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正文
太宗文武德功如何论 南宋 · 丁应奎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八、《论学绳尺》卷三
君心之天者定,则所以运天下者随用随著矣。
天者理也,举而措之者其事也。
然事之形于外者易见,理之本于心者难纯。
心有一息之未定,则天理之妙,必不能实有诸己;
根之禀赋者弗充,验之躬行者弗至,乃欲显设以为文,勘定以为武,吾知其事难而功邈矣。
抑岂知帝王平治天下之功,虽出于文武并行而不相悖,而德也者,乃文武之所自出欤?
彼其一心之中,天理具足,物欲不参,所以酬酢万变者源源也,岂曰理与事判而为二乎?
太宗之造唐,始吾惧其天理人欲之杂也,然帝之德终于仁义乎有取,此其天之定也,宜乎可文可武,卒有造唐之功。
陆宣公举四者错言互见,而论德于中,曰躬行仁义,此其本也。
惜乎太宗所以为唐者,犹未纯乎天,而德宗且不太宗若也。
太宗文武德功如何,请广其说。
昔者尝观圣人之系《易》也,曰:「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盖并言之而不可离也。
夫阖辟变化,辅相裁成,盈乎天地之间,民得其为民,物得其为物,斯可谓大业也已。
《易》之为道也,皆阴阳刚柔仁义之为也,其文明之懿而神武之妙也。
君人者有焉,皆天德也。
圣人不名其所以为文武者,而惟名之曰盛德焉。
然则,吾身之德孰非天下之业,而天下之业孰非吾身之德哉?
帝之德惟其广运也,是以乃武乃文而不可掩,荡荡乎无能名也,而巍巍乎其有成功焉。
其所以为盛且大者若是,后之君不揣其本,徒喜其功,不以表章六经为文,则以穷兵稔祸为武,反求诸其身,多欲之与仁义方交战于中而靡定也。
噫!
亦可退而念德矣。
秦汉以还,若太宗之造唐,其殆庶几乎。
太宗之为德也,纯与驳与,或者资禀虽高,学问未至,而血气之私、功利之习不能不为之累也。
矧言刑言利之徒,布列先后,而诱之以秦任法律、汉杂霸道者接迹焉,理欲之境,帝将奚从?
夫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义者心之制、事之宜,此其全体大用之不可易者。
性之者固由之而行,身之者以之得天下,以之制事盖亦绰绰乎有馀裕。
太宗本然之天,亦岂与帝王异哉?
盖自魏徵仁义之一言,有以迎其善端而充广之,由是笃信力行,四年既效,而天者定矣。
经营运量而时出之,岂特开儒馆、备乐舞以为文,凡其致治之美,庶几成、康,乃其文之大也。
岂特御鞍马、兼将事以为武,凡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乃其武之大也。
二者随著,功在其中,八代之后乃有贞观,天地为之再造,生民复见隆平,不其盛哉!
事本于理,德推于业,陆宣公虽列四者言之,味其躬行仁义一语,则自本自根之地在是矣。
噫!
其亦幸而太宗之天终定也,其亦不幸而太宗之天未纯也。
惭德内多,本原何在,一鉴既失,初心且移。
牵爱而复立浮屠,文之隳也;
好大而勤兵于远,武之黩也。
由是唐之功不能三代矣。
岂惟不三代哉,垂统如此,继体象之,一再传而唐事愈
盖以太宗一身所以诒厥孙谋者且若是,于德宗乎何有?
陆贽之颂太宗也,似溢美矣,而归于从谏改过,则有味之言也。
夫知谏之为善也而从焉,知过之不善也而改焉,此君心之天所由定也,其诸魏徵之力欤?
德宗天姿不逮其祖远甚,而猜忌愎谏,视仁义为何物?
前有徵约而为一言,后有丰而为数百谏,此其源委也,一悟一迷,治乱判矣。
固尝谓使太宗能广仁义之言,以学问充天资,自夜读《周礼》之后,益求《关雎》、《麟趾》之意,以行周官之法度,则贞观之治虽泰和不是过也。
使德宗能从仁义之谏,以礼义揉气质,动遵礼法,一如即位之初,则建中之政终始如一日,何贞观之不可逮哉?
噫!
