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孙桐生晚清 1824 — 1904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孙桐生(1824—1904)字晓峰四川绵阳人
一八五二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历任湖南安仁酃县安福、桃源诸县县令永州知府等职。
一八八四年辞官归里,主讲绵州治经书院达十年之久。
一生编、撰、刻、印书籍达二十一种,如《国朝全蜀诗钞》、《绣象石头记(红楼梦)》等。
有诗集《游华蓥山诗钞》、《楚游草》(均佚),今仅辑得遗诗二十首。
维基
孙桐生(1824年—1908年)字小峰号痴道人钦真外史忏梦居士
绵州(今绵阳市)人。
咸丰元年(1851年),乡试中举,咸丰二年(1852年)三甲一百十八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历任湖南安福桃源县知县
精读《红楼梦》,是“甲戌本”批注人之一。
编有《国朝全蜀诗钞》。
文及翁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绵州人,移居吴兴字时学号本心
理宗宝祐元年进士
景定间言公田事,有名朝野。
国子司业礼部郎官秘书少监
恭帝德祐元年,自试尚书礼部侍郎签书枢密院事
元兵将至,弃官遁。
宋亡,累征不起。
有文集。
全宋诗
文及翁字时举号本心绵州(今四川绵阳)人,徙吴兴(今浙江湖州)
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进士,调昭庆军节度掌书记
景定三年(一二六二)秘书正字,累迁著作郎(《南宋馆阁续录》卷九)。
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漳州
四年,知袁州(同上书卷七、八)。
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签书枢密院事(《宋史》卷二一四《宰辅五》),出知嘉兴府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一五)。
今录诗六首。
词学图录
文及翁字时学,一作时举号本心
绵州人,移居吴兴
存词一首。
文及翁字本心
蜀眉州人,住秀州本觉寺
苏文忠三度过访,因立三过堂,勒诗传焉。
诗曰:万里家山一梦中,吴音渐已变儿童。
每逢蜀叟谭经日,便觉峨嵋翠扫空。
师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百无功。
明年采药天台去,更与题诗满浙东。
夜闻巴叟卧荒村,来打三更月下门。
往事过年如昨日,此身未死得重论。
老非怀土情相得,病不开堂道益尊。
惟有孤栖旧时鹤,举头见客似长言。
初惊鹤瘦不可识,旋觉云归无处寻。
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
存亡惯见浑无泪,乡曲难忘尚有心。
欲向钱塘访圆泽,葛翁川畔待秋深。
全宋文·卷八二○六
文及翁字时学号本心绵州巴西(今四川绵阳)人,徙居吴兴
宝祐元年进士,为昭庆军节度掌书记
历官太学录秘书省正字
咸淳中权知嘉兴府权尚书户部侍郎直学士院、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侍读权礼部尚书侍读
德祐元年初,自吏部侍郎资政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兵逼临安,亟出关遁。
宋亡,隐居著书,累徵不起。
有集二十卷。
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五三、七○、七一,《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九,《续宋宰辅编年录》卷二一,《宋史翼》卷三五本传及所撰文
曹心明明末
维基
曹心明字五宿号星济河南归德府商丘县籍山东莒州人
明末政治人物。
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河南乡举人四年(1631年)联捷辛未进士
刑部观政八年户部浙江司主事九年任山西乡试主考官十年江司员外郎,出任西安府知府十二年陕西按察司副使,分巡关内道,围剿张献忠,率领部将贺人龙等生擒贼党小关锁,斩首三千五百余级。
又奉命率军入四川剿贼,行军至绵州而卒。
金皋明 1481 — ?
维基
金皋(1481年—?
