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元朝
阿礼海牙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畏兀儿人
武宗仁宗宿卫,以清慎通敏见信任。
英宗至治初,为湖广行省平章政事。
历江浙、河南陕西
归朝为翰林学士承旨
文宗天历元年,至河南文宗,受命复镇汴省。
陕西诸王发兵东进,声援上都倒剌沙所立天顺帝
阿礼海牙坚守汴城。
以功迁陕西御史大夫,再拜中书省平章政事
完泽溥化
维基
德润元代色目人(哈刺鲁人),原名完泽溥化沙世坚后人, 松江镇达鲁花赤抄儿赤(汉名「沙全」)之孙,泰定元年(1324年)松江考取甲子科第三十六名进士,被授湖州路归安县
泰定五年(1328年)被升职任命为河南焉城县县令
德润与时任松江学政的其弟弟沙德滋俱以文采名满江浙行省
元翰林学士吴澄曾评价其位:“以为今之轼、辙也”。
许有壬元 1287 — 136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7—1364 【介绍】: 汤阴人字可用
许熙载子。
善笔札,工辞章。
仁宗延祐二年进士,授同知辽州事,禁胥隶扰民。
冤狱虽有成案,皆为平反。
至治间,为江南行台监察御史
顺帝元统间,为中书参知政事
彻里帖木儿奏罢进士科,廷争甚苦而不能夺,遂称病不出。
帝强起之,拜侍御史
廷议欲行劓刑,禁汉人、南人学蒙古畏兀儿文字,皆争止之。
顺帝至元间,以忌者太多,辞官。
后仍为参知政事,不久,称病归。
至正十五年,迁集贤大学士,改枢密副使,拜中书左丞
十七年,以老病致仕。
有《至正集》、《圭塘小稿》。
有壬字可用彰德路汤阴人
年二十,畼师文荐入翰林,不报。
授开宁路学正,登延祐二年进士第,累官参议中书省事
元统二年九月,拜参知政事
至正初,转中书左丞
六年,召为翰林学士承旨,改御史中丞,以病归。
河南行省左丞
十五年,迁集贤大学士,复拜中书左丞,寻兼太子左谕德
十七年,致仕,给俸赐终其身,越七年卒,年七十八,谥曰文忠
可用历事七朝,垂五十年。
有元词人由科举而登政府者,可用一人而已。
当权臣恣睢,稍忤意则诛窜随之,可用绝不为巧避计。
善笔札,工辞章,欧阳元功序其,以为雄浑闳隽,涌如层澜。
迫而求之,则渊靓深实。
其深许之如此。
揭曼硕云:「相下许公章誉望,矫然为当世名臣。
而扈从上京,凡志有所不得施,言有所不得行,忧愁感愤,一寓之于酬倡。
」晚年得康氏旧圃,出所赐金买之,名曰圭塘别墅。
昆弟翁季宾客,留连觞咏其间,酒酣赋诗,顷刻成什,传于四方,所著《至正集》百卷。
其弟有孚,别辑其诗为《圭塘小稿》。
序之曰:《至正集》卷轴浩繁,以犹子桢起遣南行,仓卒不及收拾,有孚为辑小稿,并平生倡酬纪行诸作,为别集以传于世。
维基
许有壬(1287年—1364年)元朝河南汤阴人
字可用
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进士
担任同知辽州事。
延祐六年(1319年)许有壬山北廉访司经历
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年)吏部主事
至治二年,以江南行台监察御史行部广东,弹劾治理不法官僚豪绅,拜监察御史
元泰定帝即位许有壬陈时事十条,请勿以大臣兼兵权,减轻民赋、节制浮费。
泰定元年(1324年)担任中书左司员外郎
京师饥荒,他请求开仓放粮,用粮食四十万斛救助灾民。
泰定三年(1326年)担任右司郎中左司郎中
元文宗即位,担任两淮都转运盐司使,整顿盐法。
至顺二年(1331年),担任参议中书省事
元顺帝元统二年(1334年),担任治书侍御史
转任中书参知政事侍御史,反对废除进士科
当时廷议想要恢复古代劓刑,禁止汉人、南人学习蒙古文和畏兀儿字书。
都上书反对。
至元年间被人忌恨,于是归居彰德府(今河南省安阳市)
至元六年(1340年),起复为中书参知政事
至正元年(1341年),担任中书左丞
南台监察御史八剌沙,至正二年(1342年),称病归乡,召为翰林学士承旨,知经筵事。
至正七年(1347年),为御史中丞,再次称病归乡。
至正十三年(1353年),担任河南行省左丞,负责筹措镇压河南反元军队的元军粮饷。
至正十五年(1355年),官至集贤殿大学士中书左丞,建议招抚各地变民军。
历任自元仁宗顺帝七朝,将近五十年。
至正十七年(1357年)致仕。
有文集《至正集》《圭塘小稿》人。
