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李时习南宋
全宋文·卷五八○一
李时习常州(治今江苏常州)人。
淳熙初通直郎,知秀州嘉兴县事,后通判光州
淳熙六年为臣僚奏劾,放罢。
见所撰《三塔白龙潭记》及《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二三。
苏过北宋 1072 — 112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2—1124 【介绍】: 眉州眉山人字叔党号斜川居士
苏轼子。
以荫任右承务郎
定武、谪岭南,唯随行奉侍。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葬汝州郏城峨眉山,遂家颍昌小斜川,因以为号。
历监太原府税,知郾城县,晚年权通判中山府
能文,善书画,人称“小坡”。
有《斜川集》。
全宋诗
苏过(一○七二~一一二三)字叔党号斜川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轼第三子。
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曾应礼部试,未第。
绍圣元年(一○九四),轼谪惠州四年,复谪儋州,皆随行。
元符三年(一一○○),随父北归。
轼卒后,依叔父辙居颍昌
营湖阴地数亩,名为小斜川。
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监太原税。
五年,知郾城
宣和五年通判定州,卒。
有《斜川集》二十卷(此据《宋史》本传,他书著录均为十卷),已佚。
清乾隆时吴长元得旧钞残本,并从他书纂辑,釐为六卷,其中诗三卷。
事见《永乐大典》卷二四○一引《宋故通直郎眉山苏叔党墓志铭》,《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过诗,以《知不斋丛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武进赵氏刊本(简称赵本),清旧抄本等。
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四卷。
全宋文·卷三一○○
苏过(一○七二——一一二三)字叔党号斜川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苏轼少子。
元祐七年,以父荫为右承务郎
绍圣元年惠州,后再迁海南,独侍行。
徽宗即位北还,途染疾卒于常州葬之汝州郏县,即依叔父辙卜居颍昌
后尝监税太原,知郾城
权通判中山府
宣和五年卒,年五十二。
能诗文,善书画,时称「小坡」。
有《斜川集》传世。
宋史》卷三三八《苏轼传》有附传。
主要活动
  • 1112年-1114年,河南许昌,监太原府税,六月下旬,苏过出监太原府税
  • 1115年-1122年,河南许昌,知县,冬,苏过得敕知河南郾城县
  • 1123年,河南许昌,通判,夏,苏过为通直郎,权通判中山府
丁允元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常州人字叔中
孝宗淳熙年中官少卿,以直谏谪知潮州,拨田租于学校以赡士,增置韩江西岸石洲四,架梁建屋其上,民名之曰丁公桥。
主要活动
  • 1177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太府寺丞
俞𣓨北宋
全宋诗
俞𣓨字祗若江宁(今江苏南京)人。
徽宗崇宁四年(一一○五),以上舍生赐进士第,为秘书省正字吏部员外郎起居舍人,擢中书舍人,进给事中殿中侍御史
政和三年(一一一三),知襄州
蔡京再相,拜御史中丞
四年,因事忤意,出知开德府
后又以毁绍圣法度,贬常州团练副使
八年,知江宁府,卒于任(《至正金陵新志》卷一三)。
宋史》卷三五四有传。
蔡戡南宋 1141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1—? 【介绍】: 兴化军仙游人字定夫
蔡襄四世孙。
以荫补溧阳
孝宗乾道二年进士
淳熙初,知随州,疏言兵备
广东转运判官,请分兵屯田,代输供银,颇有政绩。
淮西总领使,迁知临安府,时值水灾,赈粜灾民。
宁宗朝,为广西经略安抚使,擢廉罢贪,境内肃然。
开禧初韩侂胄当国,遂请老,以宝谟阁直学士致仕。
有《定斋》。
全宋诗
蔡戡(一一四一~?
)(生年据本集卷一八《丁未立春日……》“不觉身年四十七”推算),字定夫仙游(今属福建)人,居武进(今属江苏)
襄四世孙。
初以荫补溧阳
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
七年,召试馆职(《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一之二三),授秘书省正字
八年,知江阴军(以上《南宋馆阁》卷八)。
广东京西转运判官广东湖南提刑
淳熙十年(一一八三)湖广总领建康府总领(《景定建康》卷二六),寻徙淮西总领(《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三之五四)。
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为浙东提刑,召除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宝庆会稽续志》卷二)。
五年,兼知临安府,再任湖广总领(《咸淳临安》卷四八)。
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隆兴府(《周文忠集》卷四七《题蔡忠惠公帖》)。
嘉泰元年(一二○一)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使
有《静江府图志》十二卷(《宋史·艺文志》)、《定斋》四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皆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等辑成《定斋》二十卷。
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咸淳毗陵志》卷一七有传。
 蔡戡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定斋集》为底本。
参校清光绪武进盛宣怀刊《常州先哲遗书》本(简称常州本)等。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六二四五
蔡戡(一一四一——?
