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沈有开南宋 1134 — 121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4—1212 【介绍】: 常州人字应先
尝从张栻吕祖谦薛季宣等游,教授处州
累官太学博士,与诸生讲学罢,杜门读书,不事请谒。
枢密院编修实录院检讨,擢秘书丞,建言振拔知名士。
宁宗在嘉邸时,以著作郎嘉王赞读兵部郎。
宁宗即位,迁起居舍人起居郎,皆兼侍讲
寻为忌者排斥,起知徽州太平州,连疏求去,加直龙图阁致仕。
简介
沈有开字应先无锡人
宋淳熙戊戌进士,起家太学博士,寻迁直龙图阁,授朝议郎
全宋文·卷五八○○
沈有开(一一三四——一二一二)字应先常州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淳熙五年进士第教授处州,历迁工部刑部架阁文字太学博士枢密院编修实录院检讨
绍熙三年秘书丞著作郎,充嘉王赞读,兼兵部郎。
宁宗即位,迁起居舍人起居郎,兼侍讲
为忌者排陷,废斥十年,起知徽州,复知太平州致仕,又几十年。
嘉定五年卒,年七十九。
见《水心文集》卷二一《沈公墓志铭》,《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八之八○,《南宋馆阁续录》卷七、九,《宋元学案补遗》卷七一。
主要活动
  • 1178年,进士
  • 1191年-1192年,两浙路临安(杭州),枢密院编修官
  • 1192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秘书丞
  • 1192年-1194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兵部郎中
  • 1192年-1194年,两浙路临安(杭州),著作郎
  • 1194年,两浙路临安(杭州),起居舍人
  • 1194年,两浙路临安(杭州),起居郎
  • 1204年-1205年,江南东路徽州(歙州),徽州知州,8月除江东提举
  • 1205年,江南东路池州(安徽省贵池区),江南东路提举常平等事
释智才南宋 1067 — 1138
全宋诗
释智才(一○六七~一一三八)俗姓施舒州(今安徽潜山)人。
早年侍佛鉴
至黄龙,参死心禅师
后住岳麓,丛林呼为苏噜。
又迁龙牙,住十三载。
再迁住云溪
高宗绍兴八年卒,年七十二。
南岳下十五世,太平慧勤佛鉴禅师法嗣。
嘉泰普灯录》卷一六、《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今录偈四首。
释智才舒州施氏子。
早岁服勤于佛鉴
及游方谒黄龙死心。
翌日入室。
死心问曰。
会得最初句便会末后句。
会得末后句便会最初句。
最初末后拈放一边。
百丈野狐话作么生会。
曰。
入户已知来见解。
何须更举轹中泥。
心曰。
长老死在上座手里也。
曰。
语言虽有异至理且无差。
心曰。
如何是无差底事。
曰。
不扣黄龙角焉知颔下珠。
心便打。
初住岳麓
次迁龙牙。
三十载以清苦莅众。
衲子畏敬之。
又迁云溪。
绍兴戊午八月望俄集众付寺事。
书偈曰。
戊午中秋之日
出家住持事毕。
临行自己尚无有。
