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魏相西汉 ? — 前5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59 【介绍】: 西汉济阴定陶人,后徙平陵字弱翁
少学《》,为郡卒史
昭帝时举贤良,以对策高第为茂陵茂陵大治。
后迁河南太守,豪强畏服。
宣帝即位,征为大司农,迁御史大夫
大将军霍光死,其子霍禹大将军,兄子霍山尚书事,霍氏权重骄纵。
建言削弱霍氏之权,宣帝善之。
地节三年,代韦贤丞相封高平侯
曾谏宣帝为轻率出兵击匈奴
又条理汉兴以来国家便宜行事及贤臣所言,进言宣帝当效法先朝,“勤劳天下,垂意黎庶”,多被采纳。
卒官,谥宪
释道囧南朝宋 ? — 443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四 感通科
生马氏
扶风人
沙门
师事道懿法师
懿疾。
等弟子四人。
霍山持炬入深穴。
采钟乳。
而行里许。
遇巨涧。
其三人竟以渡水死。
独诵法华。
及存念观音。
见一光如萤。
追之出穴。
乃获免。
南游上京。
南涧寺
常业般舟。
夜定中见有御车至者。
登车。
俄至郡后沈桥。
见一人盛服据胡床
侍卫数百人。
皆惊起。
曰。
吾坐禅者耳。
据胡床者。
顾语左右曰。
向欲令知法师处而已。
何必屈至耶。
于是礼足送还。
至寺而门犹闭。
扣之良久。
方开。
宋元嘉二十年
没于广陵
封子绘北齐 515 — 56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5—564 【介绍】: 北齐渤海蓨人字仲藻小名搔
封隆之子。
,由秘书郎中累迁金紫光禄大夫
魏孝武帝末,斛斯椿用事,子绘与父俱弃官还。
东魏孝静帝时,累迁平阳太守,开晋州北界霍太山旧号千里径之东路,便于军民。
大行台吏部郎中渤海太守合州刺史等,晓达政事,长于绥抚。
北齐文宣帝时,仕至仪同三司祠部尚书
僧灵润
灵润
俗姓梁氏
河东虞乡人
隋仁寿中出家太岳灵岩寺
贞观八年京师宏福寺。
僧道因隋末唐初 587 — 658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三 义解科(三)
姓侯氏
濮阳人也。
七岁丁内艰免丧。
求师于乡里之灵岩寺
不浃旬。
诵通涅槃二帙。
落发益加砥砺即事讲演。
及升戒品。
旋习律仪。
彭城嵩法师
传摄大乘论。
门徒鼎盛。
于众中过见推揖。
每令覆讲后隐太岳凡阅四秋。
将诣洛无与偕者。
方以时禁不可独行。
但念观音。
旁有皓首沙门
从何许来相𢹂入城。
忽不知所在。
以为冥感所致。
避难三蜀之多宝寺
开摄论维摩
听者千数。
暹法师东海人也。
尤负才艺。
傲视群众。
每造因辄改容。
酬遣总管邓国公窦琎行台左仆射赞国窦轨长史申国公高士廉范阳公卢承庆
岳牧官僚。
俱申虔仰。
彭门山寺久经颓废。
以习道安居之暇构坏营圮。
蔚成净坊。
尽刻三藏经典于寺之北岩
玄奘法师
翻译于京师大慈恩寺
诏起因校定。
兼充正义。
师深加叹赏。
慧日寺楷法师延请说法。
帝城缁侣。
得所未闻。
专业涅槃华严大品维摩法华楞伽等经。
十地地持毗昙智度摄大乘对法佛地等论。
及四分律等。
摄论维摩有疏。
显庆三年三月
终于慧日。
明年反葬于彭门。
春秋七十有二。
释昙璀初唐 631 — 692年2月6日
释昙璀
俗姓顾氏
吴郡人也。
肇国著姓其来弥光。
丞相有佐命之勋。
尚书有挺济之誉。
衣冠鼎胄。
太岳峻岱峰之高。
令问徽猷。
江汉为南国之纪。
星象降精灵祇效祉。
德备胎教香符梦徵。
玄圭应上圣之祥。
神宝蓄河汾之气。
特受异准生而不凡。
襁褓之日而童蒙来求。
佩觿之时而忘身殉道。
和敏而纯素。
温恭而克明
神器夙昭清风渐扇。
遂勉节出尘栖心物表。
