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县”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直𨽻总督胡季堂河南巡抚倭什布同奏报秋收九分有馀诗以志慰嘉庆戊午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出处:御制诗馀集卷二十
心殷惟是雨旸若,今岁堪称泽普甘。
古塞亲瞻内与外今夏巡幸山庄以来雨旸应候古北口内外皆系跸路所经目击田禾畅茂兹据直𨽻总督胡季堂奏报各属秋禾已届成熟之期河间正定两府属约收十分永平保定天津顺德大名承德易州冀州定州府州属约收九分有馀广平府深州所属约收九分顺天宣化府赵州所属约收八分有馀遵化州属约收七分有馀口北道属约收七分合计通省收成九分有馀等语洵为上稔),大河遍及北还南(同日叉据河南巡抚倭什布奏豫省九府四直𨽻州春夏以来甘雨优渥秋禾一律饱绽现据各属开报约收十分有馀者禹州宁陵安阳太康汝州等五州县十分者尉氏仪封裕州等十八厅州县九分有馀者祥符睢州等二十七州县九分者新郑商邱等二十七县八分有馀者杞县郑州等二十三州县八分者密县武安等八县合计通省收成九分有馀等语与直𨽻省秋收分数相同均属上稔一日连披两省奏牍各报丰年实堪志庆)
即欣有雨高下润,不致过霖沮洳耽。
两省慰称九分稔,愁仍胜慰盼功覃。
庚辰方子默佥判1220年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五六、《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二八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莆田
某初入幕,朝野盛言虏衰,及泗上一跌,始息进取之谋,以守易战。
某随幕府淮东,见刘琸拥兵三万,端坐山城,而维扬之兵不满数千,始喟然悟筑城之害,妄意欲抽减极边戍兵,使屯次边,以壮根本,其说不行。
至今虏骑犯安、濠,攻滁,游骑已至宣化饮江。
某与同幕王中甫辈至龙湾点视舟师,虏旗帜隔江明灭可数。
于时金陵人情震动,外议以边面无备归怨幕画。
某在幕最久,得谤尤甚。
二月二十二日滁州围解,江面定叠。
三月三日,宣威转厅,丞相传天语;
制帅谙悉江淮事,不可去,某方敢控南岳之请。
制帅始令谒告,然移书光范,已为求祠,盖在幕之本末如此。
盱眙屯二三万,安丰屯二万,濠、梁亦不下万人,而合淝、维扬戍兵不满五千,虏至宣化非人谋乖剌,理势然也。
诸贤之意,岂谓大将在极边,虏必不敢入耶?
许俊受围七十日不敢出,于刘琸何尤?
彼兢兢保一城且不足,欲其蔽遮江淮难矣。
山东事端甚微,今已横流,夫复何说?
刘越石、祖士稚乃是出门户外,就别人地盘上做工夫,不该本领。
今日招纳山东,是担钱担米出去做事,其法当有限止。
本欲用此曹取邳、海,邳、海不可取,遂纳五万人于两淮,把自家地盘先作践一遍。
此曹名为忠义,实以饥驱,先杀忠义副帅沈铎,继称兵向南渡门,自羊家寨至盐城宝应,境内焚掠一空,通、泰震动。
主议者遏绝掩护而不敢诘,慢书至制司,极可恶。
今又有濠、梁之捷,气势愈王,盖举国听山东自此始矣。
若朝廷打开门户,分晓做将去,以雠耻为重,以成败利钝为轻,犹云可也,但高、孝二宗辛勤积累之业,恐难付之一掷。
山东疮口既阔,诸豪复引鞑靼与我相闻,骎骎有结连夹攻之议,安知山东诸豪无郭药师辈复生?
闻已有带鞑靼牌号者,制帅鉴宣、靖故辙,深知其非,第恐任责别自有人。
去年杜叔高献策北通鞑靼,岂特不通今古者发此谋哉!
