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序
以危楼高百尺分韵得危字 元末明初 · 顾瑛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七月初五日,余会于匡山、琦龙门于楼上,轻风吹衣,爽气浮动,纤月既出,乃移樽楼外阁桥团饮。时瑶笙与琴声歌声齐发,泠泠天表,如《霓裳羽衣》落我清梦。遂各赋诗以纪。
楼上笙歌合奏时,湖山当席最相宜。
风吹轻袂身疑举,人立飞桥意不危。
蜃气欲浮河汉动,秋光已近女牛期。
潘郎容易头如雪,且醉花前双玉卮。
湖光山色楼口占四首 其一 元末明初 · 顾瑛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至正十年五月十八日,余与延陵吴水西、龙门僧元璞匡山外史避暑于楼中,时轻云过雨,霁光如秋。各占四绝句云。
天风吹雨过湖去,溪水流云出树间。
楼上幽人不知暑,钩帘把酒看虞山
绛雪亭秋日海棠花 元末明初 · 顾瑛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得商鼎灵石者数辈日相玩赏,以遣世虑。一日同睹此花,于脱叶间露红蓓蕾于炎风赫日中,甚可惊讶。后三日而花大拆,(一作放)乃延汝阳、莒城二公,炰鳖斫鳝,尝新篘莲花白酒,与花神洗妆。少焉,清风南来,明月东上,顿思匡山寓于越,香山阻于杭,龙门吴江而无信,道路梗绝,莫知何在?余子元臣孤身守忠,存没未保。向之看花觞咏者,唯汝阳一人而已。对花伤感,(一作怀)渐成不乐而罢酒。越五日而河南陆仁良贵太原王楷叔正同舟泊溪上。是晚郁蒸尤甚,而此花尚留数十朵在,亟命书童张席,露坐树傍,相与折花剧饮,各咏言之。呜呼,花不以寒暑而间,人乃有吴越之阻。世殊事异,能不慨然!余向时绛雪亭诗卷,兵至时,为好事者持去,就俾莒城貌图于前,余赋唐律一首于后,请坐客相次以纪,时丙申七月廿八日也。
怪底海棠能狡狯,今年当暑著花鲜。
露黏蝶粉生珠(一作朱)汗,日炙猩红上紫绵
梦断马嵬(一作嵬坡)春信远,神游金谷晚妆妍。
独怜向岁题诗者,不见烧灯花树前。
沁园春 宋 · 张辑
 押先韵
予顷游庐山,爱之,归结屋马蹄山中,以庐山书堂为扁。包日庵作记,见称庐山道人,盖援涪翁山谷例。黄叔豹谓予居鄱,不应舍近取远,为更东泽黄鲁庵诗帖往来,于东泽下加以诗仙二字。近与冯可迁遇于京师,又能节文,号予东仙,自是诗盟遂以为定号。十年之间,习隐事业,略无可记,而江湖之号凡四迁。视人间朝除夕缴者,真可付一笑。对酒而为之歌曰
东泽先生,谁说能诗,兴到偶然。
但平生心事,落花啼鸟,多年盟好,白石清泉。
家近宫亭,眼中庐阜,九叠屏开云锦边。
出门去,且掀髯大笑,有钓鱼船。

一丝风里婵娟。
爱月在沧波上下天。
更丛书观遍,笔床静昼,蓬窗睡起,茶灶疏烟。
黄鹤来迟,丹砂成未,何日风流葛稚川
人间世,听江湖诗友,号我东仙
柳塘春口占四首 其一 元 · 于立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至正十二年正月下浣,春雪方霁,饮酒塘上,水光与春色相动荡,因咏王临川"鸭绿"、"鹅黄"之句,各口占四绝,以纪时叙。嗟乎!世故之艰难,人事之不齐,得一适之乐如此者,可不载之翰墨,以识当时之所寓。况东西南北,理无定止,后之会者谁欤?赋诗者三人,主则玉山主顾君,客子英袁君,予匡庐于立彦成也。
江浦雪消杨柳春,槛下新水碧粼粼。
嫁得东风最轻薄,吹荡柔条拂著人。
赠答新草(十八题二十一首) 其十 熊盛元二零零零年 当代 · 何永沂
五言律诗 押豪韵
