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唐朝
释惟俨中唐 751 — 834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六 传宗科(四)
姓寒氏
晋之缙县人。
童龀俊敏。
年十七。
南康湖阳西山慧照禅师落发。
大历八年
衡岳寺希操律师
受具戒。
未几谒石头迁禅师
證心法。
一日坐次。
石头问曰。
汝在者里作么。
云。
一切不为。
头曰。
恁么即闲坐也。
曰。
若闲坐即为也。
头曰。
汝道不为。
且不为个什么。
曰。
千圣亦不识。
头以偈赞曰。
从来共住不知名。
任运相将只么行。
自古上贤犹不识。
造次凡流岂可名。
头尝垂语曰。
言语动用勿交涉。
云。
不言语动用。
亦勿交涉。
头云。
者里针劄不入。
云。
者里如石上栽花。
头深肯之。
住后看经次。
柏岩云。
和尚休猱人得也。
卷却经云。
日头早晚。
云。
正当午。
俨之。
犹有者个文彩在。
云。
某甲无亦无。
云。
汝太煞聪明。
云。
某甲只恁么。
和尚尊意如何。
曰。
我跛跛挈挈。
丑千拙。
且么过。
有僧再参。
问曰。
阿谁。
僧曰常坦。
呵曰。
前也是常坦。
后也是常坦。
一日院主
上堂。
大众才集。
良久便归方丈。
闭门。
院主逐后曰。
和尚许某甲上堂。
为什么却归方丈。
曰。
经有经师
论有论师。
律有律师
又争怪将老僧
问。
云岩作什么。
岩曰担屎。
曰。
那个聻。
岩曰在。
曰。
汝来来去去为谁。
岩曰。
替它东西。
曰。
何不教伊并行。
岩曰。
还曾檐么。
坐次。
有僧问。
兀兀地思量个什么。
曰。
思量个不思量底。
问曰。
不思量底。
如何思量。
曰。
非思量。
僧问。
学人拟归乡时如何。
曰。
汝父母遍身红烂。
卧在荆棘林中。
汝归何所。
僧曰。
恁么即不归去也。
曰。
汝却须归去。
汝若归乡。
我示汝个休粮方。
僧曰。
便请。
曰。
二时过堂。
不将咬著一粒米。
僧问。
学人有疑请师决。
曰。
待上堂时。
阇黎决。
至晚上堂。
众集定。
曰。
今日请决疑上座。
在什么处。
其僧出众。
下禅床。
把住云。
大众者僧有疑。
便托开归方丈。
僧问。
祖师未到此土。
此土还有祖师意否。
曰有。
僧曰。
既有祖师意。
又来作什么。
曰。
只为有所以来。
看经次。
问和尚寻常。
不许人看经。
为什么却自看。
曰。
我只图遮眼。
僧曰。
某甲还效和尚得么。
曰。
若是汝看。
牛皮也须穿透。
朗州刺史李翱躬入山谒
执经卷不顾。
侍者屡言。
太守在此。
终不顾。
性褊急。
怒曰。
见面不如闻名。
徐呼太守
何得贵耳而贱目。
因谢之。
问曰。
如何是道。
指上下曰。
会么。
曰。
不会。
曰。
云在天水在瓶。
述偈曰。
练得身形似鹤形。
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馀说云。
在青天水在瓶。
又问。
如何是戒定慧。
曰。
贫道者里无此闲家具。
良久。
太守欲得保任此事。
直须向高高山顶立。
深深海底行。
闺閤中物舍不得。
便成渗漏。
一夕登绝顶。
时雨新霁。
天色澄莹。
仰见云披月出。
光彩迸射。
因而大笑。
澧阳远在九十里外。
而居人之闻其声者。
如近发东西家。
于是互相推问。
始知其远自药山也。
太和八年二月
忽大呼云。
法堂倒法堂倒。
众皆持物柱撑之。
举手曰。
汝不会意。
乃寂。
寿八十有四。
腊六十建塔于院之东隅。
化城
谥弘道
权德舆中唐 759 — 81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9—818 【介绍】: 天水略阳人字载之
权皋子。
四岁即能属诗,十五岁为文数百篇,成《童蒙集》,名声日大。
德宗雅闻其名,征为太常博士
起居舍人,兼知制诰,再迁中书舍人
贞元末,拜礼部侍郎,三掌贡举号为得人
宪宗元和初,历兵部吏部侍郎,后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后罢相,改刑部尚书,以检校吏部尚书出镇兴元
德舆综贯经术,其文雅正赡缛。
卒谥文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58—815 字载之排行三,原籍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权皋之子。
幼慧,15岁为文已数百篇。
德宗时包佶转运从事太常博士左补阙知制诰中书舍人礼部侍郎等职,三掌贡士号为得人
元和五年(810)相于宪宗,直言敢谏,宽和待下。
3年后,出为东都留守刑部尚书检校吏部尚书山南西道节度使,以疾归阙,殁于道。
生平事迹见韩愈《唐故相权公墓碑》与新、旧《唐书》本传。
今有蒋寅《权德舆年谱略稿》。
诗文雅正赡缛,为一代宗匠。
“工古调,乐府极多情致”(《唐才子传》卷五),以奉和、应制、酬赠、送别为主要内容,五古、五绝成绩较大,严羽以为有“绝似盛唐者”,“有似韦苏州刘长卿处”(《沧浪诗话·诗评》),王世贞称其诗为“铁中铮铮者”(《艺苑卮言》卷四)。
有《权载之文》50卷传世。
其诗,《全唐诗》编为10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0首。
唐诗汇评
权德与(761-818)字载之秦州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居润州丹问(今江苏丹阳建中中,为包佶转运从事
贞元初,以大理评事监察御史,佐江西李兼幕。
七年,召为太常博士,改右补阙
起居舍人驾部员外郎司勋郎中,均知制诰
中书舍人十八年知贡举
礼部侍郎,转户、兵、吏三部侍郎太子宾客,复为兵部,迁太常卿
元和五年,拜礼部尚书同平章事
八年留守东都
复历大常卿、刑部尚书
十一年,出镇兴元
卒。
