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清朝
潘天成清 1654 — 172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4—1727 【介绍】: 江苏溧阳人字锡畴号铁庐
诸生
幼时与父母失散,十五岁出外寻亲,从皖至,方得团聚。
曾从梅文鼎习天文历算之学。
诗文均抒所欲言。
有《铁庐》。
汪东清末至现当代 1890 — 1963
词学图录
汪东(1890-1963) 初名东宝字旭初号寄庵寄生梦秋
吴县人,早年就读于上海震旦大学1904年日本,在早稻田大学毕业,结识孙中山,入同盟会,鼓吹革命,任《民报》主编。
民国时,历任中央大学学院教授、中文系主任、学院院长
解放后,先后任苏州市政协常委、副主席、江苏省政协常委、民革苏州市主任、民革江苏省副主任等职。
章太炎弟子,凡经史百家,无不研习,在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等诸方面,都有创获。
精于词学,又擅书画,能山水,精画梅。
南京黄季刚居近,为绘《量守庐图》并集联:"此地宜有词仙,山鸟山花皆上客;何人重赋清景,一丘一壑也风流。
"死葬吴县越溪陆墓山。
有《词学通论》、《梦秋词》、《汪旭初先生遗集》等。
梦秋词
1890-1963.6.13,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原名东宝后改名东字旭初号寄庵别号寄生梦秋
江苏吴县人
著名词学家。
1890年生于江苏吴县东北街(今位于苏州市城内),有书房名曰“寄庵”。
早年就读于上海震旦大学1904年日本,入早稻田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哲学馆(后改为“东洋大学”)学习。
同时结识孙中山,参加同盟会,鼓吹革命,任《民报》编辑、主编。
1908年,师从章太炎习文字学,与黄侃、钱玄同、承仕同为章门四弟子。
1910年回国,参与江苏光复活动。
1912年,担任《大共和报》撰述,并参加“南社”,对抗北京北洋政府
1913年,任北洋政府内务部佥事
1923年,与章太炎等人在上海创办了《华国月刊》。
1925年,任江苏省长公署秘书
1927年,受第四中山大学校长乃燕之聘担任该校教授兼中文系主任。
1928年学校改为“国立中央大学”(中大校歌由汪东作词,程懋筠谱曲,歌词是:"维襟江而枕海兮,金陵宅其中。
陟升皇以临睨兮,此实为天府之雄。
焕哉郁郁兮,文所钟。
宏我黉舍兮,甲于南东。
干戈永戢,弦诵斯崇。
百年树人,郁郁葱葱。
广博易良兮,之风。
以此为教兮,四方来同。
")。
1930年学院院长寿康奉调出任比利时大使,由汪东任文学院长
1932年罗家伦任中大校长后聘任的各院院长为学院汪东,法学院童冠贤、理学院孙洪芬、教育学院黄健中、工学院卢思绪、农学院邹树、(当时的医、商两学院已独立,在上海建成“中大上海医学院”和“中大上海商学院”)。
1937年,随中央大学入川,曾于1938年改任国民党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至1943年重庆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抗战胜利后担任国立礼乐馆(该馆成立于1943年,直属于民国政府教育部)馆长,1947年柳诒徵夏敬观冒鹤亭汪辟疆顾颉刚教授同任国史馆(1946年12月由国民党政府成立,后迁台湾)修纂。
解放后,于1950年被选为苏州市人民代表、人民委员会委员。
