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杜定南宋
全宋文·卷五八一七
杜定普州(治今四川安岳)人,淳熙三年从政郎
王平北宋
全宋文·卷三一二○
王平郓州寿张(今山东梁山)人。
崇宁中阳谷县学生员。
见雍正《山东通志》卷三五之一九上。
又据《舆地纪胜》卷一五八、嘉庆《四川通志》卷二六载,王平政和末普州
是否一人,俟考。
杜孟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普州人
徽宗时太学生
童贯蔡京用事,愤然而归。
以“忠孝吾家之宝,经史吾家之田”训诫子孙,时号为“宝田杜氏”。
张山翁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普州人字君寿
理宗景定三年进士
恭帝德祐元年荆湖宣抚司干官
鄂守张晏然议纳款,山翁以书让之。
晏然既降,山翁被执,不屈。
后居黄鹄山,聚徒教授而终。
有《南纪》、《缁林藏》、《云山》、《相锄》等集。
冯坦南宋
全宋诗
冯坦字伯田一字然明号秀石普州安岳(今属四川)人。
度宗咸淳七年(一二七一)江津夹漕务,龙湾酒库。
晚年寓桐江
事见《桐江》卷一《冯伯田诗集序》。
今录诗十首。
冯解南宋 ? — 114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0 【介绍】: 普州安岳人字长源
冯山子。
神宗元丰五年进士
钦宗靖康初,为左谏议大夫,出使金营。
张邦昌僭位,命为总领迎驾仪物使。
高宗建炎初,除资政殿学士,知潼川府
言者论其尝污伪命,夺职。
已而复官。
绍兴三年致仕。
卒年七十余。
冯澥北宋 ? — 1140
全宋诗
冯澥(?
~一一四○),一作獬(《东牟》卷七制词),字长源安岳(今属四川)人。
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桐江》卷一二《跋冯抱瓮诗》)。
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左谏议大夫
高宗自康邸使金,以知枢密院事副使,不果行。
后随徽、钦二帝入金。
张邦昌称帝,取归,为奉迎使
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潼川府(《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以曾污伪命夺职,已而复官。
绍兴三年(一一三三)致仕,十年卒(同上书卷一三六)。
宋史》卷三七一有传。
全宋文·卷二八二一
冯澥(一○六○——一一四○)字长源普州安岳(今四川安岳)人。
元丰五年进士第,历外任入朝,复以言事谪。
元符中瀛州防禦推官、知嘉州录事参军
崇宁四年,由宗正少卿直龙图阁出知凤翔府,入为太常少卿靖康元年左谏议大夫,迁礼部尚书知枢密院事
未几罢为资政殿学士太子宾客,寻拜尚书左丞
建炎元年五月,以言者论其尝膺张邦昌伪命,除资政殿学士、知潼川府六月复夺职。
绍兴二年九月资政殿学士次年致仕。
绍兴十年卒,年八十一。
文师东坡,议论主熙、丰,有《左丞集》四十五卷。
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四、职官七八之三四,《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八,《宋史》卷三七一有传。
彭乘北宋 985 — 104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5—1049 【介绍】: 益州华阳人字利建
真宗大中祥符间进士
以亲老乞归侍养。
天禧初,以寇准荐,授馆阁校勘,改天平军节度推官
预校《南北史》、《隋书》。
集贤校理
普州,兴学教士。
历州军长官监司
修起居注,擢知制诰,为翰林学士,领吏部流内铨、三班院,充群牧使
性质重寡言,聚书万余卷,皆手自刊校。
晚年典赞命,而文辞欠工。
全宋诗
彭乘(九八五~一○四九)字利建益州华阳(今四川成都)人。
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进士,授汉阳军判官(《隆平集》卷一四)。
仁宗天圣八年(一○三○)集贤校理普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
宝元元年(一○三八)判刑部(同上书卷一二二),出知安州
后擢知制诰,累迁工部郎中翰林学士