德舆工诗善文,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故时人尊为宗匠。
达官名人碑志集序,多出其手。
有《权德舆集》五十卷,今存。
又《制集》五十卷、《童蒙集》十卷,均佚。
全唐诗》编诗十卷。
全唐诗补逸
权德舆字载之天水田各阳人。
元和十三年八月,以病自山南西道节度使任乞还,卒于道,年六十。
补诗一首。
德舆字载之
天水略阳人
贞元时累官礼部侍郎
户部
元和五年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罢为本官检校吏部尚书留守东都
封扶风郡公
太常卿
刑部尚书
出镇兴元
卒年六十。
左仆射
谥曰文
作品评论
德舆在唐不以诗名,然词亦雅畅。
德舆字载之元和中为相。
其文雅正赡缛,动止无外饰,其酝藉风流,向然可慕。
权德舆之诗,却有绝似盛唐者。
权德舆或有似韦苏州刘长卿处。
德舆能赋诗,工古调,乐府极多情致。
积思经术,无不贾综,手不释卷。
虽动土无外饰,其酝藉风流,自然可慕。
《唐诗品》
权公幼有令度,神情超越,遂专词艺,为时所慕。
贞元以后,近体既繁,古声渐杳,公乃独专其美,取隆高代。
五言近体,亦先气格而后讨藻,然气候既至,藻亦自丰,其在开元名手,亦堂奥之间者也。
《诗源辨体》
权德舆贞元时人,五言古虽不甚工,然杂用律体者少,中有四、五篇,气格绝类盛赓。
七言古语虽绮艳,而格亦不卑。
律诗,五言声气实胜,而七言则未为工。
《诗辩坻》
元和诗响,不振已极,唯权文公乃颇见初唐遗构,亦一奇也。
权文公以文草名世,而诗多丰缛修整,无可动人。
惟《敷水驿》一绝:“空见水名敷,秦楼诗事无。
临风驻征骑,聊复将髭须。
”颇有风趣。
清明弋阳》云:“自叹清明在远方,桐花覆水葛溪长。
家人定是持薪火,点作孤灯照洞房。
”亦清婉有致。
此种甚少也。
权公《危语》诗:“被病独行逢乳虎,托风骇浪失棹橹。
举人看榜闻晓鼓,孱夫孽子遇妒母。
”皆有矛头淅米之意,然无如“举人看榜”一语之妙,身历扯境者与知之也。
其源出于陆韩卿,而远祖嵇叔夜,风流典瞻,累在才多,下笔不休,取评冗散。
乃如“浩歌坐虚室,庭树生凉风”,亦自工意发端,通体神远。
律裁清稳,七言绮丽;离合建除,称名六府;梁陈小体,亦拟简文,而艳炼不如也。
主要活动
  • 780年,淮南道扬州扬州(江苏扬州),入幕,杜佑任江淮水陆运使,辟为从事
  • 781年-785年,淮南道扬州扬州(江苏扬州),右金吾卫兵曹参军,在扬州杜佑幕中,署朝职为试右金吾卫兵曹参军
  • 786年-789年,江南西道洪州豫章(江西南昌),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秋冬间,奉母赴江西任观察使判官,朝衔试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十二月,在南昌与送崔述之会
  • 790年-791年,江南西道洪州豫章(江西南昌),监察御史里行,三月,服阕还江西,与幕府同僚游龙沙熊氏清风亭
  • 791年-792年,江南东道润州丹阳(江苏镇江),太常博士,诏以太常博士征入朝,携眷赴京。至西岳庙停车祝谒
  • 792年-794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左补阙,六月二十五日转左补阙,散官如故
  • 794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起居舍人,四月二十八日,迁起居舍人,由奚陟荐
  • 794年-795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起居舍人兼知制诰,八月二十一日,兼知制诰
  • 795年-797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尚书省驾部员外郎,兼知制诰,十一月二十一日,改尚书省驾部员外郎,仍知制诰。散官迁宣德郎,勋官为云骑尉。
  • 798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尚书司勋郎中,兼知制诰,四月一日,迁尚书司勋郎中,兼知制诰,散官为朝议郎,赐绯鱼袋,勋官如故。
  • 799年-802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中书舍人,冬月,擢中书舍人,勋散赐如故
  • 802年-805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礼部侍郎,十月,真拜礼部侍郎,勋散赐如故
  • 805年-806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户部侍郎,七月二十一日,转户部侍郎,勋散赐如故。
  • 806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兵部侍郎,秋,转兵部侍郎,散官如故,勋官迁骁骑尉。
  • 806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吏部侍郎,冬,迁吏部侍郎,勋散封赐如故
  • 807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太子宾客,春,改太子宾客,散官迁朝议大夫,勋封赐如故。
  • 808年-809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兵部侍郎,三月,复任兵部侍郎,散官迁太中大夫,勋官迁上柱国,爵封襄武县开国侯。