1954年起,先后任苏州市政协常委、副主席、江苏省政协常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苏州市委员会主任、民革中央团结委员、民革江苏省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汪东章太炎弟子,凡经史百家,无不研习,在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等诸方面,都有创获。
1963年6月13日汪东因患胃癌医治无效,病故在苏州,享年74岁。
遗体葬于吴县越溪陆墓山。
耆卿用六朝小品赋作法,层层铺叙,情景兼融,一笔到底,始终不懈。
美成特行,以张弛控送之笔,使潜气内转,开合自如,一篇之中回环往复,一唱三叹。
作者深得此诀,可谓善学周者也。
其最上乘者泯迹蹊径,直入堂奥,意到辞谐,超然神理,功力至此,曷胜佩赞。
丁亥初秋吷庵夏敬观识。
才丰志广,力能兼取南北宋之长。
其涉南宋者亦多佳什,惜杂厕一编之中,稍嫌色泽不纯,宜另列为集外词。
吷庵又识。
卅年前乍见君所为词,即惊叹当世能学周清真者莫君若。
丁亥春至秣陵,携君词前五卷归,审谛数月,益明君旨,喜余往昔所称不诬也。
今年春君以第六卷以次及近今所作相示,余病瞑眩且两年,得君词,就床诵之,若投药受之遽起,君偕吕君贞白来,辄相与谈所心得互证,欢笑乐甚。
君词从清真入,堂庑之大,不待言矣,近更析腔寻律及耆卿乐章。
夫词有俚有雅,祖之三百篇
俚者,风也;雅者,雅也。
就一词言,则又有史野之别,不可偏胜。
质直语则其文质和钧者,君学周,能为其质直语,造谊之至极也。
握其环中,降猎旁涉,游戏朋交间,亦不至堕第二境地,终能以拙克制一切,然余以为止至善,成一家言,君所优为也。
新建夏敬观
能为周,今世惟君一人无可疵议。
浮签所揭,吹毛求疵,聊以塞君要求是正之望耳。
吷庵读竟敬识。
蔡廷兰清 1801 — 1859
全台诗
蔡廷兰(1801~1859)字香祖号郁圆学者称秋园先生澎湖人
幼颖异,十三岁补弟子员,屡试第一,深得澎湖蒋镛欣赏,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人称「开澎进士」。
道光十二年(1832)澎湖大饥,曾作〈请急赈歌〉上呈兴泉道周凯
道光十四年(1834)主讲台湾引心书院,道光十六年(1836)乡试毕返乡,海上遭飓风,飘泊到越南
步行四月,历万馀里,返回福建,将所见所闻撰成《海南杂著》,现藏于国立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
道光十七年(1837)周凯台湾道聘廷主讲崇文书院,兼引心、文石两书院。
历官峡江知县南昌水利同知丰城知县等,颇有政声。
因抗太平军有功,升赣州同知
咸丰九年(1859)卒于官,年五十九。
  蔡廷兰诗工古体,文善四六。
曾佐通判蒋镛纂《澎湖续编》。
光绪四年(1878)金门林豪为之集成《惕园古近体诗》二卷,骈体文、杂著各若干卷。
惕园古近体诗》今未见,以下据蒋镛澎湖续编》〈艺文〉、林豪澎湖厅》〈艺文〉、连横台湾诗乘》、赖子清台湾诗醇》、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编校、增补之。
(江宝钗撰)
维基
蔡廷兰(1801年9月21日—1859年4月17日)原名崇文字仲章后改名廷兰更字香祖号郁圆学者称秋园先生台湾府澎湖厅林投澳双头挂社(今马公市兴仁里)人,为澎湖唯一的进士
主要活动
  • 1845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蒋元溥清 1803 — ?
维基
蒋元溥(1803年—?
