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黄公度南宋 1109 — 115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9—1156 【介绍】: 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宪号知稼翁
高宗绍兴八年进士第一
签书平海军节度推官,还除秘书正字
秦桧当国,坐讥切时政,罢归。
十九年,起差肇庆府通判,摄知南恩州,重学增廪。
死召还,终考功员外郎
有《汉书镌误》、《知稼翁》。
全宋诗
黄公度(一一○九~一一五六)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
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第一,调平海军节度签判
召为秘书省正字
因忤秦桧,被论予词。
十九年通判肇庆府(明弘治兴化府志》卷八)。
卒,召为考功员外郎
二十六年卒,年四十八。
有《知稼翁》二卷。
事见本集附录宋林大鼐宋尚书考功员外郎黄公墓志铭》。
 黄公度诗,以明天启五年黄崇翰刻《莆阳知稼翁集》二卷本为底本。
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四五七七
黄公度(一一○九——一一五六)字师宪号知稼翁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
绍兴八年进士第一,授签书平海军判官厅公事。
十五年,代还,除秘书省正字
秦桧当国,坐讥时政,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
二十一年通判肇庆府,寻摄守南恩州
决滞讼,除横敛,增学廪,人始有登科者。
二十六年初召还引对,切岭南利病,高宗面授考功员外郎
其年八月卒,年四十八。
公度工诗词,有文集十一卷、词一卷,并存。
又著《汉书镌误》。
龚茂良《黄公行状》,林大鼐《黄公墓志铭》(并载《莆阳知稼翁文集》卷一二)。
主要活动
  • 1138年,状元
  • 1138年-1145年,福建路兴化军兴化军(福建莆田),节度判官,任节度判官。有诗。
  • 1145年-1148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秘书省正字,任秘书省正字。作诗
  • 1149年,广南东路肇庆府(广东肇庆),通判,公度在通判肇庆府时断书生案,府中慑服;亦修爨舍,鼎新夫子之庙貌。
  • 1149年-1151年,广南东路南恩州(广东阳江),知州,赴南恩太守任。有诗。
  • 1151年-1155年,广南东路南恩州(广东阳江),通判,公度离任后,傅雱继知南恩州。
  • 1156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杭州),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官,正月,召对,乞揽干纲、厚风俗。高宗嘉纳之,因询以岭外弊事,除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官。有文。
周良卿
维基
周良卿字云峰贵州都匀人进士出身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戊寅恩科贵州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道光三年1822年)癸未进士,二甲九十九名,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直隶新城县(今高碑店市)知县
主要活动
  • 1823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陶廷杰清 1785 — 1856
维基
陶廷杰(1785年—1856年)字子俊一字涵之
贵州都匀府(今都匀市)人。
清朝官员。
陶廷杰嘉庆十九年(1814年)二甲进士,选庶吉士散馆翰林院编修
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
道光年间,出任江苏苏松督粮道
历官甘肃按察使陕西按察使,署陕西巡抚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休致。
咸丰三年(1853年)贵州爆发反清起事,朝廷下令陶廷杰在籍会同地方官员办理团练
咸丰六年(1856年)都匀陷落,陶廷杰死于巷战。
朝廷追授骑都尉世职谥文节
主要活动
  • 1814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冯玘
维基
冯玘字良玉号醒庵居士中都怀远卫军籍,直隶常熟县人
应天府乡试第六十二名举人
成化十七年(1481年)中式辛丑科三甲第十一名进士
河南泌阳县知县,以治行卓异,徵为山西道监察御史,奉命巡视荆州仓储。
巡城御史时,京师大雨,民屋毁坏无数,冯玘上疏言执政官员燮理失职,因而导致灾害发生,又论时政数事,疏入不报。
出按贵州都匀獠民反叛,冯玘主张派兵征剿。
主事李文祥因上言得罪权贵,被贬戍兴隆卫
冯玘上疏为文祥辩解,得以召还。
复出按浙江,秉持俭约,浙江人歌颂道:“食无肉,冯良玉”。
浙江杭州前卫指挥佥事王楷诬蔑三个卖柴的百姓为盗贼,将其致死,被冯玘察知后弹劾,王楷也上疏弹劾冯玘向他索贿,案件上报后由巡按御史吴瀚审讯,王楷贪酷害民,逼死无辜,与妻子发边卫永远充军。
