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明朝
林佳鼎
维基
林佳鼎(?
年—1648年),字汉宗号非斋福建莆田县(今福建莆田市)人。
书法家
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举人七年(1634年)甲戌进士户部观政九年户部主事,升郎中,管理九江钞关
十一年父亲去世离职回乡。
补官礼部郎中,受礼部尚书林欲楫器重,十六年会试同考官,有门生杜立德等二十人,不久出任广东提学副使
永历帝即位,任兵部侍郎,加总督衔,在广东坚持抗清。
奉命讨伐在广州即位的绍武帝,兵败被杀,一说跳海而死。
子林朋隆,字言士是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庚午举人
李开春
维基
李开春字真吾江西上高人
江西癸酉乡试举人
万历二十年(1592年),登壬辰科第三甲第二十五名进士
接替傅庆贻,担任直隶常州府宜兴县知县,后由秦尚明接任知县
二十六年扬州府泰兴县知县,仕至广州府同知
释函是明末清初
函是字丽中别字天然番禺人本姓曾,名起莘
明崇祯癸酉举人
己卯落发,甲申后避地雷峰。
历华首、海幢、丹霞诸刹。
有《瞎堂诗集》。
陈士忠
全粤诗·卷七一二
陈士忠字秉衡
南海人
工诗善画。
事见《留庵随笔》。
释今严南明 ? — 1658
全粤诗
今严(?
— 一六五八?
),字足两
顺德人
俗姓罗原名殿式字君奭
诸生
弱冠从天然禅师求生死大事,明桂王永历三年(一六四九)脱白受具。
十二年(一六五八)奉命往嘉兴请藏,还至归宗,阅大藏一周,遭岁俭,日止一糜,研览不辍。
病还雷峰,爱栖贤山水之胜,扶病强行。
居无何,竟以宿疾蜕于五乳峰静室。
著有《西窗遗稿》一卷,《秋怀》、《百合》诸诗。
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陈世绂
全粤诗·卷七一二
陈世绂字朱来
南海人
事见明张乔《莲香集》卷二。
苏观生明末清初 1598 — 164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7 【介绍】: 广东东莞人字宇霖
诸生
崇祯中由保举知无极县,累迁户部员外郎
大顺军破京师时南奔。
弘光时郎中
南京陷落,随唐王福建,擢翰林学士,超拜东阁大学士,参机务。
力主唐王赣州经略江西湖广,并先赴赣州大征甲兵。
唐王死,又与何吾驺等拥立唐王弟聿□于广州
封为建明伯,掌兵部事。
桂王由榔发兵互攻,招海盗捍御,朝野大扰。
清兵至,自经死。
全粤诗·卷六五○
苏观生(一五九八—一六四七)字宇霖
东莞人
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贡生
初任无极知县
南明福王朝任南直隶督粮道
以拥立明唐王为帝,官至武英殿大学士
唐王死,在广州唐王弟建绍武政权,封建明伯,掌管兵部
王监国肇庆,双方精兵战于三水
清兵乘虚袭广州观生于城失守时自杀。
明史》二七八有传。
释古奘明末清初
全粤诗·卷七八三
古奘字愿来小字拾影号影堂
新会人
俗姓汤
角子禅师改名古奘
著有《虚堂诗集》、《蠹馀集》。
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清诗别裁集
字愿来广东人
古奘字愿来广东人
黄行可明 1485 — ?
维基
黄行可(1485年—?