金经秘藏一日万言。
不逾岁叙而大经淹通。
遂于晚年缅怀宗匠。
始事牛头山融大师
醇懿瑰雄。
东夏之达磨欤。
梵幢宝柱大海津。
梁目以上根。
乃诲之。
曰色声为无生之鸩毒。
受想是至人之坑阱。
致远多泥。
子不务乎。
默而审之。
直辔独上餐甘露味饮蒲萄浆。
犹金翅不食异类帝释无共鬼居。
乃晦迹钟山断其漏习。
养金刚定趣大能位。
纳衣空林多历年所。
淮南导首广陵觉禅师
江左名德建业如法师
咸杖锡方来降心义体。
握珠怀宝虚往实归。
则天皇母临朝龚行佛事。
高其道业周勤诏书。
栖霞约法师梵门之秀杰。
躬以敦劝朝天抗诏。
皇明恐未然也。
曰。
岐伯帝舜之师。
干木谢文侯之命。
玄畅以善论而抗宋主。
惠远不下山而傲齐后。
彼何人哉。
由是遁北𭚖。
踰东冈。
考槃云冥。
后止于竹林之隩。
葺宇簋缶而告老焉。
既而绍列圣之鸿徽。
继前贤之能事。
翼亮皇梵保宁天人。
俄端然入定七日而灭。
春秋六十二。
是岁天授三年二月六日也。
翌日天竺法火化遗骸。
收灰建塔。
士庶含酸悉皆号恸。
门弟子僧感僧頵等。
刻石纪事奉全师礼。
正议大夫使持节润州刺史汝南郡升。
向风遐想悦而久之。
褒德尚贤赞成厥美焉。
张待问北宋
全宋文·卷六一
张待问解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人。
太宗真宗间在世。
曾为淄州长山主簿,摄令,以不畏权贵著称。
又曾摄镇安军节度推官
年七十馀,犹著述不衰,《太岳》、《后稷》、《成汤》诸碑,皆其所撰。
见《东轩笔录》卷一二,光绪《闻喜县志斠》卷二。
王豫明 1418 — 1480
维基
王豫(1418年—1480年)字用诚河南开封府祥符县人,民籍。
同进士出身
景泰元年(1450年)庚午河南乡试第七十七名。
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科会试第一百六十三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四十一名。
礼科给事中天顺元年(1457年)副使,册封楚藩。
四年庚辰科殿试,充掌卷官。
五年安南国王黎浚请封,奉命与通政司参议尹旻同往安南册封,到达广西时听闻安南内乱,上奏后回京。
黎灏继任国王,继续奉命册封。
八年(1464年)湖广布政司右参议,奉敕提督太岳太和山宫观兼节制均襄军民事。
成化十年(1474年)乞休归。
归逾七年卒,年六十三。
屠大山明 1500 — 1579
公字国望,生时适从大父襄惠公泰山摩厓碑遗其家,因名曰大山,为儿即绝异。
襄惠公常摩其顶曰:儿他日复大吾门。
稍长,美风仪,好魁磊之节,倜傥自喜。
进士,出知合州,为治尚宽,持大体,喜与士大夫父老常言民所疾苦,以故一州事无不闻。
有巫以其术为奸,扰州民,公以计取之,掠数百,不中。
公悔曰:吾适以智获彼,故彼能禦我。
次日,公盛威严,系巫至,正色叱之,有书从巫腋坠出,立杖杀之。
刑部郎,出知吉安府
乡荐绅尚书王公在朝,诸公子稍横里中。
公取其苍头助虐者治之,诸公子因折节称儒生。
王公尝谓人曰:使我诸子得比于人,数不覆吾宗,俱屠使君教也。
世两贤之。
按察副使、备兵徐州
值流贼大发,掠州县、千里为墟。
公身督兵与战,贼败走。
历迁副都御史,抚湖广酉阳蛮界。
思州自新建王公荡平后,稍窜伏不出。
至是苗民吴黑辈,更拥众破城郭,数杀官军,远近戒严。
公出奇兵,设伏左右翼,尽歼之,楚中平,人谓功不在新建下。
工部右侍郎,冉抚湖广
奉诏修太岳太和宫成,玺书慰劳。
讨斩妖贼马三儿,兵部右侍郎总督广川、贵军。
苗首乱者龙氏、潭氏啸结共扰。
楚公以计间之,使相攻,各灭其族,因以大兵乘之,苗悉平。
时公在楚久宣力行间,朝议方召公兵部右侍郎,而严相子世蕃数有觊于公,人或讽公少赂,入即得内召。
曰:吾老矣,复铅粉为容,无乃违三十年素耶?