将帅之才极少,刘琸败衄之后,别无可言。
许俊威名今年大减,李申之就禽,郭贵诚、石俣先后战死,王辛只堪偏师小敌,去遇大敌几不免。
向来淮阴、今者濠梁之捷,皆是山东人立功,可叹可叹。
山东已纳者岁费缗钱五百万、米四十万斛,其在东海涟水二县者不与焉,言之可为寒心。
清平乐 其十 赐从游万岁山 明 · 杨士奇
施恩宣化
一统函夷夏。
端拱垂衣几务暇。
光被普天之下。

簪缨扈从游巡。
乾坤万物皆新。
荡荡太平熙皞,吾皇万岁千春。
微雪十二月十七日乾隆甲辰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十
晓阴微雪略飘空,东北徒看云势浓。
阅日纷称沾数寸十七日辰刻微雪飘洒不及一寸越日李国梁李奉尧奏得雪四五寸又刘峨宣化永平等属得雪自二三寸至五六寸不等),无能增慰祗增忡。
直𨽻总督梁肯堂奏麦收八分诗以志慰 其一 乾隆辛亥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六十五
约收麦熟八分报,犹是未沾甘雨曾梁肯堂奏直𨽻二麦约收分数易州定州所属均有九分永平正定大名三府所属约八分有馀顺天保定天津等府及赵州深州所属约八分河间顺德广平宣化承德等府及遵化冀州所属约七分有馀计十一府六州通共约收实有八分等语该督此摺系二十日拜发昨二十一日之雨云气广厚自必普被现在灌浆结实之际更为有益将来刈穫登场其分数当不止是也)
廿一渥膏应普被,灌浆结实穫当增。
赠朴观察使 明 · 卞季良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十四部 出处:春亭先生诗集卷之四
昭代承纶世共瞻,马头黄钺映春衫。
日长宣化甘棠下,会看风人赋召南。
直𨽻总督梁肯堂奏报各属麦收八分诗以志事嘉庆丙辰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馀集卷五
渥泽三春夏泽歉,秀资结实望霖优。
满期上稔今下稔(直𨽻总督梁肯堂奏二麦约收分数顺天永平大名天津承德宣化六府遵化州并所属约收八分有馀河间正定二府深州并所属约收八分保定顺德广平三府易州冀州赵州定州并所属约收七分有馀通计十一府六直𨽻州二麦共约收八分等语今岁三春雪雨频沾满计麦收可得十分无何夏初阙雨颗粒不能饱满以致分数减少祗有八分仅称下稔抚躬循省自是春泽甚优未免自觉慰豫之过耳),是孰过乎过我由。
直隶总督胡季堂奏报二麦约收九分有馀诗以志慰嘉庆戊午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馀集卷十八
报少收多率弗问(今年直𨽻所属地方春夏雨泽频沾二麦长发畅茂结穗盈畴将次刈穫据胡季堂易州所属约收十分永平保定河间天津正定顺德广平大名定州所属约收九分有馀顺天府遵化州冀州赵州深州所属约收九分宣化承德府所属约收七分有馀合计通省各府州属约收九分有馀虽未逮十分已为上稔地方官所报收成分数每有因年岁丰稔将所收实数稍为减报者子向置弗问即如此次直𨽻所报麦收九分有馀或尚不止此更属佳事予惟以慎重民瘼为怀正不必以收多报少致询尔),报多收少切询之(各省或间遇歉收每先事咨询地方官不得将收成分数以少报多稍存粉饰之见)
诩丰讳歉恒为戒,六十三年一念兹。
按:予自御极以来于各省雨旸岁收刻萦怀抱六十馀年如一日每值收成丰稔惟益增虔惕或间遇一隅歉收必再四驰询各该督抚不得稍有讳匿其稔收地方或所收之数浮于所报之数率置之不问诚以丰不可诩而歉不宜讳惟愿各省大吏体此意以子惠黎元庶不负牧民之责即如此次直隶所报麦收分数盖因宣化承德二府属向来不种秋麦所报分数较少通省牵算裒多益寡尚得九分有馀此实上稔之占允堪欣慰即所收已逮十分亦宁存戒满之念不敢稍涉誇诩也爰识此以明予志
河神瞻礼乾隆壬辰 清 · 弘历