  • 809年-810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太常卿,四月二十九日,迁太常卿,赐紫金鱼袋,散官迁通议大夫。
  • 810年-812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九月十九日,守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余如故
  • 813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礼部尚书,正月七日,罢知政事,仍守礼部尚书,时爵已进扶风郡开国公,余如故。
  • 813年,都畿道河南府洛阳(河南洛阳),检校吏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充东都留守,七月三日,制命检校吏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充东都留守,判东都尚书省事。散官迁银青光禄大夫,余如故。
  • 814年-815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太常卿,十月二十四日,复入为太常卿。
  • 815年-816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刑部尚书,改刑部尚书。十月三日,奏请行用新删定《敕格》。
  • 816年-818年,山南西道梁州兴元(陕西汉中),检校吏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充山南西道节度使,十月二十五日,以检校吏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充山南西道节度使,余如故
僧唯俨中唐 760 — 82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0—829 【介绍】: 唐僧。
绛县人俗姓寒
年十七师事惠照。
代宗大历八年纳戒,谒石头禅师,住药山寺
宪宗元和中李翱出刺朗州,谒唯俨问道,唯俨以“云在青天水在瓶”答之,顿悟。
释唯俨
俗姓寒
绛县人也。
童龀慷恺敏俊逸群。
年十七从南康湖阳西山慧照禅师
大历八年纳戒于衡岳寺希操律师所。
乃曰。
大丈夫当离法自净。
焉能屑屑事细行于布巾邪。
遂谒石头禅师密證心法。
药山焉。
一夜明月陟彼崔嵬。
大笑一声。
声应澧阳东九十许里。
其夜澧阳人皆闻其声。
尽云是东家。
明辰展转寻问迭互推寻直至药山
徒众云。
昨夜和尚山顶大笑是欤。
自兹振誉遐迩喧然。
元和中李翱考功员外郎
李景俭相善。
俭除谏议自代。
及俭获谴。
乃坐此出为朗州刺史
闲来谒
遂成警悟。
又初见执经卷不顾。
侍者白曰。
太守在此。
性褊急。
乃倡言曰。
见面不似闻名。
乃呼应唯。
太守何贵耳贱目。
拱手谢之。
问曰。
何谓道邪。
指天。
指净瓶曰。
云在青天水在瓶。
于时暗室已明疑冰顿泮。
寻有偈云。
鍊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相问无馀说。
云在青天水在瓶。
又偈。
选得幽居惬野情。
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
孤峰顶。
月下披云笑一声。
韩愈柳宗元刘禹锡为文会之交。
自相与述古言法六藉。
为文黜浮华尚理致。
言为文者韩柳刘焉
吏部常论仲尼既没诸子异端。
故荀孟复之。
杨墨之流洗然遗落。
殆周隋之世王道弗兴
文中子有作。
应在乎诸子左右。
唐兴房魏既亡失道尚华
至有武后之弊安史之残。
吾约二三子同致君复尧舜之道。
不可放清言而废儒纵梵书而猾夏。
敢有邪心归释氏者有渝此盟。
无享人爵无永天年先圣明神是糺是殛。
无何邂逅于顿了本心。
末由户部尚书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
复遇紫玉禅翁
且增明道趣。
著复性书上下二篇。
大抵谓本性明白为六情玷污。
迷而不返今牵复之。
犹地雷之复见天地心矣。
内教之返本还源也。
其书露而且隐。
盖而又彰。
文则象系中庸隐而不援释教。
其理则从真舍妄。
彰而乃显自心。
弗事言陈唯萌意许也。
韩柳览之叹曰。
吾道萎迟且逃矣。
陶鍊难化护法功多。
回是子之心拔山扛鼎
犹或云易。
相国崔群常侍温造相继问道能开发道意。
大和二年将欲终告众曰。
法堂即颓矣。
皆不喻旨。
率人以长木而枝柱之。
抚掌大笑云。
都未晓吾意。
合掌而寂。
春秋七十云。
系曰。
尝览李文公复性二篇。
明佛理不引佛书。
援證而徵取易礼而止。
可谓外柔顺而内刚逆也。
故曰。
而忘言矣。
经云。
治世语言皆成正法者。
李公有
俨公一笑声彻遐乡。
虽未劳目连远寻而易例有诸。
隆墀永叹远壑必盈。
道感如然不知其然也。
姓韩
绛县人
童龀慷慨。
敏俊逸群。
年十七。
薙染慧照禅师
大历八年
纳戒于衡岳希操律师所。
乃曰。
大丈夫。
当离法自净。
焉能屑屑事细行于布□耶。
遂谒石头禅师
密證心法。
药山焉。
一夜明月陟山巅大笑一声。
声应澧阳东九十许里。
其夜澧阳人
皆闻其声。
尽云是东家。
明辰展转寻问。
直至药山
徒众云。
昨夜和尚山顶大笑是欤。
自兹振誉。
遐迩喧传。
元和中
李翱考功员外郎
李景俭谪。
出为朗州刺史
闲来谒
遂成警悟。
又初见执经卷不顾。
侍者白曰。
太守在此。
性褊急。
乃倡言曰。
见面不似闻名。
乃呼。
应唯。
太守何贵耳贱目。
拱手谢之。
问曰。
何谓道耶。
指天指净瓶曰。
云在青天水在瓶。
于时。
暗室已明。
疑冰顿泮。
寻有偈云。
鍊得身形似鹤形。
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相问无馀说。
云在青天水在瓶。