不久冯玘升任福建按察司副使,后丁忧归。
弘治十六年(1503年)十月服阕,复除原职,致仕归乡。
正德改元,进阶亚中大夫从三品衔。
主要活动
  • 1481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梁楠
全粤诗·卷三六七
梁楠字挺豫又字豫山
番禺人
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一五五八)举人,授台州学正,入为国子监丞
历仕至贵州都匀同知
著有《续近思录》。
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九、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一有传。
僧普闻唐末五代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末五代时僧。
俗姓李
据云为唐僖宗太子
中和初僖宗奔蜀后,断发出家,潜遁远游。
湖南,嗣石霜庆诸
后居邵武龙湖寺,历三十余年而卒。
谥圆觉禅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俗姓李,唐末至五代初禅僧
据云为唐僖宗太子
中和初僖宗奔蜀后断发出家,潜遁远游。
湖南,嗣石霜庆诸
后居邵武龙湖寺,历30余年而卒。
谥圆觉禅师
五灯会元》卷六有传,并录其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释普闻
唐僖宗第三子。
生而吉祥。
眉目风骨清真如画。
性不茄荤。
僖宗钟爱之。
然以其无经世意。
百计陶写之终不可回。
中和元年天下乱。
僖宗幸蜀。
亲王宗室皆逃亡。
断发逸游谒石霜诸
与语叹异曰。
汝乘愿力而来乃生王家。
脱身从我火中莲也。
夜入室问祖师别传事。
曰。
待按山点头即向汝道。
因契悟。
依止数岁。
乃请遍游名山。
曰。
逢乾即止。
遇陈便住。
于是远游。
昭武抵大乾。
遥望山巅蔚然深秀。
问父老曰。
彼有居者否。
老曰。
有一陈嗣者。
久隐其中。
因悟师言。
即拨草至山。
陈嗣一见乃分坐同住。
因乞菜种于嗣愿求斗斛。
嗣曰。
岂有斗斛与之一合。
遂入山垦种。
后谷口之人相谓曰。
前日僧入山经今不出。
必为虎所啖。
往视之见茅庐一所。
行者数人指呼百诺。
而重冈复岭菜已青矣。
盖耕种菜者。
乃山神所投。
行者乃虎也。
陈嗣觉师之胜乃曰。
吾居此每苦恶兽毒虫之多。
公来皆屏迹。
道德非吾所及。
吾种之缘其属公乎。
既而道德播缁徒云集。
遂成巨刹。
忽有老人跪请曰。
我乃龙也。
家于此山以行雨。
不职上天有罚当死。
愿赐救护。
师曰。
汝得罪上帝我何能致力。
虽然汝可易形来。
俄化为小蛇。
师以锡杖引入净瓶。
良久风雷挟坐榻山岳摇振。
师宴坐达旦。
天宇澄霁蛇自瓶出。
有顷复为老人形而谢曰。
若非藉师法力则血肉腥秽此地矣。
无以报德。
山中无水何以安众
当以水延师道场也。
即于峻谷穷源刮成石穴涌泉一泓。
始虽涓涓终焉衍溢。
遂成一湖。
今在半山龙湖之名。
盖始于此。
冱寒不冰大旱不竭。
其流四出灌溉田数百顷。
人神之建祠其上。
岁时享祀焉。
今遇上元乃师诞辰。
龙必朝谢有祥云瑞气之应。
院之右十五里有隋义宁欧阳太守之庙。
即今福善王也。
庙食至是历二百七十馀载。
其神极灵祸福此邦。
民敬畏之牲牢享祭无虚日。
师见而闵焉。
一日杖策之祠下。
说偈见意。
复与之约曰。
能食素持不杀戒乃可为邻。
是夕里之父老梦神云。
我今受禅师戒不复血食。
祭我当如比丘饭足矣。
如是易血食以斋羞。
至今遵之。
神人相安。
神显灵异。
护持此山。
或云。
师尝与神以道力角胜负。
庙傍有巨干参天。
师举手拗下拂地三匝。
而神实拂其二。
遂屈而从之。
一日集徒曰。
吾将他适。
院事付聪教二门人。
乃说偈曰。
我逃世难来出家。
宗师指示个歇处。
住山聚众三十年。
对人不欲轻分付。
今日分明说以君。
我敛目时齐听取。
寺众凄然坚请且为佛法住世。
师曰。
汝等岂不知达磨只履西归普化全身脱去之旨耶。
何以去来生灭视吾也。
既而跨虎凌晨抵信州应供。
到彼僧房集。
供罢就长者更觅一分与行者。
长者谓师独行不诺所请。
遂觅水一盂。
噀杖为虎高驭而去。
开元寺
龙湖寺僧至彼追之。
乃祝之曰。
吾不复归山中。
已有聪禅师矣。
龙湖无开山祖师之塔。
惟有跨虎庵基。
为古今之證。
有禅师照水自写真像。
至今存焉。
敕谥圆觉禅师
凡有所祷其应如响。
而院前师所坐之
至今间生异花。
王德健
维基
王德健字懋功号翊堂贵州都匀人同进士出身
主要活动
  • 1829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钟士楚
全粤诗·卷五八六
钟士楚字匪材
程乡(今梅州梅县)人。
明光宗泰昌元年(一六二〇)贡生历官都匀经历。
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〇五、清光绪嘉应州志》卷二三有传。
廖惟勋清 ? — 185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52 【介绍】: 江苏嘉定人
廖文锦子。
道光十三年进士
编修,出任贵州镇远知府,兼署清江通判
疏浚大王滩险川,以利航运。
又购木棉子,教民遍植荒山。
历署思州铜仁都匀府事,皆有声。
寻署贵西道,补贵阳知府,遭劾罢。
主要活动
  • 1833年,进士