太宗之不能为成周,是可憾也;
德宗之不能为太宗,抑其次耳。
君子上下有唐一代之世变,于魏徵仁义之言、陆贽仁义之谏,每有感焉。
谨论。
题三易备遗咸淳癸酉四月朔日) 南宋 · 葛寅炎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二六
连山,包牺先天易也;归藏,黄帝中天易也;周易,西伯后天易也。是三易也,皆遇孔圣,皆脱秦火,皆厄汉九师也。宋室龙兴,五星奎聚,天生大贤于龟马初出之地,岂偶然哉!余读经世书而知先天之传在邵子,读易传而知后天之传在程子,独怪夫中天旷千百年馀无传焉。余尉青田,以王事会水檐朱君于沐鹤溪,公退之暇,出一编书示余,曰三易备遗。其推原归藏中天之妙,引之于先天,不见先天之为先,推之于后,不见后天之为后,是将合邵程为一书,独传有熊氏不传之妙也。呜呼!道之兴,天也,废,亦天也,其废而复兴,庸非天乎!孔子曰:我欲观商道,是故之宋,而不足證也。吾得坤乾焉。使天不生汤于皇风既邈之后,黄帝之道将无传焉;不生微子于商绪将坠之初,汤之道独得而传乎哉?吾想其抱祭器而来归也,坤乾之道,已得之宋矣。呜呼!姬辙之东,茫茫禹迹,知有是书者谁也?宋虽有是书,知有是道者谁也?夫子,商人也,乃独知焉。呜呼!天遗商道于商之后,而必使商人知之,是可以观天意矣。呜呼!旷千百馀年,朱君何从而知之乎?其闻之邵程子乎?闻之有熊氏乎?曰:闻之天。时咸淳癸酉四月朔日,后学天台东泉葛寅炎同叟敬书,且系之以韵语曰:
谁凿混沌窍,龙马出澄渊。
笃生羲文圣,立极先后天。
三三羑所演,两两山之连。
不假人安排,自有天浑全。
咸阳烈焰起,斯文独不烟。
中更九师斸,惨于秦火然。
言湮道随裂,尔来千馀年。
皇乎钜宋兴,奎聚五珠联。
天子图出地,复钟二钜贤。
门外俨立雪,窝中闲弄丸。
数加一倍法,书得七分传。
文后不为后,羲先不为先。
呜呼中天易,锁簧透黄轩。
厥数则用六,是为归藏焉。
观象历可纪,聆凤律相宣。
芸芸茁九地,终至硕果坚。
薛野鳦未乳,鼎湖龙已仙。
敦哉司徒氏,而把五教权。
滔滔祚其海,始达溜涓涓。
韬光夏台出,拨乱南巢迁。
执中亦建中,道体无些偏。
义礼两夹持,以此裕我昆。
姓别取诸子,世号遽以千。
甲庚至丁乙,天潢衍庆源
不幸辛也虐,竟以甲子颠。
牝晨艳方煽,太白旗已竿。
衣宝炎炎里,道器俱无存。
仁哉尔王子,独抱祭器奔。
想偕此书抱,器完道亦完。
有客皓其马,归作周之藩。
俾食豫土毛,一发千钧绵(《宋诗纪事补遗》卷七五引作县)
不然之宋叟,胡此得坤乾。
我知苍苍者,寄道于不言。
孔也商之人,宋也商之孙。
茫茫宇宙阔,斯道萃一门。
粤从两楹梦,寥寥绝韦编。
浅者胶于卜,深者痼于玄。
固哉房直日,诞矣雄入泉。
八工亮图法,百贾庄肆钱。
皮毛太初历,糟粕一行禅。
天窗两呼吸,谁契希夷眠。
极根一动静,谁悟溓翁圈。
邵程又尘土,河洛空奫涟。
翕固张之的,晦乃彰之根。
节彼雁南荡,气复合真元。
攒青华盖(原作益,据《宋诗纪事补遗》引改)卓,湛碧芙蕖妍。
石乳腻昏雨,玉红绚朝暾。
孕此古心子,通身太极浑。
香如梅月咽,朱浥花露研。
吉凶扣灵蔡,消长听啼鹃。
寂虑那三画,游神这一环。
六十六十四,甲甲卦卦圆。
仰接先天后,俯超后天前。
中天此中兴,亚康节伊川
问君易何在,庭草翠无边宋朱元升《三易备遗》卷首)
宰相小柬(二)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八六、《嵩山集》卷二九、《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五六
迩日不省钧用何如?
圣贤相逢,坐建中和之极;
当此淑节,更觉协气周流。
伏惟冲粹集于神衿,起居超胜。
其在方内,拳拳之情,更乞尽消息理,永享三寿之祉。
虞参政劄子(五)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九○、《嵩山集》卷三四
某为郡绶所縻,不得预宾客之下者得见于四府,敢以一笺代躬问起居状,不省钧用比何如?
恭惟辅佐明主,建中和之极,赤舄宴处,与时具宜,加以神相,钧候动止万福。
某辄量王室倚赖与中外属望之意,敬以持生为请。
白鹿泉己亥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二十
泠泠隔涧但闻钟,谁记泉边鹿迹逢。
古篆题诗有乔宇,却教志误李言恭(「白鹿泉」三字,盱眙李言恭隶书,或以为古篆者讹也。)
盱眙县第一山题名咸淳九年九月 南宋 · 曹镇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四○、《安徽通志稿·金石古物考》卷一三
□□曹镇招信,以县廨未营,寓治兹山者三阅岁。
奉汰赋归,时咸淳癸酉重阳前七日也。
敬濡笔以识。
少卿埋铭熙宁七年三月 北宋 · 沈辽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二八、《云巢编》卷一○、雍正《西湖志》卷二五
公讳振,字发之,世为钱塘人
以皇考尚书公任为太祠郎,起家历上高临淮二县主簿,迁茶陵县
尚书公捐馆,解官去。
还,调星子县,有能名。
公卿使者交荐,改大理寺丞、监苏州税,迁太子中舍、知剡县
剡,浙右大邑,民顽悍,吏多为奸。
公至逾年,峻法锄治,初卒不挠,而其民始伏。
乐生兴事,为作砩畜水,溉田五千顷,至今迨三十年不坏,号沈郎砩
巴西县,引仲弟在蜀,不当行,改金华县
殿中丞,其治尤严于在剡时,不劳而公私晏然,遂称无事。
仁宗祀明堂,拜国子博士,赐五品服,知藤州
侬智高乱二广,公疾驱踰峤,而贼已平。
临州视事,城中萧然,无有官府闾舍,始募兵调夫,戮力为筑城郭,立府寺。
阅岁,举新之。
虞部员外郎
朝廷方行赏,丁太夫人忧。
既除,进比部员外郎通判卫州
不赴,换北作坊
虽身在都下,然未尝游权势门,唯迹访道术方士,购求古书为事。
岁满,以其劳进驾部员外郎
英宗即位,拜虞部郎中,转比部郎中,乞监灊山灵仙观,于是有挂冠志。
前在官者多不治事,祠奉不严,神明不格。
