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释师律唐末宋初 884 — 964年1月23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姓贾氏
范阳人
唐丞相魏国公耽之裔孙。
年十五。
即于悯忠寺
礼贞涉为师。
而落发焉。
既圆具足。
乃南游。
咨扣心要。
自唐季都
天下之人。
率以为归。
之戾止。
士大夫莫不宗仰。
因营构夷门山中。
以阐所学。
诏以纪年。
扁其寺曰开宝。
命服徽号。
荣宠多矣。
视之蔑如也。
乾德二年正月二十三日
召门人垂训而终。
春秋八十一。
法腊六十二。
太平兴国五年三月
迁舆。
葬于北部鵔鸃之原。
进士贾守廉。
铭其塔。
释师律
茫阳人也。
姓贾氏
大丞相魏国公耽之后。
唐书有传。
弱龀端谨不与群童斗伎。
裁十五岁于悯中寺落发。
礼贞涉为师。
严肃垂勖所履不出边幅之外。
涉默异之曰。
不可屈身下位而抑其名节乎。
比丘已可去游方。
奉训南逝得其禅要。
回锡故乡。
时梁世迨大周朝。
其间帝王重臣率皆宗仰。
居于夷门山旧封禅也。
营构乎殿宇圣仪
丰厨秘藏供僧饶羡。
约勒后生别院翕如罔违彝宪
朝廷以紫衣徽号用旌厥德。
视之蔑如也。
一日谓弟子庶几曰。
吾无愿不报厥龄欲颓。
汝宜知之。
勿俗情而悲悼也。
乾德二祀正月二十三日而终。
春秋八十一法腊六十二。
太平兴国五年三月
改葬于北部浚仪之原。
进士贾守廉为塔铭焉。
论曰。
佛出于世经译于时。
大要在乎果因。
所推归乎罪福。
罪也者下三涂之阶陛也。
福也者上诸圣之阶陛也。
阶陛是同上下有异耳。
此命章曰兴福者。
乃欲利他焉。
如秤低昂如室明暗。
则知二事必不同时。
又类薰莸不同器而藏。
尧桀不同国而治也。
凡夫气分唯说罪多。
圣者品流但闻福厚。
顺性故易造。
逆意故难修。
修有多门行有众路。
大约望檀波罗蜜多令度无极也。
始则人天福行。
施食与浆桥梁义井。
次则轮王行中下品善。
上品十善者则梵天福也。
一造偷婆。
二补修故寺。
三请佛转法轮。
次则二乘净福
同三品善止自利功强耳。
次究尽位福
乃成二严。
庄严相。
好从三轮无碍见万法体空。
获利殊多尽未来际。
夫如是福之广矣大矣。
乃知圣者为福则易尔。
何耶。
纯净之故也。
凡夫则反是易薰染之故也。
是以佛亦为穿针之福。
知福不宜厌焉。
连然燎迦叶蹋泥。
无尽意贡璎珞宝珠。
婆罗分僧卧具。
伊皆大人有作圣者权方。
欲其因罪不厌除福不厌取。
矧以教传岭外法布中原年所弥深持渐薄。
内众修福就彼持门。
先哲息愆其忏法矣。
夫修理忏也淡虑观心。
心无所生生无所住。
当尔之时顺违无相则罪灭福生之地也。
事忏也心凭胜境。
境引心增。
念念相资绵绵不断。
礼则五轮投地。
悔则七聚首心。
或期瑞而證知。
乃见罪灭之相也。
昔者齐太宰作净住法。
梁武帝忏六根门。
澄照略成住法图。
真观广作慈悲忏。
至乎会昌年内。
玄畅大师请修加一万五千佛名经。
是以两京礼经则口唱低头。
檛磬一声谓之小礼。
自淮以南民间唯礼梁武忏以为佛事。
或数僧呗𠽋歌赞相高。
谓之禳忏法也。
其有江表水忏法者。
悔其滥费过度之愆。
此人伪造非真法也。
又有敩古人逐字礼华严法华经。
以为礼无漏法藏也。
由此有四众之徒于字上安南无字下安佛。
诚叨滥也。
有倡言曰。
但务生善唯期灭罪。
何判为非邪。
通曰。
翻译之后传行已来。
若天上之恒星。
如人形之定相。
或别占一座便曰客星。
或新起肉隆乃为胼赘者耳。
君不见春秋夏五邪。
郑杜诸家岂不能添月字乎。
盖畏圣人之言。
成不刊之典。
不敢加字矣。
夫子曰。
吾犹及史之阙文。
将知佛教还可加减否。
慧严重译泥洹经加之品目。
忽梦神人怒责声色颇厉。
曰涅槃尊经何敢辄尔轻加斟酌。
是知兴福不如避罪。
斯言允矣。
今则不勤课励靡事增修。
因搜颖脱之数员。
责显盂安之三宝。
就今有作何代无人。
京兆开乎海池
终南建乎兰若。
铸大悲之铜像。
相国之伽蓝。
代病利人。
或护生掘土。
铸钟感瑞。
立刹参云。
刻像繁多。
修台浩博。
披榛平田之梵宇。
脱样阿育之浮图。
刊石为经鸠财立
或治病于井络。
或化人于鄜畤。
如斯人也入殊邦之乡导。
合二姓之良媒。
日月伏根照洞庭之幽暗。
乾坤玄凿开混沌之窍端。
博哉。
续运长矣。
公羊子有之曰。
是上之乎下也。
诗云。
尔之教矣。
民胥效矣。
愿吾徒望上而学之。
令仁祠圣像无坠于地者也。
张友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光化军乾德人字义祖号存诚子
张士逊子。
杜门不治家事,学书三十年不辍,遂以书名。
神宗评其草书为宋朝第一。
王自中南宋 1140 — 119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0—1199 【介绍】: 温州平阳人字道甫,一作道夫号厚轩
孝宗淳熙五年进士
累官严州分水
十年,召赴都堂,献强兵安边之策,为孝宗赏识,拟超迁,为朝列所忌而罢。
后知信州
光宗时兴化军,寻卒。
有《王政纪原》、《列代年纪》、《孙子新略注》、《厚轩集》。
全宋诗
王自中(一一四○~一一九九)字道甫平阳(今属浙江)人。
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进士,调舒州怀宁主簿
籍田令,知光化军信州
