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唐朝
史松后唐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滑(今河南郑州滑县一带)人。
应礼部进士试下第,往游荆州
后唐明宗天成二年(927)武陵谒亲戚,宿于丰州门外旅店。
梦中被南楚安济王召去,改名史邕,并修谢上帝表章及诗2首。
《灯下闲谈》卷下载其事迹,并录诗2首。
《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刘言五代 ? — 95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3 【介绍】: 五代时吉州庐陵人
初事楚马希范辰州刺史
王进逵武陵留后马光惠,迎言为帅。
后言败南唐边镐军,奉表于后周
后周太祖以言为武平军节度使,因以武安进逵
进逵自以言为己所迎立,不为之下,遂举兵袭之。
兵败被杀。
庐陵人
楚文昭王马希范辰州刺史
恭孝王希𦹛立。
武平留后。
徐威之乱。
遂尽取湖南故地。
奉表于周。
武平节度使同平章事
后为静江指挥使王逵所杀。
何敬真五代 ? — 95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3 【介绍】: 五代时朗州武陵人
仕楚。
初为马希萼朗州步军指挥使
希萼攻取长沙敬真以功迁牙内都指挥使,将兵戍武陵
后与王逵共迎刘言湖南事,为其亲校。
王逵据潭州后,以敬真行军司马
南唐边镐,进静江节度副使
广顺三年,为南面行营招讨使,往拒南汉兵。
长沙,为王逵设计捕杀。
王进逵五代 ? — 95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6》 【介绍】: 五代时武陵
马希萼指挥使,寻逐武陵留后,迎刘言为帅,自副之。
后周太祖广顺三年封爵,进逵以言为己所迎立,而今在其下,遂与之有隙,已而袭,杀之。
太祖即授之武平军节度使
世宗淮南,拜为南面行营都统
后与岳州刺史叔嗣相攻,败死朗州
马希杲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楚国国君马殷子。
马希范时,累官静江节度使同平章事
有善政,监军裴仁煦数谗其短于王。
南汉入侵,希范自将兵诣桂州
希杲不自安。
徙知朗州,仍领静江节镇,久之,加侍中
复得朗州人心。
希范数使人伺动静,后酖杀之。
彭士慭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溪州人
世为诸蛮酋长。
士慭唐末为溪州刺史,多积聚,诸蛮皆归之。
天福五年,通款于蜀,侵楚辰三州,为马希范遣将刘勃击败。
勍进袭溪州士慭率部逾险遁入奖州,寻遣子师皓纳款。
希范释其罪,奏授溪州刺史兼溪洞招抚使
士慭
天福中溪州刺史
周行逢五代 ? — 96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2 【介绍】: 五代时朗州武陵人
少贫贱,事楚马希萼军校
后归后周历官集州刺史武清军、武平军节度使
宋初,加兼中书令
为官俭约自勉,公而无私,性勇敢,用法严。
刘彦𤦆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
仕楚。
马希范时为长直都指挥使
希范卒,与学士李宏皋共立马希广
后汉乾祐二年马希广马希萼以为废长立少,违先王命,起朗州兵,谋攻潭州
希广欲以国让彦𤦆固以为不可,乃发兵拒之。
兵屡不胜。
三年长沙陷,彦𤦆奔南唐。
张文表五代 ? — 96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3 【介绍】: 五代时朗州人
初事刘言,累官衡州刺史
宋太祖建隆三年,以武平节度使周行逢卒,其子周保权初嗣之机而叛。
出兵袭取潭州,寻败于平津亭,为保权将杨师璠所杀。
张白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衢州人
少应举不第。
好道,自称白云子
能诗,多咏武陵风物。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字虚白清河(今属河北)人,一作邢州(今河北邢台)人。
少应举不第,遂为道士
自称白云子
常挑一铁葫芦,得钱便饮酒。
宋太祖开宝间南游荆渚。
后至武陵,居龙兴观郡守深加礼重。
死葬武陵城西。
据云半年后有人在扬州酒肆中见之,世以为神仙。
著《武陵色》诗300首,多已散逸。
事迹见《诗话总龟》卷四六引《郡阁雅谈》、《括异志》卷六引柳应辰《祠堂记》。
全唐诗》误作唐人收入,收诗3首。
廖偃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一名仁勇
五代时虔州虔化人
廖匡图子。
少倜傥,喜奇节,通《左氏春秋》、《汉书》。
初事楚,自秘书郎裨将
后至金陵南唐李璟授为莱州刺史,使守道州
朗州叛,潭州亦溃。
所部多潭人,中夜作乱,率亲卒力战不支,极骂而死。
谥节
璘和尚五代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五代时禅僧
云门文偃
后住朗州沧溪。
景德传灯录》卷二三有传,并收诗偈1首。
《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周岳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陬溪人,字峻昭
曾与雷满狎,因猎分肉不均而斗,欲杀, 未成。
后见已据朗州任兵马留后,乃悉众趋衡州,逐刺史徐颢,僖宗诏授岳衡州刺史
又败钦化军节度使闵顼,入潭州,自称钦化军节度使
后为邵州刺史邓处讷所攻杀。
僧缘观五代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五代时禅僧