卒不为通。
世蕃大衔之,欲置公死。
会倭贼大举入犯,所过积尸骨如山,乃降授公巡抚应天。
公适病,奋曰:国家不幸,有事臣不爱死。
甫至官,而援剿参将许国与倭战,大败,世蕃遂嗾言官并劾公,系问。
上知公旧劳,赦其罪。
公归里门,翛然为布衣,耕东海田,凡二十馀年。
朝廷既复公官,致仕,当事荐公可大用,竟不复出。
卒年八十。
公初登泰山,遇异人青羊桥,遂若有得。
及垂殁,自赞曰:断念断意,混天合气。
外缘荡涤,内景密閟。
寂照煌煌,无隙可觑。
天地勿违,鬼神尽避。
人谓公既得道矣。
长卿先生序公集曰:公少天才豪逸,自命作者。
既起家为大吏,经营天下三十馀年,卒为世蕃所中,幸脱虎吻。
归田后,与里中故人纵饮,酒酣,以往时援笔为曼歌,了不求工,而往往神来,是为雄豪大人之章,固非隅曲词人所呕心枮影而得之者也。
可谓善言公诗矣。
张居正明 1525 — 158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25—1582 【介绍】: 湖广江陵人字叔大号太岳
嘉靖二十六年进士
编修
严嵩徐阶均器重之。
右中允,领国子司业事,与祭酒高拱善,相期以相业。
为首辅,倾心委之。
隆庆元年引之入阁。
致仕,居正司礼监李芳谋,引入阁。
同定封俺答事,北边遂得安宁。
此后渐生嫌隙,神宗时司礼监冯保谋,逐,遂为首辅。
为政综核名实,信赏必罚。
倚任戚继光蓟门,用李成梁辽东,以加强边备。
潘季驯治河。
清丈土地,行一条鞭法。
在位十年,颇行改革。
然持法严峻,怨者颇多;不能虚心纳言御史动辄得罪;厌恶讲学,以诏书毁天下书院;父丧不肯解职,以“夺情”留任,颇遭时议。
神宗即位时年幼,小有过失,慈圣太后即责云:“使张先生闻,奈何?”及帝渐长,心厌之。
卒,谥文忠
未几弹劾者即纷起。
次年,追夺官爵;又次年,籍没家产。
天启间,始追复故官。
有《张太岳集》、《太岳杂著》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叔大江陵人嘉靖丁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掌院学士
隆庆初,以礼部侍郎内阁
万历中,累加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谥文忠
太岳集。
陈惟直明 1540 — 1588
维基
陈惟直(1540年—1588年)字伯生号寅斋四川嘉定州洪雅县人
由县学生中式四川乡试第一名举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乙丑科会试中式第一百二十九名,廷试三甲一百九十三名进士
都察院观政,本年八月授江西安福县知县隆庆三年(1569年)三月吏部主事万历元年(1573年)二月复除本部,二年正月员外三年二月验封司郎中,有鲠直声。
四年二月给假归,言官交荐,六年九月复除本部,七年三月湖广左参政提督太岳、分守下荆南道,患病致仕。
十二年十月起补山西左参政十三年闰九月陕西按察使十四年三月湖广右布政使十五年九月升本司左布政十六年正月卒。
其生平以名节自持,在山西时,特黜佞臣宋之问
人服其有识。
萧良有明 1550 — 1602
萧良有(1550~1602) 明代官员、学者。
字以占号汉冲
湖广汉阳人
少有神童之名,万历八年(1580)庚辰科会试第一会元,殿试第二名榜眼,进修撰,充经筵讲官,领国子祭酒
史局十五年,自阁部卿寺以至台省,凡关国家大计,无不咨询。