五言排律 押齐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六
白河源出宣化府独石口外之玛尼图达巴罕东流入密云县北之石塘岭经县城西折而南与潮河合东南流入于潞其水发源既远且自经白马关外崖谷夹束又挟诸山之水而来故其至密云流益壮性益驶遇夏秋盛涨往往湍急不可禦郡城西之渡为京师古北口所必经每岁秋巡纚舟为浮桥以济辛卯七月霖雨积日河骤涨齧坡岸舟当波冲不得系桥柱亦欹因稽跸程乃遣官祷于河越日涨陡落丈馀遂复成梁利涉佥以为神之效灵至奇且速也矧兹河润所经引溉通楫民实利赖稽之礼宜祀向顾阙而未举蒙其佑弗歆其报可乎爰敕疆吏度地河壖搆祠像设以壬辰五月蒇工兹幸避暑山庄经祠下躬致瓣香以落之因成八韵并疏序梗概付所司锓石以代碑记自今其毋替祀事庶几延庥于有永乎
遥源出宣化,灵泽护厗奚
资运功无尽,安澜事有稽。
去秋经异涨,归壑赖明禔。
是用崇祠建,于焉庆落徯。
桥梁利普济,阶级肃初跻。
栋宇依神焕,香花达悃携。
永恬佑保赤,锡福被群黎。
牲丽碑应峙,五言当记题。
奏乞戒诸大帅精审措置滁濠贼形势劄子 宋 · 叶梦得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七五、《石林奏议》卷一三
窃见江北形势,以关山一带与慎县定远县为中分。
关山之西则为濠、庐,皆平原旷野;
关山之东则为滁、和,方有控扼。
贼前自庐州径冲关山,故大军先得和州据险自守,贼不能前,因以屡胜。
今移屯在定远,若贼冲突不能枝梧,即关山之险皆不为用,道里去江甚近,便至宣化
若我枝梧得定,贼却由慎县关山之虚,径入和州,则便至西采石。
大军宣化相去百五十里,仓猝难以救应。
宣化与江南靖安相对,西采石与江南岸东采石相对,最为紧急之地,江南即须震动。
王朴祖述伍子胥教吴破楚之意,为周世宗画征淮之策,谓江淮二千里,我备东则击其西,我备西则击其东,使我往来坐困,以乘其弊。
世宗用之,李景所以尽失江北之地。
其夹淮为城,亦是当时决胜之计。
策虏经营花靥镇筑城,乃是此意。
恐外人有献谋于虏者,使得成□心,则江淮未有解严之日,不可不预防。
欲望圣慈特降睿旨,戒诸将精审措置,两得其道,无致落贼奸便。
取进止。
〔贴黄〕大军见在江北,贼若未退,必难久立,伏乞睿察。
奏乞下将帅把截滁河口宣化等处贼马来路状 宋 · 叶梦得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七五、《石林奏议》卷一三
右,臣今月初五日探报,淮西宣抚使张俊军过江,已逼逐虏人,复夺和州
王德军迤逦前去追袭□□□□三日已后探报,游骑有一项至和州乌江县界迎□□□□□家渡,径冲本府界马家渡
一项至滁州全椒县界,即可自□□宣化渡径冲本府界靖安
兼自泗州盱眙有径小路,由张店、上下瓦梁、盘城亦可径至宣化,不满三百里。
绍兴四年,兀术曾于此路前来,至六合下寨,并自上瓦梁下船,直至滁河口,可以入江。
窃虑和州以西,见被张俊追逐,虏人狡计,却于东路水陆四处乘虚冲突。
刘锜见在东关真州一带,接连和州西本府对岸处别无大兵堤备。
臣见已逐急差官措置靖安、马家渡、罔沙夹相对三处,聚集民社,多方固守外,所有北岸滁河口、宣化两处来路,并泗州盱眙以来应和州东地分,伏望圣慈速降睿旨处分,委自将帅,更切过为防闲把截,免致落贼奸便。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直𨽻总督杨廷璋奏报收成分数诗以志事乾隆庚寅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九十二
莫逮夏首,望雨心屏营。
闰五初始沾,大田耕。
侵寻更致多,踊惧潦沴行。
永定既决堤,淀复涨津瀛。
