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江苏省南京市” 相关资源
诗文库25436
人物库14887
活动2387
人物库
陆玩东晋 278 — 34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78—342 【介绍】: 东晋吴郡吴人字士瑶
陆晔弟。
初为丞相参军
后王敦逼为长史
敦平,温峤上表申理,得不坐。
累迁尚书左仆射,领本州大中正
成帝咸和二年苏峻反,与兄俱守宫城
次年迁帝于石头城,使怀德匡术守苑城。
乃潜说匡术归顺。
平,转尚书令
诱纳后进,谦若布衣。
卒谥康
全晋文·卷八十一
字士瑶,喜弟英之第二子。
元帝江左,引为丞相参军,累加奋武将军,后为王敦长史
平,拜侍中,迁吏部尚书,转尚书左仆射,领本州大中正
咸和中封兴平伯,转尚书令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迁侍中司空
卒赠太尉谥曰康
孙必显明末清初 1591 — 163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1—1638 【介绍】: 潼关卫人字克孝
孙振基子。
万历四十四年进士
文选员外郎,为尚书赵南星所重。
天启五年冬魏忠贤罗织清流,被劾削籍。
崇祯初吏部郎中,以尚书王永先不喜东林,被劾。
山西按察司经历,量移南京礼部主事
道出柘城归德,为设守备御农民军。
杨嗣昌荐擢兵部右侍郎,旋卒。
维基
孙必显(1591年—1638年)右军都督府潼关卫(今陕西省潼关县港口镇)军籍西安府三原县人字克孝号意白
进士出身
孙振基子。
万历四十年壬子举人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进士
户部主事历官吏部文选司员外郎,为吏部尚书赵南星重用。
天启五年(1625年),被魏忠贤罗织清流,被劾削籍。
崇祯二年(1629年),起用为吏部验封司员外郎,历任考功司、文选司
次年文选司郎中
后因给事中常自裕弹劾,而被贬为山西按察司经历,后升任南京礼部主事,平定当地流寇。
九年(1636年)调南吏部考功司,擢尚宝司丞十年五月大理寺左寺丞
崇祯十一年十月兵部尚书杨嗣昌请提拔孙必显越级升任兵部右侍郎,才一个月就暴病去世,享年四十八岁。
蒋珙明 1477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一作洪。
应天府溧阳人字国信
正德十二年进士
桐乡知县,官至湖广按察佥事
工诗能画。
维基
蒋珙(1477年—?
),字国信号𠙶山应天府溧阳县人,军籍。
原姓杨,后复姓蒋。
应天府乡试第七十六名举人
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式丁丑科会试第二百二十六名,登第三甲第八十一名进士
都察院观政,授浙江桐乡县知县,升工部主事,改刑部,升员外郎郎中,出为湖广按察司佥事,致仕卒。
刘倬明 1539 — ?
维基
刘倬(1539年—?
),字原检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人,民籍。
隆庆元年(1567年)丁卯应天乡试第九十八名举人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会试第一百八十五名,三甲第二百五十四名进士
推官万历三年(1575年)十月选授山东道试御史五年正月广东岭西道佥事六月改补广州兵巡道七年十二月广东左参议,以平广东龙川县猴岭巢逆贼鲍时秀等,九年二月升广东副使,十二年四月湖广左参政
僧文益五代 885 — 95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5—958 【介绍】: 五代僧。
