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明朝
蔡秋卿明末
维基
蔡秋卿字子威号陟瞻福建福州府闽县人
明朝末年政治人物。
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福建乡试举人四年(1631年)联捷辛未进士
都察院观政六年户部陕西司主事通州挖运,八年河南员外九年郎中广东肇庆知府十二年广东副使
岭南海北道,卒于官。
子蔡昌勋,清军南下进攻福建时,昌勋集合地方义民,组织抗敌队伍,率领义军抵抗清兵,转战数日,不幸为清兵逮捕,他在临刑之日,慷慨激昂地赋诗寄志,从容就义,其妻陈氏亦投环而死。
沈思孝明 1542 — 161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嘉兴人字纯父号继山
隆庆二年进士
番禺知县,以廉洁闻。
万历初,举卓异,入为刑部主事,累官右都御史
素以直节高天下,然负气好胜,颇遭人讥评。
有《晋录》、《溪山堂草》。
思孝字纯父号继山,嘉与人。
隆庆戊辰进士
神庙初,为刑部主事
疏论江陵夺情,杖八十,戌广东神电卫
踉跄万里,徒步行乱山深树间,就獠族寄食。
比至,刘抚令囚致之,思孝乃仗剑往。
恩平,谓县令毛凤彩曰:抚军年已望八,班在六卿,欲杀罪人,取媚权相,故来赴死耳。
但不知若何面目见天下士大夫
毛与刘皆楚人,见思孝意不善,遂款之,驰书止刘。
蔡观察文范作仗剑行,指此也。
江陵没,赐归。
晋尚宝丞。
历迁府尹
思孝感上恩,益发舒无少顾忌,浸失当事意。
调南太仆卿
御史房寰以私憾诋海忠介
有三进士上书直忠介,俱罢去。
思孝疏救,有旨切责。
乃叹曰:时事如此,不去将自及!
遂拂衣归。
久之,起右佥都,出抚陜西。
宁夏难作,思孝躬擐甲胄,出穷塞,转饷济师,而为督臣所挤,移河南,不赴。
寻召为大理卿
论杀内官后晋工部侍郎右都御史兵部侍郎
疏减羊绒及止盔甲之请,省金钱无算。
日本封贡议起,上疏力争,不得,乞归。
家居萧然,筑绣野庄以老。
天启初赠太子少保
著有行戌郊居、西征、陆沉漫稿、溪山堂、吾美堂等集。
其诗格调幽疏,声文华洁,长于近体。
使先生不以功名显,犹当独立词场,孤游艺圃,况矫矫者耶?
求诸文行之途,可谓全人矣。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纯甫嘉兴人
隆庆戊辰进士,累官都察院右都御史兵部侍郎赠太子少保有行成郊居西征陆沈诸槁溪山堂吾美堂诸集
维基
沈思孝(1542年—1611年)字纯父纯甫号继山浙江嘉兴县人
明代政治人物。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生。
隆庆元年(1567年)丁卯浙江乡试举人隆庆二年(1568年)联捷戊辰科三甲64名进士
高拱想要用他为属官,但被思孝拒绝,出京为广东番禺知县,并纠正两广总督殷正茂与洋人通商的政策。
沈思孝认为此举易引来海盗,加以阻止。
万历初年,升为刑部主事
万历五年十月二十日,因与艾穆一起上书,反对张居正夺情,说是“位极人臣,反不修匹夫常节。
”结果艾穆沈思孝各受刑八十杖,昏死过去,三天后才苏醒过来。
张居正死,起复原官,升任光禄寺少卿,又迁太常寺少卿,被御史龚仲庆攻击,改任顺天府,又被弹劾,改调南京太仆寺卿,最后沈思孝告病辞官。
吏部尚书陆光祖起用为南京光禄寺卿,又升任佥都御史陕西巡抚
宁夏征讨叛乱时与魏学曾意见不合,而后被给事中侯庆远弹劾,说思孝放弃边关,只敢躲在内部,守著妻小。
朝廷将思孝改任为河南巡抚思孝推辞,而后被改为大理寺卿
宦官郝金假传太后旨意被捕,刑部为郝金脱罪,但沈思孝反对,说要处以极刑,皇帝提拔沈思孝工部侍郎
陕西必须进贡大量羊绒,是当地的一大负担,思孝上奏求情,朝廷同意减少四成,升右都御史,协助办理马政
给事中杨东明邹廷彦相继攻击,皇帝处罚了杨东明邹廷彦
万历二十三年,日人丰臣秀吉入侵朝鲜,是为朝鲜之役,明朝官员们打算媾和,说要封秀吉为日本国沈思孝奏请力战,斥责主和派。
