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序
朱烈女诗 清 · 邓廷桢
 押哿韵 出处:双砚斋诗钞卷十一
烈女名义娥,宁国举人朱元鼎之女。一岁失乳,养于戚属仙氏。仙有子孙,长于女二岁,遂缔姻焉。甲申春,仙子与女皆出痘,女愈而仙子殇。女不知也,询其姑,姑以告。女痛哭毁,胸前痂尽落。姑慰之曰:「儿勿尔。将抚若为女,且择婿焉。」女曰:「恶有门阀如两家而再字者乎?」遂绝食二日死,年十岁。其家以其殇也,不以闻。今年,陆大令始为予言其事,亟命有司具状,将以请于朝而旌之,并赋诗一章。
结发为昏姻,白璧一双瑳。
两小故无猜,大义识亦颇。
罡风惊噩梦,箫楼遽倾陊。
拊膺涕纵横,创血碧衫裹。
威姑苦相劳,此计毋乃左。
鹣鲽已共命,安肯变果蠃。
伏枕摧胏肝,引镜截髫鬌。
柔肠甘寸断,岂借萝葡火。
地下从童乌,匪石比砢硪。
行将达天阊,窃谓勿殇可。
刘黄头行 清 · 邓廷桢
 出处:双砚斋诗钞卷七
元氏鄙人刘黄头斸地得石一方,弗之异也。视之有字,乃乞识字者审视之,则石为唐故宣州某公之配贾夫人墓志铭,撰书者为夫人犹子,文则铭后别缀一行,云:「后一千三百年为刘黄头所发。」黄头闻其有己名也,乃大骇异,县之人亦相与诧叹之。事闻于太守陶公凫香,下县令拓一纸,考其所推年数,盖志作于唐建中二年,逮今实一千百三年,而志云「一千三百年」为小误,然刘黄头之名适合,固亦奇矣。太守拓以见赠,为作此诗。
堂封马鬣何年毁,平楚苍凉暮烟起。
野人斸地闻登登,片石规方土花紫。
谁与斸者刘黄头,一丁不识锄不休。
村学蒙师辨点画,拂拭谛视文钩辀。
最后分明字十二,千三百年乃出地。
大书深刻黄头名,拍手哗然称怪事。
太守嗜古兼嗜奇,闻之亟令施毡椎。
文体犹馀六朝习,书法秀整真唐碑。
长沙后人有淑媛,冰雪空闺泪如霰。
半世枯骸托外家,一抔浅土辞乡县。
作志先计发冢年,数虽小误名则传。
何物黄头细民耳,应谶乃在千秋前。
我云此事安足怪,傅会神奇毋乃太。
才人作意誇精能,造物无端弄狡狯。
冰泮滹沱石墨新,人间知有贾夫人。
他年集古重编录,更与黄头记夙因。
寿堂公宴诗 其一 甲申 清 · 袁枚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十八
乾隆元年,余与王生同太守偕升名于鸿词科。今年入都,领郡宣州亚相刘绳庵率诸徵士饯诸锡寿堂,堂为生同大父文恭公故第。三十年来,同人寥落,与者七人。庶子钱坤一为写《七清图》,各赋数诗。忆枚召试时裁二十一岁,在徵士录中,最居牍尾。今又以不与会之故,题诗亦居纸尾,岂有数存乎其间耶?卷中阙五律一体,为续成之。
王粲同徵日,袁丝最少年。
几番隔江海,卅载过云烟。
皓首重相见,沧桑说旧缘。
长安公饯者,落落晓星悬。
宣州道上孙敦夫太守 其一 清 · 袁枚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补遗卷二
己未正月,余寓孙牧堂翰林家,公子敦夫才七岁。别四十馀年,孙守宣州,而余游黄海,突逢道中,奉赠二首。
五马旌旗狭路逢,下车人忽问衰翁。
为言四十四年别,可认当时七岁童。
扬州慢 清 · 张祥河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诗舲词录卷二