甚虚空可觅。
每日垂训如常。
至二十三日再示众曰。
涅槃生死尽是空花佛。
及众生并为增语。
汝等诸人合作么生。
众皆下语不契。
喝曰。
苦苦。
复曰。
白云涌地明月当天。
言讫冁然而逝。
火浴获设利五色。
塔寺西北隅
智才
舒州人
与师同姓同门。
亦高行衲子
住岳𪋤。
迁龙牙。
三十年以清苦莅众。
为人所归。
终于云溪。
禅师名智才
姓施氏
舒州人也。
进止勇猛。
有囊括之志。
断发为大僧。
趋最上乘。
遂得旨于佛鉴勤公
公补太平时。
众多务繁。
自典犁钁。
一众仰焉。
又谒死心禅师于黄龙。
死心辄拈百丈野狐公案。
以徵才。
遽对曰。
入户已知来见解。
何须更举轹中泥。
死心长老死在上座手里也。
曰。
语言虽有异。
至理且无差。
曰如何是无差底事。
曰。
不扣黄龙角。
焉知颔下珠。
死心便打。
拂袖趋去之。
死心后知乃叹曰。
太平之风果不寂寥。
政和初
佛鉴自太平移智海。
造省。
佛鉴以智海之众。
首之。
辞不就。
隐岳麓。
佛鉴迁蒋山。
又造省。
珣禅师为座元。
有僧以女子出定因缘。
批判。
曰。
瞿昙身心如泥。
女子肝肠似铁。
文殊贪寻锅子。
罔明繇来著楔。
历观大地众生。
不解闭门作活。
不动干戈建太平。
过春山如黛泼。
其僧不领。
乃请决于
曰。
女子文殊与罔明禅徒。
毕竟如何委。
除非格外妙投机。
始信波涛元是水。
僧有省。
笑曰。
须是我苏噜始得。
居岳麓时。
因僧问。
德山棒临济喝。
今日请师为拈掇。
曰。
苏噜苏噜。
曰苏噜苏噜还有西来意也无。
曰。
苏噜苏噜。
故丛林称为苏噜云。
潭州龙牙
龙牙有众数百。
不以声色。
而出入提揭。
如左右手。
均劳逸预。
险夷木榻之侧。
片笠不完。
禅徒饫染其味。
昂昂自若。
一以胎风雨鷇之舌。
敲唱玄猷
故居十三载如一日。
有语曰。
弹指圆成八万门。
刹那灭却三祇劫。
若也见得行得。
健即经行困即歇。
若也未会。
两个鸬鹚扛个鳖。
绍兴间
退居云溪。
忽集众曰。
戊午中秋之日
出家住持事毕。
临行自己。
尚无有甚虚空可觅。
众大惊。
攀恋之。
至二十三日
又曰。
涅槃生死尽是空花。
佛及众生并为增语。
汝等诸人合作么生。
良久喝曰。
白云涌地。
明月当天。
竟长往。
火浴。
收五色舍利。
塔于本山。
赞曰。
佛鉴尝谓才公云。
住持有三诀。
见事能行果断。
三者缺一。
则见事不明。
终为小人。
忽慢住持不振矣。
才公开化二十载
众敬畏之。
如羽族随凤怀其德也。
是时死心善骂天下聋缩。
独于公。
则啧啧延誉于不衰。
岂徒然哉。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二
释智才舒州施氏子,早岁服勤于佛鉴,及游方,谒黄龙死心。
翌日入室,死心问曰:“会得最初句,便会末后句,会得末得句,便会最初句。
最初末后拈放一边,百丈野狐话作么生会?
曰:“入户已来知见解,何须更举轹中泥。
”心曰:“新长老死在上座手里也。
曰:”语言虽有异,至理且无差。
”心曰:“如何是无差底事?
曰:“不扣黄龙角,焉知颔下珠。
”心颔之。
初住岳麓,次迁龙牙,三十载以清苦莅众,故衲子畏敬之。
又迁云溪。
绍兴戊午八月望,俄集众付寺事,书偈曰:“戊午中秋之日,出家住持事毕。
临行自己尚无,有甚虚空可觅。
”每日垂训如常。
至二十三日,再示众曰:“涅槃生死尽是空花,佛及众生并为增语,汝等诸人合作么生?