庆历间群牧使
皇祐元年卒,年六十五。
宋史》卷二九八有传。
全宋文·卷三三二
彭乘(九八五——一○四九)字利建一字和建华阳(今四川成都)人。
少以好学称州里,第进士
汉阳军判官,得请以归侍养。
天禧初,以寇准荐,为馆阁校勘,改太平军节度推官秘书省著作郎,迁本省丞、集贤校理
恳求便亲,得知普州人得守乡郡自乘始。
后知荆门军,改太常博士
召还,同判尚书刑部,出知安州,徙提点京西刑狱,改夔州路转运使
仁宗修起居注,擢知制诰,累迁工部郎中,入为翰林学士,领吏部流内铨、三班院,为群牧使
皇祐元年卒,年六十五。
聚书万馀卷,皆手自刊校,蜀中传书,多出于
宋史》卷二九八有传。
祖德恭北宋
全宋诗
祖德恭字肃之上蔡(今属河南)人。
无择侄。
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通判邵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九之七)。
曾因待知普州阙寓居安陆。
事见《龙学文集》卷一六。
今录诗三首。
宣亨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开封人
徽宗宣和年间久在画院。
后入普州兵官
画花鸟甚精。
江德明北宋
全宋文·卷三二六
江德明真宗仁宗宦者
祥符天圣间,历任内殿承制内侍押班入内副都知
章献后称制之晚期,颇用外家、宦者德明得以居中用事,权宠甚盛,内务外事,多所提举
明道元年,以如京使文州刺史入内副都知文思使普州团练使
二年,为西京左藏库使、并代路钤辖三陵副使
同年十一月,为言者论列,落副都知,领果州防禦使,为潞州钤辖,卒。
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四、九六、一○四、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三,《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三之五,《宋史》卷二四二《后妃传》上。
折继闵北宋 ? — 105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0 【介绍】: 云中人字广孝
折惟忠子。
右侍禁西京作坊使,嗣知府州事。
仁宗庆历中西夏兵攻麟州不克,进围州城,见城险且坚,遂引去。
继闵以守城功,特迁宫苑使普州刺史
后领果州团练使
喻汝砺南宋 ? — 114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3 【介绍】: 陵井监仁寿人字迪孺
徽宗崇宁五年进士
阆中县,迁祠部员外郎
钦宗靖康二年,闻金人欲废赵氏立张邦昌,乃扪其膝曰:“不能为贼臣屈!
”挂冠而去,自号扪膝居士
高宗即位,从京师趋行在,复为郎。
因论迁都之害,为李纲所重,除四川抚谕官,督输四川漕计、羡缗及常平钱物。
建炎二年,刷川金帛八百余万缗,乞留用为陕州五路军粮犒设之费。
绍兴元年果州五年移知普州,上书言蜀守备之策。
夔州路提点刑狱
勾龙如渊荐,召对,除驾部员外郎,迁潼川府路转运副使
十年,直秘阁、知遂宁府
有《扪膝稿》。
全宋诗
喻汝砺(?
~一一四三),字迪孺仁寿(今属四川)人。
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赐学究出身(《舆地纪胜》卷一五八)。
钦宗靖康初祠部员外郎,金人陷汴京,立张邦昌楚帝汝砺弃官归邛山之阳,自号扪膝先生
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知果州五年,知普州九年提点夔州路刑狱,十年,知遂宁府,迁潼川府路转运副使(《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六、八五、一三一、一三四、一三七)。
十一年罢,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三年卒(同上书卷一四一、一四八)。
有集十四卷,刘光祖为之序(《桯史》卷一四),已佚。
两宋名贤小集》中存有《扪膝稿》一卷。
 喻汝砺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底本,参校《成都文类》、《全蜀艺文志》等引诗,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三八八八
喻汝砺(?
