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江苏省苏州市” 相关资源
人物库 清朝
金文榜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吴县人字静知号步瀛
廪生。
以孝闻。
生平恶鸦片,曾著《禁烟论》一卷。
光绪元年举孝廉方正,以教职用。
有《忧患窝文集》。
王紫稼明末清初 ? — 165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6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苏州人名稼,以字行,又作子嘉、子玠。
伶人
顺治间京师,与吴伟业龚鼎孳等人往还,吴为赋《王郎曲》。
后归里。
御史李森先巡按江南,以其淫奢无状,枷死苏州
尹晔明末清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山阴人字尔韬号芝仙
明崇祯间以善弹琴官武英殿中书舍人
从帝弹琴仁智殿,赐号芝仙
晚居苏州
有《徽言秘旨》。
尹芝仙明末清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山阴人原名晔字尔韬
嗜山水,遍游三吴、八闽、淮、楚、潇、湘各地名胜。
善弹琴,明崇祯间延揽天下善琴者,任为武英殿中书舍人赐号芝仙
晚居苏州
有《徽言秘旨》。
高心夔晚清 1835 — 188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5—1883 【介绍】: 江西湖口人字伯足又字陶堂原名梦汉
咸丰九年进士
知州两权吴县知县
曾毁高景山寺,亲投泥像于湖,取缔寺僧敛财之举。
以治娼过激去职。
诗文峻刻幽涩。
有《陶堂志微录》。
高心夔字伯足号碧湄湖口人
咸丰己未进士,官吴县知县
有《陶堂志微录》。
词学图录
高心夔(1835-1883) 字伯足号碧湄陶堂东蠡,平生喜陶诗,号陶堂
江西湖口人
咸丰九年进士,官江苏知县
曾入肃顺府为幕僚,深为倚重,成为其谋士。
王闿运龙汝霖李寿蓉、黄锡焘称"肃门五君子",位列其首。
学识渊博,精研小学
自谓 "弱而好诗,尤好渊明,溯焉而上,游焉而下,不耻其不似也。
"精篆刻,别开生面。
工书法,临颜帖,可乱真,现存江苏宜兴"东坡书院"匾额,即其手笔。
肃顺死,仕运式微,长期郁闷,光绪九年逝,年仅48。
有《陶堂志微录》。
僧妙惠
妙惠长洲人
范氏女。
般若庵尼。
有《昙花轩草》。
僧敏膺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僧。
苏州花山翠岩寺
弟子圣药等编集其语录、偈语、所作诗文等,为《香域内外集》十二卷。
许志良清 1705 — 1774
清州搜玉
许志良(约1705—1774)字培元号雨亭
原籍沈阳高祖许官,为镶白旗包衣管领下人,入关定居青县,遂为青邑旗人汉军
雍正二年(1724)武进士,授蓝翎侍卫直宿禁行。
历任苏州、浦口、广东广西等地。
著有《步射正仪》、《马射正仪》二书,以训士卒。
又著《诗法针度》一书藏于家。
乾隆十六年(1751),在广东饶平黄冈镇玉泉胜地写下两首《玉泉留题》,诗见《饶平乡土》一书。
吴大澄晚清 1835 — 190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5—1902 【介绍】: 江苏吴县人字清卿号恒轩又号恪斋
同治七年进士
编修,以请裁减“大婚”经费,直声震朝中。
光绪十一年,以左副都御史吉林,与俄使勘界,争回被侵之珲春黑顶子地
后为湖南巡抚,甲午战争中,自请率湘军出山海关拒敌,旋以兵败革职。
善篆籀,亦能画,精金石、文字等学,收藏书画、古铜器甚富。
有《恪斋诗文集》、《恪斋集古录》、《古籀补》、《权衡度量考》等。
吴大澄字清卿号恒轩又号恪斋吴县人