王懋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高唐州人字仁父
中书掾户部主事,历河南、燕南两廉访司副使
官至中书左丞卒。
工诗。
有《仁父集》。
懋德字仁父高唐人
中书掾户部主事,拜南行台监察御史内台御史都省左司都事
河南、燕南两廉访司副使
天历初,召佥中政院,拜左司郎中,升参议,俄拜治书侍御史
久之,迁淮南廉访使,转江浙行省参知政事,召拜御史中丞,寻擢中书左丞卒。
蜀郡虞集为撰墓碑。
张翥元 1287 — 136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7—1368 【介绍】: 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
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
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
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
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
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
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
有《蜕庵》。
字仲举
晋宁人
少负才不羁,好蹴鞠,喜音乐,不以家业屑意,其父以为忧。
一旦翻然曰:「大人勿忧,今请易业矣。
」乃谢客闭门读书,昼夜不暂辍。
其父为安仁典史,遂受业于李存之门。
及调杭州,又学于仇山村远
由是以诗文知名,薄游扬州者久之,以隐逸荐。
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分教上都
寻退居淮东,会修宋、辽、金三史,起翰林国史院编修官。
累迁太常博士国子祭酒集贤学士
翰林学士承旨致仕。
孛罗帖木儿拥兵入都,强草诏,不可。
孛罗诛,诏以河南行省平章政事。
翰林承旨致仕,给全俸终其身。
二十八年三月卒,年八十二。
仲举长于诗,其近体长短句尤工。
初在扬州,众素闻其名,争延致之。
仲举肢体昂藏,行则偏竦一肩,韩介玉以诗嘲之云:「垂柳阴阴翠拂檐,倚阑红袖玉纤纤。
先生掉臂长街上,十里朱楼尽下帘。
」坐中皆失笑。
或曰:「仲举病鹤形也。
」时有相士在坐曰:「不然,此雨淋鹤耳,雨霁则冲霄矣!
」后入大都,致位通显。
晚年尝集兵兴以来死节死事之人为一编,曰《忠义录》,识者韪之。
所著有《蜕庵》。
词学图录
张翥(1287-1368) 字仲举号蜕岩又号蜕庵
晋宁(今山西临汾)人。
元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
累迁至翰林侍读学士国子祭酒
善谐谑。
历盛衰,多伤乱。
词婉丽风流,宗南宋,有姜夔吴文英之馀音。
论者以为有元一代词宗,至谓元词之不亡者,赖有仲举耳。
有《蜕庵》、《蜕庵词》。
(臣)等谨案:蜕庵集五卷,元张翥撰。
字仲举晋宁人
至元初,用隐逸荐,召为国子助教,分教上都
寻退居淮东
会修宋、辽、金三史,起翰林国史院编修官,累迁翰林学士承旨,致仕,加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给俸终身。
事迹具元史本传。
金明昌承安间亦有张翥字曰仲阳
刘祁归潜志记其矮窗小户寒不到,一炉香火四围书。
西风了却黄花事,不管安仁两鬓诸句,称其浮艳。
诸书援引,或误为一人,非也。
尝从学于李存,传陆九渊之说。
诗法则受于仇远,得其音律之奥。
其诗清圆稳贴,格调颇高。
近体长短句,极为当时所推。
然其古体亦伉爽可诵,词多讽谕,往往得元白张王之遗,亦非苟作。
王士祯居易录曰:蜕庵,元末大家,古今诗皆有法度,无论子昂伯庸辈,即范德机揭曼硕,未知伯仲何如。
其论当矣。
史称遗稿不傅传者,有律诗、乐府仅三卷。
王士祯则称蜕庵集四卷,明洪武三年锡山郎成抄本。
朱彝尊所藏明初释大杼手抄本,前后有来复宗泐二人序跋。
杼与为方外交,元末没无嗣,杼取其遗稿归江南,别为选次而录存之。
考元音、乾坤清气集、玉山雅集诸书,所录诗,尚有出此集之外者,则亦非全本也。
呜呼!