熊君盛元,谦和敦厚之士。余于一九九一年庐山之行,盛元兄陪游滕王阁,一见如故,交成莫逆。拙《点灯集》蒙君赐序,其主编之《江西诗词》又屡登余赏析聂诗文章,不免知音之感。
同上滕王阁,危栏顾盼豪。
亦思吟墨面,大笑隐蓬蒿。
感尔虚文庙,容吾舞大刀。
谦谦君子度,脑海碧波涛。
赠答新草(十八题二十一首) 其十六 赠胡迎建兄二零零零年 当代 · 何永沂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江西胡迎建君,亦谦谦君子也,有《帆影集》(诗词)、《近代江西诗话》等大著。余于一九九一年庐山之行,乃首次参加全国性诗坛活动,路经南昌,蒙胡君热情接待。去岁于永兴诗会,大会安排注江漂流,恰同坐一船,有诗寄慨。
相忘人说在江湖,我谓诗坛道不孤。
破帆破浪湿灯亮,共把冰心寄玉壶。
菩萨蛮 清末 · 程颂万
庐山无名花,英吉利人尝至南洲荒岛,见奇花树叶周十亩,花大如车轮,宙合中未有物也。归以其女主维多利亚之名名之庐山此花,九月始开,花大如牡丹,莫知其名。殆维多利花之宝相欤
灵根不伴孤山雪。茜魂偷葬庐山月。
绝代本孤清。人间浪得名。

不曾邀十姊。共逐风姨死。
剩欲访西家。维多利亚花。
阆园诗 其一 明末清初 · 吴伟业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梅村集卷八
阆园者李太虚先生所创别墅也广厦层轩回廊曲榭门外有修陂百顷堂前列灌木千章采文石于西山导清流于南浦绿蕖被沼紫柰当窗芳枳树篱修作架白鹤文鹇飞翱广囿鴐鹅黄鹄游泳清池岂止都蔗为乡素馨成幄已哉况经传惠远厨藏金粟之仪山近麻姑坛拟玉台之观果名罗汉花号佛绀室闻钟丹泉洗药兹为灵境夫岂尘区而吾师偃仰茂林从容长薄千里致程乡之酒十年禹穴之书叔夜铜鎗可容一斗茂先宝剑足值千金焚香而明月满帘斗茗而清风入座张华灯而度曲指孤屿以题诗若将终焉洵可乐也不谓平原鹿走一柱蛟飞始也子鱼已下虞翻之说既而孝顷遽来周迪之军浪激亭湖兵焚樵舍马矢积桓伊之墓鼓声震徐孺之台将仙人之药臼车箱俱移天上岂帝子之珠帘画栋尚出人间云卿弃药圃而不归少陵瀼溪而又往放舟采石浪迹雷塘爱子则痛甚元规故园则情同王粲匡山而不见指章水以为言嘿嘿依人伤心而已于是稽生授简赵子抽毫重邀大别之云再续小园之赋庶几峰连北固不异香炉潮上邗沟居然湓口心乎慰矣叹也何如伟业幸遇龙门曾随兔苑自灌园于海畔将负笈于山中顾兹三径之荒已近十年之别愿依杖屦共肆登临弟子舁陶令之舆兴思彭泽故吏逐谢公之屐寄念东山爰托五言因成十律华林园追陪之宴而今渺然浣花潭话旧之游于兹在矣
先生家住处,门泊九江
彭蠡春来水,匡庐雨后天。
芰荷香石浦,粳稻熟湖田。
独坐凭阑久,虚堂且晏眠。
愿云师庐山 明末清初 · 吴伟业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梅村集卷十
愿师住云居十年而归,出其《匡庐》诗,道五老、石门、九奇、三叠诸胜,飞泉怪瀑不可思议,而尤以御碑亭云海为第一观,竟似住镜光、白银二种世界,不知沧桑浮尘为何等事矣。愿公赠予《五十初度》诗,其落句曰:“半百定将前诺践,敢期对坐听松声。”盖责予前约,会时方丧乱,衰病无家,顾以高堂垂白,不能随师以去也,乃为此诗答之。
胜绝观心处,天风万壑声。
石门千镜入,云海一身轻。
出世悲时事,忘情念友生。
乱离兄弟恨,辜负十年盟。
愿云师 明末清初 · 吴伟业
 押词韵第十六部 出处:梅村集卷一
愿云二十而与予游甲申闻变常相约入山予牵帅不果而师已悟道受法于云门具和尚灵隐来止城西之太平庵云将远游庐岳贻书别予以两人年踰不惑衰老渐至世法梦幻惟出世大事乃为真寔学道一着不可不勉予感其言因作此诗赠之并识予愧也
晓雨西山来,松风满溪阁。
忽得吾师书,别予访庐岳
分携出苦语,殷勤谓同学。
兄弟四十馀,衰迟已非昨。
