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元朝
也先铁木儿元 ? — 132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23 【介绍】: 又译作也先帖木儿
蒙古许兀慎氏,月赤察儿第五子。
幼任宿卫
元仁宗即位,任知枢密院事山东河北蒙古都万户
后袭爵淇阳王
英宗至治三年,与御史大夫铁失等图谋杀英宗,立晋王为帝。
八月,乘英宗上都南还,夜驻南坡,与铁失等杀害于行帐。
诸王按梯不花等奉皇帝玺绶北迎晋王
九月泰定帝即位于龙居河,任右丞相
十月,以弑君罪被诛于行在所
僧德谦元 1267 — 131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7—1317 【介绍】: 僧。
宁州定平人号福元俗姓杨
幼嗜佛书。
凡六经四论一律,无不穷究。
游至京都,诏居万宁寺,迁崇恩。
后退隐以终。
释德谦号福元
姓杨氏
宁州定平人也。
幼为勤策嗜诵佛书。
稍长即游秦洛汴汝。
河北齐魏燕赵之邦咨访先德。
初受般若于邠州宁公。
习瑞应于原州忠公。
受幽赞于好畤仙公。
学圆觉于乾陵一公。
究唯识俱舍等论于陕州頙公。
听楞严四分律疏于阳夏闻公
凡六经四论一律皆辞宏旨奥穷三藏之蕴。
而数公并以识法解义声名远闻
皆亲熏炙之而必臻其道。
后至京都受华严于大司徒万安坛主。
初诏居万宁寺。
迁崇恩前后十纪。
德简于宸衷。
流声扬于海外未尝以荣显宠遇改其志。
尝曰。
畦衣之士抗于世表。
苟不愧于朝闻夕死。
尚何慕焉。
自以重居巨刹久佩恩荣。
唯恬退为高尚。
乃让师席与弟子。
自居幽僻谢绝人事括囊一室。
以明其明乐其乐。
处世而遗世者也。
元延祐四年正月二十有六日示寂。
帝赐镃五十缗赙葬。
敕有司备仪卫。
幡幢音乐津送荼毗。
获舍利数十颗建塔于城之南隅。
世寿五十有一。
腊四十有三。
德谦
宁州定平杨氏子。
幼从僧读佛书。
稍长。
用游秦洛汴汝。
咨访先德。
苾刍之道。
发于是乎落矣。
遂逾河而北。
谒见诸大法师
所闻凡六经四论一律。
皆辞宏旨奥。
穷三藏之蕴。
而诸老并以识法解义。
驰声四远。
师皆亲熏而炙之。
跻其堂而嗜其胾。
故年未逾立。
已有盛名于时。
后至京师
受华严圆顿之宗。
万安坛主拣公之门。
拣以师博学多能。
甚器重之。
初以诏居万宁寺。
迁大崇恩。
两住刹。
前后一纪。
德简于宸衷。
流声溢于海隅
未尝以宠遇显荣为之志。
而改其素。
尝语人曰。
畦衣之士抗尘世表。
苟不愧于朝闻夕死可矣。
尚何慕于外哉。
自是屏绝人事。
括囊一室。
以乐其道。
延祐四年正月
终于隐所。
世寿五十一。
僧腊四十三。
宰臣以闻。
敕有司备仪卫。
京畿诸寺幡盖鼓乐以送之。
火后获舍利。
建塔于城南。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二
释德谦号福元姓杨氏定平人也。
幼而勤敏,嗜诵佛书。
稍长,即游秦、洛、汴、汝,逾河北齐、魏、燕、赵之邦,咨访先德。
初受《般若》于邠州宁公,习《瑞应》于原州忠公,受《幽赞》于好畤仙公,学《圆觉》于乾陵一公,究《唯识》、《俱舍》等论于陕州頙公,听《楞严》、《四分律疏》于阳夏闻公,凡六经四论一律,皆辞宏旨,奥穷三藏之蕴,而数公并以识法解义,声名远闻皆亲熏炙之,而必臻其道。
后至京师,受《华严》于大司徒万安坛主。
初诏居万宁寺,迁崇恩,前后十纪,道德简于宸衷,流声扬于海外,未尝以荣显宠遇改其志,尝曰:“畦衣之士,抗于世表,茍不愧于朝闻夕死,尚何慕焉。
”自以重居巨刹,久佩恩荣,唯恬退为高,乃让席与弟子,自居幽僻,谢绝人事。
括囊一室,以明其明,乐其乐,处世而遗世者也。
元延祐四年正月二十有六日示寂,帝赐钱五十缗赙藏,敕有司备仪卫、幡幢、音乐送之。
茶毗,获舍利数十颗,建塔于城南隅,世寿五十有一,腊四十有三。
元明善元 1269 — 132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9—1322 【介绍】: 元大名清河人字复初
诸经皆有师法,尤深于《春秋》。
早年游吴中,以荐为安丰建康学正
辟掾行枢密院佥院董士选待之若宾左。
仁宗即位,升翰林直学士
诏以蒙古文节译《尚书》有关政要者。
延祐二年,始会试天下进士,首充考试官;廷试,又为读卷官
所取士后多为名臣。
累官翰林学士卒谥文敏
早岁以文章自豪,出入、汉间,晚益精诣。
有《清河集
明善字复初大名清河人
读书过目辄记,尤深于春秋。
弱冠游吴中,浙东使者荐为安丰建康学正,累辟掾台省,坐诬免。
侨寓淮南仁宗东宫,首擢太子文学,及即位,改翰林待制,升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迁侍读学士
延祐间,改礼部尚书,擢参议中书省事,复入翰林
岁终,拜湖广行省参知政事,召为集贤侍读学士,进翰林学士
至治二年卒于位,年五十四,赠资善大夫河南行省左丞追封清河郡公谥文敏
复初早以文章自豪,晚益精诣,吴伯清称其文脱去时流畦径,而追古作者之遗。
马伯庸亦谓公文刻而不见其迹,新而必自己出。
蔚乎其华敷,鐄乎其古声,倡古学于当世,为一代之文宗者,柳城姚燧暨公而已。
初,复初江西金陵,每与虞伯生剧论,相得甚欢。
京师,乃复不能相下。
真人吴闲闲复初交尤密,尝求作文。
既成,谓闲闲曰:伯生见吾文,必有讥弹,为吾治具,招伯生来观之。
明日,伯生至,复初出文问何如?