诗岂易言也哉!
大雅希声,宫徵相应,与三光五岳之气并行天地间。
一歌一咏,陶冶性灵,而感召休徵,其有关于治教,功亦大矣。
然自删后至于两汉,正音犹完。
建安以来,寖尚绮丽,而诗道微矣。
魏晋作者虽优,不能兼备诸体,其铿鍧轩昂,上追风雅,所谓集大成者,惟唐而后有之,降是无足采焉。
逮及于元。
静脩刘公复倡古作,一变浮靡之习,子昂赵公起而和之,格律高深,视唐无愧。
至若德机范公之清淳,仲弘杨公之雅赡,伯生虞公之雄逸,曼石揭公之森严,更唱迭和于延祐天历间,足以鼓舞学者,而风厉天下,其亦盛矣哉。
河东仲举张公,生于数君子之后,以诗自任五十馀年,造语命意,一字未尝苟作。
至正丙午春,其方外友庐陵北山禅师以公手藁选次而刋行之,来徵言为序。
余犹记公之曰:王者迹熄而诗亡,诗未尝亡也,而所以为诗者亡矣。
善赋之士,往往主乎性情,工巧非足尚。
盖性情所发,出于自然,不假雕绘。
观公之诗,知公之所蓄厚矣。
春空游云,舒歛无迹,此其冲淡也。
昆崙雪霁,河流沃天,此其浑涵也。
灏气横秋,华峰玉立,此其清峭也。
平沙广漠,万马骤驰,此其俊迈也。
风日和煦,百卉竞妍,此其流丽也。
写情赋景,兼得其妙,读之使人兴起,诚为一代诗豪矣。
顾余谫材,何足以铺张盛美,然托契于公非一日,而又重北山之高谊,不得辞,始僭叙之,以冠篇首云。
章沙门释蒲庵来复序。
字仲举晋宁人
翰林承旨
蜕庵集。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仲举晋宁人
以隐逸荐召为国子助教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与修宋辽金三史累擢国子祭酒集贤学士翰林学士承旨致仕有蜕庵
廉惠山海牙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畏兀儿人字公亮
廉希宪侄,幼孤,不愿入宿卫,入国学读书。
英宗至治元年进士
承事郎
累拜监察御史
中书省有大臣贪猥狼籍,即抗章劾之。
顺帝至正四年,预修辽、金、宋三史。
湖广江西福建行省右丞
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修国史
卒年七十一。
维基
廉惠山海牙元朝畏兀儿人字公亮
布鲁海牙孙,广德路达鲁花赤阿鲁浑海牙的儿子,平章政事廉希宪的侄子。
廉惠山海牙幼孤,不愿入宿卫,入国学读书。
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年)进士,授承事郎同知顺州事。
在任一年泰定元年(1324年),入史馆编纂英宗显宗实录”。
监察御史
中书省有大臣贪猥狼籍,就上奏章弹劾。
都水监时,疏通会通河,修筑滦水、漆水河堤,建京东闸。
历任秘书丞会福总管府治中、佥淮东廉访司事、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佥河东河南江西廉访司事、江南行御史台经历
再任都转运使,整顿山东盐法,用课好转,受赏。
至正三年(1343年)侍仪使,掌管郊礼。
至正四年(1344年),参与编纂辽、金、宋三史。
后为河南行省湖广行省江西行省福建行省右丞
红巾军起义爆发后,与司徒道童用招降与镇压两手对付起义军,任佥江浙行枢密院事。
福建行省右丞时,领兵镇守延平(今福建南平)邵武(今福建邵武),并督赋税由海道供应京师
转任宣政院使,拜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修国史
七十一岁去世。
郭思诚
简介
淇川(在今河南北部)人,元统三年(1335)桂林任广西道廉访司经历
至元二年(1336)编修桂林郡志》,历览近城山川岩洞。
西湖壅塞,命县事刘宗信勘察核实。
