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诗
庄太岳(1880~1938),族谱排行垂训,名嵩,字伊若,号太岳,又号松陵,清乾隆年间祖先自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青阳市渡台,徙居彰化鹿港。出身书香世家,父亲庄士哲为廪生,叔父庄士勋中举人,弟庄垂胜亦有文名。九岁能诗文,人呼神童。日治以后就读台中师范学校,毕业后执公学校校六年。常与谢颂臣、林幼春、蒋渭水、庄垂胜相聚图复兴。与林痴仙交莫逆,从游入「栎社」,先后担任雾峰林家西席,组织读书会、创「革新青年会」、「一新会」、「一新义塾」,讲授国学垂三十馀年。大正六年(1917)并与施家本、丁宝濂等人于鹿港创设「大冶吟社」,继施家本为第二任社长。昭和十三年(1938)元月病殁,遗有诗文稿藏家。 民国五十七年(1968)十月,三子庄幼岳编校二百一十八首诗作,排印《太岳诗草》。民国六十七年(1978),庄幼岳复集乃父早年诗作六百首及诗钟六十首,编成《太岳诗草补遗》。民国八十一年(1992)六月,高志彬再重印两书,并景印其亲笔手稿,编入《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第二辑,而庄氏文稿则经庄幼岳辑钞,藏家未刊。彭国栋评其诗:「多眷怀宗国之句。」五言诗亦「深得韦、柳遗意。」李渔叔云:「清健沉郁,风调类南宋人,怨悱之情,一一传诸篇什,初若无可遏抑,终则深制凝敛,如微风度箫,而忠愤耿耿,悉在耳目,使人低徊往复,挹之无尽。」方子丹推崇其诗与陆游相较,「盖今古爱国诗人之作为,一辙也。」〖收入庄太岳著,庄幼岳编校,《太岳诗草补遗》(台北:自刊本,1978年),序文。〗编者所据底本即是庄幼岳编校《太岳诗草》、《太岳诗草补遗》排印本。并自谢颂臣《科山生圹诗集》录出施氏诗作一首。(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