宁宗庆元五年卒,年六十。
事见《止斋先生文集》卷五○《王道甫圹志》。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五八○○
王自中(一一三四——一一九九)字道甫温州平阳(今浙江平阳)人。
少负奇气,傲岸自持,乾道四年尝伏阙上言,因坐斥徽州
淳熙中进士第,为怀宁主簿严州分水
枢密使王蔺荐于朝,召赴都堂,反覆陈数百言,为朝列所忌,除知光化军,改知信州
光宗时主管冲佑观,起知邵州
庆元五年八月卒,年六十六(《宋史》作六十)。
著有《王政纪原》三卷、《历代年纪》十二卷、《孙子新略注》、《厚轩集》五卷。
魏了翁《宋故耤田令知信州王公墓志铭》(《鹤山大全集》卷七六)。
宋史》卷三九○有传。
主要活动
  • 1178年,进士
  • 1191年-1192年,江南东路信州(上饶),信州知州
  • 1199年,福建路兴化军(莆田),兴化军知军,6月放罢
张士逊北宋 964 — 104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4—1049 【介绍】: 光化军乾德人字顺之号退傅
太宗淳化三年进士
历任监察御史侍御史
仁宗时枢密直学士判集贤院
天圣六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曹汭狱事起,得罪太后,遂罢知江宁府
明道初再入相,次年坐事罢,出判许州,徙河南府
宝元初,复入相,封郧国公
康定年间,朝廷多事,机务悉委之,但无所建明,为谏官韩琦所论,封邓国公致仕
卒谥文懿
全宋诗
张士逊(九六四~一○四九)字顺之阴城(今湖北老河口)人。
太宗淳化中进士,为郧乡主簿,除射洪
侍御史,历江南广东河北转运使
真宗天禧四年(一○二○)枢密直学士判集贤院
五年,擢枢密副使(《东都事略》卷五二本传)。
仁宗天圣六年(一○二八)礼部尚书同平章事
七年,以刑部尚书江宁府
明道元年(一○三二)复拜同平章事
二年,出判河南府
宝元元年(一○三八)复拜同平章事
康定元年(一○四○)以太傅致仕。
皇祐元年卒,年八十六。
谥文懿
有《应制》、《春坊》、《杂文》等文集十种,《宋史·艺文志》著录晏殊张士逊《笑台诗》一卷,均佚。
事见《文恭》卷四○《太傅致仕邓国公张公行状》,《宋史》卷三一一有传。
今录诗二十首。
全宋文·卷一九九
张士逊(九六四——一○四九)字顺之光化军乾德(今湖北光化西北)人。
淳化中进士,调郧城主簿,迁射洪,改襄阳,历江南广东河北转运使
累迁尚书左丞
天圣六年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罢知江宁府,移许州
明道初复入相,坐事罢,出判许州,徙河南府
宝元元年再入相,时朝廷多事,以老病无所建明,为韩琦所论,乃拜太傅封邓国公致仕
皇祐元年卒,年八十六,谥文懿
宋史》卷三一一有传。
主要活动
  • 992年,进士
  • 1001年-1008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监察御史
  • 1008年-1009年,江南路昪州(待考),江南路转运使
  • 1009年-101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殿中侍御史
  • 1011年-1012年,广南东路广州(广州市),广南东路转运使
  • 1016年,河北路大名府(河北省大名县),河北路转运使
  • 1019年-102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司农寺
  • 1019年-1021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审官院
  • 102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太子宾客
  • 102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太子詹事
  • 1020年-1021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审刑院,1021年1月迁枢密副使
  • 1021年-1028年,京畿路汴京(开封),枢密副使,1028年3月加礼部尚书、同平章事
  • 1028年-104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宰相,1029年2月出知江宁府1033年4月以左仆射判河南府1040年5月罢守太傅,进封邓国公
  • 1029年-1030年,江南东路江宁府(南通),江宁府知府兼安抚使,1030年8月改知许州,9月4日召赴阙
  • 1030年-1035年,京西北路许州(许昌),许州知州
  • 1033年-1038年,京西北路河南府(洛阳),河南府知府兼安抚使,士逊未赴,改许州
游九言南宋 1142 — 120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2—1206 【介绍】: 建宁建阳人字诚之号默斋先生
初名九思
十岁为文斥秦桧
张栻学,举江西漕司进士及第