嗟哉水乡民,安得室家盈。
急赈八月施,期以救灾氓。
方伯兹疏陈,秋收约八成。
此或出讳饰,细阅略悉情。
顺天保定津,三府涝实丁。
宣化(府)(化)赵州,其灾本属轻。
正定顺德河间永平
四府及四州(冀深易定),如坻复如京。
截长以补短,八成言信诚。
谓失反幸得,旋转慰且兢。
然此出统计,向隅原可矜。
发帑出仓储(被水州县敕大吏查勘赈恤例当银谷兼支因诏发户部帑银五十万两并拨截留北仓漕粮及通州仓贮各二十万石宽裕备赈仍饬督臣董率妥办俾待食贫民均沾实惠毋任胥吏侵渔中饱),妥办仍丁宁。
直𨽻总督周元理奏报麦收分数诗以志慰乾隆癸巳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十四
春膏沾二麦,冀收十分馀。
入夏乃望雨,为之心不舒。
兹接方伯报,分数详陈胪周元理奏二麦现届成熟陆续登场顺天天津宣化三府定州矛所属收成九分以上遵化州热河道所属收成九分其馀七府四州属收成俱足十分通省约计九分有馀农情极为庆忭)
合九分尚饶,亦足云慰予。
秋麦伏气固,十分信不虚。
春麦结穗际,缺泽致逊诸。
较常年已佳,而我实惜乎。
在麦资情晒,在禾待雨濡。
展转难为情,慰少愁故如。
汀州吴朝奉墓志铭 南宋 · 曾丰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九一
吴氏为莆著姓,其先光州固始人,自永嘉避地来莆,散居于钱峬、于坑霸、于城隅,六七所在。
公讳宝,字宋怀,钱峬流也。
皇考谓、王考公弼,有隐德。
考延份,赠朝请郎
世业第进士,以显相踵,公其一焉。
绍兴甲戌,自太常吏部,授邕州司户参军
为州受租而颛肆掊克者,监州实护之。
非排沮,不为屈,输者讫得其平。
蛮獠黄致满扶妖术,聚数千人寇边。
公摄机宜事,□徇暗藏山间,发数百人伪附贼。
夜过山,人举一□击之,妖失所施。
贼败,部使者欲上其功,公固选乃已。
宣化,编氓饶訾家几为母冒霈,馈金一篚,公撝去。
教授梧州,谓教养士故常耳,未足观也,白太守,凡籍于学蠲役。
州人荣之,士气自百,弟子员岁增。
提举学事,闻于上,命即真
存以荐者升从政郎,改通直郎、知衢州江山县
县故号难治,公至,则帅以廉,未之信。
簿书、狱讼井如也,不激不挠,吏民久则孚,令出无复捍格,事不苛自辑,祷雨旸诹应。
岁饥,公劝有方,富者粜□,郭洎村以均闻,全活至众,盗贼衰少。
乃新孔子,尚教化也。
部使者交论荐,秩满,通判饶州
部刺史疾一属令,风州劾之。
藁具,公见辞已甚,曰:「无乃涉迎」?
守愧,删如公意始用,令祇以微罪去,传相呼长者。
摄州事数月,券吏白格得守俸比二倍。
公欲郡帑乏,俸未能损,可增耶?
贡士院,范文正公作也,废浸久。
公再倡,按遗址创为,士试赖以便安。
累转朝奉郎、权知汀州军事,赐五品服。
言者梗之,疏下,清论以为冤,公恬不介意。
致仕,以疾终于家,盖淳熙七年三月望也。
享年五十有一。
明年三月庚申,葬于黄石山谷城之源。
阅五年,余得公行状于其冢子脩职郎、广州南海县泰初。
大抵谓公湛静重笑语,持心近原。
与物接,薰和坦易,至有当守者,挺然不可夺。
莅官公平,所至有遗爱,去则见思。
闻其没,不以亲疏涕焉下。
生平嗜收书,所蓄多其手泽,自号一轩居士
殿撰公积仁之孙林氏,赠安人,其配也,先公十有七年卒;
继室亦林氏,命安人
次子脩初、允初。
女:长适国子生林凤,次适秉义郎赵善官,次在室。
泰初以僚故谒铭,义不容辞。
铭曰:
粤孰云初,裔出于吴。
四孰云居,世侨于莆。
源一流殊,裂为钱峬。
高曾业儒,是为庆所储。
上诛中都,名传于胪。
筮仕首途,于邕于梧。
改秩易除,于饶于衢。
刻汀之符,是为时所须。
其才有馀,所至可书。
皓皓易污,有梗其趋。
未竟乃图,厥履昭如。
簪绅里闾,式稔具孚。
尚余铭其墟!
