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古地名 治所今址 起始年份 终止年份 开设原因 终止原因 隶属关系
郪县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 -201 553
新城县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 554 555
昌城县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 556 606
新州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 583 597
飞乌县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 593 647
梓州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 598 606
五城县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 278 284
五城县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 286 419
伍城县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 420 582
怀归县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 432 556
玄武县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 583 1011
凯州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 601 606
凯州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 603 605
中江县 四川中江县 1012 1376
  • 梓州,梓州路,宋朝 (1012 - 1117)
  • 潼川府,四川行中书省,元朝 (1280 - 1367)
  • 潼川州,四川布政司,湖广总制,明朝 (1368 - 1643)
中江县 四川中江县 1380 1911
  • 潼川州,四川布政司,湖广总制,明朝 (1368 - 1643)
  • 潼川州,四川布政司,云贵川巡抚,明朝 (1435 - 1435)
  • 潼川州,四川布政司,四川巡抚,明朝 (1450 - 1643)
  • 潼川州,四川布政司,四川贵州总督,明朝 (1467 - 1643)
  • 潼川州,四川布政司,湖广贵州四川总督,明朝 (1528 - 1562)
  • 潼川州,四川布政司,四川总督,明朝 (1622 - 1643)
  • 潼川州,四川布政司,河南山陕川湖总督,明朝 (1634 - 1643)
  • 潼川府,四川省,清朝 (1644 - 1911)
飞乌县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 648 1282
  • 梓州,剑南道,唐朝 (741 - 959)
  • 梓州,峡路,宋朝 (973 - 1000)
  • 梓州,梓州路,宋朝 (1001 - 1117)
铜山县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 679 1282
  • 梓州,剑南道,唐朝 (741 - 959)
  • 梓州,峡路,宋朝 (973 - 1000)
  • 梓州,梓州路,宋朝 (1001 - 1117)
  • 咸平府,咸平路,金朝 (1122 - 1234)
中江县 四川中江县 1820 1820
  • 潼川府,四川省,清朝 (1644 - 1911)
胖子店 四川中江县东南胖子店 1820 1820
  • 潼川府,四川省,清朝 (1644 - 1911)
三合场 四川省中江县子金 1911 1911
  • 中江县,潼川府,潼川府,四川省,清朝 (1644 - 1911)
中江县 四川中江县 1911 1911
  • 潼川府,四川省,清朝 (1644 - 1911)
会棚场 四川省中江县会棚 1911 1911
  • 中江县,潼川府,潼川府,四川省,清朝 (1644 - 1911)
兴发场 四川省中江县兴发 1911 1911
  • 中江县,潼川府,潼川府,四川省,清朝 (1644 - 1911)
南山场 四川省中江县南山场 1911 1911
  • 中江县,潼川府,潼川府,四川省,清朝 (1644 - 1911)
坭金场 四川省中江县坭金 1911 1911
  • 中江县,潼川府,潼川府,四川省,清朝 (1644 - 1911)
太和场 四川省中江县太和 1911 1911
  • 中江县,潼川府,潼川府,四川省,清朝 (1644 - 1911)
普陀寺 四川省中江县左会 1911 1911
  • 中江县,潼川府,潼川府,四川省,清朝 (1644 - 1911)
李都寺 四川省中江县李都 1911 1911
  • 中江县,潼川府,潼川府,四川省,清朝 (1644 - 1911)
永兴场 四川省中江县永门区 1911 1911
  • 中江县,潼川府,潼川府,四川省,清朝 (1644 - 1911)
清河场 四川省中江县清烈 1911 1911
  • 中江县,潼川府,潼川府,四川省,清朝 (1644 - 1911)
牛钢石(会龙) 四川省中江县岗石 1911 1911
  • 中江县,潼川府,潼川府,四川省,清朝 (1644 - 1911)
罗汉场 四川省德阳市德安 1911 1911
  • 罗江县,绵州直隶州,绵州直隶州,四川省,清朝 (1644 - 1911)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进士按籍贯分布情况
中江县籍人物分布情況
中江县官员籍贯分布情况
导出详细数据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