又偈。
选得幽居惬野情。
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孤峰顶。
月下披云笑一声。
大和二年
合掌而寂。
李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字存博自称萧萧
李元懿玄孙,汧公李勉之子。
兵部员外郎
善画,精楷隶。
以至行雅操知名当时。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存博排行十宗室,宰相李勉子。
德宗贞元十五年(799)至宪宗元和二年(807)为浙西节度从事,后官至兵部员外郎
工诗文,善音乐,精楷隶,好黄老。
多收藏书画。
重金求得梁萧子云飞白大书萧字,置于小亭号萧斋
生平事迹散见崔备《壁书飞白萧字记》、张谂萧斋记》、《太平广记》卷一六八引《尚书故实》、《因话录》卷二、《唐诗纪事》卷三一。
全唐诗》存诗10首。
唐诗汇评
李约,生卒年不详,字存博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居于洛阳(今属河南)
李勉之子。
贞元末,以大理评事润州李锜从事,见贫猾无状,与从事裴度卢坦等相继引去。
后入朝为谏官
元和四年,官起居舍人,迁兵部员外郎
少好图书,耽奇嗜古,曾于润州梁萧子云壁书飞白“萧”字,载以归,因名其室曰“萧斋”。
全唐诗》存诗十首。
字存博
司徒汧国公勉子。
兵部郎中
作品评论
李存博贵公子,亦豪亦恬,虽篇什无多,疏野可赏。
《石园诗话》
李存博)雅度简约,诗亦清旷。
《从军行》云:“路长唯算月,书远每题年。
”更耐人寻味。
刘澭中唐 761 — 80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1—809 【介绍】: 幽州昌平人
刘济弟。
瀛州刺史,请以所部戍陇,纪律严明,德宗甚宠之,拜秦州刺史
体恤士卒,宪宗时号其军为“保义”,蕃族畏慑,不敢搔扰。
封彭城郡公卒谥景
李秘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
宗室之后。
生活于贞元元和年间,仕历不详。
事迹略见《唐诗纪事》卷四八。
全唐诗》存诗1首。
李程中唐 766 — 84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陇西人字表臣
德宗贞元十二年进士,又登宏辞科。
蓝田,县有滞狱十年,单言辄判。
历迁监察御史翰林学士
学士入署,常视日影为候,性懒,日过八砖乃至,时号八砖学士
敬宗初,以吏部侍郎同平章事
帝好宫室畋猎,切谏,加中书侍郎
寻出为河东节度使,徙河中。
累拜左仆射
武宗立,为东都留守
卒年七十七。
谥缪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6—842 字表臣排行二十六
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
襄邑恭王神符五世孙。
德宗贞元十二年(796)进士第
同年登博学宏辞科,为集贤殿正字
二十年翰林学士
宪宗元和二年(806)司勋员外郎翰林学士
性疏懒,常日过八砖乃入署,时号“八砖学士”。
十一年中书舍人
次年权知礼部贡举
礼部侍郎鄂岳观察使吏部侍郎
敬宗宝历元年(824)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彭原郡公
次年罢为河东节度使
卒于东都留守任所,谥谬
为人滑稽善谑,精于词赋。
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全唐诗》存诗5首。
字表臣
襄邑恭王神符五世孙。
贞元十二年进士
又登宏词科
元和中累拜吏部侍郎
敬宗立
以本官同平章事
寻加中书侍郎
封彭原郡公
罢为河东节度使
开成初右仆射
二年出为山南东道节度使
卒年七十七。
太保
谥曰缪
主要活动
  • 796年,进士、宏词科
权璩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天水略阳人字大圭
权德舆子。
宪宗元和二年进士第
监察御史,有美称。
宰相李宗闵荐为中书舍人
李训得宠,以《周易博士翰林舍人高元裕给事中郑肃韩佽等连章劾倾覆阴巧,且乱国,不宜出入禁中,不听。
宗闵贬,亦贬阆州刺史
文宗怜其母病,徙郑州
诛,时人以为明祸福大体,能世其家。
主要活动
  • 807年,进士
僧无碍北周至隋 552 — 645年2月28日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2—645 【介绍】: 隋唐间僧。
润州建业人,生于成都俗姓陈
十岁入学,随闻不忘,寻于长安出家。
北周毁佛时,退迹陆沉。
隋初出住秦州永宁寺
寻入长安,研习群经。
复归秦陇
文帝开皇十年,为永宁寺任。
炀帝大业二年,召入洛阳,于四方馆刊定佛法。
复西归,炀帝曾赐彩百段。
隋末秦州乱,入京住庄严寺
唐高祖武德八年秦州,以禅习为务。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九 持志科
其先中州陈氏。
晋永嘉南渡。
建邺
父旷。
梁元帝学士
承圣元年
遂生成都
神姿特异。
见者知为今器。
九岁能应对。
十岁入家塾。
辄强记不废忘。
尝至长安
道安法师
与语。
奇之。
劝使出家。
始习太子应瑞经。
追慕不自胜。
至于涕泣。
天和三年
周武纳后。
恩获薙落。
建德三年
诏废教。
因陆沈尘埃中。
然戒操愈益谨。
隋开皇初
遂与兴复。
诏住永宁寺
即趋齐。
超法师
听智度论。
未几。
长安
学十地阿毗昙等。
时兴善体法师
方开大论。
命摄讲义无拥滞。
而文句或稍遗失。
于是极昼夜。
熟诵本文六十卷。