同治戊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湖南巡抚
有《恪斋集》。
词学图录
吴大澄(1835-1903) 字清卿号恒轩又号恪斋
江苏吴县人
同治,历任编修河北道太仆寺卿、左副都御史等职。
光绪十二年(1886年)广东巡抚
善诗文,精书画、金石。
有《恪斋诗文集》、《恪斋集古录》、《古籀补》、《古玉图考》、《恒轩吉金录》等。
维基
吴大(1835年—1902年)原名吴大淳(因避清穆宗名讳,而改名大澄),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又号恪斋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清代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官员。
吴大澄道光十五年(1835)五月十一日生于苏州双林巷。
道光二十九年(1849)与兄吴大根一同参加县府试。
翌年兄弟二人赴昆山应院试。
咸丰元年(1851年)考取县试第七,府试第九名。
二年金陵参加乡试落第。
同治三年(1864年)甲子科补行江南乡试,吴大澄中式第三名举人
同治七年(1868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
历任陕西学政河北道太仆寺卿、左副都御史
光绪三年(1877)山西陕西饥荒,吴大澄天津购得高粱7000石以赈灾。
又自己前往灾区,参与救灾。
在当地与乡绅合作设立磨厂,存活灾民。
光绪六年(1880)三品卿衔吉林督办。
协助吉林将军铭安办理宁古塔、三姓、珲春等地防务,训练马步新军。
又创设了机器制造局,制造弹药,鼓励移民拓殖。
光绪十一年(1885年),诏赴吉林,先会见宁古塔副统容山,后会同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与俄国使臣重勘珲春黑顶子地边界,援咸丰十一年旧界图,立碑五座,建铜柱,自篆铭曰:“疆域有表国有维,此柱可立不可移。
”收回侵界,“而船之出入图们江者亦卒以通航无阻。
光绪十二年(1886年)广东巡抚
任内与张之洞联名反对葡萄牙侵占澳门香山。
试图阻止清廷与葡萄牙签订条约,不果。
光绪十四年(1888年)河南山东河道总督,修黄河水患,用水泥砌筑砖石坝,加固“郑州十堡”工程;二月,上表要求尊奉皇帝生父醇亲王奕譞为“皇帝本生父”,遭到慈禧太后公开斥责。
光绪十五年(1889年)请用新法测绘黄河图,光绪帝命名《御览三省黄河全图》。
光绪十八年(1892年)湖南巡抚
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自请率领湘军出关应战,战败于海城,罢归,返回湖南,不久受命开缺。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朝廷再降旨,将其革职,永不叙用。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卒,年六十八。
清史稿》有传。
沙维杓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长洲人字斗初
业商。
张昆南同居下津桥,自号“两布衣”。
时作悲歌,如酒豪剑客。
有《耕道堂集》。
邵点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馀姚人,迁居吴县字子与一字初庵号兰雪
国子监生
慕古人刻苦为文。
工书,善山水。
性孝,尝卖字画以养母。
有《四可斋集》。
朱文明末清初
简介
字湄云,明末清初贵州广顺州(今长顺县)人。
明崇祯时诸生,明亡后自号大傲,隐居而终。
吴中蕃友好,长于写诗,弟子李专传其诗法。
《黔诗纪略》录其诗十七首。