馀杭人俗姓鲁
七岁即削发于新定智通院。
南唐国君李昪迎住报恩禅院,署号净慧。
卒谥大法眼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85—958 俗姓鲁余杭(今属浙江)人。
五代时僧人
法眼宗创始人。
7岁出家,20岁于越州开元寺受戒。
先从育王寺希觉律师学律,后南游入,参长庆慧棱禅师及宣法大师,终往漳州罗汉寺学于桂琛,遂得法。
晚年在金陵清凉山报恩禅院传法,深受南唐中主礼遇。
周世宗显德五年(958)卒,谥“大法眼禅师”。
宋高僧》卷一三、《景德传灯录》卷二四有传。
有语录传世。
全唐诗》存诗1首,另《景德传灯录》、《唐诗纪事》等书中尚存其诗偈13首。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收之。
禅师讳文益
馀杭鲁氏子。
七龄秀发。
新定全伟律师落发。
越州开元希觉律师
受具足戒。
觉公盛化四明
往习毗尼。
工文章。
觉大奇之。
俄辞去。
初谒长庆棱道者
无所契悟。
与善脩洪进。
漳州抵湖外。
将发而雨。
溪壮不可济。
顾城隅有古寺
解包休于门下。
雨不止。
入堂。
老僧坐地炉。
而曰。
此行何之。
曰行脚去。
又问如何是行脚事。
对曰不知。
曰不知最亲。
疑之。
三人者附火。
举肇公语。
至天地与我同根处。
老僧又曰。
山河大地与自己。
是同是别。
曰同。
琛竖两指。
熟视曰。
两个。
即起去。
大惊。
周行廊庑。
读字额曰石山地藏
顾语脩辈曰。
此老琛禅师也。
意欲留止。
语未卒。
又至。
雨已止。
业已成行。
送之问曰。
上座寻常说。
三界唯心。
乃指庭下石曰。
此石在心内。
在心外。
曰在心内。
笑曰。
行脚人著甚来由。
安块石在心头耶。
无以对之。
乃俱求决择。
寻皆出世。
临川崇寿。
僧子方者问曰。
公久亲长庆。
乃嗣地藏
何意哉。
曰。
以不解长庆说。
万象之中独露身故。
子方举拂子示之。
曰。
拨万象。
不拨万象。
子方曰。
不拨万象。
曰。
独露身𡁠。
子方曰。
拨万象。
益云。
万象之中𠰚。
子方于是悟旨。
叹曰。
我几枉度此生。
谓门弟子曰。
赵州曰。
莫费力也。
大好言语。
何不仍旧去。
世间法尚有门。
佛法岂无门。
自是不仍旧故。
诸佛诸祖。
秖于仍旧中得。
如初夜钟。
不见有丝毫异。
得与么恰好。
闻时无一声子闹。
何以故。
为及时节。
无心曰死。
且不是死。
止于一切。
祇为不仍旧。
忽然非次闻时。
诸人尽惊愕道。
钟子怪鸣也。
且如今日道。
孟夏渐热。
则不可。
方隔一日。
能校多少。
五月一日
道便成赚。
须知校丝发不得。
于方便中。
向上座道不是时。
盖为赚。
所以不仍旧。
宝公曰。
暂时自肯不追寻。
历劫何曾异今日。
还会么。
今日只是尘劫。
但著衣吃饭。
行住坐卧。
晨参暮请。
一切仍旧。
便为无事人也。
又曰。
见道为本。
明道为功。
便能得大智慧力。
若未得如此。
三界可爱底事。
直教去尽。
才有纤毫。
还应未可。
祇如汝辈睡时。
不瞋便喜。
此是三界昏乱。
习熟境界。
不惺惺。
便昏乱。
盖缘汝辈杂乱所致。
古人谓之夹幻金。
即是真。
其如矿何。
若觑得彻骨彻髓。
是汝辈力。
脱未能如是。
观察他什么。
楼台殿阁。
诸圣未必长把却汝手。
汝未必依而行之。
古今如此也。
又曰。
出家儿。
但随时及节便得。
寒即寒。
热即热。
欲识佛性义。
当观时节因缘。
古今方便不少。
石头初看肇论。
至会万物为己者。
其唯圣人乎。
则曰。
圣人无己。
靡所不己。
乃作参同契。
首言竺土大仙心。
无过此语也。
中间亦只寻常说话。
夫欲会万物为自己去。
盖尽大地无一法可见。
已而又嘱曰。
光阴莫虚度。
所以告汝辈。
但随时及节。
便得。
若也移时失候。
即虚度光阴。
于非色中作色解。
于非色作色解。
即是移时失候。
且道色作非色解。
