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胡思忠明 1481 — 1556
维基
胡思忠(1481年—1556年)字进之号葵亭直隶淮安府桃源县人,军籍。
正德十四年(1519年)己卯应天府乡试第一百十四名举人
嘉靖八年(1529年)中式己丑科会试第一百二名,登第三甲第三十三名进士
初授兰溪县知县十二年户部河南司主事,因大同之变,调兵部职方司,被派遣招募兵卒,未行,改武库司,提调武学
十三年大建九庙,升工部营缮司员外郎,督理工匠,因棰伤工匠,被尚书夏言弹劾,被逮入锦衣卫镇抚司,后释放出狱,仍督工兼署本司郎中,管理采石。
十五年考绩,加赠父母,封其妻,同年秋实授郎中,赐四品服。
十八年考察,降调泸州知州
二十年黄州府同知二十三年辰州府知府二十六年春因事去职。
陆普任
维基
陆普任琼山县调塘人,进士出身
永乐二年(1404年),登甲申进士,授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南安府知府辰州府知府、拜参理、总兵肃授军务
魏公济
维基
魏公济(?—?
年),号沂野,山东兖州府沂州费县民籍山西汾州人
正德五年(1510年)庚午山东乡试举人九年(1514年)甲戌科三甲第150名进士
历官南京户部陕西司主事,升郎中
嘉靖十年八月辰州府知府次年三月去职。
后起补湖州府知府,在任六年归。
卒年八十四。
张纶北宋 962 — 103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2—1036 【介绍】: 颍州汝阴人字公信一字昌言
太宗淳化中主榷酤于大名属邑。
雷有终镇压王均于蜀,以功擢閤门祗候,益、、简等州都巡检使
后历任知州监司,所至兴利除害,有循政。
累迁东上閤门使乾州刺史,移知颍州卒。
有材略,尚宽恕,喜施予,人称其政绩曰:“发身如班定远,事边如马伏波,水利如邵南阳,食货如耿大农。”
全宋文·卷一九五
张纶(九六二——一○三六)字昌言(《宋史》本传作「公信」),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人。
三班奉职,迁右班殿直
以击王均功迁右侍禁庆州兵马监押,擢閤门祗候,益、、简等州都巡检使,徙荆湖提点刑狱,迁东头供奉官提点开封府县镇公事。
历知辰州渭州镇戎军
江淮制置发运副使,兼权知泰州
又历知沧州,真拜乾州刺史,徙知颍州
景祐三年卒,年七十五。
范仲淹张公神道碑》(《范文正公文集》卷一二),又《宋史》卷四二六有传。
梁潜明 1366 — 141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66—1418 【介绍】: 江西泰和人字用之
洪武末举人
以才荐,知四会县
后历阳江阳春诸县,皆以廉能称。
永乐元年召与修《太祖实录》。
书成,擢修撰。
又代郑赐为《永乐大典总裁
十五年帝至北京太子监国,留辅太子
寻有人诬太子擅宥罪人,牵连及
下狱被杀。
有《泊庵》。
字用之泰和人
洪武丙子举人,授苍溪训导
以荐迁四会知县,改阳江,阳春。
永乐初,召修《太祖实录》,擢修撰,兼右春坊右赞善,再迁侍读
中谗死。
有《泊庵文集》十六卷,《诗钞》一卷。
(《四库总目》:潜文格清隽而兼有纵横浩瀚之气,在明初可自成一队。
此《泊庵》十六卷有文无诗,集末有康熙辛酉裔孙天清《续刻家集小引》云:「泊庵公诗集已瘗文冢,不复存人间。
」则旧本久佚矣。
东里集》:用之为文章驰骋司马子长韩退之苏子瞻,亦间出《庄》、《骚》,为奇务去陈言出新意。
古诗高处逼晋、宋,五七言近体诗皆可传。
抑庵集》:梁先生文如江河之流,汪洋衍迤,一与风遇,则波澜勃兴,鱼龙百怪,出没隐见,可喜可愕,真当代之杰作。
井观琐言》:梁用之丰赡委曲,亦当代一作家。
田按:用之五言,《选》体为多,近体有唐人格律,而时参宋派,永乐诗家最为杰出。
诗集鲜传,钱牧斋朱竹诧未见,故所录寥寥。
馀所获《泊庵诗钞》,乃用之孙廉嘉中刻于辰州者。
用之《滦水琼芽》诗序云:「前代揭学士称滦水琼芽,盖芍药芽也。
以代茶最胜,惜在北京时不及采而尝之。
」诗云:「每忆京台事事佳,还闻滦水产琼芽。
玉肤簇簇轻含雪,红甲重重浅映霞。
阳羡初尝须并美,骞林新赐可同誇。
傥教采掇封题去,自是春泉前煎雪花。
」骞林,武当也,明初入贡品。
丰台芍药盈畦弥陇,园丁捆载入市,士大夫家供瓶盂者在在皆是。
傥掇芽而烹之,为芍药增一故实,亦为我辈添一韵事也。)
杨卓然明末
维基
杨卓然字自立号芝先湖广辰州府泸溪县人
明末政治人物。
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湖广乡试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进士
通政司观政,授杭州府推官七年拾遗八年起补太湖县知县十二年工部屯田司主事十三年兵部职方司主事
杨嗣昌督师湖广,用为监军,于潜山太湖招抚革里眼贺一龙等革左五营
不久五营复叛,被革职罢归。
南明弘光时,起为河南提学副使,改枢密副使
明亡后流寓扬州,忧郁而卒。
叶谦之南宋
全宋文·卷六四三二
叶谦之邵武(今福建邵武)人,淳熙间武平县
官至辰州通判
见《嘉靖邵武府志》卷八,道光《福建通志》卷九四。
伊机南宋
全宋文·卷六○六一
伊机淳熙间辰州