”众皆下语不契。
喝曰:苦苦。
复曰:白云涌地,明月当天。
言乾,冁然而逝。
火浴,获设利五色,塔寺西北隅
吴博古南宋
全宋文·卷五四二二
吴博古字敏叔诸暨(今浙江诸暨)人。
绍兴末吴江县主簿
乾道中太平州教授,知贵溪县
淳熙初干办行在诸军审计司,历监察御史,兼宗正少卿,兼太子左谕德,权刑、吏二部侍郎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三四、选举二一之四、选举二二之三、礼四九之四八、礼五三之一○及《宋中兴东宫官僚题名》。
主要活动
  • 1186年-1188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监察御史
  • 1187年-1189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宗正少卿
  • 1189年-1190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刑部侍郎
沈瀛南宋 1135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吴兴人字子寿号竹斋
高宗绍兴三十年进士
仕宦四十余年,绌于王官。
再入郡,三佐帅幕。
平生嗜文字如性命。
有《竹斋词》、《沈子寿文集》。
全宋诗
沈瀛字子寿号竹斋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高宗绍兴三十年(一一六○)进士
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主管吏部架阁文字(《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二二)。
淳熙四年(一一七七)梧州(同上书职官七二之一七)。
有《竹斋词》、《沈子寿文集》各一卷,已佚。
事见《水心》卷一二《沈子寿文集序》,清乾隆湖州府志》卷一九、三一。
全宋文·卷五四一九
沈瀛字子寿号竹斋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
太学绍兴三十年进士
历任太平州常州教授主管吏部架阁文字枢密院编修官,知梧州江州,三佐帅幕。
平生嗜文字若性命。
有《沈子寿文集》、《竹斋词》(存)。
见《水心文集》卷一二《沈子寿文集序》,《于湖集》卷一三,《艾轩》卷二,《攻愧集》卷三七,《贵耳集》卷中,《入蜀记》卷一,《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七、选举二○之二二,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五。
主要活动
  • 1160年,进士
  • 1193年,江南西路江州(江西九江),江州知府,是年,知江州。杨万里有书信问候。
孙逢吉南宋 1135 — 119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5—1199 【介绍】: 吉州龙泉人字从之自号静阅先生
孝宗隆兴元年进士
萍乡县,以能闻。
累迁秘书郎
光宗绍熙二年应诏上书八事,擢右正言
在谏台七十日,上章二十。
出为湖南提刑,召为秘书监,兼吏部侍郎
朱熹彭龟年先后被贬,逢吉上书抗辩,忤怒韩侂胄,出知太平州奉祠卒。
全宋文·卷五八二九
孙逢吉(一一三五——一一九九)字从之号静阅先生吉州龙泉(今江西遂川)人。
隆兴元年进士,授郴州司户,历常德教授、知萍乡县
绍熙元年秘书郎兼嘉王府直讲,擢右正言
出为湖南提刑,以秘书监召,兼吏部侍郎
彭龟年韩侂胄专僭,出补郡,逢吉力争之,遂忤侂胄,出知太平州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起知赣州
庆元五年卒,年六十五,谥献简
与弟逢年、逢辰皆有文学行义,时称「孙氏三龙」。
楼钥献简孙公神道碑》(《攻愧集》卷九六),《宋史》卷四○四有传。
主要活动
  • 1163年,进士
  • 1189年-1190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司农寺丞
  • 1190年-1191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秘书郎
  • 1191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右正言,9月除湖南提刑
  • 1191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国子司业
  • 1191年-1193年,荆湖南路衡州(湖南省衡阳市),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公事
  • 1193年-1194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秘书少监
  • 1194年-1201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吏部侍郎
  • 1198年,江南东路太平州(当涂),太平州知州
  • 1199年,江南西路赣州(赣州),赣州知州
霍汉英北宋
简介
崇宁三年(1104)淮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
大观三年(1109)太平州知州
政和元年(1111)12月放罢。
主要活动
  • 1104年-1111年,淮南西路寿州(寿县),淮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1111年12月放罢
  • 1109年,江南东路太平州(当涂),太平州知州
释彦岑南宋
全宋诗
释彦岑号圆极台城(今南京市)人。
太平州隐静寺
南岳下十六世,云居法如禅师法嗣。
嘉泰普灯录》卷二一、《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今录诗六首。
全宋文·卷六二七一
彦岑字圆极台州仙居(今浙江仙居)人,孝宗时僧。
南康云居寺法如禅师
后历主大刹,终于常州华藏道场。
有语录二十卷行于世。
见《嘉泰普灯录》卷二一,《五灯会元》卷一八、二○,《丛林盛事》卷上,《续传灯录》卷三三。
王资北宋
简介
大观二年(1108)太平州知州
主要活动