公至,始平易敝病,敦崇清修,逐道士伊居哲,而其徒莫敢不肃。
山西沙门多不戒,而魁领文铙尤恣横。
公尽录其过,移州县,遂黥之,一山为清。
代还,转驾部郎中
今上即位,拜司农少卿,乞监崇山崇福宫,遂拂衣东归。
祀南郊,封长兴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
顷之,上章请老。
诏许之。
乃脱冠冕,与其所知为方外之游。
后三年,以熙宁六年十二月己丑卒于河东之私第,享年七十三。
明年三月庚申,葬龙居山先茔之左。
惟公内刚外柔,其与人交,初不校细故,及犯之亦不可解。
有急难,或不能自存,数捐己以济之,为孤嫠男女子婚嫁者数人。
所至为人辨曲直,其不能直,若己推之。
平日好聚书,聚几二万卷,当其终不懈所志,末年益勤,时数日不御药
遗令戒敕后事,凡数百言,无一语悖。
大底言性命、示俭约而已。
犹以聚书诿诸孙,使勿忘吾志云。
初,皇考尚书与世考侍郎皆以太常少卿卒于官。
及公拜司农,谓左右曰:「吾仕宦四十年,不茍进,亦未尝有过。
殁从二父以卿葬,足矣」。
曾祖讳承庆,仕越国营田使,入朝改大理寺丞,谢病去。
祖讳英,以清德为世称,赠吏部尚书
考讳同,任太常少卿,赠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国史有传。
钟陵潘氏,集贤校理汝士之女,封安吉县君,先卒。
二男:逵,大理寺丞、知永嘉县
述,许州司户参军、监杭州杨村盐埸。
二孙男:价,试将作监主簿
修,尚幼。
三女:长适会稽进士史叔参,先卒。
次适国子博士孙纯
次适大理寺丞赵君纪。
七孙女:长适太庙斋郎崔熙,馀尚幼。
遗令使某为铭,不敢辞。
铭曰:
乌峰蜿蜿奠西土,群山会合势如舞。
流泉泠泠降北坞,白云升天或为雨。
颓然司农踵先武,从政四方孰余侮?
致位九卿乐幽处,归于九泉适我所。
相望考与祖,或后或前维孙子。
百世千秋承世祀,陵谷或迁神作主。
经筵讲读进书建中靖国元年 北宋 · 丰稷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六四、《宋史》卷三二一、《丰清敏公奏疏辑存》(四明丛书本)
人主自用则近习悦,人主自圣则谀臣进。
祖宗艰难之大业,天下生灵之休戚系焉,圣虑可斯须忘直言正谏乎!
元丰中,王师覆于永洛,神宗泣谕宰臣:「悔不用吕公著言。
今后轻议用兵,与卿等刻骨为戒」!
今河湟羌种未宁,臣愿下沛然之诏,许其自新。
不置汉官,不留戍兵,令自择其酋长,朝廷从而命之。
则所损者远略之虚名,所存者初政之仁德,可以光昭先帝戒用兵之圣训。
唐太宗时,魏徵引齐威公以「无忘在莒」之论,从而警戒之,盖富贵之移人也,多忘其初。
臣愿陛下无忘龙德宫时,则圣德日跻,享天遐福。
陛下以「建中靖国」纪年,圣人之心显于名实之中,则号令信于天下。
臣愿尊贤纳谏,舍己从人,夫是之谓「建中」。
近习不敢争为奇技淫巧,侵玷恭俭之化;
近戚不敢干预政事,招权市恩,夫是之谓「靖国」。
体元谨始之道,无以尚兹。
周孚先(并跋)1102年5月8日 北宋 · 程颐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四、《河南程氏文集》卷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问:先生旧语门人云:「天下至忙者,无如禅客
市井之人,虽曰营利,犹有休息时。
禅客行住坐卧,无不在道。
存无不在道之心,便是至忙」。
孚先窃谓此语如孟子所谓「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若正若助长,即是忙也。
或者谓此语非为学者设,谓以圣人方之禅客未尝闲,若学者须是行住坐卧在道。
存无不在道之心,便是助长。
方其学也,固当有事,亦当知助长之非。
问:《书》曰:「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
孚先窃谓,圣者谓有圣人资质,一不念则流入于狂。
狂者进取,曾晰之徒是也。
借如颜子,不能拳拳服膺,亦必至于此。
若是圣人,则从心所欲不踰矩,虽不念亦无害也。
六德:知仁圣义中和。
圣,通明之称。
狂,狂愚之称。
问: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孚先窃谓乐山乐水状仁知之体,动静述仁知之用,乐与寿明仁知之效。
知则能知之,能知之则务穷物理,务穷物理则运用不息,故乐水。
水谓其周流也,故动。
动谓其理之无穷也,故乐。
乐谓其无疑也。
仁则能体之,能体之则有得于所性,有得于所性则循理而行之,故乐山
山谓其安止也,故静。
静谓其无待于外也,故寿。
寿谓其达生理也。
言意未能体仁知,且宜潜思。
问:孔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则民不敬。
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孚先窃谓,此语是告学者,亦是入道之序。
故知及之者,见得到也;
仁能守之者,孳孳于此也;
庄以涖之者,外设藩垣以远暴慢也;
动之以礼,观时应用皆欲中节也。
或者谓此是人君事。
临政处己,莫不皆然。
所谓仁能守之者,孳孳于此也,此言未能尽仁,且宜致思。
仁则安矣,所以云守也。
孚先旧讲习太学建中靖国庚辰冬,过洛阳,游伊川先生之门,预群弟子之列,亲炙模范,时闻诲语。
明年暮春,归省庭闱,期岁复入学,以所疑为书,请质于先生,皆得亲笔开谕,逮今几四十年矣。
以今日视前日,固知学之不博,问之不切。
日月逝矣,功不加倍,只益自歉。
绍兴丁巳冬周孚先谨书。
孝娥别祠记 宋 · 李士会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二四
大江以南,丛祠盖不一,而求其有关天伦、有补风教者,自可数。
若吾邑饶娥之得祀,讵非一念之孝,交贯幽明,其来愈久,其奉愈虔,传所谓盛德必祀者乎!