丁丑中秋维扬舟次送澹渊宣城,荃士归泖上。余因事少留,临歧各有黯然之色。酒半,取白石自度曲,并用其韵以写别怀
谒岱东来,渡河南下,挂帆共数归程。
望秋山不见,莽莽隔遥青。
夕阳外、江潮远去,酒边愁阵,谁出奇兵。
渐分飞征雁,孤舟今夜芜城

客中送客,算匆匆、时序须惊。
指宛水波长,吴淞梦近,难遣离情。
百岁几回圆月,笙歌起、和我诗声。
更清晖,天末疏星,镫傍寒生。
搭鱼诗 清初 · 查慎行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客船集
沿江捕鱼者碇小船急流中截二尺许缗而不钩系豕肉作饵两人对把一竿随放随收鲦鱼长二三寸者应手而出稍缓则吞饵逝矣日可得数十斤名曰搭鱼曝乾加红曲为鲊鬻于宁国山中
昔读鱼具诗,纤悉苦难晓。
今来江湖畔,意外骇机巧。
竹竿二尺长,芳饵系其杪。
曲钩浑不用,缗直影随表。
濊濊水声中,鳞鳞出白小。
有如拾蚌蛤,一一向盆沼。
十不失二三,得心手驯扰。
自从罔罟设,水族久莫保。
此法古未传,吁嗟更谁造。
庖厨穷口腹,物命例短夭。
有情为恻然,放箸吾忍饱。
红蕙花诗册尾 其一 己卯 清 · 龚自珍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苏州袁廷梼字又凯,有王晋卿顾仲瑛之遗风,文酒声伎,江南北罕俪者。当时座客,极东南选,而家大人未第时,亦曾过其宅。君死后,家资泯然。今年冬,有絺而秀者,来谒于苏松太道官署,寒甚,出晋砚求易钱,则又凯嗣君也,大人赠以资,不受其砚。噫。西华葛帔,刘竣著书,所从来久矣。钮非石亦其座上客,非石尝为君致洞庭山红蕙花一本,君大喜,贮以汝州瓷,绘以宣州纸,颜其室曰:红蕙花斋。名其诗文曰:《红蕙斋集》。刻其管曰:红蕙斋笔。又自制《红蕙花乐府》,付梨园部。又徵人赋红蕙诗,海内词流,吟咏殆遍。今嗣君抱来乌丝阑素册高尺许,皆将来故也。君之风致可想见矣。余悲盛事不传,感而题于册尾。
香满吟笺酒满卮,枫桥宾客夜灯时。
故家池馆今何许,红蕙花开空染枝。
叔父寄敬亭封题曰手制 明末清初 · 施闰章
 出处:学馀诗集卷之七
敬亭山甚多,僧不胜徵求,卒杂以他产。吾乡好事者尝于谷雨后数日入山,手摘而焙之,香色并异。
馥馥如花乳,湛湛如云液。
将茶煮江水,不改江水白。
问此来何方,言出君故乡。
故乡山嵯峨,托根生山阿。
枝枝经手摘,贵真不贵多。
念我骨肉亲,欲归会无因。
游子感故物,惆怅江南春。
黄门高冢歌 明末清初 · 施闰章
 出处:学馀诗集卷之二十二
莱阳姜给谏如农,明末建言触忌,廷杖,谪戍宣州卫。会国变道阻,逾数年始至,遗命卒葬敬亭山下。吴中士大夫私谥为贞毅」。
谢公久逝杜韩死,敬亭佳客能有几。
朅来突兀姜黄门,生爱敬亭死不已。
黄门不是爱山川,愤切遗忠痛心髓。
一抔之土五尺坟,明末孤臣某在此。
平生骨鲠重如山,怒撄虎豹号天关。
身幽诏狱杖阙下,偷生岂复思人间。
薄谴忽谪宣州戍,戈便踏江南路
时艰中道阻干戈,乱后重来已迟暮。
国步虽移心未改,家园无梦归东海
誓言埋骨敬亭陲,贞魂毅魄留千载。
于乎,魂归阊阖将如何,欲就重华旧泪多。
蓬莱水浅碣石泐,黄门高冢长嵯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