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唐朝
翁义恪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杭州盐官人字敬玄
中宗神龙元年,为沂州刺史
释市丞叶贞冤狱,贞造七级浮图以报德。
官至比部郎中
许远盛唐 709 — 75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9—757 【介绍】: 杭州盐官人字令威
许敬宗曾孙。
章仇兼琼剑南,辟为从事
高要
安禄山反,玄宗召任睢阳太守,与张巡协力守城,被围数月,外援不至,粮尽,城陷被俘,械送洛阳,不屈死。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09—757 字令威杭州盐官(今浙江海宁西南)人。
高宗时宰许敬宗曾孙。
初为碛西支度判官
玄宗天宝间剑南节度从事
被诬贬为高要,遇赦归。
天宝十五载(756)睢阳太守,累加侍御史、本州防御使
张巡固守睢阳,抵御安史判军1年余。
肃宗至德二载(757)十月,城破被俘。
押至洛阳后,为叛军杀害。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
海昌胜迹志》卷二存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杭州盐官人
右相敬宗曾孙。
从军河西
为碛西支度判官
劾贬高要
安禄山反。
召拜雎阳太守
累加侍御史本州防禦使
贼将尹子奇攻城。
张巡姚訚固守。
城陷被害。
荆州大都督
僧齐安中唐 750 — 84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50—842 【介绍】: 唐僧。
俗姓李,为宗室后裔,生于海汀郡,一作海门郡。
自幼出家,依本郡云琮禅师
后诣南岳,从智严习律。
终至南康,从马祖道一传禅法。
宪宗元和末,年逾七十,迁住萧山法乐寺
晚住杭州盐官海昌院,世称盐官和尚
卒谥悟空禅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宗室子也。
其先播迁。
于是生安于海门郡。
始娠终娩。
皆有瑞相。
童时。
有异僧款门求见。
为摩顶曰。
凤穴振仪。
龙宫藏宝。
绍隆之业。
其在斯乎。
稍长亟请于父母。
愿出家。
父母不能禁。
卒听依郡之云琮禅师
祝其发。
年满登具。
南岳严律师
进毗尼学。
后从大寂禅师南康龚公山
妙领心地法门。
元和末萧山法乐寺
寺虽古制。
然楹堵靡完。
补坏扶倾。
聊复燕坐。
海昌法昕者。
缁林之翘楚也。
肇葺治盐官放生池壖废地。
以拟偃息。
在越。
遽迎之而举。
以让焉。
僧问。
如何本身卢舍那。
云。
与我将净瓶来。
僧即取净瓶。
云却本处著。
僧安瓶于旧处。
再理前问。
云。
古佛过去久矣。
座主来参。
问云。
蕴何事业。
座云。
讲华严经。
云华严法界有几种。
座云。
广说则重重无尽。
略有四种。
竖起拂子云
者个是弟几种。
座未及答。
咄云思而知虑而解。
是鬼家活计。
日下孤灯。
果然失照。
一日唤侍者云。
将犀牛扇子来。
侍者云扇子破也。
云扇子破还我犀牛来。
侍者无对。
示众云虚空为鼓。
须弥为椎。
是什么人打得。
众无对。
宣宗皇帝方以比丘相。
杂堂众默识之。
命为记室
尝使撰疏语以丐。
而所获尤丰羡。
叹其福气之盛。
且曰时至矣。
母滞泥蟠。
因以佛法嘱累云。
会昌二年。
壬戌十二月二十一日示寂。
登极。
闻而怆悼。
即诏中官卢简求建塔谥悟空
释齐安
俗姓李
实唐帝系之英。
先人播越。
故生于海门郡焉。
深避世荣终秘氏族。
在胎母梦日兆详。
既诞而神光下烛。
数岁有异僧款门。