唐宝应中,娥父绩涉舟而樵,中流风涛,为水妖所覆以死。
娥年十四,在织机中,感犬衔梭之异,因迹之。
及诸河,知父溺矣。
娥昼夜哭,弥三日不休。
忽雷电震赫,数里内水沸如汤,蛟若鱼尽浮死,父尸忽涌出湍碛间,殆天假之威以伐昏妖,以成娥孝。
呜呼异哉!
娥毕父丧,终身不嫁。
其生也人孝之,其殁也人神之。
建中天子慨然举旌异之典,而河东大儒更援曹娥之事以为碑,而之孝遂彰彰于天下。
盖庙而祀之者阖郡而是,非直今泪滩为然也。
嘉定癸亥,朝廷从部使者之请而额其庙曰「显孝」,洵知孝治之本者矣。
吾友戴君宗尧顷从所居之东可二里,访得古井曰饶井。
父老相传,此故宅,因即其地为之祠。
以仆能谈本末,碑记之。
窃惟祀之有关世教也尚矣,纪信以关于君臣得祀,伍员以关于父子得祀,湘君以关于夫妇得祀,泰伯以关于兄弟得祀,严光以关于朋友得祀,无非有关天伦,有补风教。
固未有幽闺弱质,纯孝血诚,动天感神,震耀生人耳目,如孝之得祀者。
戴君不屑意于风亭月榭、水馆山房,而特于此从事,又割其负郭岁入以月给守者,此举甚伟。
其更取前碑后碣,大书而重刻之,使百千世而下人人知有之孝而兴起焉,是为不失建庙之意。
乃若庙食之所扶持不坠,与夫旱雨疾瘳,明感幽应,皆神功之不容不述,尚将蒐辑,别为一编,此不书。
按:同治《乐平县志》卷二,同治九年刻本。
建中靖国元年御札元符三年十一月甲子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四七、《宋大诏令集》卷二、《山堂肆考》卷三二
朕丕承祖宗,奉若天命,思建皇极,嘉靖庶邦。
盖尝端好恶以示人,本中和而立政,日慎一日,期月于兹。
稽历数在躬之文,念《春秋》谨始之义,肇新元统,国有典常。
是遵踰岁之期,以易纪年之号。
岂惟昭示朕志,永绥斯民,庶几仰协灵心,导迎景福。
宜自来年正月一日改为建中靖国元年。
布告多方,咸体朕意。
故兹札示,想宜知悉。
江淮都巡检御笔大观元年十二月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六七、《嘉定镇江志》卷一○
江浙之民轻扬易摇,盗窃间作。
承平日久;
兵弱势单,一有警急,无以制禦,阻淮带江,不可不防。
可相度于杭、越之钱塘、西兴,杨、润之瓜洲、西津,淮口盱眙、临淮,各置都巡检一员,兵给二百人,刀鱼船五只。
各于江淮岸侧置营廨屯守,分部地界,凡沿淮巡检悉隶之,以时巡察奸盗。
宰相谏罢讨伐请不幸奉天 唐 · 钱珝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三十四
臣某等言。伏以伐叛兴戎。
国之大事。有不得已。
然后行之。而食在兵先。
兵居谋后。馈饷必足。
经略无遗。得必胜之帅臣
有可用之劲卒。然后更度利害。
熟计始终。以是兴戎。
乃可伐叛。昨者陛下以某臣节有亏。
尝犯天怒。而易其镇守。
犹示渥恩。迁延未行。
包藏难测。圣虑潜察。
睿断勇为。爰命宰臣
使奉成算。臣等虽承严旨。
敢不深思。实乃国用方虚。
军粮难济。藩垣调发。
深恐依违。兼量于足食足兵。
二者皆所未备。况去秋寇孽犯顺。
銮辂出居。宗庙震惊。
士庶流落。尚赖皇威所被。
大憝寻平。宫阙复清。
生灵全活。今才周岁。
始得稍安。至于畿甸之间。
尚有疮痍之疾。臣等所以累因敷奏。
具写便宜。且乞明圣。
更详事理。缓谋周虑。
全体养威。必使尽叶事机。
而后重行讨伐。愚诚无惑。
睿志不移。旬月之间。
血诚备沥。事行已定。
不敢复言。昨者仰奉天颜。
密承圣旨。又欲出幸近县。
亲督戎师。仍虑寇盗奔冲。
且贵城垒坚固。特令臣等。
更共平章。祗禀宸严。
敢不倾竭。盖陛下将恐奸凶。
遽至奔轶。遂欲先居高垒。
免动惊尘。备审睿怀。
切在于此。又以为出临戎事。
促诏藩臣。督集卒徒。
以速诛剪。言于常理。
固合所宜。然臣披抉腹心。
陈其数事。一则伏思朝廷今日之事。
建中之难不同。当时猛将如云。
谋臣如雨。国赡九年之蓄。
兵持百胜之权。德宗皇帝出幸奉天
以为长策。一旦怀光继叛。
晷刻难安。遽远宗祧。
遂奔梁汉。陛下视将帅之材。
与粟帛之积。得如当时否。
天下尽忠之力。赴难之心。
又得如当时否。以此度量。
实恐稍难。二则陛下虽处奉天之固。
不可遽弃京师。勿使奸谋。
驰于间道。直趋阙下。
大纵凶残。陛下隔在孤城。
众军各图其利。谋危救乱。
欲仗何人。三则士庶疑惧之心。