古田,入监文思院
张栻广西,辟为幕僚
庆元党禁时,作《上元县明道祠记》,痛讥权臣。
宁宗开禧初,为淮西安抚机宜,寻知光化军,充荆鄂宣抚参谋官
卒谥文靖
有《默斋遗稿》。
全宋诗
游九言(一一四二~一二○六)初名九思字诚之号默斋建阳(今属福建)人。
早年从学张栻,以祖荫入仕,曾举江西漕司进士第一
古田江州录事参军,沿海制司干官
孝宗淳熙十五年(一一八八)监文思院上界(《宋会要辑稿》食货六八之八九)。
后入张栻广西江陵帅幕,以不附时相罢。
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起为江东抚干,调全椒,以不便养亲丐祠。
开禧初,辟为淮西安抚司机宜文字,又以不附韩侂胄罢。
二年卒,年六十五(同上书礼五八之九九)。
有语录诗文集,已佚,后人辑为《默斋遗稿》二卷。
事见《永乐大典》卷八八四三引《建安志》。
 游九言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默斋遗稿》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六三一○
游九言(一一四二——一二○六)字诚之号默斋建宁府建阳(今福建建阳)人,初名九思
张栻学,举江西漕司进士第一
初任古田淳熙初监文思院上界
张栻广西,辟为幕僚
开禧初,为淮西安抚机宜,寻知光化军,充荆鄂宣抚司参谋官。
开禧二年卒,年六十五。
端平中特赠直龙图阁谥文靖
其著作今存《默斋遗稿》二卷,盖后人掇拾而成。
见《宋史翼》卷二五,《宋元学案补遗》卷七一,《宋会要辑稿》食货六八之八九。
欧庆北宋 966 — 102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6—1029 【介绍】: 襄州乾德人字贻孙
以同《三礼》出身,授湘潭主簿
陈州司法参军彭州军事推官,知永春县
为人忠信,居官廉平
及卒,欧阳修为表其墓。
王绹宋 1074 — 113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4—1137 【介绍】: 开封人,晚寓居昆山字唐公
审琦五世孙。
徽宗崇宁五年上舍进士第
累迁博士,仕两学十余年。
宣和中中书舍人,迁给事中
寻请宫祠
钦宗靖康中起知寿春府,谕遣溃卒,秋毫无犯。
高宗建炎初御史中丞,金人入侵,具陈攻守之策,宰相不能用。
三年,拜参知政事,议不合求去。
绍兴三年,除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有惠政。
为人刚正有守,立朝无所阿附,号称贤相。
卒谥文恭
有《论语解》、《孝经解》、《群史编》、《内典略录》、《进读事实》等。
全宋诗
王绹(一○七四~一一三七)字唐公开封(今属河南)人。
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赐上舍第,授含山县,易光化
太学博士十馀年。
宣和二年(一一二○),为秘书少监
三年,试中书舍人
给事中六年知贡举
钦宗靖康中,起知寿春府
高宗即位,迁礼部侍郎权直学士院,后兼侍讲,拜御史中丞
工部尚书
建炎三年(一一二九),除参知政事御营副使
四年,罢参知政事,居会稽
未几,起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
提举洞霄宫,徙居吴门
绍兴七年卒,年六十四。
事见宋张守毗陵》卷一三《资政殿大学士左光禄大夫王公墓志铭》。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三一三五
王绹(一○七四——一一三七)字唐公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审琦五世孙。
崇宁五年上舍第,授和州含山
历任学事,迁博士,擢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徙给事中,知宣和六年贡举。
提举西京崇福宫,起复知寿春,再除给事中,迁礼部侍郎权直学士院
建炎二年参知政事
与时相议不合,复奉祠去,绍兴三年除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
七年十月卒,年六十四。
著有内外制四十卷、《进读事实》五卷、《论语解》三十卷、《孝经解》五卷、《群史编》八十卷、《内典略录》一百卷。
事见张守左光禄大夫王公墓志铭》(《毗陵》卷一三),《宋宰辅编年录》卷一四,《淳祐玉峰志》卷中。
主要活动
  • 1116年-1119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礼部郎中
  • 112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国子司业
  • 1120年-1121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秘书少监
  • 1121年-1124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中书舍人,1123年为何出现两次?1124年为何出现两次?