召见摩顶曰。
凤穴振仪龙宫藏宝。
绍终之业其在斯乎。
及臻丱角亟请出家。
父母诃止。
曰。
禄利之养止于亲尔。
冥报之利不其远邪。
圭组之荣止于家尔。
济拔之益不其广邪。
二亲感其言而顺从
遂依本郡云琮禅师
虽勒劳谦默和光同尘。
而萤月殊晖鸡鹤异态。
年满登具乃诣南岳严律师
外检律仪内照实相。
后闻南康龚公山大寂禅师随化度人慈缘幽感。
裹足振锡一日造焉。
大寂欣其相依论持不倦。
及其蜕去。
尽力送终。
元和末春秋已逾七十。
而游萧山法乐寺
以其古制垣屋靡完。
补坏扶倾不克宴坐。
海昌有法昕者。
缁林翘楚。
放生池壖废地。
肇葺禅居焉。
昕谦而不自有。
延请主之。
四海参学者麝至焉。
道化之盛翕然推伏。
不言寒暑不下堂庑。
无流眄无倾听。
如此者盖有年矣。
而又挺身魁岸相好庄严。
眉毫绀垂颅骨圆耸。
望之者如仰嵩华而揖沧溟。
曾无测其高深也。
会昌二年壬戌十二月二十二日
泊然宴坐俄尔示灭。
先时尽死。
至是精彩益振。
爰有清响叩户祥光满室。
如环佩之锵鸣。
若剑戟之交射。
瑞相尤繁事形别录。
悬知宣宗皇帝隐曜缁行将来法会。
预诫知事曰。
当有异人至此。
禁杂言止横事。
恐累佛法。
明日行脚僧数人参礼。
默识
遂令维那高位置。
礼殊他等。
每接谈话益知贵气。
乃曰。
贫道谬为海众围绕患斋不供。
就上座边求一供疏。
为操翰摅辞。
览惊悚。
知供养。
僧赍去。
所护丰厚殆与常度不同。
乃语曰。
时至矣无滞泥蟠。
嘱以佛法后事而去。
宪宗第四子穆宗异母弟也。
武宗恒惮忌之。
沈之于宫厕。
宦者仇公武。
潜施拯护。
俾髡发为僧纵之而逸。
周游天下险阻备尝。
因缘出授江陵少尹
实恶其在朝耳。
武宗崩。
左神策军中尉杨公讽宰臣百官。
迎而立之。
已终怆悼久之敕谥大师曰悟空
乃以御诗追悼。
后右貂卢简求为建塔焉。
姓李
实唐帝系。
深避世荣
终秘氏族。
在胎。
母梦日兆祥。
既诞而神光下烛。
数岁。
有异僧款门。
召见摩顶曰。
凤穴振仪。
龙宫藏宝。
绍终之业。
其在斯乎。
及丱角。
亟请出家。
父母顺从
遂依本郡云琮禅师
年满登具。
乃诣南岳严律师
外检律仪。
内照实相。
后闻南康龚公山大寂禅师
随化度人。
裹足振锡。
一日造焉。
大寂欣其相依。
持论不倦。
及其蜕去。
尽力送终。
元和末
春秋已逾七十。
而游萧山法乐寺
海昌有法昕者。
缁林翘楚。
放生池壖废地。
肇葺禅居。
请安主之。
四海参学者麇至。
道化之盛。
翕然推伏。
悬知宣宗皇帝
隐曜缁行。
将来法会预诚知事曰。
当有异人至此禁杂言。
止横事。
恐累佛法。
明日行脚僧数人参礼。
默识
遂令维那
高位置。
礼殊他等。
每接谈话。
益知贵气。
乃曰。
贫道谬为海众围绕。
患斋不供。
就上座边。
求一供疏。
为操翰摅辞。
览惊悚。
知供养僧赍去。
所获丰厚。
殆与常度不同。
乃语曰。
时至矣无滞泥蟠。
嘱以佛法后事而去宪宗第四子。
穆宗异母弟也。
武宗惮忌之。
沉之于宫厕。
宦者仇公武。
潜施拯护俾髡发为僧。
纵之而逸。
周游天下。
险阻备尝。
武宗崩。
左神策军中尉杨公。
宰臣百官迎立。
已终。
怆悼久之。
敕谥悟空
以御诗追悼。
建塔焉。
薛士通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常州义兴人
初仕鹰扬郎将
江都乱,与州民据城拒敌。
唐高祖武德初,以地归唐,授东武州刺史
辅公祏有功,封临汾侯终泉州刺史
许玫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盐官(今浙江海宁西南)人。
文宗大和元年(827)进士第,曾为桂管观察使幕府从事
张祜友善,赴桂州时,有诗赠之。
事迹散见《唐诗纪事》卷四五、《咸淳临安》卷六〇。
全唐诗》存诗1首。
