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江苏省扬州市” 相关资源
诗文库17767
人物库4697
活动1756
人物库 清朝
王兴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归安善连镇人
笔工。
估笔于扬州兴教寺
善修笔,能度书者指势,所修之笔均转佳。
童钰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会稽人字二如,号二树,又号璞岩
少弃举业,专攻诗、古文。
不事家人生产,与同郡人结社联吟,称越中七子。
善画,尤长于,画成辄题诗,时称二绝。
河南巡抚阿思哈之聘,久客开封,纂修省志,分疏总校,条例谨严。
乾隆间卒于扬州
有《二树山人集》。
童钰,字二树,号璞岩又号借庵浙江山阴人
汪芳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安徽休宁人字蓉洲
乾隆时贡生
兴化县(一说江都县),以事落职。
工骈文。
有《春晖楼集》。
王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吴江人字载扬号梅沜
监生。
乾隆间举鸿博未用,后官国子监学正
初以贩米为业,后游京师,晚寓扬州
工诗,好蓄宋版书及青田石印章。
有《莺脰湖庄集》。
王藻字载扬号梅沜吴江人
乾隆丙辰博学鸿词
有《莺脰湖庄集》。
王玄度
人物简介
王玄度字尊素歙县人,明遗民,侨居江都
王毓贞
闺秀词钞·卷十
字月姝江都人
有《幽兰阁集》。
众香词
月姝为诗,各体皆工,而声情流丽,如珠之圆,如玉之润,真闺奁妙手。
王振声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扬州人字星槎,游寓江汉间。
善鼓琴,工八法,所绘花卉生动有致。
严钰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嘉定人字式如一字香府
国子监生
画山水,淡远有致。
乾隆三十年高宗南巡,画山水,制“江南好”词以进,命供奉内廷。
后为扬州白驹司闸官
文元星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江都人字城百号衡夫
诸生
工画梅,善吟诗。
有《种瑶草堂集》。
文元星字衡夫江都人
有《种瑶草堂诗钞》。
金兆燕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安徽全椒人字棕亭一字钟越
乾隆三十一年进士,官国子监博士,改扬州教授
幼称神童。
工诗词,尤精元人散曲
性不耐静坐,爱跳跃,多言笑,有“喜鹊”之称。
有《国子先生集》。
吴舫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扬州人字方舟
善白描人物,写照亦佳。
吴均
吴均字公三号梅查江都人
有《青棠馆诗集》。
吴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仪徵人字一山
召试中书
工诗文词赋,善小楷。
宾客,善烹饪,扬州蛼□糊涂饼为其所创。
吴湘
闺秀词钞·卷七
字若耶江都人参军范昆仑副室。
有《脂香窟集》。
众香词
若耶,诗琴画棋,迥绝时流。
程夔晚清 1846 — 1890
维基
程夔(1846年—1890年),谱名锦武,字咏琴号午坡安徽省徽州府歙县槐塘程氏,进士出身。
程夔系为两淮盐运使程桓生(1819—1897)与汪氏夫人的第三子,出生于扬州
光绪三年(1877年),参加丁丑科殿试,登进士二甲第3名。
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
光绪六年四月散馆后,授翰林院编修
1890年因肺痨病逝。
宗良弼
维基
宗名世字良弼南直隶扬州府兴化县籍,江都县人
进士出身
吴之驎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安徽歙县人字子野
工诗画。
有求画者,必先置酒,若以利诱,不能得片纸。
久寓扬州,时谓江淮间数十年来惟之驎元明人之法。
清诗别裁集
字鸣夏江南歙县人
诸生
○此友生吴太史瑾含祖也。
诗稿甚富,瑾含邮寄,偶然散失,只存记忆二章,比于吉光片羽,惜之益珍重之。
李蟠根
维基
李蟠根江苏省扬州府甘泉县人同进士出身
光绪十二年(1886年),参加光绪丙戌科殿试,登进士三甲164名。
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王文治清 1730 — 180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30—1802 【介绍】: 江苏丹徒人字禹卿号梦楼
曾随翰林侍读全魁琉球
乾隆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擢侍读,官至云南临安知府
罢归,自此无意仕进。
工书法,以风韵胜。
诗亦超拔不群。
年未五十,即究心佛学。
有《梦楼诗集》、《快雨堂题跋》。
王文治字禹卿号梦楼丹徒人
乾隆庚辰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历官临安知府
有《梦楼集》。
词学图录
王文治(1730-1802) 字禹卿号梦楼
丹徒(今镇江)人。
乾隆二十五年探花,官翰林侍读云南临安知府
清代著名书法家,与梁同书齐名,与姚鼐交密。
平日喜用淡墨,以表现潇疏秀逸之神韵,时称"淡墨探花","淡墨翰林",与喜用浓墨之刘墉鲜明对照。
善画墨梅,韵致卓绝。
诗词自成一家,并精音律之学。
筑"梦楼"。
自滇归,买僮度曲,行无远近,必以歌伶自随。
有《快雨堂题跋》、《梦楼诗迹》等。
余年未弱冠即习为诗,然未敢以示人。
甲戌春,至京师,时年二十五岁矣。
辽东朱子颍桐城姚姬传论诗,心甚惬,因各出其所作以相质。
子颍诗豪宕感激,有高达夫李太白之风;姬传深于古文,以诗为馀技,然颇能兼杜少陵黄山谷之长。
二人者与余异趋而相赏特甚,遂相与订交,此外仍不敢以示人也。
通籍后,官翰林,以诗为职业,人或以为能,然多进御及应试之篇。
至于抒写怀抱、赠答友生,古人所谓缘情之作,则依然不敢骤示人也。
余自临安解官归,子颍两淮运使,延姬传梅花书院,于是三人者复相聚于江淮之间。
子颍欲刻余诗,姬传欣然为之序。
余自取视之,颇不敢信,故板已锓而复毁,是时余年将五十矣。
厥后余访友于长沙,舟行湘水中,日夕无事,因取旧所作诗删定之。
同人及门弟子皆怂余锓板,余不获已,从其请,今始竣工,是时余年已六十有六矣。
余尝谓,人之所得于天者,其已定者也,然必得古人之书以培养之,又必得名山大川及世间可喜可怖可爱可恶之事以淬厉之,又得良师友相与讨论而辨难之,而后所得于天者日出而不穷。
及其发之既尽,与始之所得者,初无加也。
然人之得之而不能尽其所发者多矣。
余之所得于天者有限,今年将七十,始自觉所发之不可尽焉,顾一息尚存,正未知所发者之能尽否也。
以今日之所成就證之,少时之所向往颇觉未尽;然少时不能言者,今亦或能言之,然则余之所造,其将尽于是乎?
