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正文
辞谢隗嚣 东汉 · 方望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一
足下将建之业,弘不世之功,而大事草创,英雄未集,以望异域之人,疵瑕未露,欲先崇郭隗,想望乐毅,故钦承大旨,顺风不让。
将军以至德尊贤,广其谋虑,动有功,发中权,基业已定,大勋方缉。
今俊乂并会,羽翮比肩,望无耆耇之德,而猥托宾客之上,诚自愧也。
虽怀介然之节,欲洁去就之分,诚终不背其本,贰其志也。
何则?
范蠡收责句践,乘偏舟于五湖
咎犯谢罪文公,亦逡巡于河上。
夫以二子之贤,勒铭两国,犹削迹归愆,请命乞身,望之无劳,盖其宜也。
乌氏龙池之山,微径南通,与汉相属,其傍时有奇人,聊及闲暇,广求其真。
将军勉之(《后汉·隗嚣传》,「更始二年,遣使征将行,方望以为更始未可知,固止之,不听。以书辞谢而去」。又见袁宏《后汉纪》,小异。)
政论 其十一 东汉 · 崔寔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六
昔者圣王立井田之制,分口耕耦地,各相副适,使人饥饱不遍,劳逸齐均,富者不足僭差,贫者无所企慕。
始暴秦隳坏法度,制人之财,既无纪纲,而乃尊奖并兼之人。
乌氏以牧竖致财,宠比诸侯;
寡妇清以攻丹殖业,礼以国宾。
于是巧猾之萌,遂肆其意。
上家居亿之赀,户地侔封君之士,行苞苴以乱执政,养剑客以威黔首,专杀不辜,号无市死之子,生死之奉,多拟人主。
故下户踦岖,无所跱足,乃父子低首,奴事富人,躬帅妻孥,为之服役。
故富者席余而日织,贫者蹑短而岁踧,历代为虏,犹不赡于衣食,生有终身之勤,死有暴骨之忧,岁小不登,流离沟壑,嫁妻卖子,其所以伤心腐藏,失生人之乐者,盖不可胜陈。
故古有移人通财,以赡蒸黎。
今青、徐、兖、冀,人稠土狭,不足相供,而三辅左右,及凉、幽州内附近郡,皆土旷人稀,厥田宜稼,悉不肯垦发。
小人之情,安土重迁,宁就饥馁,无适乐土之虑。
故人之为言瞑也,谓瞑瞑无所知,犹群羊聚畜,须主者牧养处置,置之茂草则肥泽繁息,置之硗卤则零丁耗减。
是以景帝六年诏郡国,令人得去硗狭就宽肥。
武帝遂徙关东贫人于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会稽,凡七十二万五千口,后加徙猾吏于关内。
今宜复遵故事,徙贫人不能自业者于宽地,此亦开草辟土振人之术也(《通典》一)
风俗通义佚文卷:氏姓下 其一百三十九 东汉 · 应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
乌氏
汉有青乌子,善数术(《广韵》十五《青》)
风俗通义佚文卷:氏姓下 其一百四十六 东汉 · 应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
乌氏
有三乌大夫,因氏焉。
禅林寺净秀行状 南梁 · 沈约
 出处:全梁文卷三十一
比丘尼释净秀本姓梁氏安定乌氏人也。
其先出自少昊,至伯翳治水赐姓嬴氏
周孝王时,封其十六世孙非子于秦。
其曾孙秦仲,为宣王侯伯。
平王东迁,封秦仲少子于梁,是为梁伯
汉景帝世,梁林为太原太守,徙居北地鸟氏,遂为郡人焉。
自时厥后,昌胤阜世,名德交晖,蝉冕叠映。
汉元嘉元年,梁景为尚书令,少习《韩诗》,为世通儒。
魏时,梁爽为司徒左长史秘书监,博极群书,善谈玄理
晋太始中,梁阐为凉、雍二州刺史,即尼之乃祖也。
阐孙撝,晋范阳王虓骠骑参军事渔阳太守
永嘉荡析,沦于伪赵,为秘书监、征南长史
后得还晋,为散骑侍郎
子畴,字道度,征虏司马。
子粲之,仕征虏府参军事封龙川县都亭侯
尼即都亭侯之第四女也。
挺慧悟于旷劫,体妙解于当年,而性调和绰,不与凡孩孺同数。
弱龄便神情峻彻,非常童稚之伍,行仁尚道,洗志法门。
至年十岁,慈念弥笃,绝粉黛之容,弃锦绮之习,诵经行道,长斋蔬食。
年十二,便求出家,家人苦相禁抑,皆莫之许。
于是心祈冥感,专精一念。
乃屡昭祥,亟降瑞相
第四叔超,独为先觉,开譬内外。
故雅操获遂。
上天性聪睿,幼而超群。
年至七岁,自然持斋。
家中请僧行道,闻读《大涅槃经》,不听食肉,于是即长蔬不啖。
二亲觉知,若得鱼肉,辄便弃去。
昔有外国普练道人,出于京师,往来梁舍,便受五戒。
勤翘奉持,未尝违犯。
日夜恒以礼拜读诵为业,更无馀务。
及手能书,常自写经,所有财物,唯充切德之用。
不营俗好,少欲入道。
父母为障,遂推流岁月,至年二十九,方获所志,落发青园,服膺寺主
上事师虔孝,先意承旨,尽身竭力,犹惧弗及。
躬修三业,夙夜匪懈。
僧使众役,每居其首,精进劬勒,触事关涉。
有开士马先生者,于青园见上,即便记云:此尼当生兜率天也。
又亲于佛殿内坐禅,同集三人,忽闻空中有声,状如牛吼。
二尼惊怖,迷闷战栗,上惔然自若,徐起下床,归房执烛,检声所在。
旋至构栏,二尼便闻殿上有人相语云:各自避路,某甲师还。
后又于禅房中坐,伴类数人,二尼劓眠,此尼于睡中见有一人,头届于屋,语云:勿惊某甲师也。
此尼于是不敢复坐。
又以一时坐禅,同伴一尼,有小缘事,暂欲下床,见有一人抵掌止之曰:莫挠某甲师。
于是闭气徐出,叹未曾有。
如此之事,比类甚繁,既不即记,悉多漏忘。
不得具载。
性爱戒律。
进止俯仰,必欲遵承。
于是现请曜律师讲,内自思惟。
但有直一千,心中忧虑事不办,夜即梦见鸦鹊鸲鹆雀子各乘车,车并安轩,车之大小,还称可鸟形,同声唱言:我助某甲尼讲去。
既寤欢喜,知事当成。
及至就讲,乃得七十檀越,设供果食皆精。
后复又请颖律师开律,即发讲日,清净罂水,自然香如水园香气,深以为欣。
既而坐禅得定,至夜中方起。
更无馀伴,便自念言将不犯独,即咨律师
律师答云:无所犯也。
意中犹豫恐违失,且见诸寺尼僧多有不如法。
乃喟然叹曰:呜呼!
鸿徽未远,灵绪稍聩。
自非引咎责躬,岂能导物?
即自忏悔,行摩那睡。
于是京师二部,莫不咨嗟。
云如斯之人,律行明白,规矩应法,尚尔思愆。
何况我等,动静多过,而不惭愧者哉!
遂相率普忏,无有孑遗。
又于南园就颖律师受戒,即受戒日,净罂水香,还复如前。
青园诸尼及以馀寺,无不更受戒者。
律师于是亦次第诣寺,敷弘戒品,阐扬大教,故宪轨遐流,迄届于今。
律师又令上约语诸寺尼,有高床俗服者,一切改易。
上奉旨制勒,无不祗承。
律藏之兴,自兹更始。
后又就三藏法师受戒,清净水香复如前,青园徒众既广,所见不同,师已迁背,更无觐侍。
于是思别立住处,可得外严圣则,内穷宴默者。
宋大明七年八月,故黄修仪南昌公主,深崇三宝,敬仰德行,初置精舍。
上麻衣弗温,藿食忘饥,躬执泥瓦,尽勤夙夜
宋泰始三年明帝赐号曰禅林
盖性好闲静,冥感有徵矣。
而制龛造像,无不毕备。
又写集众经,皆令具足。
装潢染成悉自然,有娑罗伽龙王兄弟二人现迹,弥日不灭。
知识往来,并亲瞻睹。
招纳同住十有馀人,训化奖率,皆令禅诵。
每至奉请圣僧,果食之上,必有异迹。
又于一时,虔请圣众,七日供养,礼忏始讫,摄心运想,即见两外国道人,举手其语:一云呿罗,一云毗呿罗。
所著袈裟,色如桑椹之熟。
因即取泥,以坏衣色,如所见放。
于是远近尼僧,并相放学,改服间色。
故得绝于五十之过,道俗有分者也。
此后又请河耨达池五百罗汉,日日凡圣无遮大会,已近二旬。
供设既丰,复更请罽宾国五百罗汉,足上为千。
及请凡僧,还如前法。
始过一日,见有一外国道人,众僧悉皆不识,于是试相借问,自云从罽宾国来。
又问来此几时,答云来此一年也。
众僧觉异,令人灾培门,观其动静。
而食毕,乃于宋林门出。
使人逐视,见从宋林门去,行十馀步,奄便失之。
又尝请圣僧浴,器盛香汤,及以杂物,因而礼拜。
内外寂默,即闻器桸杓作声;
如用水法,意谓或是有人出。
便共往看,但见水杓自然摇动,故知神异。
又曾夜中忽见满屋光明,正言已晓,自起开户,见外犹暗,即更闭户,还床复寝,久久方乃明也。
又经违和极笃,忽自见大光明,遍于世界,出河树木,浩然无碍,欣尔独笑。
旁人怪问,具陈所见,即能起行,礼拜读诵,如常无异。
又于一时复违和,亦甚危困,忽举两手,状如捧物,语旁人不解。
问言为何所捧?
答云:见宝塔从地出,意欲接之。
幡花伎乐,无非所有。
于是疾恙豁然而除,都无复患。
又复违和,数日中亦殊绵惙,恒多东向视,合掌向空,于一时中。
急索香火,移时合掌,即自说云:见弥勒佛及与舍利佛目连等诸圣人,亦自见诸弟子,数甚无量,满虚空中。
须臾,弥勒下生翅头末城,云有人持幡华伎乐及三台来迎于此。
上幡华伎乐,非世间比。
半天而住,一台已在半路,一台未至半路,一台未见。
但闻有而已。
尔时已作两台,为此兆故,即更作一台也。
又云:有两树宝华在边,人来近床,语莫壤我华,自此之后,病即除损,前后遇疾,恒有瑞相,或得凉风,或得妙药,或闻异香,病便即愈,疾瘥之为理,都以渐豁然而去,如此其数不能备记,又天监三年一夏违和,于昼日眠中,见虚空藏菩萨,即自围绕诵呗
呗声彻外,眠觉,所患即除。
又白日卧,开眼见佛入房,幡盖满屋,语旁人令烧香,丁自不见。
上以天监五年六月十七日得病,苦心闷,不下饮。
彭城令法师,以六月十九日夜得梦见一处,谓是兜率天上,住止严丽,非世间比,言此是上住处,即见上在中。
于是法师有语上:上得生好处,当见将接。
上是法师,小品擅越,勿见遗弃。
上即答云:法师丈夫,又弘通经教,自应居胜地。
某甲是女人,何能益?
法师又云:不如此也。
虽为丈夫,不能精进,持戒不及,上时体已转恶,与令法师素疏,不堪相见,病既稍增,饮粥日少,为治无益,渐就绵惙。
至七月十二日,尔时天雨清凉,闷势如小退,自云梦见迎来至佛殿西头,人人捉幡竿,犹车在地。
幡之为理,不异世间队担、鼓旗幡也。
至二十日,便绝不复进饮粥。
至二十二日请相识众僧设会,意似分别。
至二十五日,云见十方诸佛,遍满空中。
至二十七日中后,泯然而卧,作两炊久,方复动转。
自云上兜率天,见弥勒及诸菩萨,皆黄金色。
上手中自有一琉璃清净罂,可高三尺许以上。
弥勒即放光明,照于上身。
至兜率天,亦不见饮食。
自然饱满,故不复须人间食也。
但闻人间食皆臭,是以不肯食。
于彼天上,得波利面。
将还,意欲与令法师
有人问何意将面去?