按:《缘督集》卷二三,清抄本。
程伯刚墓志铭嘉定元年十月 南宋 · 刘光祖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一八、《隐居通议》卷一七、民国《简阳县志·诗文存》卷五、《宋代蜀文辑存》卷七○
吾友程公说字伯刚,眉之丹棱人,居于叙之宣化。
伯刚静而文,方教授临邛,官满,成都台府争辟举之。
闻逆曦以属叛,毁车马,弃衣冠,即日逃归。
入门而号,以白其父,其父与宣化始知之,相与惊愤不能食。
伯刚白有司,乞休官侍亲,入深山,若将避世者,对客辄流涕。
其弟公硕字仲逊,时分教益昌,艰危中誓不辱贼。
贼平,而伯刚以积忧伤,且方奔避时失食饮节,忽忽病。
医误投之药,汗不止,遂死,开禧三年三月二十二日也,年三十有七。
仲逊丐檄,走哭丧次,与其父相向恸。
已而父收涕语曰:「若兄之未生也,吾夜梦立门外,一青衿童子挽吾衣曰:『我为公嗣』。
问其所从来,则曰:『我青神先生儿也』。
明年而若兄生。
长而父师不烦于教。
当此变乱,与汝隔不相闻。
若兄入县西北安固山终焉计,不复问家事,但携所著《春秋》诸书以自随。
谓诸弟曰:『我尝游青城大面诸山,徘徊不忍去,去之三年,日往来于怀也。
今此山远城市,茂草木,吾心有感焉』。
语未既,泣数行下,曰:『妖氛未除,世路艰棘,吾欲从此逝矣』。
疾革,父母问所欲言,无他语,但云:『仙阶浅,未足以成功名』。
答其弟其子亦然。
殓之夕,从弟仲艺梦若兄言:『我故青城山人也,吾父乃以为眉之青神,宜为我一正其误』。
先是汝兄方之少城,出门连夕雪,汝弟公辰梦一黄衣告以兄所辟两阙俱非,当授青城山仙史。
哀哉,数事如合券,吾儿之生死如此」!
复相向恸失声。
其卒之明年嘉定元年十月乙酉,葬之于县西马泉山之原。
仲逊授学于伯刚伯刚仲逊同年进士
既仕矣,俱以所学孳孳质于余。
伯刚骨秀而神清,尤积学苦志,平生于《春秋》一书究之,反覆不厌。
有《春秋分记》九十卷,《左氏始终》三十六卷,《通例》二十卷,《比事》十卷。
勤矣哉,而未尝止也,又取诸儒讲解钩纂之,名曰《精义》,病中犹不去手。
书未及成而卒。
伯刚性恬洁,居无惰容,得伊洛诸书,服膺焉,不臻其极不已。
有《语录》二卷,《士训》一卷,诗文二十卷,《程氏大宗谱》十二卷。
此其为志何如也!
伯刚率诸弟以学,连二举,兄弟同荐者五人。
伯刚凡两荐登科,时年二十有五。
既与其弟各调官,待次杜门潜心,人罕识其面,曰:「他日欲求此乐,不可得也」。
及试吏广都簿,遇事人服其公清。
部使者傅寺丞使代老令理其县,吏不敢侮。
邛州号多士,伯刚掌教,不肯苟,不使郡太守夺其职。
文侯下车,始得以经训古道从事,士风遂振,乡长李德秀盛称之。
凡号端方士,皆深知伯刚伯刚则行其所学,非苟求知者也。
不幸蚤世,以通直郎贲其终。
伯刚之父名符孙,蓄学不售。
祖讳志行,少豪于才,以承信郎锁其厅,荐居词赋首。
曾祖讳准,两贡辟廱,有声。
六世祖自汴归蜀,爱𨚲䣕山川而居焉,今宣化是也。
伯刚之母鱼耶孙氏,有贤德。
犍为王氏女也。
二子,长曰元子,前伯刚七年卒,次曰光老。
女曰宁,前一月卒,次曰嘉。
伯刚之葬也,仲逊无以塞其父之悲,乃来请铭。
铭曰:
祠西之峰,有翩其童,暂下人世兮还山无踪。
曷不少俟,以游夫蓬莱道山之宫?
曰吾未足以成功也,独留遗冢与遗书,使思子兮无穷。
我为勒铭,识其幽封。
月明山空,魂其归来,萧萧松风。
已矣乎!
