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明朝
梁亭表明末清初 1578 — 1644
全粤诗·卷五二三
梁亭表(一五七八 — 一六四四)字无畸号昔莪
顺德人
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
初授大埔教谕,寻擢国子监助教,迁吏部司务,历兵部武库司员外郎,出知南安府
行第一,擢南京兵备,兼抚蛮副使
诏传而卒,年六十七。
有《昔莪集》等。
清康熙顺德县志》卷八、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三有传。
赵鹤明 1468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扬州府江都人字叔鸣号具区
弘治九年进士
户部主事,历郎中,累官至金华知府,以忤刘瑾遭谪,终山东提学佥事
生平好学不倦,晚注诸经,考论历代史,正其谬误。
诗耻凡语,爱谢灵运孟郊元刘因
有《金华正学编》、《书经会注》、《维扬郡乘》、《具区文集》、《金华文统》等。
维基
赵鹤(1468年—?
),字叔鸣号具区直隶扬州府江都县人,民籍。
弘治五年(1492年)壬子应天府乡试第三十三名。
弘治九年(1496年)丙辰科二甲第二十五名进士
户部主事,升员外郎中十八年七月上言七事。
后升知府正德三年五月以事忤刘瑾南安府同知,累官金华府知府六年正月官员考察,列名不谨,十一月山西按察司副使丁忧归。
十年闰四月服阕,复除山东提学佥事
十五年六月官员考察,以不谨冠带闲住。
主要活动
  • 1496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滕宗道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西大庾人
宣德间辟为兴宁知县,调新会
都督董兴镇压黄萧养起事,升海州知州
闻有倭警,部署有方。
兵部员外郎
蔡云翰明 1390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西大庾人初名蒲字九节
宣德五年进士
工部主事,坐事谪平乐通判,政尚简静平恕,官至福建按察佥事
维基
蔡云翰(1390年—?
),本名蒲字九节江西南安府大庾县(今大余县)人。
宣德庚戌进士,官至福建佥事
江西乡试第十二名。
宣德五年(1430年)丁丑科二甲第四名进士
工部主事,谪判平乐,任乡试考官,所取多名士。
福建按察司佥事
谢事归,曾修《南安府志》。
主要活动
  • 1430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周文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福建莆田人
宣德间阴阳训术,征直仁智殿,御试枯木寒鸦第一,授大庾县典史,历鸿胪寺序班
画山水人物花鸟,均有高致。
陈顺
维基
陈顺字徽仲福建福州府侯官县人进士出身
永乐九年福建乡试中举。
宣德二年,登丁未科会试中进士,授礼部主事,后官至南安府知府
主要活动
  • 1427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刘永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西大庾人
字克修
永乐十六年进士
刑部主事,历郎中
大学士杨士奇荐,授荆州知府,有治绩。
遭父丧离任,军民乞留。
前后在荆州十四年,卒于任。
维基
刘永(14世纪—1440年代),字克修江西南安府大庾县人
刘永永乐十五年(1417年)举人次年(1418年)联捷进士,获授刑部主事,升任郎中后有能干名声,不久到陕西全恤刑,政望昭著。
正统年间他得大学士杨士奇杨溥推荐外任荆州知府,在当地劝农兴学、平均赋税,适逢辽王朱贵烚不法害民,他上疏后被牵连入狱,经审问后复职,朱贵烚废为庶人,不久因父亲逝世回乡,数千位郡民请求他留任,于是明英宗让其夺情起复,前后任职十四年,于任内去世,人民立肖像祭祀他。
主要活动
  • 1418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张鉴
维基
张鉴(14世纪—15世纪),字惟明,江西南康府建昌县仁里人。
张鉴永乐十五年(1417年)举人十九年(1421年)进士,获授南安知县,清廉而得民心;到宣德四年(1429年)升为贵州道监察御史巡按陕西考察期间免去冗官、举荐贤令,又弹劾舞阳侯薛禄不轨,应诚伯孙昌贪酷、吏部尚书郭琎欠缺大臣礼仪称旨。
之后他前往云南巡视,令少数民族仰慕服从,后曾任湖广佥事、汝宁同知正统十一年(1446年)升本府知府,在该处兴利除害,让士民感怀,很快致仕回乡。
主要活动