还当得否。
若与么会。
便是没交涉。
正是痴狂两头走。
有什么用处。
但守分过时好。
尝指问僧曰。
还见么。
曰见。
曰。
来眼里。
眼到竹边。
曰总不与么。
笑曰。
死急作么。
有偈曰。
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
唯识唯心。
眼声耳色。
色不到耳。
声何触眼。
眼色耳声。
万法成办。
万法匪缘。
岂观如幻。
大地山河。
谁坚谁变。
周显德五年戊午七月十七日示疾。
李国主驾至。
慰问甚勤。
闰月望。
剃发沐浴。
辞众讫。
跏趺而化。
颜貌久而如生。
阅世七十有四。
坐五十有四。
公卿李建勋已下。
素服奉全身。
江宁丹阳乡建塔。
谥大法眼禅师
赞曰。
玄沙论三句。
初无金银铜轮之语。
不然。
殆与教乘何异哉。
琛公精深广大。
唯以直下便见。
拟成剩法为要。
非三句所能管摄也。
以仍旧自处。
以绝渗漏句为物。
颇事边幅。
永明乃其的孙。
岂所谓深山大泽。
龙蛇所由生者耶。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姓鲁氏馀杭人
七龄即获依新定智通院全伟禅师削染。
甫弱冠。
希觉律师
登具于越之开元寺
既而师。
又以毗尼之道。
盛化于鄮峰之育王寺
仍听禀焉。
未几南游。
止长庆法会。
俄偕友出湖湘
漳浦罗汉琛公地藏寺
琛公问云。
上座何往。
答行脚去。
云行脚事作么生。
答不知。
云不知最亲切。
有省。
遂求咨决于焉。
后至临川
州收请以崇寿院出世。
筵罢。
四众围绕升座。
谓众云。
诸人既尽在此。
山僧不可无语。
聊为举古人一则现成公案去也。
珍重。
便下座。
时有僧于座下出礼拜。
益云好问著僧方欲伸问。
次。
益云。
长老未开堂。
不答话。
有子方上座。
自长庆来。
棱和尚偈。
问云。
作么生是万象之中独露身。
子方举起拂子。
益云。
恁么会又争得。
进云。
和尚尊意如何。
益云。
唤什么作万象。
进云。
古人不拨万象。
益云万象之中独露身。
说什么拨不拨。
子方悟。
述偈投诚。
江南国主
教戒。
迎住报恩禅院
署净慧号。
上堂。
古人道。
我立地待汝构去。
山僧今日坐地待汝构去。
还有道理也。
无。
那个亲那个疏。
试裁断看。
住清凉上堂。
出家人但随时及节便得。
寒即寒热即热。
欲知佛性义。
当观时节因缘。
不见石头和尚因看肇论。
便解道。
竺土大仙心。
东西密相付参同契语。
岂不是会万物为己么。
上座若能会万物为己去。
尽大地无一法可见。
后头道。
光阴莫虚度。
是古人恐尔移时失节。
苦口叮咛如此。
珍重。
显德五年戊午秋七月十七日示疾。
闰月五日
剃澡毕集众告别。
跏坐而逝。
寿七十四。
腊五十五。
谥大法眼
塔全身于江宁县丹阳乡名无相。
后主为文勒颂德。
韩熙载铭。
释文益
姓鲁氏
馀杭人也。
年甫七龄挺然出俗。
削染于新定智通院。
依全伟禅伯
弱年得形俱无作法于越州开元寺
于时谢俗累以拂衣。
出樊笼而矫翼。
属律匠希觉师盛化其徒于鄮山育王寺
甚得持犯之趣又游文雅之场。
师许命为我门之游夏也。
寻则玄机一发杂务俱损。
振锡南游止长庆禅师法会。
已决疑滞。
更约伴西出湖湘尔日暴雨不进。
暂望西院寄度信宿。
避溪涨之患耳。
遂参宣法大师
曾住漳浦罗汉。
人止呼罗汉。
罗汉素知在长庆颖脱。
锐意接之。
唱导之由玄沙与雪峰血脉殊异。
疑山顿摧正路斯得。
欣欣然挂囊栖止。
变涂回轨确乎不拔。
寻游方却抵临川
邦伯命居崇寿。
四远之僧求者不减千计。
江南国主李氏始祖知重迎住报恩禅院
署号净慧。
厥后微言欲绝大梦谁醒。
既传法而有归。
亦同凡而示灭。
周显德五年戊午岁秋七月十七日有恙。
国主纡于方丈问疾
闰月五日剃发澡身与众言别。
加趺而尽颜貌如生。
俗年七十四。
腊五十五。
私谥曰大法眼
塔号无相。
俾城下僧寺具威仪礼迎。
引奉全身于江宁县丹阳乡起塔焉。
好为文笔。
特慕支汤之体。