同安志禅师
朗州梁山
景德传灯录》卷二四有传,并录其诗偈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僧贯微五代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一作贯徽
五代楚时诗僧
武陵,与齐己为友,酬唱甚频。
又入武顺节度使马希振幕府为客。
事迹见《白莲集》。
诗话总龟》卷二引《续归田录》存其与马希振联句诗。
《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许可琼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蔡州朗山人
许德勋子。
楚王马希广,积功至水军指挥使希广倚为腹心。
后汉乾祐三年,命可琼率战舰五百艘屯长沙城北津,拒来犯之马希萼朗州兵。
可琼竟举全军降。
马希萼入,授可琼蒙州刺史
南汉入侵,帅众走全州
卒。
苏瑰初唐 639 — 71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9—710 【介绍】: 京兆武功人字昌容
苏干从弟。
高宗显庆中进士第
歙二州刺史
中宗神龙初入为尚书右丞封怀县男
明晓法令,多识台省旧章,一朝格式,皆所删正。
户部尚书,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封许国公
睿宗即位,进左仆射
卒谥文贞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39—710 字昌谷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
博览经史,尤善属文。
18岁举进士,补宁州参军,转恒州司法,恭陵丞,豫王府录事参军
水部员外郎,历侍御史夏官(兵部)员外郎水部郎中祠部郎中
出为朗州刺史,转歙州冀州汾州鼎州同州汴州刺史扬州长史
中宗神龙元年(705),由陕州刺史入为尚书右丞,迁尚书左丞户部尚书
侍中,转吏部尚书
景龙三年(709),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封许国公监修国史
睿宗景云元年(710),进左仆射,改太子少傅
卒,赠司空荆州大都督谥曰文贞
生平见卢藏用太子少傅苏瑰神道碑》,新、旧《唐书》本传。
为官清正,能诗善文,与其子颋俱负盛名。
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载文集10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2首。
字昌容
京兆武功人
弱冠举进士
恒州参军
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
同州刺史
神龙初入为尚书右丞
再迁户部尚书
侍中
西京留守
吏部尚书
景龙三年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
进封许国公
监修国史
景云元年太子少傅
卒年七十二。
司空荆州大都督
谥曰文贞
开元四年加赠司徒
和逢尧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岐州岐山人
武则天时负鼎上书,自言愿助天子和饪,坐流庄州十余年。
后举进士第,擢监察御史
突厥尚公主逢尧奉使称旨,擢户部侍郎
坐善太平公主,贬朗州司马
官终柘州刺史
何仙姑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永州零陵人,一说歙州歙县人,又说交州武平人等等。
相传幼遇异人(一说即吕纯阳),遂逆知祸福,乡人神之,中宗景龙中仙去。
世谓之何仙姑,即俗传八仙之一。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传说中八仙之一。
太平广记》卷六二引《广异记》,谓唐玄宗开元间广州(今属广东)有神仙何二娘,为传说之最早记载。
东轩笔录》卷一〇、卷四云为北宋时永州人
三洞群仙录》卷九、卷一八引《摭遗》亦云北宋时人曾见之。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卷五则云其为广州增城何泰之女,武后时人。
《会仙观记》则云其于中宗景龙中升仙。
三洞群仙录》及嘉庆《广东通志》卷三二九引明孙蕡何仙姑记》录其诗多首,皆为宋以后人所附会。
《全唐诗外编》收诗5首,断句1联。
全唐诗续补遗
仙姑增城何泰女。
唐开耀间,紫云绕室,顶有六毫。
四岁能举一钧。
事亲孝,性静柔,游罗浮为仙。
今有祠在增城县南,有井尚存,即其旧宅。
唐赐仙姑朝霞帔一袭。
原案:《太平广记》:广州有何二娘,以织鞋为业。
后飞去上罗浮山为仙。
唐开元中敕令黄门使往广州何氏,得之
后又踊身而去,不知所之。
《孔氏六帖》:增城何氏女,有神仙之术云云。
《舆地纪胜》:女仙中增城何氏女下有何仙云。
《会仙观记》:昔有何仙居此,食云母。
唐景龙中白日升仙。
窃疑何二娘、何氏女、何仙乃一人,即世俗八仙中之何仙姑也。
今按:《古今图书集成神仙部》及《中国人名大辞典》又杂引《安庆府志》、《歙县志》、《祁阳县志》、《浙江通志》及《福建通志》,各有异说。)
周保权五代末宋初 952 — 98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2—985 【介绍】: 五代末宋初朗州武陵人
周行逢子。
年十一,嗣父为武平军节度使
英爽有胆气。
宋太祖建隆三年十二月张文表作乱,保权乞师于宋。
文表平,惧宋师继进不已,乃相与拒守,兵败被擒,太祖优诏释之,授千牛卫上将军
累迁右羽林统军
太宗太平兴国初,知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