伯生曰:公能从言,去百有馀字,则可传矣。
复初即泚笔属伯生,凡删百二十字,而文益精当,复初大喜,乃欢好如初。
伯生亦尝谓复初文章发扬蹈厉,藐视秦汉云。
元善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大名人
父有昆弟五人,家贫流散江淮,客死异乡。
武宗至大末往寻其骸骨,并迎弟侄等一十五丧而归,改葬祖父母,以诸丧序列祔于茔次。
州县以闻,旌其家。
王惟贤元 1270 — 134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0—1340 【介绍】: 元真定路中山府人字国宝
累迁户部侍郎文宗至顺三年两浙盐运使顺帝元统元年户部尚书至元元年出为大名路总管
宫天挺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大名开州人,字大用
学官,除钓台书院山长。
善作杂剧。
卒于常州
有《》等。
靳祥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潞州人,徙大名
郝温弟子。
兼善星历。
金末兵乱,与母相失,母悲泣而盲,访得之,舐其目,百日复明。
后辟置刘敏幕下
时藩帅得擅生杀,无辜者多赖以免。
刘天孚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大名人字裕民
中书译史,改都漕运司判官,知许州,所至有治绩。
累知河中府陕西行省丞相阿思罕为乱,兵至,度不能拒,凡八遣人至晋宁乞援兵,不报,遂投水死。
谥忠毅
牛老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大名人号窝丝牛
尝为丝绢牙郎。
工画墨竹,性巧慧,不师古人。
潘迪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大名元城人,博学能文。
历官国子司业集贤学士
有《易春秋学庸述解》、《格物类编》、《六经发明》等。
槊直腯鲁华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蒙古人,克烈氏。
初从太祖攻乃蛮、西夏有功
后为木华黎前锋,下桓州
又破辽东、西诸州及东京,皆有功。
徇地河北,攻大名,大小数十战,城将破,中流矢卒。
李邦瑞金末元初 ? — 123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5 【介绍】: 金元间京兆临潼人字昌国
读书通大义。
初为金将小吏,后降蒙古木华黎
太宗时使宋,议如约而还。
诸王阔出经略河南,凡所历河北陕西州郡四十余城,绘图以进,授宣差军储使
鲜卑仲吉金末元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金元间中山(今河北定州市)人,徙滦州字庆仲
金宣宗贞祐三年,率平滦路军民降蒙古
成吉思汗命为滦州节度使
从取信安诸城,授河北等路汉军兵马都元帅
灭金后,官至永安军节度使,兼滦州管内观察使
肖乃台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一作笑乃䚟,或小乃台
蒙古秃伯怯烈氏。
以忠勇侍成吉思汗
木华黎麾下,领蒙古军,为先锋,屡败金兵,攻取河北山东各地。
金亡,功多。
谢显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大名人字耀卿号隐麓
善画墨竹
元太宗南宋 1186 — 1241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窝阔台 太宗 英文皇帝 1229年—1241年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86—1241 【介绍】: 即窝阔台
元太祖第三子。
从父统一漠北,攻金,西征。
太祖去世后二年,被推为大汗。
窝阔台汗元年,用耶律楚材议,使河北民以户出赋调,西域人以丁出赋调。
次年,从楚材议,定税制,设诸路征收课税使
三年,立中书省,以耶律楚材中书令,定长吏、万户、课税所分掌民、军、钱谷之法。
六年,联宋灭金。
七年,命拔都进行第二次西征;同时,发动南攻南宋、东侵高丽之战争。
在位十三年而卒。
元朝建立后,追尊为太宗
高宣金末元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金元间辽阳人
窝阔台汗元年元帅,统兵从拖雷大名,劝勿屠城。
四年,从破金军于三峰山,降宣者二千余户。
遂立打捕鹰坊都总管府,以都总管,令子孙世其职。
赵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大名路元城人字敬甫
武宗至大三年累官为南台治书。
河东廉访使御史中丞江浙行省左丞,进右丞
泰定帝泰定三年入为集贤大学士
陈端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汴梁路原武人字正卿
掾吏累迁工部员外郎,擢左司都事,得成宗器重。
户部郎中,出为大名路治中,有能名。
延祐间累擢至中书参知政事
泰定二年同知参政院事引疾归。
安礼元 1280 — 134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0—1346 【介绍】: 卫辉路汲县人字伯宁
历官彰德路经历
入为会福院都事
出为大名路治中
后知沔阳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