著《玉堂遗稿》,撰《龙文鞭影》,《荆楚文库》收有《萧良有集》。
有七律《泛舟望鹤楼》《望黄鹤楼太岳韵》等。
释圆信
圆信
京兆房山人
薙发白云山
礼大僧德敬为师。
往来上方红螺之间二十馀年。
行脚所至。
武林淮安六安终南
每住辄数载。
以嘉靖庚申
太岳驻锡虎耳岩穴。
而哮者争避匿去。
倚石为屋。
稍稍剪夷其积。
圜瓢数十馀。
踞石沿涧。
出入幽花美箭之中者。
累累如笠。
岩上莲池二。
阔可二丈。
旱岁不竭。
蓬室三方广当身。
所得一缕一粲。
尽以供十方游衲。
行之数年。
遂成丛林。
倾震旦。
士女号呼悲啼。
而至者不至虎耳岩。
犹未跻岳也。
至岩不头面顶礼者。
自以为悭缘。
必痛哭去。
否则谨伺岩扉外。
经数日得一见。
则喜过望。
以故。
虎耳岩之名。
遍天下。
计贤士大夫之辙以日至尚方之赐。
掖庭之供。
以月至。
自嘉隆以来。
耆宿之著闻。
未有若师者也。
然师务为密行
不以解显。
应机之言。
多依孝敬。
抚摩煦煦。
犹乳母之于骄子。
金钱涌而至。
拒不纳。
有赠糈者。
付尝住作供。
四十馀年。
影不出山。
趺坐一龛中。
如朽株。
虽利根之士好为奇谈。
诡学者睹其颜。
莫不肃然增敬。
腊最高。
逆其生。
当在宣成间。
诸徒属。
试以腊叩。
不答。
尝简其箧。
得旧𦇧衣。
忽云。
武皇帝七年
王城中施食。
所得衣也。
叩之。
复不答。
后终于山慈圣出藏金。
为师治塔焉。
严蓬头者。
襄人
日诵弥陀佛数万声。
性高洁。
施赀尝累千金。
挥之如尘土。
踪迹甚异。
人不得而凡圣之。
亦绝世奇人。
不二之流也。
明河曰。
或云。
不二
姓徐
世为襄善门。
徐生长。
不二送出家。
挈妻入五台山修
不二寻觅父母累年。
得于冰雪堆中见不二
大怒曰。
不肖子。
何故远远奔来。
汝以我为父母。
我已出家。
以我为知识。
我未悟道。
大丈夫出世。
孤峰绝顶。
一间草屋。
了办自已不暇。
尚当为生死爱情所使。
至于此乎。
速去。
无落吾事。
不二遂南还。
居虎耳岩。
为世大知识。
不二灵根夙种。
固有自来。
而开发之助。
亦繇父母。
团圞一门。
又出襄地。
或自庞家人再出。
不可知也。
王概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山东诸城人字成木
雍正十一年进士,官至两广盐运使
官分守安襄郧兵备道时,撰有《太岳太和山纪略》。
黄景仁清 1749年1月4日 — 1783年4月25日
两当轩集·自叙
景仁四岁而孤,鲜伯仲,家壁立,太夫人督之读。
稍长,从塾师授制艺,心块然不知其可好。
先是,应试无韵语,老生宿儒,鲜谈及五字学者。
藏一二古今诗集,束置高阁,尘寸许积,窃取翻视,不甚解。
偶以为可解,则栩栩自得曰:「可好者在是矣。
」间一为之,人且笑姗,且以其好作幽苦语,益唾弃之,而好益甚也。
岁丙戌常熟邵先生齐焘主讲龙城书院,矜其苦吟无师,且末学,循循诱之。
景仁亦感所知遇,遂守弗去。
三年,公卒,益无有知之者,乃为浪游。
武林四明,观海;溯钱塘,登黄山;复经豫章,泛湘水,登衡岳,观日出;浮洞庭,由大江以归。
是游凡三年,积诗若干首。
中渐于嘉兴郑先生虎文定兴王先生太岳之教。
家益贫,出为负米游,客太平知府沈既堂先生业富
时大兴朱先生筠督学安庆,招入幕,从游三年,尽观江上诸山水,得诗若干首。
体赢疲役,年甫二十七耳,气喘喘然有若不能举其躯者。
自念乡所游处,举凡可喜可愕之境,悉于是乎寄。
恐贫病漂泊,脱有遗失,因检所积,十存其二三,聊命故人编次之。
夫幼之所作,稍长辄悔,后之视今,何独不然?