尚赖宸极安止。若使銮铃顺动。
禁掖顿空。则万姓之心。
一时何仰。况轻违庙社。
遽舍生灵。自古帝王
未尝至此。四则秋序肃杀之气。
金在西方。昨者冒此用兵。
犯阴阳大忌。今陛下以一朝之怒。
忽万乘之尊。远出皇居。
冲王气。忝为臣子。
复列宰衡。苟不尽言。
是负圣德。五则凡有天象之变。
所以儆动帝王。昨者妖星。
颇多凌犯。陛下深知戒惧。
且降德音。兼有禳祈。
欲销灾咎。而销灾之本。
全在清静无为。今则伐叛用兵。
天心不易。又欲当灾星谪见之后。
冲王气以征行。访于匹夫。
亦知不可。惟此五事。
敢不具言。今则实赖陛下英朗疏通。
且思守位。以陛下语臣二者之意。
评愚臣五事之言。裁在宸衷。
以安大事。去此就彼。
圣虑自深。辄贡直言。
难逃罪戾。臣某等无任惶越恳激之至。
责罚泗州盱眙军官属政和八年五月十五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宋会要辑稿》兵一二之九(第七册第六九六一页)
访闻泗州、盱眙军官属不守职任,将带弓手甲队出城迎迓过客,致贼乘间入县门劫狱囚并盗军器、杀人。
走逸离县十馀里,逢都巡检斗敌杀获十七级外,皆遁窜未获。
盱眙县当职言吏先次冲替。
提刑刘焘取勘,及密切多设方略,选募人兵四散缉捉,须管日近擒获尽绝,旬具措置并捉获人数赴入内省递闻奏,不得张皇搔扰生事。
车驾还京师德音 晚唐 · 僖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八十九
朕闻天以阳居大夏
地以阴居元冬。
是明任德而不任刑也。
帝舜则举两阶之干羽。
成汤开三面之网罗。
是明好生而不好杀也。
朕以眇身。
嗣膺大宝。
垂三百年之宗社。
奉十七圣之威灵。
夕惕朝乾。
不忘寤寐。
岂谓衅生于地。
谪见于天。
霾尘暴起于两京。
蛇豕交横于四野。
宗庙乏飨。
干戈日寻。
盖获戾于上元
俾流灾于下土。
前岁才归大国。
又及播迁。
信由倚任之非良。
有愧精诚之未至。
贬衣损食。
庶塞乎愆违。
履薄临深。
每增于战惧。
方修郊庙。
且复京畿
而驻驿才安。
还宫可俟。
虔诚罔通于穹昊。
兵革又起于藩维。
盖以朕不敏不明。
君临兆庶。
仁不能叶生成之旨。
义不能符断割之几。
智无周物之明。
信寡应时之用。
陷蒸黎于涂炭。
致王室之险艰。
绵历岁时。
于兹八稔。
顾兹颓紊。
职朕之由。
且朕深宫九重。
跬步千里。
目虽视而不见。
耳虽听而不闻。
罪在朕躬。
痛入骨髓。
但仰天而投泣。
恨无地以容身。
抚几兴言。
何嗟及矣。
今则敬行避殿。
减膳彻县。
食无海陆之珍。
耳绝管弦之乐。
唯加惕励。
冀遂感通。
将宏及物之恩。
在布惟新之令。
应天下见禁囚徒。
除十恶忤逆。
官典犯赃。
持仗劫杀。
合造毒药。
开发坟墓。
其馀罪轻重递减一等。
左降官各与详所犯量移。
如巳经两度量移者。
宜并放还。
仍仰所在州府。
限德音到日。
准敕处分讫。
分析闻奏。
左降官及流人。
身有死者。
并许归葬。
凤翔府所管吏军百姓等。
切令招葺。
归安
纵与李昌符关连。
情非巨蠹。
及父兄在陇州城内。
事出胁从者。
一切不问。
陇州城内军吏百姓。
不得辄令损伤。
戴礼之文。
务先掩骼。
应有未葬骸骨。
及横尸在路。
委所在长吏速与收敛藏瘗。
其自兵荒以来杀伤之处。
委所在州县以孟冬赏死事之日。
于北郭除地。
用鸡豚设祭。
所贵以导和气。
且慰幽魂。
前年冬未出京之时。
如闻文武朝臣。
怆惶奔窜。
或因冻馁。
或遭锋刃。
遂致毙踣。
深可悯伤。
自累年来。
朝臣有因谪宦。
遂致殒身。
制使遽闻枉横。
宜令中书门下寻访。
各与赠官。
孝弟承家。
忠贞奉国
既显扬名之道。
宜加布泽之荣。
应内外文武臣及诸道节度观察防禦使随驾诸军头亡父母。
并准旧例。
各与追赠追封。
如有母亲见存者。
各与进封。
左右神策及随驾诸部兵士等。
戈负弩。
侍卫勤劳。
既效节以输诚。
实竭忠而排难。
永言勋绩。
宜有甄酬。
其随驾诸都头
宜各与勋爵。
未有功臣名号。
具将士次第填补。
不得虚被衣赐。
有紊典章。
如覆视不实。
节度使奏取进止。
判官重加贬责。
其边地沃壤极多。
岁收可望。
如闻耕牛素少。
戍卒苟安。
唯长蒿莱。
俱乏衣食。
节度使良田之处。
更议添人。
均配膏腴。
令其耕种。
制置利便。
酌中。
南山及平夏党项。
尽是百姓。
须令保安
长吏若能抚绥。
蕃人自然宁息。
切不得妄有侵扰。
