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
怒蛙
拼音nù wā
- 亦作“ 怒蛙 ”。
- (1).鼓足气的蛙。《韩非子·内储说上》:“ 越王 勾践 见怒蛙而式之。御者曰:‘何为式?’王曰:‘蛙有气如此,可无为式乎?’士人闻之,曰:‘蛙有气,王犹为式,况士人有勇者乎?’”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昔 勾践 式怒蛙,戎卒争蹈火。” 宋 司马光 《乞开言路状》:“臣谓群臣苟有肯进言者,陛下必加褒擢,以劝来者,此乃古人市骏骨、式怒蛙之意也。” 清 赵翼 《拟老杜〈诸将〉》诗之七:“勇于公战非私斗,奖励还应式怒蛙。” 黄忏华 《亡友周仲穆哀辞》之四:“忍教 庄 蝶去,其奈怒蛙何。”
- (2).大鸣或瞋目的蛙。 唐 柳宗元 《同刘禹锡述旧言怀感事》诗:“耳静烦喧蚁,魂惊怯怒蛙。” 元 周霆震 《犬鸡叹》诗:“雄鸡奋翼衔怒蛙,蛙被啄取声咿哑。”
国语辞典
怒蛙
拼音nù wā
- 鼓腹而怒之蛙,越王句践见其气盛而行礼,以昭礼贤下士之心。《韩非子。内储说上》:「越王句践见怒蛙而式之。御者曰:『何为式?』王曰:『蛙有气如此,可无为式乎?』士人闻之曰:『蛙有气,王犹式之,况士人之有勇者乎?』」后比喻盛气的样子。如:「只见他气如怒蛙,圆目竖眉,谁敢去惹?」