辄为数语,以自策励,且述辛苦。
时乾隆乙未季春月之十一日
(录入:春灯馆)
林朝崧晚清 1875 — 1915
曷言乎诗?
情郁而不能无宣,意感而不能无作是已。
曷言乎诗人?
思必深,视必锐,立辞必诚是已。
劳人思妇之所为,有不期工而自工者,虽诗人蔑以加也。
至若言人人所欲言而又不能言,见人人所习见而又若无所见,则诗人之过人远矣。
  从兄痴仙先生幼即耽诗,为诸生,不日课举子业而课诗。
沧桑之后,诗酒两嗜,无日不饮,无饮不醉,而亦不醉无诗。
所著无闷草堂诗集,含思宛转,托兴绵渺,务为雅俗共赏之音。
  回忆三十年前,兄尝以击钵吟号召,遂令此风靡于全岛。
有疑难之者,兄慨然曰:『吾故知雕虫小技,去诗尚远,特藉是为读书识字之楔子耳』。
嗟乎!
兄非独擅为击钵吟已也;且今之无闷草堂集中,亦体兄之意,不录击钵吟。
然而吾必述是寥寥数语者,以为非此则不足以知其人而读其诗也。
  兄下世十七年,挚友鹤亭槐庭、豁轩、太岳日以遗集付梓为念。
顾以南强善病,一再因循。
去年秋褉,复有以为言者,鹤、二公力用选校自任,君子成人之美意良可感。
而吾痴仙之苦心,亦将乘吾土文艺复兴之机共见于当世;所关至大,吾又恶可无言?
  一九三一,从弟献堂序于雾峰。
庄太岳清末至民国 1880 — 1938
全台诗
庄太岳(1880~1938),族谱排行垂训名嵩字伊若号太岳又号松陵清乾隆年间祖先自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青阳市渡台,徙居彰化鹿港
出身书香世家,父亲庄士哲为廪生,叔父庄士勋举人,弟庄垂胜亦有文名。
九岁能诗文,人呼神童。
日治以后就读台中师范学校,毕业后执公学校校六年
常与谢颂臣林幼春、蒋渭水、庄垂胜相聚图复兴。
林痴仙交莫逆,从游入「栎社」,先后担任雾峰林家西席,组织读书会、创「革新青年会」、「一新会」、「一新义塾」,讲授国学垂三十馀年。
大正六年(1917)并与施家本、丁宝濂等人于鹿港创设「大冶吟社」,继施家本为第二任社长。
昭和十三年(1938)元月病殁,遗有诗文稿藏家。
  民国五十七年(1968)十月,三子庄幼岳编校二百一十八首诗作,排印《太岳诗草》。
民国六十七年(1978),庄幼岳复集乃父早年诗作六百首及诗钟六十首,编成《太岳诗草补遗》。
民国八十一年(1992)六月,高志彬再重印两书,并景印其亲笔手稿,编入《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第二辑,而庄氏文稿则经庄幼岳辑钞,藏家未刊。
彭国栋评其诗:「多眷怀宗国之句。
」五言诗亦「深得韦、遗意。
李渔叔云:「清健沉郁,风调类南宋人,怨悱之情,一一传诸篇什,初若无可遏抑,终则深制凝敛,如微风度箫,而忠愤耿耿,悉在耳目,使人低徊往复,挹之无尽。
」方子丹推崇其诗与陆游相较,「盖今古爱国诗人之作为,一辙也。
」〖收入庄太岳著,庄幼岳编校,《太岳诗草补遗》(台北:自刊本,1978年),序文。
〗编者所据底本即是庄幼岳编校《太岳诗草》、《太岳诗草补遗》排印本。
并自谢颂臣《科山生圹诗集》录出施氏诗作一首。
杨永智撰)
高体乾现当代 1911 — 1998年5.16月
百度百科
高体乾(1911—1998.5.16)辽宁省建平县人
一九三二年参加东北抗日义勇军,一九三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任东北抗日义勇军第一军十二支队支队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省高平县游击队队长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三纵队七团团长、纵队参谋长,太行军区第五军分区参谋长,太岳军区第三军分区参谋长,太岳军区司令部参谋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