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郭天信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开封人字佑之
以技隶太史局
徽宗端王时,天信密白王当有天下。
徽宗即位,因得亲昵,不数年,至枢密都承旨节度观察留后
政和初,拜定武军节度使、祐神观使,颇与闻外朝政事。
蔡京乱国,每托天文以撼之。
党因劾天信漏泄禁中语,累贬行军司马,窜新州,数月卒。
全宋文·卷二八六七
郭天信字祐之开封(今河南开封)人。
以技隶太史局
徽宗即位,至枢密都承旨节度观察留后
政和初,拜武定军节度使、祐神观使
张商英相结,为蔡京党所攻,贬昭化军节度副使单州安置,再贬行军司马,窜新州
宋史》卷四六二有传。
赵希闵
全宋文·卷七六七八
赵希闵,宗室,燕王房八世孙,曾知新州
见《宋史》卷二一八《宗室世系表》四,乾隆《新兴县志》卷二九。
王寓南宋 ? — 113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1 【介绍】: 江州人字元忠
王易简子。
国子司业起居舍人中书舍人
钦宗立,累擢礼部尚书翰林学士
尚书左丞康王使金,惮行乞免,责新州安置。
高宗绍兴元年马进江州,与易简皆被杀。
全宋文·卷三八五四
王宇(?
——一一三○),字元忠江州(今江西九江)人。
易简子。
宣和初右武郎廉访使者
靖康元年起居舍人,谏钦宗亲征,罢之。
未几,复除礼部侍郎,迁翰林学士
九月,除尚书左丞,诏副康王使金,假梦兆乞免行,责授单州团练副使新州安置。
建炎四年死于乱。
见《宋会要辑稿》方域五之三三,《三朝北盟会编》卷五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一,《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三。
宋史》卷三五二有传。
胡泳南宋 1138 — 117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8—1175 【介绍】: 吉州庐陵人字季永小字苏郎
胡铨长子。
年六岁,随新州,已能背诵《春秋》,诗人陈元忠目为《春秋》生。
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侍父归庐陵,讲道家塾,学有家法。
孝宗隆兴初右承务郎
中类试,调监淮西江东总领所太平惠民局兼监行宫杂卖场
全宋诗
胡泳(一一三八~一一七五)字季永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铨长子。
孝宗隆兴初右承务郎
乾道七年(一一七一)调监淮西江东总领所太平惠民局兼行宫杂买场。
淳熙二年卒,年三十八。
事见《周文忠集》卷三二《承务郎胡君泳墓志铭》、《宋元学案》卷三四。
何坤载南宋
全宋文·卷八二五九
何坤载度宗时人。
咸淳末合浦,迁知新州
见所撰《新州建置记》。
廖玖宋 1077 — 114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7—1149 【介绍】: 连州桂阳人字粹老
两上魁贡,授徐州教授
后以平蛮功改承奉郎,迁承事宣议郎
历知广新州
月得奉禄,悉付公帑,以备不时之用。
张夔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潮州黄冈镇人字致尧
徽宗政和八年进士
茂名,以荐擢判廉州,迁知新州,前后皆以清节著。
新州时,筑陂潴田,民蒙其利,称为“张侯陂”。
高宗尝书于屏曰:“南有张夔,北有周昕
”卒年九十三。
有《禄隐集》。
黄揆南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三山人字端甫