时作偈颂真赞。
别形纂录。
嗣弟子天台德韶慧明漳州智依钟山道润州光逸吉州文遂江南后主
为碑颂德。
韩熙载撰塔铭云。
马贯明 1539 — 1594
维基
马贯(1539年—1594年)字道卿号文泉南直隶苏州府吴江县人,民籍,同进士出身
应天府乡试第十六名举人万历二年(1574年)甲戌科会试第二百三十名,三甲二十一名进士
九江府推官七年分校省试,擢刑部主事奉使审决淮扬,升本部员外郎丁父忧归。
服阕,仍补刑部万历十八年,接替范梅兴化府知府一职,万历二十年由陈玉庭接任。
二十二年卒,享年五十六。
刘宪章明末 1591 — 1660
维基
刘宪章(1591年—1660年)字端甫号澹安
南直隶常州府武进县(今属常州市)人,明末政治人物,复社成员。
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应天府乡试第十六名举人
崇祯十年(1637年)丁丑科第三甲第七十一名同进士出身,授中书舍人
十三年(1640年),任颁诏。
敕授徵仕郎
十四年(1641年),任册封。
崇祯十五年(1642年),充壬午顺天乡试分考官
考选广东道监察御史巡视皇城
实行保甲,国戚、奸民都不敢横暴。
不避时讳、不受私嘱、不惮权贵,数十次上疏论人才得失、民生利弊。
力救刘宗周张玮金光辰,举荐惠世扬黄道周
崇祯十六年(1643年),任癸未会试监试官
巡按直隶真顺广大,巡按真定府时,奏请免除助饷8000两,免徵运解天津豆料。
缉拿占产夺妻的巡抚属役张九成,杖杀窝藏盗匪的成五云,奏请处决大盗张申
流寇起,协同督抚练兵防禦,三关告急,巡察三关、邢襄。
敕授文林郎,有敕命三道。
后补河南道御史,以年迈引疾归乡。
为复社成员,列名武进县第二位。
清初巡抚巡按联合举荐,奉诏起籍,以卧病为由未就任。
张纯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广江陵人字志忠
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监察御史
旋以母丧守制。
正统间复起,擢右佥都御史巡抚畿郡。
考察郡吏,风纪肃然。
景泰五年,升兵部尚书
参赞南京守备机务。
居官四十年致仕。
江有源
维基
江有源字进卿直隶太仓卫官籍,庐州府无为州人
隆庆四年(1570年)庚午应天府乡试第十三名。
万历八年,登进士第三甲第一百一十九名。
四川南充县知县十五年选授南京河南道御史十二月回避本贯,改北道御史
顾褒明 1539 — ?
维基
顾褒(1539年—?
),字惟忠号觐山浙江绍兴府馀姚县人,民籍。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应天府乡试第八十二名举人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联捷乙丑科二甲第四十六名进士
都察院观政,本年十月授南刑部主事隆庆二年(1568年)十二月郎中五年正月成都知府万历二年(1574年)六月调任直隶永平府知府
万历六年(1578年)八月山东按察司霸州兵备副使
万历十年(1582年)三月福建参政
万历十三年(1585年)七月,升福建按察使
十四年正月致仕。
释悟丘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十一
释悟丘字开梅
姓徐氏沔阳人也。
壮岁出家,行苦头陀,游遍名山,道出金陵
总督陆公企慕硕范,延之府中咨问法旨。
淹留近旬,始得辞去,给传护送,馈遗甚丰,悟婉郤之。
蹑屩五台,因至燕都提督向公想望尤殷,闻芳躅匪遥,已拥彗除道,执弟子礼,入室请益,备极崇敬,名公巨子,向其风声,多相造谒。
悟不乐尘嚣,复辞之而归。
沔阳有废庙曰“水府”,盖六府之一,天子之监设于诸侯者。
云梦大泽不以封,尝有王官职司水虞,后世祀之,因名“水府”。