),字誉侯湖北天门人
探花及第。
蒋祥墀之孙、蒋立镛之子。
道光八年(1827年),乡试中举。
道光十三年(1833年),登癸巳进士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道光十四年,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充任国史馆协修
道光十五年任文渊阁校理
道光十六年,任教习庶吉士
道光十七年,任国史馆纂修
道光二十年任国史馆总纂官,再次出任顺天乡试同考官
道光二十一年任国子监司业
道光二十九年,任司经局洗马翰林院侍讲
道光三十年,任实录馆提调,累迁为翰林院侍讲,出任会试同考官
咸丰元年,任日讲起居注官,后外任江西赣州府知府
咸丰二年,外任江西九江府知府,迁任江西盐法道员,后死于任上。
著有《木天清课彤馆赋钞》。
有子蒋启勋、孙蒋传燮,均为进士出身
主要活动
  • 1833年,进士,第一甲,賜進士及第
陈荣清 ? — 186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64 【介绍】: 广东肇庆人,三合会首领
咸丰四年起事于高要,下肇庆
移兵入
六年初,合石达开部占吉水,加入太平军,任指挥,随石部远征。
十年脱离石达开,归江西,合李世贤部,转战浙江、皖南。
封感王
被俘死。
李成栋明末清初 ? — 164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9 【介绍】: 明末清初辽东人,一说陕西人
为明总兵,守徐州
顺治二年归清,从清兵南下,破广州,官至两广提督
两广总督佟养甲以争功有隙,遂拥众反清,奉明永历帝正朔,出兵攻赣州,兵败坠水死。
崔钟瑭
维基
崔钟瑭字三采清朝地方官员。
同进士出身
雍正元年(1723年),登癸卯恩科进士,授江西赣县知县
主要活动
  • 1723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朱陵清 1688 — 176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88—1768 【介绍】: 安徽歙县人字紫冈号纪堂别号石鼓山翁又号花药山人
雍正二年进士,授刑部员外郎
累迁江西赣州知府,在任十年,有声。
官至辰沅永靖道
有《绿满山房集》。
主要活动
  • 1724年,进士
胡林翼清 1812 — 186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12—1861 【介绍】: 湖南益阳人字贶生号润芝,亦作润之咏芝
道光十六年进士
道光末贵州镇远知府,镇压苗民及李元发起事。
咸丰四年,以道员率勇由湘入,进攻太平军
在鄂历按察使布政使,署巡抚
六年,攻克武昌,实授巡抚
后派遣湘军李续宾等部进攻、皖。
三河败后,仍支援曾国藩曾国荃兄弟进攻安庆
林翼在鄂定厘金,通盐运,多方筹饷,为湘军后盾。
十一年,在太湖县前线,督攻安庆,因陈玉成军西进,回援武昌安庆之围不撤。
是年八月,湘军破安庆曾国藩奏捷,推林翼为首功。
世亦并称二人为曾胡。
同月,以久病在武昌咯血死。
谥文忠
有《胡文忠公遗书》。
胡林翼(1812—1861) 清代官员。
字贶生亦字润芝湖南长沙府益阳人
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
编修,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贵东道四川按察使,官至湖北巡抚,抚鄂达七年之久,直至去世。
曾国藩彭玉麟左宗棠并称为“同治中兴四大名臣”。
同治十年(1871)总督李瀚章巡抚郭柏荫奏请得旨后,于黄鹤楼后建立“官胡二公祠奉祀官文胡林翼
胡林翼有题黄鹤楼联:“黄鹤飞去且飞去,白云可留不可留。”
维基
胡林翼(1812年7月14日—1861年9月30日)字贶生号润之湖南长沙府益阳(今益阳市赫山区)人,晚清中兴名臣、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军事家,是湘军前身湘勇重要首领
道光丙申进士,官至湖北巡抚
祖父胡显韶,为诸生;父亲胡达源,任翰林院侍讲
胡林翼生于嘉庆十七年六月初六日酉时,少时风流无赖,然天资聪颖,“笃嗜《史记》、《汉书》、《左氏传》、《资治通鉴》既中外舆图地志,山川危塞、兵政机要,探讨尤力。