查明周氏为肥私利己,筑堰围田,转售给曾、、李、王、杨五姓,致使西湖湮废。
思诚乃下令追查伪立契据,张榜禁治,以绝后弊,并疏其源,锄其堰。
未几,水如故,荇藻复生,旧貌新颜,乃作《新开西湖之记》刻于西山
又游中隐山,作《游中隐山》诗等,并先后修建了瑞莲亭、拱极亭与尧庙
察罕帖木儿元 ? — 136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62 【介绍】: 颍州沈丘人,先世为畏兀儿别失八里人,字廷瑞号野庵
蒙古军入中原。
曾应进士举
顺帝至正十二年兵战红巾军,与李思齐袭破罗山
屡建战功,历授汝宁府达鲁花赤,除中书刑部侍郎,升中书兵部尚书陕西行省右丞,兼陕西行台侍御史同知河南行枢密院事。
二十一年,进击山东红巾军,受田丰王士诚降。
次年六月,为降将田丰王士诚刺杀。
邵光祖元末明初 1301 — 137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01—1375 【介绍】: 河南人,迁江东字宏道
性夷易,好读书,不事迎合,乐以教人。
吴中学者称为五经师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弘道鄱阳人
家于吴张氏授湖州学正不赴
光祖字弘道苏州人
余阙元末 1303 — 135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03—1358 【介绍】: 庐州人字廷心一字天心,先世为唐兀氏。
顺帝元统元年进士,授同知泗州事,为政严明,宿吏皆惮之。
入为中书刑部主事,以忤权贵,弃官归。
寻以修辽、金、宋三史,召为翰林修撰
至正十二年,任淮西副使、佥都元帅府事,守安庆,御来犯军,升江淮行省参知政事、拜淮南行省左丞
十七年十月,为陈友谅赵普胜军包围。
次年正月,城陷,自刭。
谥忠宣
为文有气魄。
有《青阳集》。
字廷心一字天心,唐兀氏,世居武威
父官合肥,徙家焉。
少孤,授徒以养母。
吴草庐弟子张恒游。
元统癸酉进士第二名,除同知泗州
历任监察御史翰林待制
至正十三年江淮用兵,改淮东宣慰司为都元帅府,治淮西
副使,佥都元帅事,分兵守安庆
屡败诸寇,拜淮南行省左丞
陈友谅合兵来攻,十八年正月城陷,死之。
举家赴井,官民将士从死者以千计。
事闻,赠淮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追封豳国公谥忠宣
廷心留意经术,为文有气魄,能达其所欲言。
诗体尚江左,高视鲍、谢,徐、庾以下不论也。
篆隶亦古雅可传,尝读书青阳山中,学者称青阳先生
门人郭奎掇拾其遗文为《青阳集》六卷。
同年进士李祁序之,谓廷心以羸卒数千守孤城,屹然为江淮保障者五六年。
援绝城陷,与妻子偕死。
孤忠大节照映千古,为斯文之光。
明太祖之忠,立庙忠节坊,命有司岁时致祭
(按忠宣公夫人,宋太史传作耶卜氏,张美和《元史节要》作耶律氏,贾良伯《死节记》作夫人蒋氏。
公侄孙宗烈云:叔祖有妾耶律、耶卜氏。
叔祖母实蒋氏。
德臣,女安安,皆其所生也。
维扬张毅所记如此。
维基
余阙(1303年—1358年)字廷心一字天心号青阳先生河南庐州(今安徽合肥),籍贯甘肃武威,唐兀族,元末政治人物、榜眼进士
父沙剌臧卜因在庐州(今安徽合肥)当官,于是余阙居住于此。
元统元年(1333年)进士
曾担任泗州同知翰林学士监察御史,参与编纂宋史》。
至正十三年(1353年)驻扎在安庆,出任都元帅以及淮南行省右丞
至正十七年(1357年)冬陈友谅包围安庆
至正十八年(1358年)正月,城破,余阙自杀。
元朝赠爵豳国公
著有《青阳集》六卷。