年湮礼失,沦为僧居,又颓败焉。
悟倡修之,以待游侣,更辟广长社,为十方丛林,侁侁学子,皆得所止。
咸丰间,至仙桃镇,喜其地望,为川陆通衢,水云流行,筑基创甘露寺
会粤乱方殷,匪盗蜂起,斯寺落成,即罹兵燹。
乃悟志不渝,剔除馀烬,复构美材,深慈弘愿,感召人天,卒遂厥初,殿阁重新,禅客奔赴。
同治初年,湘军屡捷江汉,载清又以新堤巨镇,重湖孔道,殊无梵宇,不便游僧,更创万佛寺,使湖湘衲子,发足参访,中途烦劳,得所止憩。
戒德贞坚,性尤耿介,不屑干请。
每有兴举,信施麇集,如期而至,精诚所格,有自来矣。
刘昭明 1397 — 1456
维基
刘昭(1397年—1456年)山西承宣布政使平阳府潞州直隶潞城县(今山西省潞城市)人,进士
永乐九年(1411年)郡庠生。
宣德元年(1426年),以礼经中山西经魁。
宣德五年(1430年),中进士
后授行在工科给事中,再改南京兵科给事中
正统十三年(1448年),任临洮府知府,卒于任内。
王之良明末
维基
王之良字虞卿陕西省西安府华阴县(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明末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乡试中举。
天启五年(1625年),登进士,授中书舍人
崇祯三年,改浙江道试御史次年实授。
崇祯九年,改太仆少卿
次年,升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
西北寇盗蜂起,之良练营伍,修饬战具,得火器新法,制造精良。
筑城开隍为守禦计,尤加意振兴文学,相度贺兰山形势,徙建赣学。
陈履忠请建廉泉书院,从之,捐置学田数百亩以赡师生。
崇祯十五年,改南京兵部右侍郎
崇祯十七年,授右副都御史
宋齐丘五代吴 887 — 95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7—959 【介绍】: 五代时庐陵人,居洪州
初字昭回改字子嵩
好学工文,善术数,喜纵横之说。
李昪,助建南唐,任左丞相,以不得实权,心怀不平。
出为镇南节度使
穷治第宅,民不堪命。
李璟立,拜太保中书令,坐植党罢。
再起为中书令封楚国公
因好权利,矜功忌能,有言其谋篡者,乃放归九华山,自经死,谥丑缪
有文集《增补玉管照神经》。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87—959 初字超回,后改子嵩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少时居南昌(今属江西)
吴天祐九年(912),依李昪推官,后擢右司员外郎,累迁右谏议大夫兵部侍郎
大和三年(931),归葬父,隐九华山
寻为吴宰相
李昪出镇金陵,召为都统判官
南唐建国,以丞相同平章事
后出为镇南军节度使
中主保大时,复入相,寻坐陷周宗,出为镇海军节度使
旋乞归九华,赐号九华先生
封卫国公,迁太傅
交泰元年(958),以结党危国,放于青阳。
次年,自缢死。
生平见《江南野史》卷四、马令陆游南唐书》本传。
齐丘工诗能文。
所著颇多,有《化书》6卷、《祀玄集》3卷、《文传》13卷等,皆佚。
全唐诗》存诗3首、断句1联,卷八七九又录存酒令2句。
《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断句3。
齐邱字子嵩
庐陵淦阳人。
累迁右谏议兵部侍郎
告归九华山
寻起。
中书侍郎
右仆射平章事
南唐
司徒同平章事
出为镇南军节度使
镇海军
复归九华山
赐号九华先生
封青阳公
起拜太传中书令
封魏国公
赐号国老
奉朝请
出镇洪州
周侵淮北
起为太师
剑南东川节度使
进封楚国公
周显德五年
嗣主李璟诏放于青阳。
自缢死。
刘在明
维基
刘在明(?