),字鹤卿号谷庵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四川成都府绵州军籍。
国子生中式弘治十四年(1501年)四川乡试第十□名举人正德六年(1511年)辛未科会试第一百四十二名,三甲三十九名进士
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
历官右春坊右赞善,充东宫日讲官
嘉靖三年(1524年),参与左顺门事件。
四年七月总兵官种勋行贿事所连,贬为荆州府推官
桓豁东晋 320 — 37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20—377 【介绍】: 东晋谯国龙亢人字郎子
桓温弟。
初征辟皆不就。
谢万败于梁濮,西藩骚动,桓温命督沔中七郡军事,新野义成郡太守,击破慕容屈尘,进号右将军
内镇,以监荆扬雍州军事、领护南校尉,迁荆州刺史
讨平司马勋、赵弘等反叛。
孝武帝宁康初桓温死,迁征西将军
太元初,迁征西大将军
前秦苻坚仇池涪城败。
上疏固辞。
寻卒。
全晋文
字朗子,彝第三子,简文辅政,以为抚军从事中郎,除吏部郎,以疾辞,迁黄门郎,未拜,桓温以为都督沔中七郡军事,建威将军新野义城郡太守,进右将军,寻监荆扬雍州军事,领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假节,又监宁益军事,卒,迁征西将军,进督交广并前五州军事,太元初,迁征西大将军开府,卒赠司空谥曰敬
张经明末清初
维基
张经号雷溪四川成都府绵州人,明末清初官员。
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四川乡试举人十三年(1640年)庚辰进士,钦授兵部武选司主事
李荐佳明末清初
维基
李荐佳号九霞四川成都府绵州人,明末清初官员。
崇祯六年(1633年)癸酉四川乡试举人十三年(1640年)庚辰进士礼部观政
石丕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光州固始人,徙居同安
进士,自绵州盐泉历官朝议大夫
谙练边事,所莅州郡,备御修举,深为朝廷所知。
边宁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南禹州人字定之
少有文名,永乐六年举人
绵州鄜州学正,诏入文渊阁纂修永乐大典》,校正七馆书文。
乡人称为“边夫子”。
释法顺南宋 1076 — 1139
全宋诗
释法顺(一○七六~一一三九)俗姓文绵州魏城(今四川绵阳)人。
抚州白杨寺
南岳下十五世,龙门佛眼清远禅师法嗣。
高宗绍兴九年卒,年六十四。
嘉泰普灯录》卷一六、《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今录诗七首。
禅师讳法顺
绵州魏城文氏子。
七八岁时。
于夜暗中。
视物如昼。
父母知其异。
因令出家。
依香林院奉和得度。
成都
大慈寺冲悟法师
受圆觉起信。
至若离于念名为得入。
研覃久之。
持以问悟。
悟虑胡不能决。
即勉之游方。
参谷隐静觉禅师
大观中
佛眼龙门
道风籍甚。
往依之。
竭诚累年。
备历遮务。
未尝有怠色。
一夕闻举水中盐味色里胶青决定是有不见其形。
忽有省。
于是离念得入之旨。
吻然玄契。
明日入室。
龙门问真。
佛在什么处。
师曰。
在不定处。
曰。
既是真佛。
为甚不定。
师云。
若定即非真佛。
龙门异之。
因问何以及此。
师告以实。
门诘之曰。
水中盐味色里胶青直下作么会。
师曰。
不用更会。
龙门可之。
自是酬酢雷动雨泣。
众目骇观。
龙门去世。
奉舍利入塔已。
即首众僧于云居。
分座接衲。
拂未授手。
户外之屦满矣。
建炎初
有旨应寺院之为神霄者。
悉还旧贯。
于是漕使张公琮首辟临川广寿
迎师开法。
绍兴改元
太守蒋公宣卿徙住白杨
唯老屋敷楹。
不芘风雨。
前此住僧侈瘟。
祠以仰给。
师至。
首击去之。
乃大自激昂。
多所树立。
未期年。
而四方浩然归重。
衲子竭蹶而趋之。
来者云涌。
师不起于座。
化卑陋而为宝坊。
平居汲汲于接人。
垂示勘辨。
虽造次不间也。
性鲠介。
不苟循时俗。
谈道之际。
讥诃无所避。
或问。
东山门下。
佛果孤峭。
佛眼慈软。
二人所得。
粗细何如。
师正色曰。
法顺于闹市中。
亲见爷来。
汝以软峭粗细为问。
无乃谬乎。
其析疑破妄。
类如此。
尝示众曰。
山僧从旦至暮。
手脚不曾停住东廊走过西廊佛殿。
又穿厨库三个。
和尚般柴两个匠人。
牵锯佛也。
理会不得。
教我如何来注。
露出达磨眼睛打开白杨门户。
大众不须更著赵州衫。
其下脱却娘生裤。