契列篪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回鹘人,居江西字世德
兄弟五人,皆第进士
列篪由翰林待制潮州达鲁花赤
顺帝至正中,授河南路经历红巾军来攻,城陷,投井死。
维基
契列篪字世德元朝畏兀儿人
祖先出身高昌回鹘,岳璘帖穆尔曾孙,合剌普华之孙,契文质之子。
因父在江西为官,于是定居龙兴路南昌县
至顺元年(1330年)进士,他由翰林待制擢升为潮州路潮阳县达鲁花赤,有惠政;至正年间,授为河南府路经历
红巾军南昌府城契列篪守北门,城将陷落,投井而死,妻子、儿子跟随殉难的有十一人。
生前友人道士陈白云契列篪一家埋葬。
杨训文元末明初 ? — 137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2 【介绍】: 元明间四川潼川人字克明
元末为淮海书院山长。
世乱,遂居江都
吴元年朱元璋征为起居注
洪武四年礼部尚书,寻改户部
五年出为河南参政
学行政事为时所称。
旋卒于任。
训文克明潼川人
淮海书院山长。
明初徵为起居注,历左司郎中太常卿
出为湖州知府,改知汀州,擢礼部尚书,改户部,出为河南参政
刘浚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南人字济川
初为廉访司书吏,调连江县巡检
顺帝至正十三年,募兵拒天完红巾军王善部。
以众寡不敌,中箭被执死。
归旸元 1305 — 136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05—1367 【介绍】: 汴梁人字彦温
学无师传,而精敏过人。
文宗至顺元年进士
同知颍州事,锄奸击强,人不敢以年少易之。
河南行省掾范孟谋不轨,诈为诏使,使北守黄河口,力拒不从,系狱。
孟败,以此名声赫然。
监察御史
累官翰林直学士,以集贤学士致仕。
维基
归旸(1305年—1367年)字彦温河南开封人
归旸聪明才智超过常人,未经任何老师指点,自学成才。
至顺元年(1330年)考上进士,授予同知颍州事(知州的副职),任内打击豪强,手段强硬,还将仗势为非作歹山东盐司逮捕入狱。
当时的盐司不仅管理盐务,有的还兼为宫廷采办贵重物品,侦查民情,权力很大,各州县侍奉盐司都很谨慎,不敢得罪,但归旸不屈服。
至元五年(1339年)十一月,范孟假传圣旨,在河南省杀死多名高官,命令归旸北守黄河口。
归旸坚决不服从,范孟大怒,将他关入狱中。
不久范孟事败,顺从范孟的人都被办罪,只有归旸得免。
第二年,归旸国子博士,拜为监察御史,在进朝廷致谢时,台臣奏禀元顺帝说:“他就是河南抵抗贼寇的人。
元顺帝勉励他说:“对于好事希望可以多做。
”不久,归旸辞官回家,在开封侍奉父母,双亲去世后,又居家多年。
至正五年(1345年)河南廉访司佥事,巡查西京地方,严格执法,解决冤假错案。
之后曾担任右司都事左司员外郎参议枢密院事枢密院判官礼部尚书赞善翰林直学士等职。
九年(1349年)因病辞职。
后来朝廷又先后任命其为四川行省参知政事刑部尚书等职,归旸都以病辞退。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去世,享年六十三岁。
胡翰元末明初 1307 — 138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07—1381 【介绍】: 元末明初金华人字仲申
吴师道吴莱学。
有文名。
元末避地南华山,著书自适。
朱元璋金华,召见。
后以荐授衢州教授
洪武初预修《元史》,书成,受赉归。
有《春秋集义》、《胡仲子》、《长山先生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仲申一字仲子金华人
