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明朝
蔡杲
维基
蔡杲字特明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人,民籍。
福建乡试第六十四名。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丁未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改监察御史巡视东城,因得罪宦官,出为随州州判,升知州,未任。
主要活动
  • 1487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祝以豳明 1564 — 1632
维基
祝以(1564年—1632年)字孟刘号惺存浙江杭州府海宁县袁花镇人
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乡试第九名举人万历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会试一百九名,登二甲第九名。
刑部观政,任湖广随州知州,升兵部郎中
日本朝鲜大司马石星主抚,祝以豳坚决反对,奏称:“日本掠贼,朝鲜属国,今以朝鲜急而遣招抚,是弃朝鲜也。
东藩折于日本,势必及我。
”出为广东佥事,整顿粤东海防,击退荷兰侵略者,缴获大炮,研得其法。
居乡十六年,复起为江西按察使
天启七年(1627年),擢应天府府尹
工部左侍郎致仕。
崇祯五年(1632年)卒。
主要活动
  • 1586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张守蒙明 1511 — 1569
维基
张守蒙(1511年—1569年)字启哲号静泉,山东兖州府滕县军籍陕西西安府华阴县人
山东乡试第十三名举人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中式甲辰科会试第二百二十七名,登第三甲第一百八十四名进士
初授宝应县知县,到任两个月,家中母亲逝世,于是回家守孝三年。
服丧期满后,又被任命为河南鄢陵县知县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正月选授四川道试御史七月实授,三十五年三月吏部大学士李本奉严嵩父子之命,考察不职科道官张守蒙以不及被降职。
张守蒙刚被任命为河南按察司佥事,还没等上任,又被贬为石州判官
一年后,提升洪洞县知县,又调任随州知州,提拔为郧阳府同知,代理房县知县
再升河南府知府盐运使
主要活动
  • 1544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李充嗣明 1462 — 152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2—1528 【介绍】: 四川内江人字士修号梧山
成化二十三年进士
弘治中刑部主事随州知州,皆有政绩,升陕西按察司佥事
正德中江西,惩治宁王奸党,镇压华林军,举治行卓异,巡抚河南应天,皆有声。
宁王之叛,充嗣屯兵采石,遣兵进援安庆,功绩颇著。
工部尚书,修苏松水利。
嘉靖间南京兵部尚书
有《梧山》。
维基
李充嗣(1462年—1528年)字士脩号梧山四川成都府内江县人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充嗣考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弘治初年,授户部主事
历官户部刑部郎中,因事贬为岳州通判,起为陕西佥事云南按察使布政使等。
正德九年(1514年),举治行卓异。
正德十年(1515年),授顺天府府尹
同年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
正德十三年(1518年)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调抚应天
朱宸濠叛乱,李充嗣死守安庆
户部右侍郎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主持疏浚白茆河,新开江口至双庙段三千五百五十六丈。
工部尚书嘉靖元年(1522年)论平宸濠之功,加太子少保
南京兵部尚书
嘉靖七年(1528年)致仕,同年卒。
后来朝廷追赠太子太保谥康和
主要活动
  • 1487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童寅明 ? — 1434
维基
童寅(?
—1434年),字以敬随州人进士出身
永乐二年,登进士,授监察御史巡按苏松以及滇南辽东等地,后累官至交阯按察使,改任江西按察使
为官廉洁正直。
主要活动
  • 1404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诸葛伯衡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兰溪人名阡,以字行。
洪武初荐授北平杂造局大使,迁随州吏目
后以荐,召对称旨,擢陕西参议
以道途远近定转输之法,民便之。
伯衡名阡,以字行,兰溪人
洪武初以荐授北平杂造局大使,终广东参议
王兴福明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初湖广随州人
洪武间徽州知府,有善政。
调任杭州,杭初附,人心未安,善抚辑。
吏部尚书,坐事谪为西安知府
王焘明末清初 ? — 163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8 【介绍】: 苏州府昆山人字浚仲
少孤贫,族人谋夺其家产,举以让之,迎养嗣祖母及母。
万历四十六年中举。
崇祯初随州知州
死于张献忠之难。
金大车明初
大车字子有,其先西域默伽国人。
明初归义,赐姓,居南京,遂为上元人
嘉靖乙酉举人
有《方山遗稿》。
(《金陵琐事》:羽伯陈公评青溪社中四子诗云:「高汝州近思雄壮奇拔,马国学承道博雅典则,金文学子坤清新秀朗,金孝廉子有则兼总诸长,词义双美。
夫金氏昆玉,尚有诗集,若高、马二公,人且不知其姓名也,况于诗乎。
」 《列朝诗集》:子有从游于顾华玉华玉极爱重之。
子有诗法襄阳随州,摇笔立就。
尝有「不堪摇落逢秋日,况复蹉跎入暮年」之句。
陈羽伯怪其壮岁出语不祥,死时年四十四。
羽伯与其弟子坤掇拾遗时,定次百篇。
田按:子有陈羽伯为素交。
子有卒后,羽伯有持哀之云:「大金吾夙好,伟然清庙质。
五色焕龙鸾,希声中琴瑟。
束发友斯人,毕志期作述。
沈冥同往岁,潇洒弄文墨。
吾方堕麈网,旷期阻亲昵。
岂意南阳别,欢好此焉毕?
仰视天方瞽,巫咸不世出。
诵子临歧赠,洒泪空永日。
」其为侪辈欢慕如此。)
徐世淳
世淳字中明必达子。
万历戊午举人,累官随州刺史
闯贼乱襄、邓间,攻随城,淳以死守,相持七昼夜。
食尽援绝,城陷,淳单骑巷战。
贼胁之下马,淳骂曰:有死州官,无下马州官也!