王又曾清 1706 — 176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秀水人字受铭号谷原
乾隆十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
工诗,与同县钱载朱沛然等号南郭五子。
为诗力求不蹈袭前人,时称为秀水派
有《丁辛老屋集》。
王又曾字受铭号谷原秀水人
乾隆甲戌进士,官刑部主事
有《丁辛老屋集》。
丁辛老屋集·金兆燕序
乾隆辛未之春,天子南巡至于浙江谷原比部诸生召试行在,赐中书舍人
是冬,入京供职,余以计偕居都门,时相过从,叠有唱和。
然以作举子业应礼部试,未暇索其全集流览之也。
谷原甲戌登第,改官西曹,余时屡踬公车,往来仆仆,形迹愈疏。
谷原请养南旋,复于江淮之间时得继见,然川涂匆遽,得以樽酒论文者,亦无多日。
谷原殁后,每于友人处得其零章断句,未尝不珍如拱璧,什袭而藏之。
谷原之子敦初负奇才,能绍家学,新安曹君忍庵敦初交好,酷嗜谷原之诗,索刊其集,以公同好。
今年冬敦初扬州,捧是集索序于余,余读之数日始竟。
谷原为人潇洒,尘壒之外,一言一笑,皆有天趣,其诗不专一家,然真趣流溢,颇似其人。
后之人读谷原之诗,即可知谷原之人矣。
明年春敦初将入新安,以是集与忍庵校雠付梓。
吾知挈榼提壶朗吟是编于天都峰下,必有猿吟鹤唳与云海松涛间发者,惜余不得连袂其间,一为秋菊寒泉之荐也。
乾隆四十年岁在旃蒙协洽嘉平月全椒金兆燕序。
丁辛老屋集·毕沅序
余自癸酉甲戌间与老友谷原比部同居京师,其时过从无间者,为萚石宗伯竹君学士述庵方伯诸人。
萚石素与君齐名,而竹君述庵则又余两人同岁生也。
官事多暇,销寒避暑,辄共联吟,然君每一篇出,则人皆敛手下之。
盖君才本大而约之,以归于切实,气最盛而敛之,以底于和平,削肤廓而见性,汰尘腐而存警策,于汉魏六朝及唐宋诸家外,能融会变化,自成一家,而世之貌为李杜韩苏者卒莫能及焉。
至于取材于众所不经见,用意于前人所未及发,此又君之所独到,而亦吾党所共推者也。
余尝谓国朝之诗,浙中最盛,而浙中又莫盛于嘉禾竹垞先生以沈博绝丽之才,主东南坛坫最久,不五十年而君与萚石继之,此三家者,均足以信今而传后,可谓盛矣。
君之诗曾梓于新安,为卷二十,然抉择不甚精,令子复又乞萚石阅定。
此本凡诗十卷,词二卷,今年复官河工,余檄摄鄢陵县事,因刊之于官署。
刊成,请序于余。
余自维少即以诗文为性命,迨与诸君交,而所业日以勤,所闻日以廓,自谓可长此友朋过从之乐。
乃忽忽三十年,君与竹君已皆物故,萚石亦老疾家居,惟余与述庵尚羁官守,而述庵又远宦滇南,旧时之友,无一得共宴谈而联砚席。
序君诗,竟又不禁有成连鼓琴、向生闻笛之感也。
镇洋毕沅
丁辛老屋集·吴泰来序
秀水王秋塍明府裒其尊甫谷原先生遗集,釐定为十二卷,将校刊于鄢陵官舍,而以序言属余。
既卒读,喟然叹曰,美哉,洋洋乎其牢笼万象而麾斥八极也!
可以惊风雨,泣鬼神。
求诸古人成法,未尝以一字规模,而神明规矩,动与天合,其斯为精深华妙之诣乎!
诗生于情,而寓于境。
大抵廊庙之才,足以黼黻休明,而澄思渺虑,以穷夫天地山川云物之变,则不若山林閒旷之士有独得焉。
此昔贤所以有穷而后工之论也。
先生以续学巨儒,屡踬场屋,乾隆辛未之春,恭应南巡召试,名擢高等,遂登秘阁
甲戌进士,改官比部
任事未几,即请急归里,筑丁辛老屋于长水之上,闭户著书,若将终身。
而家贫多累,又复奔走大江南北,以笔耕自给。
论者谓先生才望卓绝,已被特达之知,而为郎白首,未得窥承明著作之廷,以大展其夙负,重为惋惜。
而不知先生旷怀高寄,视廊庙山林之遇,绝无芥蒂于胸中。
故其出也,若鸿仪凤翥,偶然表见,而沉冥不返,又几于遁世无闷之君子。
今集中篇什,大率皆登山临水、怀人感旧之作,造物者殆啬其遇以昌其诗也,穷而后工,其信然欤?
余与先生忝侨札之契,自通籍以迄于今,生平出处,大约相仿,而垂老饥驱流宕于中州河洛之间,益与先生晚节相类。
则今日序先生之遗诗,能无感慨于中而不能自已哉?