孝宗淳熙间龙溪县,为政勤敏仁厚,时积弊之后,困匮不支,乃理财抚民,使家给人足。
后升知琼州,民为立生祠。
全宋文·卷六一五七
黄揆字端甫福州永福(今福建永泰)人。
乾道五年进士第
淳熙间南剑州尤溪县,有政绩。
累迁知新州绍熙中琼州
入觐,陈以钞折租之害,朝廷纳之。
官终知荆南府湖北京西安抚使
见道光《福建通志》卷一二六、一四九。
张锡北宋 982 — 104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2—1049 【介绍】: 汉阳人字贶之
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进士
历知南昌县新州
太常博士、知染院
出知东明,自谓所治者三,即恃力、恃富、恃赎。
岁中以治迹闻。
殿中侍御史
出为荆湖北路京东路河北路转运使,擢知河中府
官至翰林侍读学士
有文集。
全宋文·卷三二八
张锡(九八二——一○四九)字贶之,其先京兆(今陕西西安)人,曾祖徙家汉阳(今湖北武汉)
大中祥符元年进士甲科,历知南昌县新州东明县权三司盐铁判官,出为荆湖北路转运使,还判度支勾院,为京东河北转运使侍御史知杂事判大理寺权知谏院度支盐铁副使,知河中府滑州
翰林侍读学士判太常寺国子监
皇祐元年七月卒,年六十八。
欧阳修张公墓志铭》(《欧阳文忠公集》卷三○),《宋史》卷二九四有传。
王履北宋 1080 — 112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0—1127 【介绍】: 开封人字坦翁
以父荫补三班奉职
哲宗元符间,因上书言朝政阙失,编管新州徽宗崇宁中入元祐党籍。
后复官。
钦宗靖康元年,以和议副使出使金,不为所屈,归除相州观察使
又扈从钦宗至金营,遂同被执。
后因痛骂金人被杀。
全宋诗
王履(一○八○~一一二七)字坦翁开封(今属河南)人。
哲宗元符二年(一○九九),以父荫为三班奉职,以元祐党籍罢。
徽宗政和初复为提举北京冀州黄河堤埽勾当公事
五年(一一一五),受高阳关路安抚都总管吴玠辟,充本司准备勾当公事
宣和二年(一一二○),因上书极谏勒停。
五年,监西左藏库
钦宗靖康元年八月,以武翼大夫充使金山西军前使,同年十一月,与李若水等再使军前,议论不屈,与李若水同日被害,年四十八。
事见《三朝北盟公编》卷八二。
王庭圭宋 1080 — 117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0—1172 【介绍】: 吉州安福人字民瞻号卢溪
徽宗政和八年进士
茶陵丞,有能政。
高宗绍兴中胡铨上疏乞斩秦桧等,谪新州庭圭独以诗送行。
绍兴十九年,坐讪谤编管辰州
死,许自便。
孝宗即位,除国子监主簿
乾道中直敷文阁
博学兼通,工诗,尤精于《》。
有《卢溪集》、《易解》、《沧海遗珠》等。
全宋诗
王庭圭(一○八○~一一七二)字民瞻自号卢溪真逸(《诚斋》卷八○《卢溪先生文集序》),吉州安福(今属江西)人。
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调衡州茶陵县
宣和末年退居乡里。
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胡铨上疏斥秦桧,贬岭南庭圭独以诗送,后以此于十九除名编管辰州
二十五年秦桧死,许自便。
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召对,改左承奉郎,除国子监主簿
以年老力辞,主管台州崇道观
乾道六年(一一七○),再召见。
七年,至阙,除直敷文阁,领祠如故。
八年,卒,年九十三。
传世有《卢溪集》,此外著述颇多,均已佚。
事见《省斋文稿》卷二九《王公行状》、本集卷首《王公墓志铭》。
宋史翼》卷七○有传。