  • 1122年-1124年,京畿路汴京(开封),起居郎
  • 1123年-1127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给事中
  • 1126年-1127年,淮南西路寿春府(寿县),寿春府知府
  • 1127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翰林学士
  • 1127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礼部侍郎
  • 1128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翰林学士
  • 1128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礼部侍郎
  • 1128年-1129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礼部尚书
  • 1128年-1129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工部尚书
  • 1129年-1130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参政,1130年5月罢参知政事
  • 1130年-1132年,江南西路兴国军(阳新),兴国军知军,1132年闰4月在任言事
  • 1132年-1134年,两浙东路绍兴府(绍兴),绍兴府知府
王惟正北宋 972 — 1042
全宋诗
王惟正(九七二~一○四二)字晦蒙太原(今属山西)人。
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进士,授瀛州司户参军光化军判官
历知、雅、、德诸州及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升广南西路转运使
又知解州晋州,为江东转运使,充三司户部判官
仁宗庆历二年卒,年七十一。
事见《蔡忠惠集》卷三八《尚书主客郎中王君墓志铭》。
今录诗二首。
主要活动
  • 998年,进士
  • 1012年-1042年,河东路绛州(山西省新绛县),绛州知州
  • 1026年-1028年,荆湖南路潭州(湖南省长沙市),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公事
  • 1028年-1030年,广南西路桂州(桂林市),广南西路转运使
  • 1030年,永兴军路解州(解州镇),解州知州
  • 1030年-1031年,河东路晋州(山西省晋城市),晋州知州
  • 1032年-1034年,江南东路昪州(待考),江南东路转运使
  • 1035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户部判官
  • 1037年-1038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三司理欠凭由司
  • 1038年-1039年,淮南东路亳州(亳州市),亳州知州
  • 1041年,京东东路密州(诸城市),密州知州
胥偃北宋 983 — 103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潭州长沙人字安道
真宗大中祥符五年进士
历知开封县,为考官试进士,既弥封,辄发视,择有名者居上,坐降官,监光化军酒。
后起通判邓州,累迁工部郎中,为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
因爱欧阳修文,召置门下,以女妻之。
初未仕时,家有良田数十顷,既贵,悉分与族人。
以清节为时名臣。
全宋诗
胥偃字安道长沙(今属湖南)人。
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进士,授大理评事通判湖、舒二州。
景祐初知制诰
后迁工部郎中,入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
卒年五十七。
事见《隆平集》卷一四,《宋史》卷二九四有传。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83—1039 宋人
字安道长沙(今属湖南)人。
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进士第,授大理评事通判湖、舒二州,累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
欧阳修即其婿。
宋史》卷二九四有传。
全唐诗》收其《梦中诗》2句,系误作唐人收入。
全宋文·卷三五八
胥偃(九八三——一○三九)字安道潭州长沙(今湖南长沙)人。
大中祥符五年进士甲科,授大理评事通判湖、舒二州,直集贤院同判吏部南曹知太常礼院,再迁太常丞、知开封县
降监光代军酒,起通判邓州许州,徙知汉阳军
判三司度支勾院修起居注
累迁尚书刑部员外郎知制诰,迁工部郎中,入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
宝元二年卒,年五十七。
尝爱欧阳修文,召置门下,妻以女。
宋史》卷二九四有传,又见《欧阳文忠公外集》卷一八《与刁景纯书》宋人校语,《隆平集》卷一四。
主要活动
  • 1012年,进士
  • 1027年-1028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三司度支勾院
  • 1032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修起居注,8月为正旦使
  • 1033年-1037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制诰,1034年4月知杭州市1037年闰4月拜翰林学士
  • 1037年-1039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翰林学士,1039年8月卒
  • 1038年-1039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开封府尹兼安抚使
卢察北宋 985 — 1039
全宋诗
卢察(九八五~一○三九)字隐之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真宗景德二年(一○○五)进士,授复州司士参军
仁宗天圣元年(一○二三),由知彭山县移官襄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一、一○一)。
入为太子中舍殿中丞
景祐间水部司员外郎
终通判河南府事。
宝元二年卒,年五十五。
有文集三十卷,不传。
