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江苏省南京市” 相关资源
诗文库25440
人物库14887
活动2387
诗文库 正文
临溪楼 宋 · 敖迈
花溪老子昔喜花,红云紫霞香满家。
竹溪逸士昔爱竹,翠霭苍烟阴绕屋。
羌兹伟人临溪楼,唐相之裔来溪头。
奄有花竹著楼所,日与溪山作宾主。
手抉银汉地上流,仰送飞鸿俯盟鸥。
沧浪濯缨尘化雪,清泉烹茶团碎月。
曾似元龙意气豪,湖海偃卧百尺高。
又似仲宣销忧赋,客居江左非吾土
不如祝翁画栏前,梯身此楼近青天。
湔心此溪赴沧海,楼名溪声可千载(清姚浚昌同治《安福县志》卷一八)
八公山谒谢公祠 明 · 唐伯元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奄奄江左是何时,能破苻坚百万师。
两岸烟销淝水白,数声鹤唳鬼神知。
儿曹大捷偏安日,元老千秋一著棋
圣代即今家四海,仓皇国手可看谁。
赵季文湖州知事二首 其一 元 · 郯韶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闻大郡元僚佐江左文繁费剩裁。
殷浩固称多士选,郗超元是济时才。
题诗金井穿云洞,下马洼尊坐石台。
兼有故人资□画,春风日日好怀开。
江上秋感 南宋 · 房元龙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淘尽英雄气未平,西风触绪倍心惊。
愁人发涌三千丈,国士胸吞十万兵。
杜老裁诗多慷慨,祖生击楫自纵横。
芙蓉摇落哀鸿切,无那滔滔日夜声(清朱绪曾金陵诗徵》卷八)
重修镇淮饮虹桥记宝祐四年 南宋 · 梁椅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三、《景定建康志》卷一六
周夏官掌邦政,而其属有司险以成桥梁,郑大夫能整比其国,至褰裳溱洧者舆之,则谓之不知政。
金陵故有桥,曰镇淮,曰饮虹,雄跨秦淮淮水集涧,溪贯城邑,以达于江,奔流驶湍、冲撼激射。
雨甚,势益横不可俯。
而车马憧憧无停晷,商人戍夫与诸道贡输之入于饟馈者,舳舻戛摩,桥不得休息,大抵亡虑数十年辄弗支。
宝祐乙卯东阳马公自户部尚书出镇,越明年,修戎器,缮斗舰,创游击营,而奎翰之堂,邮传之舍,掾史之居,哲人胜士之流风馀址,诸凡经度,以序即功。
向二桥适同圮于潦,公不移日,召匠饬材,以通判何君宗姚莅,铢寸从官出,工人欢趋,岁十月桥成,修广如其旧,加坚缜焉,万井萦环,遥岑掩映,如巨鳌赑负冠山,以与阳侯角武而争雄也。
东西行者,胥咨嗟咏歌,以德公赐。
噫!
公之德于民独桥哉。
桥馀事也,然过都越国,往往倾陊刓阙,听民揭且厉,水怒至即相望如万里隔。
间起而图之,则又以其隐民者厉民,故君子于以占政焉。
天地间运动流行一精神耳,人以精神为事业,则栉比而发理,枢旋而户随,钜纲细目,畴不在精义利用中。
公表里忠勤,炯炯心目,环吾土皆若车辙马迹,朝夕至者,桥讵足烦公咄嗟哉!
然尝观留侯下邳间,从容步游圯上,而老人者以兵法授之,迄持以兴汉,兹岂适相邂逅然耶?
凭高而眺远,临流而观逝,子房于是志念深矣!
是邦一瞬关河,公方蚤夜秣马厉兵,思单于献阙下。
而桥西直天堑,东挟龙蟠,志士忠臣,过而生慨,安知无衣褐之翁,跪履之子,把《六韬》《三略》,往来论议,其上将赴公精神,以济登四海焉?
亦如此桥矣,试以斯文招之。
门生从政郎、差充沿江制置使干办公事梁椅谨记,门生朝奉郎、差充沿江制置使参议官胡居仁谨书并题盖。
上元建学前记宝祐六年十一月 南宋 · 梁椅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三、《景定建康志》卷三○
上元自程夫子主县簿,士迪于训,至今恂恂如也。
邑故未有学,裁置弟子员四,附于郡学官,而廪于县
春秋释奠先圣,令服其服,荐献七十子两庑下,外是一无所与之。
东阳陈侯寅至,则慨然曰:「吾为邑长于斯,使为士者无以藏修息游,必郡之之焉,不大恧欤」?