  • 1421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蒋诚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西大庾人字性存
永乐十九年进士
四川巴县
居官廉慎,兴学劝士,能得民心。
官至广西按察副使
主要活动
  • 1421年,进士
王守仁明 1472年9月30日 — 1528年11月29日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2—1528 【介绍】: 浙江馀姚人初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子
十五岁访客居庸、山海间,纵观山川形胜。
好言兵,善射
弘治十二年进士
刑部主事
正德初,忤刘瑾,廷杖,谪贵州龙场驿丞
诛,任庐陵知县
十一年,累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
镇压大帽山、浰头、横水等处山寨凡八十四处民变,设崇义、和平两县。
十四年,平宁王朱宸濠之乱。
世宗时封新建伯
嘉靖六年总督两广兼巡抚,镇压断峡瑶民八寨。
先后用兵,皆成功迅速。
以病乞归,行至南安而卒。
其学以致良知为主,谓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物。
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
以曾筑室阳明洞中,学者称阳明先生
文章博大昌达,初刻意为词章,后不复措意工拙,而行墨间自有俊爽之气。
有《王文成公全书》。
词学图录
王守仁(1472—1528) 字伯安号阳明谥文成
余姚人
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军事家。
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释道,且能统军征战,为史上罕见之全能大儒。
因曾在余姚阳明洞天结庐,自号阳明子,故学者称阳明先生
有《王文成公全书》。
王守仁(1472~1529) 明代官员、学者。
初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子学者称阳明先生
浙江余姚人
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兵部尚书封新建伯总督两广兼巡抚
卒后赠新建侯谥文成,从祀孔庙
为“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
正德十五年(1520)作七古《梦游黄鹤楼奉答凤山院长》,被认为构思不凡、情韵隽永,是应酬诗中的佳作。
字伯安馀姚人
尚书封新建伯
守仁字伯安馀姚人
弘治己未造士,授刑部主事
兵部,以忤刘瑾杖阙下,谪贵州笼场驿丞
起南刑部主事,改吏部,历员外郎中,迁南太仆少卿
鸿胪卿,拜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进右副都御史,论平宸濠功,擢南兵部尚书封新建伯
赠侯,谥文成,从祀孔子庭。
有《阳明全书》三十八卷。
(《四库总目》,守仁助业气节卓然。
为文博大昌明,峙亦秀逸有致。
升庵》,尝反复《晋书》,国王导为叛臣,颇为世所骇异。
后见崔渠《松窗杂录》亦同。
馀近读阳明纪梦诗,尤为卓识。
其自序日:「正德庚辰八月二十八日,卧小阁,忽梦昏忠臣郭景纯以诗示馀,且极言王导之奸,谓世之人徒知王软之逆,而不知王导实阴主之。
觉而理诗,以纪其略。
」诗云:「秋夜卧小阁,梦游沧海滨。
海上神仙不可到,金银宫阙尚嶙岣。
中有仙人芙蓉巾,顾我宛若平生亲。
欣然就语下烟雾,自言姓名郭景纯
携手历历诉衷曲,义愤感激难具阵。
切齿尤深怨王导,深于老滑长欺人。
当年王敦观神器,宾阴主相缘夤。
不然三问三不答,胡忍使伯仁
寄书欲拔太真舌,不相为谋敢尔云。
病已笃事已去,临哭嫁祸复卖
事成同享帝王贵,事败仍为顾命臣。
几微隐约亦可见,世史掩覆多失真。
」 《艺苑卮言》:王新建诗如长爪、梵志,彼法中铮铮动人。
王世贞读书后》:伯安之为诗,少年时亦求所谓工者,而为才所使,不能深造,而衰于法。
晚节尽举而归之道,而尚为少年意所累,不能浑融而出于自然。
其自负若两得,而几所谓两堕者也。
以世眼观之,公甫固不如,以法眼观之,伯安瞠乎后矣!
德江阳明年谱》:先生谪龙场驿丞,至钱塘刘瑾遣人随侦,先生度不免,乃托言投江以脱之。
因附商船游舟山,遇飓风,一日夜至闽界。
登岸至一寺,寺有异人,当识于钱柱宫,约二十年相见海上,至是出诗,有「二十年前曾见君,今来消息我先闻」之句。
与论出处,且将远遁,其人曰:「汝有亲在,万一怒逮尔父,诬以北走胡南,何以应之?