致其怨嗟。
常须使商旅往来部落。
不得阻塞。
致理必先于尚俭。
伤风莫甚于穷奢。
朕苑囿不修。
珠玉不宝。
所思敦素。
每务去华
如闻卿大夫庶士。
近者竞崇侈靡。
莫辨等威。
服玩车舆。
皆越制度。
蠹于教化。
朕甚悯焉。
卿大夫当助我纪纲。
为人表则。
宜修俭约。
以变嚣风。
京师应有奢僭违令式者。
闻之当行朝典。
诸道申奏。
有草贼州县。
本皆齐人。
迫于冻馁。
召聚徒侣。
遂肆猖狂。
并仰所在长吏明加晓谕。
有能自新首罪。
一切不问。
如稔恶不悛。
事状难恕。
委所在长吏设法擒捕。
不得漏网。
上京诸司及天下州府负犯逃走罪人。
今春巳降德音。
除本罪合至死者。
咸通五年以前。
并停追捕。
归还故土。
其数至多。
虑被奸人递相恐动。
悉委所在告谕。
令其乐业。
无致惊惶。
如归复者恶迹贯盈。
不能改过。
更有违犯。
寻勘不虚。
便仰并举前愆。
一时痛断。
不得容隐。
侵害良善。
江淮商贾。
业在舟船。
如闻近日官中掳借甚苦。
或倾夺以充运米。
或题关以备载军。
非理滞留。
散失财货。
州县虽云和雇。
商人焉敢请钱。
本求锥刀。
翻成损折。
纵有冤屈。
岂能申论。
道路怨嗟。
莫甚于此。
自今以后。
委所在长吏切加禁断。
其所合供过军等舟船。
唯许空载航船。
便给见钱雇召。
如见装货物者。
切不得强令腾倒。
其州县所合雇船脚。
多无本色钱物。
皆是率配疲人。
起今以后。
并仰以上供钱充给。
如有茶盐舟船。
关系三司榷课者。
任准元敕处分。
自蛮寇侵扰。
连岁用兵。
耗蠹生灵。
海运为甚。
驱我赤子。
深入沧波。
睹骇浪而魂飞。
汎洪涛而心死。
继有覆溺。
多不上闻。
仍遣赔填。
急于风火。
哀其巳死之众。
不可复追。
念兹将毙之徒。
用延馀息。
江淮四道运粮。
所有沈覆米损船纲官所由船户及元发州县合赔填者。
并从放免。
更不得校料追徵。
应阙海运留系勘者。
并一时释放。
唯造船官吏须有勘覆者。
不在此限。
近日虫蝗。
米谷翔贵。
所在州府。
须使通流。
况闭籴之条。
著在格令。
近关州府通舟船处。
不得约勒商人。
固违敕旨。
江淮钱物到。
各宜优赏。
以身许国。
致命捐躯。
虑兹尽瘁之诚。
宜饰始终之典。
自兵兴以来。
所在都头大将
身殁王事。
未经赠官者。
仰本道各与分析闻奏。
量功劳优与赠官。
如有子孙。
仰本道各与补职。
存济。
行营将士。
如身殁王事者。
其衣粮并仰给与兄弟男侄。
如有父母无给养者。
切在安存。
勿令冻馁。
虽累有处分。
可一切施行。
或有义士忠臣。
图功立事。
力当国难。
身殁贼锋者。
宜委中书门下优与赠官。
兼访子孙。
俾沾禄仕。
用伸激劝。
冀洽恩荣。
扈从之劳。
辛勤备履。
若无升进。
何以奖酬。
其到兴元宫文武官等。
宜令优与迁改。
如巳经奖擢者。
特与量加阶爵。
贞观开元之后。
建中元和以来。
翊戴皇家。
扶持宗社。
勋绩巳铭于鼎鼐。
谋猷实在于册书。
如闻子孙或多淩替。
太师汾阳王子仪临淮王光弼西平王李晟咸宁王浑瑊太尉秀实颜真卿颜杲卿以下子孙。
宜各与一子九品正员官。
其子孙有才术可称。
中书门下量才叙用。
以劝勋贤。
律有驱率之科。
所宜原宥。
人无险诐之路。
固可矜宽。
其陷伪庭官寮。
多因迫胁。
旋宜叙用。
勿使栖迟。
左右神策军及沿边诸镇将士。
或堤防藩窃。
或控扼封陲。
戴甲戈。
眠沙卧碛。
无抱子弄孙之乐。
有离乡去里之嗟。
自乱离以来。
衣粮多阙。
顾兹疲弊。
深轸朕怀。
盖缘诸道赋税未来。
致使如此。
宜委度支户部盐铁使
各委官吏催促江淮及三川上供钱物。
充给两军及边镇将士衣赐。
如催勘有序。
其官吏各与优奖。
如全无次第。
必议惩责。
于戏。
朕以寡昧。
托亿兆之上。
不能克相上帝。
宠绥四方。
履地戴天。
痛心疾首。
是在股肱叶力。
藩翰同心。
保列圣之洪基。
佐冲人之薄德。
共成兴运。
以副殷忧。
为政之方。
实资共理。
且一邑之政。
由乎令长。
一郡之政。
由乎牧守。
一方之政。
由乎藩翰之臣。
夫政修于上。
则化行于下。
可以安人理国。
可以阜俗康时。
此古今之通理也。
乾符之后。
广明以前。
节制廉问之臣。
牧县之吏。
或抡拟不当。
或铨择非良。
藩翰者。
则惠养抚绥之术蔑闻。
居牧宰者。
则贪惏苛虐之风益甚。
或淫刑滥杀。
或剥衣及肤。
失业亡家。
南子北。
多使饥者不得食。
寒者不得衣。
奔窜道途。
跧藏山谷。
耕桑甚废。