答云:欲与令法师
是人言令法师是人中果报,那得食天上食,不听将去。
既而欲见令法师闻居,上为迎法师来相见。
法师:可作好菜食,以饷山中坐禅道人;
若修三业,方得生兜率天耳。
法师不坐禅,所以令作食饷山上道人者,欲使与坐禅人作因缘也。
自入八月,体中亦转恶,不复说馀事。
但云有三十二童子,一名功德天,二名善女天,是迦毗罗所领,恒来在左右,与我驱使。
或言得人饷饮食,众中行之。
复云空中昼夜作伎乐,闹人耳也(《广弘明集》二十三)
唐故密亳二州刺史安州都督郑公碑706年2月 初唐 · 崔融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公讳仁恺。
字仁恺
郑者宗周之圻内国。
宣王封其弟友于咸林。
以国为姓。
京兆□其都□至武公平王东迁之后。
焉依(阙八字)
济前后河食溱洧焉。
河南新郑
是故今为荧阳人。
武公子代为周司徒
诗人美之。
其诗曰。
缁衣之宜兮。
弊予又改为兮。
□有司农□□汉有司农□□□□□□晋有司空袤。
洋洋乎良史书之。
清风流于四海。
盛德加于百代。
郁为天下甲族。
搢绅士大夫靡然到今。
犹鳞介之宗龟龙也。
曾祖□育周议曹□□□□骑中□□□□□□守祖子裕。
毕王友大丞相仓曹武泉郡太守
父宏谅。
安定郡法曹
并列为君子之林。
称为英俊之□易其至矣。
知微而知章
诗不云乎令闻□令望。
杨公四叶。
远推□□之孙。
杜侯五代
复见神仙之子。
公吸淳耀。
滋灵液。
因地美而兰生。
受天真而茂。
怀文抱质。
□□□方机思内潜。
□□外□拔自弱冠□□□□□□艰□殆将灭性。
属隋氏爽驭。
海水偫飞。
衣冠荡析。
既乱离而瘼矣。
礼乐逃散。
争携持而去之。
圣唐载造区夏。
削平宇宙。
□道焚林求贤命职。
起家补(阙八字)宗卫录事参军拜□□子通事舍人
詹事府主簿
汉邸与并游。
邺园与应刘方驾。
豳州三水同州蒲城县令
君述职二城。
推明三辅。
覈为政□□□□养□□□辟土植谷。
夏长秋成。
市无堕游。
家安农业。
鱼菜不乏食。
毛米无所□□□望风□□□□党闻名而自化。
秩满。
莱州长史
是时也。
青邱负阻。
沧海扬波。
乃眷行师。
深惟利涉。
制命公为造船使。
赤马黄龙。
万艘千轴。
成之不日。
望之如云(阙十字)
以西候多虞。
边寄为重。
制授公□州都督府司马
驰驿之官。
都督崔馀庆
绝俗之士也。
每推公清心。
谈不容口。
高宗升中岱岳预陪(阙十字)寻□□州长史□之□□旧壤湫□□□□咨□诉□□□□□乃□□占星离疆画野。
得郊原之爽垲。
当水陆之要冲。
城邑洞开。
闾阎对出(阙十二字)
权授使持节密州诸军事
密州刺史
□叶推良。
门归通德。
有同衣锦。
时论荣之。
居无何。
使持节亳州诸军事亳州刺史
传车骖驾。
鼓吹旌旗。
故人不敢私恩□□□子□□相名□乡□□□国霸□□□大行惠化丰洽□乎时礼云及年病相成。
可以致政于君。
可以传事于子。
诣阙上书。
乞辞荣秩。
优制许焉。
从高志也。
婆娑田□夭㑥邱坟始鸠杖而□□俄□衣而□□□□□元□岁□□□九月□□朔廿五日□□遘疾薨于东都惠训里第。
享年七十有六。
呜呼哀哉。
惟公五山之精。
六金之英。
大□所成。
刜钟无声。
生而异状。
幼而殊□□□□□成□□□□□信发□□□□清机虚冲默体。
言出乎口。
应而莫违。
道存乎身。
酌而罔极。
延颈者日有所得。
倾耳者日有所闻。
节于损已。
丰于济物。
四践□□二登邑宰
三为别(阙十一字)朝□夫学始于
中于老庄。
终于释教。
故能全耳目。
逸形神。
兀然体命。
油然合道。
彼苍不仁。
歼我明悊。
呜呼哀哉。
其年十一月
与夫人合葬(阙十字)平原。
礼也。
垂拱二年
贝州父老乃相与而谋曰。
自州辞骥足。
及野送龙⿰(车
缠慕百城。
行淹一纪。
昔年草莽。
閒桃李而(阙十字)两邑(阙九字)德逾芳神其如在。
咸恐栾公之社。
蓬渚何常。
武侯之祠。
桑田且变。
广祈时彦。
奉赞徽音。
乃建丰碑。
式扬清德。
其碑先寘于(阙十字)(阙八字)纪绩刊碑情深于即事。
未有居诸逾于十载。
犹结去思。
人吏隔于存亡。
仍崇颂记。
虽周人缅怀于邵伯
未是过(阙十六字)豫郡□□□□□□之镇荆州千年堕泪。
夫人清河郡君房氏。
司隶刺史皇朝赠徐州都督临淄定公之孙。
太尉(阙二十九字)公特所钟爱。
每谓亲族曰。
我女实贤明。
尝退朝之馀。
时与参谋政事。
及御车有典。
结镜言归。
芬若(阙二十三字)匡夫□范训子知方。
博综书林。
深明觉道。
性纯孝。
丁公忧。
哀毁踰礼。
乃表奏男智度女光严出家。
以申追福(阙二十四字)悲□今日西阶之葬应天皇帝纂尧兴运。
配天。
遽覃锡类之恩。
特降追荣之礼。
神龙二年二月一日
制赠公(阙十三字)军事安(阙七字)之赠鸿恩被于九京。
高密邓禹之封。
盛烈光于千载。
有子十人。
长曰爱客。
万州刺史
赠□州刺史□□□□朝(阙二十字)朗州刺□□子真客。
中散大夫晋州临汾
次子智度。
京懿德寺僧。
次子固忠。
定潞许三州刺史少府□□□□□二□□□□书□部侍郎次子慈明。
赵□□□□□□卿曹州刺□次子信卿
左屯卫长史
八龙齐骋。
六凤偫飞。
读先圣之文。
行诸侯之孝。
潘中郎之茹泣。
顾慕修埏。
内史之衔□□□大□灵衣曳曳。
容驾迟迟。
之□□在之暮时。
元阙□□不复睹。
阴堂闭兮从此辞。
乃作铭曰。
大哉宣后。
诗歌中兴。
武公载德。
缁衣是称。
乃作卿士
良哉股肱。
玉鈜金干。
□涌□蒸盛德必祀。
信而有徵(其一)
惟岳降神。
及申。
□□纯嘏。
文质彬彬
道光邦国。
行重彝伦。
廊庙之宝。
社稷之臣(其二)
肃肃端士。
宦成两宫。
英英时彦。
□□□同舞鸾驯雉。
□□返风。
太邱贲德。
密贱推功(其三)
魏重题舆。
汉隆□□□□□轼三居展骥。
鳌川波静。
鸟城风被。
楛矢东来。
白环西暨(其四)
按节海沂。
分符谯沛。
明明良牧。
帝庭称最。
迁□兽威□□□□一变浇俗。
翳公是赖(其五)
岁穷钟漏。
日运□□□□□□广德悬车。
方寻三略。
言从二疏。
俄悲梦奠。
忽怆楹书(其六)
汉封乐毅
周祀庭坚
皇矣圣作。
畴德旌贤。
昭锡□□□□□□滕公之室。
原氏之阡。
棠阴一谢。
堕泪千年(其七阙三字)
兮谓盛德遵释老兮宪
孝于家兮忠于国。
人之英兮士之则。
朱鸟南兮元武北。
日翳翳兮泉门黑。
□冥冥兮□□□翠□□□丹字刻(其八)
疏勒国王裴安定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三十九
维开元十六年岁次戊辰正月戊戌朔十四日辛亥。皇帝若曰。
万邦述职。无隔华夷。
五等疏封。式固藩屏。
咨尔疏勒阿摩支知王事左武卫将军员外置裴安定。诞灵蒲海。
禀秀葱山。蕴义以立名。
蹈仁而成德。虽日月所炤。
莫非王土。而烽燧时警。
犹曰虏庭。遂能捍彼边陲。
归我声教。载阐畴庸之义。
俾宏利建之风。今遣大理正鸿胪少卿梦松册尔为疏勒王
于戏。允迪由庚。
勿替敬典。绥厥戎落。
永为汉藩。尔往钦哉。
授裴炜等诸州刺史 盛唐 · 孙逖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
门下。
中大夫前守安定郡太守裴炜等。
位分中外。
名著朝廷。
或课绩多年。
或招辑成政。
礼云终服。
官以授人。
旧章斯在。
新命宜及。
俾膺藩岳之任。
更展循良之称。
可依前件。
太子詹事王公神道碑 盛唐 · 孙逖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十三
洪范五福。一曰寿。
三曰逌好德。全生养形者。
为寿而已。非有德而不彰。
履仁蹈义者。为德而已。
非有后而不昌。天生大贤。
神降元吉。倚福禄而登祚允者。
宿预公焉。公讳同晊。
字某琅琊临沂人也。
其先有子晋。以启其初牒。
将军剪。以固其元冑。
中尉吉。以大其儒门。
丞相导。以蕃其乡族。
自导至公。十有一代。
礼乐增业。衣冠济美。
天下之人。谓之著姓。
曾祖宽。陈侍中
祖诲之。皇朝秘书郎
父知。无禄早世。
皆先达之良也。公夙遭闵凶。
不禀严训。圣善所育。
孩提有成。体恬淡之性。
资醇醲之德。学无常主。
言不为华。践行而隐其辙迹。
袭明而晦其光耀。湛然以静。
渊然以默。故谈者无得而名焉
仪凤调露之间。太夫人春秋高矣。
愿及亲以筮仕。岂要君而择禄。
繇是解褐邓州南阳丞。六安不乐。
吾闻其语。公则喜焉。
孝子之致养也。秩满。
济州司法参军垂拱中
冤狱起。州将嶭顗伏法。
以公坐是。失职十有馀载。
十年不调。人以为难。
公即坦然。仁者之处约也。
久之。选授吉州司法参军
以丁内忧。哀毁过于礼。
几至不全。丧服既除。
哀心未尽。遂不茹荤血于身矣。
神龙初调补司农寺主簿。时从父弟同皎选尚公主
驸马都尉。公以国亲。
封宿预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
得而勿喜。知来者之不可却也。
寻坐驸马所累。调建州司仓参军
失而无愠。知去者之不可止也。
睿宗受命。亡辜开释。
授公申王府主簿。寻又增秩朝散大夫
于是乎见倚伏之回冗矣。居岁馀。
制摄安州都督府司马。除太子舍人
太子中舍人。历太子家令
宗正少卿。迁左庶子
东封之岁。表请归閒。
制授亳州刺史致仕。凡官历二纪。
将更五君。险阻则遇屯。
和平则之泰。康强则陈力。
羸老则向晦。命非吾有。
委运推移。身非吾有。
与时消息。动斯可效。
静斯可则。古之至人。
谓是全德。春秋八十有四。
开元十六年七月十二日。遘疾终于京兆安兴里之私第。
皇上以公春华秋实之称。著于两宫。
故赠以太子詹事。饰终之礼。
厚莫重焉。有司以公天经地义之德。
冠乎百行。故谥之曰孝。
易名之典。善莫大焉。
公束带于朝。端然齐肃。
目不迕视。体无懈容。
其从官也。常避右职。
其御下也。务存大旨。
不矫举以求是。不忧务以近名。
所谓建陵之长者也。公雅好释典。
尤邃禅门。爰有别业。
使营精舍。悬车之后。
