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唐朝
李章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庐江人
初从杨行密骑将,累迁雄武军都虞候左卫使
善抚士卒,勤于职务。
杨溥时出为百胜军节度使
禁戢左右,宾礼僚属。
南唐代吴,镇庐州,加中书令
卒年九十。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玄宗天宝以前人。
生平不详。
李康成《玉台后集》曾录其诗。
事迹见《盛唐诗纪》卷一〇七。
全唐诗》存诗1首。
张崇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慎县人
官至庐州观察使
引兵讨王言作乱,擢德胜军节度使,后加安西大将军
居官好为不法,士庶苦之。
吴杨溥大和初赐爵清河王
庐州时,以货厚结权要,为民患者二十余年。
吴资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平无考。
《舆地纪胜》卷四五《庐州》与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六、卷一一收其《合肥怀古》诗3则,疑皆为一首诗之残文,《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收之。
郭师从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合肥人
田頵妇弟。
初从都虞候
钱元瓘为质于宣州时,欲杀之,赖师从救护得免。
败,归钱镠镇东都虞候,数有战功。
钱弘佐时拜同参相府事。
卒年八十四。
杨溥五代吴 901 — 938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杨溥 睿帝 920年—937年
顺义 921年二月—927年十月
乾贞 927年十一月—929年十月 荆南武信王高季兴,文献王高从诲用此年号
大和 929年十一月—935年八月
天祚 935年九月—937年十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1—938 【介绍】: 五代时吴国君
杨行密子。
初封丹阳郡公
杨隆演卒,即吴王位。
乾贞元年称帝。
天祚三年禅位于李昪
吴亡。
次年被杀于丹阳,或云幽禁死。
在位十七年。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01—938 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
五代吴太祖杨行密第四子。
武义元年(919)封丹阳县公
二年吴王位。
在位17年,国政皆为徐温徐知诰父子控制。
天祚三年(937)禅位于徐知诰(即南唐烈祖李昪),被尊为让皇帝
南唐烈祖升元二年(938)徙居润州丹阳宫。
旋遇害。
谥睿帝
十国春秋》卷三有本纪。
五国故事》、《江表志》存诗1首,为移居润州途中作。
全唐诗》归南唐后主李煜名下。
行密幼子。
初封丹阳郡公
后继兄渭僭伪号。
晋天福二年逊位于李昪
润州
年馀以幽死。
李谷五代至宋初 903 — 96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3—960 【介绍】: 五代宋初颍州汝阴人字惟珍
少任侠,稍长发愤从学。
后唐天成四年进士
历仕后晋后汉后周,广顺初中书侍郎平章事,革除宿弊,关心民瘼,尤好汲引寒士。
显德初,为集贤殿大学士
从征北汉
二年,授淮南道行营前军都部署,兼知、寿等州行府事,世宗用其策平定淮南
封赵国公
求归洛中。
宋太祖即位,就赐器币。
李筠叛,忧恚而卒。
字惟珍
颍州汝阴人
进士
连辟华泰二州从事
晋天福中累擢枢密直学士
给事中
三司副使
开运二年出为磁州刺史北面水陆转运使
契丹入汴。
给事中
汉初拜左散骑常侍
工部侍郎
周广顺初户部侍郎
中书侍郎平章事
显德初右仆射集贤殿大学士
进位司空门下侍郎
四年罢相。
司空
恭帝即位
开府仪同三司
进封赵国公
建隆元年卒。
王景仁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庐州合肥人
本名茂章,避讳改。
少从杨行密淮南,骁勇能战,尝破后梁军。
累官润州团练使
行密死,子渥立,忌其勇悍,欲害之,遂奔吴越钱镠用为宣州节度使