见《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之一○四。
王世隆
维基
王世隆(15世纪—16世纪),字晋叔湖广都司辰州卫籍,湖广辰州府沅陵县人
王世隆正德二年(1507年)湖广乡试举人嘉靖五年(1526年)进士,获授刑部主事,多次平反案件,十二年(1533年)兵部车驾司员外郎外转山西按察司佥事,后官至贵州按察司副使,回乡后兴建大酉妙华书院,聚集学生讲课,湛若水为书院写下匾额,著有《洞庭髯龙集》流传,死后入祀乡贤祠。
赵蕃南宋 1143 — 122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3—1229 【介绍】: 郑州人,徙居信州玉山字昌父号章泉
赵旸孙。
以荫入仕。
太和主簿,以诗受知于杨万里
辰州司理参军,为辨冤狱与郡守力争,因罢。
理宗即位,以为太社令、直秘阁召,皆辞不拜。
诏予祠,依前直秘阁致仕。
初受学于刘清之,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
喜作诗,与周必大唱酬颇多。
卒谥文节
有《乾道稿》、《淳熙稿》、《章泉稿》。
全宋诗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
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连江主簿,皆不赴。
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
清之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
奉祠家居三十三年。
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
谥文节
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
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
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
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全宋文·卷六三五○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信州玉山(今江西玉山)人。
玉山章泉,故世号章泉先生
以曾祖旸致仕恩入仕,为太和簿,调辰州司理参军
奉祠归,积祠庭之考至三十有三。
理宗即位,以太社令召,三辞不拜,特改奉议郎、直秘阁主管建昌军仙都观。
越三年,差主管华州云台观
绍定二年四月,转承议郎,依前直秘阁
阅月而卒,年八十七。
景定三年谥文节
受知于杨万里,著有《乾道稿》、《淳熙稿》、《章泉稿》(均有辑本)。
刘宰章泉赵先生墓表》(《漫塘集》卷三二),《宋史》卷四四五《文苑传》七。
张建侯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
辰州
徽宗政和间安俊叛,围镇江寨,与庐阳令王宪之率兵救之,众溃被执。
敌迫使谕寨中人出降。
至寨下大呼曰:“汝等坚守,勿怀二心。
”因被害。
米肇灏明末清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湖南辰州人字梁若一字大程
明崇祯末岁贡
入清后隐居城东溪,行吟不辍。
米氏能诗者多受其影响。
有《踞吟》。
赵健明 1544 — 1631
维基
赵健(1544年—1631年)字中甫号行吾直隶宁国府泾县人,军籍。
隆庆元年(1567年)丁卯应天府乡试第五十九名,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科会试第六十名,登二甲第十六名进士
刑部主事历官辰州府知府十八年九月江西左参政
累升贵州左布政使三十八年闰三月升光禄寺卿四十年两次引年乞休,不允,同年升通政使
乞休归,讲学水西,一时翕然宗之。
天启元年(1621年)起复南京太仆寺卿,荫一子,以忤魏忠贤,罢归,卒年八十八。
刻有《梅峰理学正宗》行世。
曹克己北宋
全宋文·卷三二五
曹克己雅州百丈(今四川名山东北)人,曹光实之子。
淳化二年录为奉职天禧三年澧州天圣元年鼎州缘边都巡检使
后至内殿承制
见《宋史》卷二七二《曹光实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三、九四、九九。
苏权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兴化军仙游人字元中
苏洸子。
孝宗淳熙十一年进士
从学于张栻
梧州推官福州教授,改秩知馀干县,终辰州
有《春秋解》。
沈汝璋
字君重号莲桥,举于乡历辰州武昌二郡推官同知郧阳归里值倭寇薄城当事议毁沿江庐舍公力沮其议乡人诵之卒年九十三
苏洸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兴化军仙游人字澄老
以父荫补官。
馀干
改秩知临川县,修治述陂,民蒙其利,号“苏公陂”。
屡迁知雷州,秩满回阙,面陈五札,皆切时务。
移知封州丁内艰,服除,知辰州,寻退休,所至皆有惠政。
年七十卒。
印司奇明至南明
维基
印司奇(?