江西李伯纪慕其道。
欲一奉见。
以黄龙致请。
将命者再至。
师坚卧不赴。
九年五月一日
集众告别。
侍者持纸求颂。
师曰。
吾平日语固多矣。
兹尚何言。
因诫左右。
今夕鸡鸣即报我。
已而忽自闻开静钟。
遂大喝一声。
左右惊视之。
则已跏趺而逝。
阅世六十四。
坐四十六
火馀目睛齿舌顶骨及所持数珠不烬。
舍利五色。
塔于寺之西隅。
师退然才中人。
而神观爽迈。
操守坚正。
善为偈句。
肆笔立成。
既卓有声誉。
道方盛行。
而未艾遽尔去世。
方衲子识与不识。
靡不伤感至泣下。
其得人心如此。
赞曰。
枢密徐公师川曰。
善哉道师明眼。
而安步方号。
足目俱到。
高庵之所以为兄。
白杨之所以为弟也。
诚哉斯言。
详观高庵俨临巨刹。
卑躬力道。
唯众是亲。
白杨荒村废寺。
激昂崛起。
而名跨一时。
然二公弘法。
俱不满十载
而风教言言。
虽百世尚可想见其眉宇。
鸣呼盖循道而亡。
私之效也。
比夫异时怙势肆奸刻众奉己者。
何殊粪壤哉。
法顺禅师者。
绵州文氏子也。
弃蒙行脚。
观宝轮藏迅转。
顿彻教外别传之旨。
得受记于龙门佛眼
同出佛眼门者。
高庵悟竹庵圭雪堂行辈。
住白杨时
其同门俱令名矣。
独白杨败屋数楹。
东倾西压。
以木丫支拄焉。
日携钵袋。
走抚之乡城
至晚或负斗而还。
及门数十人乐与之。
俱每夜参。
必端据木床。
徒属或足侧耳而听曲折。
曰。
好事堆堆叠叠来。
不须造作与安排。
落林黄叶水推去。
横谷白云风捲回。
寒雁一声情念断。
霜钟才动我山摧。
白杨更有过人处。
尽夜寒炉拨死灰。
忽有个衲僧出来道。
长老少卖。
弄得恁么穷乞相。
山僧祇向它道。
却被你道著。
又曰。
鸡啼晓月。
狗吠枯桩。
只可默会。
难入思量。
看不见处。
动地放光。
说不到处。
天地玄黄。
抚州尺六。
状纸原来。
出在清江。
大众分明话出人难见。
昨夜三更月到窗。
又曰。
风吹茨屋脊漏。
雨打阇黎眼睛湿。
恁么分明却不知。
却来者里低头立。
住白杨既久。
激励学者。
妙有方略
虽枯淡不堪。
有青原绍灯辈。
始终侍从
后俱出世。
大显其声。
老疾。
一日诸山趋询。
起示众曰。
久病未尝离木枕。
人来多是问如何。
山僧据问随缘对。
窗外黄鹂口更多。
只如七尺之躯甚处受病。
众中具眼者。
试为山僧指出病原。
看众争下语。
乃拊掌一下。
作呕吐声曰。
好个木枕子。
便趋寂。
依法阇维。
收五色舍利。
并诸不坏者。
曰目睛齿舌数珠。
瘗于寺西。
龙门
云居虚席。
高庵悟表里端劲。
龙门聘之。
固辞。
佛眼勉其出住。
仍不就。
曰。
先知觉后知。
先觉觉后觉。
盖素分也。
况云居为江右名刹之首。
安众甚便。
沾沾小节。
奚足喜焉。
君应之。
虽不敏。
愿请为辅
乃欣起。
于是自为藏主
贤真牧维那
通乌头典知客。
应庵华莅副寺。
德用为监寺
自圆为首座
佛眼之风大振焉。
赞曰。
余初阅师行实。
疑其为踽凉之士。
逮味师语句。
政黄牛端狮子之上也。
高庵最劲挺。
不近人情。
师降尊招贤。
阐扬一代教。
其迹岂可测哉。
然其示枯淡于一时。
流膏腴于百代。
于戏尚矣。
苏耆北宋 987 — 1035
全宋诗
苏耆(九八七~一○三五)字国老铜山(今四川中江东南)人。
太宗淳化四年(九九三),以父荫为宣节校尉
逾年,授秘书省正字
真宗时奉礼郎
既冠,举进士,后一年赐及第,知乌程县
改知开封县,迁三司户部判官
出为京西转运使,移使河东、两河、陕西
仁宗景祐二年卒,年四十九。
有文集二十卷(《苏学士》卷一四《先公墓志铭》),已佚。
宋史》卷二六六有传。
全宋文·卷三六○
苏耆(九八七——一○三五)字国老绵州盐泉(今四川绵阳东南)人,苏易简次子。
幼年以父任官。
易简卒,恩授通直郎秘书省正字
祥符三年赐进士及第
大理评事,出知乌程开封县
累迁太常博士祠部度支员外郎,历三司判官、知明州判户部,出为京西转运使
天圣末,就改兵部,加直集贤院
移使河东,迁工部郎中,移使陕西
景祐二年正月卒,年四十九。
著《闲谈录》五卷(今存一卷)、《次续翰林志》一卷(存)、《续文房四谱》,并文集二十卷。
见苏舜卿《先公墓志铭》(《苏学士文集》卷一四)。
唐炯晚清 1839 — 190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9—1909 【介绍】: 贵州遵义人字鄂生
道光二十九年举人
咸丰间四川南溪知县、署绵州事。
同治初安定营,于长宁太平军石达开部。
光绪间官至云南巡抚
中法战争中,以山西北宁失守,坐夺职。
寻督办云南矿务,以岁解京铜仅百万斤为时论所讥。
后以疾辞职。
唐炯字鄂生,导义人。
道光己酉举人,官至云南巡抚
有《成山庐稿》。
孙文骅
孙文骅字云衢号晓山绵州人
诸生
黄安知县
胡汝翼
维基
胡汝翼(1487年—?