),字定夫仙游(今福建仙游)人,居武进,襄四世孙。
绍兴中以荫补溧阳
乾道二年进士,历江州观察推官
七年,召试馆职,除秘书省正字
次年,出知江阴军
淳熙初,知随州,转京西广东运判湖南提刑
十年,为淮西总领,寻易湖广
绍熙初,以朝散大夫、直宝文阁为浙东提刑,寻除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以言章罢,与祠禄
宁宗立,召试司农卿、兼知临安府,寻兼权户部侍郎,再为湖广总领
庆元初,以右文殿修撰隆兴府
中罢,杜门有年,除集英殿修撰、知静江府
嘉泰初,除广西经略安抚使
开禧初韩侂胄当国,请老,以宝文阁直学士致仕,卒。
自弱冠出仕,更内外繁剧凡四十年,宣力四方,无不殚尽。
然以方正不挠,违世戾俗,以至落拓不偶,久劳于外。
其文不事雕琢,多经世有用之言。
有《定斋》四十卷,又尝纂《静江府图志》十二卷。
其事迹散见《南宋馆阁》、宝庆会稽续志》、《景定建康》、《咸淳临安》、咸淳《毗陵志》等书,《宋会要辑稿》职官、选举、食货等门及文集中,《宋史翼》卷一八辑有传。
主要活动
  • 1166年,进士
  • 1177年-1178年,京西南路洛阳(河南省洛阳市),京西南路转运判官
  • 1179年-1181年,广南东路广州(广州市),广南东路转运判官
  • 1180年-1182年,荆湖南路衡州(湖南省衡阳市),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公事
  • 1183年,淮南西路建康府(江苏省南京市),淮西江东总领军马钱粮
  • 1183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太府少卿
  • 1183年-1195年,湖广江西湖北京西鄂州(湖北省武汉市),湖广江西总领财赋湖北京西军马钱粮
  • 1190年,两浙东路绍兴府(绍兴市),两浙东路提点刑狱公事,7月除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
  • 1190年,两浙东路明州(鄞县),明州知州
  • 1190年-1191年,两浙路临安(杭州),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
  • 1193年-1195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司农少卿
  • 1194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杭州),临安府知府兼安抚使
  • 1194年,两浙路临安(杭州),户部侍郎
  • 1194年-1195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司农卿
  • 1195年-1197年,江南西路隆兴府(南昌),隆兴府知府兼安抚使
  • 1201年-1202年,江南东路徽州(歙州),徽州知州,1202年8月满
何天衢北宋
全宋文·卷三一三○
何天衢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
崇宁二年进士第
政和四年比部员外郎,后为户部员外郎
八年,除直秘阁常州
见《宋会要辑稿》礼一七之九一、选举三三之三一,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四。
主要活动
  • 1103年,进士
  • 1114年-1115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礼部郎中
  • 1117年-1118年,京畿路汴京(开封),户部郎中
李昭述北宋 961 — 105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1—1059 【介绍】: 深州饶阳人字仲祖
李宗谔子。
以荫入仕。
进士出身
河北转运使,措置抚定江陵屯兵哗动。
徙知潭州,戍卒愤监军酷暴而欲为乱,因昭述而寝其谋。
累迁真定府路安抚使知成德军,水灾民多流亡,籍僧舍积粟为粥糜,活饥民数万计。
官终尚书右丞
卒谥恪
全宋诗
李昭述(?