寄身苍崖巅,危苦愁失脚。
万化皆虚空,大事惟一着。
再拜诵其言,心颜抑何怍。
末运初迍邅,达人先大觉。
劝吾非不早,执手生退却。
流连白社期,惭负青山约
君亲既有愧,身世将安托。
今观吾师行,四海一芒屩。
大道本面前,即是真极乐。
他年趺深岩,白云养寂寞。
一偈出千山,下界钟磬作。
故人叩松关,匡床坐酬酢。
不负吾师言,十年践前诺。
米元晖湖山烟雨图(并序。) 元 · 黄石翁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一 天文类
《湖山烟雨图》初装,即作此诗,久而未写,病后眵昏,聊试目力。岁摄提格秋暮,庐山黄石翁
江南旧物澄心纸,百数十年谁得此。
挥毫无复老元章,付与承家大儿子。
展开素幅作湖山,点染兴入苍烟间。
偶然墨云起霮䨴,风雨偃林生暮寒。
笔端奋迅有疾急,雨气淋漓纸犹湿。
世人藏画尚精微,到此精微下风立。
流寓东南谁与邻,倾怀付与李家亲。
忽因缴駮论资格,纸上数峰微笑人。
李琼司训先生庐山图二十二韵 明 · 倪谦
 出处:明诗纪事 乙签·卷十七
京庠司教万载李先生清雅博物士也尝得颜夏官庐山图一幅甚保爱之间索予题其上庐为古之敷浅原也自昆崙分支南为衡岳东南五岭东北为庐山其景最奇绝古之幽人逸士往往遁迹其间予每慕之而未尝亲历其地有愧于子长者多矣披阅之馀赋此以塞其意云
我闻匡庐镇南服,云是禹贡敷浅原
昆崙支脉远分析,衡岳五岭遥相连。
大江西来浪翻屋,万古眤立洪涛前。
层峦叠嶂数千仞,五老香炉凝翠烟。
金轮紫霄荡白日,鹤鸣双剑摩苍天。
冰帘一片泻空阔,元气喷薄银河悬。
昭明旧隐在何处,中有名开先
漱玉之亭最奇胜,飞瀑正注神龙渊。
栖贤谷西白鹿洞李渤读书今几年。
濯缨枕流双螮蝀,突兀共跨清波眠。
陶潜石亘长涧,远公东林开白莲。
平生慨想不一到,梦绕落星湖水边。
五羊颜君南海客,胸中丘壑谁能光。
兴来泼墨写此景,妙夺造化天无权。
青山蜿蜒欲飞去,满壑浮云纷擘绵。
澄江浩浩渺无际,但见万里乘风船。
渔村樵径遍林麓,有路宛达诸峰巅。
披图可望不可即,似隔弱水观蓬玄。
先生鉴别称俨然,宝惜不啻琼瑶镌。
高堂素壁时挂此,顿使襟怀尘虑蠲。
朝来索我赋长句,愧乏大笔挥如椽。
何当把酒呼李白共和六一山高篇。
玉山佳处分得解字 元 · 赵奕
至正辛卯冬十月,余从苕溪来访玉山隐君,舣船百花洲下,适友人吕伯起御史自闽来,邂逅于官驿,话旧尽日,赋诗为别。明日,携诗偕沈自诚同过玉山中,时省郎伯震龙门山释良琦亦至焉,隐君佳客也。至乃置酒于草堂,复邀山阴王德辅、匡庐于彦成汝阳袁子英同饮。时霜风初寒,具秀,酒半,匡庐山人举杯属余曰:「今日之会,诚不易得,子过宾,且文雅,能无言乎!」余遂以「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分韵赋诗,余得解字,复为序首云。
我从姑苏来,高台逢吕豸。
共坐话当年,日昃不能罢。
回瞻玉山青,百里风帆挂。
维舟草堂前,梧竹自潇洒。
一别逾三秋,相见各惊骇。
开筵出红妆,持杯擘紫蟹。
黄花照白发,流光岂能买。
兹辰且尽乐,一醉百忧解。
题耕客行脚图二首 其一 清 · 朱昆田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出处:笛渔小稿卷第一
碧鸡狂道士耕客是前世庐山种菜僧也耕客遂发愿于十年之后重寻匡俗属画史写行脚图篆癸酉二字于瓢以志入山之期焉
卯君憔悴坐诗饥耕客小字卯君,笑著三生片佛衣。
烧砚旧曾烦画史,打包又欲问禅扉。
百字令 江亭词并序一九二七年 清末民国初 · 杨度
 押词韵第八部