抑犹有待乎?
今且以余之所就者质之当时同好之士,当必有从而勖余之未尽者矣。
乾隆六十年岁在乙卯夏五月丹徒王文治自序。
丹徒王禹卿先生,少则以诗称于丹徒,长入京师,则称于京师
负气好奇,欲尽取天下异境以成其文。
乾隆二十一年翰林侍读全魁使琉球,邀先生同渡海,即欣然往。
故人相聚涕泣,留先生,不听。
入海,覆其舟,幸得救,不死。
乃益自喜,曰:「此天所以成吾诗也。
」为之益多且奇,今集中名「海天游草」者是也。
鼐初不解诗,尝漫咏之以自娱而已。
先生京师,顾称许以为善,后遂与交密,居閒盖无日不相求也。
一日,值天寒晦,与先生辽东朱子颍登城西黑窑厂,据地饮酒,相对悲歌至暮,见者皆怪之。
其后先生自海外归,以第三人登第,进至侍读,出为临安府知府
赴任过扬州,时鼐在扬州,赋诗别去。
鼐旋仕京师,而子颍亦入,皆不得见。
时有人自西南来者,传两人滇、蜀诗,雄杰瑰异,如不可测,盖称其山川云。
先生临安三年,竟以吏议镌级。
先生遂返丹徒,来往于吴越,多徜徉之辞。
久之,鼐以病还江南,而子颍两淮运使,兴建书院,邀余主之。
于是与先生别十四年矣,而复于扬州相见。
其聚散若此,岂非天耶?
先生好浮屠道,近所得日进。
尝同鼐宿运使院,鼐又渡江宿其家食旧堂内,共语穷日夜,教以屏欲澄心,反求本性。
其言绝善,鼐生平未尝闻诸人也。
先生豪纵之气,亦渐衰减,不如其少壮。
然则昔者周历山水伟丽奇变之篇,先生自是将不复作乎?
鼐既尽读先生之诗,叹为古今所不易有。
子颍俾人钞之为十几卷,曰「食旧堂集」,将雕板传诸人,而鼐为之序。
乾隆四十二年五月十八日桐城姚鼐撰。
余束发受书,后得读先生诗,以为古之人。
先大父诏余曰:「先生为大父挚友。
大父宰怀远先生来游,时汝在襁褓,曾见之。
」并为述先生文章、学问、里居、科第甚详。
景仰而私淑者,已数十馀年矣。
岁次戊申,余来守皖郡,适先生孙光杰权郡属参军
言及先生之诗,知诗板散佚,检家藏初印本重付手民,且乞为之序。
先生之诗,如日月江河,为有目者所共睹,后生小子何敢赘一词?
念先生往矣,先生之诗脍炙人口久矣,孰不愿家置一编者?
今于原刻既失之馀,参军复镌板以行诸世,余以世交为同官,得观厥成,不可谓非幸也。
因谨识数语于卷后。
道光二十九年岁次己酉四月后学张锡蕃敬跋。
先大父翰墨流播海内,凡海外朝鲜日本诸国莫不重价购求。
至诗集刊行,尤为脍炙人口。
而印刷既多,字迹日渐漶漫,并有残缺者。
光杰宦游来皖,所遇士大夫索观者多,箧笥所携,惧无以应。
顾君蒹塘、李君佩留酷嗜风雅,请重梓之以广其传,复身任校雠之役。
张鹤生先生来守安庆,并为文序之,以趣其成。
凡五阅月,剞劂始竟。
不揣固陋,用志数言,因以见先泽之不敢忘,亦以知友朋之谊之不可諠也。
道光二十有九年岁次己酉九月朔日孙男光杰敬识。
(录入:顾青翎)
维基
王文治(1730年—1802年)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
清朝翰林、诗人、书法家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出使琉球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升侍读,后又任云南临安府(今建水县)知府,罢归,遂绝意仕途,而与姚鼐等文人墨客交游。
夏弘
清诗别裁集
字任远江南扬州人
殷彦来寄亡友夏任远诗于渔洋渔洋赏其中有晚唐佳句,并谓彦来友道可风,皆古人谊也。
见《分甘馀话》中,附记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