事见《河南》卷一六《卢公墓志铭》。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三三二
卢察(九八五——一○三九)字隐之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多逊子。
景德二年进士,授复州司士参军
累调乾德襄阳二县主簿夔州奉节,改泉州观察推官,迁大理寺丞
登朝为太子中舍殿中丞国子博士,入尚书省水部司门员外郎
历知河南密、江陵公安彭州永昌三县,天圣九年蒙州,后为白波发运判官,终通判河南府
宝元二年八月卒,年五十五。
著文集三十卷、《晦书》一卷、《灵感志》三卷、《孙子注》三卷。
尹洙河南先生文集》卷一六《卢察墓志铭》。
主要活动
  • 1005年,进士
赵匡胤五代至宋初 927 — 976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赵匡胤 太祖 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神德皇帝 960年—976年
建隆 960年—963年十一月 南唐元宗李璟,李煜;吴越忠懿王钱俶;荆南侍中高保勗、高继冲用此年号,148,157
乾德 963年十一月—968年十一月 南唐后主李煜、吴越忠懿王钱俶、高丽用此年号,148
开宝 968年十一月—976年 九年十月宋太宗即位沿用。南唐后主李煜、吴越忠懿王钱俶用此年号,148,16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7—976 【介绍】: 即宋太祖
世为涿州人,生于洛阳
后周,官至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
恭帝显德七年,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改元建隆
在位期间,先后攻灭荆湖、后蜀、南汉、南唐诸国。
选用将领驻守北方要地,防御契丹
削夺禁军和藩镇兵权,以文臣带京官衔,任知州知县,代军人掌地方政权。
转运使,分掌地方财权,并监察地方官。
参知政事副相,并以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分散宰相权力。
又兴修水利,奖励农桑。
在位十七年,中央集权加强。
因重文轻武、偏重防内,导致积弱局面形成。
全宋文·卷一
宋太祖赵匡胤(九二七——九七六),世为涿郡(今河北涿县)人,生洛阳夹马营中。
后汉乾祐元年,应募为郭威部属
后周,补东西班行首,累官殿前都指挥使,拜定国军节度使。
后周显德六年,升殿前都点检
恭帝即位,改归德军节度使
七年,率兵拒北汉、契丹兵,至陈桥驿,将士大噪,拥之南还,受周禅,即帝位,国号宋。
李筠李重进之叛,继灭荆湖、后蜀、南汉、南唐,并于开宝二年亲征北汉
五代节镇过重、君弱臣强之弊,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以文臣知州,以朝官知县,以京朝官监临财赋,又置转运使通判,遂使兵权、财权、司法权尽归朝廷。
在位十七年,年号三:建隆乾德开宝
见《宋史》卷一至卷三《太祖纪》。
张全操
全宋文·卷四九
张全操江东(今江苏浙江一带)人。
乾德四年光化军开宝中青州
后迁比部郎中
慷慨敢言边事,太祖甚宠遇之,命知灵州,委以边事。
而乃扰戎生事,太宗大怒,召下狱,决杖流海岛。
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一八,《宋史》卷二九六《杨澈传》。
主要活动
  • 969年-973年,京东东路青州(青州市),青州知州
  • 974年-976年,陕西路灵州(灵武),灵州知州,976年2月在任
高保寅宋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陕州峡石人字齐巽
五代时荆南国君高保勖弟。
后晋天福七年以荫授太子舍人
宋兴,入觐汴京太祖召对便殿,授掌书记,遣还。
尝劝兄率诸国奉土归宋,不听。
宋师伐武陵保寅奉牛酒犒军,太祖嘉之,授将作监
开宝五年怀州
太宗时历知汝二州,改光化军
能奖拔人才。
卒年六十八。
主要活动
  • 964年-966年,淮南东路宿州(宿州市),宿州知州
  • 972年-979年,河北路怀州(河南省沁阳市),怀州知州
  • 980年-981年,永兴军路同州(大荔),定国军节度使,981年卒
  • 985年-988年,京西北路汝州(汝州市),汝州知州
徐介北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全唐诗》收《耒阳杜工部祠堂》诗1首,列世次爵里无考作者。
徐介,字之休,阳翟(今河南禹州)人。
宋仁宗时历任乾德同监西溪盐仓,改著作佐郎,官至屯田郎中(或员外郎)。
有诗集,已失传。
其诗清苦平淡,为欧阳修王得臣所称赏。
事迹散见《麈史》卷中、《青琐高议》前集卷九《忠惠》卷九。
全唐诗》误作唐人收入。
宋诗纪事》卷二五收徐介此诗。
李允北宋
全宋文·卷一○三二
李允屯田员外郎李宏子。
景祐三年以父荫录为郊社斋郎皇祐五年知谏院
尝以国子博士光化军
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八、一七四,《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三《荐李允光化军劄子》。
韩纲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开封雍丘人
韩亿子。
尚书水部员外郎
仁宗庆历中光化军,性苛急,不能抚循士卒,军校邵兴率众激变,弃城而逃,因除名,编管英州
戴国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光化人
仁宗庆历间进士
仕终屯田郎中
忠信孝悌,为欧阳修所称。
主要活动
  • 仁宗庆历间,进士
王逢北宋 1005 — 106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5—1063 【介绍】: 太平当涂人字会之
少举进士不第,讲学苏州,从学者数百人。
晚岁登第,补南雄州军事判官
归为国子监直讲陇西郡王教授驸马李玮从其学。
为之求迁官,坚辞不受。
太常博士通判徐州,未至而卒。
有《易传》、《乾德指说》、《复书》。
全宋文·卷六三七
王逢(一○○五——一○六三)字会之太平州当涂(今安徽当涂)人。
初举进士不中,教授生徒于苏州
后以进士起家,补南雄州军事判官,为国子监直讲陇西郡王教授
久之,以太常博士通判徐州
未赴任,于嘉皊八年正月卒,年五十九。
喜著书,有《易传》十卷、《乾德指说》一卷、《复书》七卷。
王安石王会之墓志铭》(《临川集》卷九三),《宋史》卷四四三本传。
杨畋北宋 1007 — 106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7—1062 【介绍】: 沂州新泰人字乐道
出生将门。
进士
累迁大理寺丞、知岳州