旱沴相仍。
结为仇雠。
聚为盗贼。
冤愤之气。
上达于九天。
激怒之威。
横行于千里。
虔刘郡邑。
屠戮生灵。
怀逆节者。
得以逞其凶桀。
恣为暴扰。
蕴忠诚者。
虽欲平其祸乱。
益费机谋。
既往难追。
将来可保。
切在递加激谕。
渐致和平。
倘或刺史知惠养之方。
县令有抚绥之术。
公清克己。
廉慎当官。
绩效彰闻。
当与迁擢。
如或贪残不理。
害我疲人。
中书门下重加惩殿。
仍令诸道长吏观察判官切加察访
每岁具善恶奏闻。
自属兵戈。
全妨耕稼。
遂令垄亩。
尽变污莱。
盖以杀伤之馀。
流亡益甚。
宜加招抚
渐复农桑。
如有刺史县令
招收户口。
开垦荒田。
置买耕牛。
修置农具者。
委所在观察使精加点勘。
具数闻奏。
当据课效高低。
优加升奖。
朕端拱穆清。
思宏理道。
用忧勤而补过。
守慈俭以律身。
上展孝思。
下康庶务。
其于祀事。
尤在精崇。
常忧多难以来。
有乖敬慎。
至于牲币之数。
醯醢之宜。
必尽吉蠲。
或免简易。
宜委所司切加钤辖
不得因循。
夫俭者德之恭。
侈者恶之大。
唐尧土阶三尺。
夏禹菲食卑宫。
先圣遗风。
后王轨范。
其有司合进常膳三分。
宜减一分。
六宫嫔御。
见在者人数不多。
此外不令更有添置。
或有因缘寇盗。
流落外方。
宜委所在长吏
便与嫁遣。
任自营生。
不用送到驾前。
冀免虚有劳费。
自此诸道更不用进声乐及女弟子。
歌舞衣服。
绮缯组绣。
雕镂珠玑。
颇害女工。
实妨农事。
奇技淫巧。
往哲所讥。
况遇艰难。
尤宜俭素。
其诸道不得进奉纹绣宫锦雕镂轻靡彰施之物。
五坊鹰犬。
以备时蒐。
方当勤恤之时。
宁有畋游之乐。
其鹰犬并令解放。
不用更置。
诸道亦不须进送。
艰难巳久。
增修未知。
展瑞披图。
良多内愧。
且以为白乌丹鹊。
不如孝子忠臣。
甘露醴泉
未若风调雨顺。
自今以后。
诸道所有祥瑞。
并不要图画及进。
辅成教化。
实在贤良。
用副旁求。
必资博采。
宜令文武常参官举刺史县令有异政殊绩者。
沦滞山林有奇文异行者。
所期表异。
无或面欺。
孝子顺孙。
义夫节妇。
各加旌表。
以示乡闾。
父老有年九十以上者。
赐帛二匹。
五石。
仍令所在以上供物支付。
瘖聋跛躄鳏寡孤独者。
委所在切加存恤。
无使恓惶。
名山大川。
兴云致雨。
冀保顺成之岁。
宜申望祀之仪。
太清宫骊山华岳南山广惠公岩谷湫凤翔启圣宫邠州要册湫。
宜各差官祷谢。
其诸道应有祠庙禁于祀典。
及先圣灵迹。
各委长吏差官精诚启告。
凡关百姓安危。
风土利病。
俾其苏息。
切在抚绥。
讹弊既多。
固难遍举。
仰所在长吏审详利害。
一一条奏。
所冀凋残。
渐成完辑。
勿辜委遇。
副我忧勤。
于戏。
朕为人君父。
累属乱离。
一发言未尝不兢忧。
一举足未尝不愧悼。
徒思罪己。
安敢尤人。
中外臣寮。
宜悉朕意。
应天以实不以文赋(推诚应天,岂尚文饰。) 宋 · 金君卿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二四、《金氏文集》卷上
惟圣作则,惟心应天,当务实以正本,岂尚文而致愆。
上顺帝心,但贵诚而不怠;
仰承乾造,讵饰诈以为先?
圣人考古建中握符居上。
且谓一细民之行者,当率以正;
应上灵之心者,固非可妄。
由是宅大顺以昭事,尽至诚而寅亮。
遣伪之饰,恶真之丧。
天元贵信,我乃抱诚一以相符;
天道棐忱,我乃屏浮华而靡尚。
谅夫牧群灵之命,保重蓄之资。
顾洪造之非远,奉一心而敢欺?
志在顺纪,动皆秉彝。
斥虚诬而自任,与精祲以相推。
念高明之听卑,率由善应;
即真纯而履信,安在文为?
是何天之所应本于诚,民之所顺在乎德。
不可以矜忲干民之誉,不可以罔蔽违天之则。
所以推以悃愊,奉兹钦翼。
矫枉以归正,考宜而建极。
对明威而凝命,务达精衷;
体正观以宣猷,奚烦末饰?
得非应之以实者,顺天理以惟精;
应之以文者,违天心而足明。
违之则速彼谴告,顺之则享夫治平
故我悉道钦承之意,都捐矫举之名。
至如宋景之言,退星不虚其应;
西邻之祭,受福盖主于诚。
由是虑善乾乾,饬躬亹亹,思正直以无贰,逞浮夸而失则。
岂期灵贶之鉴祐,保珍图于盛伟。
简于上帝,贵其约而不贵其华;
崇彼令仪,从其厚而不从其菲。
展矣哉!
恭己临下,畏天作君。
显中孚而上达,任至德以升闻。
成汤精一之志,体文王陟降之勤。
不然,安得圆穹助顺而应诚,翕臻景祐;
黎俗承风而化上,悉弭繁文?