~一○五九),字仲祖深州饶阳(今属河北)人。
进士出身,累迁开封府推官
仁宗天圣七年(一○二九),知常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
三司度支判官,改河北转运使
康定元年(一○四○)陕西转运使(同上书卷一二八)。
入为三司户部副使枢密直学士
知成德军秦州真定府郑州
判太常寺,复领三班,累迁兵部侍郎尚书右丞
仁宗嘉祐四年卒,年九十九(《文恭》卷三八《李公墓志铭》)。
谥恪
宋史》卷二六五有传。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一八三
李昭述(九六一——一○五九)字仲祖饶阳(今河北饶阳)人,宗谔子。
以父荫为秘书省校书郎,召试学士院,赐进士出身,为刑部详覆官,累迁秘书丞
太常博士开封县,特迁尚书田外郎开封推官,出知常州,迁三司度支判官
历知潭州淮南转运使发运使陕西转运使三司户部副使河北都转运使陕西都转运使等。
官至尚书右丞
嘉祐四年卒,年九十九。
谥恪
胡宿文恭》卷三八《李公墓志铭》,《宋史》卷二六五本传。
主要活动
  • 进士
  • 1019年-1021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群牧判官
  • 1029年-1032年,两浙路常州(常州),常州知州
  • 1032年-1033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度支判官
  • 1034年,荆湖北路江陵府(荆州市),荆湖北路转运使
  • 1035年-1037年,荆湖南路潭州(长沙市),荆湖南路转运使
  • 1037年-1038年,淮南路待考(待考),淮南路转运使
  • 1038年-1046年,陕西路秦州(甘肃省天水市),陕西路转运使
  • 1039年,开封府开封府(开封市),在京纠察刑狱
  • 1039年-104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户部副使
  • 104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度支副使
  • 1040年-1041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盐铁副使
  • 1041年-1042年,河北路大名府(河北省大名县),河北路转运使
  • 1043年-1044年,河北路澶州(濮阳),澶州知州
  • 1046年-1047年,京西北路许州(许昌),许州知州
  • 1047年-1048年,淮南东路亳州(亳州市),亳州知州
  • 1048年-1052年,河北路真定府(石家庄正定县),成德军知军兼安抚使
  • 1050年-1051年,秦凤路秦州(天水),秦州知州兼安抚使
  • 1055年,京西北路郑州(郑州),郑州知州
  • 1055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通进银台司
  • 1056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太常寺
  • 1058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三班院
邹补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衢州开化人字公兖
受业朱熹吕祖谦之门。
孝宗淳熙间进士
累官通判江宁府
有《春秋语孟注》、《兵书解》、《宋朝职略》等。
全宋诗
邹补之字公衮开化(今属浙江)人。
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
十二年,为常州教授(《咸淳毗陵志》卷九)。
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知休宁县清康熙休宁县志》卷七)。
宁宗嘉泰元年(一二○一),由通判江宁府致仕(《景定建康》卷二四)。
有《毗陵志》十二卷等。
事见清康熙衢州府志》卷二九。
全宋文·卷六三六二
邹补之字公衮衢州开化(今浙江开化)人。
受业吕祖谦朱熹之门,登淳熙二年进士第历官毗陵郡之学掾,广东宪属,知休宁县,累官江宁通判
著有《春秋语孟注》、《书说》、《兵书解》、《宋朝职略》等。
见弘治《徽州府志》卷四,《宋元学案》卷七三,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六。
主要活动
  • 孝宗淳熙间,进士
王缙宋 1073 — 115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3—1159 【介绍】: 睦州分水人字子云
徽宗崇宁五年进士
高宗绍兴六年,由侍御史右司谏,每谓人才难得,多事之际,尤宜为朝廷爱惜。
以故不专弹击,而唯论安危大计与所以启沃君心者,时称得谏臣体
后出知温州常州
有《霜台谏垣稿》。
全宋文·卷三一一八
王缙(一○七三——一一五九)字子云严州分水(今浙江桐庐)人。
崇宁五年进士,调歙州司法参军
历知浦江永嘉县,又知虔二州
绍兴五年,擢殿中侍御史,迁右司谏。
求外补,以直秘阁温州,改常州
后忤宰相秦桧主管台州崇道观
二十九年六月卒,年八十七。
有《霜台谏垣藁》九卷。
事迹见张栻王司谏墓志铭》(《南轩》卷三八),《宋史翼》卷八。
主要活动
  • 1106年,进士
  • 1130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吏部郎中
  • 1131年-1134年,广南东路英州(广东省英德市),英州知州
  • 1134年-1135年,江南西路虔州(赣州),虔州知州
  • 1135年,两浙东路温州(温州),温州知州
  • 1135年,两浙路临安(杭州),金部郎中
  • 1135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监察御史
  • 1135年-1136年,两浙路临安(杭州),殿中侍御史,1136年2月为右司谏
  • 1136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左司谏
  • 1136年-1137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右司谏,1137年10月知温州
  • 1139年-1141年,两浙西路常州(常州),常州知州
张献可北宋
简介
咸平二年(999)常州知州
主要活动
  • 999年-1003年,两浙路常州(常州),常州知州
晁端诚北宋
简介
政和三年(1113)常州知州
主要活动
  • 1113年-1115年,两浙路常州(常州),常州知州
孙杞北宋 1073 — 1137
全宋文·卷三一一九
孙杞(一○七三——一一三七)字德发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
大观三年上舍,赐出身,授将仕郎,为济州运城主簿
文水县丰阳县
宣和五年宣教郎徽州婺源县。
建炎三年春献书论五事,以不合请祠宫。
绍兴三年主管亳州明道宫七年卒,年六十五。
著文集三十卷。
孙觌孙公墓志铭》(《鸿庆居士》卷三三)。
主要活动
  • 1094年-1098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尚书右司郎中
  • 1097年-1098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尚书左司郎中
叶元凯南宋
全宋文·卷六○六四
叶元凯淳熙初常州晋陵县。
唐天麟南宋 1227 — ?
全宋诗
唐天麟(一二二七~?