顾溥明 1461 — 150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1—1503 【介绍】: 扬州府江都人字宗泰
顾兴祖孙。
成化九年镇远侯爵,弘治二年拜平蛮将军,镇湖广
都匀苗人起兵,以总兵官统兵镇压。
太子太保
召入提督团营,掌前军都督府事。
卒谥襄恪
彭世麒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广永顺人,土家族。
土官
弘治时永顺宣慰使
七年,参预镇压贵州都匀苗民,进阶昭勇将军
后又预镇压贵州普安土司首领米鲁
正德初致仕。
十年,以献大木,升都指挥使,仍致仕。
刘蛟
维基
刘蛟字云友贵州都匀人同进士出身
主要活动
  • 1712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古易
清诗别裁集
字之人贵州都匀人
贡生
邹宁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西新昌人
邹用子。
智勇有父风。
洪武中从攻都匀平州等处,以功授昭信校尉,世袭偏桥百户
段孟贤明 1528 — ?
维基
段孟贤(1528年—?
),字汝愚号蒙冈江西九江府湖口县人,民籍。
江西乡试第七十七名举人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中式壬戌科会试第十四名,二甲第八十五名进士
刑部主事,调同知亳州,改判温州,理粮储,转知都匀府
主要活动
  • 1562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曾鹏
维基
曾鹏字元翰广东琼山县(今属海南省)宅念人,同进士出身
正德九年(1514年),登甲戌进士
正德十一年(1516年)福建龙溪知县
刑部主事
福建副使,改贵州都匀兵备副使
主要活动
  • 1514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陈克宅明 1474 — 154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4—1540 【介绍】: 浙江馀姚人字即卿号省斋
正德九年进士,授嘉定知县
嘉靖中御史,哭争大礼,系狱廷杖。
获释,先后按贵州河南,多所弹劾。
以劾罢吏部尚书廖纪亲戚,出为副使
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与总兵官杨仁攻杀都匀苗王阿向。
旋移抚苏松,以苗民又起事,坐罢官卒。
维基
陈克宅(1474年—1540年)字即卿号省斋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
同进士出身
正德九年(1514年)中式甲戌科三甲进士
同年,接替王应鹏直隶嘉定县知县一职,有政声。
正德十三年(1518年),授江西道监察御史,出理直隶山东盐法,再巡按贵州嘉靖四年(1525年)巡按河南五年四川按察司副使,整饬潘兵备九年考满,明年河南按察使十二年湖广右布政使,寻转左布政十三年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等处兼理军务
调任总理粮储巡抚天等处地方,后因前在贵州剿寇不力被弹劾,令回籍听勘。
嘉靖十六年归家,家居四年而卒,享年六十七。
主要活动
  • 1514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张翀明 1530 — 157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79 【介绍】: 广西柳州人字子仪
嘉靖三十二年进士
刑部主事,以劾严嵩父子,谪戍贵州都匀
穆宗时召为吏部主事,累官刑部右侍郎
有《浑然子》。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仪柳州卫人
嘉靖癸丑进士历官兵部右侍郎天启初追赠尚书谥忠简有鹤楼集
维基
张翀(1530年—1579年)字子仪号鹤楼广西承宣布政使柳州府马平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人,明朝刑部侍郎嘉靖进士万历年间官至漕运总督
谥忠简
张全广东廉州府学训导,早年卒于官,张翊张翀兄弟由母李氏抚养成人。
嘉靖二十八年广西乡试中第九名举人三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三十七年四月上疏弹劾严嵩、严世藩父子贪污乱政,逮下诏狱拷讯,谪戍都匀
穆宗即位,召为吏部主事,升任吏部验封司郎中吏部稽勋司郎中,再迁太常寺少卿大理少卿
隆庆二年(1568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
平定湖广福建广东盗乱,再平定南雄剧盗黄朝祖,改为湖广巡抚
召拜大理寺卿,进兵部右侍郎五年九月母亲去世丁忧归乡。
万历元年(1573年),起为兵部右侍郎,改漕运总督
万历二年十二月,担任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兵部右侍郎右佥都御史三年十一月召为刑部右侍郎,不拜,四年二月以病乞休归乡。
万历七年(1579年)八月张翀病卒,时年49岁。
万历三十三年九月,追赠兵部尚书谥忠简
主要活动
  • 1553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姜奇方明 1536 — ?