宜乎前史著之而为规,后王奉之而有證。
恶文而实以为贵,任德而妖奚足胜。
夫然,本诚悫以御邦,自协天人之应。
何义门苏斋字摹勒于壁四首 其三 己酉 清 · 翁方纲
 押覃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十六
儿时诵班书,缅切陈苏庵(浙浒陈许廷。)
缅思山谷语,质厚使我惭。
斋初拜苏米,意颇恧空谈。
甘露未成图,弥勒敢云龛。
所以题苏斋,只假椽两三。
旧书堆数厨,一经始研覃。
昨得张米字张大亨米芾盱眙题字。),五礼例可参。
附于苏门人,已孔艰荷担。
汗浃前辈题,借手为指南。
政和八年七月月令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二三、《宋大诏令集》卷一二七
政和八年七月朔,皇帝御明堂总章左个,以是月天运政治布告于天下曰:孟秋之月,朔日辛巳,日在,昏尾中,晓奎中。
壬辰立秋,斗建中,日在星,昏尾中,晓娄中,得孟秋之节,凉风至,律中夷则之正声。
丁酉白露降。
壬寅,寒蝉鸣。
戊申处暑,日在张,昏箕中,晓昴中,得孟秋之中气,鹰乃祭鸟,律中夷则之中声。
月后三日癸丑,天地始肃。
戊午,禾乃登。
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色白,其音商,其数九。
盛德在金则性凉,其德清洁,其化紧敛,其政劲切,其令燥其在人也,逆秋气则太阴不收,为飧泄,奉藏者少。
是月也,风木客气,湿土主位,其气所至,为挠动,为迎随,为风生,终为肃,为毛化。
地气上腾,湿化乃布,风湿交争,风化为雨,乃长、乃化、乃成。
民有大热少气注下之疾,宜调厥阴之客,以辛补之,以酸写之,以甘缓之,食黅谷以全其真,避虚邪以安其正。
凡乐之声,夷则为宫,夹钟为徵,无射为商,仲吕为羽,黄钟为角,林钟为闰宫,大簇为闰徵,调宜尚商,使气适平。
是月也,朔告于庙。
立秋白帝,祀西太一,祀西方岳镇海渎,祀顺鼎,祀门厉。
乃以后辰祀灵星。
卜吉荐享于庙。
乙未,朝献于宫,尝与稷,羞以枣梨。
是月也,先天节,有罪毋决三日。
监司牧守各举劝农御笔以督所部;
法令已颁而增改者,录目遍下。
锡缗钱于太学
州具上供物数,以发之月日,若吏卒姓名上于本部。
沿流所受,是月毕发。
命有司计河备,以待来岁之用,徒役应调者亦如之,防河卒特支有差。
凡刍稿市于畿甸者,漕司观稼,以年之上下闻于户部
州选官以司籴事,县官给纳毋或离次。
监司督系囚,始遍所部,封桩季帐,上之都省
秩田应诉灾伤,徒收半功,皆以是月为限;
应仓库岁计物,及禁军阅额请给,若军器官马之数,皆闻于所隶。
行冬令,则阴气大胜,介虫败谷
行春令,则阳气复还,五谷无实;
行夏令,则寒热不节,民多疟疾。
于戏!
朕奉若天道,平民无贰,咨尔有众,秪予猷告无斁。
王复斋钟鼎款识歌寄阮芸台中丞癸亥 清 · 翁方纲
 押阳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五十六
昭回作作星斗芒,铭先汉晋周溯商。
六十二铭三十幅,商鼎赐始洪鄱阳
复斋碑录洪所鉴,临川手辑此最详。
复斋小印弆珍玩,磊磊与册森虹光。
宣和之图薛之帖,一一次第笺于傍。
荧荧碧色赫蹄在,十五种榷盱眙场。
题曰良史拜手上,擘窠目者同钱唐
钱唐薛家手重勒,而此旧拓仍初装。
石氏册追原父记,少董分合谁评量。
三十缗嗟秦取去,东州荣芑言之长。
柯博士题薛帖首,山阴德平钱所藏。
今此恰有德平印,丹邱笔俨铭戈铓。
又二百年墨林购,篆书倦圃子昂
竹垞衎齐迭嗟赏,画象册子并武梁。
武梁之册昔借阅,任城司马秋庵黄
频年眼福墨缘合,此时二册同归杭。
仪徵阮公富经术,墨本释语镌琳琅。
贉池宝气照湖水,薛帖逊此隃麋香。
阮公新成经解诂,六籍钟簴铿笙簧。
旧题诸家讵能及,博古考古徒誇扬。
秋庵既摹武梁阙,公又重勒临川章。
耿耿元精炳天地,王俅那诩传啸堂。
世间第一奇古刻,千里快语驰钱郎。
手胝莫辞印万本,松下陆叟遥飞觞(钱谓辛楣,陆谓谨庭。)
韩世忠可除西路制置使应沿江防守战守备禦之事并听节制依旧镇江府驻劄制1129年8月15日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三八、《北海集》卷二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敕:控长江而作镇,既先十乘之行;
护诸将以临屯,兹属三军之帅。
爰加使号,用壮军容。
具官某,沈毅有谋,骁雄无匹。
临机而出方略,弗资金版之书;
定乱而事干戈,曷取毛锥之用。
奋身边塞,宣力颜行。
勇盖北方,夜捣全师之坚垒;
勋高南土,生俘同恶之逋囚。
乃视秩于三孤,仍兼荣于双节。
属当备险,方俾移军。
列戍江津,实倚长城之重;
分釐浙部,宜归大将之权。
遂专节制之雄,庶一师徒之志。
临淮号令,觉士气之增新;
道济威名,想敌人之严惮。
宽予忧顾,勉尔成功。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