隐几于兹。不出户庭。
弥入真寂。斯所谓维摩之梵行也。
公身居显位。子至大官
万石集门。伯禽拜后。
而能谦约自退。忠俭有恒。
占田必先于穷僻。卜宅不更于爽垲。
所谓公绰之不欲也。公属之内。
开鲁馆者二人。六姻之中。
降虞嫔者再世。而能进不求宠。
退不失亲。远而不携。
进而不逼。斯所谓山甫之保身也。
诗曰。瑟彼柞棫。
民所燎矣。岂弟君子。
神所劳矣。宜王公之受兹茀禄。
式是繁祉。享高年以有终。
保令闻而不已者也。初公娶于安定皇甫氏
太子舍人德参之孙。洛阳县寡过之女。
温惠成性。徽柔作则。
降年不永。先公即冥。
安厝之日。公为郡掾。
虽班秩有等。邱封尚卑。
而精灵所宁。岁月滋久。
而公之克葬。礼用上卿
同于旧穴。是废王命。
祔于新茔。未达神理。
卜梦通感。子孙是依。
魂无不之。合乃非古。
开元十六年十月七日。葬我孝公偃师县首阳山之南原。
夫人旧茔之东。礼也。
嗣子太子宾客邱。懿文轨时。
清行动俗。为国大器。
作人元龟。不有教忠。
孰兴于嗣。不有移孝。
孰荣其亲。丰石未琢。
已拱。敷求作者。
枉逮门人。升阙里之堂。
实难论赋。表太邱之墓。
多愧题铭。铭曰。
泱泱淮水。世祚王氏。
于穆孝公。是为端士。
动合元化。静符真理。
以道观身。以忠教子。
北谛邙阜。南瞻洛川
还依旧穴。更表新阡。
从古之制。非今则然。
峨峨双垄。生烟。
唐故德仪淑妃皇甫氏神道碑750年 唐 · 杜甫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六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后妃之制古矣。
轩辕氏帝喾氏次妃之迹。
最有可称。
存乎旧史。
然则其义隐。
其文略。
周礼王者内职大备。
而阴教宣。
诗人关雎风化之始。
乐得淑女。
盖所以教本古训。
发皇妇道。
居具燕寝之仪。
动有环佩之节。
进贤才以辅佐君子。
不淫色以取媚闺房。
虽彤管之地。
功过必纪。
而金屋之宠。
流宕一揆。
女史之华实。
嗣嫔则之清高。
亦时有其人。
伟夫精选。
淑妃讳某
姓皇甫氏
其先安定人也。
惟卨封商。
于赫有光。
伊元祖树德。
于今不忘。
必宋之子。
莫之与比。
伊清风继代。
惠此馀美。
夫其系绪蕃衍。
绂冕所兴。
列为公侯。
古有皇父充石
则其宗可知也。
夫其体元消息。
经术之美。
刊正帝图。
中有元晏先生
则其家可知矣。
嗟乎。
我有奕叶。
承权舆矣。
我有徽猷。
展肃雍矣。
积偫玉之气。
自对白虹之天。
五色之毛。
不离丹凤之穴。
曾祖烜。
皇朝宋州刺史
祖粹。
皇朝越州刺史都督诸军事
父日休。
皇朝左监门卫副率
妃则副率府君之元女也。
粤若襁褓。
体如冰雪。
气象受于天和。
诗礼传乎胎教。
故列我开元神武之嫔御者。
岂易其容止法度哉。
今上昔在春宫之日。
诏诘良家女。
择视可否。
充备淑哲。
太妃以内秉纯一。
外资沈静。
明珠在蚌。
水月鲜白。
美玉处石。
崖岸津润。
结襦而金印相辉。
同辇而翠旗交影。
由是恩加婉顺。
品列德仪
虽掖庭三千。
爵秩十四。
掩六宫以取俊。
超偫女以见贤。
岂渥泽之不流。
曾是不敢以露才扬已。
卑以自牧而已。
夫如是。
言足以厚人伦。
化风俗。
弥缝坤载之失。
夹辅元亨之求。
呜呼。
彼苍也常与善。
何有初也。
不久好奈何。
况妃亦既遘疾。
怗如虑往。
上以之服事最旧。
佳人难得。
送药必经于御手。
见寝始回于天步。
月氏使者
空说返魂之香。
汉帝夫人。
终痛归来之像。
开元二十三年岁次乙亥十月癸未朔
薨于东京宫院
春秋四十有二。
呜呼哀哉。
望景向夕。
澄华微阴。
风惊碧树。
雾重青岑。
天子悼履綦之芜绝。
惜脂粉之凝冷。
下麟凤之银床。
到梧桐之金井
呜呼哀哉。
厥初权殡于崇政里之公宅。
后诏以某月二十七日己酉
卜葬于河南县龙门之西北原。
礼也。
制曰。
德仪皇甫氏
赞道中壸。
肃事后庭。
孰云疾疢。
奄见凋落。
永言懿范。
用怆于怀。
宜登四妃之列。
式旌六行之美。
可册赠淑妃
丧事所须。
并宜官供。
河南尹李适之充使监护。
非夫清门华冑。
积行累功。
序于王者之有始有卒。
介于嫔御之不僭不滥。
是何存荣没哀。
视有遇之多也。
有子曰鄂王讳瑶。
太子太保使持节幽州大都督事。
有故在疚而卒。
岂无乐国。
今也则亡。
匪降自天。
云何吁矣。
有女曰临晋公主
出降代国长公主荥阳潜曜。
官曰光禄卿
爵曰驸马都尉
王俭以公主恩。
尚帝女为荣。
何晏关内侯
是亦晋朝归美。
公主礼承于训。
孝自于心。
霜露之感。
形于颜色。
享祀之数。
缺于洒扫。
尝戚然谓左右曰。
自我之西。
岁阳载纪。
彼都之外。
道里遐绝。
圣慈有蓬莱之深。
异县有松槚之阻。
思欲轻举。
安得黄鹄。
未议巡豫。
徒瞻白云。
望阙塞之风烟。
寻常涕泗。
怀伊川之陵谷。
恐惧迁移。
于是下教邑司。
爰度碑版。
甫忝郑庄宾客
游窦主之园林。
以白头之
岂独步于
而野老何知。
斯文见托。
公子泛爱
壮心未已。
不论官阀。
游夏入文学之科。
兼叙哀伤。
有后妃之诔。
铭曰。
积气之清。
积阴之灵。
汉曲回月。
高堂丽星。
惊涛汹汹。
过雨冥冥。
洗涤苍翠。
诞生娉婷(其一)
婉彼柔惠。
迥然开爽。
绸缪之故。
昔在明两。
恩渥未渝。
康哉大往。
展如之媛。
孰与争长(其二)
珩佩是加。
翚褕克备。
先德后色。
累功居位。
壸仪孔修
宫教咸遂。
王于奖饰。
礼亦尊异(其三)
小苑春深。
离宫夜逼。
花间度月。
同辇未归。
池畔临风。
焚香不息。
呜呼变化。
惠好终极(其四)
冯相视祲
太史书氛。
藏舟晦色。
逝水寒文。
翠幄成彩。
金炉罢熏。
燕赵一马。
潇湘片云(其五)
恍惚馀迹。
苍茫具美。
王子国除。
匪他之耻。
公主愁思。
永怀于彼。
日居月诸。
邱陇荆(其六)
岩岩
㳽㳽伊川
列树拱矣。
丰碑缺然。
爰谋述作。
歘就雕镌。
石照地
蛟龙下天(其七)
少室东立。
缭垣西走。
佛寺在前。
宫桥在后。
维山有麓。
与碑不朽。
维水有源。
与词永久(其八)
进御刊定礼记月令表 盛唐 · 李林甫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四十五
臣闻昔在唐尧。
则历象日月。
敬授人时。
降及虞舜
则璿枢玉衡。
以齐七政。
夏后则更置小正。
周公则别为时训。
斯皆月令之宗旨也。
逮夫吕氏。
纂习旧仪。
定以孟春
日在营室。
有拘恒检。
无适变通。
不知气逐闰移。
节随斗建。
洎乎月朔差异。
日星见殊。
乃令雩祀愆期。
百工作沴。
事资革弊。
允属宜更。
昭代敬天勤民。
顺时设教。
是以有皇极之敷言。
亲降圣谟。
重有删定。
乃依杓建。
爰准摄提。
举正于中。
匪乖期于积闰。
履端于始。
不爽候于上元
节气由是合宜。
刑政以之咸序。
遂使金木各得其性。
水火无相夺伦。
盖所谓顺乎天而应乎人者也。
乃命集贤院学士尚书左仆射右相吏部尚书李林甫门下侍郎陈希烈中书侍郎徐安贞直学士起居舍人刘光谦宣城郡司马齐光乂河南府仓曹参军陆善经修撰官家令寺丞兼知太史监事史元晏待制安定郡别驾梁令瓒等为之注解。
臣等虔奉纶音。
极思何有。
愧无演畅之能。
谬承载笔之寄。
义深罕测。
学浅无能。
莫副天心。
空尘圣意。
谨上。
广丧朋友议 唐 · 崔祐甫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九
殿中侍御史安定皇甫政
字公理
尚书左丞之子。
文行兼茂。
不忝前烈。
雅度精识。
其俦盖寡。
祐甫昔年尝为左丞使介。
而公理又余之族甥。
故狎焉。
大历七年
余寓滁。
而公理寓楚。
适有来讯。
示余以所著丧朋友议。
余美其重礼义。
有古之遗范。
瞻望德门。
轨躅无替。
亦感思者之所慰幸也。
公理又谂余曰。
从事于文。
舅氏未尝以一言见诲。
岂所望哉。
盍示今议之利病。
猗欤公理
年未四十。
班在赤墀。
簪笔持简。
为王近臣。
顷又佐廉问。
董淮海之部。
名遂矣
权厚矣。
固当缓步阔视。
光车美服。
为贵为达而已矣。
乃不遗我謏狭
不略我衰惫。
念噬肤之戚。
收门吏之旧。
周爰咨询。
以师道见待。
吾亦何有。
但美子之求益不倦。
虽一勺而进。
可以浸天壤。
一卷之多。
可以镇方域。
况其渺㳽既广。
崭崒已峻。
增之廓之。
于成名乎必矣。
皇甫氏有子哉。
因览斯议。
忽忆永泰中于穆鄂州宁会客席。
与故湖南观察韦大夫之晋同宴。
适值有发远书者。
知郑郴州炅知庞歙州浚。
或以疾而殁。
或遇戕于盗。
韦氏出涕沱若而言曰。
刺史之晋之交友也。
于是敛匕箸。
离筵席。
因归于所次而哭之三日。
人来吊之者。
韦则尽哀长号。
不徒戚容而已。
又间岁。
祐甫佐江南西道连帅尚书
时属幕中参佐有加官者。
聚合乐饵。
卜日为宴。
宴前行人至。
团练副使考功邢郎中宇捐馆于荆南
邢与魏乡国接近。
邢郎中则诸魏之出。
尚书为内外昆弟。
适受朝命。
尚书倅。
仆感杜篑规平公之事。
将入言于府主。
请罢宴。
若不可。
则请彻乐卒事。
而同列之士。
恶我者嗤鄙之。
词充牣于听。
谓我樵夫农叟之智也。
好我者颦戚而相诲曰。
慎无以方枘圆凿
自取辱焉。
谆谆如不能已。
仆懦夫也。
因是而自悔。
乃其宴也。
大庖具酒车。
倾郑卫之女。
列于宾席之末。
俳优侏儒。
设于公堂之下。
昼日不足。
继之以烛。
使膳夫歘来酌曰。
旷饮斯。
必当见舆曳之无算。
又焉得终其词哉。
使我不言。
适其宜也。
今者追想。
湖南犹孔门之训。
其他则吾不知。
因纵言之。
以报公理
示之义当矣。
又何以规。
议既成。
客谓祐甫曰。
湖南江西二观察。
颇尝知其风味。
公直简谅。
魏则先之。
饰情强仁。
韦之志也。
今吾子之论。
无乃剥魏而附韦乎。
且子魏之上介也。
论议不隐。
恐非春秋内鲁故宋之义。
盍辨焉。
祐甫应之曰。
噫。
宁以他规我。
是论也。
吾复之熟之有日矣。