年—1634年),字以升号竟澄浙江湖州府德清县人
明朝末年政治人物。
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顺天府乡试举人四年(1631年)联捷辛未进士
兵部观政五年南京工部主事,管清江造船,七年卒。
王导东晋 276 — 33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76—339 【介绍】: 东晋琅邪临沂人字茂弘
袭爵即丘子。
东阁祭酒
司马睿(元帝)为琅邪王时,迁安东司马。
参预军谋密策。
移镇建康
洛阳倾覆,联合南北士族拥称帝。
丞相
号为“仲父”。
后堂兄王敦握重兵,镇长江上游,族人多居要职,时称“王与马,共天下”。
明帝立,受遗诏辅政。
司徒封始兴郡公
成帝即位,与庾亮共辅幼主。
成帝咸和二年苏峻反,晋师败绩,入宫侍
,未加害。
平,官至丞相
卒谥文献
全晋文·卷十九
字茂弘,敦从弟,袭祖览爵即丘子。
元康末司空刘寔引为东阁祭酒,寻参东海王越军事。
元帝下邳,请为安东司马。
永嘉末丹阳太守,加辅国将军,寻拜宁远将军
振威将军悯帝即位,徵为吏部郎,不就。
晋国建,以为丞相军咨祭酒,拜右将军扬州刺史,监江南诸军事,迁骠骑将军,加散骑常侍,领中书监录尚书事。
及称尊号,进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武冈侯,进侍中司空假节,领中书监,寻代贺循太子太傅,加尚书令
明帝即位,迁司徒封始兴郡公,进太保
成帝时太傅丞相
咸和五年卒,年六十四,谥曰文献
有集十一卷。
林士元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广东琼山人字舜卿
正德九年进士
授行人,擢南京户科给事中,劾都御史汪鋐等不职者数十人。
累官至浙江按察使
有《学思子》、《读经论》。
全粤诗·卷二一四
林士元字舜卿
琼山人
明武宗正德九年(一五一〇)进士,授行人。
嘉庆四年(一五二五)擢南京户科给事中十一年湖广副使,备兵衡永。
后转广西参政,分守苍梧
十五年大藤峡士元督饷纪功,有贵势子弟希报功次,绝不假借。
捷奏,擢浙江按察使
未赴,以忧归,遂不起。
桂林名宦。
著有《北泉论草》及文集十卷。
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〇二有传。
林士元诗,以民国二十年海口海南书局印《海南丛书》第六册《北泉草堂遗稿》为底本。
维基
林士元字舜卿广东琼山县东洋人,同进士出身
正德五年庚午举人九年(1514年)甲戌科三甲208名进士,授行人,奉使册封唐藩。
嘉靖四年(1525年)三月擢升南京户科给事中十一年二月湖广副使、备兵衡州永州,转广西参政,分守苍梧道
十七年征讨广西峡弩滩诸巢贼,士元督饷纪功,十八年闰七月升一级,擢浙江按察使,未赴任,丁忧归乡,卒于家。
所著有《学思子》、《读经录》及文集十卷。
张凤明 1396 — 146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96—1461 【介绍】: 真定府安平人字子仪
宣德二年进士
户部主事,谳江西叛狱,平反者数百人。
正统三年刑部侍郎,寻改南京户部
廉谨善执法人称板张
维基
张凤(1396年—1461年)字子仪,京师真定府晋州安平县人
进士
宣德二年(1427年)张凤进士,授刑部主事
正统三年,升刑部右侍郎
正统六年,改为户部
随后改为南京户部尚书
负责淮河盐运,之后兼管南京粮草储备。
执法严格,号称“板张”。
景泰二年,为南京户部尚书景泰四年,改为南京兵部尚书参赞军务
次年,替任去世的户部尚书金濂
夺门之变后,张凤回调南京户部尚书天顺五年二月去世。
顾显仁明 1539 — ?
维基
顾显仁(1539年—?
),字元伯直隶常州府武进县人,民籍。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应天府乡试第一百三十五名,榜姓张。
隆庆二年(1568年)戊辰科会试第三百七十六名,二甲五十八名进士
泽州知州明神宗万历年间,累官河南南阳府直隶保定府(今河北省保定市)知府
万历十六年(1588年)五月河南副使、分巡汝南,官至山西参政
蓝渠明 1477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福建莆田人字志张
正德十二年进士
南京兵部郎中,初知随州,清刑狱,裁冗费,多有惠政,居七年,调钦州,当地民绘其像而祀之。
维基
蓝渠(1477年—?
),字志张号惧斋福建兴化卫军籍。
福建乡试第十七名举人
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式丁丑科会试第二百五十三名,登第二甲第二十九名进士
礼部观政,授随州知州,调钦州,升南京兵部员外郎,迁刑部郎中,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