顾邑赋输皆上于郡,微铢寸入,盖偃蹇睥睨者三年。
会负郭有民田入于官,为亩凡若干,乃请于大尹观文赵公,其诺如响,计使户部倪公又欣然以废圃衡从各三百尺有畸,俾规以为宫,于是上元县学一日权舆矣。
侯方薙斩翳,木石苴鈇,百工咸作,亡何,当代去,恨后未及竟,惧来者之弗缉也,属椅志所始。
椅窃惟三代之学,莫备于周,周公所以经世变、立人极,六典具矣,而建学养士之费,独未之闻。
及考其制,则巷有塾,里有师,朝夕出入有教,自二十五家之闾等而升之党庠术序,以达于国,莫不有条约焉。
然后知井田与学校并行,真千万世良法也。
阡陌开,士什九无常产,学亦往往无定处,长民者将聚而教,则必饮食之,宫室之,而官无公田,又必委曲于经常之外,故其事视古人为难。
独慨今之学者,月有试,旬有课,大抵不过务记览,工词章,钓取声利。
而学规云者,又特出于一时有位之人,类非圣贤旨意。
夫自洒扫应对进退,以至穷理正心,脩己治人,所谓学也。
今使长民者孳孳焉以就所难,而其学乃缪于古,岂不甚可惜哉!
且侯之经兹役也,必曰食焉而教,基焉而庐,盖有为之本者,夫学亦若此而已。
邑之士其尚思侯经始之难,视侯所以先立其本之意,而程夫子之遗规绪训,益致力焉,则为无负于侯之所望。
若夫栋宇器服,未溃于成,则新令且至,必能以陈侯之心为心,椅敬执简以俟续书。
宝祐戊午日南至宣教郎添差通判建康军府兼管内劝农营田梁椅撰。
阎典史 清 · 赵翼
 出处:瓯北集卷一
传芭伐鼓刲羊豕,前代孤臣今代祀。
不雠枯骨国法宽,不忘忠魂民意美。
是时王师下金陵大江以南望风迎。
小朝廷已被俘去,为谁保此弹丸城。
国亡援绝独拒守,作计虽谬心则贞。
姓名已入点鬼簿,满城皆鬼作鬼兵。
以鬼易人一当一,人则怕死鬼怕生。
梯冲环攻百道禦,积尸高与雉堞平。
缚刍为人夜取箭,缒絙出卒雾斫营。
军久绝粮鼷鼠掘,士不解甲虮虱生。
相持八十有一日,一日中有千输赢。
君山炮声沸江水,铁骑平明满街市。
短兵巷战血尺深,袒臂一呼仆者起。
力尽俱甘骈首戮,至今白骨填荆杞。
呜呼,明季虽多殉节臣,乙酉之变殊少人。
将帅降幡蚤竖垒,公卿款表先趋尘。
高门王谢献城亟,盛名巢由拜路频。
何哉节烈奇男子,乃出区区一典史
李巽伯少卿见怀巽伯靖康中少卿使虏) 宋 · 王庭圭
骑鲸仙人本仙胄,不应暴落饥蛟口。
长庚却复下人间,岛瘦郊寒皆缩手。
篇章迈往无故(四库本作古)初,不共曹刘辙俱蹂。
此邦虽陋江山雄,异时间出欧阳九(原作久,据四库本改)
公今诗句满江山,似觉衰容得春酒。
笔端猎猎生风雷,胸次煌煌焕星斗。
生儿了事正作痴,亦恐痴儿未能了。
顷年胡骑猎夷门,兵拿不解谁当剖。
大臣荐公来洛阳,舌翻波涛惊朝堂
飞龙借马出建康(原作延康,据四库本改。傅校作建业,丑虏夜走尘沙黄。
是时帝坐八绮窗,拟歌风起云飞扬。
首露王陵 明 · 徐居正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四佳诗集补遗三
金陵往事与谁论,千古犹存首露坟。
龟旨曲亡人不见,伽倻琴在妙堪闻。
铜驼故里山如戟,翁仲遗墟树似云。
百六十年能享国,可怜荒垄几斜曛。
武宗祔庙议 唐 · 郑涯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六十一
会昌六年五月
礼仪使奏。
武宗昭肃皇帝祔庙。
并合祧迁者。
伏以自敬宗宗武宗兄弟相及。
已历三朝。
昭穆之位。
与承前不同。
所可疑者。
其事有四。
一者兄弟昭穆同位。
不相为后。
二者已祧之主。
复入旧庙。
三者庙数有限。
无后之主。
则宜出置别庙。
四者兄弟既不相为后。
昭为父道。
穆为子道
则昭穆同班。
不合异位。
据春秋。