  • 1108年-1109年,江南东路太平州(当涂),太平州知州
余端礼南宋 1135 — 120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5—1201 【介绍】: 衢州龙游人字处恭
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
乌程县,岁蠲民间丁绢钱六万缗。
以荐为监察御史,累进吏部侍郎
光宗立,历知赣州建康府,召拜吏部尚书,擢同知枢密院事
赵汝愚等请太皇太后垂帘,策立宁宗,进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
庆元初,代汝愚右丞相,寻进左丞相,为韩侂胄所制,抑郁不得志,称疾求退,历判潭州庆元府
全宋诗
余端礼(一一三五~一二○一)字处恭衢州龙游(今浙江衢县东北)人。
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
历知湖州乌程县,孝宗召为监察御史,迁大理少卿太常少卿,进吏部侍郎,出知太平州奉祠
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召拜吏部尚书,擢同知枢密院事(《宋史》卷二一三《宰辅表》四)。
赵汝愚共赞宁宗即位,进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
庆元元年(一一九五),拜右丞相二年,迁左丞相,寻出判隆兴府,改判潭州,移庆元,复为潭帅。
嘉泰元年卒,年六十七。
事见《诚斋》卷一二四《左丞相余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九八有传。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五八一八
余端礼(一一三五——一二○一)字处恭衢州龙游(今浙江衢州东)人。
绍兴二十七年进士,知湖州乌程县。
孝宗时监察御史,迁大理少卿,转太常少卿
权兵部侍郎太子詹事,进吏部侍郎,出知太平州奉祠
光宗时,授集英殿修撰,知赣州,还为吏部侍郎权刑部尚书侍讲,以焕章阁直学士建康府
召拜吏部尚书,擢同知枢密院事
宁宗立,进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
嘉泰元年六月卒,年六十七,谥忠肃
杨万里左丞相余公墓铭》(《诚斋》卷一二四)。
宋史》卷三九八有传。
主要活动
  • 1157年,进士
  • 1175年-1176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监都进奏院
  • 1178年-1181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监察御史
  • 1180年-1181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大理少卿
  • 1181年-1183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太常少卿
  • 1183年-1185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太子詹事
  • 1183年-1185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兵部侍郎
  • 1185年-1190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吏部侍郎
  • 1187年-1188年,江南东路太平州(当涂),太平州知州,1188年6月18日与宫祠
  • 1189年-1190年,江南西路赣州(赣州),赣州知州
  • 1190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刑部尚书
  • 1191年-1193年,江南东路建康府(南通),建康府知府兼安抚使,1193年3月召赴行在
  • 1193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吏部尚书
  • 1193年-1194年,两浙路临安(杭州),枢密副使
  • 1194年,江南西路隆兴府(南昌),隆兴府知府兼安抚使
  • 1194年-1195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参政,12月除知枢密院事1195年4月除右丞相
  • 1194年-1195年,两浙路临安(杭州),枢密使,1195年4月除右丞相
  • 1195年-1196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宰相,1196年1月除左丞相,4月罢左丞相判隆兴府
  • 1197年-1201年,荆湖南路潭州(长沙市),潭州知州兼安抚使,1201年6月薨于潭之州治
赵日起南宋
简介
宝祐二年(1254)高邮军知军
景定二年(1261)镇江府知府
景定二年(1261)考功郎中
景定三年(1262)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
咸淳五年(1269)六月到任。
咸淳八年(1272)太平州知州
主要活动
  • 1254年-1256年,淮南东路高邮军(高邮市),高邮军知军
  • 1261年,两浙路临安(杭州),考功郎中
  • 1261年-1269年,两浙西路镇江府(镇江),镇江府知府,1269年六月到任
  • 1262年-1263年,两浙路临安(杭州),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
  • 1272年-1274年,江南东路太平州(当涂),太平州知州
蒋继周南宋 ? — 119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6 【介绍】: 处州青田人字世修
蒋存诚从子。
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
太学正累进秘书郎,兼国史院编修官
论对奏议,得孝宗赏识。
右正言御史中丞,敢言直谏,多为采纳。
光宗绍熙间,知宁国府,徙太平州,适遇水灾,力行赈恤之政。
通议大夫致仕卒。
全宋文·卷五八○三
蒋继周(?