此时其友丁此吕吏部尚书孙丕扬藉由考察的机会贬斥,沈思孝因而捲入党争,与孙丕扬等人争执,蒋时馨也怀疑自己遭到沈思孝陷害,于是陷入大量的阴谋论。
沈思孝辞官归里。
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去世。
天启年间赠太子少保
思孝以正直闻名于天下,然而其重义气、又好胜,动辄得罪朝臣
黄熙胤明末清初
维基
黄熙胤字维敬号恭庭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黄凤翔孙。
崇祯三年(1630年)黄熙胤举人四年联捷登辛未进士,授南海县知县,抵禦倭寇有功。
十一年升任户部河南司主事,历任礼部仪制司郎中
清兵入关以后归顺,顺治元年(1644年)七月,由礼部郎中任尚宝司少卿二年二月升补尚宝司卿闰六月授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招抚福建三年五月奉召回京。
五年六月复任通政使司右参议十二月左参议七年五月太常寺少卿,又升太仆寺卿。
九年六月复补太仆寺卿,十年正月刑部右侍郎四月以年老乞休致仕。
有弟黄徽胤、子黄志遴
李宁
维基
李宁广东南海县人进士出身
永乐二年(1404年),登进士,官至贵州右参议
刘朝噩
维基
刘朝噩字质之江西吉安府永新县人,民籍,进士出身
江西乡试第七十五名,会试第一百五十六名,万历二年(1574年)甲戌进士第三甲第一百七十一名。
广州府推官八年八月考选,授兵科给事中十年二月福建佥事十四年正月湖广右参议,升云南副使十九年二月升为贵州右参政、分守新镇道事务。
郑人逵明 1541 — ?
维基
郑人逵(1541年—?
),字克渐福建福州府闽县人,民籍。
福建乡试第六十六名举人
隆庆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会试第三百八十二名,三甲第二百四十二名进士
历官户部郎中,十一年二月广东佥事,十五年三月贵州右参议,迁四川副使,二十一年正月广东左参政、分守岭南,二十五年四月云南按察使
刘克修
全粤诗·卷四二○
刘克修字少己号粤愚
番禺人从化籍。
格次子。
明神宗万历十年(一五八二)举人
除连江教谕,历仕海州知州
清雍正从化县新志》、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有传。
马梦吉
全粤诗·卷四二○
马梦吉字一甫一字长惺
南海人
明神宗万历十年(一五八二)举人
河南荥阳县教谕
擢成均,历刑部郎中,出守福建兴化县
秉性鲠直,忤当道罢归。
卒年六十五。
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八有传。
李振声
全粤诗·卷六五○
李振声字美发
番禺人
明思宗崇祯七年(一六三四)进士
事见朱宝炯、谢沛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下。
黄文焕明至南明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福建永福人字维章
天启五年进士
崇祯中,由山阳知县翰林编修,因查究黄道周“党与”,牵连下诏狱。
获释后,流寓南都以终。
有《赭留集》,皆在狱时所作诗文。
又有《诗经考》、《楚辞听直》等。
维基
黄文焕(?
—17世纪),字维章号坤五福建福州府永福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黄文焕学识渊博,在是天启四年(1624年)举人次年(1625年)联捷进士,历任海阳番禺山阳知县,迁任翰林院编修
崇祯十三年(1640年)黄文焕因为黄道周劝谏崇祯帝一事被连坐,和涂仲吉同时入狱;弘光年间获释,擢官中允詹事南京失陷后隐居到去世,有《四书诗经》、《嫏嬛》、《陶诗杜诗注》、《楚词听直》、《赪留集》、《老庄注》、《秦汉文评》、《馆阁文集》等著作流传。
向文玺明 1480 — ?
维基
向文玺(1480年—?