」因为得《明夷》,遂决策返。
先生题诗壁间曰:「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因取间道由武夷钱塘,赴龙场驿。
西湖游览志馀》:守仁之既擒宸濠也,忽傅王师已及徐淮,遂乘夜出发至钱塘,凛凛尤,作诗云:「灵鹫高林暑气清,竺天石壁雨痕晴。
客来湖上逢云起,僧住峰头话月明。
世路久知难直道,此身那得尚浮名。
移家早定孤山计,种果诛茅却易成。
」顷之,王师遣人追宸濠复还江西,遂谢病居净慈寺
邝露赤雅》:文成《谒伏波庙》诗:「楼船金鼓宿鸟蛮,鱼丽群舟夜上滩。
月绕旌旗千嶂静,风传铃铎九溪寒。
荒夷未必先声振,神武由来不杀难。
相见虞廷新气象,两阶干羽在黴端。
」少时萝中有时云:「卷甲归来马伏波,早年兵法鬓毛皤。
云迷铜柱雷蠢折,六字题诗尚不磨。
文成身后谤兴削爵,与薏苡之事略同。
列朝诗集》:先生郎署李空同诸人游,刻意为词章,居夷以后,讲道有得,遂不复措意工拙,然其俊爽之气,往往涌出于行墨之间。
《明诗选》:李舒章曰:「文成才情振拔,少年颇擅风雅,自讲学后,多作学究语,乃不堪多录。
」 田按:文成谪吾黔龙场驿丞时,提学副使席书修葺会城书院,率诸生以师礼事之。
是时风气未开,文成举知行合一之教,纷纷异同,罔知所入。
厥后文成子道蒋信副使提学州,重举阳明学旨以教诸生
阳心奄马廷锡独有悟入。
清平淮海孙应鳖见知于提学徐越,即传阳明心斋之学,又走冈印證于道林
思南野李渭自传家学,亦谒道林,陈楼上楼下光景,终明之世,吾黔学祖断以文成为开先矣。
文成居龙场有龙冈书院、寅宾堂、何陋轩、君子亭、玩易窝、阳明小洞天;居会城文明书院
居夷集中有诸生来诗云:「门生颇群集,樽斗亦时展。
讲习性所乐,记问复怀观。
诸生夜坐诗云:「讲习有真乐,谈笑无俗流。
诸生诗云:「嗟我二三子,吾道有真趣。
胡不携书来,茆堂好同住。
」《夜宿汪氏园》诗云:「他年传遗事,应说阳明旧草堂。
」今祀先生会城山书院,城外之芙风山藏庋遗像焉。
斯不祧之俎豆矣。)
主要活动
  • 1499年,进士
刘节明 1476 — 155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6—1555 【介绍】: 江西大庾人字介夫号梅国,改号雪台,老称涵虚翁。
弘治十八年进士
历浙江左布政使,在官尊重儒生,不以高官自居。
官至刑部侍郎致仕。
能诗文,有《春秋列传》、《宝制堂录》、《梅国集》等。
维基
刘节字介夫江西南安府大庾县人
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江西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
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式乙丑科二甲第四十二名进士
兵部主事正德四年(1509年)三月考察,贬宿松县知县,升广德州知州八年八月四川按察司佥事提调学校十二年六月云南副使、整饬金腾兵备,改广西副使,升河南布政使司右参政嘉靖六年(1527年)九月升浙江右布政使,转左布政八年九月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九年三月改任总督漕运巡抚凤阳,疏陈漕政五事,次第行之。
曾经疏举人才,特荐泰州布衣王艮
十一年十月刑部右侍郎十二年六月以考察被罢。
卒年八十。
主要活动
  • 1505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王銮明 1473 — 154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3—1549 【介绍】: 江西大庾人字廷和号鹤庵
正德三年进士
邵武知县,历工部都水司主事,出辖徐沛闸河,抗疏纠治织造监史宣,被逮入狱,以言官论救还职。
继理南旺,假官樊麟倚宦官廖堂势横行,被查明正法。
嘉靖初武昌知府,奏罢镇守太监李景岁贡科敛,请禁楚王府擅征茶税。
知楚藩阴谋报复,乃归。
维基
王銮(1473年—1549年)字廷和号鹤庵江西承宣布政使南安府大庾县(今江西省大余县)人,进士出身
治《易经》,行一,由国子生中式辛酉(1501年)江西乡试第七十一名举人,年三十六岁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会试第二百九十八名,第三甲第一百九十五名进士福建邵武县知县
后入都担任工部都水司主事,出辖徐沛闸河等地。
正德十一年织造监史宣过其地,索挽夫千人,沛县知县胡守约只给一半人数。
史宣大怒,自己抵达郡县去逮捕官吏,王銮协助胡守约与之相抗。
史宣诬陷两人,逮捕其入诏狱。