而心疾作矣。
寻归永宁以医。
十年管河间王知寺任。
大业二年
诏刊定佛法于洛阳四方馆
五年炀帝西征。
过之召见。
劳问赐予有加。
十三年
唐受隋禅。
京师庄严寺
众以其识达。
知寺任。
如永宁。
非其好也。
武德八年
反永宁以无相理观。
调伏心疾。
贞观十九年二月二十八日
无所痛是而终。
春秋八十四。
释无碍
姓陈氏
晋永嘉
中原丧乱。
南移建业
父旷梁元帝徵蕃学士
承圣元年成都
神姿特异知有济器。
九岁便能应对。
十岁入学随闻不忘。
长安姚秦道安法师
与语怪其意致。
劝令出家。
即依言欣喜。
令诵太子瑞应经。
思寻圣迹哀泣无已。
天和三年
周武皇后入朝。
投名出家先蒙得度。
虽有弱冠戒操逾严。
建德三年
法门大坏随缘陆沈。
乃值泥涂情逾冰王。
开皇开法即预搜扬。
便住永宁
于齐大德超法师所听智度论。
一闻教义神思豁然。
财食顿清形心俱遣。
又入长安学十地阿毗昙等。
休法师兴善寺命讲大论。
辩析分明义端无拥。
然于文句颇滞弘通。
因诵本文获六十卷。
因抱心疾奖众斯睽便还秦陇
开皇十年
管河间王
特屈寺任统御遗法。
大业二年
召入洛阳
四方馆刊定佛法。
后还永宁依前纲理。
大业五年
炀帝西征。
躬受劳问赐䌽二百段。
十三年州破入京住庄严寺
众以素知寺任识达机缘还欲请之。
任非所好。
武德八年还返故寺。
以无相观而自调伏。
贞观十九年二月二十八日
无疾而终。
春秋九十四。
道俗哀恸。
若丧厥亲焉。
姜宝谊隋末唐初 ? — 61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619 【介绍】: 隋唐时秦州上邽人
游太学受书,业不进,去为左翊卫,以积劳迁鹰扬郎将
唐高祖起兵,受左统军,爵永安县,历右武卫大将军
宋金刚战,被杀,谥刚
赵元亮中唐 ? — 83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830 【介绍】: 天水陇西人
赵憬子。
穆宗长庆中,累官司勋户部员外郎刑部郎中
四年,为三司使,推覆京兆尹崔元略误征畿甸经赦免放缗钱事。
文宗大和四年,官至左司郎中侍御史知杂事
僧端甫中唐 770 — 83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0—836 【介绍】: 唐僧。
天水人俗姓赵
十岁出家,受戒于西明寺照律师,通《涅槃经》于福林寺法师
德宗时被征,常出入禁中,与儒道论议。
顺宗亲之若兄弟,恩礼特隆。
宪宗时掌内殿法仪,录左街僧事。
卒谥大达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族赵氏。
天水
世为秦著姓。
母张梦。
梵僧谓曰当生贵子。
即出舍利囊中。
使吞之。
及娩。
见所梦僧。
白昼入室。
摩其顶曰。
教法必赖以大兴。
言讫讫失所在。
高颡深目。
大颐方口。
身六尺五寸。
音吐如钟。
始十岁。
沙弥
崇福寺道悟禅师
十七岁。
受具戒为比丘
安国寺
学毗尼于崇福寺律师
传唯识论于安国寺素法师
究涅槃经于福林寺法师
既而梦。
梵僧以琉璃器。
满盛舍利。
使吞之曰。
三藏大教。
尽纳汝腹矣。
自是妙智宏辨。
囊括川注。
而谒文殊于清凉。
阐华严于太原
其声闻之美。
达于帝聪。
德宗朝。
出入宫禁。
抗论儒道。
赐紫方袍。
岁时锡子异等夷。
顺宗春坊
相与卧起。
视若兄弟。
恩礼特隆厚。
宪宗御极。
数幸其寺。
常承顾问。
待之不啻宾友。
仪范超迈。
辞辩华赡。
虽造次应对。
未尝不推致佛乘。
而扬搉玄理。
由是天子益重其为人焉。
乃迎真骨以祈灵。
开秘殿以请福。
左街僧事。
凡十年。
其阐扬涅槃唯识。
课持瑜伽悉地。
转上所施。
以崇饰塔庙。
务极雕绘。
而丈室单床。
惟日诵金刚经。
默观净二而已。
王公舆台。
壹以诚接。
然豪门贵族。
莫不瞻向。
议者以为其有常不轻行。
开成元年六月一日卒。
其年七月六日
茶毗于长乐之南原。
获舍利圆莹。
谥大达
塔号玄秘。
寿六十七。
腊四十三。
弟子僧尼千馀辈。
会昌中
相国公休颂德树碑原上。
释端甫
俗姓赵氏
天水人也。
世为秦著姓焉。
初母张夫人梦梵僧谓曰。
当生贵子。
即出囊中舍利使吞之。
及诞所梦僧白昼入其室摩其顶曰。
必当大兴法教。
言讫而灭。
既成人高颡深目大颐方口。
长六尺五寸。
其音如钟。
夫将欲如来之菩提凿生灵之耳目。
固必有殊祥奇表欤。
始十岁依崇福寺道悟禅师沙弥
十七正度比丘
安国寺
受具于西明寺照律师
学毗尼于崇福寺律师
传唯识于安国寺素法师
通涅槃经于福林寺法师
又梦。
梵僧以舍利满琉璃器使吞之。
且曰。
三藏大教尽贮汝腹矣。
自是经律论无敌于当时。
囊括川注逢源会委。
滔滔然莫能济其畔岸矣。
夫将欲伐株杌于情田雨甘露于法种者。
固必有勇智宏辩欤。
无何谒文殊于清凉。
众圣皆现。
演大经于太原
倾都毕会。
德宗皇帝闻其名徵之。
一见大悦。
常出入禁中与儒道议论。
赐紫方袍。
岁时锡施异于他等。
复诏侍皇太子东朝
顺宗皇帝深仰其风。
亲之若昆弟。
相与卧起恩礼特隆。
宪宗皇帝数幸其寺待之若宾友。
常承顾问注纳偏厚。
符彩超迈辞理响捷。
迎合上旨皆契真乘。
虽造次应对。
未尝不以阐扬为务。
繇是天子益知佛为大圣人其教有大不思议事。
当是时朝廷方削平区夏。
缚吴斡蜀潴蔡荡郓。
而天子端拱无事。
率缁属迎真骨于灵山
开法场于秘殿。
为人请福亲奉香灯。
既而刑不残兵不黩。
赤子无愁声苍海无惊波。
盖参用真宗以毗大政之明效也。
夫将欲显大不思议之道辅大有为之君。
固必有冥符玄契欤。
掌内殿法仪录左街僧事。
以标表净众者凡一十年。
讲涅槃唯识经论。
处当仁传授宗主。
以开诱道俗者凡一百六十座。
运三密于瑜伽。
契无生于悉地。
日持诸部十馀万遍。
指净土为息肩之地。
严金经为报法之恩。
前后供施数十百万。
悉以崇饰殿宇穷极雕绘。
而方丈单床静虑自得。
贵臣盛族皆所依慕。
豪侠工贾莫不瞻向。
荐金宝以致诚。