湖南之晋饰情强仁。
诚如来议。
礼不云乎。
先王制礼。
贤者俯而就之。
不肖者企而及之。
子张曰。
先王制礼。
不敢不至焉。
韦氏之丧朋友。
纵不由衷。
亦与夫二者之义合矣。
吾虽欲不与。
其可得哉。
至于故府公尚书
公直简谅。
清身敬职。
郡人戴于下。
朝听满于上。
狼籍甚盛。
岂造次之所尽哉。
但于邢副使之丧。
若忍悲而就宴。
可谓哀乐失其节。
乃左氏传所载乐祈告人曰。
君与叔孙。
其皆死乎。
及子招乐忧之谓也。
若情不至焉。
率而为宴。
则礼经所谓直情而径行者。
戎狄之道也。
吾虽欲勿议。
又不可得也。
且吾之所论者。
因皇甫公理所著丧朋友议。
故纵言及之。
非敢定二观察之褒贬。
湖南吾取节焉而已矣。
来议又以吾尝为魏公使介。
今兹著论。
异于春秋隐鲁故宋者。
兹又近而非中也。
仆才虽不腆。
中台之剧曹郎
且兼柱下史
有名于著定矣。
受命为尚书介。
弥缝润色之职事。
安可见责以敬故君之礼。
呜呼。
晋悼公魏绛之君也。
悼公之弟。
韩厥赵宣之所任也。
宣子之仆。
及其终也。
悼公魏绛曰。
无重寡人之过。
宣子曰。
可贺我矣。
无罪焉。
岂不慎重当公正之世。
论议之与刑罚。
当岂异哉。
子何见过深也。
呜呼。
天下有至公。
有至当。
知贤而举用之。
至公也。
临事而平处之。
至当也。
各守其分。
复何尤哉。
汉徐孺子于故举主之丧。
徒步千里。
而行一祭。
厚则厚矣。
其于传继非可也。
历代莫之非也。
近日张荆州九龄又刻石而美之。
于是后来之受举为参佐者。
报恩之分。
往往过当。
或挠我王宪
舍其亲戚之罪负。
举其不令子孙。
以窃名位。
背公私党。
兹或近之。
时论从而与之。
通人又不救。
遂往而不返。
徐生徐生。
得非失中之履霜也。
常积愤懑。
因而书之。
检校尚书吏部员外郎赵郡李公中集序769年 唐 · 独孤及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十八 创作地点:安徽省滁州市
志非言不形。言非文不彰。
是三者相为用。亦犹涉川者假舟楫而后济。
自典谟缺。雅颂寝。
世道陵夷。文亦下衰。
故作者往往先文字后比兴。其风流荡而不返。
乃至有饰其词而遗其意者。则润色愈工。
其实愈丧。及其大坏也。
俪偶章句。使枝对叶比
以八病四声为梏拲。拳拳守之。
如奉法令。闻皋繇史克之作。
则呷然笑之。天下雷同。
风驱云趋。文不足言。
言不足志。亦犹木兰为舟。
翠羽为楫。玩之于陆而无涉川之用。
痛乎流俗之惑人也旧矣。帝唐以文德敷祐于下。
民被王风。俗稍丕变。
则天太后时。陈子昂以雅易郑。
学者浸而向方。天宝中
公与兰陵萧茂挺长乐贾幼几勃焉复起。振中古之风。
以宏文德。公之作本乎王道。
大抵以五经为泉源。抒情性以托讽。
然后有歌咏。美教化。
献箴谏。然后有赋颂。
悬权衡以辩天下公是非。然后有论议。
至若记序编录铭鼎刻石之作。必采其行事以正褒贬。
非夫子之旨不书。故风雅之指归。
刑政之本根。忠孝之大伦。
皆见于词。于时文士驰骛。
飙扇波委。二十年间。
学者稍厌折杨皇荂。而窥咸池之音者什五六。
识者谓之文章中兴。公实启之。
公名华。字遐叔
赵郡人安邑府君第三子。
质直而和。纯固而明。
旷达而有节。中行而能断。
孝敬忠廉。根于天机。
执亲之丧。哀达神明。
其任职釐绩。外若坦荡。
内持正性。谏不犯颜。
见义乃勇。举善惟惧不及。
务去恶如复仇。与朋友交。
然诺著于天下。其伟词丽藻。
则和气之馀也。学博而识有馀。
才多而体愈迅。每述作。
笔锋风生。听者耳骇。
开元二十三年进士天宝二年博学宏词
皆为科首。由南和秘书省校书郎
八年伊阙。当斯时。
唐兴百三十馀年。天下一家。
朝廷尚丈。夫羿工乎中微。
拙于使人无已誉。公才与时并。
故不近名而名彰。时辈归望。
如鳞羽之于虬龙也。十一年监察御史
会权臣窃柄。贪猾当路。
公入司方书。出按二千石
持斧所向。郡邑为肃。
为奸党所嫉。不容于御史府
右补阙禄山之难。
方命圯族者蔽天聪明。勇者不得奋。
明者不得谋。公危行正词。
献纳以诚。累陈诛凶渠完封疆之策。
阍犬迎吠。故书留不下。
时继太夫人在邺。初潼关败书闻。
或劝公走蜀诣行在所。公曰。
奈方寸何。不若间行问安否。
然后辇母安舆而逃。谋未果。
为盗所获。二京既复。
坐谪杭州司功参军。太夫人弃敬养。
公自伤悼以事君故。践危乱而不能安亲。
既受污。非其疾而贻亲之忧。
及随牒愿终养。而遭天不吊。
由是衔罔极之痛者三。故虽除丧。
抱终身之戚焉。谓志已亏。
息陈力之愿焉。因屏居江南
省躬遗名。誓心自绝。
无何。诏复授左补阙
又加尚书司封员外郎。玺书连徵。
公卿已下。倾首延伫。
至之日将以司言处公。公曰。
焉有隳节夺志者。可以君之宠乎。
遂移疾请告。故相国梁公岘之领选江南也。
表为从事。加检校吏部郎中
明年遇风痹。徙家于楚州
疾痼贫甚。课子弟。
力农圃。赡衣食。
雅好修无生法。以冥寂思虑。
视爵禄形骸。与遗土同。
惟吴楚之士君子。撰家传。
修墓版。及都邑颂贤守宰功德者。
靡不赍货币。越江湖。
求文于公。得请者以为子孙荣
公遇暇日。时复缀录以应其求。
过是而往。不复著书。
少时所著者。多散落人间。
自志学至校书郎已前八卷。并常山公主志文窦将军神道碑崔河南生祠碑礼部李侍郎安定三孝论哀旧游诗韩幼深避乱诗序祭王员外端沈起居兴宗裴员外腾文别元旦诗并杨骑曹集序王常山碑。
并因乱失之。名存而篇亡。
监察御史已后所作颂赋诗歌碑表叙论志记赞祭。凡一百四十三篇。
公长子羔字宗绪。编为二十卷。
号中集。其中陈王业。
则无疆颂。主文而谲谏。
则言医含元殿赋。敦礼教。
则哀节妇赋灵武二孝赞。表贤达盛德。
崔宾客集序元鲁山房太尉德政碑平原张公颂梁国李公传德先生诔权著作墓志李太夫人传卢夫人颂。一死一生之间抒其交情。
则祭萧功曹刘评事张评事文。吟咏情性达于事变。
则咏古诗。思旧。
则三贤论。辨卿大夫之族姓。
则卢监察神道碑。自叙。
则别相里造范伦序。诠佛教心要而合其异同。
南泉真禅师左溪朗禅师碑。其馀虽波澜万变。
而未始不根于典谟。故览公之文。
知公之质。不俟觌容貌。
听词气。假令束带立于史臣之位。
足以润色王度。天而病之。
时不幸欤。公之病也。
尝以斯文见托。诒某书曰。
桓谭扬雄当有身后名。华亦谓足下一桓谭也。
及于公才。宜播其述作之美。
明于后人。故拜命之辱而不让。
今乃著其文德。为之冠于篇首焉(自监察御史已下文苑英华作自监察御史已后迄至于今所著述者公长男羔字宗绪编而集之断自监察御史已前十卷号为前集其后二十卷颂赋诗碑表叙论志记赞祭文凡一百四十四篇为中集其中陈王业则无疆颂议世道则卜原论质文论主文而谲谏则言医含元殿赋敦礼教则哀节妇赋灵武二孝赞与外孙女二孩书表贤达盛德则元鲁山房太尉颂德铭崔宾客集序平原张公颂梁国李公传德先生诔权著作墓表李夫人传卢夫人颂一死一生之间抒其交情则祭萧功曹刘评事张博士文吟咏情性达于事变则咏古诗辨卿大夫族姓则卢监察神道碑思旧则三贤论自叙则别相里造范伦序诠佛教心要而会其异同则南泉真禅师左溪朗禅师碑其馀虽比兴万变而未始不根于道德故览公之文知公之质不俟觌容貌听词气而后睹其行若使束带立于史臣之位其备献替足以润色王度正一代之训典天而病之国不幸也然遐叔身甚病而心甚壮文益赡而才不竭则前路逸气讵可矣他日继于此而作者当为后集及常游公之藩也久故录其述作之所以然著于篇)
右补阙翰林学士梁君墓志 唐 · 崔元翰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二十三
右补阙翰林学士皇太子诸王侍读史馆修撰梁君。
讳肃
字宽中
其先安定人
汉魏已降。
至于隋氏。
世有爵位。
家贵门盛。
刑部尚书邯郸公曰毗。
君之五代祖。
以至于唐朝散大夫右台侍御史赵王行台记室宜春公曰敬。
实公之高祖
朝散大夫右台侍御史曰愕。
君之曾祖。
祖昱。
终于莫州任邱
父逵。
止于司禦率府兵曹参军事。
安卑于燕蓟
避乱于吴越
故其世少衰焉。
君尝为司禦府君灵表。
以表其墓。
自叙其世系甚备。
建中初以文词清丽应制。
太子校书
请告还吴。
相国兰陵萧公荐之。
擢授右拾遗修史
以太夫人羸老。
有沉痼之疾。
辞不应召。
其后淮南节度使吏部尚书京兆公表殿中侍御史内供奉
管书记之任。
非其所好。
贞元五年监察御史徵还台。
于是备谏诤而侍于大君。
传经术而授于储后。
典文章于近署。
垂劝戒于东观。
赤绂银印之锡。
闻者荣之。
九年冬十有一月旬有六日
寝疾于万年永康里。
享年四十有一。
诏赠礼部郎中
赙以布帛。
十年春正月二十八日
葬于京师之南小赵村之原。
子徽之宏之。
俱未冠。
尝学文矣。
幼子未名。
小字振振
夫人京兆韦氏。
抱之以缞。
从其輤车。
哀感行旅。
呜呼。
君之寓于江南
年十六而先府君殁。
事祖母以至孝闻。
在羁旅之中。
当离乱之际。
贞固而未尝忘于道。
廉让而未尝亏于义。
年十八。
赵郡李遐叔河南独孤至之始见其文。
称其美。
由是大名彰于海内。
四方之诸侯洎使者之至郡。
更遣招辟而宾礼之。
其升于朝。
无激讦以直已。
无逶迤以曲从。
不争逐以务进。
不比周以为党。
退则澹然而居于一室。
傲遗乎万物。
贯极乎六籍。
旁罗乎百氏。
太史公之实录。
又考老庄道家之言。
皆睹其奥而观其妙。
立德玩词以为文。
其所论载讽咏。
法于春秋。
协于谟训。
大雅之疏达而信。
颂之宽静形焉。
博约而深厚。
优游而广大。
其三占之遗。
有文集三十卷。
为学者之师式。
尝著释氏止观统例。
几乎易之系辞矣。
前后五岁。
职必更于清显。
擢必首于俊造。
殁之日。
位未及于褒赠之典。
然而天子憯怛悼痛。
恩有加焉。
假之以寿。
则将有器使之寄。
柄用之重。
是直屈于短夭而无命。
非不遇也。
执友博陵崔元翰哀之。
乃为铭于墓门。
识其邱陇。
铭曰。
懿文德。
垂典则。
以藻身。
华国
命之短。
哀何极。
故四镇北庭行营节度使扶风郡王司徒马公神道碑铭 唐 · 常衮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十九