后归后梁太祖宁国军节度使
末帝时,官终淮南招讨使
周仲美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女诗人,世次不详。
自称世居京师,其父因宦家于成都(今属四川)
后嫁李氏之子。
从其夫赴金陵幕。
其夫弃官入华山,遂寄身合肥外祖家,复随舅南行至长沙
求归不得,乃题诗邮亭之壁以遣怀。
事见《诗话总龟》卷四五引《王直方诗话》。
全唐诗》存其题壁诗1首。
然《宋诗纪事》卷八七亦收录此诗。
其生活年代,为唐为宋,尚难确定。
钟泰章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合肥人
左监门卫将军,勇敢有胆略。
徐温遣刺张颢泰章选壮士三十人,椎牛刺血,相饮为誓,遂杀
擢刺滁州,迁寿州团练使,旋以事改刺饶州
其女为南唐后主李煜母。
朱敬则初唐 635 — 70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5—709 【介绍】: 亳州永城人字少连
朱仁轨弟。
高宗咸亨中洹水,迁右补阙
通史学,与刘知几相善。
武则天长寿三年,迁正谏大夫,兼修国史
韦安石阅其草,有董狐之叹。
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张易之魏元忠张说,无敢言者,敬则独力救之,得不死。
俄改成均祭酒冬官侍郎,出为郑州刺史,贬庐州
睿宗即位追谥元
有《十代兴亡论》。
敬则字少连
亳州永城人
咸亨中洹水
长安三年累迁正谏大夫修国史
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以老疾请罢知政事
祭酒
冬官侍郎
神龙元年出为郑州刺史
寻以老致事。
冉祖雍诬奏与王同皎善。
涪州刺史
庐州
景龙三年卒。
年七十五。
睿宗立
秘书监
谥曰元
朱令赞五代 ? — 97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5 【介绍】: 五代时庐州舒城人
朱匡业从子。
矫捷善射
初为小校,累迁镇南军节度使
南唐李煜开宝八年,宋师围金陵,令赟率兵赴难,以火油烧北船,适北风反焰,不战而溃,令赟投火死。
李峤唐初 646 — 71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5或646—714或715 【介绍】: 赵州赞皇人字巨山
年二十,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
累迁给事中
武则天时来俊臣狄仁杰狱,复验,辩其无罪,忤旨,出为润州司马
旋入为凤阁舍人,文册大号令,多委其主之。
圣历初,与姚崇偕迁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俄转鸾台侍郎,依旧平章事监修国史
中宗神龙初,贬通州刺史,数月即召回,旋又拜相。
睿宗即位,再被贬,寻以年老致仕。
玄宗时庐州别驾卒,年七十。
工诗文,与苏味道齐名,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号文章四友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46—715? 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
弱冠登进士高宗上元二、三年(675、676)间,举制策甲科,历任高宗武后中宗睿宗四朝。
高宗时奉命宣谕岭南、严二州,叛者尽降,高宗甚嘉之。
酷吏来俊臣构陷同平章事狄仁杰知御史大夫事李嗣真等,李峤挺身直其枉状,忤旨出为润州(今江苏镇江)司马。
后以文章受知武后,三度拜相,并领修《三教珠英》。
中宗复位,以附会张易之兄弟,出为豫州刺史
景龙三年(709)特进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睿宗即位(710),出为怀州刺史,寻以年老致仕。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
富才思,有所属缀,人辄传讽”,张说五君咏》誉其“才华乃天授,……新诗贯宇宙”。
曾与杜审言骆宾王苏味道崔融诸人唱和,跻身初唐诸名家间,颇善乐府歌行,长篇流畅而见情韵。
其诗注本有今人徐定祥《李峤诗注》。
《杂咏》诗120首曾单行,玄宗天宝时张庭芳作注,有日本《佚存丛书》本,日本又存古钞本数种。