人生哀乐全由心境。境既生心,心复生境,于境若有爱憎,于心即有哀乐;实则哀即是乐,乐即是哀,境即是心,心即是境,对待相消,了无一物,自非圣人,不能悟此。予与午贻交三十年,同游湘绮门下,既闻《庄子》逍遥之旨,更治《春秋》经世之学。光绪戊戌同赴京师应礼部试,午贻以一甲第二人及第翰林,而予落第南归。将出京时,偶游城南江亭,即陶然亭也,依百字令题词亭壁,有“西山王气黯然”之语;午贻和之,则曰“碧水明霞相照”,词意皆言朝政。其时政局可安可危,见危则哀,见安则乐,境以心成,心由境转,自心自境,自哀自乐,故同一江亭,而二人哀乐相反又如此。未几而清室亡,共和成,予仍坚持君宪主义不变,一败于前清,再败于洪宪,三败于复辟。洪宪之役,午贻与焉。予于君宪三败之后,自谓对国家、对主义忠矣,可以已矣,乃不更言经世,而由庄以入佛,数载修心,遂有庐山悟道之事。午贻相与参修,亦成大觉。岁丁卯重会京师时民国十六年春,距戊戌三十年矣。世变愈亟,人心愈扰,午贻复续《江亭词》示予索和。其词则曰:“听唱孤蒲新曲子,洗尽从前懊恼”。予词亦曰:“一自庐山看月后,洞彻身心俱了”。词意全同,与前尽异,盖皆悟后之辞矣。午贻言曰:“今日乃无哀乐可言。”予曰:“然哉!哀即是乐,乐即是哀,只有一心,并无二境,境即是心,心即是境,并无一境,亦无一心,无心无境,即无哀乐;心无哀乐,名曰哀乐,无心哀乐,名曰无心。极乐世界,诸佛境界,如是如是。故同一江亭,而二人哀乐,前后有无,相反相同,又复如此。”于是午贻与予各为词序,彼序其事,我序其心。此如寒山、拾得之诗,游戏人间,偶然唱和,词耶?偈耶?非所问矣。词曰:
一亭五羊,剩光宣朝士,重来醉倒。
城廓人民今古变,不变西山残照。
老憩南湖,壮游瀛海,少把潇湘钓。
卅年一梦,江山人物俱老。

古司马文章,卧龙志业,无事寻烦恼。
一自庐山看月后,洞彻身心俱了。
处处沧桑,人人歌哭,我自随缘好。
江亭三叹,人间哀乐多少。
附一:夏寿田《百字令·江亭词》
西山晴黛,阅千年兴废,依然苍好。竖子英雄都一例,付与断烟荒草。一勺南湖,明霞碧水,未觉风光少。不堪回首,酒徒词客俱老。
休问沧海,龙争虎战,闲事何时了。听唱孤蒲新曲子,洗尽从前懊恼。随分题襟,等闲侧帽,一角江亭小。不辞尽醉,明朝花下来早。
附二:杨庄《百字令·和伯兄虎禅师答天畸居士 江亭怀旧之作兼呈畸公》(一九二八年春
江亭迢递,祗前峦葱翠,青青未了。嫩绿鹅黄看不尽,忽忆旧游情调。憩迹湖山,骋怀江海,时日经多少。苍颜犹在,此心曾虽俱老。
白笑漆室衿期,班昭意志,妄扰虚明照。顿觉妙圆情净性,即是六根烦恼。无色无空,即支即色,冷暖凭谁道。人间游戏,荣枯哀乐都好。
附三:夏寿田《百字令·天畸答词》
襄阳半偈,喜丹霞行脚,新逢灵照。闻道十年依净土,万事一朝都了。放下须弥,拈来寸草,时节因缘到。洞庭水满,君山湖上青好。
应笑多口阿师,禅床高坐,演尽三玄要。除却六根烦恼外,那有净明心妙。人海团瓢,空山鈯斧,分向毗耶老。三千里外,时间清夜孤啸。
古德言: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不得成正觉。又云:一人发心,归真十方,虚空悉皆销殒。敬和来词,为大士成佛贺。戊辰闰月夏寿田
己未九日偕孟璞君谦扫叶楼 其一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八
明高士龚贤字半千上元人,以诗画名。清初,带发为僧,游庐山,归筑扫叶楼清凉山麓,今楼犹存。己未九日,与孟璞、谦公游此,其画像笠屐萧然,初非缁流,不僧不俗,殆贾岛之流欤?
斯人生岁晚,潇洒似秋清。
行到翠微里,时闻红叶声(楼在翠微亭下。)
一朝高士传,半世老僧名。
今日无风雨,开楼江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