道光十年(1831年)桃花江陶氏别墅娶两江总督陶澍之女陶静娟,婚后仍流连于秦淮河畔,陶澍说:“润之之才,他日勤劳将十倍于我,后此将无暇行乐,此时姑纵之。
道光十六年(1836年)24岁中进士,选庶吉士散馆翰林院编修
先后充任会试同考官江南乡副考官(文庆主考官),道光廿年(1840)江南乡安徽录取人数超额事降一级(从七品)调用(文庆遭革职)。
期间岳父陶澍去世,后父丧丁忧去职,长达七年,服阙后,捐纳内阁中书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知府分发贵州, 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贵东道,“励志政事,军兴而后益以名节厉世,颇似信国少保”。
在任强化团练、保甲,镇压黄平、台拱、清江、天柱等地苗族起义和湖南李沅发起义,后总结战争经验编成了《胡氏兵法》。
太平军西征,湖北成为主战场,胡时安顺知府曾国藩推荐其襄助湖广总督吴文熔,咸丰四年(1854年)春,擢贵东道
出黔抗击太平军,胡率600名贵州练勇奔赴湖北战场,无奈尚未抵达武昌,吴已兵败自杀;7月,升四川按察使,仍驻防岳州9月湖北按察使,赴援九江
1855年3月,升湖北布政使,率大军回援武昌4月武昌失守,前三任湖北巡抚皆于任内阵亡,或被太平军逼迫自尽,武昌失守,至胡就任后才反败为胜守住武昌,并二度派兵拯救初用兵不知军曾国藩部,奉诏署湖北巡抚,负责南岸军事,与曾国藩策划围攻武昌
领清军与太平军激战,三夺武昌次年12月,第四场争夺战清才收复破武昌城,授胡湖北巡抚
咸丰七年(1857年),击溃陈玉成部,次年五月攻佔九江,不久合围安庆十一月,主力李续宾部在“三河之战”全军覆没,其势遂受挫。
咸丰九年(1859年),与曾国藩分兵四路进攻安徽
咸丰十一年(1861年)春太平军攻入湖北胡林翼率部回援,八月曾国荃攻下安庆,时皇帝咸丰病逝,胡闻讯大恸致病情加重,八月二十六日亥时胡林翼武昌病卒。
胡与正房陶静娟生有一女胡端仪,咸丰三年(1853)五月监察御史周开铭。
主要活动
  • 1836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陈澧清 1810 — 188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10—1882 【介绍】: 广东番禺人字兰甫
道光十二年举人
六应会试不中。
尝选知县,不出。
学海堂数十年,晚为菊坡精舍山长。
于天文、地理、乐律、算术、古文、骈文、填词、书法,无不研习。
会通汉宋,无门户之见。
所著各书,以《东塾书记》为一生读书心得之总汇。
另有《汉儒通义》、《声律通考》、《汉书水道图说》、《东塾》等。
陈澧字兰甫号东塾番禺人
道光壬辰举人,候选训导,赐五品卿衔
词学图录
陈澧(1810-1882) 字兰甫号东塾
广东番禺人,原籍江苏上元(今南京)
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
晚清名儒
学海堂菊坡精舍讲席。
词尤工。
有《东塾》、《忆江南馆词》。
忆江南馆词·自序
余少日偶为小词,星垣见之曰:此诗人之词也。
自是十馀年不复作,或为之,岁得一二阕而已。
去岁,黄君蓉石、许君青皋邀为填词社,凡五会,而余仅成二词,两君谓余真词人也。
此三君皆工词,而其言如此。
盖词之体与诗异,诗尚雅健,词则靡矣。
余学为诗,故词少婉约,今十馀年,不学诗久矣,或可以为词欤。
然亦才分薄耳,昔之诗人工词者岂少耶。
今年下第归,行箧书少,铅椠遂辍,江船雨夜,稍稍为词,以销旅愁。
时方以广文待选,取杜诗语,题之曰「灯前细雨词」,并旧作都为一卷。
甲辰新秋章贡舟中识。
谨案:先京卿以大挑得教职,迨选任河源,到官两月,即告病归,而粤贼起矣。
既而贼据金陵,以先世为上元人,凡甲辰后所为词,虽无多篇,并前作题曰「忆江南馆词」,以寄思念故乡之意,晚年复手自删定。
兹将遗稿重写,仍录前序,并附注于后。
壬子重阳宗颖谨记。
谭星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广东人
三合会(天地会)成员。
咸丰四年起事,经湘入次年加入太平军
曾追石达开,后又离石达开东走,转战粤、湘、赣边境。
咸丰十一年,隶李世贤,入浙江,再西进江西,受挫返浙。
后常战于浙、赣、皖南,自主将、天将,累升为沛王
天京陷落后事迹不详。
王德固清 1815 — ?
维基
王德固(1815年—?