全唐诗》存诗5卷。
《全唐诗逸》补诗6首,然一作李桥。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3首,断句2。
唐诗汇评
李峤(645—714),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
弱冠登进士第,举制策甲科。
圣历初,累官至鸾台少监、知凤阁侍郎同平章事
罢为成均祭酒长安三年复为相。
张易之败,眨通州刺史,数月后召回,神龙二年中书令次年修文馆大学士封赵国公,以特进同中书门下三品
睿宗立,罢知政事,除怀州刺史,致仕。
玄宗立,贬滁州别驾,改庐州别驾,卒。
富才思,所作人多传讽,与苏味道齐名,人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有《李峤集》五十卷,已佚。
今《李峤集》三卷乃明人所辑。
全唐诗》编诗五卷。
字巨山
赵州赞皇人
进士
累迁麟台少监
圣历初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转成均祭酒
知政事
检校文昌左丞
长安三年
复以本官平章事
中宗封赞皇县公
中书令
修文馆大学士
进封赵国公
元宗践位。
中宗时密表相王诸子勿留京师
下制放斥。
寻起为卢州别驾
卒年七十。
作品评论
新唐书本传
富才思,有所属缀,人多传讽。
……然其仕前与王勃杨盈川接,中与崔融苏味道齐名,晚诸人没,而为文章宿老,一时学者取法焉。
《唐诗品》
唐初诸子,词心共艳,律调俱扬,不可尚已。
而擅古作者,、李二君之宗,尤为炳著。
延清之七言,裁茂郁之幽思,按鸿朗之疏节,品第梁陈,固已含跨其上;而巨山五言,词华英净,节奏铿谐,置之晋、宋之间,则潘岳之流调,惠连之靡富,微波尚传,不当擅美。
若复湔其泾杂,骋其长驾,则七子之流,未知上下其论。
汉称“苏李”,唐亦曰“苏李”,以今论之,巨山五言,概多典丽,将味道难为苏;延硕七言,尤富风华,亦复又难为李尔。
《诗源辨体》
李峤五言古,平韵者止“奉诏收边服”一篇声韵近古,馀皆杂用律体;仄韵者虽忌鹤膝,而语自工。
七言古调虽不纯,而语亦工。
五言律在沈、宋之下,燕、许之上。
其咏物一百二十首中有极工者。
七言律二篇稍近六朝,然颇称完美。
其源远祖文通,近规江令
才多略格,每见率尔成篇。
七言骋妍,有陈宫艳体。
汾阴》之作,盛传当时,亦只以章尾四言跌宕,振起全篇,前路铺排,已无深致。
咏物累牍,取成事类,风味无成,角巧分题,源出梁陈杂体;试帖之兴,其滥觞矣。
徐铉五代至宋初 916 — 99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7—992 【介绍】: 扬州广陵人字鼎臣
徐延休子。
早岁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又与弟徐锴并称二徐。
五代时,仕校书郎,仕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等。
入宋,为太子率更令
太宗太平兴国初直学士院历官给事中
左、右散骑常侍
淳化二年,贬静难军行军司马,卒于邠州
工诗文,精文字学。
尝受诏与句中正等校订《说文解字》。
有《骑省》等。
全宋诗
徐铉(九一七~九九二)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
早岁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又与弟锴并称“二徐”。
南唐,累官至吏部尚书
入宋,为太子率更令
太宗太平兴国初直学士院
八年(九八三),出为右散骑常侍,迁左常侍
淳化二年(九九一),以庐州女僧道安诬陷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
三年,卒于邠州,年七十六。
著有文集三十卷,又有《稽神录》(一说出于门客蒯亮之手)、《质疑论》等。
宋史》卷四四一有传。
 徐铉诗今存七卷,见于三十卷本《徐公文集》(一名《骑省》)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二一、卷二二。
今以《四部丛刊》影印清黄丕烈校宋本(《徐公文集》三十卷)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骑省》三十卷,简称四库本)、《四部备要》排印明州本(《骑省》三十卷,简称备要本)、徐乃昌影宋重刊本(《徐公文集》三十卷,简称徐本),参校《全唐诗》(中华书局排印本)、《玉壶清话》(中华书局排印本)所收诗。