维基
姜奇方(1536年—?
),字孟颖号守冲湖广荆州府监利县人,民籍。
湖广乡试第七十三名举人
隆庆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会试第一百八十二名,三甲第二百二十名进士
隆庆五年,知宣城
周悉民隐,事有利病皆兴革之。
建预备、常平二仓,贮谷待赈,创水阳诸廒,敛待兑,至今军民便焉
宏奖儒术,延接讨论不倦,宣士彬彬向古
户部主事杭州府同知,迁都匀府知府,十九年(1591年)二月长芦盐运使
祀乡贤
主要活动
  • 1571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萧彦明 1537 — 159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宁国府泾县人字思学号念渠
隆庆五年进士
万历初户科给事中
后以右佥都御史巡抚云南
邓子龙所部兵变,调土、汉兵平之。
兵部右侍郎总制两广军务
日本朝鲜尚书石星谓可令暹罗发兵捣日本
暹罗日本万里,安能飞越大海,请罢其议。
卒谥定肃
有《掖垣人鉴》。
维基
萧彦(1537年—1591年)字思学号念渠直隶宁国府泾县(今安徽泾县)人。
隆庆辛未进士,官至户部右侍郎
谥定肃
隆庆元年1568年)丁卯应天府乡试第六十五名举人隆庆五年(1571年),登辛未科会试第八名,三甲十五名进士,任浙江杭州府推官
万历三年(1575年)七月,升兵科给事中
七年复除礼科给事中,八年四月升户科右,万历九年(1581年)二月,任工科左给事中巡视西四镇的边务。
回来后,向神宗奏报训练部队、储藏粮饷等十件事,神宗全部予以赞同。
十一年升为户科都给事中
万历十三年(1585年)二月萧彦升任太常寺少卿
万历十五年(1588年),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
都匀答千岩苗族叛乱,土官蒙诏不能制服,萧彦命令副使杨寅秋平定叛乱。
宣慰安国亨诡称要献上大木,受到赏赐。
等到征求大木时却称没有,被萧彦弹劾。
安国亨非常害怕,诬赖商人掠夺了他的大木,在朝廷上攻击萧彦
神宗大怒,准备治罪萧彦
大学士申时行等称是安国亨反咬一口,轻视朝廷,神宗才作罢。
万历十六年(1588年)萧彦改任云南巡抚,当时明朝用兵陇川副将邓子龙不善统御部队,士兵群起喧哗,守备姜忻安抚他们,但是,士兵平素就骄纵,兵饷给得稍慢,就犯上作乱。
部队很快走到永昌,直趋大理,抵澜沧,过会城
萧彦调动少数民族士兵和汉兵两路夹攻,杀死八十余人,其余的或降或逃。
事情传到京城,朝廷赏赐大量的银子。
自从缅甸叛乱,孟养、车里二宣慰已很久不上贡了。
从这时起,才重新修好关系上贡,萧彦抚慰并接纳他们的贡品。
不久,以副都御史抚治郧阳
万历十九年(1591年),加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
日本入侵朝鲜期间,暹罗入贡,使者表示愿意出兵救援朝鲜尚书石星暹罗发兵攻日本
萧彦认为暹罗地处西面,离日本有万里之遥,请求收回成命,石星执意不从。
结果暹罗并未发一兵一卒。
神宗召见萧彦,任命为户部右侍郎,不久,萧彦病逝。
朝廷赠右都御史谥定肃
主要活动
  • 1571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