文公二年僖公
何休云。
跻升也。
谓西上也。
惠公庄公
当同南面西上。
隐桓与闵僖。
当同北面西上。
孔颖达亦引此义释经文。
贺循云。
殷之盘庚
不序阳甲
汉之光武
上继元帝
晋元帝文皆用此义。
盖以昭穆位同。
不可兼毁二庙故也。
尚书云。
七世之庙。
可以观德。
且殷家兄弟相及。
有至四帝不及祖祢。
何容更言七代。
于理无疑矣。
二者今以兄弟相及。
同为一代。
矫前之失。
则合复祔代宗神宗于太庙。
或疑已祧之主。
不合更入太庙者。
晋代元明之时。
已迁豫章颍川矣。
及文即位。
元帝之子。
故复豫章颍川二神主于庙。
又国朝中宗已祔太庙。
至开元四年
乃出置别庙。
至十年置九庙。
中宗神主复祔太庙。
则巳迁复入。
亦可无疑。
三者庙有定数。
无后之主。
出置别庙者。
魏晋之初多同庙。
盖取上古清庙一宫。
尊远神祗之义。
自后晋武所立之庙。
虽有七主。
而实六代。
景文同庙故也。
又按鲁立姜嫄文王之庙。
不计昭穆。
尊尚功德也。
晋元帝上继武帝
惠怀悯三帝。
贺循等诸儒议。
以别为主庙。
亲远义疏。
都邑迁异。
于理无嫌也。
今以文宗弃代才六七年。
武宗甫尔复土。
遽移别庙。
不齿宗祖。
在于有司。
非所宜议。
四者添置庙之室。
案礼论。
太常贺循云。
庙以容主为限。
无拘常数。
晋武帝时
庙有七主六代。
至元明帝
庙皆十室。
康穆二帝。
皆至十一室。
自后虽迁故祔新。
大抵以七代为准。
而不限室数。
伏以江左名儒。
通赜睹奥。
事有明据。
固可施行。
今若不行是议。
更以迭毁为制。
则当上不及高曾未尽之亲。
下有忍臣子恩义之道。
今备讨古今。
参校经史。
上请复代宗神主于太庙。
以存高曾之亲。
下以敬宗文宗武宗同为一代。
于太庙东閒置两室。
定为九代十一室之制。
以全臣子恩敬之义。
庶协大顺之宜。
得变礼之正。
折古今之纷互。
立偫疑之杓指。
因心广孝。
永烛于皇明。
昭德事神。
无亏于圣代。
次前韵酬刘美中 宋 · 王庭圭
 押个韵
笔势斓斑如虎卧,何止风流盖江左
新诗吟出鸾凤音,晓莺未啼春欲破。
始知李白飘然思,俊语天成安用些。
凤箫声不类人间,玉管定非人所作。
可怜洛下书生冷(李本作吟),雷转空肠发清饿。
终日长哦学不成,掩鼻皱眉相赞佐。
与公并辔且西游,举扇勿忧尘土涴。
晋夷则镜铭 先秦 · 阙名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三
惟晋新公二年七月七日午时,于首阳山白龙潭,铸成此镜。
千年万(一作后,一作在)(《博异记》:「天宝中金陵陈仲躬住洛阳清化里,宅有井,善溺人。一日,水顿竭,见一女子,自称敬元颖,饰铅粉,衣绯绿,令其淘井,得古铜镜。夜复见元颖云:某本师旷所铸十二镜之第七者,其背有二十八字,皆科斗书于鼻,题曰夷则之镜。」按唐人小说,自不足据,其铭与周时辞例不合,且于鼻题曰「夷则之镜」,语尤可疑。唐镜始为大鼻,前此未有也。今姑录之。)
春城 其三 明末清初 · 薛始亨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谢客当年游宴地,重寻芳草步高衢。
墙头瓦落残烟湿,门外桥欹积水枯。
蠹粉画梁飞蝙蝠,蛛丝尘壁咒蒲芦。
一从江左风流尽,憔悴春山旧酒徒。
韩峰诗赠沈侍御 明 · 孙承恩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白下长干路窈深,乱云堆里拱嵚岑。
朝耕暮读藏修地,春雨秋霜感慕心。
势接钟山岱岳,气蒸云雾作商霖
名贤德泽遗芳在,千古昌黎可重寻。