并从《东轩笔录》(中华书局排印本)等录得集外诗,编附卷末。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16—991 字鼎臣,原籍会稽(今浙江绍兴),后迁居广陵(今江苏扬州)
初仕校书郎,后仕南唐
中主时,累迁祠部郎中知制诰,历太子右谕德,迁中书舍人
后主时,除礼部侍郎,改尚书右丞兵部侍郎翰林学士御史大夫吏部尚书
入宋为太子率更令给事中
太平兴国八年(983),为右散骑常侍,迁左常侍
淳化二年(991),贬静难军行军司马,卒。
生平见李昉东海徐公墓志铭》、马令南唐书》卷二三、《宋史》卷四四一《十国春秋》卷二八。
博学多才,工诗善文,文章淹雅,冠绝一时。
与其弟锴齐名,号“二徐”。
亦与韩熙载齐名,称“韩、徐”。
文思敏速,凡有撰述,往往执笔立就。
《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流易有余,而深警不足”。
又精小学,好李斯小篆与八分。
著作颇多,有《徐铉集》30卷、《稽神录》6卷,与汤悦合撰《江南录》10卷等。
集多散佚,今存《骑省》30卷。
全唐诗》存诗6卷,词2首。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2首、句若干。
唐诗汇评
徐铉(916-991)字鼎臣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
十岁能文,与韩熙载齐名,人称“韩徐”。
校书郎
南唐中主时,试知制诰,为宋齐丘所诬,贬泰州司户
召为祠部郎中知制诰巡抚楚州屯田,因措置失宜流舒州,徙饶州
复召知制诘,迁中书舍人
后主时,历任礼兵二部侍郎尚书右丞吏部尚书等职。
国亡,入宋,官太子率更令左散骑常侍,贬靖难军行军司马,年。
工诗能文,尤精小学,与弟锴齐名,时号“二徐”。
宋雍熙中受诏校定《说文解字》,世称“大徐本”。
有《骑省》(一名《徐公文集》)三十卷,乃其婿吴淑所编,又《稽神录》六卷,均存。
全唐诗》编其在南唐时所作诗为六卷。
词学图录
徐铉(916-991) 字鼎臣
广陵(今江苏扬州)人。
五代宋初文学家书法家
早年仕南唐,官至吏部尚书
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
淳化二年(991)贬为静难行军司马,不久死在贬所。
南唐文章议论与韩熙载齐名,称"韩徐",又与弟徐锴俱精通文字学,号"大小徐"。
曾与句中正等校订《说文解字》,增补19字入正文,又补402字附正文后,校订增补后《说文解字》,世称"大徐本"。
长于书法,喜李斯小篆,隶书亦佳。
有《篆书千文》、《成武王碑》,摹《峄山铭》、《大钲铭碑》等传世。
诗平易浅切,近白居易诗风。
文承晚唐骈俪之风,而体格孤秀。
李煜作墓志铭,立言得体,《宋文鉴》录。
有《骑省》(即《徐公文集》)30卷,由其婿吴淑编集。
有《四部丛刊》影印黄丕烈校旧抄本30卷,附录1卷。
另有近人徐乃昌翻刻宋本,附《补遗》1卷、《校勘》1卷。
又有《稽神录》6卷,记神怪事,有《学津讨原》、《津逮秘书》。
全唐诗补逸
徐铉字鼎臣广陵人
南唐,官至吏部尚书
后主李煜归宋,累官散骑常侍
淳化三年坐贬卒,年七十六。
(据李昉撰《故静难军节度行军司马检校工部尚书东海徐公墓志铭》)小学,尤工篆隶,与弟锴俱有名于江左
补诗二首并句四。
全宋文·卷一五
徐铉(九一七——九九二)字鼎臣扬州广陵(今江苏扬州)人。
初仕,为校书郎
南唐李璟历官太子右谕德知制诰中书舍人
后主李煜嗣位,任礼部侍郎尚书左丞兵部侍郎御史大夫吏部尚书,充翰林学士
后主入宋,为太子率更令右散骑常侍,迁左常侍
淳化二年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明年八月二十六日卒。
长于为文,尤精小学,曾奉诏校定《说文》(存),著《质论》数十篇、《稽神录》二十卷(今存为六卷本)、文集三十卷(存)。
宋史》卷四四一《文苑传》三有传。
字丹臣
会稽人
初事吴。
校书郎
后事南唐
累授太子右谕德知制诰
中书舍人
后主时除礼部侍郎翰林学士御史大夫吏部尚书
后主入宋。
左散骑常侍
贬静难行军司马
卒年七十六。
作品评论
江南冯延已曰:凡人为文,皆事奇语,不尔则不足观。
徐公率意而成,自造精极,诗冶衍遒丽,具元和风律,而无淟涩纤阿之习。