仰端严而礼足。
日有千数不可殚书。
即众生以观佛。
离四相以修善。
心下如地坦无丘陵。
王公舆台皆以诚接。
议者以为成就常不轻行者。
而已矣。
夫将欲驾横海之大航拯迷途于彼岸者。
固必有奇功妙道欤。
开成元年六月一日西向右胁而灭。
当暑而尊容若生。
终夕而异香犹郁。
其年七月六日迁于长乐之南原。
遗命荼毗得舍利三百馀粒。
方炽而神光月皎。
既烬而灵骨珠圆。
赐谥曰大达
塔曰玄秘。
俗寿六十七。
僧腊可数。
门弟子僧尼约千馀辈。
或讲论玄言。
或纪纲大寺
修禅秉律。
分作人师五十。
其徒皆为达者。
会昌中相国裴公休
为碑颂德焉。
俗姓赵
天水人
张夫人梦梵僧谓曰。
当生贵子。
即出囊中舍利使吞之。
及诞。
所梦僧。
白昼入其室。
摩其顶曰。
必当大兴法教。
言讫而灭。
既成人。
高颡深目。
大颐方口。
长六尺五寸。
其音如钟。
始十岁。
崇福寺道悟禅师沙弥
十七受具于西明寺照律师
学毗尼于崇福寺律师
传唯识于安国寺素法师
通涅槃经于福林寺法师
又梦梵僧。
以舍利满琉璃器。
使吞之。
且曰。
三藏大教。
尽贮汝腹矣。
自是经律论。
无敌于当时。
无何谒文殊于清凉。
众圣皆现。
演大经于太原
倾都毕会。
德宗皇帝
闻其名徵之。
一见大悦。
常出入禁中。
与儒道议。
赐紫方袍。
复诏侍皇太子东朝
顺宗皇帝
深仰其风。
亲之若昆弟。
相与卧起。
恩礼特隆。
宪宗皇帝
数幸其寺。
待之若宾友。
常承顾问。
虽造次应对。
未尝不以阐扬为务。
繇是天子益知佛为大圣人。
其教有大不思议事。
开成元年六月一日
西向右胁而灭。
茶毗。
得舍利三百馀粒。
赐谥曰大达
塔曰玄秘。
姜谟隋末唐初 ? — 62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7 【介绍】: 秦州上邽人
隋炀帝大业末为晋阳长。
唐高祖引为司功参军
长安,除相国胄曹参军长道县
及平薛仁杲,擢秦州刺史,有政声。
改守陇州,以老去职。
卒谥安
秦州上邽人
隋大业末为晋阳长。
高祖建义。
引为司功参军
从平京城
相国兵曹参军
封长道县公
秦州刺史
改守陇州
贞观元年卒。
岷州都督
谥曰安
卢载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南洛阳人
代宗大历末在世。
宪宗元和中进士第
后为山南东道节度从事
穆宗长庆二年,为天平军巡官
累迁司封郎中
文宗开成元年,任给事中
尚书左丞
三年,出为同州防御使
官至兵部侍郎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洛阳(今属河南)人,郡望范阳(今河北涿州)
生于代宗大历后期。
宪宗元和九年(814)前登进士第
元和长庆之际为山南东道节度从事
穆宗长庆二年(822)天平军巡官检校协律郎
累迁司封郎中
文宗开成元年(836)给事中,迁尚书左丞
三年出为同州防御使
后官至兵部侍郎
事迹散见《绛州曲沃县郑府君故夫人天水赵氏墓志铭》(见《千唐志斋藏石》)、穆员《陕虢观察使卢公(岳)墓志铭》、白居易卢载协律郎天平军巡官制》、司空图《书屏记》、《旧唐书》之《德宗纪》与《郭承嘏传》。
全唐诗》存诗2句。
肃宗朝官中书舍人
主要活动
  • 宪宗元和中,进士
李渊隋末唐初 566 — 635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李渊 高祖 太武皇帝 618年—626年
武德 618年五月—626年 九年八月唐太宗即位沿用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6—635 【介绍】: 唐开国皇帝。
祖籍陇西成纪,迁狄道,又徙武川镇,后入中原,居南赵郡广阿
字叔德
其祖于北周时封唐国公
七岁袭爵,隋时累迁太原留守
炀帝大业十三年起兵反隋,次年称帝,国号唐,建都长安
在位九年,平定群雄统一天下,传位于太子世民自称太上皇
卒谥大武皇帝
帝姓李氏。
讳渊
字叔德
其先陇西成纪人
后徙长安
祖虎。
佐周有功。
柱国
追封唐公
帝生袭封。
隋大业十二年十二月太原留守
明年五月举义兵。
十一月长安
尊立恭帝
自为大丞相
进爵为王。
义宁二年戊寅五月受禅。
建元武德
在位九年八月。
传位太子
年七十一。
谥曰大武皇帝
庙号高祖
追尊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主要活动
  • 583年,淮南道(安徽淮北),谯州刺史,约是年在谯州刺史任,姑系于此
  • 584年,京畿道京兆府宝鸡(陕西宝鸡),陇州刺史,约是年在陇州刺史任,姑系于此
  • 585年-588年,京畿道京兆府凤翔(陕西凤翔),岐州刺史,约是年在岐州刺史任,姑系于此
  • 589年-591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卫尉少卿,是年迁卫尉少卿
  • 592年-606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右骁卫将军,是年迁右骁卫将军
  • 607年,都幾道河南府荥阳(河南郑州),荥阳太守,隋炀帝即位后,曾任荥阳太守,姑系于此
  • 608年,河东道河东道(山西),楼烦太守,隋炀帝即位后,曾任楼烦太守,姑系于此
  • 609年-616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殿内少监,是年约在长安任殿内少监,姑系于此
  • 617年,河东道太原府(山西太原),太原留守,是年拜太原留守,击高阳历山飞贼甄翟儿于西河,破之
  • 618年-626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皇帝,即皇帝位于太极殿,大赦,改元