),字子坚一字桓之河南省鹿邑县人
官至四川布政使
道光十八年(1838年)三甲进士
刑部江西司主事,历升刑部安徽司员外郎刑部直隶司郎中
咸丰六年(1856年),任江南道监察御史,历改广东道京畿道监察御史
咸丰九年(1859年)江西南安府知府咸丰十一年(1861年)江西赣州府知府
同治元年(1862年),兼署吉南赣宁道
同治六年(1867年)江西按察使
同治八年(1869年),升四川布政使
主要活动
  • 1838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卢元伟清 1762 — ?
维基
卢元伟(1762年—?
),字西津江西南安府南康县(今江西省南康县)人。
卢洪科之子。
乾隆五十一年,乡试中举。
乾隆五十五年,登庚戌恩科三甲进士,授吏部额外主事上学习行走。
乾隆六十年,任吏部考功司主事
嘉庆三年,升任吏部考功司员外郎顺天乡试同考官
嘉庆四年,保举堪胜道府,任云南曲靖府知府
嘉靖八年,任云南东川府知府
嘉庆十年,任云南普洱府知府
嘉庆十三年,兼护云南迤南道
嘉庆十四年,父丧丁忧
三年除服后,嘉靖十七年,任江苏镇江知府
嘉庆二十年,任广东督粮道次年,代理广东按察使
嘉庆二十二年,署广东按察使
道光二年,任直隶按察使,同年改山东按察使
道光三年,任山西按察使
次年革职。
主要活动
  • 1790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程镇瀛
维基
程镇瀛
湖北省黄冈县人
同进士出身
光绪三十年,会试第53名,殿试三甲83名,补南康县知县,因事开复受摘顶处分。
民国年间,担任琼海关监督
主要活动
  • 1904年,进士,甲辰恩科貢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黄世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西信丰人字培山号平庵
乾隆元年进士,授礼部额外主事
举鸿博,以乞假归未预试。
淹博经史。
有《平庵诗集》。
主要活动
  • 1736年,进士
黄天策
黄天策字一峰信丰人
诸生
乾隆丙辰博学鸿词,官教谕
主要活动
  • 1736年,宏词科
袁钟秀
维基
袁钟秀(1701年—?
年),字耘嵋号芝田江西省信丰县人
清朝官员。
雍正十年(1732年)壬子举人
乾隆元年(1736年)丙辰进士
乾隆九年(1744年)四川邻水县知县
移修潾山书院于邻水县北街,并将充公田四处作为其学田。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三月再次任邻水县知县
主要活动
  • 1736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崇阿清初 ? — 166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61 【介绍】: 满洲正白旗人,扎库塔氏。
任佐领
天聪八年起,屡从攻明。
入关后转战浙江福建江西
顺治六年,围信丰,歼李成栋军。
功封一等轻车都尉
向步瀛清末至民国 1867 — 1935
维基
向步瀛(1867年—1935年)字南皋原名传薰,四川省成都府新繁县孝义桥人,其先自湖南武冈州迁入。
父向凌奎曾任潼川府训导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举人戊戌(1898年)年三甲进士,署理江西上高县、实授信丰县知县二十九年(1903年)江西乡同考官三十二年(1906年)十二月,因开办土膏统筹事务,开缺赴云南贵州考察开办。
宣统元年(1910年)贵州劝业道、清理财政局会办,次年以母年八十九岁请告归养,阅一年母病逝,自此居家教授生徒,有名言「读书不可为富贵利达计,不可为温饱赡养计,不可为淹雅博通要誉骄人计,不可为小智辩言欺世盗名计」传世。
书法,小楷尤为所长。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卒于家年七十七。
著有《待庐遗稿》四卷。
另有记载记述其曾于民国十年(1921年)四川省彭县知事,存疑待考
主要活动
  • 1898年,进士,貢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章圭瑑
维基
章圭瑑江西省嘉定县人进士出身
光绪三十年,会试第129名;殿试登进士三甲第89名,后授以主事分部学习
后送往日本法政大学速成科第五班。
主要活动
  • 1904年,进士,甲辰恩科貢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