——一一九六),字世修处州青田(今浙江青田)人。
绍兴二十四年进士
衢州常山县主簿,历州学教授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秘书郎国史院编修官,知舒州
秘书丞权吏部郎官,又兼太子侍读
淳熙十年右正言,历知贡举,兼侍讲,迁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礼部尚书,知婺州
绍熙元年焕章阁待制,徙太平州,后与祠。
庆元二年卒。
陆游中丞蒋公墓志铭》(《渭南文集》卷三五),《南宋馆阁》卷七。
主要活动
  • 1154年,进士
  • 1174年-1175年,两浙路临安(杭州),校书郎
  • 1175年-1177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秘书郎
  • 1179年-1180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宗正寺丞
  • 1180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大宗正丞
  • 1180年-1182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秘书丞
  • 1181年-1182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吏部郎中
  • 1182年-1183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将作少监
  • 1183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判军器监
  • 1183年-1184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判将作监,4月已在任。
  • 1183年-1186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右正言
  • 1185年-1186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右谏议大夫,1186年9月迁御史中丞
  • 1186年-1187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御史中丞
  • 1187年-1191年,两浙东路婺州(金华),婺州知州
  • 1191年-1201年,江南东路宁国府(宣城),宁国府知府
  • 1193年-1194年,江南东路太平州(当涂),太平州知州,1194年8月5日放罢
沈思北宋 ? — 1129
全宋文·卷三○一四
沈思(?
——一一二九),真州(治今江苏仪徵)人。
崇宁间进士历官太平州中书舍人徽猷阁待制提举洞霄宫
建炎三年五月卒。
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三,乾隆《江南通志》卷一○一、一一九。
主要活动
  • 崇宁间,进士
  • 1123年-1124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中书舍人
  • 1126年-1127年,江南东路太平州(当涂),太平州知州
孟之缙南宋
简介
宝祐二年(1254)宁国府知府
咸淳元年(1265)镇江府知府十二月到任。
咸淳十年(1274)太平州知州
淳熙十年(1274)兵部郎中
德祐元年(1275)2月降。
主要活动
  • 1254年-1256年,江南东路宁国府(宣城),宁国府知府
  • 1265年-1266年,两浙西路镇江府(镇江),镇江府知府,十二月到任
  • 1274年-1275年,江南东路太平州(当涂),太平州知州,1275年2月降
  • 1274年-1275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兵部郎中
宋惠直南宋 ? — 112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9 【介绍】: 太平州当涂人字子温
徽宗崇宁进士
太常博士
事亲孝。
高宗建炎三年,随周公望使金,至高邮,疾卒。
主要活动
  • 徽宗崇宁,进士
楼钥南宋 1137 — 121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7—1213 【介绍】: 明州鄞县人字大防,旧字启伯,自号攻愧主人
孝宗隆,兴元进士
温州教授
乾道间,以书状官汪大猷使金,归撰《北行日录》。
为敕令所删定官,修《淳熙法》。
太府宗正寺丞,出知温州
光宗朝,擢起居郎中书舍人,迁给事中
宁宗即位,论事忤韩侂胄,夺职。
侂胄被杀,起为翰林学士,迁吏部尚书翰林侍讲
主张送侂胄首至金,以重修好;为赵汝愚雪冤。
同知枢密院事,进参知政事,位两府五年
卒谥宣献
通贯经史,文辞精博。
有《攻愧集》、《范文正年谱》。
全宋诗
楼钥(一一三七~一二一三)字大防,旧字启伯,自号攻愧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
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温州教授
乾道五年(一○六九),以书状官随舅汪大猷使全。
累官知温州
光宗朝,召为考功郎,改国子司业,累迁中书舍人直学士院给事中
宁宗受禅,迁吏部尚书,因忤韩侂胄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寻知婺州,移宁国府,仍夺职致仕。
侘胄诛,起为翰林学士,累迁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
嘉定六年卒,年七十七。
少师谥宣献
有《攻愧集》一百二十卷、《范文正公年谱》等。