仁宗庆历间殿中丞提点湖南刑狱,镇压瑶族唐和起事。
侬智高起事时,除广南东、西路体量安抚、经制贼盗,以兵败连贬知鄂州光化军邠州
后复为起居舍人河东转运使,累官龙图阁直学士知谏院
有《新泰集》。
全宋文·卷六六二
杨畋(一○○七——一○六二)字乐道沂州新泰(今山东新泰)人。
进士及第,授并州录事参军
历知岳州湖南提点刑狱、知随州,累官起居舍人知谏院
经制湖南贼盗无功降官。
后起为河东转运使三司户部副使,迁吏部员外郎
嘉祐中,擢天章阁待制,判吏部流内铨,知制诰
龙图阁直学士,复知谏院
嘉祐七年卒,年五十六。
出将家,折节喜学问,为士大夫所称。
有《新泰集》二十卷。
宋史》卷三○○有传,又见王安石新泰集序》(《临川集》卷八四),苏辙杨乐道龙图哀辞叙》(《栾城集》卷一八),《楚纪》卷五二。
主要活动
  • 进士
  • 1042年-1043年,荆湖北路岳州(岳阳市),岳州知州,1043年1O月提点荆湖南路刑狱
  • 1043年-1045年,荆湖南路潭州(湖南省长沙市),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公事
  • 1045年-1047年,江南东路太平州(当涂),太平州知州,12月知太平州
  • 1049年,荆湖北路澧州(湖南省澧县),荆湖北路提点刑狱公事
  • 1049年-105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户部判官
  • 1052年-1053年,荆湖北路鄂州(武昌),鄂州知州,1053年1月知光化军
  • 1052年-1062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谏院,1062年5月卒
  • 1053年-1055年,永兴军路邠州(彬县),邠州知州
  • 1055年-1056年,河东路潞州(山西省长治市),河东路转运使
  • 1056年-1058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户部副使
  • 1058年-106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吏部流内铨
  • 1059年-106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制诰
  • 106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三班院
欧阳修北宋 1007 — 107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7—1072 【介绍】: 吉州庐陵人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
欧阳观子。
少贫,从母郑氏学。
仁宗天圣八年进士
西京推官,与尹洙梅尧臣以歌诗唱和。
景祐间馆阁校勘,作文为范仲淹辩,贬夷陵
庆历中知谏院,改右正言知制诰,赞助新政
新政失败,上疏反对罢范仲淹政事,出知、颍等州。
召为翰林学士
嘉祐二年知贡举,倡古文,排抑“太学体”,文风大变。
五年,擢枢密副使次年参知政事
英宗初,以尊英宗濮王为皇,起濮议之争。
神宗立,请出知蔡三州
以反对王安石新法,坚请致仕。
能诗词文各体,为当时古文运动领袖,后人称唐宋八大家之一。
平生奖掖后进,曾巩王安石苏洵父子俱受其称誉。
亦擅史学,与宋祁新唐书》,自撰《新五代史》。
有《欧阳文忠公集》、《集古录》、《六一词》等。
全宋诗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
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
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
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为峡州夷陵
四年,移乾德
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
康定元年(一○四○),复馆阁校勘
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
四年,为河北都转运使
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为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
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
五年,拜枢密副使
六年,进参知政事
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为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亳州
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
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
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
谥文忠
有《欧阳文忠公集》。
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
宋史》卷三一九有传。
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为底本。
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曾校)。
底本系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
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證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
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词学图录
欧阳修(1007-1072) 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
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宋史》有传。
有《新五代史》、《集古录》、《欧阳文忠集》、《六一词》。
全宋文·卷六六三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幼孤力学,天圣八年进士,任西京留守推官
景祐初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