 王庭圭诗,以明嘉靖五年梁英刊《卢溪先生文集》五十卷(其中卷一至卷二五为诗,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
校以清李兆洛藏抄本《泸溪文集》二十卷(简称李本、卷一至卷一○为诗,藏上海图书馆)、清同治七年王廉端刊《泸溪集》十六卷(简称王本,卷一至卷八卷诗,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简称四库)。
间采近人傅增湘校语(简称傅校)。
集中杂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依次编为第二十六卷。
全宋文·卷三四○六
王庭圭(一○八○——一一七二)字民瞻号卢溪真逸吉州安福(今江西安福)人。
政和八年进士第,调衡州茶陵丞。
宣和末弃官归,教授乡里。
绍兴中胡铨因上疏乞斩秦桧罢和议安置岭南庭圭以诗送行,有「痴儿不了官中事」之句,指也,坐是除名流辰州
死,许自便。
孝宗召对便殿,除直敷文阁
乾道八年以疾卒,年九十三。
著有《卢溪文集》五十卷、《易解》二十卷、《六经讲义》十卷、《论语讲义》五卷、《语录》五卷、《杂志》五卷、《沧海遗珠》五卷、《方外书》十卷、《校字》一卷、《凤停山丛录》一卷。
周必大直敷文阁王公行状》,胡铨王公墓志铭》(《卢溪文集》附录),《南宋书》卷六三,《宋史翼》卷七。
黄克恭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泉州南安人字彦礼
孝宗淳熙十四年进士
教授循州,讲授不倦。
宁德县,以最闻。
通判广州督师御海寇有绩。
新州,奏减丁米,民德之。
累迁度支驾部郎官奉祠归。
起知兴化郡卒。
王宇北宋
简介
政和八年重和元年(1118)校书郎
宣和二年(1120)著作佐郎
宣和三年(1121)度支郎中
宣和五年(1123)任国子司业
宣和七年(1125)中书舍人
宣和七年(1125)起居舍人
靖康元年(1126)参政10月新州安置。
靖康元年(1126)翰林学士
靖康元年(1126)给事中
靖康元年(1126)吏部侍郎
靖康元年(1126)任礼部尚书
狄栗北宋 990 — 104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0—1045 【介绍】: 潭州长沙人字仲庄
狄棐弟。
以荫补真阳主簿
应城,民无一人为盗。
迁毅城令,以法绳治豪猾,遇水灾发常平仓赈济。
官至大理寺丞,知新州
欧阳修称为廉吏。
石宗昭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越州新昌人字应之
石昼问子。
与从兄石斗文同问学于朱、吕、陆三氏之门。
初为九渊所喜,后惑于异说,九渊骇之,封其异时书问一束,题曰“石应之公案”。
孝宗乾道八年进士
授无为教授,转迪功郎,为新州司户参军
史浩荐升擢,官至侍从
全宋文·卷六二六八
石宗昭字应之号诚斋绍兴府新昌(今浙江新昌)人。
与从兄斗文师朱熹吕祖谦陆九渊
乾道八年进士第,授无为军学教授
丞相史浩荐于朝,改知长洲县
淳熙十六年秘书省正字,改校书郎,出知滁州
庆元初度支郎官,兼实录院检讨官,除枢密院检详文字
后官至福建路提刑
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一之六、选举二二之九,《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万历《新昌县志》卷一○、一一,《宋元学案》卷七七,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五。
宋登科记考
字应之号诚斋
绍兴府新昌县(今浙江绍兴新昌)人。
乾道八年(1172年)进士
释之善南宋 1152 — 1235年9月28日
禅师名之善
吴兴人也。
其先刘姓。
世历膴仕。
自视欿。
然年十三。
志决出尘。