皇帝使常侍以故征西扶风郡王臣功行之录。诏门下侍郎平章事曰。
古诸侯大夫。计功称伐。
书于太常。勒之彝器。
德勋高故其文懿。事业实故其言远。
有国之大经也。纳忠于王室。
岂褒纪之礼阙欤。宜文其颂声。
以昭示承休于丰碑焉。臣谨按司勋之戎籍。
史官之年表。而叙之云。
圣人稽黄虞之道。以武功文德
统御天下。赫赫明明。
罔不率俾。唯犬戎自擅。
寇于我西土。而犹怀以威德。
久而浸骄。时乃大稽命将。
考之令典。惟三年夏六月
庶邦百辟。洎侯王列将。
咸会于明廷。乃大诰于尔在位。
有能兴我西师。佥曰哉。
是用诏以鹰扬之命。于夏有鸾旂雕戈之赐。
公拜手稽首。不敢辞难。
遂帅师朝那。弭节泾流。
恢耀武威。以临于戎狄。
既至。乃以戎服立于军门之外。
奉扬天子之威命。而训于将军列校六正五吏三军之大夫曰。
惟昔盛明。必有忧难。
其在殷高宗也。有鬼方之征。
其在周文祖也。有昆夷之患。
秦以安定北地戎狄内侮。汉以金城陇西氐羌入寇。
故遣率以守卫中国。修战而高尚武力。
国家道德盛于殷周。甲兵雄于秦汉。
亦有边患。尚劳睿谋。
则疆臣之罪也。将何以塞责誓将。
上奉神武之算。下凭戎士之力。
鼓行而前。殄歼偫慝。
词情抗厉。风云动色。
于是举军法以誓之。令而一。
众畏而服。虽嚄唶老将。
闻而悚然。乃周览其山川。
以备其战守。有若犀兕其威。
貙豻其勇。屹立而不动者。
持重之将统焉。禦于水硖之冲。
蒙轮超乘。缦胡突鬓。
眈盼而横奋者。雄毅之将董焉。
捍于瓦亭之阴。轻轩飞翰。
阗阗桓桓。隶于射声校尉
以出谷。百夫之特
万人之敌。属于车师后部。
以殿铜城。火渠门之旗。
舒于大回川。雷密须之鼓。
殷于都庐山。周之以木樵校联。
布之以蔺石渠答。部勒既定。
天地肃然。遂使魁健气索。
猛鸷魂骇。却略引去。
不敢近塞。故八年之间。
再寇而已。此皆亲禀睿略。
协用武经。前后献功。
悉如宸旨。方将大复流沙。
远收故地。夺我良将。
罔卒西事。以大历十一年月日。
薨于戎府。春秋五十六。
天子废朝而叹曰。安得雄边威敌之臣如扶风乎。
遣中命以迎丧。顾近侍而流涕。
其至第也。百官会吊。
其遣奠也。五校启行。
赗以车马。含有贝玉。
所以褒大勋也。初公自二庭统甲士三千
凤翔行在。遂陈灭胡之策。
先皇帝奇之曰。吾无忧于东方也。
遂战青渠。阵沣水。
收二陕。复三川。
卫南以百骑破五千。河阳以一旅摧十万。
史朝义悉师自将。大战邙山
国家以天下劲兵。夹攻未动。
公独率所部。不阵而驰。
偃旗先登。阚如虓虎。
斗酣披靡。横贯而出。
回戈奋击。虏阵始破。
交突数合。轰然大溃。
副元帅太尉光弼壮之曰。吾用兵三十年。
未见以少击众。雄捷之若此。
每有征伐大计。悉咨访焉。
斯亦偫帅之杰。既而移军右辅
疾援河西。固已离之心。
存将弃之地。及闻仆固怀恩之变。
即日旋师。万类千偫。
延蔓山谷。轻行转斗。
虏杀而归。届于岐都。
寇已四合。公乃持满外向。
坌入悬门。未及解甲。
背城出战。戎师北走。
数骑前追。眦血横洒。
朱殷金甲。楇戟而坠。
应弦而倒者。数千万人。
可谓三军之绝也。至于理郑国
抚颍封。化郇邠。
上郡。勤于藩职。
惠于长人。劳徕流庸。
赡恤孤老。缣综绵纩。
工于织纴。入而有制。
故大东之刺不作。禾麻菽麦。
业于播艺。用之有节。
故自北之化可怀。此又列郡之率化也。
公字某。扶风人也。
自秦汉至于国朝。公卿大将军通侯二千石
踵武王室。休有烈光。
曾祖昭。朝散大夫新丰县
祖正会。右威卫将军扶风郡
光禄卿。父晟。
左司禦率府兵曹参军赠太子少保
忠孝在门。文武继代。
宦婚之盛。士族有耀。
惟公勋冑华茂。雄姿高爽。
少有四方之志。以才气自任。
摆落凡格。不婴细微。
故弋猎畋渔。啸咤川泽。
年二十。读伏波传。
至大丈夫当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而还。慨然而叹曰。
岂使吾祖勋业。坠于地乎。
由是忾愤边戎。徘徊孤剑。
遂西至绝域。以奇功累授裨将
金吾将军殿中监太保御史中丞。迁御史大夫
北庭军使邠州刺史。加工部尚书节制泾原
以郑颍二州隶之。寻拜右仆射省事
阶至仪同进封异姓
副军以降。略而不书。
以英明之识。遇圣明之运。
故得竭其智谋。极其任遇。
抗大节以激危难。摅洪仁以庇伤残。
公之理军也。以穰苴兵法孙子十三篇。
先以正合。终以奇胜。
閒廓深邃。应变无端。
与之安。与之危。
故可合不可离。同其败。
同其成。故乐死不乐生。
至于木罂济河。登山拔帜
解鞍而卧。鞭马而驰。
兼之有馀。亦不差异。
尝以家财二百万赡三军。与其散已食于行伍。
陈赐金于廊庑。何相去之远哉。
公之事君也。奉之以实。
纳之以忠。造膝前筹。
词理明顺。检身无过。
恭谨畏慎。禄赐所加。
则受小辞大。任使所及。
则履险让夷。以忠材而亲重。
绛侯之遇也。以质而倚爱。
有吴汉之信也。所谓国之神将。
朝之荩臣。终庆于家。
永于福祚。钟石享于祖考。
带砺传于子孙。宜哉。
嗣子旰等。重族之盛。
隶业承家。哀哀执丧。
痛结天壤。万家葬地。
能诫昔贤。十里邱封。
亦非遗志。获承君命。
钦率朝经。请谥嘉名
谓之合礼。铭曰。
峨峨雍城。积高气灵。
气主金行。良将乃生。
琅琅司徒。雄略纵横。
眈眈其视。震震厥声。
四方静难。二纪操兵。
初奋厥武。车师戎府。
铁马蛇矛。大黄白羽。
天山瀚海。喷薄风雨。
骁骑三千。披荆谒主。
从我抚军。击胡灭虏。
回戈凉野。解敌岐下。
烈烈英风。横飞西土。
遂佩珩璜。分雄棨戟。
宠临方镇。乃蔚乃赫。
洪棱遐振。虏气外折。
惠化滂流。人心内结。
昆夷先零。白旆至泾。
受算宸扆。朱旗抚征。
密阴前塞。义渠故城。
邱峦陵谷。远近相属。
澶漫倾合。纡馀回复。
野战高秋。金羁驰逐。
左挥右射。虎捷神速。
番渠愕视。百姓推伏。
国于扶风。祚尔嘉庸。
位长庶僚。雁行三公
王用蕃锡。我有鼓钟。
叔父昆弟。燕私邕邕。
功成身殁。宠厚厥终。
周汉二宣。皆有劳臣。
北征西讨。出车辚辚。
今我司徒。实同厥勋。
勋在王室。光昭后昆。
咸阳县郭君墓志铭 唐 · 常衮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二十
公讳某。
字某
蔡邕叙有道之碑。
已详姓氏。
司徒以廉直称。
太守以仁明著。
祭酒之筹画。
黄门之才理。
克祚于曾祖骠骑将军光禄卿仁最。
汝州司马茂祎。
济州刺史崇礼
咸以文武孝谨。
传于子孙。
公即济州府之长子也。
高朗有识。
奉亲孝。
事上敬。
睦于兄弟。
信于朋友。
好言王霸大略。
经术大义。
而无傲。
刚近于仁。
而能端本静末。
仗雅居正。
年十二。
有老成之量。
季父崇默。
不以常儿见遇。
谓必大吾门。
伏波之言。
不敢失坠。
仲容之器。
居然宏达。
寻以明经擢第。
洺州平恩县左金吾卫兵曹参军
明恕贞恪。
清廉仁爱
克施于政。
政有经矣。
幕府三辟。
时称得俊
御史中丞李处古。
侍御史崔希逸
节度使张嵩
爰以将命之务咨焉。
公之佐廉问也。
旌别淑慝。
树立风声。
进厥贤良。
不仁者远。
率由易。
希下按章。
从容以和。
大变其俗。
公之护戎事也。
善用文韬。
制其边患。
本诗书之义府。
资德刑之战器。
军吏缓带。
兵车税鞅。
谭笑樽俎。
疆陲晏然。
凡所介贰
皆有卓绝之称。
每归功于上。
岂代帅受名。
而士君子多所推重。
方将万里横海。
一飞青云。
三十有六年。
至于夭命。
开元十八年四月十八日
寝疾终于长安里第。
理命薄葬。
布车一乘而已。
不忘平生之俭。
以示后昆之训。
惟公博识强辨。
尤好理论。
至于搢绅风教。
得失之间。
处正其义。
不以锱毫假物。
善与人交。
不改柯叶。
一时之俊。
千里应言。
分宅字孤。
谓之已任。
而特相友善者。
时则有若吕向梁涉厍狄履温
终以伟才良器
绸缪省闼。
每一拜命。
未尝不相谓曰。
使君不殁。
吾辈岂先处显地。
其精鉴雅望。
有如此者。
夫人安定梁氏。
执礼之坊。
有仪可则。
哀敬以事宗庙。
谦柔以和娣姒。
柏舟之誓。
年在幼冲。
诸姑始孩。
一生所寄。
送往过礼。
抚存以慈。
鱼菽之祭。
以彰勤俭。
俎豆之训。
不坠文儒。
时人谓之大家。
国史编于列女。
徽音淑行。
雅有馀芳。
开元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终于雒阳私第。
元寝异室。
三纪于兹。
壬寅岁
诏赠府君大理丞
追封夫人安定郡太君
德盛流光。
礼徽优典。
永泰二年十一月日。
合祔于金城县太平原。
礼也。
嗣子大理丞侍御史绛。
夙遭闵凶。
不及诗礼之诲。
尚赖慈奖。
令闻。
白持宪。
丹笔详刑。
忠信孝友。
合于纯性。
悲夫。
欲养而亲不逮。
再仕而心不喜。
春秋窀穸。
痛结寒泉。
月日有时。
礼尊同穴。
烝烝之慕。
有感人伦。
以衮夙有通家之好。
俾叙先君之德。
铭曰。
世载忠厚。
有倬其道。
尊显府君
光昭祖考。
达识宏量。
汪汪浩浩。
五经纷纶。
精义入神。
劳我州县。
汨我风尘。
不屑其志。
与时屈伸。
乃佐军政。
戎荒底定。
乃登輶轩。
郡邑从令。
交则不黩。
久而益敬。
有才无年。
零落重泉。
遗孤改隧。
合祔终焉。
相国杜鸿渐神道碑 中唐 · 元载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六十九
皇帝正位建元之二年
巡狩至陕郊。
季冬
旋轸镐京
春王正月
前殿延偫臣。
制诏太常卿卫公鸿渐
研机味道。
国翰人师。
俾时不迷。
倚以为相。
史臣载。
与公同官西掖
联务中枢
入则并金门。
跻玉堂。
出则偕车舆。
驰广路。
好我不浅。
德公亦深。
逮于薨殂。
得入公之室。
睹公之奥。
节以危难而固。
义以颠沛而彰。
故得复公之道。
察公之行。
开而当名。
品物定辞。
观公之辨政。
消烦解结
逢机立断
试公之与物。
天乐失和。
犹陪行止。