马湘唐 ? — 85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56 【介绍】: 杭州盐官人字自然
好经史,攻文学,有道术。
遍游天下,多题诗句。
后归江南,曾于湖州醉坠雷溪,经日方出。
宣宗大中三年常州刺史马植邀其相见。
又游、婺等州,有异行,传为仙去。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56 字自然杭州盐官(今浙江海宁南)人。
好经史,攻文学,有道术,遍游天下,多题诗句。
后归江南,曾于湖州醉坠霅溪,经日方出。
宣宗大中三年(849)常州刺史马植邀其相见。
又游越州婺州长溪等地,皆有异行。
大中十年卒,传为仙去。
事迹见《续仙传》卷上。
全唐诗》存诗5首。
姚崇唐 650 — 72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0—721 【介绍】: 陕州硖石人本名元崇改名元之,避开元年号,又改名。
应下笔成章举,授濮州司仓参军
武周时,累擢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出为灵武道大总管
张柬之等谋诛张易之计议
睿宗立,进中书令,以奏请使太平公主出居东都,贬申州刺史
玄宗先天二年奏治政十事,帝皆纳之。
复迁紫微令,罢冗职,修制度。
开元四年山东蝗虫大起,奏请各道捕蝗,蝗灾讫息。
后引宋璟自代,史称姚宋。
卒谥文献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51—721 字元之本名元崇,以与突厥叱利同名,武后时以字行,至开元时,避帝号更名崇
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东南硖石镇)人。
高宗时举下笔成章科,授濮州司仓参军,入为司刑丞
武后天授中,历夏官员外郎郎中侍郎
圣历三年(700),进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迁凤阁侍郎
司仆卿,犹凤阁鸾台三品
出充灵武道大总管
睿宗即位,召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寻迁中书令
出为申州刺史,转扬州长史淮南按察使同州刺史等。
玄宗先天二年(713),复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迁紫微令,封梁国公
开元四年(716),以开府仪同三司,罢知政事
九年卒,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贞(两《唐书》本传曰文献)。
十七年赠太子少保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张说《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扬州刺史大都督梁国公姚文贞公神道碑》。
三居相位,为唐代名相之一。
工诗善文,《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载文集10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6首,《全唐诗续拾》补诗2首。
唐诗汇评
姚崇(650-721),字元之本名元崇
其先吴兴(今浙江湖州)人,隋末移居硖石(今陕西陕县),后家于洛阳
应下笔成章举,授濮州司仓
武后朝,累迁至夏官侍郎同平章事
出为灵武道大总管、常、、许等州刺史
睿宗立,拜兵部尚书同平章事,进中书令
复出为、徐诸州刺史
玄宗开元初复入相,迁紫微令,封梁国公