癸巳九月乔生先生夜话见其壁间画像乃十年前梁生所写抚今追昔有少壮之殊爰赋二诗以赠因书其上 其一 明末清初 · 薛始亨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叹息王风蔓草残,怜君弱冠早登坛。
六朝阀阅归江左,一代文章拟建安
当日填车看卫玠,有时傅粉□邯郸
只今试□奚奴□,半是长歌行路难。
送君锡游金焦二山 明 · 焦竑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出处:御选明诗卷八十六
双崖出水势堪凭,才子乘春快一登。
槛外烟峦低北固,望中云树接金陵
风回两岸闻人语,雨过千帆乱佛灯。
好为吾家寻旧隐,洞门萝薜翠层层。
扬州杂咏(附舟不发,株守河干,閒徵故事,以消永日) 其十二 梅花岭 清 · 赵翼
 押麌韵 出处:瓯北集卷二
阁部督师幕府,屹为金陵守门户。
群奸处堂嬉燕雀,诸将争地斗豺虎。
苦心呕血作调人,犹冀残棋一着补。
可怜运去力不支,城破伏尸膏锧斧。
乱骨纵横觅不得,或传赴水死江浒。
梅花岭头葬招魂,遗命空思孝陵土。
雨花台 南宋 · 张汤
不谭仁义只谭空,一着参差在个中。
台上缤纷花正雨,城边一阵已西风。
君王自有君王业,何事区区翻贝叶。
雨花名台非识奇,要使后人知覆辙(《景定建康志》卷二二)
次韵傅彦本三首 其一 宋 · 王庭圭
介子赍金持汉节,欲斩楼兰言剀切。
建康家谱不传人,万口讴谣同一舌。
仍闻载书盈几车,指甲生花掌卧蛇。
祖风凛凛世不乏,笑我穷山采蕨芽。
先大夫薛公圹铭景定元年七月 南宋 · 薛阐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六五、光绪《奉化县志》卷三五
先君朝散大夫、新通判扬州军州兼管内劝农营田事、赐绯姓薛讳师曾字与参,世为明之鄞人,明今升庆元府
曾祖讳朋龟,朝奉大夫、知衡州,赠正议大夫
妣王氏,硕人
祖讳居实朝请大夫、直秘阁淮东安抚、知扬州,赠中大夫
妣朱氏,太令人。
考讳扬祖,朝奉大夫刑部郎中、赠中奉大夫
妣蒋氏、汪氏,并恭人
先君生于庆元丙辰三月十二日酉时
嘉定十三年以刑郎致仕恩补将仕郎
十五年吏部铨,调绍兴府上虞县
十六年修职郎
十七年,今上登极恩,循从事郎。
宝庆二年,循文林郎
三年儒林郎,调处州录事参军
丁内艰,服阕,调徽州岩寺镇
绍定三年承直郎
端平改元,监行在榷货务门。
淳祐元年,特差签书淮南节度判官厅公事;
三年,以考举及格改通直郎、知常无锡县
五年,封奉议郎
八年,监行在左藏西库;
十年,转承议郎六月,转朝奉郎
十一年,通判台州,改平江镇江九江,皆不赴;
十二年,封朝散郎
宝祐改元,充行在点检酒所主管文字;
二年,转朝请郎
三年,主管建康府崇禧观;
四年,转朝奉大夫
五年,通判扬州
六年,封朝散大夫,及瓜,而以病告,至九月十九日酉时卒于正寝,享年六十有三。
呜呼痛哉!
同里厉氏,封宜人,先五年殁,葬于奉化县忠义乡双谷山之原。
子男二:阐,将仕郎
次岩,幼为先伯父儒林后。
女一,顺之,适外甥太学待省进士杨应翔。
孙男二:登秀,辰秀。
孙女一,谦之。
阐不孝,将以景定庚申七月壬辰奉柩合宜人厉氏之兆,方请铭当世大手笔
葬日薄,先摭世系、历官岁月,臧诸圹。
孤哀子阐泣血谨识。
表弟大中大夫集英殿修撰、知太平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营田事、节制屯戍军马、鄞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高衡孙填讳,陈洪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