弥留方殆。
尝参药祷。
名者世人之所重。
终不为夭。
适见公之不居。
死者有情之至哀。
贤于贵生。
益知公之能达。
古史之流。
美而不扬乃废职。
书而或略亦近诬。
若然者。
则刊盛德于山阿。
藏茂勋于王府可也。
帝尧之允。
家于京兆
春秋末。
诸侯耗尽。
炎黄唐虞之苗裔。
鲜有存者。
范宣子犹广称世阀。
盛誇穆叔
而经秦涉汉。
百王千载。
名公大人。
骈衡继武。
元宗朝。
叔考暹门下侍郎平章事
以清节居东府
垂拱中
大父慎行荆州长史
以文武式南邦。
开元之际。
皇考鹏举安州都督
大名淮浦
杜陵男子。
辽廓不羁。
性与道合。
旁通多可。
思挹溟海。
自涯皆返。
将窥语嘿。
杳然难究。
辄孩时人。
不屑下位。
扬州参军华县大理评事司直关内度支副使
虚已而不疵于物。
存诚而受污于俗。
天宝末
将相交隙。
海内寒心。
家有襄陵之忧。
人怀崩角之惧。
公以为期死不勇。
必生非任。
莫肯念乱。
谁无父母。
于是始有济难勤王拯溺定倾之意。
禄山果凭豺豕。
凌虐京畿
巩洛成陇荒。
崤函为障塞。
命信臣捽扼二华之险。
守河渭之隘。
以挫其锋。
分河陇材官。
南阳
当宛叶。
以遏其势。
朔方节度中书令汾阳王
发缘边利兵。
略云中。
井陉
以制其后。
汾阳拔公为戎副。
倚公以幕画。
公议无返顾。
计不旋踵。
戒器蒐乘。
接食馈军。
斯须决机。
闲暇办剧。
故佩铎凶徒。
未鼓而破。
恒阳逆守。
先声而屈。
时大兵深入。
后计在完。
敕公西归本军。
镇抚喻告。
调发兵食。
保绥华戎。
哥舒翰出师桃林
以不计合战。
既而从散约解。
形离势沮。
六军折北而莫济。
上将授元而不归。
强胡犯关。
长戟指阙。
元宗西巡巴蜀。
驻跸槐里
肃宗不从。
诏马下受辞。
徵兵朔方。
东向问罪。
付以神器之重。
勖以兴复之谋。
肃宗承命感咽。
北驰惶怖。
邠郊无馆谷之犒。
安定绝薪刍之饩。
始诛二守。
物情尚疑。
众才一旅。
边郡犹惊。
遂踰平凉
萧关
直趣丰安
阻河为固。
公乘疾西上。
奏谒于白草顿。
请借前箸。
以图安危。
灵州四临。
兵车之会。
安新破。
人心正摇。
奸豪窃窥。
杂种圜目。
众情一呼而可溃。
危机视景而斯发。
北辕未改。
舍此奚之。
丰安僻界西陲
北临沙漠。
候吏不至。
疲兵径渡。
傥军门晏关。
回舟未具。
苍皇朔裔。
蹈据无所。
非策之上也。
因条列市租计入。
幕府文书。
攻守便宜。
山川要害。
肃宗抚公背曰。
灵武即我之关中河内
卿亦吾之萧何寇恂
虏在目中。
凶雠不足殄也。
即日大驾移幸灵州
守则完郛。
战有全兵。
伐鼓举麾。
下令风生。
东极榆溪。
西洎先零
莫不裹饭而趋。
揭弓而走。
重足挥汗。
惟恐居后。
肃宗虽受传国之诰。
平戎之约。
谦让未发。
守持益固。
愿以抚军讨贼。
贼尽归报。
遥禀威略。
不正位号。
公与御史中丞裴冕呼韩单于羌戎君长校尉部曲塞翁老将顿首劝进。
封章十上。
肃宗深自闭绝。
留中寝答。
公独排闼及霤。
披诚见意。
哀辞扣玉。
沥血洒地。
以为命不得废。
雠不可玩。
稽天后时。
物骇人散。
文武之业。
坠而莫振。
非天子之孝也。
上亦踌躇感动。
回虑迁思。
公乃陈仪撰吉。
登帝大位。
于是义徒推毂。
回纥横厉。
蹴踏咸阳
网罗关外。
救楚请命。
夷凶涤秽。
收秦复洛。
翊帝霸世。
皆公之力也。
定策之初。
既以大功推裴郭。
畴庸之际。
竟以常资为侍郎
达者多公之远名。
明主善公之能让。
披我荆棘。
主簿而难忘。
张良布衣。
固封留而已足。
五凉四战之郊。
荆州用武之地。
会稽浙河之险。
二都初定。
九服犹虞。
倾侧动摇。
三方尤急。
东西万里。
出入十年。
仗节拥旄。
更居迭抚。
公之在镇。
河西无盗边之警。
洞庭息三苗之祸。
海寇不动。
瓯闽顺轨。
得公之效也如彼。
公之罢守。
袁晁陷山越。
康元烧夷陵
犬戎夺酒泉
匈奴舒右臂。
失公之患也如此。
今上即位
以公先帝大臣。
明于治乱。
汉庭儒雅。
习于制度。
往践常伯
登于相府。
礼崩乐缺。
自公缀之。
国纲天宪。
实公持之。
为上从容论天下事甚众。
潜迹密启。
明可否者非一。
慎深于削稿。
功隐于诡词。
永泰中
西南大将暴很淫虐。
腹心坐离。
师众四溃。
虽事迫理顺。
而形疑势拒。
皇帝悯百姓之不辜。
哀偫校之罹毒。
公奉辞受钺。
单车诣
辨邪正于一言。
安万夫之反侧。
始公未至。
皆鸱张内恐。
狼顾外视。
及公申令。
则饱德饮和。
且舞式歌。
岷峨既平。
双流已清。
卫公告成。
乃眷以宁。
帝曰丞相
善谋能权。
蹈难履危。
勤略忧边。
雕弓弭旆。
策勋劳旋。
公拜稽首。
天子万年。
公有济世戡难之才。
遗物离人之政。
自深根以宁柢
每乘流而汨波。
及位极台衡。
勋高梁益。
未脱羁锁。
终悲晚暮。
虽陈乞已屡。
优眷愈深。
来朝之明年
首夏初吉
东都河南吴越荆楚保釐之任。
分镇之务。
俾公居中。
总统遥领。
是岁仲冬月朔
羸惫逊位。
及乎既望
生涯告尽。
留诫诸子。
申约道侣。
罢涂车刍灵之送。
黜聚偻腞楯之饰。
捐牢废礼。
不封不树。
解绶脱绅。
税囊亲土。
待久客而稽变。
是留归而隔至。
从吾所好。
示祛俗累。
乃隐几丧偶。
知常委蜕。
恬然而终。
晏然而逝。
非合气于漠。
得全于天。
骇形而无损心。
旦宅而无情死者。
其孰能至此极也。
惟公学奥九流。
技括众艺。
忘象遗数。
达者知礼。
存于身而致于用也。
吉凶悔吝。
散徽破诡。
应于化而鲜于物也。
技经肯綮。
理悟神对。
宜其翼宣大政。
左右明圣。
位冠偫后。
声施来裔。
载不虞非据。
偶得累公。
责重忧深。
心昏意扰。
公则宏我以命。
起予以道。
未尝不体平神清。
忽在世表。
以过必告。
我躬是保。
实欲依公戮力。
仰答元造。
然后乞恩归印。
相誓将老。
左相齐公。
与子双拜。
齐公全才稀售。
怀宝鄙试。
尘垢秕糠。
陶铸名器。
颉颃委运。
俯仰随俗。
及乎培风抚翼。
立朝当国。
则骨鲠魁垒。
奋扬蹈厉。
端庄寤主。
饥渴忧世。
执邪尊法
起坠振废。
方知达观无早计。
月固不胜火。
逢指就而知人。
折大木而惟我。
时称并用房杜
所谓同登
式是百辟。
惠余小子。
为新非故。
服我甚忘。
散帙未卷。
高秋已行。
唯余与王。
相顾永伤。
鄙夫诔德。
齐公洒翰。
终愧强名。
何惭蔡篆。
系之以词曰。
阳骄必折。
阴胜亦邪。
刚柔杂居。
圣贤之家。
堂堂卫公。
含和用中。
为保自易。
当难不逢。
首阳诚拙。
柱下非工。
餔糟末位。
致命危邦。
自西徂东。
足趼头蓬。
简稽衣食。
赋政理戎。
经营指挥
云合风从。
定计翊帝。
革暴锄凶。
退殊独洁。
进不争功。
出征入辅。
计文经武。
洗荡三蜀。
雍容两府
神迈形局。
思深志违。
封禅留草
东山不归。
台光拆耀。
白昼徂晖。
依仁孔夙。
履信不暮。
自天之佑。
宜无悔怒。
天之荐瘥。
时丁耗斁。
如鱼思涉。
若废网罟。
或岁大旱。
为霖雨
生公则惠。
丧公何苦。
形有必待。
魂无不之。
谁存封域。
谁制丧期。
平皋漫澶。
野蔓离披。
延陵已达。
弋者何知。
段府君神道碑铭 唐 · 张增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五
唐大历已未岁春正月段府君之子四镇北庭泾原郑颍等州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御史大夫张掖郡王秀实
追琢贞石。光昭先考。
展孝思。旌休烈也。
夫流浚者其源长。德充者其后大。
更八姓而丕膺五福。府君其人焉。
君讳行琛。字行琛
宗周柱史垂其裔。前汉都尉昌其业。
大尉之威怀戎落。骠骑之光启冀方。
四燕两魏。高位硕德。
扶疏于史牒者。向二百人。
以至高门平原忠武王孝先。弼亮北齐
奄荒东夏。恢武经而抗衡西帝。
揆文教而师尹南宫。曾祖德浚。
初罹否运。播迁陇坻
度地肯堂。郁为望姓。
在周辟奉朝请。入隋值文林馆。
靖恭厥位。获没先朝。
大父操。握机未发。
早龄即世。考达。
从调夏官。艺极龙豹。
致果为毅。职统熊罴。
皆保家之良主。府君生知六行之美。
学究三经之奥。既齿乡赋。
高标甲科。简修独耀于锦衣。
从事仍屈于黄绶。学有著位。
我实当之。郡有子弟。
我实诲之。自陇及岐。
鼎新儒行。虽东里子产
西蜀文翁。诚存物应。
盖未之比。厥有成绩。
闻于家邦。厌名位而知止。
贲丘园而用晦。我国家虽右断匈奴之臂。
时修大刑于绝漠之表。旁求百夫之特
永清万里之外。府君顾谓子张掖王曰。
尔居能服勤。性成惟孝。
出可承命。游且有方。
虎穴不探。龟组何获。
尔之元昆介弟。可以供指使。
我之先人遗业。可以终馀齿。
忠不择事。安寔败名。
因割慈以激昂。俾宣力以勤远。
君子谓府君知有爱子之道矣。王投笔占募。
驰驿徂征。坐筹必胜之略。
动获前禽之利。洎王宦登通贵。
佐律副军。银章已绾。
玉关未入。府君温其在邑。
乐且有仪。九流百氏。
经目辄诵。四忧十义。
因心必达。然犹深居自琛。
与物为春。希言中伦。
知几其神。内葆光以恬真。
外行简以倚仁。子获奉亲之禄。
欲养而不待。身寄有涯之生。
迁化而无。天宝九载
之季序。遘疾于汧阳御史里之第。
乙酉。奄归无物。
其年于斯七十五稔。夫人乐平狄氏。
吴山县哲第六之女。心婉志柔。
静专动直。承筐而繁衍其实。
主奠而敬恭无忒。下寿初登。
先时永逝。门子祥颍仲子秀成季子同颍等。
柴立长号。稽谋宅兆。
明年春孟辛亥。迁皇祖及诸父之无后者。
偕葬于陇山东麓柏谷掌。次列五坟。
同施一域。送终之礼备矣。
属岁旅天朔。尘惊蓟门
徵会沙场之右。殄歼铁额之丑。
王飞邮及国。擗地崩心。
夷凶难遂于情理。哭墓复随于军正。
清海裔。又牧回中。
一莅疲人。荐彰丕绩。
广德二年秋九月乙未。诏追赠府君秘书省著作郎
夫人太原县太君。恩深殁后之宠。
庆表生前之训。上又以王翊亮三节。
绥御七戎。致位崇独坐之班。
成军雪多垒之耻。大历十年夏五月
诏加赠府君婺州刺史。夫人太原郡太夫人