  • 626年-635年,京畿道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太上皇,是年在长安,有诏书
释慧斌隋末唐初 574 — 645年10月6日
慧斌俗姓和氏
兖州人
年十九为州助教
年二十三出家台山
年三十四住泰山梁父甑山存道寺。
后徵为京师福寺主
贞观十九年卒。
年七十二。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姓和氏
兖州人也。
世习儒。
博通经史。
年十九。
为乡助教
二十三即从薙染。
遍历经庠律肆。
俄入台山
脩诸静虑。
如是八载。
又练业于泰山
灵岩诸寺。
年三十四。
始隶公贯。
秦州梁父甑山存道寺。
隋朝为献后。
构禅定。
以进冥福。
诏与诸硕宿数。
夏腊最小。
声称弥隆。
亦像季之杰然者
后充弘福寺主。
贞观十九年十月六日
以疾终。
时年七十二。
释慧斌
姓和氏
兖州人也。
博览经艺文义洞开。
偏晓字源尤明章曜。
年十九乡党所崇为州助教
而情厌烦梗怀慕出世。
年二十三方预剪落。
寻即历听经律相沿两载。
睹讲席喧挠惟论声势。
便入台山修诸静虑。
一入八载备行观法。
乃往泰山灵岩诸寺。
以行道为务先。
年三十四方隶官名。
秦州梁父甑山存道寺。
更寻律部博听经论。
而性狎禅林誉彰遐迩。
及献后云背禅定攸兴。
下敕徵延乃旋京邑
于时名望盛德八表一期。
各擅英髦人程鳞翼。
夏第最小声称弥隆。
衣钵之外更无箱襆。
容质清素挺异恒伦。
缁素目属莫不回向。
斯亦象季清厉之僧也。
兼以布行纯粹言无品藻。
每闻评论辄即默然。
防护戒仪慈救为虑。
每夏行履执帚先扫。
恐伤虫蚁故也。
随得利养密行檀济。
或造漉囊。
或施道俗。
惟急者方乃行之。
仍复累属勿泄人世。
及帝造寺前访纲维。
京室同美勿高斌也。
乃下诏徵为弘福寺主。
缉谐上下无敢乖猷。
贞观十九年十月六日
遘疾终寺。
时年七十有二。
自斌之入道。
生常恒务。
多以行道咒业为心。
或诵释迦观音。
或行文殊悔法。
岁中八十一日六时行业前后通数八十道场。
身心悦怿。
所得法利未可知也。
至于教诫门学。
惟论烦恼须断。
每有出罪露过。
无不为之流涕。
喜怒不形诵持无忘。
故羯磨之匠通僧仰属。
道俗归戒其徒弘矣。
故使魏王以下内外懿亲及梁宋诸公皆承戒素。
父朗有子七人。
家世儒宗。
第二也。
仁寿徵入爱敬无因。
朗齿迫期颐。
钟鸣漏尽。
今古意绝。
生死路分。
乃于汶水之阴九逵之会。
建义井一区。
仍树丰碑用裨其德。
其铭略云。
哀哀父母。
载生载育。
亦既弄璋
我履我复。
一朝弃予山州满目。
云掩重关风惊大谷
爱敬之道天伦在兹。
殷忧暮齿见子无期。
凿井通给托事兴词。
百年几日对此长悲。
玉检之南峄阳之北。
获麟之野秉礼之国。
君有美政俗多儒墨。
玉井洞开高碑斯勒。
李翱中唐 774 — 83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赵郡人,或作成纪人字习之
凉武昭王之后。
进士第
始授校书郎,累转国子博士史馆修撰
性刚急,议论无所避,常谓史官记事不实。
执政虽重其学,而恶其激讦,故久不迁。
后授考功员外郎,拜中书舍人
山南东道节度使
卒谥文
始从韩愈为文章,辞致浑厚,见推当时,有《文公》。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74—836 字习之排行七,郡望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人。
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第
十六年义成观察判官
宪宗元和元年(806)国子博士史馆修撰分司东都,荐孟郊河南尹郑馀庆
屡任幕职
十五年考功员外郎出刺朗州,筑堰蓄水,溉田千顷,人称“考功堰”。
文宗大和三年(829)中书舍人
累迁至户部侍郎
卒于山南东道节度使任所,谥文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
李翱韩愈学古文,为中唐著名古文家。
不长于诗。
全唐诗》存诗7首,判1首。
《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唐诗汇评
李翱(772-841)字习之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一说赵郡(今河北赵县)人。
贞元十四年(798)进士第,授校书郎
贞元元和中,累佐滑州李元素岭南杨于陵、浙东李逊幕。
元和十四年入为国子博士,迁考功员外郎,并兼史职
出为朗州刺史,迁舒州刺史
长庆三年,入为礼部郎中,又出为庐州刺史
大和元年,召为谏议大夫,迁中书舍人
又出为、潭等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
卒,谥文
韩愈弟子,其文论和创作对推动古文运动起了积极作用。
有《李翱集》十卷。
今有《文公》十八卷行世。
全唐诗》存诗七首。
字习之
凉武昭王之后。
贞元十四年进士
元和末累官庐州刺使。
大和时历刑户二部侍郎
山南东道节度使
会昌中卒。
谥曰文
作品评论
人之材力,信自有限,李翱皇甫湜韩退之高弟,而二人独不传其诗,不应散亡无一篇存者,计是非其所长,故不多作耳。
退之集中有《题湜公安园池诗后》云:“《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
”又有“用将济诸人,舍得业孔颜”。
意若讥其徒为无益,而劝之使不作者。
见于远游联句,惟“前之讵灼灼,此去信悠悠”。
一出之后,遂不复见,亦可知矣。
然二人以非所工而不作,于不能而强为之,亦可谓善用其短矣。
湜与李翱皆从公学文,得公之正,湜得公之奇。
主要活动
  • 798年,进士