事见《絜斋》卷一一《资政殿大学士少师楼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楼钥诗,以南宋四明楼氏家刻本《攻愧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为底本。
底本残缺部分,据武英殿聚珍版《四库全书》本补足(其中五至七卷,武英殿本分为四卷,仍改按底本目录为序)。
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五九○○
楼钥(一一三七——一二一三)字大防,旧字启伯,自号攻愧主人
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
隆兴元年进士第,试教官,调温州教授
为敕令所删定官,改宗正寺主簿,历太府宗正寺丞,出知温州
光宗即位,除考功郎,兼礼部。
国子司业,擢起居郎中书舍人,俄兼直学士院
给事中
宁宗受禅,以论韩侂胄吏部尚书,以显谟阁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寻知婺州,移宁国府
罢,仍命夺职。
侂胄诛,召为翰林学士,迁吏部尚书翰林侍讲
嘉定元年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升同知,进参知政事
两府五年,累疏求去,除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辞免,进大学士提举万寿观
六年卒,年七十七,谥宣献
为官刚直,文辞精博,有文集一百二十卷。
袁燮楼公行状》(《絜斋》卷二二),《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主要活动
  • 1163年,进士
  • 1180年-1181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太府寺丞
  • 1182年-1183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宗正寺丞
  • 1188年,两浙东路温州(温州),温州知州
  • 1189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礼部郎中
  • 1189年-1190年,两浙路临安(杭州),考功郎中
  • 1190年-1191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国子司业
  • 1192年-1193年,两浙路临安(杭州),起居郎
  • 1193年-1194年,两浙路临安(杭州),中书舍人
  • 1194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给事中
  • 1194年-1208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翰林学士,5月兼直院
  • 1194年-1208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吏部尚书,兼
  • 1200年,江南东路宁国府(宣城),宁国府知府
  • 1208年-1209年,两浙路临安(杭州),枢密副使,10月进同知枢密院事1209年1月除
  • 1209年-1213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参政
  • 1219年,两浙东路婺州(金华),婺州知州
石懋北宋
全宋诗
石懋字敏若自号橘林芜湖(今属安徽)人。
弱冠登哲宗元符三年(一一○○)进士
徽宗崇宁中再举博学宏词科,为密州教授
宣和间,因斥阉宦梁师成,被排摈。
卒年三十四,有《橘林集》,已佚。
事见清嘉庆芜湖县志》卷八、卷一三。
今录诗十二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𢘅
太平州芜湖人字敏若号橘林
石禹勤孙。
哲宗元符三年进士
徽宗宣和元年复中博学鸿词科
梁师成当事,或劝一见,不从,遂被排摈。
有《橘林集》。
全宋文·卷三○三七
石𢘅字敏若号橘林芜湖(今安徽芜湖)人。
元符三年进士
大观中从事、敕令所删定官
宣和元年复中博学宏词科,仕至密州教授
因不附梁师成,遂被排摈。
著有《橘林集》十六卷(《宋史·艺文志》误署为石柔)。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之一八,《宋史》卷二○八《艺文志》七,《宋诗纪事》卷三五,光绪《安徽通志》卷一五一。
主要活动
  • 1100年,进士
  • 1119年,宏词科
王希吕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宿州人字仲行,一作仲衡
孝宗乾道五年进士
右正言,劾佞臣张说,声闻于遐迩。
出知庐州,修葺城守,安集流散,兵民赖之。
累官吏部尚书,求去,以端明殿学士绍兴府,寻以言者落职。
生性刚劲,居官廉洁,罢官后至赁僧舍以居。
全宋诗
王希吕字仲行宿州(今属安徽)人。
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
六年,授秘书省正字,除右正言
以劾张说,责授宫观
淳熙四年(一一七七),知庐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九),加江西转运副使
五年中书舍人修玉牒官,迁侍讲给事中(同上书职官六之七○)。
累迁吏部尚书侍读(同上书选举一之一九)。
九年,出知绍兴府
十三年,知平江府(《吴郡志》卷一一)。
十四年,由知太平州放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四七)。
宋史》卷三八八有传。
今录诗十三首。
全宋文·卷六一八三
王希吕字仲行宿州(今安徽宿州)人,南渡后寓居嘉兴府
乾道五年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除右正言