聊托吾文慰而翁,无索之于杳冥之中。
按:《程氏春秋分纪》附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河南巡抚何裕城奏报得雪诗以志事乾隆乙巳 清 · 弘历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十二
昨冬北省率望雪,腊底才逢六指(三寸也)滋。
后此燕齐秦晋报,寸惟二三四五施(去腊十七日京城微雪廿一日始得雪三寸嗣据李国梁李奉尧奏得雪四五寸又刘峨宣化永平等属得雪自二三寸至四五寸其山东山西陜甘等省奏雪亦自二三寸至四五寸不等均非盈尺膏泽仍殷希再霈也)
豫地正廑经旱久,奏章兹悉沐恩私(豫省上年雨雪短少望泽甚殷兹据该抚何裕城奏报省城于正月初二日未刻起至初三日子刻止瑞雪缤纷积地三寸有馀并据附近开封卫辉府属及许州各属具报同日各得雪三四五寸不等虽被均天恩仍深望泽至卫辉别县及他府州是否报律沾尚未据奏及因复降旨询问令其迅速奏)
较量究欠沾优渥,彼此均忧敢即怡。
降旨免直𨽻宣化府民欠银粮诗以志事乾隆戊申 清 · 弘历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三十七
昨年雨旸时,畿辅幸中稔。
宣府独被旱,民艰廑坎壈。
兹当历郊圻,盖藏闾阎审。
以此(谓畿内)忽乎彼(谓宣化府,是谓忘民甚。
灾欠及缓徵,普蠲苏惨懔(此次巡辛津淀亲见迎驾老幼鲜冻馁色为之欣慰然念上年宣化府属雨泽愆期偶被偏灾其民欠禾完及缓徵带徵银粮若令新旧同徵民力未免拮据因将该府属五十年五十一年民欠未完及缓徵银二千馀两粮八千二百馀石并加恩一体蠲免以示轸念灾黎行庆施惠至意)
省方要施惠,向隅念勤恁。
畺吏善推行,俾民安食饮。
纪雪乾隆丁未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三十四
小雪雪二寸十月十四日大雪一寸馀十月廿六日
继此阅五日,微雪复如初十一月初三日复得雪寸馀)
因其非大霈,无特作咏诸。
然此虽欠沾,左近沾以胥(节次据刘峨奏报顺天府密云通州等四州县永平府卢龙滦州等六州县宣化府怀来等三县于十月十四日各得雪二三四寸又河间府献县景州等七州县天津府沧州青县十月二十二日各得雪一寸至四寸不等保定会城十一月初三日酉时起至初四日寅时得雪四寸及所属之安肃安州等九州县正定定州深州均同日各得雪三四寸不等并据提督正祥古北口热河一带亦于十月十四日得雪三寸有馀)
山左迤东被(据山东抚臣长麟登州府蓬莱福山等十一州县莱州府掖县胶州等七州县青州府安邱诸城等州县各具报于十月十四十五等日得雪四五寸不等),山右五府濡山西署抚臣明兴奏太原府岢岚州潞安府长治长子潞城壶关四县汾州府宁乡县朔平府朔县平鲁马邑右玉四属大同府丰镇厅具报均于十月初九日得雪一二三寸不等)
纵非盈尺佳,较此泽优如。
豫省路略遥,佳音企奏书。
祈岁豫望膏,弗知足惟予。
宣化府得雨诗以志慰乾隆戊申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三十九
宣化昨年旱,灾民廑心所。
张家口都统,今朝报得雨(据乌尔图那逊佛住奏张家口一带地方于本月十一日午时得雨昼夜连绵至次日午时势犹未止关内外均可一律普沾宣化地气寒凉方值耕种之期得此透两于农田大有裨益等语)
不宁四五寸,优沾深入土。
关之内与外,一律遍以普。
外固利畜牧,内更益禾黍。
怪底数朝凉,延及气如许。
盖自北而南,其日亦可数(此问亦于十一日夜十二日晚共得两三寸计其时日盖自北而尚惟京南两势更小耳)
此犹二三寸,复南惟寸睹。
一慰一为惭,掷笔意增怃。
直𨽻总督刘峨奏报南府雨水情形诗以志事乾隆戊申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四十
直南三府近河北,雨艰望泽如一例。
直北河南胥优沾(豫省之河以南开封归德南阳汝宁河南陈州六府许汝光陜四州春夏雨泽时沾不致为旱即直北之顺天保定河间天津正定永平宣化承德八府易深定冀赵遵化六州春雨间有未透之处而四月下旬之雨一律普沾不特大田播种齐全日内尚虑过多惟畿南之大名广平顺德三府与河北卫辉怀庆彰德三府壤地相接虽连次得雨俱未深透或气数偶有不齐然早夜虔祈并为缓徵借粜之计者已无弗至),接壤六郡独弗被。
诿之气数我岂忍,恒为(去声)虔吁关殷意。
绸缪计亦早频颁,饥溺心敕大小吏。
即今披阅奏报章,沾寸仍惟三与四(日前以途中连遇阵雨因降旨驰询六府情形昨据毕沅河北廿一二之雨多者仅三四寸兹接刘峨所奏畿南三府亦大槩相仿虽称接续沾濡禾苗勃发恐亦慰予跂望之辞盖讳饰最所当戒惟冀仰邀尚不恩贶即六月上旬得有嘉澍晚田可种为迟否则实成旱矣)
虽云接润苗长(上声)发,恐未必然戒饰讳。
惟冀月中嘉澍渥,大田可种祈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