),字国信,湖广州府夷陵州宜都县人,民籍。
湖广乡试第二十三名。
弘治十八年(1505年)乙丑进士
户部主事,迁员外郎,出守庐州府
戴鲸明 1481 — 156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1—1567 【介绍】: 浙江鄞县人字时鸣号南江
嘉靖二年进士
番禺县,官至福建左参议
有《四明文献录》、《闽广集》、《东白楼稿》、《郡志征》、《四明风雅集》。
字时鸣
进士番禺县,有治行。
南京、工刑二曹。
出为江西按察佥事
与势家忤,谪判邓州
历官福建左参议,归老于家。
先生持操廉白,历官三十年,惟馀薄田一顷。
居家以孝友名,自先世伏腊祭器俱为增修。
垂老好学,日坐东白楼,手一编不置。
自成、化以后,郡志阙然未修。
先生因续为蒐补,考诸先辈所言,述而不断,名曰四明志徵。
又从芝山杨公所见高士宋弘之所辑四明雅集,因增所未备,序而传之,又合为四明文献录,俱有功学者。
先生年八十七,体尚健,杖履所至,里巷聚观。
太守岁行乡饮酒礼,必首请。
先生在宾筵几三十年,乡论谓泾泉陈公后,先生一人而已。
所著闽广集、东白楼稿,俱藏于家。
先生所续四明雅集,郡守沈凤峰先生序之曰:少参南江戴公号博洽,平居亢洁,不轻许与,故其所选甚精。
张大司马曰:吾友戴南江氏,早谢尘鞅,屏居寡营。
忾日月之易迈,惧文献之失徵。
爰取郡中诸文人学士所著篇什,积岁月而诠次之。
先生于里中先贤,亦已勤矣,而其诗绝不传,诸家所选仅一二首,又不称意,中深恨之。
近始从其家得所钞雅集一编,至卷末已附录先生遗草一卷,俱雅健可喜,为其侄光选者所载,他本俱无之。
即戴氏子孙尽不知也。
余喜先生诗,没而幸传,故为详记之。
维基
戴鲸(1481年—1567年)字时霖号南江浙江宁波府鄞县人,学者,同进士出身
正德十一年(1516年)丙子浙江乡试第五十一名举人,与弟戴鱀同榜。
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进士,任广东番禺知县
历任工部南京刑部员外郎
南京刑部郎中嘉靖十一年(1532年)七月江西按察司佥事
谪任邓州通判,终福建布政司左参议
致仕归乡后致力于学术著述。
钟顺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广东南海人字必华
宣德七年举人
景泰中沔阳州,有惠政。
官至广西太平知府
有《鸣盛》。
全粤诗·卷九二
钟顺字必华一字伯华
南海人
明宣宗宣德七年(一四三二)举人明代宗景泰中沔阳,官终广西太平知府
有《和鸣盛集》。
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三有传。
字必华南海人,官知州
字必华南海人
宣德壬子举人,知沔阳州,擢太平知府
有《鸣盛》。
董兴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大名府长垣人
燕山右卫指挥使正统中累迁为右参将,从陈懋镇压邓茂七,破其余部,进都督同知
旋以副总兵领兵赴广州
景泰元年,破杀黄萧养,进右都督
后分督京营。
终宣府总兵
陈诚明 1365 — 145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西吉水人字子实
洪武二十七年进士
授行人。
永乐时吏部员外郎
十二年,与中官李达户部主事李遏等护送哈烈使者还国,乃行经哈里、赛玛尔堪等十七国,绘其山川城郭,志其风俗物产,为《西域行程记》以献。
右通政
有《陈竹山文集》。
维基
陈诚(1365年—1457年)字子鲁号竹山,中国江西吉水人,旅行家。
洪武至永乐年间,曾出使安南、五次出使西域帖木儿帝国、漠北鞑靼
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生,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师从临江学者梁寅学习小戴《礼记》。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举人二十七年(1394年)贡士,殿试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出使西域撒里畏兀儿(今柴达木盆地西北地方)建安定卫曲先卫阿端卫,保卫边疆。
洪武三十年(1397年)奉诏出使安南,升翰林院检讨,从七品。
建文三年(1401年),升广东布政司左参议
洪武(参见靖难之变)三十五年(1402年),赴广州任所管事。
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九年(1411年)入文渊阁修《永乐大典》。
永乐十年(1412年)吏部验封司员外郎
林义明 1406 — ?
维基
林义(1406年—?
),字尚质广州潮州府海阳县人,军籍。
进士出身
广东乡试第四十六名。
正统十年(1445年)乙丑科会试第十七名,殿试登进士第二甲第二十三名,登进士,授大理寺评事
潘帱
维基
潘帱广东南海县人进士
永乐二年潘帱甲申科殿试进士三甲第一百七十二名。
永乐四年四月,授监察御史
颜俊彦明至南明
俊彦字开眉桐乡人
崇祯戊辰进士,授广州推官
被劾,再补松江
后弃官归,放浪江湖以终。
维基
颜俊彦(?