),字兆见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军籍。
庚午(1510年)福建乡试第二十七名举人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中式辛巳科会试第二百九十四名,登第二甲第四十四名进士
历官两浙都转运盐使司运使嘉靖十九年(1540年)九月广东布政使司左参政
陈濂明 1420 — 147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4 【介绍】: 浙江鄞县人字德清
正统十年进士
授南京刑部主事,升员外郎
广东按察佥事,督屯粮。
副使巡视海道
布政使
久任广东,政平事妥,上下安之。
官至都御史总督漕运卒。
字德清宋文介公之后也。
少有才,以进士授南刑部主事
善断狱,一如宿吏。
镇海戍卒,故无赖,诬卫指挥以下数十辈不法事。
同狱者,又代为伪帖以證之。
所连系甚众。
以属公治
公尽得其情,坐告卒及为伪帖者法,馀尽释之。
员外郎出为广东按察佥事副使巡视海道
海故多大盗,倚风涛出没。
复阻山,其势炽甚。
公身冒矢石,出奇兵与战。
值天雷电大作,公奋击之。
贼迷溃,自相杀。
所俘斩无算。
海南遂平
布政使,未几,擢右副都御史,即抚其地。
时荐岁军兴供亿师旅闾左萧,然公深加抚恤,民藉得苏。
巳奉命总督漕运,兼抚凤阳
公治漕昼夜勤事,严立法,输运无后期。
淮故南北孔道,诸豪家率俱大猾横行。
公悉裁以法,又奏留守穆盛害人事。
盛竟坐罪。
淮人快之。
丁内艰去。
河南巡抚,上谓非公不可者,诏起复。
公上疏力辞,谓臣母服尚有一年一月二日未满,臣历官岭外,母老生不得迎养,病不及医,死不及殓,今又不得终服,不孝之罪。
负痛入地,词义哀切。
上不许。
公始洒泣赴官。
未几,改巡抚畿内。
上又以漕运事重,再命公往。
卒于道。
公为人风仪秀整,美髭髯,中怀坦易,不为崭绝之。
行在岭南最久,政平事简,上下安之。
诏赐祭葬,录其子蘖为国子生
维基
陈濂(1420年—1474年)字德清浙江宁波府鄞县人,民籍。
进士出身
浙江乡试第二名。
正统十年(1445年)乙丑科会试第七十三名,殿试登进士第二甲第十名。
正统十年进士,授南京刑部主事,累迁广东按察副使
历升都御史总督漕运成化十年去世。
陈庸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广东南海人字秉常
成化举人
陈献章弟子。
献章授以自得之学。
年五十,以荆门州同入仕,莅任五日,不能屈曲,即弃官归隐。
卒年八十六。
曾仕鉴
全粤诗·卷四五一
曾仕鉴字明吾一字人倩
南海人
明神宗万历十三年(一五八五)举人
二十年(一五九二)任内阁中书历官户部主事
时值倭寇入侵,赵文懿仕鉴画策。
仕鉴著《兵略》上之,宋经略应昌得之,疏请加仕鉴职衔。
仕鉴侍从,尤留意民瘼,锦衣千户韦梦麒请采珠,仕鉴即上疏止之。
又疏修屯政。
会差趱南直隶白粮,乘便南还,遂不复出。
有《庆历》、《公车》、《洞庭》、《罗浮》、《和杜》诸集。
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九有传。
陈子随
全粤诗·卷七一一
陈子随字嘉吉
南海人
事见明张乔《莲香集》卷二。
刘友仁
维基
刘友仁(?—?
年),字是成号涵江福建漳州府漳浦县人,军籍。
正德五年(1510年)庚午福建乡试举人九年(1514年)甲戌科二甲第四十名进士,初授南京户部主事,榷税淮安钞关,升礼部主客司郎中历官黄州府知府,以母丧去职。
起复衡州府嘉靖九年调任广州府知府十二年湖广左参政,父丧去职。
起补浙江右参政,调河南左参政,驻守南阳嘉靖二十年(1541年)去职。
樊起龙
全粤诗·卷六五三
樊起龙字曦墅
明思宗崇祯十二年(一六三九)武举人
任广海南京口提点禁尉副将事。
事见《岭南五朝诗选》卷六。
郭师古明 1548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扬州府如皋人字时用
万历五年进士
历迁户部郎中,出知广州,后调补陕西巩昌知府
陕西边境紧急,师古乃上安边策,所论甚切,擢甘肃兵备道
至任教练士卒,整饬纪律,修筑边墙,敌不敢窥。
陕西左参议,为忌者所诬,乃罢归。
有《百将传》、《筹边记略》、《八阵图说》。
维基
郭师古(1548年—?
),字时用直隶如皋县人,军籍,官至陕西参议
应天府乡试第一百二名。
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科会试第一百七十六名,登进士第二甲第二十七名。
历仕户部郎中万历十一年(1583年)广东广州府知府,调陕西巩昌府知府历官陕西肃州兵备道副使,官至陕西布政使司右参政,治军有方,敌不敢窥。
为忌者诬,罢归。
谢泰宗明末清初 1598 — 166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8—1667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定海人字时望晚号天愚山人
明崇祯十年进士
广东番禺知县,捕盗息讼,多所建树。
工部主事,为人中伤,谪为福建幕僚
南明隆武时兵科给事中
入清称病不仕。
生平手抄经史百余卷,诗文皆直抒胸臆。
卒于康熙五年十二月中
有《天愚山人集》。
谢泰宗字时望镇海人
明崇祯丁丑进士,官南安府推官
有《天愚山人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时望定海人
崇祯丁丑进士,除南安推官天愚山人
维基
谢泰宗(?