其亲谓之曰。
吾家欬唾青云之上。
若更何慕而欲为。
之善对。
曰欲为佛耳。
其亲恻异。
知不可禁。
乃许受业于齐政沙门
内行纯粹。
人敬爱之。
出入经论。
胸无宿义。
乃遍扣禅坊。
未得究竟。
晚谒佛炤光禅师
辨论风幡公案。
不诺。
固求明破。
示曰。
非风幡话露全机。
千古丛林起是非。
咄者新州卖柴汉。
得便宜是失便宜。
厉声曰。
啊㖿却只恁么。
以杖击曰。
今日与君通一线。
斩钉截铁起吾宗。
自此旬月不下堂
问其故。
曰。
妙喜先师。
担子幸卸肩矣。
历衡湘。
庐岳
保养圣胎。
妙高峰下。
叠柴为室。
不谋宿舂。
一住十载。
时以妙峰尊宿称之尝咏曰。
庐陵米价报君知。
浩浩尘中识者稀。
回首不知何处去。
白云流水共依依。
又曰。
有时笑兮有时哭。
调高和寡难拘束。
一派清音彻九天。
风前谁解联芳躅。
邻山座主
自负妙悟楞严。
携数徒属访善揖坐相视移时。
座主曰。
昨见大慧
有八还颂曰。
春至自开花。
秋来还落叶。
黄面老瞿昙
休摇三寸舌语虽工俏。
但未出经意耳。
蓦召座主
座主应诺。
曰经意且止。
还出得大慧老人意么。
座主咿唔莫措。
呵呵大笑而起。
座主归避席数月。
复具师弟。
礼请益于。
示偈曰。
没弦琴上无私曲。
一曲弹来转辘辘。
断崖流水少知音。
六六不成三十六。
东游雁山
阐法于临海
慧因洪福
迁万年。
乃示众曰。
久参高士。
眼空四海。
鼻孔撩天。
见也见得。
亲说也说。
得亲行也行。
得亲用也用。
得亲只是未识。
老僧拄杖子在。
何故将成九仞之山。
不进一篑之土。
是时善之名满江南
卒退休皋亭
道俗仍以明州瑞岩居。
居无何。
平江晋陵请符叠至。
任缘而应。
不执可否。
既久领众事。
法令益略。
衲子益新。
及却天童赴灵隐
盖暮年也。
虽檀旋憧憧。
仍萧然一衾室中。
长物竹篦禅杖而已。
端平二年
自题小像。
龙济宗鍪
复诫诸弟子曰。
像法垂
名利根深。
如象没深泥。
珠沉巨海。
识浪尘缘。
终无了日。
我为僧七十馀载。
目之所到。
耳之所闻。
卫护法门。
隐忍受垢者。
间或有之求。
其不奉明诏。
不接公卿。
如寒岩枯木。
确不可回者鲜矣。
人但知法门繇显而盛。
殊不知繇盛而衰。
故有缘之功于法门者。
其功一时也。
无缘之功于法门者。
其功万世也。
谚云。
庭前生瑞草。
好事不如无。
又岂谬哉。
九月二十八日
书偈趺坐。
瞑目而寂。
寿八十四。
僧夏七十有一。
火浴。
舍利无数。
门人善珍
号藏叟
丐清之郑公为铭。
塔于灵隐之西冈。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五
释之善,字妙峰,姓刘氏,吴兴人
佛照光鄮山,照举风幡语,妙峰直截了当,机锋不让,遂印可,赠偈曰:“今日与君通一线,斩钉截铁起吾宗。
”乃游匡庐,面壁妙高峰下十载,出世慧因洪福、万年诸刹。
会天童虚席,时郑清之秉钧轴,谓非妙峰莫属,勉其行,妙峰答曰:“老僧踰耄矣,尚夜行不休乎?
“郑公高之。
晚住灵隐,上堂云:“久参高士,眼空四海,鼻孔撩天,见也见得亲,说也说得亲,行也行得亲,用也用得亲,只是未识老僧拄杖子在。
何以故?
将成九仞之山,不进一篑之土。
”妙峰平生善诱,一经指授,辄神融意悟。
端平二年九月示寂,寿八十四,腊七十一。
荼毗,舍利不可数计,塔灵隐西冈,郑清之为之铭。
崔颐北宋
全宋文·卷一○九七
崔颐仁宗时人。
见所撰《新州郡守题名记》。
高登南宋 ? — 114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8 【介绍】: 漳州漳浦人字彦先号东溪
徽宗宣和间太学生
金兵南下时,与陈东等上书乞斩蔡京等六贼。
廷臣复建和议,夺种师道李纲兵权,再次诣阙上书,力言和议之非。
高宗绍兴二年进士第,廷对极言时政,授富川主簿
召赴都堂审察,又上疏万言及《时议》六篇。
静江府古县,不屈豪强,不阿权贵。
终为秦桧所忌,编管容州
卒年五十余。
有《东溪》。
全宋诗
高登(?