后因言官论救,胡守约被罢免官职、王銮被输赎,分司南旺,又捕诛太监廖堂侄子廖鹏的党羽。
嘉靖初年,升任武昌府知府,其与镇守中官李景儒对抗,并上疏请罢免李景儒。
当时楚王徵税,当地商受困。
王銮抵抗,楚王诋毁其侮辱勤王,于是王銮请求归乡,不报竟自行离去。
吏部随后以擅离职守,罢免其官职。
主要活动
  • 1508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邵维简明末清初 1582 — 1641
简介
邵维简(1582-1641)字原就号南陔宜兴人
郡庠生,崇祯丙子以保举贤良方正授江西南安府大庾县主簿
吴廷爚
维基
吴廷爚字韬甫福建漳州府漳浦县人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福建乡试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进士天启中擢授户部主事,榷江西九江关税,户部员外郎,四十七年十一月江西南安府知府,调吉安府天启三年升本省按察司副使,考察去职。
崇祯元年(1628年)起补广东副使,以事降江西右参议三年升本省副使
江西右参政,官至江西按察使
主要活动
  • 1613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王三重
维基
王三重号坦斋江西南安府大庾县人
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江西乡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联捷癸丑进士四十三年进士龙门县,性明察,无奸不烛。
有民告人盗牛,以皮置人池中,一索得之三重曰:此诈也,皮在池中,汝何从知。
其发摘类如此。
后以才调番禺县丁内艰,服阕,补潮阳县,所至以廉明著。
吏部主事,忤魏珰去。
崇祯初,起文选司,疏陈铨司贿徇之弊,上嘉之。
温体仁以戚属托,使得善地,弗听,且以年老摈斥之,体仁怒,有迎合当国者,遂诬三重以赃私,文成罪案,谪戍赣之信丰县,当告讦时,搜其邸,囊止六金,朝士愤然曰:有如此犯赃吏部耶!
数年体仁败,台谏交章白其冤,特召用,未行而卒。
妻张氏,事姑孝,姑病,刲股疗之,遂愈,事闻,旌曰纯孝之门。
主要活动
  • 1613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宋万叶
维基
宋万叶字启绍福建兴化府莆田县城关双池巷(今荔城区镇海街道英龙街双池巷)人,,万历甲戌进士
隆庆元年(1567年)福建乡试第九名,万历二年(1574年)甲戌科会试第一百十五名,登进士第三甲第六十七名。
黄州府推官
父殁丁忧
服阕,万历五年(1577年)汉阳府推官
六载,迁大理寺评事
复五载,出为江西南安府知府
万历二十年(1592年)八月,擢云南按察副使
卒祀莆田乡贤
主要活动
  • 1574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周梦尹明至南明
维基
周梦尹(16世纪—17世纪),字奠维浙江绍兴府上虞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周梦尹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浙江乡试举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获授永兴知县;县内有冤狱,前任未能判决,他来到后致力洗雪,令县民称颂。
知后地方有贺某进行巫蛊之事,权贵打算藉此陷害十一人,他坚持不允,遭罢官归乡。
之后他得起用为南阳府推官,改任刑部主事职方郎中巡视九边。
户部尚书以兵饷不足,议论加南直隶浙江福建田赋,周梦尹监持不可,被厌恶,外任府江佥事
八排瑶作乱,他亲自行问,用六个月平定,升任岭东副使
其时汀州漳州南安赣州寇乱,盘踞九连山,成为心祸患;督抚檄令湖广江西、惠潮带十万兵士讨伐。
有土寇暗地作引导,周梦尹先用计秘密抓拿,九连山的寇盗依次平定,以功升任参政,但突然以考绩降职。
他的母亲年八十岁,需要抚养,得知降职后神色自若。
崇祯十一年(1638年),朝廷起用他为下荆南参议;流寇出没,他不停防备阻遏,多作招抚,又因考绩去官。
杨嗣昌上疏让他留任监督七省军队,他坚持辞官;改官四川参政
弘光年间周梦尹上疏救济张孔教遗族;隆武帝继位,入朝担任光禄卿太仆卿;到永历帝即位,晋官左副都御史
他清楚钱谷和兵刑,不需依靠门户,多次获起用和遭罢官。
南明灭亡后在乡村居住,看到不宜之政,直言不讳。
卒年八十五。
主要活动
  • 1613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