长洲吴泰来
丁辛老屋集·曹自鋈跋
谷原先生诗不名一体,而色色与古人相肖。
《读庄子》则似渊明之《读山海经》,《游庐山》则似灵运之《过始宁墅》,《五代史杂咏》则似王建、花蕊诸宫词。
其他伤离赠别、缠绵恺恻之语,无不直追古人而与之逼肖,然遗貌取神,非若有明王、李诸人生吞而活剥之也。
嗣君敦初以其集示余,余反复读之不厌,深惧抄本零落,不足以永其传,乃授之剞劂氏,凡两月而工竣。
先生手定,自壬子辛巳,计诗一千三百馀首,离为十七卷。
外有词四卷,先为橙里江君梓于邗上,兹复加删订,并作三卷,附于诗后,共二十卷。
其馀杂著文集,以俟续刊。
丙申仲夏新安曹自鋈忍庵氏拜跋。
(录入:顾青翎)
维基
王又曾(1706年—1762年)清朝诗人,秀水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号谷原浙江嘉兴人
乾隆十九年(1754年),考中进士,官至刑部主事
诗歌上与同乡万光泰祝维诰相唱和。
胡俊章晚清 1836 — 1906
维基
胡俊章(1836年—1906年)原名多春字效堂效山效三肇鸿号笑山彦升别号燕笙晚号驻春老人汉军正蓝旗人(家族属正蓝旗汉姓满洲旗人),籍奉天铁岭
清朝官员,进士出身
工诗,善书,通目录学和校勘学。
乡试榜名多春,后更名俊章
16岁时中咸丰二年(1852)壬子顺天乡试举人(时隶正蓝旗汉军德英佐领下),初任国史馆 (清朝)誊录官,后在京师以诗课授徒二十余年。
光绪二年(1876)丙子恩科进士第三甲,授工部主事,同年改工部郎中,参与编修《钦定工部则例(光绪朝)》。
八年(1882),任户部广西司郎中
十三年(1887),改任江南道监察御史
十六年(1890),任广道监察御史
十七年(1891),改户科给事中,担任《钦定台规》(清都察院刊本,1892)分校官(总阅官进士延煦 (清朝宗室),分校官同榜进士贵贤)。
十九年(1893),转工科给事中,后任工科掌印给事中
二十四年(1898)戊戌,补授户科掌印给事中
二十五年(1899),简放陕西延榆绥道(治所在今榆林市)。
二十六年(1900)庚子陕西粮道(驻西安),同年以病乞休。
从陕西任上退休后,胡俊章去了杭州苏州,中途在湖北武昌停留访友(可能拜会亲戚、时任湖广总督张之洞,两人系咸丰二年(1852)壬子顺天乡试同榜;或者亲家、时任武昌府同知的内务府正黄旗汉军杨长坦,即翰林杨钟羲之父;或者诗友、时任湖北巡抚镶白旗满洲景星 (清朝)),住在武昌兰陵街。
他在途中写给好友镶白旗蒙古延清的诗中写道:“今年宦长安,天旱久不雨。
长安十万家,无无禾黍。
......因之减粮价,欢欣遍蓬户。
......小寓兰陵街,雨雪滞庭宇。
我欲诘天心,界限太分割。
将雨移长安,绝长短可补。
万民乐丰年,岂止富仓庾”(见延清庚子都门纪事诗》)。
晚年(1900-1906)就养吴中苏州),与俞樾汪鸣銮陆元鼎镶白旗满洲恩寿(字艺棠)、镶白旗满洲景星 (朝)(字云伯,号月汀)唱和最久(俞樾癸卯1903年诗注记,“俞与诸君子皆有年世谊”)。
俞樾的著书校阅。
俞樾,“[胡效山胡俊章)]少年时文名颇盛,在都下以授徒为业,门下多贵显者。
溥玉岑溥良尚书即其一也”(引自《春在堂楹联录存(五)》)。
购得阮元两浙輶轩录》抄本,与俞樾各享一半。
俞樾1906年胡效山观察俊章挽词》中写道:“安定先生姿,岁寒标格最堪思。
人钦京国知名早,我恨苏台把臂迟。
……居易方欣交梦得伯牙何意失钟期”(引自《春在堂诗编》卷二十三)。
另有俞樾写给胡俊章的《俞曲园先生手札》(手稿本)现藏于日本中央图书馆古书资料库(曾由日本诗人会津八一收藏)。
胡俊章咸丰八年戊午(1858)(?