~一一四八),字彦先学者称东溪先生漳浦(今属福建)人。
徽宗宣和间太学生
钦宗靖康初陈东等诣阙上书,乞斩蔡京童贯等六贼。
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廷对时力陈时政缺失,试官忌其直,调富川县主簿
八年召赴都堂审察,又上书万言及时议六篇,秦桧恶其讥己,授静江府古县
古县为父旧治,郡守胡舜陟讽为父建祠,拒不应,遂诬以事入静江狱,会舜陟死而免。
十四年,为潮州归善,因所出秋试题触怒秦桧,编管容州
十八年卒。
著有《东溪》,已佚。
今传明嘉靖林希元重编本《东溪先生集》,仅上下两卷,已非其旧。
事见《晦庵》卷七九《漳州州学东溪先生高公记》、《东溪》附录《东溪先生言行录》,《宋史》卷三九九有传。
 高登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东溪集》(据林希元重编本)为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东溪》(简称小集本)。
另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三九五九
高登(?
——一一四八),字彦先学者称东溪先生漳州漳浦(今福建漳浦)人。
徽宗时太学生
宣和七年十二月,金兵南下,与陈东上书乞斩六贼。
次年京师开封被困,因钦宗谋割地求和,并夺李纲种师道兵权,又与陈东率军民数万伏阙上书,力言和议之非。
绍兴二年进士,廷对,有司恶其直,授富川主簿
新兴
召赴都堂审察,遂上疏万言及《时议》六篇。
静江府古县,拒绝为秦桧父建祠,被诬下狱。
归善,以考试命题忤秦桧,编管容州
有《东溪》行世。
见《宋史》卷三九九本传。
翁点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兴化军莆田人字沂伯
孝宗乾道间进士
湖南转运判官,奏请弛本道酒税。
后为江东提点刑狱,时常平使者行役法,民诉不便,乃贻书言之,因得免。
宁宗开禧初召赴临安,上章忤韩侂胄,安置新州,卒。
张元干宋 1091 — 117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1—约1175 【介绍】: 福州长乐人字仲宗号芦川老隐又号真隐山人
徽宗政和宣和间,以词名。
钦宗靖康元年李纲任亲征行营使,为属官。
南渡后耻与秦桧同朝,弃官归。
高宗绍兴中因作送胡铨及寄李纲词,激怒,除名。
有《归来集》、《芦川居士词》。
全宋诗
张元干(一○九一~一一六一)字仲宗号真隐山人芦川居士永福(今福建永泰)人。
早岁随父宦游,尝从徐俯学诗。
徽宗政和间上舍释褐。
宣和七年(一一二五)陈留县
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东京留守兼亲征行营使李纲辟,旋与同日遭贬。
金兵陷汴,避难吴越间。
高宗建炎中起为将作监抚谕使,随高宗避兵明州,因事得罪,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右朝奉郎致仕。
十二年胡铨上书乞斩秦桧,贬新州编管,元干福州作《贺新郎》词壮其行。
二十一年,坐作词事追赴临安大理寺,削籍除名。
三十一年卒,年七十一。
元干宋代著名爱国词人,词风豪壮,其子靖裒刻为《芦川居士词》二卷传世。
又有《芦川归来集》十五卷、附录一卷,已残。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增辑为《芦川归来集》十卷。
事见今人曹济平张元干年谱简编》、王兆鹏《张元干年谱》。
 张元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芦川归来集》为底本,校以清抄残本(存六卷,其卷六、七为诗,简称残本,藏北京图书馆),酌校一九七八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简称排印本)。
新辑集外诗附编卷末。
词学图录
张元干(1091-1170) 字仲宗自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
福州人
辛派词人先驱。
有《芦川归来集》、《芦川词》。
全宋文·卷四○○五
张元干(一○九一——一一六一)字仲宗号芦川老隐又号真隐山人福州永福(今福建永福)人。
政和中太学上舍释褐。
靖康初李纲行营属官,抗击金兵。
南渡后官至将作少监
耻与奸佞同朝,四十一岁遂致仕。
绍兴中,坐以词送胡铨,得罪除名。
绍兴三十一年卒,年七十一。
见王兆鹏《张元干年谱》(南京出版社一九八九年版)。
元干工诗词,著有《芦川归来集》、《芦川词》一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