范仲淹谪降事致书责谏官高若讷,贬峡州夷陵,移光化军乾德
康定初召还复职,庆历间知谏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出为河北都转运使
以支持「庆历新政」,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
至和初召为翰林学士唐书》。
累擢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治平末,出知亳州
神宗立,徙知青州
议青苗法与王安石异,再徙蔡州
熙宁四年致仕归明年卒于汝阴,年六十六,谥文忠
尝集三代以来金石铭刻为一千卷,撰《新唐书》纪、志、表七十五卷,《五代史》七十四卷,《诗本义》十四卷,后人集其文为一百五十三卷。
吴充撰行状、韩琦撰墓志铭,《宋史》卷三一九有传。
主要活动
  • 1030年,进士
  • 1030年-1033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市),试秘书省校书郎、充西京留守推官,五月,授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充西京留守推官
  • 1033年,京西北路河南府洛阳(河南洛阳市),礼部贡举,五月四日,诏礼部贡举
  • 1033年-1034年,京西北路河南府洛阳(河南洛阳市),礼部贡举、承奉郎,此月,进阶承奉郎
  • 1034年-1036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市),宣德郎、试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充镇南军节度掌书记、馆阁校勘,本年闰六月二十八日,授宣德郎、试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充镇南军节度掌书记、馆阁校勘,有谢书
  • 1036年-1037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市),夷陵县令,贬官夷陵令。至二十八日启程
  • 1037年-1039年,荆湖北路峡州夷陵(湖北宜昌市),光化军乾德县令,移光华军乾德令。尚未成行
  • 1039年-1040年,京西南路光化军乾德(湖北老河口市),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充镇南军节度掌书记、权武成军节度判官厅公事,亁德任满,将授武成军(河北滑州)节度判官厅公事
  • 1040年,京西北路滑州(河南滑县),馆阁校勘,范仲淹举荐欧阳修为经略府掌书记,欧阳修作答范仲淹书,解释辞命之缘由
  • 1040年,京西北路滑州(河南安阳市),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充镇南军节度掌书记、权武成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寄梅尧臣澄心堂纸两幅,梅有诗,欧氏有答诗
  • 1040年,京西北路滑州(河南安阳市),馆阁校勘,六月二十八日,召还京师,复任馆阁校勘,仍修《崇文总目》。梅尧臣闻讯,寄诗相贺
  • 1040年-1041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市),宣德郎、太子中允、馆阁校勘,十月,转官太子中允
  • 1041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市),宣德郎、太子中允、馆阁校勘、骑都尉,十二月一日,加骑都尉
  • 1041年-1042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市),集贤校理,改官集贤校理
  • 1042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市),集贤校理、同知礼院,复差同知礼院
  • 1042年-1043年,京西北路滑州白马(河南滑县),通判滑州,此月,通判滑州
  • 1043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市),行右正言,朝廷增谏员,晏殊擢欧阳修为谏官。本年三月诏还京师,转太常寺,知谏院。四月抵京,感激恩遇,力尽言责,切直论事
  • 1043年-1044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市),知制诰、行右正言,召试知制诰
  • 1044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市),知制诰、行右正言、兼判登闻检院,八日,兼判登闻检院
  • 1044年-1045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市),行右正言、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按察使,十四日,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按察使
  • 1045年-1048年,行右正言、知制诰、知滁州,深秋,时在由河北赴滁州的途中
  • 1048年-1049年,淮南东路滁州清流(安徽滁州市),起居舍人、知制诰、知扬州,转起居舍人,依旧知制诰,徙知扬州
  • 1049年-1050年,淮南东路扬州江都(江苏扬州市),起居舍人、知制诰、知颍州,十三日,欧氏移知颍州
  • 1050年-1053年,京西北路颍州汝阴(安徽阜阳市),知应天府、兼南京留守司事,改知应天府,兼南京留守司事
  • 1054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市),流内铨,赴京之后,本日判流内铨
  • 1054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市),知同州,本日罢免流内铨,出知同州
  • 1054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市),尚书吏部郎中、知制诰、翰林学士,本日迁翰林学士
  • 1054年-1055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市),尚书吏部郎中、知制诰、翰林学士、史馆修撰,兼史馆修撰
  • 1055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市),翰林侍读学士、知蔡州,乞罢陈执中政事,不报,自请出知蔡州