——一一四三),字迪儒仁寿(今四川仁寿)人。
崇宁五年赐学究出身。
政和二年,知阆中县
祠部员外郎
张邦昌僭立,趣百官入贺,汝砺扪膝谓不能为贼臣屈,遂挂冠去,时称扪膝先生
建炎元年六月四川抚谕官二年三月勒停。
绍兴元年起知果州五年移知普州九年提点夔州路刑狱公事。
十年正月驾部员外郎,迁潼川府路转运副使
十一年罢为直秘阁主管台州崇道观
十三年卒。
著有《扪膝稿》。
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三、六、一四、一六、九四、一三一、一三四、一三七,《宋史》卷四五三《孙逄》传。
姚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普州人字虚舟
进士
益州交子务,发奸隐万缗,主吏皆当死,请于使者,愿不受赏,于是全活者众。
峡州大江涨溢,前戒民徙储积、迁高阜,及城没,无溺者。
因相地形筑子城埽台,为木岸七十丈,缭以长堤,楗以薪石,其后江涨不为害,民德之。
徙知涪州,终光禄卿
卒年六十七。
全宋诗
姚涣字虚舟普州(今四川安岳)人。
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进士清乾隆潼川府志》卷六),监益州交子务
历知峡州涪州
光禄寺卿,卒年六十七。
宋史》卷三三三有传。
景泰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普州安岳人字周卿,一作周臣
真宗天禧三年进士
庆州通判,上言选将练卒,修城储粮,以备西夏
历知原州
曾先后上《边臣要略》、《平戎策》。
西夏兵十万来攻,率兵五千大破之。
累官秦凤路马步军总管
卒年五十八。
全宋诗
景泰字周卿普州(今四川安岳)人。
真宗天禧三年(一○一九)进士,补坊州军事推官
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庆州
累官至都官员外郎、知成州
仁宗康定元年(一○四○),召为左藏库使、知宁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八)。
庆历二年(一○四二)迁西上阁门使、知镇戎军兵马钤辖(同上书卷一三八)。
久之,加忠州刺史秦凤路都总管
卒年五十八。
事见《隆平集》卷一九,《宋史》卷三二六有传。
全宋文·卷五八○
景泰字周卿普州(治今四川安岳)人。
进士起家,补坊州军事推官
后以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庆州
上言元昊将反,三疏不报。
元昊反,迁都官员外郎,知成州
会有荐其知兵者,召对称旨,换左藏库使、知宁州,徙原州
以败元昊功,迁西上閤门使,知镇戎军兵马钤辖
久之,领忠州刺史,徙秦凤路马步军总管,卒。
著有《边臣要略》二十卷、《平戎策》十五篇。
宋史》卷三二六有传。
李尧俞北宋
全宋诗
李尧俞字然明成都(今属四川)人。
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进士清嘉庆四川通志》卷一二二)。
皇祐间处州清光绪处州府志》卷一三)。
全宋文·卷五七九
李尧俞字然明嘉州(今四川乐山)人,一说成都(今四川成都)人。
景祐元年进士及第庆历中秘书丞通判梓州
皇祐中处州
又曾知连州鄂州
尝辨《春秋》三《传》诸家得失,及采唐陈岳《春秋折衷》,总其类例五百馀目,成《春秋集议略论》三十卷上进。
见雍正《四川通志》卷三三,雍正《浙江通志》卷二一,雍正《湖广通志》卷一五,雍正《广东通志》卷二六,冯山安岳》卷五,《玉海》卷四○,《宋诗纪事补遗》卷一三。
景宜之南宋
全宋文·卷六六四八
景宜之庆元间普州安岳(今四川安岳)人。
见嘉庆《四川通志》卷一二三。
郭奕南宋
全宋诗
郭奕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为川陕京西路宣抚司僚属,后改通判普州,不赴,以卖蒸饼为生。
事见《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四五。
今录诗三首。
盛梁北宋
全宋文·卷一八三
盛梁淳化中梓州观察推官
咸平中普州
五年,为屯田员外郎、知宣州
六年二月,以知普州日受赇枉法,削籍黥面流崖州
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六、五四,《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五。
白逊南宋
全宋诗
白逊安岳(今属四川)人。
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
事见清道光安岳县志》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