年),字伯邻号东岩四川成都府绵州(今绵阳市)人。
国子生中式壬午四川乡试第五十二名举人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会试第一百二十九名,第三甲第一百五十六名进士
工部观政,授丰城知县,升户部主事,升郎中历官云南临安府知府,补湖广襄阳府知府
临安府知府任内,曾创修玉龙观。
邵捷春明末清初 1600 — 1641
维基
邵捷春(1600年—1641年)字肇复明朝政治、军事人物,福建福州府侯官人
万历己未进士,曾官四川巡抚,因讨伐流寇失利,下狱,狱中自鸩而死。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福建乡试八十二名举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联捷己未庄际昌进士
累官吏部稽勋司郎中
崇祯二年(1629年),任四川右参政,分守川南招抚蕃人高氏、杨氏,改任浙江按察使,却因得罪权贵遭贬。
崇祯十年(1637年)陕西流寇入,被起用为副使,勇猛抗贼,得到蜀王朱至澍上书褒奖,朝廷用为监军,后升为为四川右参政
崇祯十二年(1637年)四川巡抚傅宗龙捷春升为巡抚
阁部杨嗣昌湖广流寇驱赶入,又徵调兵,捷春认为四川即将失守,与杨嗣昌力争。
杨嗣昌捷春重庆,要求捷春放弃大宁大昌以诱敌,捷春却畏贼深入,所以派了茂选、覃思岱去防守,茂、覃素来不和。
思岱进谗言,诱使捷春杀了茂选,茂选手下军士纷纷逃散,于是流寇深入,而后官军连战皆失利,涪江绵州皆陷。
崇祯十三年(1640年)捷春遭到嗣昌弹劾,朝廷派廖大亨监军,把邵捷春收狱,捷春为官清正严明,对百姓颇有德政,故百姓一度组织起来,不让朝廷拘捕捷春蜀王朱至澍也赶紧上书向崇祯帝求情,但崇祯不理会,崇祯十四年(1641年)邵捷春在监狱中自杀。
王足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人
骁果多谋。
邢峦统军伐蜀,所在克捷。
诏行益州刺史,围涪城人大震。
宣武帝复以羊祉益州刺史闻而引退。
后奔南朝梁武帝
苏寿北宋
全宋诗
苏寿绵州盐泉(今四川绵阳)人。
易简子。
真宗大中祥符间以荫得官(《宋史》卷二六六《苏易简传》)。
泗州(《淳熙新安志》卷一○)。
仁宗天圣九年(一○三一)比部员外郎越州
明道元年(一○三二)移知歙州(《会稽掇英总集》卷一八)。
景祐间泉州明弘治《八闽通志》卷三二)。
官终水部郎中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四)。
全宋文·卷三二九
苏寿绵州盐泉(今四川绵阳东南)人,易简长子。
大中祥符中以父任补官。
天圣中虞部员外郎
九年三月,以比部郎中越州
次年十月,移歙州
景祐中泉州
水部郎中
苏舜钦《先公墓志铭》(《苏学士文集》卷一四),《宋史》卷二六六《苏易简传》,《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七三、食货四二之一二,《北宋经抚年表》卷四。
赵鹏飞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绵州人字企明号木讷
通《春秋》,以说经者拘泥三传,各护师说,多失本旨,因著《春秋经筌》。
全宋文·卷四○六七
赵鹏飞字企溟号木讷子绵州(治今四川绵阳)人。
宣和六年进士
著有《诗故》及《春秋经筌》十六卷(存)。
见同治《绵州志·选举志》,青阳梦炎《春秋经筌序》。
释法成南朝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七 摄念科
凉人也。
少为沙门
辟谷食松肪。
讲习禅律。
广汉
尝诵宝积经。
才至半。
忽疾作。
急使侍者读遍。
乃化。
或见空中有绀马负棺而去。
释法成
凉州人
十六出家学通经律。
不饵五谷唯食松脂。
隐居岩穴习禅为务。
元嘉中东海王怀素出守巴西
闻风遣迎会于涪城
夏坐讲律事竟辞反。
因停广汉复弘禅法。
后小疾便告众云。
常诵宝积经。
于是自力诵之。
始得半卷。
气劣不堪。
乃令人读之一遍。
才竟合掌而卒。
侍疾十馀人咸见空中绀马背负金棺升空而逝。
杨难当南北朝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杨难当 建义 436年三月—442年闰五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北朝时氐族首领
杨玄弟。
临终,付难当以国事。
难当固辞,立玄子杨保宗,未几废保宗自立。
初附南朝宋,为武都王
文帝元嘉十年,取汉中地
十三年自称大秦王,年号建义,置百官。
后袭,围涪城,为宋所破。
遂弃仇池而投北魏
文成帝时营州刺史,还为外都大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