—17世纪),字开眉开美号雪臞浙江嘉兴府桐乡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天启七年(1627年)颜俊彦参加顺天乡试,中式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担任广东广州府推官
当时市舶司官员会在海外归来的船只掠夺货物,并收受贿赂;他抵任后,拒绝舶商进献的珠塔,遭两广总督熊文灿嘲讽,他回答:「不知道制府喜欢它,我还回了,不可再索取了。
」令对方大怒。
适逢海盗郑芝龙广州出没,熊文灿就藉机徵召他抚定;他在郑芝龙举办的宴会不喝酒,又斩杀舞姬,说:「贼臣王敦也不会屈服于石勒,我奉王命而来,怎能被这些东西打动?
郑芝龙感到羞愧,因此受抚,使熊文灿大感懊悔。
崇祯三年(1630年)他担任广东乡试主考官,遭议论罢官,到十六年(1643年)复任松江推官弘光年间徐葆初、朱日爃、贾必选陈文显蔡宸恩文伯达吴宪汤、姜绍书、包壮行、史延昙、胡其枝、汪挺、余长弘、沈璇卿、周必强郑侠如徐弘道在工部共事,迁任营缮司主事南京失陷后隐居在菁山,建立菩提精舍修佛学。
他在广东时搜罗百多块端砚,隐居后悉数在精舍墙壁,号称「砚室」,之后因战乱被毁坏,端砚全部损毁,有著作流传;弟弟颜俊豪擅长诗歌,也出家为僧。
孟鉴明 1408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保定府博野人
宣德八年进士
历官户部左侍郎
正统十四年参赞副总兵董兴军务,赴广州平定黄萧养起事。
次年,破萧养
官至南京工部左侍郎
维基
孟鉴(1408年—?
),字克明直隶保定府博野县人,民籍。
进士出身
顺天府乡试中举。
宣德八年(1433年)癸丑科会试第九十九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五十七名,除吏科给事中,历升都给事中,迁户部左侍郎
景泰年间被免,后起用南京工部左侍郎
张国维明末清初 1595 — 164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5—1646 【介绍】: 浙江东阳人字九一号玉笥
天启二年进士
番禺知县
崇祯初刑科给事中,劾罢阉党副都御史杨所修等,尝谏帝“求治太锐,综核太严”。
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安庆等十府。
以农民军势盛,请割安庆等府,另设巡抚
后代陈新甲兵部尚书
十六年,以清兵入畿辅,下狱,旋得释。
命赴江南练兵输饷。
南都陷,请鲁王监国,任兵部尚书督师江上。
还守东阳,兵败投水死。
有《中水利书》、《张忠敏公遗集》。
维基
张国维(1595年—1646年)字九一一字止庵号玉笥浙江金华府东阳县人
明亡后,自尽殉国。
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浙江四十六名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联捷壬戌会试十二名,三甲一百六十名进士都察院观政,授广东番禺知县,兴学校,课农,以德化民。
四年本省同考,以政绩卓越,崇祯元年考选,授刑科给事中三年升吏科右,四年升吏科左,五年礼科都给事中六年太常寺少卿
崇祯七年(1634年)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疏浚了松江嘉定上海无锡等地河道。
十二年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
崇祯十五年兵部尚书十六年革任。
十七年(1644年)三月,以兵部尚书右佥都御史江南浙江,督练兵、输饷诸务。
离开北京后,李自成攻破北京
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弘光帝召为戎政尚书
因山东讨贼有功,加太子太保
后与马士英不和,乞省亲归。
同年五月,清军陷南京
国维在家闻变,召集义勇,至台州,与陈函煇宋之普柯夏卿陈遵谦、熊汝霖孙嘉绩等拥戴鲁王朱以海监国,移绍兴国维任武英殿大学士督师钱塘江
次年六月初,方国安叛降,国维还守东阳
二十五日,清兵破义乌,追至七里寺,国维召二子张世凤、张世鹏问其生死,长子表示不愿苟且偷生,次子犹豫不决,国维即怒以石砚掷击,不中。
世鹏泣曰:“从容尽节,慷慨捐躯,儿等甘之如饴,唯祖母年迈八旬……”。
午夜国维遂整理衣冠,向母诀别,赋《绝命词》三章,写“忠孝不能两全,身为大臣,谊在必死。
汝二人或尽忠,或尽孝,各行其志,毋贻大母忧,使吾抱恨泉下!
”遗书于次子。
南向再拜曰:「臣力竭矣」!
跳园中水池亡,年五十二。
国维既死,家人扶其尸于大厅。
清兵骑兵多为山东济宁人,见国维尸体叩头拜谢。
张世凤不屈而死,被杀于钱塘江畔。
江总督张存仁敬佩张国维,不忍断其香火,于是释放张世鹏。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赐谥忠敏
著《中水利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