长于吏道,号为名相,与宋璟并称“姚宋”。
有《姚崇集》十卷,己佚。
全唐诗》存诗六首。
字元之
陜州硖石人
本名元崇
以与突厥叱利同名。
武后时以字行。
至开元时
避帝号更名崇
为孝敬挽郎
应下笔成章举。
濮州司仓
五迁夏官郎中
超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寻迁凤阁侍郎
张易之所谮。
司仆卿
同凤阁鸾台三品
出充灵武道大总管
神龙元年
预谋诛张易之兄弟。
功封梁县侯
睿宗立
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中书令
先天二年改紫微令。
进封梁国公
开府仪同三司
知政事
太子少保
以疾不拜。
开元九年薨。
年七十二。
扬州大都督
谥曰文献
十七年赠太子太保
僧崇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
杭州人俗姓章
少礼径山道钦出家,虽勤禅观,多以《三密教》为常务。
初住昌化千顷峰顶,诵《佛顶咒》数载。
又居盐官硖石东山,复遁迹于于潜云寺
代宗大历初,入长安章信寺。
大历三年,于寺中架刀梯百尺,行如坦路,复蹈烈火,探油汤,嚼铁叶,朝官市民骈足而观,声若雷响。
赐紫,授鸿胪卿赐号护国三藏
移居安国寺
世称巾子山降魔禅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三十 神化科(二)
不知何许人也。
永泰初
国一祖师。
昉入径山
一日禅坐北峰石屏下。
见一白衣。
称是天目巾子山人。
致礼于前曰。
彼山之神告我。
长安佛法将有难。
遣我救之。
若非僧相。
不足以增重法门。
愿从师剃落。
山云。
汝有何能而可以救法耶。
曰。
能诵观音俱胝等祝。
山因验之。
使喝座后石屏。
喝之石裂为三。
山乃为落发。
即辞去。
京师止章敬寺。
大历三年九月十二日
太清宫道士史华上言。
佛力道法。
陛下兼爱。
而无所优劣。
臣愿得与僧之号材术者角。
则庶几陛下知祖教之未可等视。
而使天下改观幸甚。
制可。
明日华于东明观。
作刀梯级。
蹑而升如平地。
无小痛楚。
僧之会者。
皆辟易不敢仰视。
鱼朝恩
京师
即投牒。
愿与角。
明日作梯于所止寺庭。
倍其高。
而锋刃之利。
势不可触。
徒跣上下莫之攀附。
旁立者为胆掉。
且探沸油。
餐热铁。
禅坐火聚中。
于是华辈。
相顾骇散。
上闻之喜。
中官传宣召问。
师承何人。
曰。
径山高僧法钦
臣之师也。
上慰劳嘉叹。
至于再三。
赐紫衣。
鸿胪卿
号护国三藏
敕居安国寺
一切辞以未受具戒。
不敢受。
上特令开坛。
召十师授戒。
方羯磨。
忽坛上放光。
现白月轮相而隐。
上骇异。
谥性空大师
释崇惠
姓章氏
抗州人也。
稚秫之年见乎器局。
鸷鸟难笼出尘心切。
往礼径山国一禅师为弟子。
虽勤禅观多以三密教为恒务。
初于昌化千顷最峰顶。
结茅为庵。
专诵佛顶咒数稔。
又往盐官硖石东山。
卓小尖头草屋多历年月。
复誓志于潜云寺遁迹。
俄有神白曰。
师持佛顶少结诃令密语不圆。
诃者成就义也。
今京室佛法为外教凌轹。
其危若缀旒。
待师解救耳。
趋程西上心亦劳止。
择木之故于章信寺挂锡。
大历初也。
三年戊申九月二十三日
太清宫道士史华上奏。
请与释宗当代名流。
角佛力道法胜负。
于时代宗钦尚空门。
异道愤其偏重。
故有是请也。
遂于东明观坛前架刀成梯。
史华登蹑如常磴道焉。
时缁伍互相顾望推排且无敢蹑者。
闻之谒开府鱼朝恩
鱼奏请于章信寺庭树梯。
横架锋刃若霜雪然。
增高百尺。
东明之梯极为低下。
时朝廷公贵市肆居民。
骈足摩肩而观此举。
徒跣登级下层。
有如坦路曾无难色。
复蹈烈火手探油汤。
仍餐铁叶号为馎饦
或嚼钉线声犹脆饴。
史华怯惧惭惶掩袂而退。
时众弹指叹嗟。
声若雷响。
帝遣中官巩庭玉宣慰再三。