以荐授衢州教授,召修元史
胡仲子集。
字仲子一字仲申金华人
明初以荐衢州教授
洪武二年,召与修《元史》,赐金帛遣归。
有《胡仲子文集》、《长山先生诗集》。
田按:洪武元年大将军徐达取元都,获其十三朝《实录》以归。
二年二月,召修《元史》,命前起居注宋濂漳州通判王祎总裁官
徵山林遗逸之土,祁门汪克宽德辅馀姚宋禧无逸天台陶凯中立临海陈基敬初新淦曾鲁得之休宁赵访子常、宁波张文海淳安徐尊生大年新喻赵埙伯友傅恕如心长洲谢徽元逸傅著则明高启季迪及黄篪、王绮纂修官仲申与焉。
开局天界寺八月史成。
诸人各授官,赐金帛遣归。
无逸《寄潜溪诗》所谓「当时十八士,去留各有缘」也。
庚申君一朝,史官职废,无实录可徵,召礼部遣使行天下,其涉于史事者,令郡国上之。
三年二月重开史局,廉、仍为总裁官
纂修者,临海朱右伯贤崇德贝琼廷琚义乌朱廉伯清嘉定王彝常宗浦江张丁孟兼河南高逊志士敏当涂李汶宗茂江阴张宣藻仲、吴张简仲简、仕寅彦正耒阳李懋中卿、殴弼俞寅,复兴焉。
七月书成,授官赐归如前。
余录前后两局诸公诗,惟子常、德辅敬初无逸仲简顾侠君已采入元诗选,不列此集,与《诗综》体例差别。
采诗时,元诗选本尚无大集,元遗老诗不妨兼收。
此集义取断代,如舒道原、谢龟巢、华黄杨、沈茶山刘仲修、贡南湖张光弼吴主一、沈花溪诸人概不入选。
仲申文与潜溪华川鼎峙金华,诗学有端系,为吴立夫人室弟子。
立夫胡仲申至诗云:「新文十馀篇,笔墨擅百炼。
口传发秦壁,凿晋竁。
考论无差爽,风雅有正变。
世儒弄俗学,雅曲极荧炫。
群羊虽冒虎,草悦豺则战。
谁其制横溃,或者瘳瞑眩。
牛毛独不多,麟角时一现。
」奖许甚至。
余读《渊颖集》,淩厉震宕;仲申诗乃纯占苍浑。
师弟子之渊源,岂必在面貌之似哉!
魏赛因不花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息州人,家世以资雄乡里。
善骑射,有胆略。
顺帝至正间,从平章扩廓帖木儿孛罗帖木儿于大同,破降之。
太傅中书左丞相、河南江北知枢密院事
王也速迭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人
顺帝至正五年宣徽佥院出巡山北辽东道
十二年以失误军需,由河南参政左迁添设淮西宣慰使二十二年中书左丞
蔡子英元末明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河南永宁人
元顺帝至正进士
察罕开府河南,辟参军事,仕至行省参政
元亡,从扩廓走定西
明兵至,子英单骑走关中,亡入南山
祖闻其名,使人绘形求得之,授以官,不受。
馆之仪曹
忽一夜大哭不止。
问其故,曰:“思旧君耳。
”帝知其不可夺,命送出塞,令从故主于和林。
安然元末明初 1324 — 138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24—1381 【介绍】: 元明间河南祥符人,移居颍州
元末以左丞莱州,明兵下山东,率众归附。
洪武元年起居注,擢山东参政,抚绥流民,俸余悉给公用。
召为工部尚书,出为河南参政,历浙江布政使
久历中外,练达庶务。
甚为太祖所信任。
李思齐元末明初 1323 — 137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23—1374 【介绍】: 元末明初河南罗山人字世贤
元末与察罕帖木儿起兵镇压红巾军
后驻兵凤翔,封邠国公
察罕死,不服扩廓帖木儿命令,互相攻伐。
洪武二年明太祖,擢中书平章事,遣往招谕扩廓,断一臂而还。
思齐字齐贤东阳人
元进士,知龙泉县
洪武中以荐授河南按察佥事,命下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