飞矢贯颐,眼鼻横断。
既坠马,犹骂不绝口。
仲子肇梁抱父尸骂贼,贼杀之。
临死,语州人曰:印埋廨后,好护还官。
淳妾赵氏,亦骂贼死,仆从死者十八人。
按臣上其事,赠太仆少卿,赐祭葬,恩荫肇梁,赠助教,命楚、浙并建祠焉。
伍全
维基
伍全(1470年—?
年),字思谨江西吉安府安福县人,民籍。
治《春秋》,行一,由国子生中式辛酉(1501年)江西乡试第八十五名举人,年三十九岁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会试第一百二十七名,第二甲第六十七名进士
初授随州知州,擢升户部主事,驻徐州,升署郎中主事正德九年(1514年)乾清宫,奉命于湖广采取大木。
历官河东盐运使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四川布政司右参政
主要活动
  • 1508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张羽明 1470 — 153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0—1533 【介绍】: 陕西南郑人字伯翔号中梁
弘治十八年进士
授行人。
武宗时刘瑾败后,始授御史,出按山东,大僚属善视其门生某,至则知为山东大害之一,乃首劾去之。
旋为广平知府,创建漳川书院,躬自课士。
河间,亦著声誉。
嘉靖中贵州布政使,终南京工部侍郎
维基
张羽(1470年—1533年)字伯翔号中梁陕西汉中府南郑县人
陕西乡试第三十二名举人
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式乙丑科三甲第九十二名进士
初任行人司行人正德六年十二月选授四川道试监察御史,十一年巡按山东,弹劾山东左布政使陈一经衰老废事,令致仕,又弹劾山东按察司佥事牛鸾,使其降职。
后出任广平府知府,创建漳川书院,调河间府知府,超升山西布政使司右参政
嘉靖四年(1525年)四月江西按察使贵州左布政使
八年(1529年)九月南京太仆寺卿,十月升南京大理寺卿,十年闰六月南京工部右侍郎,卒年六十四。
十五年六月赐祭葬。
主要活动
  • 1505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余子翼
维基
余子翼湖广永州府祁阳县人
贡生余凤羽子,髫年苦志力学,及长益励,中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湖广乡试举人四十五年随州学正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进士,官长兴郓城知县,爱民如子,时白莲教作乱,攻郓城余子翼弃城而逃,遂免官归。
居乡缓急相通,言动不苟,卒祀乡贤祠。
次子余鹍翔天启五年进士
主要活动
  • 1619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程铎
维基
程铎湖广随州(今湖北随州市)人。
崇祯元年(1628年)戊辰进士,授广东惠州府推官
卒于任。
主要活动
  • 1628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张毓泰明末清初 1585 — 1662
维基
张毓泰(1585年—1662年)号履素山东济南府邹平县军籍。
明朝官员。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山东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进士
初官邢台县知县
事无巨细,皆躬亲之。
父就养官署,闵其过劳,对曰:士行运甓,且日习劳。
儿乃当惜分阴者,敢泄泄乎?
豫让日泉水利之争,人以执法明允,刻石颂之。
以外艰归,起补汾阳县知县
崇祯元年戊辰谷价方平毓泰预占年不稔,听论民储谷菜为御灾计。
亡何,天大旱,斋戒取水,贺将军泉,步行二十里乞祷,至夜大雨盈尺,邻境若介休平遥文水田仍龟坼如故,同官何腾蛟戏谓造化有私,亦心折于矣。
明年荐饥,立八厂煮糜粥食饿人,设法周诸生之急,择立社师四十三人,使教幼童六百。
天将寒,立冬生院,具暖洞煤炉,令男女异宿,晚给秫粥,晨饮以椒姜汤。
饥后疫起,乃设阳春局于书院前,及东郭达原,饮剂药日日施散,以活病者。
又因岁凶宜恤民,刊吕叔简刑戒普劝,同官都御史耿如杞下教曰:饥民一入汾境,便游华胥,顾安得为全活者一一致谢乎!
后以神京戒严,土贼大起,上官使来守城,毓泰以为惊众,力争罢其事。
唯简阅战守具待之,贼至即帅民兵与战,贼皆逃。
五年壬申入觐,改永年县知县,首剪王谦刘三两巨蠹,捐赀修学宫及漳川书院,以临洺关为邑之门户,峻具台垣,增河外品字坑,暇日浚城河,教民种菱藕,蕃水利。
八年内擢武选司主事十年出为宁武关兵备道
适虎镇贾庄兵溃,回即略惩弃甲者。
吊国殇,恤孤儿,监军内珰牛某颐指气使,诸道司独毓秦盛气不为下,旋移大梁,再移通州监军
十三年以内艰归,辛巳邹平大饥,煮粥协官赈济,收哺弃儿,俟长大归其父母,童子愿学者则推广父乡贤公(张奇策)义塾旧法,延师训之。
崇祯甲申革命,犹家居。
明年乙酉以人材徵授山西按察使,又明年江西右布政使顺治三年丙戌岁也。
江西南昌赣州两府归附,在是年十月部议豁其本年以前额税,布政左使忿其向化独迟,欲抗章尽征之,毓素力争乃免,任满注上考,已而罢归。
康熙二年卒,年七十有八,祀山西名宦祠,汾阳东郭及永安镇所立两生祠尚存,皆有碑。
毓泰裔孙以选贡再令山西时,手录其文以归焉。
墓在城西十里接官亭南。
主要活动
  • 1622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