),字景仁嘉兴(今属浙江)人。
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时年三十(《宝祐四年登科录》卷二)。
尝主嘉兴学正
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江阴军司理参军清康熙常州府志》卷一三)。
仁和县(《咸淳临安》卷五一)。
主要活动
  • 1256年,进士
詹至北宋 1073 — 1140
全宋文·卷三一一九
詹至(一○七三——一一四○)字及甫严州桐庐(今浙江桐庐)人。
崇宁二年进士,授泗州推官,累迁随军转运副使,移知常州,改徽州张浚辟为督府主管机宜文字
除直秘阁,知处州
坐与诸将善论罢。
起为永兴路提刑,复丐祠,提举台州崇道观
绍兴十年卒,年六十八。
有《瀛山集》十卷。
张栻《直秘阁詹公墓志》(《南轩文集》卷三九),《严州图经》卷一。
主要活动
  • 1103年,进士
  • 1127年,陕西路秦州(甘肃省天水市),陕西路转运使
  • 1130年,江南东路徽州(歙州),徽州知州
  • 1130年-1131年,两浙东路处州(丽水),处州知州
  • 1134年-1135年,两浙西路常州(常州),常州知州
  • 1139年,永兴军等路河中府(永济市),永兴军等路提点刑狱公事,辞不行
蔡审廷唐末宋初 907 — 97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7—975 【介绍】: 磁州武安人
少能骑射,后晋初,应募补护圣都头
后周世宗显德初,擢铁骑副兵马使
高平,迁军使;征淮南,改副指挥使
宋初,授殿前散都头指挥使
屡立战功,领常州刺史兼内外马步军副都军头,终镇州兵马都钤辖
胡慎修北宋
全宋文·卷三一三二
胡慎修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胡宿孙。
政和间朝请郎通判台州权管勾明州军州事。
见《阿育王山志》卷一一。
王遇南宋 1142 — 121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2—1211 【介绍】: 漳州龙溪人字子正,一作子合号东湖
孝宗乾道五年进士
三调教官,十七年间,受学于朱熹张栻吕祖谦之门。
历长乐令,修大塘水利,溉田十万余顷。
通判赣州,荐章交上,时韩侂胄当国,不少贬以求售。
侂胄诛,擢为太学博士,除诸王宫教授
毗陵,为浙东提举常平使者,有惠政。
大宗正丞,迁右曹侍郎卒。
有《论孟讲义》、《两汉博议》及文集。
全宋诗
王遇(一一四二~一二一一)字子正一字子合学者称东湖先生(《宋元学案》卷六九),龙溪(今福建漳州龙海市)人。
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
曾从朱熹张栻吕祖谦学。
历知长乐县通判赣州,知常州提举浙东常平
大宗正丞,迁右曹郎。
宁宗嘉定四年卒,年七十。
事见《勉斋》卷三七《朝奉郎尚书吏部右曹郎中王公行状》。
全宋文·卷六二七二
王遇(一一四二——一二一一)字子合号东湖漳州龙溪(今福建漳州)人。
乾道五年进士甲科,调临江军教授,移处州教授
受业于朱熹张栻吕祖谦之门。
历官长乐县赣州通判提举常平使者
入朝为大宗正丞右司郎中
嘉定初出知常州四年六月卒,年七十。
著《论孟讲义》、《两汉博议》及文集若干卷。
黄干朝奉郎尚书吏部右曹郎中王公行状》(《勉斋》卷三七),《宋元学案》卷六九。
主要活动
  • 1169年,进士
  • 1208年-1210年,两浙西路常州(常州),常州知州
  • 1210年-1211年,两浙东路绍兴府(绍兴市),两浙东路提举常平等事
  • 1211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大宗正丞
  • 1211年-1214年,两浙路临安(杭州),户部郎中
石该北宋
简介
咸平六年(1003)常州知州
主要活动
  • 1003年-1006年,两浙路常州(常州),常州知州
李堪北宋 965 — ?
全宋诗
李堪(九六五~?
字仲任号平坡常州(今属江苏)人。
据《乌目山五题》诗序当生于太祖乾德三年
真宗咸平二年(九九九)进士(《吴郡志》卷二八,《古田县志》作太宗太平兴国三年)。
真宗景德二年(一○○五)古田县
大中祥符中秘书丞(《琴川志)。
官至工部尚书(《宋诗纪事》卷七)。
民国《古田县志》卷三三有传。
今录诗十八首。
全宋文·卷二○七
李堪(九六五——?
),字仲任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一说晋陵(今江苏常州)人。
咸平二年进士
景德间古田,务本爱民,建学社,毁淫祠,暇则集诸生讨论政理,治化翕然。
官至工部尚书
李堪《乌目山五题序》(《吴都文粹续集》卷二二),《淳熙三山》卷九,《吴郡志》卷二八,正德《姑苏》卷三四,《宋诗纪事》卷七。
主要活动
  • 999年,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