽之众,紫微居而众星拱列。
观架海之腾波浩浩,望平霞之火炎烈烈。
倚天、碧霄、凌霞、疏云、紫极、大巧、小高、三巨、独秀、常云、香珠、祥云、起云、两峦、双峦、双峰、双穴、积翠、合翠、架海,皆峰名。
连霄、叠叠、朝阳、平霞,皆嶂名。
翠微、紫微,皆山名。
瑞星、霹雳、白雨、腾波、火炎,皆岩名。
腾波亦曰布,火炎亦曰火焰。
千里、龙泉,皆石名。
星河,桥名。
万年,名。
碧月,庵名,凡名号皆据《记》及谢升俊《山图》、洪蒇《新图》并赋,兼闻见云。
苞有菡萏有灵
圆而削玉,丹桂茂而栾枝
莲花芬坼而木末可采,圆萝纠结而鳞比相差。
菡萏灵芝、立、削玉、丹桂莲花、圆萝,皆峰名,亦有石名圆萝者。
其于人也,总者如角,直者如指,圆者如脐,砺者如齿。
佛掌高而顶可摩,神迹巨而武可履。
诣方丈而维摩居士,行妙高而见香严之童子。
龛巧合于佛影,得有同于僧宝。
五通变化之有灵,三清逍遥而适道。
天王朝祭而明堂斯在,西真翔集而琼台莫访。
对人道术之相忘,招贤仁义之为尚。
寻朝贤之旧隐,得侍郎之安居。
观音行而随形示现,罗汉游而飞锡腾虚。
三杰际风云之会,七贤从竹林之下。
五老来兮书籍校,千里会兮德星聚。
朝天义重于尊君,抱儿爱均于慈母。
尔乃展旗障日,立戟排云。
关弓饮羽,长剑拟天;
射垛远而破的,马鞍跨而绝尘。
文笔擅场于文会,戴仁践履于安仁
宝印得之而如斗,金鼎负之而调羹。
鼓橐籥而布化,鸣钟子而振声。
碑磨崖而没字,镜无心而鉴形。
乃有琢双玉,献连珠,咀文英,读灵书,对棋枰,举覆盂,振药杵,火茶炉。
盍簪加导于仙冠,折角尚贤于巾子。
藏珠媚而渊水不涸,炉药就而羽人不死。
行道周遭于石佛,栖真高蹈于迎云。
空洞虚而无物,云雾合而神仙。
总角、砺齿、佛掌、香严、双童、童子、五灵、三清、逍遥、天王琼台、西真、对人、招贤、朝贤、七贤、朝天、抱儿、展旗、立戟、长剑、射垛、文笔、卓笔、戴仁、宝印、石印、金鼎、钟子、石碑、琢玉、献珠、连珠、覆盂、药杵、石杵、茶炉、宝簪、冠簪、仙冠、宝冠、天冠、巾子、药炉、石佛、迎云,皆峰名。
砺齿亦曰蛎齿,对人亦曰双人,戴仁亦曰对人,天王亦曰神王。
又有影曰神王影。
排云,嶂名。
侍郎、罗汉、千圣、文会、橐籥、文英、读书、羽人、空洞、覆钟,皆岩名。
石指、石脐、石龛、石明堂、石观音、石罗汉、石印、石碑、石镜、石棋盘、居士、僧宝、三杰、饮羽、安仁、行道,皆石名。
罗汉、五通、五灵、云雾,皆洞名。
仙人、罗汉,皆坛名。
维摩,室名。
又罗汉,阁名;
石碑,崖名;
藏珠,谷名;
五老,台名;
马鞍,岭名。
神迹,巨人迹也。
佛影石,盖龛石有影类佛云。
郛有石城,度有石梁,入有天门,窥有天窗。
有堂有室,有斛有仓,旌有石表,盖有版藏。
门楼高屹以超云,峣阙对峙以迎阳。
澡身莫便于浴室,修道何乐于禅床。
考室而柱金矗立,蔽风而翠屏是陈。
版障骈而可隐,行廊修而可循。
石门、石表、版藏、石屏、迎阳、版障、超云,皆峰名。
紫翠、屏翠、微屏,皆山名。
石城、东石梁、西石梁、石天窗、石室、石斛、石仓、石门、大石门、小石门石门楼、石禅床、石屏石屏风、大石屏、小石屏、石行廊,皆石名。
柱金,岩名。
东峣阙、西峣阙,阙名,亦曰尧窟。
浴室,室名。
天门,庵名。
像有师子、鹿影、灵龟、鲫鱼。
三燕颉颃而穿幕,戏龙骧攫而含珠。
飞群凤之徘徊,戏双师之矍铄。
猴不可以加冠,鱼有时而登陆。
羚羊挂角以栖止,回鸾骞翥以翱翔。
犬以警而司门,猫以游而在堂。
龙倦游而或卧,虎已𨀛而更伏。
御火共施于鸱尾,照水孰然于犀角
师子、鹿影、灵龟、石龟、伏龟、龟子、鲫鱼、三燕、石燕、含珠、回鸾、双鸾、石犬、猫儿、卧龙、龙游、虎𨀛、石虎、伏虎、犀角、石犀、灵犀,皆峰名。
又群凤、卧龙、戏龙、龙游,皆山名。
飞凤、凤皇、小凤皇,皆岩名。
石猕猴、石鱼、鸱尾、伏虎、虎𨀛,皆石名。
羚羊,洞名。
戏师子,双石对峙如猊也。
天柱之峰,上凌空碧。
其旁无附,其趾无蹠。
削贞珉而介出,崇高切于青云。
圆度于规,直中于罠。
望之者目极,倚之者惊神。
共工氏之不作,不周未触而今存。
此峰峦之峉立者,馀盖不得而缕陈。
彼有同名而不相似者,于彼吾又何言!