—17世纪),字雪浪或易庵湖广常德府桃源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印司奇天启七年(1627年)举人,到崇祯四年(1631年)进士兵部观政六年(1633年)获授南京车驾主事,之后曾任职职方司员外郎车驾司郎中,个性刚正清廉,意气不会因为外物束缚。
谢升管吏部印司奇引用新例裁去驿卒。
南京僚属和谢升送行,司奇亦不前往,反得到谢升顾念重视。
崇祯八年(1635年)印司奇外任镇江知府温体仁计划陷害钱谦益瞿式耜,招募无赖敲响登闻鼓控告二人,让抚按审问,印司奇揭发无赖的奸计,惹怒温体仁,被降级;又和推官雷起剑交恶,被迫归乡,身上连十两金也没有,清誉响遍长江之外。
安宗继位,起用印司奇常镇道副使隆武年间佥都御史协理都察院事,福京失陷后隐居。
清朝士兵攻克辰州府常德府印司奇长途跋涉走往桂林府,在永历朝廷累擢通政使兵部右侍郎
桂林失守,他出家为僧直到去世。
韦承庆初唐 640 — 70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郑州阳武人,祖籍雍州杜陵字延休
韦思谦子。
进士第
雍王府参军,府中文翰皆出其手。
雍王李贤立为太子承庆司仪郎,于有所规劝。
废,出为乌程
武则天长寿中,累擢凤阁舍人掌天官选事
寻忤大臣意,出为沂州刺史
未几,诏复旧职,以病免,授太子谕德
、虢等州刺史,颇著声绩。
长安初,入为司仆少卿,转天官侍郎
凡三掌选,铨授平允。
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张易之诛,承庆以素附离,流岭表。
后以秘书员外少监召,兼修国史,封扶阳县
卒谥温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排行大郑州阳武(今河南原阳)人。
弱冠举进士,补雍王府参军,掌文翰。
累迁太子司议郎
高宗调露初,出为乌程县
武后长寿中,累迁凤阁舍人,掌天官(吏部)选事。
出为沂州刺史
后历豫州虢州刺史
长安初,入为司仆少卿,转天官侍郎,兼修国史
四年(704)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中宗复位,配流岭南
起授辰州刺史,入为秘书员外少监,兼修国史
以修《则天实录》之功,封扶阳县
黄门侍郎,未拜卒,赠秘书监谥曰温
生平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
承庆才思敏捷,下笔成文。
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文集60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7首,《全唐诗续拾》补2句。
《南中咏雁》自然流畅,为选家所称道。
唐诗汇评
韦承庆(640-706)字延休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武后朝宰相韦思谦子。
进士第,官太于司议郎
高宗永隆元年太子李贤废,承庆亦出为乌程
后累迁凤阁舍人,掌天官选。
虢三州刺史
长安中,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神龙元年,以附张易之流岭表。
岁馀,以秘书员外少监召,迁黄门侍郎,未拜,卒。
有《韦承庆集》六十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七首。
承庆字延休
幽州都督思谦子。
进士
雍王府参军
累迁太子司议郎
长安初为司仆少卿
天官侍郎
修国史
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神龙初坐附张昌宗配流岭表。
起授辰州刺史
入为秘书员外少监
修武后实录功封扶阳县
又撰武后纪圣文。
银青光禄大夫
黄门侍郎
未拜卒。
秘书监
谥曰温
邓启愚
维基
邓启愚字良知湖广辰州府溆浦县人,民籍。
万历四年(1576年)丙子湖广乡试第八十一名举人万历八年(1580年)庚辰科会试第七十九名,登三甲第一百七十名进士
浙江处州府推官,兼摄云和县事,历官河南南阳府知府
万历三十年(1602年)闰二月河南副使右参议、分守汝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