—17世纪),字默寘浙江宁波府定海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谢泰宗崇祯九年(1636年)丙子浙江乡试举人次年(1637年)联捷进士,授广东番禺知县
县境盘古十八峒流寇长期未能剿灭,渠帅苏凤宇称王,号称万人;他出任南路监军剿灭流寇,用计抓获得苏凤宇
其同党潜伏山巅计划劫回首领,苏凤宇望见后大叫令绳子断裂,士兵不敢靠近;他立刻下马手与其搏斗,终于在军前斩杀苏凤宇示众。
部下参将打算杀掉投降的数百人,拿出金盘玉带为献礼,他严词拒绝,令降兵免被杀害。
谢泰宗因功迁任工部都水主事,遭中伤而谪为福建泉州推官
流寇入侵时,巡行视察;不久调任南安,因贪污被罚八千金助饷。
隆武帝继位,黄道周推荐担任兵科给事中,受命前往浙江;福京失陷后加入柴楼军队,不接受张存仁推荐,到七十岁时去世。
赵鹤随
全粤诗·卷二四四
赵鹤随字再鸣
南海人
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
南京户部司务
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七三。
郭纳爵明末清初 1599 — 166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Ignatius da Costa(1599—1666) 明末来华天主教传教士。
葡萄牙人字德旌
崇祯七年来华。
先至陕西传教。
十六年李自成攻陷西安时被捕,获释后至福建,主持延平教务。
清康熙三年杨光先兴历狱,与各省传教士同被遣送至,后又被遣广州,病逝。
曾将《大学》译为拉丁文。
有《原染亏益》、《身后编》等。
方献夫明 1486 — 154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486—1541或1544 【介绍】: 广东南海人初名献科字叔贤号西樵
弘治十八年进士
正德中礼部主事,调吏部员外郎,旋从王守仁问学,谢病归西樵山中,读书十年
嘉靖初还朝,以议大礼称帝意,骤进少詹事
累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
持论和平,而舆论视为奸邪,连被劾。
又见帝恩威不测,三疏引疾归。
有《周易传义约说》、《西樵遗稿》。
全粤诗·卷一九○
方献夫(?
—一五四四年),字叔贤
南海人
明孝宗弘治十八年(一五〇五)进士,改庶吉士
正德中,授礼部主事,调吏部,进员外郎
主事王守仁论学,悦之,遂请为弟子。
寻谢病归,读书西樵山中者十年
嘉靖改元,还朝,道闻大礼议未定,草疏具见。
由是帝眷。
寻进少詹事,谢病去。
六年,与同里霍韬并被召,修《明伦大典》。
寻命署大理寺事,拜礼部右侍郎,仍兼学士,代桂萼吏部左侍郎,复代为礼部尚书
《明伦大典》成,加太子太保吏部尚书
两疏引疾,报允,犹虚位以待。
十年,召还,献夫以疾辞。
及使命再至,云将别用,乃就道。
至都,命以故官,兼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
居职二载,三疏引疾,许之。
家居十年卒,赠太保谥文襄
著有《西樵遗稿》八卷。
方献夫诗,以清康熙三十五年方林鹤刻本《西樵遗稿》为底本,参校清温汝能粤东诗海》所选献夫诗。
维基
方献夫(1485年—1544年)初名献科字叔贤号西樵广东南海县(今广东省佛山市)人,祖籍福建莆田弘治乙丑进士嘉靖间累官至内阁首辅、礼部尚书
方献夫出生时父亲已经去世。
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改庶吉士,乞归养母。
不久母丧丁忧
正德年间,授礼部主事,调吏部,升吏部员外郎
曾拜主事王守仁为师。
不久,因病归乡,在西樵山中读书十年
明世宗即位方献夫在“大礼议”期间支持世宗立生父为皇考,受重用为侍讲学士,成为朝臣众矢之的。
嘉靖四年(1525年)方献夫升任詹事府少詹事,然而终不自安,借病辞职归乡。
嘉靖六年(1527年),召修《明伦大典》,随后命署大理寺事
同年九年,升任礼部右侍郎翰林院学士,直经筵日讲官
又代替桂萼吏部左侍郎,升任礼部尚书
《明伦大典》书成,加封太子太保,后辞官举荐梁材汪鋐王廷相,而自己隐居西樵山,搆筑石泉精舍,“藏书甚富。
”,讲学于石泉书院。
嘉靖十一年(1532年),重新起用担任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进入内阁辅政。
此后吏部尚书王琼去世,方献夫管吏部
之后再次被弹劾离职。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去世,赠太保谥文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