天柱峰有二,大天柱、小天柱也。
其水则二龙之湫,东瀑、西瀑,合掌、摩诃,剑锋、乳酪。
水帘眩日以舒耀,新月弓弯而出谷。
清凉之滴滴无已,照胆之澄泓可瞩。
彼潭之泳者湖鳗,或涧而流之斤竹。
决而下也,银河泻而垂练;
委而去也,锦文鲜而渍渌。
触潜虬而声韵鸾和,漱堆埼而皴如皱玉。
委蛇而动,行乎岩石之间者,何容穷尽,又岂祇清溪之几曲也。
大龙湫小龙湫、东瀑布、西瀑布,皆水名。
合掌、摩诃、剑锋、甘乳、清凉、滴滴,皆泉名。
水帘、新月,皆谷名。
照胆,溪名。
湖鳗,洞名。
斤竹,涧名。
泉流之冠,大者龙湫
崖奔如仆,气凛如秋。
界青山而澎湃,吸荡水之宗流。
上拟青空,下临无地。
霏溦雨雾之飘散,晃朗白虹之下坠。
乍垂云而零露,恍山崩而川至。
虽淮流破荆山之堰,曾不足以言其髣髴。
众水之渊,发源雁荡。
厉巍峦之骏极,浸山之脩广。
丛生以蒙翳,娑罗挺干以骈罗。
征鸿攸聚,牡蛎生之。
浮铁船之荡漾,沈古钟之逸响。
《记》:「鸿雁以时而集,故以名。
上多娑罗树、大箴」。
李中父使征东行省四首 其一 元 · 宋本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出处:稼亭杂录
高丽在我朝。如古封建国得自官人。其秀民皆用所设科仕于其国。皇庆间。诏大比天下士。自是始有试礼闱者。然多缀末第。或授东省宰属。或官所近州郡。既归。即为其国显官。鲜更西度鸭绿水者。夫自封建既废。天下仕者无不登名王朝。其势然也。今高丽得自官人。而其秀民往往已用所设科仕其国矣。顾复不远数千里。来试京师者。盖以得于其国者。不若得诸朝廷者之为荣。故虽得末第冗官。亦甚荣于其国。况擢高科官华近。为天下之所共荣者乎。元统元年。天子亲策进士。旅叨掌试卷帘内。高丽李谷所对策。大为读卷官所赏。乃超寘乙科。宰相遂奏为翰林史院检阅官。亦荣矣哉。明年。上大兴学校。中父得捧制书东还。且将以其得于朝廷者悦乎亲。以及其乡党也。余壮其行告之曰。子归见邦人诸友。宜言上文明。立贤无方。未尝鄙夷远人。如曾青丹研不产于中国。而中国实用之。士患不适于用。不患中国之不已用也。不然。兴学校之诏。何以远颁于兹土哉。易之渐曰。鸿渐于逵。其羽可用为仪。吉。吾将见扬翘于东方者。与中父翩翩而来仪乎。元统二年四月十八日国子助教莆田陈旅。序。
珍岛烟华画不如,白岩城下路萦纡。
乡人尽识乘轺使,鸭绿江头旧弃繻。
李中父使征东 元 · 方道睿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稼亭杂录
使华东望白岩城,驷乘骎骎道路迎。
凤历远颁周正朔,鸡林增重汉科名。
橐金辞赠还家近,宫锦承恩拜母荣。
最喜不烦司马檄,扶桑万里海波清。
韩世忠特授太尉依前武成感德军节度使神武左军都统制福建江西荆湖南北路宣抚副使食邑实封制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四一、《北海集》卷七
门下:司勋等战功之目,别庶绩以称多
太尉掌武事之官,视群公而为重。
朕若稽周典,参酌汉仪,肆酬良将之劳,用冠元戎之号。
诞扬明命,敷告大庭。
检校少师武成感德军节度使、神武左军都统制福建江西荆湖南北路宣抚副使南阳郡开国侯食邑二千户食实封七百户韩世忠,鸷决有谋,骁雄无匹。
驭军得士,优兼程、李之能;
临敌乘机,自合孙、吴之法。
身更百战,勇盖一时。
积勋伐以居多,席宠名而加厚。
昨属闽湘之扰,欲严斧钺之诛。
受命不辞,俾副宣威之任;
成功可必,果谐注意之求。
海道以济师,环贼巢而捣垒。
神兵天下,恶党昼歼。
驱狗鼠以无馀,抚方隅而悉定。
捷书来上,旰食为宽。
方奏凯以北旋,遂移军而西指。
威声既震,叛众亦降。
虽功不自言,益见贤能之节;
而事当贵信,可忘懋赏之规?
九棘之上仪,假五兵之重柄。
以侈有邦之典,以隆上将之权。
增衍户封,陪敦井赋。
并昭宠数,用示眷怀。
于戏!
以德行仁者王,朕敢怠息民之志;
自上安下曰尉,尔其思勘乱之图。
虽内寇之略平,顾外虞之未靖,尚勤乃力,勿替前功。
可特授太尉,依前武成感德军节度使、神武左军都统制福建江西荆湖南北路宣抚副使,加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二百户,封如故。
主者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