孟秋二十二岁时的一首书法无题诗写道:“秋风凌古渡,夕日下荒基。
铜雀久飞去,君王安再来。
至今语,犹杂管弦哀。
呜咽漳河水,东流无从回”。
咸丰六年进士监察御史钟孟鸿交友,于同治三年甲子(1864)赠书法行书节录《文心雕龙》、楷书节录《小园赋》。
光绪十五年进士监察御史杨深秀友善。
光绪十九年(1893),与儿玉瀛、侄玉泽、正白旗宗室恩煦(与玉瀛光绪八年壬午顺天乡试同榜,阖家殉难于庚子国变,其胞兄同治七年(1868年)戊辰科进士宗室恩景)、正蓝旗宗室毓隆(其父进士宗室溥良)及友杨深秀等作诗跋于冀以和的《乐天园山池记》(此园林位于山西介休)。
与儿、侄曾同时作诗跋于友人镶白旗蒙古延清(字子澄)收藏的一幅代画家张士保于1865年画的《太常仙蝶图》,胡俊章的题诗写道:“容台深处是仙家,绿醉酣红阅岁华。
果与寻常胡蝶异,年年修到见梅花
飞来两度画堂东,红杏香探及第风。
一任仙衣能变幻,庐山真面在图中”。
延清的《锦官堂试帖》(1885)作序(胡俊章之子胡玉瀛参校)。
任职工部期间,曾负责监修北京紫禁城城垣修复工程(据《翁文恭公日记》)。
在京长期参加并主持“绚诗社”,诗友有内务府镶黄旗汉军杨佳氏宜振胡俊章师从宜振)、镶白旗满洲索绰罗氏麟魁、大兴范德馨(字桂山,号小岩同治元年壬戌科进)、正红旗蒙古萨尔图氏百勤(字铁岩同治乙丑科进,妻正蓝旗蒙古玛拉特氏松筠之孙女)、镶白旗满洲彦佳氏玉瓒(胞叔敬和)、镶白旗宗室盛昱镶黄旗满洲裕瑚鲁氏奭良(祖父承龄)等;诗社活动地点有东城法华寺 (北京法华寺街)(据奭良《野棠轩文集》)。
胡俊章京师授课的学生包括光绪六年(1880年)庚辰科进正蓝旗宗室溥良(载《顺天乡试同年齿录:光绪元年乙亥恩科》),光绪九年(1883年)癸未榜眼正蓝旗宗室寿耆(据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镶黄旗满洲裕瑚鲁氏奭良(据奭良《野棠轩文集》),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翰林大兴王祖光(字莲孙)之弟王观光(字莲汀)(据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
家族世系《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满洲旗分内的尼堪姓氏(hala)旗人,在康熙朝之前,多任八旗参领佐领;从康熙朝至乾隆朝,多任内务府御前侍卫满洲副都统怡亲王佐领;在乾隆朝,出文、武科举人;道光朝至光绪朝,连中五位文科进士
僧同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僧。
字轮庵
云南大理府文殊寺
有《洱海丛谈》。
同揆字轮庵吴县人本姓文,名果
大理文殊寺僧。
有《寒溪诗》。
清诗别裁集
字轮庵江南吴县人
著有《寒溪诗》。
轮庵,文中翰启美之子,文肃公犹子也。
沧桑后逃于禅。
所为诗皆人伦日用盛衰兴废之感,墨名儒行,斯人有焉。
赵成穆清 1707 — 176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07—1762 【介绍】: 江苏吴县人字敬仪号鹿坪
高其佩弟子。
善指头画,专写花草。
僧宛仙
宛仙,石氏女。
长洲洞庭东山尼。
盛大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长洲人盛茂烨子,名年
工画山水
弈围棋,与过百龄、吴瑞澄同为清初名手。
有《弈府阳秋》、《仙机武库》。
盛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吴县人字廷坚号青嵝
诸生
诗沉雄顿挫。
京师,以厌其冗杂南归。
沈德潜归里后,引为同调。
有《青嵝诗钞》。
盛锦字廷坚一字青嵝吴县人
诸生
有《青蝼诗钞》。
清诗别裁集
字庭坚江南吴县人
诸生
著有《青嵝诗钞》。
青嵝诗从大历下入手,后层累而上,风格渐高,对《入蜀诗》得江山之助,沈雄顿挫,直欲上摩王渔洋之垒,以仰窥少陵
渔洋诗以《蜀道集》为最胜也。
京师,王公以下多折节下之,不耐冗杂归。
丙子岁殁。
是岁周子迂村、朱子木鸢、汪子山樵相次殁,吴下诗坛黯然无色矣。
予归田后,时与青嵝商榷,尤深人琴之感云。
佘文植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吴县人字树人号侣梅
诗画有奇气,山水花卉人物,出笔古拙。
善鉴藏,嗜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