以劾权臣张说,责远小监当。
起知庐州
淳熙二年吏部员外郎,寻除起居郎中书舍人,复知庐州安抚使,加江西转运副使
五年,召为中书舍人给事中,转兵部尚书,改吏部
八年,出知绍兴府,以言者罢职奉祠
后以疾卒于家。
尝预修《四朝国史》,成书三百五十卷,淳熙七年进呈。
见《直斋书录解题》卷四,《咸淳临安》卷九二,《嘉泰会稽志》卷二,《南宋制抚年表》卷上,《宋史》卷三八八有传。
主要活动
  • 1169年,进士
  • 1171年,两浙路临安(杭州),著作佐郎
  • 1171年-1172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右正言
  • 1175年,两浙路临安(杭州),起居舍人
  • 1175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吏部郎中
  • 1175年-1177年,淮南西路庐州(合肥市),庐州知州兼安抚使
  • 1175年-1178年,两浙路临安(杭州),中书舍人
  • 1175年-1178年,两浙路临安(杭州),起居郎
  • 1177年-1178年,江南西路昪州(待考),江南西路转运副使
  • 1178年-1179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给事中
  • 1179年-1180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兵部尚书
  • 1180年-1181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吏部尚书
  • 1181年-1190年,两浙东路绍兴府(绍兴),绍兴府知府
  • 1186年-1187年,两浙西路平江府(苏州),平江府知府,八月到任
  • 1187年,江南东路太平州(当涂),太平州知州,4月放罢
朱祐孙南宋
简介
咸淳二年(1266)太平州知州
主要活动
  • 1266年-1268年,江南东路太平州(当涂),太平州知州
耿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阴人字直之
高宗绍兴三十年进士
两任浙漕,所至以利民为事。
累迁兵部侍郎,终官焕章阁待制太平州
有《春秋传》、《五代会史》等。
全宋诗
耿秉字直之江阴(今属江苏)人。
高宗绍兴三十年(一一六○)进士(《南宋馆阁续录》卷七)。
孝宗乾道三年(一一六七)新城县(《宋会要辑稿》食货一○之二二)。
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为魏王府记事参军(同上书职官六一之二八)。
八年,知广德军(同上书六二之二三)。
九年,左迁两浙运判兼权平江府事(《正德姑苏志》卷三)。
十年,知镇江府
十三年,知明州(《嘉定镇江志》卷一五)。
十六年,为两浙转运副使(《宋会要辑稿》食货四一之一九)。
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秘书监
二年,兼权兵部侍郎(《南宋馆阁续录》卷七)。
终知太平州(《攻愧集》卷四一《兵部侍郎耿秉焕章阁待制太平州》)。
全宋文·卷五四○二
耿秉字直之江阴(今江苏江阴)人。
绍兴三十年进士
乾道中新城县淳熙间历知广德军镇江府,为两浙转运副使转运使
绍熙初入为宗正少卿太常卿
累官兵部郎中给事中,终焕章阁待制
著有《春秋传》、《五代会史》等。
见《宋会要辑稿》食货四一之一九、食货六八之八○、食货六八之八二、食货七○之五八、职官二○之四五、礼一四之一、礼二七之七,《嘉定镇江志》卷一五,《南宋馆阁续录》卷七、九。
主要活动
  • 1160年,进士
  • 1180年-1182年,江南东路广德军(广德),广德军知军,1181年7月17日除直秘阁
  • 1182年,两浙路临安府(杭州市),两浙路转运判官,7月到苏州
  • 1182年-1183年,两浙西路平江府(苏州),平江府知府,七月到任
  • 1183年-1186年,两浙西路镇江府(镇江),镇江府知府,十月到
  • 1186年,两浙东路明州(鄞县),明州知州,八月到任
  • 1189年-1191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宗正少卿
  • 1189年-1191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太府少卿
  • 1190年-1191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秘书监
  • 1191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太常少卿
  • 1191年-1194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兵部侍郎
何昌言北宋
简介
崇宁二年(1103)任礼部郎中
崇宁四年(1105)任国子司业
大观四年(1110)应天府知府
大观四年(1110)太平州知州
靖康元年(1126)太子詹事
靖康元年(1126)工部侍郎
主要活动
  • 1103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礼部郎中
  • 1105年-1106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国子司业
  • 1110年,京东西路应天府(河南商丘),应天府知府
  • 1110年-1112年,江南东路太平州(当涂),太平州知州
  • 1126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太子詹事
  • 1126年-1127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工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