便赍赐紫方袍一副焉。
诏授鸿胪卿
号曰护国三藏
敕移安国寺居之。
自尔声彩发越德望峻高。
代宗闻是国一禅师亲门高足。
倍加郑重焉。
世谓为巾子山降魔禅师是也。
系曰。
或谓惠公为幻僧欤。
通曰。
夫于五尘变现者曰神通。
若邪心变五尘事则幻也。
惠公持三密瑜伽护魔法助其正定。
履刃蹈炎斯何足惊乎。
夫何幻之有哉。
瑜伽论有诸三神变矣。
释崇惠
姓章氏
杭州人也。
稚秣之年。
往礼径山国一禅师为弟子。
复誓志于潜云寺遁迹。
俄有神白曰。
师持佛顶少结诃令密语不圆。
诃者成就义也。
今京室佛法为外教凌轹。
其危若缀旒。
待师解救耳。
趋程西上。
大历三年大清宫道士史华上奏。
请与释宗当代名流角佛力道法胜负。
于时代宗钦尚空门。
异道愤其偏重。
故有是请也。
遂于东明观坛前架刀成梯。
史华登蹑如常磴道马。
时缁伍互相顾望推排无敢蹑者。
闻之谒开府鱼朝恩
鱼奏请于章信寺庭树梯横架锋刃若霜雪。
然增高百尺。
东明之梯极为低下。
时朝廷公贵市肆居民。
骈足摩肩而观此举。
徒跣登级下层有如坦路。
曾无难色。
复蹈烈火手探油汤。
仍餐铁叶号为馎饦
或嚼钉线声犹脆饴。
史华怯惧惭惶掩袂而退。
时众弹指叹嗟声若雷响。
帝遣中官巩庭玉宣慰再三。
便赍赐紫方袍一副焉。
姓章
杭州人也。
稚年器局出尘。
往礼径山国一禅师
勤禅观。
以三密教为恒务。
初于昌化千顷最峰顶。
结茅为庵。
专诵佛顶咒数稔。
又往盐官硖石东山。
卓小尖头草屋。
俄有神白曰。
师持佛顶。
少结诃。
令密语不圆。
诃者。
成就义也。
今京室佛法。
为外教淩轹。
其危若。
缀旒。
待师解救耳。
趋程西上。
三年戊申九月二十三日
太清宫道士史华上奏。
请与释宗当代名流。
角佛力道法胜负。
于时代宗钦尚空门。
异道愤其遍重。
遂于东明观坛前。
架刀成梯。
史华登蹑如常道焉。
时缁伍亘相顾望。
无敢蹑者。
闻之。
开府鱼朝恩
鱼奏请于章信寺庭树梯。
横架锋刃若霜雪然。
增高百丈。
东明之梯极为低下。
时朝庭公贵。
市肆居民。
骈足摩肩而观此举。
徒跣登级下层。
有如坦路。
曾无难色。
复踏烈火。
手探油汤。
仍餐铁叶。
号为馎饦
或嚼钉线。
声犹脆饴。
史华怯惧惭惶。
掩袂而退。
时众弹指叹嗟。
声若雷响。
帝遣中官巩庭玉宣慰再三。
便赍赐紫方袍一副。
诏授号护国三藏
敕移安国寺居之。
姚懿隋末至初唐 590 — 66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90—662 【介绍】: 隋末唐初硖石人字善意
隋末,为本县令
秦王李世民率师渡河,归之。
高祖降诏褒之,授鹰扬郎将,从讨王世充
世充平,因谮去官,隐居硖石山间。
约于高宗初,拜硖州刺史
龙朔初,拜隽州都督,卒于官。
毗伽崇德可汗中唐 ? — 82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24 【介绍】: 唐时回鹘可汗。
穆宗长庆元年回鹘保义可汗死,唐册封所嗣为崇德可汗,并以帝妹太和公主妻之。
裴度方征伐幽、镇,崇德可汗使李义节将兵三千从征,兵已至丰州朝议惩前患,却之,厚赐乃还。
在位四年卒。
永安公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
宗女穆宗第九妹。
元和十三年许嫁回鹘保义可汗。
长庆元年保义可汗卒,崇德可汗继立,仍求之为妻。
穆宗以为保义既卒,不宜复嫁,乃更册太和公主以配之。
定安公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宪宗幼女。
初封太和公主,嫁回鹘崇德可汗
武宗会昌三年归唐,至京师,诏百官迎谒。
进封长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