李迥秀初唐 ? — 71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雍州泾阳人字茂之
李大亮族孙。
进士第,又中英才杰出科。
累转考功员外郎
武后爱其才,甚宠待之,迁凤阁舍人,进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俄坐赃出为庐州刺史
张易之诛,贬衡州长史
中宗即位,授将作少监,累迁鸿胪卿修文馆学士
雅有文才,广交宾朋,当时称为风流之士
兵部尚书
卒年五十,赠侍中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12 字茂之,一说字茂实雍州泾阳(今陕西泾阳)人。
进士及第
弱冠中英材杰出科,调相州参军事
累转考功员外郎,迁凤阁舍人,进天官(吏部)侍郎
武后长安元年(701)夏官(兵部)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四年,贬为庐州刺史
再贬衡州长史
中宗即位,召授将作少监
景龙中,累转鸿胪卿修文馆学士
睿宗景云二年(711),迁兵部尚书
玄宗先天元年(712),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旋卒于官。
侍中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新唐书》之《武后本纪》、《中宗本纪》、《宰相世系表二上》,《唐诗纪事》卷九。
迥秀雅有文才,时称风流之士
全唐诗》存诗4首。
迥秀
秦州都督大宽族孙。
弱冠应英材杰出举。
长安初历天官夏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出为庐州刺史
景龙中累转鸿胪卿修文馆学士
持节朔方道行军大总管
兵部尚书
侍中
李家明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庐州西昌人
善诙谐滑稽。
南唐李璟时伶官常侍宴,为俳戏,随事托讽,颇纳之。
李煜时老而无宠。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庐州(今安徽合肥)人。
南唐中主时为乐部头
有学问,性滑稽,善讽谏。
后主嗣位,以年老失宠。
事迹见《江南野史》卷七、马令南唐书》及《十国春秋》本传。
家明能诗,善以诗讽谏。
宋建隆二年(961),宋师逼境,中主南都
江行经皖公山,中主不知何山家明口占一绝以讽。
全唐诗》存诗1首。
樊忱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庐江人
思孝子。
历官司勋郎中
中宗神龙元年地官侍郎
玄宗开元五年,任华州刺史,凿敷水渠以通渭漕。
官至户部尚书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中宗神龙初户部侍郎
玄宗开元初出为华州刺史五年(717)凿华阴县敷水渠,使通渭漕。
官至户部尚书
事迹散见《旧唐书·中宗本纪》、《新唐书·地理志一》、《元和姓纂》卷四。
全唐诗》存诗1首。
霍廷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蜀郡新繁人
玄宗开元八年,为宣州刺史淮南西按察使
十年,迁梁州都督山南道按察使
十七年,官河南尹
李昊盛唐 685 — 75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5—757 【介绍】: 陇西成纪人字守贤
武周万岁登封中,以门子入仕,拜务州武义主簿,充海运判官
历任交城怀州司士会宁郡长史、朔方节度判官银川郡司马灵武郡长史庐江郡长史
肃宗至德元年,除黄州刺史,迁吉州刺史
李羽南唐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庐州(今安徽合肥)人。
南唐时,尝献诗江淮郡以讽谕,颇得称赏。
后由郡守举荐,遂登进士第,时年已五十。
事迹散见《南唐近事》(见《诗话总龟》卷一)。
全唐诗》存诗1首。
洪孝昌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庐州舒城人
玄宗开元间,为清河丞。
二十二年,为右卫兵曹集贤院大学士
参与撰辑《开元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