  • 801年-807年,河南滑县,观察判官,此前或后一二年,曾为滑州观察使判官,有代滑州节度使李元素作进画马屏风状
  • 808年-809年,河南洛阳,掌书记,寓居洛阳,命受为岭南节度使杨於陵掌书记
  • 809年-810年,广东惠州,掌书记、刺史,以节度使掌书记知循州
  • 810年,安徽宣州,从事,应卢坦之请,入宣州幕
  • 811年-814年,浙江绍兴,判官,在浙东观察使李逊幕任判官
  • 815年-816年,河南洛阳,府掾,任河南府掾,河北成德节度使王承宗之乱未平,有赋作以舒忧
  • 817年-819年,陕西西安,国子博士、史馆修撰,在长安,冬,为国子博士、史馆修撰
  • 819年-820年,陕西西安,考功员外郎、史馆修撰,在长安,奏请作行状不得虚说礼智仁义,宪宗从其言,李翱遂转考功员外郎
  • 821年-823年,湖南常德,刺史,在朗州任
  • 823年-824年,安徽潜山,礼部郎中,召为礼部郎中,别舒州前曾著文
  • 825年-826年,陕西西安,庐州刺史,曾入中书面责宰相李逢吉,以疾请告,后免礼部郎中,二月,李逢吉奏授庐州刺史
  • 827年,河南汝南,谏议大夫,征为谏议大夫,路出蔡州,因柏元封之托,为其父为作神道碑
  • 827年-828年,陕西西安,谏议大夫、知制诰,因韦处厚之谏,以本官知制诰
  • 829年,陕西西安,中书舍人,拜中书舍人
  • 829年,陕西西安,少府少监,柏耆以擅入沧州擒李同捷得罪贬循州司户,李翱坐谬举左授少府少监
  • 829年-831年,陕西西安,刺史,出为郑州刺史
  • 831年-834年,河南郑州,刺史、观察使,除桂州刺史充桂管观察使
  • 834年,湖南长沙,刑部侍郎,选为刑部侍郎
  • 835年,陕西西安,户部侍郎,转户部侍郎
  • 835年-836年,陕西西安,刺史、节度使,出为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
李训中唐 ? — 83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5 【介绍】: 陇西成纪人
字子垂
始名仲言字子训
李揆之族孙。
进士第
形貌魁梧,辞敏智捷。
李逢吉为相,以其善谋事而厚待之。
武昭狱,流象州
文宗立,迁国子《周易博士,充翰林侍讲学士
又改兵部郎中知制诰,充翰林学士,迁礼部侍郎同平章事
既秉权衡,与郑注谋先诛内竖,再复河湟。
事泄,逃至终南山,被杀。
主要活动
  • 进士
崔善为唐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初贝州武城人
文林郎
以不满隋政日紊,随李渊起兵,署大将军府司户参军封清河郡公
高祖武德时,累擢尚书左丞
太宗贞观初,任陕州刺史,入为大理司农二卿,坐事出为秦州刺史
卒谥忠
精天文历算,博仁均撰《戊寅历》,善为多所裁正。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贝州武城(今山东武城)人。
冠州举及第,仕文林郎
文帝仁寿中,迁楼烦司户书佐
曾密劝唐高祖举事,兵起,署为大将军府司户参军封清河县公
高祖武德二年(619),拜尚书左丞五年大理卿,转司农卿
太宗贞观初,为陕州刺史,徙秦州刺史
卒,赠刑部尚书谥曰忠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唐会要》卷三八、六三、八四。
善为长于天文历算,预修《武德律令》。
王绩有酬唱。
全唐诗》存诗3首。
李密隋末唐初 582 — 618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李密 永平 617年二月—618年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82—618 【介绍】: 京兆长安人,其先世为辽东襄平人字玄邃一字法主
趣解雄远,多策略。
初为隋炀帝宿卫,谢病去,感励读书。
杨玄感起兵,为之谋,以不能用其策而败。
又与翟让据洛口,称魏公江淮以北,远近响应,复杀
旋为王世充所败。
归唐,拜光禄卿
以失望复叛,为盛彦师所斩。
时年三十七。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582—618 字玄邃一字法主
郡望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其先居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后徙家,遂为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初以父荫为左亲卫大都督东宫千牛备身
隋大业九年(613)杨玄感反隋,以为谋主。
后兵败依翟让号蒲山公
旋为众推立为主,建号魏公
唐武德元年(618)归唐,拜光禄卿封邢国公
以赏薄怨恨。
会奉命出使,疑惧谋叛,为熊州副将盛彦师所杀。
生平见《隋书》及新、旧《唐书》本传、魏徵《唐故邢国公李密墓志铭》。
全唐诗》存诗1首,作于隋代
字元邃
一字法主
其先辽东襄平人
父宽。
上柱国
封蒲山郡公
遂家长安
大业九年
杨元感举兵黎阳
为谋主。
元感败。
以策干东郡翟让
令别统所部。
号蒲山公
十三年二月
为主。
建号魏公
改元永平
越王侗称帝。
遣使授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魏国公
武德元年
王世充所败。
归唐。
光禄卿
封邢国公
以赏薄怨望。
高祖使领本兵经略东都。
行至桃林
复徵之。
大惧谋叛。
熊州副将盛彦师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