十一年冬。旧使尚书左仆射扶风郡王马璘遘疾弥留。
表王请贞师律。诏仍迁御史大夫
既操二重之权。克施五利之策。
平凉安定。曲荷其亭育。
先零罕幵。遥服其威信
四封无耸。三务有成。
十三年五月。命朝丹禁。
面彊戎索。帝曰。
翁孙也。俾写真麟阁。
稿拔而遣焉。及季夏壬寅
又赠府君扬州大都督。夫人忻国太夫人
荣亲扬名。二美兼著。
传曰。子之能仕。
父教之忠。诗曰。
维其有之。是以似之。
见于府君矣。虽封植无改。
而铭颂未刻。过听谬采于刍荛。
修词愧陈于质要。铭曰。
于穆端士。神所劳矣。
贞惠资身。义方训子。
育德无倦。徇名知止。
宜其后昆。式是繁祉。
繁祉伊何。后昆则然。
西服戎胡。东定幽燕。
殊绩克著。湛恩上延。
赠光三锡。庆洽重泉。
熊轼增宠。牛冈启繇。
北控泾源。西凭陇岫。
列茔如始。纪石增旧。
淑德清婉。终矢永茂。
蔺相如全璧(以智勇双高功名永著为韵) 唐 · 独孤授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五十六
昔日赵氏且衰。为暴秦所易。
徒称割城以求璧。然必背约而弃义。
将受其祸。敢图其利。
安定存乎变通。得失系乎愚智。
筹量未决。君臣大恐。
赖缪子之荐贤。得蔺生之馀勇。
语之不怍。观者咸悚。
庶将城入而璧留。焉使赵轻而秦重。
夫其壮节惟一。至宝无双。
奉草芥之使。至虎狼之邦。
于是秦王自以强可临弱。志扬气高。
谓我匹夫。不难以制。
谓璧无足。尚安得逃。
方坐章台之中。列万乘之雄。
偫臣陪位。使者趋风。
因发检以求璧。陈结观而表衷。
浮光烂兮镜吐。润色皎以冰空。
语未及于前约。宝方传于后宫。
果无有偿城之意。欲坐收获璧之功。
蔺君乃探物揣情。沈机内萌。
谲指瑕以复取。遂立言而未平。
摅壮心而激发。抗英辩以纵横。
怒发竿耸。瞋目电惊。
且使辱命。将焉用生。
请以臣之头璧。俱碎君之轩楹。
我合诡以全变。彼示诈而望诚。
九宾之礼徒设。间道之使已行。
义必付于知巳。色无惧于就烹。
卒能成两国之胜负。骇千古之威名。
然则宝也且所据神异。取之不可以侥倖。
几星碎以弃秦庭。终月圆而还赵境。
复得曜丛台之瑰丽。增昴宿之辉影。
于物也善价斯存。于国也懿图惟永。
是知兴衰之大略。社稷之远虑。
必假贤豪。用能辅助。
何全璧之事立。亦全国之功著。
诚乎得士且昌。惟其善驭。
述书赋下 唐 · 窦暨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七
我巨唐之膺休。一六合而阐幽。
武功定。文德修。
高祖运龙爪。陈睿谋。
自我雄其神貌。冠梁代之徽猷神尧皇帝陇西李氏讳渊官至殿内少监右骁卫将军大丞相封唐王及受禅即位革隋为唐又王右军书柱作爪形时观者号为龙爪书高祖王褒得妙故有梁朝风格焉)
太宗则备集王书。圣鉴旁启。
虽蹑闾井。未登阶陛。
质讵胜文。貌能全体。
风骨。总法礼(文武皇帝讳世民神尧子当贞观年中鸠集二王真迹徵求天下并充御府
武后君临。藻翰时钦。
顺天矜而永保先业。从人欲而不顾兼金则天皇后沛国武氏士彟女临朝称尊号曰大周金轮皇帝时凤阁侍郎石泉王公方庆晋朝丞相导十世孙有累代祖父书迹保传于家凡二十八人缉成一十一卷后墨制问方庆方庆因而献焉后不欲夺志遂尽摹写留内其本加宝饰锦缋归还王氏人到于今称之右史崔融撰王氏宝章集序具纪其事)
睿宗垂文。规模尚古。
飞五云而在天。运三光以窥户睿宗皇帝天后第四子性淳和好书史尚古质书法正体不乐浮华)
开元应乾。神武聪明。
风骨巨丽。碑版峥嵘。
思如泉而吐凤。笔为海而吞鲸。
诸子多艺。天宝之际。
迹且师于翰林。嗟源浅而波细开元天宝皇帝仁孝慈和兼负英断好图书少工八分书及章草殊异英特自诸王殿下已下多效吴嗣李涂虽有工夫不能高远开元中八分书北京义堂西岳华东岳封禅碑虽有当时院中学士共相摹勒然其风格大体皆出自圣心)
汉王童年。自得书意
夙承羲献。守法不二汉王元昌文皇帝弟)
惠文靡倦。博好敦劝。
恨夫有始无终。灰烬成空。
苟惧存而投阁。徒荣殁而升宫。
尚可谓梁园笔壮。乐府文雄。
累圣重光之盛业。六书一艺之精工。
非所以抑至人之徇已。服勇士以雕虫。
责繁声于韶濩。徵艳色于苍穹者也岐王元范追册惠文太子开元皇帝弟时天府图书为张昌宗窃换张氏诛后归薛稷没为王所得初不闻奏后虑焉乃尽焚之言乐府文雄者王多能好事有文词特为歌者所唱)
爰有怀琳。厥迹疏壮。
假他人之姓字。作自己之形状。
高风甚少。俗态尤多。
吠声之辈。或浸馀波李怀琳洛阳人国初时好为伪迹其大急就称王书及七贤书假云薛道衡作叙及竹林叙事并卫夫人咄咄逼人嵇康绝交书怀琳之伪迹也有姓谢名道士者能为茧纸尝书大急就两本各十纸言词鄙下跋尾分明徐唐踪迹烜赫劳茹装背持以质钱贞观中敕频搜寻彼之钱主封以诣阙太宗殊喜赐缣二百疋怀琳乃上别本因得待诏文林馆故在内之本有贞观印焉顷年在右相林甫家后本在张怀瓘处寻博易与李起居)
若乃出自三公。一家面首
欧阳在焉。不顾偏丑。
䫜翘缩爽。了袅黝糺。
如地隔华戎。屋殊户牖。
学有大小夏侯。书有大小欧阳
父掌邦礼。子居庙堂。
随运变化。为龙为光欧阳询长沙人纥之子幼孤陈中书令江总收养书出于北齐三公郎中刘珉官至率更令太常少卿子通亦能继美拜纳言封渤海公
永兴超出。下笔如神
不落疏慢。无惭世珍
然则壮文矶而老成。与贞白而德邻。
如层台缓步。高谢风尘。
纂焕嗣圣。体多拘检。
如彼珷玞。乱其琬玉虞世南会稽人荔之子迹居四公之上官秘书监礼部尚书永兴公子纂孙焕皆能继世授武官在仗宿卫初隋有猛将来护儿子恒济皆负才学入唐继登三事故陆元方所云来护儿儿把笔虞世南儿带刀言物极则反一至于此也)
河南专精。克俭克勤。
伏膺告誓。锐思猗文。
恐无成于画虎。将有类于效颦。
虽价重衣冠。名高内外。
浇漓后学。而得无罪乎褚遂良河南人兼爱子尚书左仆射河南公兼爱名亮东都人
柬之效虞。疏薄不逮。
少保师褚。菁华却倍。
超硕鼠之效能。愧隋珠之掩颣陆柬之吴郡人仁公子虞氏之出官为著作郎薛稷河东太子少保
房文昭则雅而和。隐乃讹。
精神乏气。胸臆馀波。
若蘋萍异品。共泛中河房乔字元龄清河彦谦子官至司空太尉文昭公
殷公王公。兼正兼署。
大乃有则。小非无据。
骐驎将腾。鸾凤欲翥。
题二榜而迹在。叹百川而身去殷仲容陈郡人不害之孙令名之子奕世工书尤善书额官至礼部郎中汴州安业寺额京师裒义开业资圣寺东京太仆寺灵州马观额皆精妙旷古王知敬太原人门传孝义工正行善署书与殷殊涂而同归兼草书弟知慎工图画兄官至秘书少监当时双绝与仲容齐肩天后诏一人署一寺额仲容题资圣知敬题清禅俱为独绝洛川长史德政二贾碑在修行寺东南角即知敬之迹极峻利丰秀清禅资圣寺至今路人识者驻马往普济度寺即父令名手踪皆为后代程式
王秘监则首未全贞。尊道重德。
或终纸而结字。或重模而足(遵句反)墨。
濩落风规。雄壮气力。
播清誉而祖述。屡见赏于有识。
如曲圃鸿飞。芳园桂植王绍宗琅琊人修礼子官至秘书少监
虔礼凡草。闾阎之风。
千纸一类。一字万同
如见疑于冰冷。甘没齿于夏虫孙过庭虔礼富阳右卫曹参军
张长史则酒酣不羁。逸轨神澄。
回眸而壁无全粉。挥笔而气有馀兴。
若遗能于学知。遂独其颠称张旭吴郡人左率府长史俗号张颠
虽宜官售酒。子敬挥帚。
遐想迩观。莫能假手。
拘素屏及黄卷。则多胜而寡负。
庄周之寓言。于从政乎何有(后汉师宜官工书嗜酒每遇酒肆辄书于壁远近咸观酒因大售计价偿足而灭之王子敬以帚泥书壁观者如市已上皆言旭之可比)
湖山降礼。狂客风流。
落笔精绝。芳词寡俦。
如春林之绚彩。实一望而写忧。
雍容省闼。高逸豁达。
解朝服而归乡。敛霓裳而辞阙贺知章维摩会稽永兴太子洗马德仁之孙少以文词知名工草隶书进士及第历官太常少卿礼部侍郎集贤学士太子右庶子皇太子侍读检校工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王侍读知章性放善谑晚年尤纵无复规检年八十六自号四明狂客每兴酣命笔好书大字或三百言或五百言诗笔唯命问有几纸报十纸纸尽语亦尽二十纸三十纸纸尽语亦尽忽有好处与造化相争非人工所到也天宝二年以老年上表请入道归乡里特诏许之入阁诸王以下拜辞上亲制诗序令所司供帐百寮饯送赐诗叙别知章表谢手诏答曰卿儒才旧业德著老成方欲乞言以光东序而乃高蹈世表归心妙门虽雅意难违良深耿叹眷言离祖是用赠诗宜保慎行李也儿子等常所执经故令亲别尊师之义何以谢焉仍拜其子典设郎子曾为朝散大夫郡司马以伸侍养知章以羸老乘舆而往到会稽无几老终元年冬十二月诏曰故越州千秋观道士贺知章神清志逸学富才雄挺会稽之美箭蕴昆冈之良玉故飞名仙省待诏龙楼愿追二老之奇踪克遂四明之狂客允协初志脱落朝衣驾青牛而不还狎白鸥而长往舟壑靡息人琴两亡惟旧之怀有深追悼宜加缛礼式展哀荣可赠兵部尚书者也)
广平之子。令范之首。
娅姹钟门。逶迤王后
武都先觉。翰墨泉薮。
子敬元常。得门窥牖。
侍中穆。异代同友。
于孔门而升堂。惜颜子之不寿徐峤之东海广平太守子浩中书舍人国子祭酒李造陇西武都公言侍中穆即子云僧虔
韩常侍则八分中兴。伯喈如在。
光和之美。古今远代。
昭刻石而成名。类神都之冠盖韩择木昌黎工部尚书右散骑常侍
赫赫许昌。翰苑文房。
徵前贤而少对。当圣代而难方田琦雁门人德平之孙工八分小篆署书图画写洪崖子张氲云楼并雪木行于世官历豫蕲许等州刺史兼装背有孙栖梧尤妙其事德平武德功臣兵部尚书
卫包蔡邻。功夫亦到。
出于人意。乃近天造卫包京兆人工八分小篆通字学兼象纬之术官至尚书郎蔡有邻济阳人善八分本拙弱至天宝之閒遂至精妙相卫中多其迹)
荥阳昆弟。内外光华。
挥毫美丽。自是一家。
幼弟曰逾。丹青大誇。
信斲玉而剖石。即拣金而披沙郑迁及弟迈遇并工八分崔氏出中书令湜之甥迁官至浚仪季弟逾善山水天宝中知名梁宋)
温良之德。书画兼美。
诚依仁以游艺。同上善之若水(皇室李权工八分弟枢工小篆侄平钧亦善小篆兼妙山水并冠绝一时淮安王神通曾孙官历金州刺史侍御史平钧富词学江陵掾)
诗兴入神。画笔雄精。
李将军世称高绝。渊微已过。