  • 1055年-1056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市),尚书吏部郎中、知制诰、翰林学士、史馆修撰,有文
  • 1056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市),太常礼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
  • 1056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市),尚书吏部郎中、知制诰、翰林学士、史馆修撰、轻车都尉,仁宗大庆殿行恭谢礼,欧氏为赞引太常卿。礼成,加上轻车都尉,进封乐安郡开国侯,加食邑五百户
  • 1057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市),尚书吏部郎中、知制诰、翰林学士、史馆修撰、轻车都尉、知礼部贡举,正月六日,权知礼部贡举,仁宗赐御书“文儒”两字。翰林学士王珪、龙图阁直学士梅挚、知制诰韩绛、集贤殿修撰范镇并权同知贡举
  • 1057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市),右谏议大夫、知制诰、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二十八日,转官右谏议大夫
  • 1057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市),礼部侍郎、右谏议大夫、知制诰、翰林学士、史馆修撰,摄礼部侍郎,以印授册力使
  • 1057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市),礼部侍郎、右谏议大夫、知制诰、翰林学士、史馆修撰、兼判秘阁秘书省,兼判秘阁秘书省
  • 1057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市),右谏议大夫、知制诰、翰林学士、史馆修撰、权判史馆,十一月九日,权判史馆
  • 1057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市),右谏议大夫、知制诰、翰林学士、史馆修撰、权判史馆、权知审刑院,权知审刑院,候胡宿回仍依旧官
  • 1057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市),右谏议大夫、知制诰、翰林学士、史馆修撰、权判史馆,免兼胡宿职官
  • 1057年-1058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市),右谏议大夫、知制诰、翰林学士、史馆修撰、权判史馆、权判三班院,权判三班院
  • 1058年-1059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市),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右谏议大夫、知制诰、翰林学士、史馆修撰,加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
  • 1059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市),给事中、龙图阁学士、右谏议大夫、知制诰、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二月三日,病中准免知开封府,转给事中,同提举在京诸司库务
  • 1059年-1061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市),给事中、龙图阁学士、右谏议大夫、知制诰、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群牧使,十二日,兼充群牧使
  • 1060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市),礼部侍郎、知制诰、翰林学士、史馆修撰,十四日,推恩赏,转礼部侍郎,有辞转官疏
  • 1060年-1061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市),枢密副使、礼部侍郎、知制诰、翰林学士、史馆修撰,十六日,拜枢密副使,加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二百户
  • 1061年-1063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市),参知政事、枢密副使、礼部侍郎、知制诰、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二十一日,欧阳修转户部侍郎、参知政事,进封开国公,加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二百户
  • 1063年-1064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市),户部侍郎、参知政事,覃恩转户部侍郎,进阶金紫光禄大夫,加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二百户,仍赐推忠协谋佐理功臣
  • 1064年-1067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市),吏部侍郎、参知政事,闰五月三日,特转吏部侍郎。固辞,不允
  • 1067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市),尚书左丞、参知政事,十九日,覃恩转尚书左丞,进阶特进,加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二百户,仍赐推忠协谋同德佐理功臣。有辞表
  • 1067年-1068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市),刑部尚书、观文殿学士、知亳州,二十四日,罢参知政事,除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改赐“推诚保德崇仁翊戴功臣”
  • 1068年-1070年,淮南东路亳州谯县(安徽谯城区),知青州、兵部尚书、观文殿学士、兼管内劝农使、京东东路安抚使,八月四日,转兵部尚书,改知青州,充京东东路安抚使
  • 1070年-1071年,京东东路青州益都(山东青州市),知蔡州,八月,赴蔡州任道出颍州,有《回颍州吕侍读远迎状》
  • 1071年,京西北路蔡州汝阳(河南汝南县),致仕,十一日,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