薛少保时许美润。合格不珍右丞王维摩诘琅琊人诗通大雅之作。山水之妙胜于李思训太原少尹缙文笔泉薮善草隶书功超薛稷二公名望首冠一时时议论诗则曰王维崔颢论笔则曰王缙李邕祖咏张说不得预焉幼弟紞有两兄之风闺门之内友爱之极)
史侍御惟则必优世业。阶乎籀篆。
古今折衷。大小应变。
如因高而瞩远。俯川陆而必见史惟则广陵殿中侍御史谏议大夫白之子白善飞白)
吾家世业。赵郡李君。
峄山并骛。宣父同偫。
洞于字学。古今通文。
家传孝义。意感风云李阳冰赵郡人父雍门湖城家世住云阳承曰门作尉冰兄弟五人皆负词学工于小篆初师李斯峄山碑后见仲尼吴季札墓志便变化开阖如虎如龙劲利豪爽风行雨集文字之本悉在心胸识者谓之苍颉后身澥子腾冰子垍并词场高第幼子曰广勤学孝义以通家之故皆同子弟也)
延安君则快速不滞。若悬流得势。
三原君则婉媚巧密。似垂杨应律(吾舅讳绘彭城人延安都督姨兄明若山西平原人京兆三原县尉大理评事
宋儋李璆。擅美中州
李师王而意浅。宋祖钟而体流宋儋藏诸广平人高尚不仕户部侍郎宇文融荐授秘书省校书郎作钟体而侧戾放纵迹不副名开元末举场中后辈多师之李璆陇西御史大夫杰之兄子性速达轻财重义笔迹紧媚亦有声于代为狄宇清李渐
员外萧公。名成于薛。
安西变体。光润愉悦萧公名诚陵人梁之后起家奉礼郎开元初时尚褚薛公为之最拜右司员外郎善造斑石文纸用西山野麻及虢州土谷五色光滑殊胜子彭
张氏四龙。名扬海内。
中有季弟。功夫少对。
右军风规。下笔斯在张从申长史文场擢第弟从监察御史从仪灼然有才从申志业精绝工正行书握管用笔其于结密近古所少恨历览不多闻见遂寡右军之外一步不窥意多拓书阙其真迹妙也)
吕公欧钟相杂。自是一调。
虽则筋骨乾枯。终是精神崄峭。
其于小楷。尤更巧妙吕向东平开元初上美人赋忤上时张说作相谏曰夫鬻拳胁君爱君也陛下纵不能用容可杀之乎使陛下后代有愎谏之名而得敢谏之直与小子为便耳不如释之于是承恩特拜补阙赐䌽百段衣服银章朱绂翰林待诏频上赋颂皆主讽谏兼皇太子文章及书官至给事中中书舍人刑部侍郎词学业当代莫比有子曰广聪利俊秀有吏才拜监察御史
吾兄则书包杂体。首冠众贤。
手关目瞥。瞬息弥年。
比夫得道家之深旨。习阆风而欲仙(家兄蒙字子全司议郎安南都护
马家刘氏。临效逼斥
安西兰亭。貌夺真迹。
宓妃遗形于巧素。再见如在之古昔翰林书人刘秦妹归马氏)
押署则缝僧权似长松挂剑。尾满骞如盘石卧虎(徐僧权中山人满骞富阳人
繁多乃怀充怀珍。稀少乃延祖允祖(唐怀充晋昌人姚怀珍武康人陈延祖长城人范允祖顺阳人
时有。何妥近睹。
虽正姓名。美其傲古。
恨连书于至宝。无尺牍之行伍(沈炽武康何妥外国人翊子中书侍郎名作当时书證)
印验则玉斲胡书太平公主武氏家玉印有四胡书今多墨涂存者盖寡梵云三藐母驮四字也)。金镌篆字。
少能全一。多不越四。
国署年名。家标望地
独行龟益(即魏王恭家印)。并设窦暨范阳功曹窦暨书印)
贞观开元止于二太宗元宗所用印)
陶安东海。徐李所秘徐祭酒峤之李起居造印)
万言方寸。翰囿所类延王友窦永书印)
张氏永保张怀瓘印)。任氏言事。
古小雌东朝周顗东晋仆射周顗印)
审定窦蒙议郎窦蒙书印)亭侯袭贵。
猗欤刘郑。门承貂珥。
义仰彭城金部郎中刘绎书印)。邺周印异相国邺侯李泌宣州长史周昉印)
或有惭于稽古。谅无乏于雅致。
虞和表闻于明皇帝。齐穆书答于竟陵王
表称委尽。书乃备详(宋中书侍郎虞和明皇帝表论古今妙迹正行草楷纸色褾轴真伪卷数无不毕备表本行于世真迹故起居舍人李造得之齐司空穆公琅琊王僧虔景陵王子良书序古善书人评议无不至当本行于世其真迹今御史大夫黎翰得之)
藻鉴则梁高祖巧而未博武帝时撰书评)邵陵王博而未至萧纶亦撰书评)
庾中庶失品格。拘以文华梁庾肩吾撰书品论)
傅五兵比亡年。广于职位梁傅昭撰书法目录)
名录编于司马王府司马姚最撰名书录)。善状集于散骑左散骑常侍姚思廉集善书人名状)
李亚相著藻饰之繁右御史大夫李嗣真撰书品)张兵曹粗习玩之利(率府兵曹鄂州长史张怀瓘撰十体书断上中下)
考数公之著称。多约传而立记。
余不敏于登高。岂虚言而求备。
敢直笔于亲睹。非偏誉于所嗜也。
小司空韦公曰述。职该艺府。
才同史笔。茂族挺生。
圣朝閒出。若乃阐异闻之旨。
接片善之勤。则必忘疲吐握。
不閒风尘。所谈而改观成市。
所宝而增价为珍。小擅声于自我。
大推美于其人。彼凡百而驰名。
既往遇此公。而其德唯新。
可谓千载一时。孤标绝伦矣韦述京兆尚书工部侍郎
及乎验德力之工拙。知古今之优劣。
余稽古而玩能。因假能而有说。
匪徒姓名记录。面首超越。
相质披文。虚空岁月者矣。
是用相如。抚新迹而忘怀。
岂甘赐也望回。抱遐心而结舌。
终冀乘时出处。备展名节。
其或萃傅岩钟绍京南康中书令光禄大夫聚宝捐金川流海纳)而会颍川家伯讳瓒邠王司马耽玩达旨固求不匮)。归右史(李造拂镜旁通倾心善价)而入补阙(席巽安定右补阙心专务得家业或遗)
祭酒徐浩法则道存徵求非利)翰林之寻绎张怀瓘兄弟怀瑰盛王府司马翰林待诏俱好无厌亦能臆断)乌台(潘履慎荥阳监察御史克遵能事采玩芳猷)粉署之敦阅蔡希寂济阳金部郎中习学润身假借盈惬)
给事之道宏(族兄给事中志宏雅道不倦虚求)。仰议郎之区别(家兄锐思穷源增辉改观)
韩生委输韩滉颍川给事中委质虑远推诚道博)。滕子拥决(滕升歙州婺源县取舍若流通利泉薮)
张氏旁求怀瓘海陵人皇鄂州司马利无推斥道在专精)。陆家胥悦陆曜吴郡人卷缉馀芳事穷前志)
释朏超彼岸东京福先寺僧良朏新罗人俗姓林氏遇捐衣钵逸冠侪流)。梅仙行无辙(高志宜渤海同官气合古风利加能事)
温播金声(温晁太原国子簿悉心景慕徒众博求)。崔含冰洁(崔曼倩清河鄠县浩汗经营见如不及)
若惊陈赵陈闳颍川陈王府长史赵微明天水人或志敦习学自悦古能皆玩之无斁也)。贾勇徐薛(徐守行东海监察御史薛邕河东郎中或推古招致或究能跧拔并求之不已)
关郭双奋飞(关伪陇西人郭晖太原人或规规耽好或楚楚传写)。潘袁两倾竭(潘淑会稽人袁明陈郡人或披寻洽道或耽籍乐贫)
簪缨布素。申道閒设。
既辐辏而川流。并观光于后哲。
速珠玉之无胫。可得略而言曰。
长安则穆聿(聿咸阳庞店人少以贩书为业后至德中因告讦徵搜古迹并强佔石泉公则天皇后所还书功白身受金吾长史改名祥蹈险邀荣乘危射利)王昌辽东人词荒智役)导其源。叶丰括州人貌恭性僻)田颍长安人志凡识滞)委其躯。
拾遗市骏。怀宝飞凫。
洛阳则杜福河南人论熟行巧)刘翌洛阳人节苦心廉)穷弥固。齐光河南人道寡业微)赵晏河内人智专别识)乐忘劬(此四人者洛阳贩书者)
皆誇目动利。实繁有徒。
诗不云乎匪斧。语有之曰反隅。
若或徵数子之运用。甘千里之殊涂。
则我鸡犬而无来无往。子衣裳而不曳不裾。
成一家之憬彼。睽四海之友于言通货利)
事符道因。心与日亲。
几变灰律。涉历冬春。
互为宾主。往返周秦。
左翊吾兄。业穷幽远(名锡同州别驾
龙兴张揖。道契贞淳(与潘淑献书拜官今任龙兴县
雅兴闭关以随扣。古风开卷以袭人。
不然者。何穷独而恣怡悦。
何市朝而贪隐沦(言尚往来)。众矣森然。
往哲来贤。一朝而星罗入眼。
百代而云披及肩。身已没兮若休。
迹遗芳而可传。彼金印玉玺。
丰碑货泉。虫篆制而八分閒矣。
正隶兴而稿草行焉。不可量乎所睹。
又何极乎备宣。若乃流誉前代。
效绩当年。录军机而羽括鹰隼。
述国命而发挥貂蝉。通亲友以感节。
启咨谋以闻天。接武波委。
嗣芳鳞连。则余不让于赋颂。
敢分媸而别妍。恃乎幼好而晚知之至熟也。
曲察而直言之无愧者。将拭目而众别轻。
言入掌而百忧写。尔其苔缣縠。
衡理蜀幅。花麻黄绚。
缁赭绀绿。沦压而迩蠹亡文(蓄非其人虽迩朝亦朽蠹)
保持而远完缄卷(处之得地虽远古亦完全)。上智所以悬解(直晓)
中庸所以交战(疑之)。取迷伊他。
贻笑鄙贱。则有乌丝褾首。
紫玺露面。好丹时更。
悲素色变。状元豹之雾隐
规雕虎之风扇。虽置水弥旬。
移装屡遍。益深沈于直质。
乃容易于览见。嗟乎。
舍不疑于古疏(高)。取凭假于俗眩(昡惑)
诱浅情于末兴。肆凡赏而留盼。
何其妄哉。宁知立法而亏真。
作德而还淳。忘情是悦。
代有其人(言定是非)。必也易背以时(时在正夏
受彩无欺。敏洽和之妙道。
得润软之成规(用面调适候阴以成)。疏密苦乐。
殊形异宜(厚薄完蠹)。上约下丰。
始增末裨(接上下前后例)。沽将实名。
位充合离(改折署榜馀地)。或附卷均端。
足使其夷(薄而蠹者)。或鸣砧妥帖。
然后呈姿(厚而完者)。探寻源流。
志逸肥遁。缉合剪截。
躬劳不闷。明齐短长。
闇结分寸。诚忽忽于或躁。
袪悢悢之遗恨。至如虹萦丝带。
鸾舞锦褾。青閒绫文。
出之衣表。檀心鼊首。
金映银络。舒囊貌妍。
抚卷香作。多此饰类。
又难详备(并言检讨装背也)。若乃见稀意欲。
虽可弃而昆山片玉。玩久厌充。
虽可宝而纨扇秋风。竞舍兹而易彼。
誇视审而听聪。或芟秽于匿迹。
或丧真于矜工。夥哉耳设。
鲜矣目穷。因既原乎识量。
遂悬别其淹通。已分流而兹在。
徒并骛而争雄(言申博易)。假使作伪心劳。
乱真首出。眯目童幼。
摧残纸笔。终令君子弃瑕以拔材。
壮士断腕以全质。期补劳于得丧。
励采葑于始卒。子猷在焉。
曷可无其一日(言务宏道。夫喻大始于事卑。
方崇极于类聚。况物著公器。
赏推善主。异清白而非弓裘。
岂孙谋而绍宗祖。抑如
舜命禹。道必贵乎声同。
天无亲而德辅。归可保于授受。
靡自私而禦侮。故知乖其趋者。
则密戚而心捐。合其轨者。
则举储而掌传。亮玉白之利末。
望吾徒之义先(先言传付后总乐成以终也)。至其罢琴闲堂。
散帙虚牖。阅新连之卷轴。
倾旧满之樽酒。畅怀古而遗形。
逢时以濡首。炎凉所寄。
偃仰无咎。烟积孤松。
春过五柳。想薜萝而在眼。
狎鸾凤而盈手。善邻得朋。
知我益友。暗遗名利。
卧度卯酉。遂志愿兮苟若斯。
生可凭兮死不朽。虽金翠溢目。
陶匏聒耳。徒润色于多欢。
实无阶于竞美。贤贤易色。
勿药有喜。茅居食贫。
陋巷饮水。誓将敦素业而毕矣。
振清风而何已。辞曰。
资乐道兮善莫大。佐元览兮寄所赖。
芝兰满室兮遗美芳。朋友忘言兮古人会。
想贤玩迹俨如在。史册悠悠几千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